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风雨人生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06060301
作者:郎丰津
页数:15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于是蒋介石再让他下去。直到第三次这位将领才能勉强开口讲话。我们本以为这位将领的调升是落空了。但最终调升的命令还是发布了。这真是戏剧性的结果,后来我们想这大概就是“天威咫尺”吧,是可以理解的。 还有一次蒋介石也是召见升官的将领,此将领穿着整齐。并且对答如流。等一切顺利结束后走出门外打了一下响指(即打中指和大拇指发出响声),响声传到屋内蒋介石的耳朵里。蒋介石在此将领的资料上批上“轻浮”二字。真是喜剧的开始,悲剧的结束。 我和蒋介石的侍从官关系不错,他每每照顾我,将我的资料放在靠前的位置,希望蒋介石尽早看到。但谁知蒋介石看资料并没有固定的顺序,有时从第一页看起,有时倒着看,更何况蒋介石看重和考量的是工作表现和能力,排在靠前还是靠后没有任何意义,真是让那位侍从官朋友费心了。我三十九岁被第一次提名,但最后以太年轻为由,没有升职;第二年提名也没有通过;第三年我又被提名,这一次至关重要——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律:如果连续三次提名都没选上,那晋升基本就没有希望了。 1968年12月28日,下午三四点左右,台北来电话——我升为少将。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但这种事会在分秒间在整个台湾传几个来回,电话刚放下没多久,就铃声如潮,秘书说:“您赶紧接,后面还有十五个电话。” 每年12月28日是公布晋升名单的日子。这天,很多军官就都备好爆竹拴在门楣上,等到名单一公布,榜上有名的军官就马上命人点了爆竹,劈里啪啦响彻整条街巷,那阵势就如状元中举一般。我像平常一样回到家,将升职的消息告诉了太太,她也异常平静地应了一声——我们都不是大喜大悲之人。 三天后,蒋介石在“国防部三军军官俱乐部”为升职者举行授章仪式。当蒋介石亲自将那颗少将肩章为我戴上时,我成了于校中第一个成为将军的人——在非战争年代,要升将军非常不易,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上来。 蒋经国任“行政院长”的时候,有一位杰出的“财政部长”叫李国鼎,此人敢言敢做,是唯一可以跟蒋经国进言抗争的人。

前言

有人说光阴似箭,也有人说人生如梦,往事如烟,我都赞成,但对一位八十四岁的老人来说,往事也还历历在目,我想这是我的福分。小儿子经常对我说,做人要糊涂一些。这我并不十分同意,人可以宽容,可以笑口常开,但不能装糊涂。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占领了我的家乡山东潍县,虽然当时还未见有烧杀抢掠,但守在城门口的日本卫兵却如主人般盛气凌人,要求出入的中国人必须向他们鞠躬。我脖子硬,就是不行礼,常被骂“八格牙鲁”。    国土被侵占,国人被欺,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四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决定去重庆,加入抗日的行列。临走前两日,大家大醉一场,末了还击杯明誓,以示抗日决心。不想,到出发当天,三人都未出现,只剩下我一人。一气之下,便决定只身南下,连和家人的辞行也没有就出发了——对于父母来说,少我一个儿子也不是什么大事。那一路颠簸,光是步行就走了整整二十八天,现在想起来腿都抽筋。    击杯明誓的四人中有个姓“生”的同学,自称是年羹尧的后人,当年为了躲避雍正皇帝的追杀才改名换姓。经他一说发现“生”和“年”二字还真比较相像。后来听说他去了延安。一九四七年东北危急的时候,我从沈阳回山东的路上经北京转车时,暂住在铁狮子胡同。他不知从何处打听到我的消息,找到我悄悄说:“你快走吧!北平马上就要解放了,我们正在和傅作义谈判。”想起昔日意气风发、同仇敌忾的豪情,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这是我最后一次见这位老同学,后来就没有了他的音讯。    其实我是一九四九年国民党从青岛撤退前才开始正式从军的,之前在大陆时的打打杀杀,我并未参与,那时的我还只是一个学生。    一九八六年,我退伍后,把母亲和妹妹接到香港旅游,当时大陆尚未开放,母亲和妹妹成了山东第一批“出境”旅游的人。四十年未见的亲人,再见时也没有多少亲切感,母亲依旧糊里糊涂。我感慨说当年离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父母的不断争吵,我本以为母亲会有所歉疚,没想到她说:“不离家出走,你也当不了将军。”老天,您以为我这个将军是随随便便在地上捡来的吗?!    说些别的吧!    在台湾地区几届领导人当中,我最敬佩的要数蒋介石先生。读他的日记你会发现,他对自己年轻时在上海的酒色生活毫不避讳,还自称是“浮浪子弟”。如此敢作敢当,真是坦荡!一九四九年撤退到台湾后,有大批从大陆来的船只聚集在高雄、基隆港口,陈诚(当时的台湾省省主席)以没有入台证为由,不准这些船只靠岸。蒋介石知道后,让陈诚放行,陈诚不肯,说根据情报这些人中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是共产党派来的情报人员,没想到蒋介石还是坚持让这些人登陆,只是说了句“情报人员的情况就由情治单位来处理”。这就是后来民进党所说的白色恐怖,这件事被广为流传,我想这大概是蒋介石受人尊重的原因之一吧。通过与他交往过程中的历次谈话,我更深感到他的修养。    每次和亲朋好友说起这些小故事,大家都听得兴致高昂。一日小儿子对我说:“老爸,你要不要写本书?大家都那么爱听你讲的故事。”小儿子餐桌一句话,我思考了好几天。我不是政要巨贾,也谈不上达官贵人,有谁会想读这本书?想想作罢。当小儿子再一次提起这事时,风雨一生就像影片一样开始在梦中播放,于是决定写下来。    虽然以前在美国时闲来无事,曾写些武侠小说连载在华人报刊上作为消遣,但真要完成一本自己的书反而不知从何下笔。想要说的事太多,又怕赘于琐碎,再加上我的眼睛不好,无法自己完成这本书,好在后来有人帮我整理,更有家人对我的鼓励。经过两年时间,文稿删改了三四次,如今七拼八凑终于可以勉强为之,也算给老朋新友、家人一个交代,这算是我今年的一件大事。    另一件于我,于整个郎家都很重要的事情是,在前年的秋天我终于完成了祭父之行。一九四九年我去台湾的时候,父亲没有同去,之后逝于河南。祭奠父亲一直是我记挂的事,从回上海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希望能去河南看看。几年来,多方打听、安排,终于了却心愿,也算告慰了父亲在天之灵。    拙作只是个人这么多年来的一些经历、见闻,不作为史料参考,如果读者朋友发现了什么差错,还请海涵。在此,感谢所有为这本书付出努力的人,也感谢那些带给我欢乐的新朋老友!

内容概要

郎丰津,1923年生于山东潍坊。1949年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台湾)政工干校研究部一期学员,曾多次陪同蒋经国、王升巡视部队。曾任:
“空军防炮司令部政委”(上校军衔)
“空军后勤司令部政委”(少将军衔)
“空军总司令部政委”(少将军衔)。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家事
第1章
童年 /
我的父亲,一个文质彬彬的男人,
一个打老婆的高级知识分子。我无法原谅母亲,
她竟可以让自己的亲娘被活活饿死!
第2章千里独行 /
一个人背着一大罐墨水出山东过黄河,
二十八天的艰苦徒步, 来到重庆看到门口写的是:
“要革命的请进来,想发财的滚出去”。
第3章告别大陆 /
花八十美金租了一个水手的床位,
我带着怀孕的太太坐了十一天的船到了台湾,
再回大陆就是四十多年后的事了。
第4章我的太太 /
一个不会流泪的女人,她曾自己乘公交车去医院生产,
当天晚上就抱着孩子又自己回家了,
她真的不是一般的女子。
第5章以父之名 /
大儿子:穿短裤T恤的农学博士
台湾大学最节俭的男生,
因为节俭出名结识了慕名而来的妻子,
同学中有位斯文的白面小生名叫马英九。
小儿子:西装革履的麻辣博士
考大学“输”给了哥哥,
毕业后三个月没有出过家门,
终于考上台大经济研究所,
他的潜力开始初露锋芒。
第6章眷村记趣 /
每天下午五点左右是空军眷村最紧张的时候,
这里的太太们一定都在家等候丈夫归来,
如果丈夫没有回来,
很可能他们就此分隔两世了。
第二部分
军中拾遗
第7章政工干校点滴 /
我帮同学给“木兰村”的女生写情书,
课余时间埋进武侠小说,
回家路上的八小时则全心复习功课,
最后,我的成绩还惹得不少人羡慕。
第8章古宁头大战 /
几十年过去,硝烟不再,
战争的遗迹只剩下“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
和金门旅游不可错过的两样纪念品:菜刀和高粱酒
第9章八二三炮战 /
一场持续二十年、
只要遵守规则就有惊无险的政治“游戏”,
在这场并无太大惊险的炮战中,
我乘坐的小艇却险被当逃兵船打沉。
第10章苦乐马祖 /
马祖岛上的“西门町”苦中作乐;
当年艺工队中可爱的小姑娘,
却是日后震动歌坛的邓丽君。
第11章“间谍”可能就在你身旁 /
朱谌之与吴石之疏,
使得全岛进入严密防谍时期,
收音机里传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吓坏了修理老兵。
第12章游向对岸 /
林正义汲水过岸变成林毅夫,
岛内从此人心惶惶。
床下私放排球的老兵即将交军法处置,
被我救下,没想到多年后竟有缘再见。
第13章在空军的日子 /
历时一年拍摄《笕桥英烈传》,
试播时剧院里一片哽咽,
七尺男儿个个泪如泉涌,
让总司令也抹眼泪。
第14章荣民老兵 /
去世老兵六百万捐款给学校做奖学金,
感动台湾,也从此改变本岛人对外省人的印象。
第15章半生高尔夫情缘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上半辈子摸着枪杆,
下半辈子摸着球杆,
八十岁创建天狼队,
八十四岁坚持每周一球。
第三部分
人物
第16章国家名器 /
蒋介石提拔候选人要前后筛选三次,
谨慎之性格可见。
精于论相与风水,
每次外出随行参谋必带罗盘。
第17章疯癫的去蒋化运动 /
民进党认为去蒋化意味着
去除专制、恐怖,是民主的象征。
粗暴拆卸开始,
二十七小时不停工作,蒋介石铜像支离破碎。
第18章蒋经国琐记 /
“今天不做,明天就会懊悔”,
为了台湾的经济建设,
他常常亲临一线工地,与百姓同吃同住,
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都在最前线。
第19章蒋纬国:吾母何其多 /
拥有五个“妈妈”。
风度翩翩的蒋公子,幽默风趣不拘小节,
为大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鼓掌叫好。
第20章兄弟轶事 /
蒋经国谨慎认真,
蒋纬国大而化之,
两兄弟见解差别甚大。
有望继承总统之位的蒋孝武,
却因“江南案”毁了前程。
第21章王升:蒋经国一生家臣 /
从裁缝到上将,身体力行地效忠蒋经国。
因为“SHENGWANG”的误会被贬巴拉圭,
直至蒋经国临死方意识到错怪了他。
附记
悼王升文胆李明 /
干校一期同学,
抛下发烧的儿子也要如约赴我的牌局,
坚持“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老实人。
千里祭父 /
致谢 /

编辑推荐

《八十年风雨人生:国民党空军少将郎丰津回忆录》编著者郎丰津。抗战时期东北大学的高材生,四十一岁成为“政工干校”第一位将军。对战友兄弟的情谊深重、对子女的独特教育方式、对台湾社会军政人物的不同见解。从学生到将军,全新视角讲述两岸世情人物,一位“空军”少将眼中的“我们台湾这些年”。两个儿子分别成为农学博士和经济学博士,后者更是享誉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他是郎咸平的父亲,他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对郎咸平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他的回忆又是一段怎样的台湾叙事。回忆录内容涉及大陆内战前期国内情况、随国民党入台后几十年台湾军中经历、国民党多位重点人物印象、对亲人朋友的回忆等内容。

作者简介

抗战时期东北大学的高材生,四十一岁成为“政工干校”第一位将军。对战友兄弟的情谊深重、对子女的独特教育方式、对台湾社会军政人物的不同见解。从学生到将军,全新视角讲述两岸世情人物,一位“空军”少将眼中的“我们台湾这些年”。两个儿子分别成为农学博士和经济学博士,后者更是享誉国内外的经济学家。
他是郎咸平的父亲,他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对郎咸平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他的回忆又是一段怎样的台湾叙事。
回忆录内容涉及大陆内战前期国内情况、随国民党入台后几十年台湾军中经历、国民党多位重点人物印象、对亲人朋友的回忆等内容。


 八十年风雨人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闫肃在感动中国对台湾老兵高秉涵的评价词中有这样一句话:“海峡好浅好浅,深不过遗憾”。很抒情的词语,足以勾起许多辛酸的过往。台湾开通个人游后,大批赴台的游客领略了台湾风卓多姿的景观,然而,对于那将近一个世纪的世事纷争,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到?白先勇在关于父亲白崇禧的讲座中提到,中国缺少一部真正的抗日战争史,不带有主观色彩、不偏颇、不遗漏的精确的战争史。也许,真正的历史无法由一个人或一组人书写而成。但我们可以从众多的此类书籍从阅读到分析,自己还原出一个个清晰的历史片段。近日读到的《八十年风雨人生:国民党空军少将郎丰津回忆录》正是具有这种效果的一本书。  作者郎丰津1949年入伍,后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台湾政工干校研究部一期学员,官至空军少将。而在内战开始之前,他还只是一名重庆大学的学生。  书中对那个年代的环境情况有着简略而独特的描述,说简略是因为作者并没有详述这期间的种种寄予,给读者一幅战争回忆录的画面;说独特是因为他从自身出发,描述了自己逃离家庭,徒步二十八天前往重庆从军、上学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再到国民党从青岛撤退时,他与怀孕的妻子坐了十一天的船才到台湾、如何在海南中转,而这一别,再回大陆就是四十多年后的事了。那一年,他不过二十一岁。他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故事,从之后开始。  古宁头大战、八二三炮战、马祖海训、“保密防谍”……对于我们并非十分熟悉而又倍感神秘的这些事件,作为亲历者的作者一一道来。林毅夫、马英九、邓丽君、蒋方良,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在作者看到他们时有着与我们印象中截然不同的一面,虽然有的只一句话带过,却也能引起无数遐想。而对于“荣民老兵”,这一台湾特有现象,对眷村、对同学悲惨的遭遇,作者的同情惋惜之情则溢于言表。“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有些事情,全世界都是通用的。  提到台湾、国民党,就不可能避开蒋氏父子,尤其作者又是蒋经国开办的政工干校一期学员。他的位置不高不低正好观察到当权者们的多面角色,他对这些国民党领导人的印象与评价,不算秘闻,但胜在客观。虽然怀有的感情与我们常看到的历史书中不同,但也嬉笑怒骂都写到,让读者耳目一新。作为一位八十六岁的老人,他的人生感慨,于国共大事的立场,让我们从他的角度看到国民党对其领导人、几十年风雨的感悟。文中有一段提到蒋介石去世后毛泽东的反应,他这样写道:“当一个英雄人物失去对手时,那种带有落寞的复杂情绪,外人大概很难体会到吧。……我不禁想起明朝杨慎的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数百年来是非荣辱、你争我夺不过如此!惜哉!”  读过此书,还有一位不得不提到的人物便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了。他正是这位空军少将的小儿子。从“放牛班”的学生到沃顿商学院的高材生,他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光是讲述小儿子郎咸平与大儿子农学博士的这篇《以父之名》就可以成为一篇励志报道了。郎咸平的坚韧、优异,不仅来自于父辈的特质,相信更来自于自我的努力,和不屈于俗流的选择。在马祖服役时,两年时间,他的两个室友一个学会了打台球,一个学会了打麻将,而他学会了德语。  相对许多人,作者是幸运的,他得以将所知的一切有机会作为历史广为人知,而两岸间的这湾海峡又有多少人再无可能互相探望。这湾海峡承载了多少故事,阻隔了多少情感,孕育了多少传奇?八十年的人生风雨万千,六十年的两岸分别,哪一天能够真正重聚?这本书或许没有《蒋介石自传》、《张发奎自述》等著作权威、吸引人,但它所记载的内容却是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因它来自于历史之中最重要的人——亲历者。
  •     蒋介石、蒋经国……那些曾经被教育要咬牙切齿憎恨,后来感到迷茫的人,不是只活在历史的泥沼里。郎咸平他爹——郎丰津老爷子作为一个老牌、老式国民党军官,在暮鼓晨钟里告诉我们他记忆里的台湾、“国军”、蒋氏父子。
  •     书很短。说话直白,没啥惊天爆料。不像王鼎钧的详细回忆,直白而简约。沧桑和苦痛没有再去渲染,一个老人的回忆,一个留给后代的简史。但是还是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作为史料啥的,可能意义不大,不过对我这种普通读者而言还是值得一读。当然咯,有郎咸平这样的儿子推荐,销量应该不愁。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看了这本书了解到了很多当年国共争雄的史事和台湾的风土人情,也了解到国民党不为人知的一面。总体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书中的历史也值得铭记,人物更是应当好好研究。
  •     政战系出身,铁杆蓝营,如果不是他那在大陆红得发紫的傻逼儿子带来的统战需求,这本书不太可能在大陆出版,比如说他敢于肯定戒严。书的内容很少,就几篇回忆文章拼凑构成。其中写了军政界的一些趣事,很有意思。
  •     正是我想买的,好丰富的人生
  •     可能是考虑到审查问题,挺好看。
  •     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感人的人生,让我们体会未曾体会过的百味生活,读后回味无穷
  •     一个国民党老兵的回忆录。一个游子的回忆录。一个父亲的回忆录。一个中国人的回忆录。对台湾历史感兴趣的人应该看看。书中说,蒋介石很少骂共产党。蒋介石的死因和他老婆宋美龄是很可能有关系的。她老婆迷信西洋西学,对蒋的病有些负面影响。取个这样的老婆也闹心哈。蒋是虔诚的基督徒,每天起早去教堂祈祷。蒋夫人宋美龄没有早起的习惯,每天是蒋孤独的身影。蒋去世后,台湾的去蒋化风波跟文化大革命似的。这说明文化大革命这种丑陋的事情不只发生在大陆,同样发生在台湾。海峡两岸果然是兄弟,犯二都那么像。台湾的历史,大陆的历史,香港的历史,澳门的历史,世界华人的历史,其实都是华人的历史。
  •     看上去不错,外婆喜欢!
  •     个人原因吧,一直都偏向自述式的自传和回忆录。书的包装不错,是正版,喜欢。
  •     历史
  •     郎咸平先生的父亲,台湾空军退役少将 回忆录
  •     不够详细
  •     推荐!非常棒的一本书!
  •     拉其子之大旗,做自己之虎皮。费钱,费时。亚马逊,还钱!
  •     段子很多
  •     作者讲述其平时事迹,随便也说了一些台湾的历史,挺好的。
  •     郎咸平:很多读者读了我父亲《八十年风雨人生》的书之后,告诉我这是他们在内地看到的第一本,如此客观、正面的评价蒋介石晚年的书。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下。
  •     郎咸平他爸的回忆,有点意思
  •     很直白 没什么精彩地方 一个老人的回忆 很耐看
  •     最近对郎咸平特感兴趣,顺便搜了他的出身家室,遂读其父亲的回忆录。一个小时可以看完并不长的小书,但是我感觉文风不错,直白,没有刻意夸张渲染,反觉真实,但也不失幽默,另外为人性格颇为豁达洒脱,经历的大格局的下的人生变故也大于我们现在的普通人。另外重要的感受是,为什么郎咸平能有今天的才气和声望,很大成分也是前辈努力的结果,也包括先辈的文化,教育等基因遗传,家族的起点,对个人成长发展真的很重要!另外书的胶水可不怎么样,翻了翻前面的照片页就掉了,批评下书的印刷厂,,,
  •     刚开始看,书是正版的。
  •     质量不错,价格也是可以的,还行
  •     书比较薄,写的还行,稍微有点贵
  •     真实了解20世纪下半阶段的台湾情况
  •     我喜欢这样的做事方式和叙述方式,这个人不错。封面的印刷质量真的是很晕菜啊,让我一度怀疑亚马逊是不是卖盗版,但是内容没得说,很喜欢
  •     一场历史的简单回顾 觉得走进那段历史的感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