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
ISBN:9787810666107
作者:
页数:231页

章节摘录

插图:三、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为人对社会的了解认知水平,对各学科、各领域知识的知晓程度,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一些学者还把学生的学习探索精神,独立思考能力,探求新知识意识,逻辑思维能力,捕捉获取新的思想,逆向思维能力等内容归于文化素质的内容。四、身心素质身心素质是一个人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往,人们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似乎“体”就是意味着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完成工作的身体指标,但是人们忽略了心理素质这一重要指标。其实,一个具备完备素质的人才,不仅仅要有强壮的身体,还要有完备的心理素质。完备的心理素质表现为一个人应当具备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具有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积极的面对挫折、烦恼;能够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正确对待周围事物和所出现的矛盾,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情,能够从悲观中解脱出来;同时,具备坚忍不拔、顽强进取的意志品质。在人才培养上要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应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也就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或称之为素质教育观念。

前言

当今世界信息爆炸,年产约720亿条信息,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高,令人目不暇接。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捉襟见肘,改革势在必行。人们逐步意识到知识化、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虚拟化等趋势已成为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世界先进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诚然,我国多数高等院校距离上述要求还有相当差距,但从总体上说,培养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创新人才,是其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答辩,各环节诸方面都应该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几十年来生理学、心理学对人脑功能的研究,为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发现的能力;哈伯特教学法则强调教给学生自学方法;根据创造心理学原理提出的“创造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韩国正在进行的教育革命,基本特点就是由以记忆知识为主的教育向以培养创造力为主的教育转移。1996年,日本教育审议会发表了《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的报告,把“创造性”作为信息社会里的“生存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知识创新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节 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第三节 创造力的构成第四节 创造力的培养第二章 知识的获取第一节 信息的搜集第二节 注意力第三节 观察力第四节 记忆力第五节 操作能力第六节 自学能力第三章 知识的加工与运用——思维的基本方式第一节 逻辑思维第二节 形象思维第四章 知识的创新——创造性思维第一节 观察、机遇与鉴识第二节 想像力第三节 比较与分类方法第四节 类比方法第五节 移植与渗透方法第六节 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第七节 顿悟第八节 有关创造性思维的几个问题第五章 新知识的验证第一节 提出假说的方法第二节 假说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第三节 形成和应用假说的注意事项第四节 假说的检验及其转变为科学理论的途径第五节 科学实验的准备第六节 科学实验的实施第七节 实验结果的处理与解释第六章 TRIZ和计算机辅助创新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TRIZ的构成及产品进化法则第三节 物质一场分析第四节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第五节 40条发明创造原理及示例第六节 系统矛盾对立的消除——矛盾矩阵第七节 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Tech Optimizer)第八节 农业与TRIZ第二篇 技术创新第七章 技术创新技法第一节 发明创造技法及分类第二节 智力激励法第三节 检核表法第四节 综摄法第五节 中山正和法第六节 特性列举法第七节 自然现象仿拟法第八节 TT-HS创造法第九节 模仿创造法第十节 缺点列举法第十一节 希望点列举法第十二节 类比发明法第十三节 联想发明法第四节 情报分析法第五节 适应需求法第十六节 背逆思考法第十七节 设问法第十八节 要素排列组合法第十九节 假想构成法第二十节 补偿法第二十一节投入产出法第八章 科学研究过程第一节 科学研究选题第二节 科技项目申报第三节 项目调研和研究第四节 科研总结、验收与鉴定第九章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第一节 科技成果的内涵、类别及保密第二节 科技成果的中试、示范和推广第三节 产学研合作第四节 科技企业的孵化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创新学》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创新学》内容简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答辩,各环节诸方面都应该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