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建筑帝国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112158904
作者:迈尔斯·格伦迪宁
页数:231页

作者简介

从洛杉矶到伦敦,从北京到毕尔巴鄂,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如今都在炫耀着自己的标志性建筑,这些“明星建筑设计师”的手笔,在城市的天际线上、在媒体上争夺着人们的眼球。但是近几年来,对这些外形夸张的“姿态性”建筑的批评却与日俱增。迈尔斯·格伦迪宁以其新作《迷失的建筑帝国:现代主义建筑的辉煌与悲剧》一书热切地参与到这场论战中,指出对“明星建筑设计师”作品的盲目崇拜造成了对建筑整体环境的致命伤害。《迷失的建筑帝国:现代主义建筑的辉煌与悲剧》论述了当今的现代主义建筑帝国是如何在全球化资本主义的浮华铺张之中诞生的。
在反对夸张的标志性建筑设计的同时,格伦迪宁倡导一种对建筑设计的现代化更新,从而挽救当今建筑设计令人痛心的疏离状态,然而他主张的更新,与美国的新都市主义者或是英国的查尔斯王子等传统主义者所推崇的愿景是截然相反的。《迷失的建筑帝国:现代主义建筑的辉煌与悲剧》既有学术研究的严谨,又有略带苦涩的幽默,同时怀着对现状真切的关心,是建筑设计师、规划人员以及每一个关心建筑环境的现状与未来的人士的必读之物,势必在世界各地引发一场对建筑设计的热烈讨论。


 迷失的建筑帝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几个月前有事去伦敦,在市中心的肯辛顿花园走了走,主要是想看一下重新开放不久的蛇形画廊萨克勒馆(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不巧当天闭馆,只能在外面欣赏了一下这座原来是火药库的建筑,据说内部的修复改建工作做得不错,但是大部分人大概只看到了加建在原建筑外的咖啡馆,由著名女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设计,咖啡馆的外墙是目前流行的玻璃幕墙,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屋顶,像是一个折叠扭曲的巨大白布,或者是一顶“被风吹坏的雨伞”(《卫报》上一位评论人的说法)。这个设计让我想起《迷失的建筑帝国》一书中提到的美国阿克伦艺术博物馆(Akron Art Museum)的改建工程,在原有的经典风格红砖楼上方,悬空建起一个钢梁玻璃混合的奇异结构,由奥地利的蓝天组设计所(这个设计所有一个古怪的名字叫Himmelb(l)au,显然括弧是名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被人讥讽为是“一本正经地杂乱、随意的细致、即刻就过时”。哈迪德的设计给我的感觉一样,一个古怪而张扬的大顶,很不协调地贴在经典风格的建筑上,与其说是“呵护”,不如说是“强迫”。《迷失的建筑帝国》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作者格伦迪宁(Miles Glendinning)是爱丁堡大学的建筑保护学教授,他对近十几年来由“明星建筑设计师”(starchitect)设计的“名片式”、“地标式”建筑的泛滥持强烈的批评态度。在书中他对建筑中的现代主义(Modernism)、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在建筑设计中这个概念所指的与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不同)、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后结构主义以及更为极端的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的起源和发展做了简明的解释,对了解现代建筑设计史很有帮助。在他看来,荷兰建筑设计师和记者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1995年出版的《S, M, L, XL》是全球“新现代主义”(New Modernism)的理论基础,也是这一新“建筑帝国”的奠基石,像所有帝国一样,这一理论不断扩张吞蚀,蔓延全球。在这一理论下,建筑成为设计师的艺术作品,仿佛是设计师创作的雕塑,盲目地“求异”,在许多情况下罔顾城市的文化脉络割裂,造成与周围环境的疏离。格伦迪宁强调,这一现象的产生并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奢华贪婪的结果,因为许多“地标式”建筑是由政府或是公共机构出资,出于地区重建(regeneration)、树立地域形象的目的,陷入了“品牌经营”的误区,或是被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冲昏了头脑。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本书一开始提到的英国西布罗米奇(West Bromwich)建起来的一座名叫“公众”(The Public)的建筑,充满了新现代主义建筑的种种花哨玩意,由当地政府和英格兰文化委员会(Arts Council of England)出资兴建,不仅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而且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用途,内部的装置和展览刚一开始就已过时。在这本书出版之后,实在无法维持“公众”的地方政府把这座建筑交给了一家社区学院当做了教学楼。另一个例子是苏格兰议会大厦,这是一个“反标志性的标志性建筑”(anti-icon icon)。1998年,苏格兰议会刚刚重建,苏格兰人被西班牙建筑设计师埃里克•米拉莱斯(Enic Miralles)的说辞所吸引,要建一处“可供聚会之处……建筑就是土地……在原有地形上飘浮……不仅仅是个影像,而是对参与、团聚精神的物质体现。”但是建成后的议会大厦就如何一座城堡一般,完全不是什么“公众聚会之处”,当然最成问题的是米拉莱斯对建筑的诗化理解是“建筑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结果工程延期4年,造价是原来的10倍。对于兴建标志性建筑,最为狂热的是亚洲和中东国家。在《迷失的建筑帝国》中,作者认为“新现代主义”地标式建筑的极端是被称为“大裤衩”的中央电视台新楼,以及迪拜塔(Burj Dubai)。格伦迪宁推崇的是渐进式的改造修复,融入当地原有的地标文脉,考虑使用者的感受。和“新现代主义”对“规划”的痛恨相反,他认为良好的规划才是现代都市的出路。在香港新界几乎最北端的和合山上,他感叹到:一边是井然有序的政府公屋,另一边是爆炸式的塔楼群;一边是资本主义世界,另一边是社会主义国家。http://taohuawu.net/2014/08/27/architectures-evil-empire/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再这样的一本小书中,作者对大量21世纪之后的建成作品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对这纷繁迷幻的建筑帝国时刻保持清晰的认识,并呼吁着理性与旧有现代精神的建筑师的回归。大多观点来自Jencks的Iconic Building
  •     看完有一种对规划的理想回归。
  •     未入。 作为一名非建筑和规划专业的学生,读这本书还是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书中对近年建筑作品的批判值得我们思考,希望自己成长之后再看这本书会有新的感悟
  •     一个建筑设计师应该对新奇的东西保持戒心,因新奇而动心,必然影响判断力。
  •     建筑设计必须脚踏实地,找到一套现代的手段来阐述加强“地方”的特异性--可以通过尊重和强化现有建筑的“基因代码”,或是在新城市中进行大规模社会规划。期待北京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
  •     从对过去几年盛行由“明星建筑师”设计“名片式建筑”的批评,延伸为对现代主义建筑迷失的反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