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自述》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鹅湖出版社
ISBN:9785554000096
作者:牟宗三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97页

“你说良知是个假定。这怎么可以说是假定。良知是真真实实的,而且是个呈现,这须要直下自觉,直下肯定。”(熊十力)
中国的知识分子亦如此,他们的学问中没何义,没有神圣。因为他们都是理智主义者、科学一层论者。生命、情感、抗战,在他们 看来,都是漆黑一团的,没有什么道理的。
中国儒家讲学不是这样。它直下是人生的,同时也是宇宙的,所以本源是一,而且同是德性意义价值意义的。
吾人无精神生活,又不能当下收归于自己之生命而精察此精神生活之发展与实现,徒仍处于散文式的知性立场,将一切推出去视为外在的知解问题,而以知性猜测之,以习惯经验考核之,以形式逻辑衡量之,宜其对于黑氏之所说根本不能相应也。黑氏学直下是精神发展的事,直下是生命表现的事。
然苏醒良知本体以为「主观之润」之具体表现在个人践履发展过程中,是需要人伦生活之凭借的。故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而程伊川状 明道曰:「知尽性至命,必本乎孝弟,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
这伦常中的父,推之,全部伦 理生活,对于你的个体性之恢复,内在普遍性之呈露,实在是有最大而且是本质的重要性,此所以儒者必肯定孝弟也。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五章:客觀的悲情 - 第五章:客觀的悲情

有一次,馮友蘭往訪熊先生於二道橋。那時馮氏《中國哲學史》已出版。熊先生和他談這談那,并隨時指點說:「這當然是你所不贊同的。」最後又提到:「你說良知是個假定。這怎麼可以說是假定。良知是真真實實的,而且是個呈現,這須要直下自覺,直下肯定。」馮氏木然,不置可否。這表示:你只講你的,我還是自有一套。良知是真實,是呈現,這在當時,是從所未聞的。這霹靂一聲,直是振聾發聵,把人的覺悟提升到宋明儒者的層次。然而馮氏依舊聾依舊瞆,這表示那些僵化了的教授的心思只停在經驗層上、知識層上,只認經驗的為真實,只認理智所能推比的為真實。這一層真實形成一個界線,過此以往,便都是假定,便都是虛幻。人們知識在昏沉的習氣中滾,是無法契悟良知的。心思在昏沉的習氣中,以感覺經驗來膠著他的昏沉,以理智推比來固定他的習氣。自胡適以來,一般名流學者,只停留在這層次上。大家亦只處在這層次上,來衡量學問之高低。實則無所謂高低,只有多少。實則亦不只自胡氏以來,自明亡後,滿清三百年以來,皆然。滔滔者天下皆是,人們的心思不復知有「向上一機」。由熊先生的霹靂一聲,直復活了中國的學脈。由「良知之為假定」,即可知馮氏的哲學史(其他不必說)全部不相應。他後來堅持他那「不相應」,造撰而為《新理學》,以及又後來之投共而無恥。良知由假定轉而為泯滅,於以見他那一切知識學問全稱為黏牙嚼舌之工具,毫無靈魂可言。

《五十自述》的笔记-文殊問疾 - 文殊問疾

凡我所述,皆由實感而來。我已證苦證悲,未敢言證覺。然我以上所述,皆由存在的實感確然見到是如此。一切歸「證」,無要歧出。一切歸「實」,不要虛戲。一切平平,無有精奇。證如窒悲,彰所泯能,皆幻奇彩,不脫習氣(習氣有奇彩,天理無奇彩)。千佛菩薩,大乘小乘,一切聖賢,俯就垂聽,各歸寂默,當下自證。證苦證悲證覺,無佛無耶無儒。消融一切,成就一切。一切從此覺情流,一切還歸此覺情。 (《牟宗三先生全集》第三十二卷第176頁,聯經出版)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二章:生命之離其自己的發展 - 第二章:生命之離其自己的發展

那內在的忘我的志氣之錘煉是在這樣一種大浪漫精神下進行的,那錘煉自始即不是個人的道德自覺的,而是由政治的理想與黨的行動所逼成的,所以也不是自道德意義本身的立場而來的內在覺悟,而是由外在的目的把生命套在集體行動中而逼出的,這是被攜帶出的貌似的道德,因此也是工具意義的道德,盜亦有道的道德。當然一個人可以為其所信的客觀理想而獻身,但是這必需法子內在的不容已之心願,這就不能市唯物論的放縱恣肆,先須從個人自己內在生命處護住道德意義的本身,然後再說獻身忘我,那方是真正的道德、聖賢的心腸。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二章:生命之離其自己的發展 - 第二章:生命之離其自己的發展

我以前從聖賢數種所讀的那聖賢教訓,所知的聖賢境界、聖賢人品,在以前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遼遠的影子,甚至連可望亦不敢夢到,可是我現在得了一個現實的印證。我當時以為像他們所說的,那簡直就是聖人了,一個獻身於黨的革命鬥士是有點聖人的影子。從這一面說,那一陣風不純是外在的政治的,而實能打進人的生命上予以內在的錘煉。於個人的性情、個人的生命,實有一種強度的振拔,內在的翻騰。但這內在的忘我的志氣之錘煉,實在是有夾雜。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五章:客觀的悲情 - 第五章:客觀的悲情

當時之慘淡直難以形容。我事後每一想及或敘及,輒不覺泣下。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下林沖,臨起程時,林沖問曰:「兄長將何往?」魯智深曰:「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愚兄放心不下,直送兄弟到滄州。」我每讀此,不覺廢書而嘆。這是人生,這是肝膽。我何不幸遇之,我又何幸而遇之。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8页 - 第一章 在混沌钟成长

清醒,暮春初夏是不容易清醒的。一方面诗人说:“春色恼人眠不得”,
一方面又说“春日迟迟正好眠”。正好眠,眠不得,这正是所谓“春情”。说
到春情,再没有比中国的香艷文学体会得更深入的了。那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
气候,那江南的风光,在在都使中国的才子文学家们对于春情感觉得特别深入
而又蕴藉。《牡丹亭.游园惊梦》中那些清秀美丽的句子,如:“原来姹紫嫣
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如花美
眷,似水流年,烟波画船,雨丝风片,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正是对于这
春情着意地写,加工地写,正是写得登峰造极,恰如春情之为春情了。而《《红
楼梦》》复以连续好几回的笔墨,藉大观园的春光,小儿女的诟谇,把这意境
烘托得更缠绵、更细腻、更具体、更美丽。“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正是潇湘
馆”,这是春情中的春光。“尽日价情思睡昏昏”,这是春光中的春情,只这
一句便道尽了春情的全幅义蕴,说不尽的风流,说不尽的蕴藉。这是生命之“在
其自己”之感受。由感而伤,只一“伤”字便道尽了春情的全幅义蕴,故曰“伤
春”。
伤春的“春情”不是“爱情”。“爱情”是有对象的,是生命之越离其自
己而投身于另一生命,是向着一定方向而歧出,因此一定有所扑着,有其着处,
各献身于对方,而在对方中找得其自己,止息其自己;但是“春情”却正是“无
着处”。“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着处”,这“无着处”正是春情。爱
情是春情之亨而利,有着处;结婚是利而贞,有止处。春情则是生命之洄漩,欲歧而不歧,欲着而无着,是内在其自己的“亨”,是个混沌洄漩的“元”。
中国的才子文学家最敏感于这混沌洄漩的元,向这最原初处表示这伤感的美。
这里的伤感是无端的,愁绪满怀而不知伤在何处。无任何指向,这伤感不是悲
哀的,我们说悲秋,却不能说悲春,而只能说“伤春”。秋之可悲是因万物之
渐趋向于衰杀与凄凉,这已是有了过程中的指向了。但是春情却只是个混沌洄
漩的元,所以春情之伤无何指向,伤春之伤他不是悲伤。欧阳修《秋声赋》云:
“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商,伤也,人既老而悲伤。”这悲伤也是有历程
中之指向的。但是春情之伤却只是混沌无着处之寂寞,是生命内在于其自己之
洋溢洄漩而不得通,千头万绪放射不出,即不成其为直线条,每一头绪欲钻出
来而又钻不出,乃蜷伏回去而成一圆圈的曲线。重重叠叠,无穷的圆曲,盘错
于一起,乃形成生命内在于其自己之洋溢与洄漩,这混沌的洄漩。所以这伤的
背景是生命之内在的喜悦,是生命之活跃之内在的郁结,故曰春情。春光是万
物发育生长的时候,是生之最活跃最柔嫩的时候。它的生长不是直线的,而是
洄漩絪縕的,这就是春情。若是直线的,便一泄无余了,便无所谓情。洄漩絪
縕,郁而不发,便是春情之伤,春生如此,小儿女的生命也正在生长发育之时,
故适逢春光而有春情,敏感者乃有春情之伤。春情之为春是恰如其字,只象征
着混沌的洄漩,并无其他意义,而这也就是最丰富的意义。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一章 - 第一章

他们不能正视广大的生活之海,不能正视生命之奥秘、人性的丰富、价值的丰富。他们僵化了他那干枯的理智以自封、以自傲,然而实在是枯窘的、贫乏的。吊在半空中,脱离了土、脱离了水、脱离了风与火。他们四大皆空,而封于其干枯的琐碎的理智中以自矜,相誉为权威以自娱,此之谓相濡以沫,近死不远。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一章:在混沌中長成 - 第一章:在混沌中長成

「雷雨之動滿盈」是春情,「紛紛落紅成陣」是春情,「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春情,「睡昏昏」是春情。這傷是滿盈無著之傷。至如想到轉瞬即逝,好景不長,那是額外的,那是觀念的歧出,那是依據一觀念邇來的悲傷,是外在於盛明而附加的,不是春情之傷。「春情之傷」只是生命內在其自己滿盈無著之感傷。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1页 - 1

生命之内的思考;
生命之外的思考;
生命之在其自己
生命“离其自己”之生活;
从文字语言再进到文章(中国文章)又有一段距离。
文章本身有它的文法、章法,有笔有调,因此它又是一套机括
。但是我劝天下人,
也当虚心一点,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多得很,不要以先生自居,直以自己为尺度
三四十年代那是一个浪漫的时代;
看哲学家写历史别有风趣。。。。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5页 - 第一章 在混沌中长成

生命原是混沌的。只是每一人冲破其混沌,透露其灵光,表露其性情,各
有其特殊的途径与形态。这在当时是不自觉的。惟不自觉,乃见真情,事后反
省,有足述焉。生命之秘,于此可窥。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1页

& 所有人起初都有自己的灵性。那是一片混沌。
大智慧有大混沌。
故此等人小时候反而表现的有些痴。(相反的则是,小时了了,多半则大未必佳)
& 对于每个人的成长而言,他的混沌与外部世界是平行的。 开窍不能太早。否则灵性必定被打破。 尽快跃入外部世界的结果就是自我世界的消散。
内部的混沌与外部的世界 一如 蛋壳内外。 只有时机成熟自会啄破。
&
书外:废名与熊十力论佛因为分歧而奋不顾身扭打。
据说没有可靠来源信息。已经有人怀疑不过是段子。我却极新。其为真的概率非常高。
其一是牟宗三初见熊十力之印象。谈及某一学问,狂言唯我独尊,余者皆不足论,根本无从谈起。
其二是废名自己《阿赖耶识论》的末篇所言。也同意思。原话记不清。大意是关于这个佛识,只有我是最最正确的,其余都是瞎说。甚至如小孩子赌咒发誓,要是说错了,可以盲其双目。(对了,还有开篇前沿直陈其书之写作唯一目的就是破掉聪明的熊十力之谬见。--当然他对熊十力的评价非常高,甚至认为在某方面讲比他的老师周作人都要高。)
其三是熊十力教读徐复观的故事。
这样的两个“极品”“佳人” 出现这样的打而论道,实在太合乎他们的性情了。简直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发指行径根本不可相信嘛。


《五十自述》的笔记-第五章:客觀的悲情 - 第五章:客觀的悲情

契爾克伽德說:「沒有一個世代的人能從前一代學知真正的人生,由這方面來看,每一世代都是原始的。它所負的工作並無與前一代的有什麼不同,它亦不能勝過前一代而更進步。例如沒有一個世代能從前一代學知如何去愛,除從頭做起外,也沒有一個世代能有任何其他開始點。同樣,信仰亦是如此。沒有一個世代能從前一代不同的一點坐騎,沒有一個世代能不從開頭坐騎,同時也沒有一個世代能勝過前一代。」真正的人生都要從頭做起,前聖後聖,其揆一也。這是人格完成的重複,而無所謂進步。這是「偉大本身之連續」。這從頭做起的過程就是精神表現發展的過程。體悟而說明這發展過程,亦是每一個人都是「原始的」:或者全隔,或者全契。


 五十自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