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春色倍还人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1
ISBN:9787515310671
作者:方铭、陈静、李玉婉
页数:26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这首诗对刘禹锡23年的坎坷经历表示了叹惋和同情,也表现出诗人和刘禹锡的深厚友谊。 诗歌大意为:给我拿起酒杯,倒上酒,和你一起用筷子敲着盘子唱歌。你的诗做得很好,堪称国手,但命运不好不能出人头地,让人无可奈何。放眼望去,处处风光,而你却长期忍受着寂寞,满朝官员,个个升官,但是你却一再遭贬。我也知道这是因为你太有才气与名望了,应该受些挫折,但是这挫折持续了23年,未免太过分了。 这首诗诗意通俗易懂,其中表现的情感也非常直白。刘禹锡看了白居易这首诗之后,就写了一首诗回赠,就是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因为白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了刘禹锡被贬谪的“二十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被贬后,曾在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做官,夔州在四川东部,属于巴国,而剩下的地方在两湖一代,属于楚国。所以“巴山楚水”指刘禹锡被贬做官的地方。这些地方很凄凉,而诗人就在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23年。刘禹锡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永贞革新”第一次被贬,到写这首诗的时候,实际上只有22年,但因为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诗人在颔联抒发了自己的感慨,23年过去了,人事都发生了变化。很多老朋友都去世了,诗人只能吟诵《思旧赋》来怀念他们,然后用“烂柯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贬谪时间之长,而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给自己带来恍如隔世的感觉。 《思旧赋》是西晋时期向秀所作。向秀的好友嵇康被当权的司马氏所杀。向秀在嵇康去世后,经过他的旧居,听到凄恻的笛声,引发了内心深处的悲哀,写下了悼念亡友的《思旧赋》。而“烂柯人”的典故出自《述异记》,相传晋人王质到山间砍柴,看见有几个童子在唱歌下棋,就停下来听。有一个童子拿了一个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王质把它含在嘴里,并不觉得饿。过了一会儿,童子问王质为什么不离开,王质这时才发现自己那用木头做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家乡之后,发现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去世了。后来,这个典故就被经常用来形容人事变迁。

前言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的认识方铭 二十世纪的中国,处于主流社会的政治家以及附着在其周围的文化名人,多数都表现出了在中国传统文化面前的傲慢,这种潮流在二十世纪中后期表现的更为强烈。因此,尽管1949年以后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与西方社会表现出了根本性的差异,但其文化氛围,仍然是全盘西化的。到了二十一世纪,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在提倡中华文化的时候,言谈之中又常常以中国文化的优越性来排斥西洋文明。中国文化独尊,或者鄙视中国文化,都表现的是对人类文化根本精神的隔膜。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是互相补充的,不是互相对立的。一切人类文明,都是以一心向善为归宿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在千差万别中表现出的共性,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人类的普遍价值。十五年前,我曾在《中国文化报》上撰文,谈到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问题,到今天,我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现在把这篇文章的内容引用到下面,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带来的是全球范围的交往和交流普遍化和一体化,而这一点,最突出地表现在经济与技术的全球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方面。由于这种共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输出,所以,欠发达国家在全球化倾向下在输出自己的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同时,也换来了经济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因而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加速发展,而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也相应有所改善,因此,如果说全球化带来了全世界范围的经济繁荣,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基本上是准确的。由于发达国家的文化传统是发达国家产生经济和技术成果的人文基础,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经济和技术的进步适应了发达国家的文化需求,而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发达国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很显然的层面上,发达国家的文化处于力量和心理方面的强势地位,所以,发达国家在输出经济和技术的成果的时候,有理由、有信心进行文化扩张,而经济技术的输入国为了适应经济技术一体化的现实,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也有理由、有必要接受文化的扩张。不过,经济技术的输入或者输出远比文化的输入输出简单和容易。由于历史的复杂性、民族的多样性、传统的差别性以及现阶段社会制度、主导价值观念的差异,使处于经济弱势地位,因而在文化传统上也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们对经济一体化可能引发的文化交融产生自觉和不自觉的反抗心态。因此,文化扩展相对于经济技术扩张来说,其变化是渐进的。对于强势文化来说,它们要尽可能地寻求与被扩张文化的结合点,对于弱势文化来说,它们要竭尽全力保卫自己的文化,虽然这种保卫可能从本质上说是病态的、徒劳的,但是,对于弱势人群来说,又是它们寻求自己的历史自信所必需的。这样,在经济一体化时代,文化的一体化是必然的,但是,这种一体化是在多样性表象掩盖下的文化交融和价值观的趋同。事实上,正像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全球化的一个过程一样,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交融及价值趋同,也是由来已久。中国二十世纪的历史,就是一个文化趋同的历史,几代中国人努力把自己纳入世界大家庭,一些人致力于以西方价值观和社会观改造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并取得了成功,一些人则背弃祖国,只身融入西方社会之中,成为西方社会强势文化的直接实践者。虽然说二十世纪的文化融合和文化趋同的程度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代,但是,在二十世纪文化趋同的历史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抗心态值得关注:一种是反抗外来文化,采取民族文化霸权主义的文化立场;一种是反抗传统文化,采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文化立场。这两种倾向之所以都是反抗心态的表现,是因为他们都缺乏理性的思考,其结果必然都是有害的。克服这两种倾向,是我们走向新世纪,并融入世界大家庭的前提。而要克服这两种倾向,最关键的问题是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要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关系,需要树立以下观念:第一,必须认识人类的最终价值追求应该是一致的。人类的最高目标是追求人生的幸福,而幸福的标准不论古今中外,应该是一致的。用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的说法,就是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就是说,幸福的人生必然具有相似性,比如说自由、富足、健康、友谊等等,而幸福的条件的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会带来不幸的人生体验。第二,必须认识到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建立了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的观念,就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范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同样包含着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交流和融合。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在全球化的时代,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同样充满着机遇,中国文化也可能通过文化扩张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第三,必须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全球化的过程。中国文化虽然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强势文化地位,但是,中国文化既是在处于最强势地位的时候,也只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也积极地吸收了外来文化,比如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是有利的,而这种有利性在中国经济技术处于弱势地位的时候,表现则更为明显。第四,必须认识到文化发展有一个自由选择、优胜劣汰的法则,这个法则不仅意味着选择者的权利,同时也是文化存在或者消亡的自然法则,某种强势文化的扩张,正是其自身价值和所具有的普遍性特点的反映。第五,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所显示的价值追求与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具有相同的价值趋向。特别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核心地位的孔子所倡导重视人的权利的仁的思想、重视社会公正的大同的思想,及与孔子思想形成补充的庄子所倡导的追求人的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是与西方文化的精神追求不二的原则,而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人格和圣人人格,并可能成为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修正和补充。第六,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一体化和趋同是双向的。因此,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机遇,在此机遇下,为积极实现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方便。建立如上认识,我们反过来检讨历史,我们发现,民族文化霸权主义不能认识到人类的终极追求的一致性,不能认识到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认识到中国文化是一个不断全球化的过程,不能认识到文化发展的自由选择、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不能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因为他们没有机会仔细阅读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经典的著作,而以讹传讹,人云亦云,基于此,他们没有弘扬中国文化的信心。因此,我们在经济技术一体化带来的文化趋同面前,应该尊重自然法则,努力宣传自己,又努力学习别人,既敢于宣传自己,也敢于允许别人扩张。以此作为建立新时代的新文化的契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前总理温家宝同志,自2003年至2013年担任政府首脑,期间的多次谈话,都引用中国古典名言警句,这在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的中国领导人中,是比较少见的。温家宝总理通过他的言谈,挖掘了中国传统文献中的重要思想,其意义在于客观上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之间仍然是有密切联系的。既然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结晶,中国人之所以自认为是伟大的民族,当然是因为中国文化是伟大的文化,因此,中国文化理应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当然不能排斥中国文化。温家宝同志的言论,可以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和数千万党员在学习马列主义的同时,不忘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领导见识高远,认为挖掘温家宝同志谈话中引用的中国古典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对当下文化建设和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希望搜集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中国古典名言警句,并做简要梳理。同乡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室主任周绚隆先生命我二三弟子来完成这一工作,并指示我略作润色,敢不从命。此为序。                               2013年3月27日

内容概要

方铭,1964年12月生于甘肃环县,甘肃省庆阳县人,1980年起,先后在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学习,文学博士,曾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现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代会长,《中国楚辞学》主编。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六朝文学与文献研究,主要著作有《战国文学史》、《战国文学史论》、《战国诸子概论》、《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经典与传统:先秦两汉诗赋考论》、《秦汉吏治监察举核知见录》、《天人眼目(释译)》等,主编有《中国儒学文化大观》、《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诗骚分类选讲》等。

书籍目录

目录
2003年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00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00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00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0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0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00
2004年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00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00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0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00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00
《甲申三百年祭》/ 00
2005年
形势稍好,尤须兢慎/ 00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00
2006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00
知难不难,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永不退缩,不言失败/ 00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00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00
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00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00
2007年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00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00
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0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00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00
2008年
事不避难/ 00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00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00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00
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00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00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00
2009年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00
取火莫若取燧,汲水莫若凿井/ 00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00
2010年
行百里者半九十/ 00
亦余心之所向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00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00
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00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00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 00
2011年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00
忧国不谋身/ 00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00
骨肉之亲,析而不殊/ 00
2012年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00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00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00
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00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00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00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的文化历史传承的古老民族。自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来,无数贤哲在历史这本大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也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篇章。大浪淘沙,经过时间长河的淘洗,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化精粹,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更是我们现代人精神力量的源泉。但随着时代变迁和现代人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文化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是不是我们的经典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是不是我们现代人真能隔断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当然不是!温总理就用自己的活学活用,给了我们一个鲜明的范例,告诉了我们经典的力量。

作者简介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对采访中国两会的各国记者说,“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出自唐代诗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的开场白与随后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成为了世界瞩目的“中国信心”。
这些经典妙用,其实对于温总理来说,都不过是信手拈来。早在2003年出任总理伊始,温总理就博得了“诗人总理”的雅誉。温总理饱读诗书,擅长以诗言志,对传统经典的巧妙运用,处处蕴含着总理个人的情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的文化历史传承的古老民族。自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来,无数贤哲在历史这本大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也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篇章。大浪淘沙,经过时间长河的淘洗,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化精粹,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更是我们现代人精神力量的源泉。但随着时代变迁和现代人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中国传统文化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是不是我们的经典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是不是我们现代人真能隔断两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当然不是!温总理就用自己的活学活用,给了我们一个鲜明的范例,告诉了我们经典的力量。
本书收集了温家宝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在各种场合引用的经典名句;在交代背景的基础上,对经典名句的含义进行了阐释,并引出经典的出处及原文,对原文予以解析;每章末尾,附以精炼而又富知识性的拓展阅读,让读者能按图索骥,既了解温家宝总理对经典的妙用,又通过温家宝总理的谆谆教诲,让我们能真正潜下心来,了解一点中国的经典


 明年春色倍还人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历时3年,无数人参与编攥、校对的古诗文普及读物本月终于上架销售,如果想读读古诗文,我推荐!
  •     爱国情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