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邁爾聖經人物傳

出版社:美國活泉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
ISBN:9780941598545
作者:邁爾
页数:193页

内容概要

邁爾博士是十九世紀,神在英語世界中興起的一位傑出佈道家、奮興家、解經家和聖經教師,且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位。他的文字造詣甚深,所以他留下了許多文字的屬靈遺產,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這一套「聖經人物傳」。

书籍目录

導言
1 耶和華的話臨到我
2 我已曉得你
3 為自己鑿池子
4 第二篇信息
5 在聖殿門口
6 靈魂的“阿門”
7 約旦河的激流
8 荒旱
9 窯匠的輪子
10 聖靈催逼的火
11 苦難、不幸、動亂
12 無可摧毀的話語
13 利甲族人
14 隱藏但仍發光
15 拆毀的事工
16 耶利米的頌歌
17 蘆葦矗立如石柱
18 落在地裡死了
19 耶路撒冷的覆亡
20 烏雲籠罩下的落日


 耶利米--邁爾聖經人物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神再造我们摘自《迈尔圣经人物传-耶利米》http://delve.bodani.cn/Topics/96Person/96ET39.htm《耶利米书》 18:1 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 《耶利米书》 18:2 你起来,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我在那里要使你听我的话。 《耶利米书》 18:3 我就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正遇他转轮作器皿。 《耶利米书》 18:4 窑匠用泥作的器皿,在他手中作坏了,他又用这泥另作别的器皿。窑匠看怎样好,就怎样作。 《耶利米书》 18:5 耶和华的话就临到我说, 《耶利米书》 18:6 耶和华说,以色列家阿,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吗?以色列家阿,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 有一天,在圣灵的催促下,耶利米来到耶路撒冷城外,在一个小屋中看见一位窑匠,“正转轮作器皿”。虽然今日制陶技术已多有改进,但陶艺本身和主前几世纪并无多大区别。先知安静地站在一旁,观看窑匠从一大团泥中拿下一小块,不断反复揉着,使泥土均匀,然后放在轮上。又以脚踩踏板,快速地转动轮子。他的手也同时工作,从内和外,以娴熟的技巧塑造器皿的形状,这里加宽一点,那里削去一些;最后他再度打开盖子。原先不成形的泥,这时变成了一个美丽悦目的器皿,可供圣殿或皇宫使用。下一步就是将它拿出来,准备入窑烧焙;但是这时因为一丝裂缝出来,使得整个器皿毁坏了,有些碎片掉在轮子上,有些落在地上。先知很自然地期待窑匠会立刻再拿一块泥来,照他刚才的理想另造一个器皿。令他惊讶的是,窑匠竟小心翼翼地拾起一切碎片,揉在一起,像刚才一样,再度将它放在轮上,另作一个器皿。或许第二个器皿不如第一个那样美丽,但依然美观实用。为件事显明了窑匠的忍耐,坚毅,小心使用材料,以及他有复原的能力,可以从失败和失望中作出一些东西。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神何等慈爱、忍耐,他救赎的工作何等伟大!他有再造的能力和盼望。他的思想向我们闪耀着:“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么?以色列家阿,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这个异象似乎是为了给神的百姓一个盼望:即使他们毁坏了神完美的理想,他们仍有一个荣耀蒙福的前景;只要他们顺服这位伟大窑匠的手,他就会解除他们多年来悖逆、破坏他理想所造成的后果,重新将他的选民塑造成尊贵、圣洁、合乎主用的器皿。此思想也适用于我们。有谁不曾感受到破坏了神的工,抵挡神手的雕塑?有谁不曾因为坚持己意、硬着心肠以致丧失成圣的机会而哀痛惋惜?有谁不愿意被窑匠再造成美好的器皿?“耶和华阿,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耶和华阿,求你不要大发震怒,也不要永远纪念罪孽”(赛六十四8~9)。“他又……作别的器皿。”窑匠不能随心所欲作出他想要的器皿,但他尽力使泥发挥最大的功用。神也是这样,在我们身上耗尽心血,以使我们尽善尽美。如果我们拒绝作最好的,他就退而求其次,使我们作次好的。我们若不能作金,他就使我们作银,若不能作银,仍可以作土或木。多少时候,他必须一再重作我们!他在雅博渡口遇见雅各时,重造了他;虽然雅各生性狡猾诡诈,但经过相当长的摔跤之后,他成了神的王子。他又在复活的清晨再造彼得,那时他正在打开的墓边,他使这位巴约拿(意即“鸽之子”)成了彼得(意即“坚强如石”)五旬节的使徒。他又再造马可,他曾因畏惧旅途艰辛而离开保罗和巴拿巴,神却使他成为彼得属灵的儿子;后来保罗从狱中写信时提到马可,可以说马可是于他有益的。你是否觉得破坏了神最早为你定的计划?他的理想是你在他的事工上竭尽心力,但这理想似乎已化为幻影。你的工作——不论是作父母,儿女,朋友,基督工人—— 一无所成。你当初在礼坛前,或按牧的日子所立的誓言,已被遗忘得一乾二净。你似乎别无选择,只有退到一旁,让别人去获取对他们而言似乎轻而易举就得到的赏赐。而你内心深处燃烧着这样的念头:“我也有过机会,但我错过了;机会一去不返。优胜劣败,被淘汰的人只有被丢弃在废墟中;自古以来,人类生命的熔炉四周已累积了无数这样的废物。”就在这个地方,福音带着温柔的话语临到,寻找被弃、失丧的人。压伤的芦苇可以被再造成他殿中的柱子,将残的焰火可以再度大放光明。废物也有无比的价值,被重新处理之后,照样能供应生活的基本需要。我们对窑匠的态度。顺服他!似乎每一块泥都对轮子和窑匠的手说,“是的!”越多顺服,工作就进行得越顺利。如果有任何悖逆或抵抗,窑匠的工作就会受到拦阻。让神的心意在你身上运行无阻,让他的旨意行在你里面如同行在天上。要忍耐,即使有时候你似乎再也忍不下去了。总是要说,“是的,主!”有时我们并不觉得他作的对。生命常常像二月阴霾的天空,而春天正在门外等候着,渴望用他的魔棒轻触万物。似乎无人关心尚未开花的麦穗,无人为叶子或花苞负责。其实在成千上万深埋种子的坟墓里,天使正在那儿忙碌工作,要推开石头,将春日的新天新他引进来。一旦我们将自己委身于神,就必须相信他一刻也不曾怠惰,他总是急切地朝他的理想前进。我们不可能总是明白他的方法,因为我们不知道他的旨意是什么。我们认不出整个蓝图,不晓得他要把我们放在什么地位,从事什么工作。难怪我们感到疑惑、不解。我们对造物主说,你到底在作什么?然而,即使我们不知道前面的目标,只要认识我们的向导就够了。他熟悉一切山径小路,必然会挑选最轻省易行的指示我们。泥的形状塑好之后,就被窑匠送进窑里烘焙,以固定其形状。即使这样,塑造的过程仍未完毕,因为添上的颜色还经过高热才能固定。据说金子在火烧之前只是漆黑的液体,高热会逐渐烧毁其杂质,这个过程必须一再重复,才能炼出纯净的金子。神对待属他的人也是如此。他塑造的手一完工,就立刻将泥放入痛苦、试炼的炽热熔炉里。让忍耐作成一切的工夫。要安静,知道他是神。当主称你是合乎他使用的美好器皿时,你就得了报偿。── 迈尔《圣经人物传──耶利米》
  •     耶利米是犹大国没落时期的一个先知,一共经历了五个王:约西亚(在位31年),约哈斯(3个月),约雅敬(又叫以利亚敬,11年),约雅斤(3个月)及玛探雅(又叫西底加,共11年)。这段历史可以参看列王记22章到25章。耶利米出生于亚拿突,是一个位于耶路撒冷以北三里的高路上的一个小村落,四周被著名的便雅悯山丘环绕。他的叔父沙龙是那位杰出、虔诚的女先知户勒大的丈夫,沙龙的儿子哈拿篾则与玛西雅的孙子巴录,以及耶利米成了莫逆之交。同时代的先知还有那鸿、西番雅等。耶利米刚开始他的事工时,全国正享受着短暂的和平,强大的亚述帝国因内患连年而声势大减,巴比伦与尼尼微两强对立,相持不下。玛代人在西阿克萨里的率领下,开始由托鲁斯山的西麓向下迁移,而在埃及,森美忒库正忙于驱逐亚述的屯兵,巩固他的国土。因此,犹大国享受着短暂的和平。耶利米的宣告犹如在天未亮时早早喊醒还在沉睡当中的人。为自己凿池子——犹大在外敌当前的时候,不求告他们的神,不仅拜异教的偶像,而且急于与埃及、亚述结成联盟,寻求他们的支持。因此神的愤怒临到:“现今你为何在埃及路上,要喝西曷的水呢?你为何在亚述路上要喝大河的水呢?”(耶2:18)。他们有从神儿来活水的泉源,却用自己的斧子凿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我们也习惯为自己凿池子,遇到问题就想通过外在的力量帮助自己,通过外在的改变满足自己,其实内里面安静归向神是最正确的。有谁能比神大呢?形式主义——自古人就有一个普遍的观念,不论是个人或国家若不断履行外在的宗教形式,神就不得不帮助他。异教徒喊道:“神还要什么?我已经献上燔祭,一岁的牛犊,千千的公羊,万万的油河,难道要我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么?”我们这时代的形式主义者也犯相同的错误:“神还要什么?我一出世就加入教会,一切法则我都遵守了;我也经历维护教会的宪章,参与侍奉;不论刮风下雨,我是有聚会必到;教会中没有人对我的竭诚忠心能有任何怀疑或埋怨。我还缺少什么?”圣经却一再警告,不可存这种态度。弥迦说:“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西亚的死——约西亚要袭击埃及法老尼哥,后者当时正沿着海岸线前去参加瓜分尼尼微的行动。两军相遇于加密山脚下的米吉多,也就是在著名的古战场以斯德伦平原的最边界地区。他就死在哈达临门。犹大国陷入极深的悲痛中。撒加利亚无法找到恰当的词句来描述百姓仰望他们所扎的主时心中的悲哀,就用“那日耶路撒冷必有大大的悲哀,如米吉多平原之哈达临门的悲哀。”(亚12:11)利甲族人——利甲族是个十分特别的民族。他们的背景是可敬的,能远远追溯到希伯来最早期的历史。当以色列度过西乃沙漠时,有一族基尼人好心款待他们,如此奠定了两格民族之间友好的基础。基尼人似乎也采取了以色列人的信仰,并伴随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利甲族就是从基尼人繁衍出来的(参士4:17-24,撒上15:6,代上2:55)。在以利亚时代,基尼族的组长是利甲的儿子约拿达,他可能深受以利亚的影响,对当时代的腐败和罪行深恶痛绝,特别是在亚哈和耶洗别统治下的北国,其败坏尤令他惊愕。为了挽救他的族人免于同流合污,这位高贵的族长定下严格的戒令,禁止他们喝酒,盖屋,撒种,栽种葡萄园,只许他们住在帐篷里。两百五十年过去了,他们如今来到耶路撒冷,仍谨守现任的吩咐,在浮荡、拜偶像的耶路撒冷人中卓然而立,代表了希伯来历史中最高贵、纯洁的一面。如此,“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必永不缺人侍立在我面前。”他们安于在浮躁万方的世界里过简单纯朴的生活,不喝酒,不盖屋,不撒种,不栽种葡萄园,只住帐篷,由此获得了上帝的喜爱。我们能做到吗?能不追随这世界的虚华,安于过安静、敬虔的生活吗?侍立在神面前——作者提醒我们几件事:1、必须坚守伟大的原则:我们很容易随波逐流,一般人多询问,大部分人怎么作?与他们同样阶层和地位的人怎么作?别人期许他们怎么做?我们容许自己的生活被我们的同伴,偏好,幻想所牵制。罗威廉(Willian Law)在他的书《严肃的呼召》中一段话说:“基督教首要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我们一切的行动中存着一个心愿:讨神的喜悦。由于大部分基督徒欠缺这种心愿,以致无法过真正敬虔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审查许多无聊的言谈,阻止许多愚昧的笑话,停止许多自私、虚荣的花费,将我们带回到一切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事物上。2、禁绝这世代的灵;3、轻看四周的事物:帐篷成为一种记号,象征着对另一个世界的向往和对这个世界的轻看。我们很难界定哪些是属世界的。对某一个人而言是属世界的事,对另一个人可能只是生活环境中极平常的部分。我们可以由自己所紧抓不放的事来判断哪些是属世界的。以伯米勒——以伯米勒的意思是“王的仆人”,他听见耶利米下狱的消息就立刻去见王,将耶利米从淤泥、饥饿与痛苦中救拔出来,而且他不单单以将先知从地牢里拉上来为足,还体贴地先去王宫库房拿了碎步和破衣服,让耶利米先垫在咯吱窝底下,以保护耶利米的皮肤不被粗糙的绳索刮破。这个细节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者说:“单单服事、帮助有需要的人还不够,我们必须带着极度的柔细和甜美去帮助别人。”感谢主,读到以伯米勒的行动,发现一个忠心又良善的仆人并不是自我中心的,自我标榜的,以自己的原则为原则,以自己的理解为理解的。而是,服侍谁,就以谁的原则为原则,以谁的标准为标准,并存着一颗温柔细腻的心。我们信靠神也是这样,自己既愿意做基督的仆人,就当以基督的心为心,凡事讨他的喜悦,而不是在讨自己喜悦的基础上顺便讨他的喜悦。感谢主,谢谢神!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