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时代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308116558
作者:[美] 布莱恩·费根
页数:316页

内容概要

布莱恩•费根(Brian M. Fagan )
剑桥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世界知名考古学家,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人类学系教授。他因乐于承担向公众传播人类学和历史学知识的社会责任,于1997年被美国考古学会授予“公共教育贡献奖”。已出版专著20余本,其中《世界史前史》、《大暖化》、《洪水、饥馑与帝王》、《法老王朝》、《漫长的夏天:气候如何改变人类文明》等已被译成中文出版,深受读者喜爱。

书籍目录

前言
谢辞
作者说明
第一部分 暖化及其后果
第一章 中世纪温暖期
第二章 大饥馑
第二部分 寒冷期的到来
第三章 气候跷跷板
第四章 暴风雨、鳕鱼和多格尔船
第五章 庞大的农业人口
第三部分 “丰饶世界”的终结
第六章 饥饿的威胁
第七章 抗击冰川
第八章 如冬之夏
第九章 饥馑与革命
第十章 无夏之年
第十一章 爱尔兰大饥荒
第四部分 现代温暖期
第十二章 变暖的温室
注释
索引
致谢

作者简介

本书回顾了欧洲近现代史上的寒冬景象,分析了这段冰河期对历史走向造成的影响,以及它对当前的全球暖化奠定了怎样的气候基础。据科学研究证实,人类生存的地球刚刚经历过一段长达五百年的小冰河时代,知名考古学家费根在本书中重新阐释了小冰河期对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掌故的巨大影响,如,维京人的海上传奇,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的惨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意外覆没,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等等。他引领大家以气候为鉴,重新审视风云变幻的历史谜局,全书文笔轻快,论证严谨,不仅涉及年代久远的葡萄收获记录、哈德逊湾公司的历史、14世纪的修道院档案,甚至还用到了最新的冰芯化学分析。对于想要了解历史、气候或者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读者来说,这委实是一本妙趣横生、观点独到的好书。
费根在《小冰河时代》中妙趣横生地呈现了人类社会面对气候突变时的脆弱。
——《新科学家》
《小冰河时代》在气候史研究上的贡献,可与福柯的经典著作《疯癫与文明》在精神疾病史研究方面的贡献相媲美,小冰期研究也因之成为学界瞩目的重点课题。
——《科学美国人》
《小冰河时代》是一本内容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的书。
——《书目杂志》
即使现在没有出现全球大暖化,“小冰期”也将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时期。
——《波士顿环球报》


 小冰河时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转自新华书目报 文/夏学杰  美国演化生物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曾写过一本有趣的学术著作,名叫《枪炮、病菌与钢铁》,他认为环境改变历史:“各大陆民族长期历史之间的显著差异,不是由于这些民族本身的天生差异,而是由于他们环境的差异。”同样生活在美国的学者布莱恩·费根则写了一本名为《小冰河时代》的书,提出气候改变历史的观点。  《小冰河时代》讲述了过去千年的气候变化以及欧洲人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的历史。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暖化及其后果”,着重论述中世纪温暖期———900至1200年,在这 300年间,维京人探索着北方海域,定居于格陵兰岛,到访北美;第二部分“寒冷期的到来”讲述了巴斯克人、荷兰人和英国人如何制造出了适应大西洋寒冷多风暴气候的第一艘深海捕鱼船;第三部分“‘丰饶世界’的终结”讲述随着人口日益增长、食物供应危机出现,欧洲北部出现渐进式农业革命;第四部分“现代温暖期”着重论述小冰期的终结和现代时期的持续暖化。  布莱恩·费根是剑桥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世界知名考古学家,曾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人类学系教授。他因乐于承担向公众传播人类学和历史学知识的社会责任,于1997年被美国考古学会授予“公共教育贡献奖”。  气候改变历史,如果让读者自己来思考的话,估计在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这样的印象:在完全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灾荒年头里,粮食大面积减产或绝收,而统治阶级不仅不体恤民情还继续征收苛捐杂税,这时被逼无奈的农民揭竿而起,剑指黑暗统治。《小冰河时代》也写了类似这样的一段历史: 18世纪中晚期,当英格兰、荷兰不断改进农业技术、拓展农场规模,农业产量倍增之时,法国贵族们却对农业产量漠不关心。  法国农民遭受着短期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粮食歉收之苦,成千上万城乡居民深受小冰期气候的影响,生活在饥饿的边缘。直到1788年,粮食歉收导致农村贫困问题政治化,最终引发法国大革命。恶劣的气候导致革命爆发,的确对社会发展进程和格局起到了影响,不过这只是气候改变历史的一个方面而已,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差不多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或激烈明显,或潜移默化。费根在书中重新阐释了小冰河期对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掌故的巨大影响,如拿破仑战争的惨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意外覆灭、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等。作者用鲜活的事例和严密的考证诠释出气候的伟力。  戴蒙德说: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拥有有发明才能的人。事情恰恰是有些环境比另一些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起始物种和利用发明的更有利的条件。环境决定论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重大进步如农业文明等出现的主要原因。费根倒也并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但是他认为气候变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无法忽略的部分。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依然无法摆脱气候的影响,而食物是否充足成为推动人类行为的强力引擎,它影响所及可能大至整个国家甚至整个大洲,影响的时间有时可能长达数十年。  费根指出,小冰河时期留给我们的启示是双重的,其一,气候变化并不和缓,其二,气候还将继续对人类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依然很渺小,认清气候的力量,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依旧应被人类视为行为准则。正如休伯特·兰姆在《气候、历史与当代世界》一书中所言:不同时代的人们各有不同的幸福与快乐。生活在中纬度的人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绿地、百合以及金黄的玉米,其他纬度的人们分别可以欣赏到极地美景、高山积雪、葱茏的北方森林、沙漠上的一洗碧空,或是热带雨林中的参天大树、奇花异草。人类现在面临的难题又有多少是由于我们不了解环境或是对环境提出过分要求所致呢?
  •     2013年7月的上海,以25个超过35℃的高温日打破了有气象记录140年来七月高温的记录,被打破的记录来自1934年。持续的高温并非上海独有,这甚至席卷了整个中国南部,相信若干年后,2013年的高温依旧会成为人们记忆的一部分。与之相应,一场有关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讨论,也在每年差不多同一时候再度热起。半个多世纪以前,随着工业文明对环境的影响越发显著,环境史、气候史等交叉学科也逐渐兴起。由于各种证据显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重大影响在工业革命之后才体现得最为突出,比如大规模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化石燃料的排放,以及有毒废物的排放。人们对短期内环境危害所造成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环境变化的长期效应尚缺乏令人信服的数据,因此,人类史上环境变化对文明的作用就成了研究者可以借用的“镜子”。加州大学巴巴拉分校人类学与考古学教授布莱恩·费根就在8月中旬访问了酷热中的上海,这似乎为他前几年出版的《漫长的夏天:气候如何改变人类文明》写下了一个颇有预言性质的现实注脚。虽然费根先生来沪是为出席“世界考古论坛”,但他本人却是一位环境史的积极倡导者。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他不但积极向公众传播考古学、人类学知识,而且以《大暖化》、《洪水、饥馑与帝王》等作品成为气候史领域最高产的作者之一。在他最近的中译作品《小冰河时代:气候如何改变历史(1300-1850)》中,他一改往日对由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漫长之夏”的偏爱,而将视角转向了与之相反的“无尽冬日”,相比炎炎夏日给人们带来的滚滚热浪,阵阵刺骨寒气对人类文明似乎造成了更深刻而彻底的印迹。夏日魅影也许是为了给当下的人们敲响警钟,过去的研究者往往偏爱那些给人类带来深痛体验的严寒,仿佛异常出现的严寒本身就是一切的元凶。不过人类学家的智慧给了费根先生更为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这些严寒挟来的痛楚并非突然而至,它们往往尾随着一个个温暖的夏日。欧洲人迎来了将近五个世纪的“中世纪暖期”,“趁着中世纪温暖期”,维京人“航海到达了格陵兰岛和北美洲”。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欧洲人“大多数年月里收成富足,人们获得了充足的食物。夏季平均温度比20世纪高0.7到1摄氏度。欧洲中部的夏季则更加温暖,平均气温比当代高1.4摄氏度……葡萄园的规模随之逐渐扩大,扩展到了英格兰南部和中部,最北部到达了赫里福德和威尔士边界。当时商业葡萄园突破了20世纪的种植边界,向北推进了300至500公里。”与此同时,“12世纪时冰岛人在北部海岸培育出了大麦”。这些气候变暖的结果显然并非独独令农作物向北推进。与其共同北进的还有人类,费根发现,“中世纪期间城乡人口不断增长。在未开垦过的土地上新村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为“夏季的温暖和冬季的温和有利于小村落在边角地块或比以往更高海拔的区域种植农作物。”温暖的气候,使得农民们在北方和更高的山坡获得了更多的耕地,这直接导致了人口的增长,“在英格兰和苏格兰,成千上万的农户在高原地带定居,这样就使得他们更可能遭受作物歉收的风险,”作者写道。在书中,费根并没有把气候视作一个单一的因素,他笔下的气候更多只是一个结构性要素,该要素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回应(向原先不适宜农业经济的地区扩张);在对长时段气候变化缺乏足够认识的情况下,中世纪的欧洲人选择了扩大生产规模。当生产结构随之改变后,人类的生产秩序相对环境变化的张力,就显得敏感而脆弱,“当人们在13世纪的夏日艳阳下劳作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在边陲地区气温已然骤降。”气候不可能无休止地“升温”,正如地球总会修正其运行轨迹。“1310年开始,人类气候进入了长达近五个半世纪的小冰期。这段时期气候变得愈加不可预测,更寒冷,时常出现暴风雨和极端气候。”作者用无数来自诗歌、绘画关于气温和降雨方面的科学记录,甚至还有关于民间祈雨的记载,举证了之后相当漫长一个时期的气候异常。低温、低气压、无法预料的暴风雨更频繁地出现在人类活动的视野中。而这一切最终通过农业收成的起伏,投射到人类生活本身。“1315- 1321年大饥馑前一个世纪……北极地区的水手已开始体验到天气日益寒冷带来的影响”,接着“1215年,欧洲东部冬季格外寒冷,导致了大面积饥荒。数千名饥饿的波兰农民绝望地涌向波罗的海沿岸,徒劳地期望能在那里捕到鱼。”同时,维京人也很快放弃了他们在格陵兰岛的殖民地。饥饿造成的大量人口死亡,最先出现在向北拓展的农业殖民地,接着向南推进。于是,自然很快收复了她之前暂时放弃的领地。到这里,作者已经充分展开了他的叙述模型:当自然“打盹”之时,人类迅速涌向并开发了那些原先的自然过渡地带;当自然“醒来”时,人类社会的脆弱一面就以灾难性饥荒的形式,暴露在自然面前。因此,气候就这样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借助这样一种逻辑关系,传统的气候史研究者或许会很满足于这样的论断:“17世纪30年代,明王朝时期的中国举国大旱,政府横征暴敛,激起四方民变,满族势力趁机从北方加大攻击力度。至17世纪40年代,中国南部肥沃的长江流域先后遭受严重旱灾、洪灾、时疫、饥荒。数百万人或活活饿死,或死于1644年满族击败明王朝的最后一次战役。17世纪40年代初,饥饿和营养不良引发的致命传染病使得日本国内大批民众丧命。同样恶劣的天气也波及朝鲜半岛南部肥沃的稻田,传染病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冬日再来然而,有着丰富人类学智慧的作者清醒地指出:“今天,人们不再固执地认为气候变化这种单一因素导致了人类生活的重大变化,诸如农业文明的出现,也不会认为小冰期的气候变化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或是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而是以“更宽广的社会压力回应视角去看待短期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歉收,就像战争和疾病一样,只是一种压力的成因”。正是这种压力才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由气候导致的压力,与其他压力一样,共同塑造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从更全面的人类史的视角来看,若没有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群体将始终经历增长,增长中的人群将不得不面临有限的资源这一事实。比如本书中提到的“黑死病”,在人口密度最高地区传播最快,当人口密度低于一定程度后,自然停止传播。而人口增长的作用同样体现在农业开发的模式当中,当气候变暖时,更多可耕地显然对常患不足的人们具有致命的诱惑,然而周期性的气候摇摆常对这些“边缘地带”人口带来致命灾难。但作者同时指出,人类可以文化适应的方式,发展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比如用“农业的精耕细作和多样化种植有效地避免了谷物歉收”。但这些法则并不能迅速为人们所认识,过渡依赖抗旱、抗冻的新型品种———土豆———导致了著名的爱尔兰“土豆危机”。实际上,作者通过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互动的案例展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变换存在两种适应方式,第一种是几乎所有生物都采用的“生物性适应”———比如,以羽毛、厚毛皮应对寒冷的体征变化,和第二种人类最擅长的“文化适应”———比如,用周期性迁移避开寒流、用动物皮革制作体表遮蔽物来保暖。千百年来,人类正是以不断的文化适应回应着自然的随心所欲。可以说,正是自然的善变多姿,才让人类发展出了游牧、农耕、林地采集等文化类型。从某个层面来讲,并非“小冰河时代”冻住了明朝边将拉开弓弦的手指,而是同时冻坏了明朝和女真人的作物,使前者无力“分担”后者空空如也的肠胃。因为在上一个温暖的夏季,明朝和女真人一道把稻田的边际延伸到了更遥远的北方。严寒冬季之后,源自北方林地的女真人重新祭起了他们古老林地渔猎经济劫掠性的一面,进入了明朝的边界。又一个炎热漫长的夏季终于过去,“温室效应”是我们今天每个人几乎都可以脱口而出的环境影响,不过,除了海平面上涨与更多的雨水,上升的气温也让更多的冻土消融,变成了更高海拔、更高纬度的可耕用地,与海水淹没的耕地基本持平,甚至还促进了新物种的诞生。事实上,“温室效应”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危害,要说二氧化碳浓度,恐龙时代的白垩纪是今天的4倍多,年均气温更要高出4℃。但显而易见的是,正如本书标题那样,“当自然‘醒来’时,人类社会的脆弱一面就以环境灾难的形式,暴露在自然面前”,沉浸于“漫长的夏天”中的人类是否能及时作出充分的“文化适应”,这才是我们需要反躬自问的。□ 张经纬(人类学者,上海)日期:[2013年10月27日] 版次:[RB02] 版名:[南都推荐] 稿源:[南方都市报]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3-10/27/content_1958811.htm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大西洋涛动指数,又学了一招。
  •     语言感觉不够严谨
  •     其实这样一个单一气候维度的人类史已经略显过时,应该以多变量共变模型来阐释人类活动的进程。翻译得还不错。
  •     环境决定论的局限性
  •     因为大前年做雅思真题时遇到本书推介,所以国内引进后买来一读。但拖延了好几次…今天终于读完。其实还是没明白小冰期的形成原理啊!(什么高压低压、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啥的)或许作者只是想说:“气候变化不可避免且不可预测,有时还会异常剧烈。(P251)”所以原因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在气候变化视角下的历史细节,实在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基本上除了中世纪温暖期维京人开拓冰岛-格陵兰-拉布拉多航路外,其他基本上就是一部灾难史:毁灭性的农业歉收乃至绝收、瘟疫爆发、自然灾害频繁、农耕环境的恶化……简直悲惨世界,让人感慨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无力。总之:1. 赞赏这种微观史学的研究角度;2. 欧洲畜牧业超过农耕其实是对小冰期恶劣气候的适应结果;3. 法国农业制度的落后…4. 人类虽已走出农业时代,但在气候面前依然脆弱。
  •     老练的翻译笔调,内容也是我所感兴趣的
  •     又是布莱恩·费根的作品,但是比洪水帝王那本明显对读者友好很多。图表清晰,不会落得还有另查资料才能解释作者在说什么的地步。但还是走了单变量之路实在是……证据太不充分或说两可。太两可了。和洪水那本有例子重复之处(所以说大家有多喜欢举冰岛的气候当例子)
  •     内容还不错,但是基本只阐述了气候对生活造成的直接影响,远远没有内容简介说的那么夸张
  •     浙大“启真·科学”丛书的选书标准感觉有点怪?琢磨琢磨,继续观察。
  •     历史科普的一种方向。“做历史研究有两种,一种是伞兵型,一种是刨松露型。”
  •     妙趣横生真的谈不上。毕竟有系统的气象记录出现也不过二百年,作者几乎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依靠各种旁敲侧击的手段用在考据上了,为了追求严谨性,也不好断言某个历史上的大事儿就和某个气象现象相关。断言成就八卦,八卦成就好玩儿,好玩儿成就点击率,在这一点上,什么书也拼不过大象工会。
  •     我觉得作者并没有特别浓的“环境决定论”论调,仅仅是将800-1300年的中世纪温暖期,十四世纪-十九世纪的小冰期和一些历史事件并列将来,并试图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为对欧洲史不是很清楚的门外汉来说读着有些吃力,像黑死病和大饥荒我之前都不知道是14世纪发生的...至于对更为细节的国家政治历史那就更不懂了...
  •     气温是否在上升?为什么?
  •     有趣且轻松易读,譬如圈地运动,法国大革命,乃至维京海盗,歌特式教堂,葡萄酒庄都挺有意思。忽然对年鉴学派发生了点兴趣
  •      00年的书,资料可以更新了
  •     : P467/5849
  •     感觉时间顺序有点乱,一会儿热,一会儿冷。
  •     就气候变化这部分内容而言应该没大毛病,但整书组织得太散太乱,缺乏说服力也没什么新东西。
  •     不知道是我看不懂还是确实言之无物。全程竟然一次“原来如此”的感觉都没有。
  •     本来我还在想作者的材料能撑起这么宏大尺度的问题吗。但是看完觉得作者也没有试图非要证明什么一个什么具体的问题,更多的是阐述气候作为一个变量和历史的关系。读起来还蛮有意思。PS 感谢张老师赠书啦>,<
  •     挺好,对小冰期有了简单概念,以及气候变化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爱尔兰土豆事件和移民的关系等等。
  •     食物大繁荣不管在西方还是东方历史都不长,作为不十分爱土豆人士很同意法国人的看法。
  •     本书除了刺激食欲对我毫无用途
  •     讲述了气候变化对1300-1800这段时间人们生活的影响。我们对气候灾难的印象往往是像《后天》那样的电影,但气候对粮食的影响同样也是人们所不能忽视的,而且也是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不能避免的。相关阅读,《气候文明史》《枪炮,病菌与钢铁》《崩溃》。
  •     读历史,如果知道一点气候变迁的常识,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哦。
  •     内容略显单调,但翻译得还不错。
  •     泛读全书,更多的是对小冰河期论据的整理与陈述,没有反例进行对照,无法从科学上证明小冰河期的存在,只能进一步说明气候对人类历史或大或小的影响。
  •     看完之后就想看看有没有中国人写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气候影响的。
  •     在14世纪之前气候经历了一段暖化期,但是在1300-1800这段世界气候变化剧烈的小冰河期。对于当时需要依靠提供90%劳动力的前工业化时代,天气骤变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太大。频繁出现的大饥荒,致使人口大量消亡。维京人海上探险,工业革命,五月花号,明末的悲剧,都在这段时期发生。
  •     史料丰富,但每到关键的解释之处总是不明确、不清楚、不知道,总的来说就是对于气候的骤变,目前的人类仍然完全无能为力。封面选的老勃鲁盖尔的《雪中猎人》(1565年),被认为是当时中世纪正处于小冰期的明确证据。
  •     生存压力-气候循环正比关系:因为生存压力,人们在气候温和时,拓展新的生存环境;气候恶化时,新拓展的生存环境受影响严重。
  •     地球气候周期循环,小冰河期时代洋流和气候的变化,与疾病、粮食减产、饥荒、维京人的迁徙之间的微妙关系。甚至从气候的变化去看待画作的天空,工业时代温室效应在艺术领域的反馈。很有意思的历史角度。愿地球安好。
  •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不过没有讲中国的气候历史,通篇只是平铺直叙。
  •     单变量的解释,所以必然的集中和必然的单薄。|倒是留下了颇有意思或许可以讨论的一个方法问题和大概也算一个的理论问题
  •     气候变迁对历史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感觉作者只是罗列了一堆数据,摘录了一堆历史文献,而且受影响最大的东亚直接一笔带过……
  •     8错8错
  •     发生在这个区间的自然灾难就是小冰河时代造的孽,否则就不是……不是很有说服力
  •     除了价格太贵,还是有点意思的。不过推荐另一本毫不逊色的类似著作:《人类尺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