古道

出版日期:2014-12
ISBN:9787532766500
作者:[英] 罗伯特·麦克法伦
页数:391页

内容概要

罗伯特·麦克法伦(Robert Macfarlane)出生于1976年,是剑桥的院士,他的研究和写作领域侧重于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二战之后的英美小说、当代诗歌和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等等。他的“行走文学三部曲”展现了当代旅行写作新的走向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其中首部《心事如山》获得了“卫报首作奖”、“泰晤士报年度最佳青年作家奖”和“萨默赛特·毛姆奖”;第二部作品《荒野之境》获得或被提名有将近十个奖项,由BBC制成纪录片。《古道》2012年出版,广受好评,不断出现在各种“年度好书”的推介中,获得“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2013年他受邀担任布克奖评委会主席。麦克法伦的散文机智博雅,精巧而不晦涩,《格兰塔》前主编弗里曼称他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觅踪(英格兰)
1、
踪迹
2、
小径
3、
白垩土
4、
淤泥
第二部分 跟随(苏格兰)
5、水——南方
6、水——北方
7、泥炭地
8、片麻岩
9、花岗岩
第三部分 漫游(国外)
10、石灰石
11、根
12、冰
第四部分 返乡(英格兰)
13、雪
14、燧石
15、鬼魂
16、印迹

作者简介

《古道》是剑桥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2012年所作,他类游记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他行走于英国各种道途,记下一路上的所见所思,言说这些道路和他自己的故事,它们如何通往英国之外的世界和她们所构成的脉络。他的散文机智优雅、精巧而不晦涩。他所做的不是单纯的游记,而是将哲学和文学覆盖到他的步行旅程之中。这最终是一本关于人和地方之间关系的书,他探究的是我们是如果被我们所经过的风景所塑造


 古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罗伯特·麦克法伦  (Robert Macfarlane)出生于1976年,他的研究和写作领域侧重于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二战之后的英美小说、当代诗歌和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等。《格兰塔》前主编弗里曼称他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  我们穿透风景,在风景中寻找更美的世界;风景也穿透我们,让我们发现未知的自己。旅行的本质是获得对世界新的认识,为自身赋予新的意义。罗伯特·麦克法伦向读者描画风景对心灵的塑造作用,他的代表作“行走文学三部曲”(《心事如山》、《荒野之境》、《古道》),目前在国内已经翻译了两本,同时其新作《Landmarks》也刚刚出版。  “步行不仅是寻访风景,也是寻访内心”  《心事如山》讲述了人们对山的经验如何形成、继承、再形成并且延续至今。从地质学的认识到“崇高说”的创立,山峰在人们眼中越发清晰。地质学的发展让山有了穿透时间的意涵,注视高山仿佛能看到过往千百万年时光的痕迹。对崇高的审美潮流让人们迷恋高山带来的险境想象,身居高山体验到的惊人之美无法形容,濒临绝境可以带来“可怕的喜悦”和“危险的至福”,所以人们不满足,渴望亲自踏寻,在二十世纪征服了最著名的几座高峰,随后又因为生态观的发展转向对山的敬畏。  这本书讲述了众多攀登者的故事。马洛里登山是“因为山在那里”。去世75年后,他的尸体才在珠峰被找到,依然保存完好,坚硬如石,仿佛印证了他生前“像希腊雕塑”的赞誉。这是一本关于山之爱的书,在最极端最严苛的气候条件下,一切浪漫想象都被消解,人只能独自面对自身,勇气与懦弱、决绝与犹疑、登顶与失足就在生死一线间。  《荒野之境》是麦克法伦在英国埃塞克斯寻找荒野的过程与思考,并被BBC制作成纪录片,他亲自出镜主持。在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只要我们学会寻找,就能发现这里依然存留着曾经的蛮荒气息。麦克法伦从内心出发,重新定义荒地对人类的意涵。  行走,思考,在路上。随着麦克法伦步伐的延伸,诞生出万般思绪,它们汇集成为《古道》。题注说:“这是一本关于人和地的书:关乎步行作为一种寻访内心世界的方式,关乎我们走过的风景塑造我们的各种微妙方式”。步行不仅是寻访风景,也是寻访内心。更重要的,是寻找风景如何塑造了我们自己。麦克法伦的脚步是踏实的,目光是平视的,每一次寻访都留下深深的印痕。他抛开工业化的便捷形式,徒步走入自然,注视着每一步行走时映入眼帘的风景,巨细靡遗地描绘它们,用文字让读者感受步伐带来的“从前慢”。  古道所代表的风景如何影响并塑造着我们?道路之“古”,引发了步行者的思古之幽。我们感悟到道路的召唤,然后出发。我们愿意踏足,是因为某些神秘力量的驱使,它们借由我们延续对古道的叙事。世界各地的古道旅行者,因环境而为步行赋予各自不同的意义。这同样可以解释一切风景对我们加诸的影响。  “书写天然未雕饰的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丽贝卡·索尔尼的《浪游之歌》是一部系统讲述步行历史的随笔集,有城市的游荡家,也有荒野的探险者。她在其中对行走的定义很精当:“行走的历史是一部没有书写过的神秘历史……在大部分时间,走路只是一种实际需求,是衔接两地间最自然的移动方式。将行走归类于一项探索、一种仪式、一类沉思,乃属于行走历史中特殊的一支……但在哲学意境上则迥然不同……行走的历史是一种业余性质的历史。行走闯入各个领域,包括解剖学、人类学、建筑、园艺、地理、政治与文化史、文学、两性,乃至宗教研究领域,而且行行重行行,并不在任何上述领域中驻足”。  蒂姆·迪在《超自然:麦克法伦和新自然写作》中将麦克法伦放在自然写作的传统中考察:“英国的自然写作大多关乎乡村,包括景致与风物,属于非虚构、非科学性的散文体裁,特征是会细致地观察活物,作者对有生命的东西是了解的,而且非常喜爱”,并赋予他独特的位置:“他描绘出一段迷人的旅程,本身就是一张有关流行潮流与大众思想的地图”。他的书秉承了“自然写作”的传统——它们书写天然未雕饰的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约翰·缪尔是著名的开创者和实践家,因为亲自涉足才能真实感受。他写过很多相关的书,如《墨西哥湾千里徒步行》、《夏日走过山间》、《我们的国家公园》等。  “那个五千年前的脚印啊,我的道路停止在他停止的地方”  在我看来,麦克法伦虽然被《格兰塔》誉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家”,但他的书和大众旅行文学并不太相同,和“自然写作”注目于自然本体的风格也略有区别。旅行是将自己抛入陌生之境,因此旅行文学永远有一种不稳定的“在路上”之感,这让它显出临时性。旅者因为偶然的机缘身处某地,他们不可能看到该地的全部面貌,只能记录下瞬间的经历与感受。要如何拓展和纵深旅者对在地的经验?这就需要引入大量的外部叙述,或是前人的书籍,或是对在地人士的采访。旅行书写的主体并非旅者的旅行过程,而是旅者带着问题去当地寻觅答案,这让旅行变成一次次探询,也让旅行文学与旅行的关系变得模糊。它不仅是旅行,也不仅书写风景,麦克法伦的书更具人文性,从自然回到社会,寻找旅行背后更牢靠的东西。  麦克法伦阐述风景如何塑造心灵,他不是将自己抛入陌生的世界中去碰撞、去偶遇,他已经有所准备,将前人带入自身印象,邀请行家朋友加入旅行之途。他的实地探访,不是未知前路的旅行,而是对他人经验的验证,并由此生发出自己的新体验。眼前的景观蕴含着意义,似乎在向旅者诉说,可临居于此的旅者无法解读,于是麦克法伦将它们翻译出来,让文字醇厚而饱满。他将使命感带入旅行:不单让读者看到新奇的世界,更是一种修行——通过旅行,我们发现陌生的前人和自己的相通之处,也发现了世界在变化与恒定间的无言规律,这让我们感到被理解,感到不再孤单。  这类旅行作家如简·莫里斯、V.S.奈保尔、保罗·索鲁等,往往具有资深的在地探访经验。简·莫里斯通过几十年当记者的经历,目睹风景之外的历史和时事,这就让她的旅行书写有了分量。《的里雅斯特:无名之地的意义》和《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都是不局限于旅行记录的报道文学。《世界:半个世纪的行走与书写》和《欧洲五十年:一卷印象集》更是集大成的总结。如果说麦克法伦是书斋学者,通过阅读前人的著作诠释自身的旅行印象;那么莫里斯就是果敢的实践家,通过对时事的报道让旅行产生游览之外的意义。  我们阅读这类书籍,得以接近更广阔的自然,并通过更多元的经验开阔我们的心灵。这就像《古道》的结尾所言:“那个五千年前的脚印啊,我的道路停止在他停止的地方”,这是对麦克法伦风格的最好比喻,也是我们与他接近的方式。他的脚印和五千年前的脚印相遇,交错辉映出新的认识;他将自身的实践和前人的思考结合在一起,接触、对话,并继续前行,同时他也加入其中,通过文字成为新的存在。
  •     文|张德明转自:三联生活周刊当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网络世界,试图以刷屏、网游、QQ聊天来寻求生命刺激时,也有为数不少的人选择了走出家门,以脚丈量大地,通过亲近自然来感悟人生,发现自我。如果他们知道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有一个英国人不但已经先于他们踏上了同样的征程,而且还让思想融入大地,脚印汇入古道,将行走的感悟形成了优雅的文字,他们是否会有相见恨晚之感,必欲一读而后快,甚至还会产生一种类似的写作冲动呢?在我看来,罗伯特·麦克法伦是当代英国旅行作家中最为年轻、最有活力和最有思想的。翻开他的行走文学三部曲之《古道》,没读上几页,你就会被他的优雅、精准,又极富想象力的文字所吸引,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书中的每个描述和比喻——无论是对自然的观察,还是对身体感觉和心情的描述,都恰到好处,犹如一位训练有素的护士,摸准静脉,一针下去,马上就抽出一管鲜红的血来。精准、优雅的文字背后其实有着一个强大的旅行写作传统。与地球上别的民族相比,英国人似乎特别好动,热衷于航海、探险、拓疆、殖民。这或许跟其祖先维京海盗的血统不无关系。对未知空间的探索癖曾造就过一个横跨欧、亚、非、美的庞大帝国,也塑造了不列颠民族整体的文化人格。尽管帝国的余晖早已淡入历史,但敢于探索、精于观察、勤于记录和乐于表述的传统却深入了每个英国人的骨髓,积淀为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纵观英国文学史,从公元15世纪曼德维尔爵士写下他的著名的《游记》算起,几乎没有哪位英国作家不曾有过长途旅行的经历,不曾写过或真实或虚构,或散文或诗体的游记或历险记。这些作品,或叙述作者本人孤身踏入陌生异域的见闻;或记录同行者的言谈性格和奇闻轶事,感悟朝圣路上的神迹和启示;或见证不同民族和族群的风俗,为其后传教士、旅行家和外交官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其中有些至今依然是大英博物馆的珍品。与其前辈作家相比,麦克法伦的《古道》一书自有其特色和亮点。作为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当代人,作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自然与自我这两大主题上,将步行视为联结人与地之间独一无二的中介。正如作者在题注中说:“这是一本关于人和地的书:关乎步行作为一种寻访内心世界的方式,关乎我们走过的风景塑造我们的各种微妙方式。”对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人们,这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提醒。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大规模压缩了时空,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便利,但也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忘记了存在的本根——脚。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我们几乎无需借助步行,便可实现无缝对接,坐飞机到机场,换乘地铁,再换乘公交或出租车到家;到旅游景点,选择方便快捷的自驾游,至多在后备厢里放上一辆折叠自行车。不知不觉间,我们和大地之间隔了一层坚硬的人工制造物。但我们认为这一切皆理所当然,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殊不知,就在脚的功能被遗忘的同时,本真的存在也正在陷入沉沦。读麦克法伦的第一感觉就是,原来我们还有一个形而下的身体,还有脚——脚底板、脚趾、小腿、膝盖、大腿、腰椎、背脊、肋骨、肩膀;它们与我们的血管、神经、大脑紧密相连;它们会起泡,会疼痛,会淤血,会受伤,会断裂,会流血,进而会影响我们的感觉、情绪、情感、思维和判断力。原来,存在并不如笛卡儿所说的只是头脑中的“思”,而且还有身体中的“感”,并不是纯粹的理性,而是微妙的感性;“我思故我在”应改为“我行故我思”。道路不是“思”出来的,而是“行”出来的。脚印就是写在大地上的文字,一个个道路之名连起来就是一首诗,甚至一部史诗,它叙述的是人类从古至今与大地对抗、妥协、默契、融合的历史。由此,麦克法伦抬高了“脚”的地位,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旅行文学以“头”为主的传统。请看这段告白:“从我的脚跟到脚尖是二十九点七厘米,折合十一点七英寸。这是我步伐的单位,也是我思想的单位。”据我所知,在麦克法伦之前,还没有哪位旅行作家斗胆将自己的脚提到如此高的地位,给予如此强烈的关注。但他以自己的行走体验充分而有力地证明:脚具有这个地位当之无愧。脚给予我们方向感,让我们在胎儿时就在黑暗的子宫中摸索旋转,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为自己定位;脚给予我们道路,古道就是古人以自己的脚一步步丈量、踏勘出来的;脚给予我们合作精神,每一条路都是人类默契和团队协作的产物。一个人不可能创造出一条道路来。悠远的古道与城市马路、乡村公路、高速公路互相叠加,相交,重合,形成了一张巨大的路网,而人类的历史就存在于这张网络之中,也必将在这网络上延伸、扩展,并且不断继写、改写或重写自己的历史。《古道》中,作家多次强调了他脱下鞋子和袜子,光脚走在古道上,翻越沟壑,攀登悬崖,触摸冰雪、淤泥和沼泽时的感觉和记忆。“对于我曾经赤脚走过的地方,我的记忆如果未必是更佳的话,那至少是和我穿鞋走过的地方是不一样的。我主要能回想起它们的质地,对它们的感受,硬度、平整度和坡度——一处风景给人们触觉上的细节,而这些都经常不注意就溜走了。它们才是持久的无法磨灭的记忆,这些脚注,来自徒步者的肌肤与大地的肌肤的亲密接触……赤脚走路,你能清晰而敏锐地感觉到风景给予你的某种意外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走“出”去也就是“走”进去,走向大地也就是走向自我,感知风景也就是感知生命。于是,通过形而下的身体感知,被遗忘的存在又回来了。借助麦克法伦的脚步,我们仿佛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到了新鲜的、以往不曾见过的自然景物,恢复了因熟知而忽视、因忽视而麻木的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动觉。全书中随处可见意象派诗歌式的句子,精准地描述了景观的样貌及其对感官、心灵的影响:“雪在街灯圆锥形橙红色光带里落下来,像炉火里的火星一般闪耀”;“空气颗粒粗糙,忽隐忽现,仿佛老旧的纪实短片”;“赤脚踩在滑溜溜的黏土上很舒服,而每走一步淤泥都会从脚趾缝里挤出来,油腻如同黄油”。当思想变成了知觉,景观影响了情感,人的心灵自身的物质也被改变了。作家变得更加达观、强健,活力充沛,知觉敏锐,思维活跃而想象力丰富。全书从追随爱德华·托马斯的伊克尼尔克小道出发,经历了在英格兰觅踪,在苏格兰寻踪,在海外漫游,最终以返回英格兰为终,圆满地画了个句号,犹如一部当代版荷马史诗《奥德赛》。而从书中所涉及的考古学、矿物学、植物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来看,又好似一部包罗万象的诗性百科全书。作家从描述自己的脚码尺寸开始,最后让自己的脚印与另一只史前时代遗留下来的脚印相遇和重合。“我在那名男子的最后一只脚印那儿停下来,那个五千年前留下的脚印啊,我的道路也停在了他停止的地方。我转过头,顺着自己走来的脚印朝南看。太阳再次透过云层斜射下来,忽然间,那些填满了水的脚印变成了一面面镜子,辉映着蓝天、微微颤抖的云朵,还有朝里面观看的那个人。”至此,作家的自我形象与远古人类的形象合为一体,而追踪古道的行程,最终则成了追寻自我起源和本真生命的旅行。(张德明,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从岛国到帝国:近现代英国旅行文学研究》、《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等)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很优美 出自对自然的真心热爱 再次大赞作者一次。里面有个场景印象很深 在大海中央他躺在小船上 数着夜空的流星 数到100的时候睡着了
  •     2016.6
  •     看得时候没有太深的代入感,作者的写法也像一条道路一样,周围美景无数,不是走马观花但也得给自己一个心理交代。其实真的会有些什么留下,本来的行路难却在追问中转眼不见了。
  •     我想我要是能更有知识一定能更加领悟和体会作者脑海中精美的画面。画面最后是停止在一个海滩上的独自回眸,回味无穷。
  •     提供了一种思路,但还是缺乏亲近感。
  •     好想去走一走这些路!
  •     行走的力量。呀呀呀 终于读完了 一般行走文学家的文笔都超级好 麦克法伦把写得每条古道都写得超级棒 同样翻译也是有功劳的 看到写中国的山的时候真的超级兴奋 总算有比较熟悉的了 爬山为的是征服大自然 也是自己更好感受大自然吧 我的拙见
  •     挺无聊的
  •     本来觉得博物学好牛,结果发现看着好累。书里有关于道路的描述,沿途历史人文掌故的梳理,还有些很有趣的人
  •     我喜欢这种另类的游记。但作者算漏了一点那就是引文的喧宾夺主,把作者本来不错的文字大大比了下去。我记得谁的笔下有过一个伯爵,看了很多旅行的书,但当自己要亲自出去旅行的时候,却又退却了,最终还是沉入书中的世界。读这本书正直春节,我很开心的跟着麦克法伦来了一趟行走之旅,听过了满天云雀,看到了史前的脚印,一步步丈量土地,一步步试图走回过去然后回到现在。
  •     一个新世界,如果讲喜爱道路和喜爱绘本等同的话,就能理解了,这条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周围有什么风景,有哪些人走过,怎么描述的,他们看到了什么风景,原来平常不仅仅是平常。就像做完功课去看展一样,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角度。
  •     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解读。比较喜欢《荒野之境》的文风,《古道》的翻译感觉是字字句句断开的,技术感比较强,让人觉得少了一些人文思考的美妙。第一章读下来有点小失望。
  •     书是好书,没读完,其实是读不下去。显然作者很博学,寻路的方式很迷人,但那片土地太遥远,深深的隔阂,实在难以engage。
  •     15年年初就想读的书,看到学校官微推了才想起。 周一下午闷热的课堂里,中西先贤在幻灯片上走马灯一样过,我却仿若闻到咸湿的海风和林中的香气。 无论游历抑或流浪,大抵都是极具诱惑力的。然而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大概并不是窥探未知——好像突然又体验了生命中的很多个奇妙时刻——拍毕业照的那个盛夏打着赤脚骑着苕帚蹦跳在草地上,隆冬时节发着高烧折了钥匙失眠在波罗的海摇晃的渡船上,夏末初秋盘着双腿昂着头静坐在北风乍起的高原那圆月升起的地平线上,还有,山花烂漫的初春拖着尚未开始恢复性训练的笨重的双腿忍着快爆炸的心跳终于登上的那个大风猎猎天空澄澈的山顶。 爱上博物学家这个称谓,嗯我的梦想是图书馆馆长+博物学家。
  •     “行走文学”的标签并非有意取巧或另辟蹊径,作者的文笔和学识都极为专业,他用脚步丈量人文与地理的宽度,描画文学与哲思的地图,行文优美,意境开阔,就像一本“在路上”的《瓦尔登湖》。
  •     翻译妥帖,每章都有一个或几个灵魂人物,他们传奇的生活方式或人生经历让我借故事了解并心生倾慕。
  •     翻译的极其准确、优美。作者似乎什么都懂,历史、人文、植物学、地理、诗歌,所以他的行走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他对每一处景观、植物、动物的描写都能让你在脑海里浮现出画面,你在跟着他行走。一直觉得优美的文字或画作才是记录风景的高端方式,而不是拍照。面对美丽的景色,我们说真美啊好漂亮啊壮观啊雄伟啊,真是匮乏到丢人哟。
  •     大家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看到63页无论如何也看不下去了。之前看过作者在杂志上的文章和访问都非常好看,所以我不相信这么鸡零狗碎枯燥乏味的句子是作者写的,又一本被翻译毁掉的书
  •     這是一本比我想象要好讀多的書。。。。靜下心來看~
  •     果然合适拍成记录片。这写作方式:“白垩土像鲸鱼的背脊,山茱萸投下斑马影子,山楂树冬天投下一组网格阴影”,我去搜了半天山楂树冬天掉叶子的图片…=_=…我还是看纪录片好了,英国人真有意思…
  •     太喜欢了!极度地克制主观情绪,没有借物抒情,没有睹物思人!赤条条的行走在自然世界!值得再度!
  •     翻译的真好,非常舒服的文字,非常开阔的视野,从古道到海路,从历史到人文,娓娓道来,极其优美。
  •     道路学,这个太有趣了,完全改变了行走时的思考指向
  •     可能是我性格与作者不合。译者是用了心了,但词句不顺、无视语言习惯的地方处处都有。
  •     “行走三部曲”之三。作者博学。于行走中注入哲思与文化,呈现不一样的风景与人文。优美且厚重。
  •     有料,有脑洞
  •     翻译不是不晦涩难懂,但是好故事
  •     太美了
  •     陌生的地名让人出戏,行走时那种共同的感受又把人拉回来。道路是风景的习惯。喜欢每个篇章隽永的结尾
  •     “路与路是相互连接的,这是它们的首要责任,是它们存在的主要理由。从字面意义上说,它们连接的是不同的地方,而从引申意义上说,他们连接的是不同的人。”
  •     灵性书写,受益匪浅
  •     喜欢游浪的我,很喜欢。
  •     他走了西班牙路
  •     书需要配合地图来看,否则一头雾水……
  •     那儿,任何一次转弯都通向天堂,或者任何一个角落都藏着地狱,道路闪亮,像雨后的河水漫上山坡。
  •     旅行天天都在发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还是这句老话。顶!
  •     這本是行走文學叢書三本之中翻譯較好的一本‧
  •     古道上的人生
  •     “我行故我在”/"我行故我思“
  •     让我们看看脚下的道路,听听他们的故事,外国的路毕竟不在我脚下,那是另一方遥远的土地,隔阂感太强烈,无法进入,可看路的思路是极好的,可以借鉴,光看文字太苍白,还是纪录片来的真实,
  •     如果要將麥克法倫的“行走文學三部曲”按喜好排序,應該是心事如山、古道、荒野之境。心事如山懷著征服探險的雄心,古道則蜿蜒厚重回到起點,是探險家的心境在長期與自然的交往中變得深邃平和,冒險變為歸返,歸返成為冒險。
  •     书的内容已经引人入胜,而特别值得一赞的是汉译!译笔流畅而且大多准确,是魑魅䰣魉的英文汉译界的“我独察察”的佼佼者。强烈推荐!
  •     更为广阔的世界视野下布鲁斯查特文的路之旅记便相形见绌了。恰到好处的引经据典赋予沿途的光线,泥沙,细雪与昼夜触手可及的历史感。
  •     开始不怎么看得进去,太多各种细节,虽是行走,但更多的是抒情、遐想。逼着看完第一部分,想放弃了,跳着看到第三部分是海外的,才看进去。大部分都是跳着看的,有些怀疑书的宣传那么好,是真的那么好吗?或许是因为此时的我更喜欢人文类的内容吧,连着看完奈保尔的游记,对其它方面的书暂时不感兴趣。
  •     2015年第72册。毕业前在南大图书馆借的最后一本书,是年初自己荐购的。配合着谷歌街景,我见识了肯特郡海边危险的异托邦,乔纳坦葬身的贡嘎雪山和作者祖父心心念念的苏格兰山区。没有人的风景,终归只是自然。唯有人的故事能够撑得起如此有血有肉的一本佳作。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