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人的故事II》书评

出版社:三民出版
出版日期:2001
ISBN:9789571433943
作者:鹽野七生
页数:349页

欲罷不能!

超快的速度看完第二集,因為.....真的太精采了。第二集的標題其實是《漢尼拔戰記》。雖說研究西方戰史的人,不認識這位上古時代的頂級名將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特別是如果也熟一次大戰史的,不知道坎尼就瞎到炸了。何故?大名鼎鼎的〈施里芬計畫〉就是想效法這場千古留名的殲滅戰啊。更何況,鹽野小姐說歐美的軍校上課內容是必定有此役的。不過,由於之前筆者曾讀過西方通史,對於三次布匿克戰爭雖然篇幅不算短,但就漢尼拔的事蹟僅僅幾段文字,在看到第二集時,的確有點納悶是有可能使用到整整一本書來討論嗎?當筆者看完本書後,方知自己的觀念大錯特錯。基本上,羅馬與迦太基的三次戰爭中,只有第二次才真正稱得上是一場龍爭虎鬥,是“頂尖對決”。不過,如果要說的更精細點,應該是一個國家跟一個人的交鋒吧。鹽野在書中引用了一段故事,她說漢尼拔跟後來擊敗他的西比奧(Scipio)曾有過如下對話:西比奧:「你認為誰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名將?」漢尼拔:「毫無疑問,是亞歷山大。」西比奧:「次之?」漢尼拔:「戰術天才皮拉斯。」西比奧:「再次之?」漢尼拔:「我。」西比奧笑了,又問:「假設你在札馬會戰(Battle of Zama)贏了呢?」漢尼拔:「那麼,我將超越亞歷山大跟皮拉斯,成為第一。」這段對話不論虛假,都表現出一種對於這三位上古的西方名將的評價。毋庸置疑的,漢尼拔的確是夠資格在古往今來的名將中排上人類一雙手的手指數內,光看他憑自己一個人之力,把羅馬這樣一等一的強國攪的天翻地覆,幾近敗亡,在往後一兩千年裡,也是很少見足堪相提並論的。然而,漢尼拔跟羅馬的戰爭也證明了,即便是再怎麼英雄,往往很也很難扭轉整個大局。在閱讀的過程內,筆者始終是站在羅馬的一方,並非是因為早知道勝負,而是欣賞他們作為一個強國,那根深蒂固的強大與韌性。即便是面臨坎尼會戰這樣慘敗,足足被殲滅了七萬人的損失,也還能一步一步的穩紮穩打的挺過來,最終以持久戰把漢尼拔逼入到逆境,等到西比奧的登場來做最後一擊,迎取勝利。今天大家能想像國軍損失了同等數字會發生什麼事情嗎?不論最終結果如何,漢尼拔跟西比奧的同場較勁為這場戰爭帶來最後精彩的一頁。但大家熟知的是前者,而不是後者,無非是“中央誘敵,兩翼機動包抄”(筆者語)這樣漂亮的戰術是來自這位迦太基人手中,(鹽野小姐說這是師承亞歷山大)但在札馬會戰中敗在自己最擅長的戰術手中,漢尼拔恐怕是苦笑多於驕傲吧。另外,在筆者前一篇文章中有版友回應說鹽野小姐是個大右派,其實作者本身的主觀意識,尤其是像這類作品中,本來就很難掩飾甚至也無須掩飾的,就像《明朝那些事兒》,難道會有人拿對孟森先生的《明史講義》的標準來要求它嗎?作品好看,精彩,就好了,不是嗎?至於事實對錯,就讓讀者自己更深入地去研究,或許這也是作者的苦心哪。最後,不得不談談這套書的一點缺陷。固然,三民願意翻譯這一系列是非常用心良苦的,書的印刷跟字體也都算是應有的水平,不過翻譯品質就略顯不足。中間有幾段文句都顯得前後文意不接,就像是最後337頁上,討論迦太基滅亡時,原作者的假設應該是“西比奧長壽而大加圖早死,且希臘人不予挑釁”,譯者似乎誤解了的樣子?另外,翻譯名字如果能夠多附上原文,相信會更好吧。那天在三民,看到也有人拿著這套書的某幾冊去結帳,心中就感到雀躍,好書要多多分享啊。共勉之。

一人的战斗

西方世界公推汉尼拔是空前绝后的谋略家与天才武将,但迦太基最终还是败给了罗马。本质上,这是两个不同政治体制之间的较量。罗马能让一大批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而迦太基除了汉尼拔几乎没几个拿得出手的将领。本来汉尼拔的奇袭为征服意大利半岛制造了绝佳的机会,但迦太基本国愚钝的反应力与行动力却使这个机会白白流失,还差点使汉尼拔的奋战成了一个冷笑话。一个100%的天才终究还是抵不过十个70%的上才。

【坐评】胜败之机——汉尼拔与罗马

这本书读起来让人感觉畅快淋漓,不论是对汉尼拔、西比奥天才战术的描绘,还是对战争及参战国的描述,都让人不忍释卷。几日读完本书,一直在思考一个非常直白的问题:汉尼拔为何败?或者说罗马何以能胜?我的结论是汉尼拔之战,是汉尼拔与整个罗马强大传统的战争,是个人与一种体制的拼斗。个人与体制的战斗,个人不一定必败,但汉尼拔不幸,遇到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体制。个人足以挑战一个体制时,此人的能力毋庸置疑,几乎都属于不世出之天才。再加上个人行为远比整个体制的反映灵活,因此在对抗之初,个人总能胜利。汉尼拔开始进攻罗马时的势如破竹证明了这一点。在初步胜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重要的节点,以后整个对抗的走向皆由这个节点决定。这个节点就是参与对抗的体制能否产生源源不断的抗争力量。举个例子来讲,中国许多封建朝代,最后都终结于一人之手,而这个人,开始也是对整个现有体制发起挑战。但在中国,这个被挑战的体制已经无力产生有效的抗争力量,最后只能被摧毁。而汉尼拔遇到的罗马实行的体制,则是生生不息的典范。一方面,罗马与各加盟国,一直保持着良性关系,罗马军队的主力一直是罗马公民,其他盟国只是提供一定的支持。即使在罗马最困难的时期,罗马也没有因此压榨其他盟国,而且对其他盟国的友好支援,也一直保持着冷静的态度,盟国无偿供应的小麦罗马人也坚持要付款购买。此外。罗马一直对盟国兼收并蓄,对各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国罗马化程度很深。因此,罗马的各盟国在艰苦的情形下也一直支持罗马,很少有背叛的情况出现。这是罗马的一大生命力之源。以汉尼拔的天才,当然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汉尼拔的主要战略一直集中于破坏罗马同盟,可惜未能成功。另一方面,罗马国内,尊重制度是罗马的优良传统。罗马士兵,为了与民休息,每年轮换上阵,最高统帅执政官也每年更换。即使在国家危亡时刻,罗马也坚持着这项制度,虽然有些只是通过变通手段实现,但至少表现出了对这项制度尊重的态度。在这两个内外体制的扶持下,罗马很难被击倒,即使强如汉尼拔也不行。但罗马的这个体制,并不是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罗马得以维持这种体制,与其说是因为罗马的强大,不如说是由于罗马还不足够强大。罗马与各盟国的关系维持,固然有罗马的传统习惯在发挥作用,但归根结底是因为罗马统治力量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征服并实现对这些地区的有效管理。此时,在各国都不强大的情形下,互相尊重是最优的选择,也最容易组成合力。汉尼拔就是被这个合力消耗殆尽的。但是如果有一国发展壮大了,这种局面一定会发生转变,基本趋势是从互助型转向垂直统治型。转变后的体制,也许更强大,但也更容易被一击而溃。汉尼拔没有这个机缘。

如果不是因为我是在博客来买的,我真的以为我买的是盗版。

如果不是因为我是在博客来买的,我真的以为我买的是盗版。逻辑错误一堆。如果不是翻译的错,就是原著的错, 但是考虑到原著第一次并没有那么多逻辑错误,我倾向于相信是至少有80%的错误应该是由翻译的造成的。语法错误一堆。真的很想知道,难道翻译的首要条件不是说“正确”的中文么?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种“难道我在做病句分析练习”的错觉?还有排版的错误。最夸张的是有一个孤零零的逗号紧接着一个句号。————————下面是其中的一些错误(如果我认为的错误不是错误,欢迎大家指教):序言第二页中下部:“他(毛姆森)善意的【减去】共和政体时代的罗马,当然也没有写到帝政罗马时代。”然而根据这句话的上一段中的“……但只写到凯撒逝世位置就停笔了……”,可以知道毛姆森是有涉及到【共和政体时代的罗马】。正文36页第二段:“迦太基不允许舰队的规模低于二百艘, 凡不是五层的船都不能算是军舰。西元前242年罗马重新打造二百艘五层军舰后,国库已所剩无及。”问题是:迦太基的标准和罗马有什么联系?当时又没有所谓的国际标准。正文82页倒数第三段:“我个人认为汉尼拔并非故意拖长攻城时间,他的目的可能是以拖长时间来诱发罗马宣战。舍弃同盟国的这种行为,【并不违反】当时罗马人的意志。”然而如果舍弃同盟国是可接受的行为,打再久也不能诱使罗马宣战。正文120页倒数第二段:“在利米尼的执政官西维尔,…………,来到接近弗拉米尼亚达到的弗林纽附近。从这里往【东北】去,就可到达与执政官弗拉米尼乌斯回合的地点。”根据118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通过这一段再朝东边去,就是弗拉米尼乌斯想与友军会合的地点——普鲁西。”可以判断出他们计划会合的地点是普鲁西。然而根据114-115页的地图,普鲁西在弗林纽的【西北】。因为有点懒,就只写下第九章(正文最后一章)中的错误。正文320页中的引用文:『欢迎罗马人到希腊,但这只是当作朋友的想法,而非作为主人的想法。』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语法错误:“想法”之前应该可以接的是定语,“当作朋友的”并不是合法定语。而且一般而言,如果涉及“当作朋友”,那么总是“把谁当作朋友”或者“谁被当作朋友”。紧跟本段引文的是“当罗马军进攻非洲是,获得满堂喝彩。”缺少主语——“谁”获得满堂喝彩。该页最后一段:“西元前148年,罗马决定派遣军队,第三度介入希腊。战胜汉尼拔之后,罗马人屡战屡胜,建立起以军事力量致胜的自信,因为非政治性的希腊人已经刺激了罗马。”这里的问题在于我看不出“因为非政治性的希腊人已经刺激了罗马”和逗号之前的内容有任何【因果性】的联系。正文322页倒数第三段,第二句:“如果不照办,将发动战争。”条件从句中缺乏主语,主句同样缺乏主语。正文323页倒数第三段:“另一方面,对迦太基人而言,如果离家一步就应该是在船上,因此即使只有十五公里的距离,几乎等同于『和死一样』。”首先,“如果”和“因此”不搭配。其次,“几乎等同于『和死一样』”这句重复用词。“等同于”和“和……一样”语义重复。这句正确的说法,要么是“几乎等同于『死』”,要么是“几乎『和死一样』”。正文330页最后一段:“假使西比奥.艾米里亚努斯早死而加图长寿,同时希腊有没有发生骚动的话,历史将全盘改观吗?”首先,加图大人“确实”很长寿:加图大人活到了85岁(234B.C.-149B.C.),西比奥.艾米里亚努斯大人相较之下确实很早死(185B.C.-129B.C.)。所以这里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两个人名放入了错误的位置。然而,这里最大的错误其实是错误翻译人名。该处的“西比奥.艾米里亚努斯”应该指的是西比奥.艾米里亚努斯大人的祖父,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比奥.亚非利加努斯(236B.C.-149B.C.)。原因一:大西比奥和大加图才是同时代的人。一般而言,拿一个50年后的人和50年前的人比较谁先死谁后死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事。而且既然是改变寿命,那么其实就是要改变他们对一个时间段的控制力。如果希望大加图早死,那么就是希望另一位拥有大加图死后的时代的控制权。但是,无论西比奥.艾米里亚努斯相对大加图无论多么短寿,既然他实际上确实死在大加图之后,那么他(如果有控制元老院的能力的话)在历史上本来也拥有大加图死后的控制权。因此这个条件改变的毫无意义。原因二:本书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西比奥.艾米里亚努斯(孙)”的外交观点,同时没有再任何地方同时提到大加图和西比奥.艾米里亚努斯。在前文没有任何说明的情况下,在全书的最后突然并列两人是一件非常没有逻辑的事情。相对的,本书明确指出大西比奥的外交观点是“稳健的的帝国主义”,而大加图的则是“严格的帝国主义”,同时还指出了大加图和大西比奥是一辈子的政敌。正是因为大加图成功地把大西比奥驱逐出元老院,才使的公元前2世纪罗马的外交政策顺利的变成了“全面扩张”。既然本句话的目的是考虑历史的可能的走向(“被侵略国”马其顿王朝的存亡),那么需要考虑改变的前提之一必然是“侵略国”罗马自身的外交政策的改变。而这正是假设大西比奥长寿的意义所在:当初用以攻击大西比奥的丑闻在大西比奥死后两年水落石出,如果大西比奥长寿,那么以大西比奥的赫赫战功和巨大的民意,是绝对可以回到元老院的,而且有极大的可能再次成为元老院首席——如果大加图早逝,那么阻力就会变得更少——那么罗马的外交走向才有可能。总言之,改变大加图和西比奥.艾米里亚努斯寿命,无助于改变任何和假设问题相关历史的条件;只有改变大加图和大西比奥的寿命,才有可能改变本句话感兴趣的历史条件。另外,还有众多我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在说什么的话,例如:正文323页第四段最后一句,“而加图率领的『毁灭迦太基』派认为无论是用川船或是步行,如果还就在眼前,跋涉二十二公里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有同学看过该书,并且可以理解这段话,请不吝赐教。真的,三民书局,要不您去看看是不是博客来在卖盗版书吧!我情愿它们是盗版书,这样我以后还能买到没有语法错误逻辑清晰排版无误的正版啊!要是这就是正版,我的希望就全破灭了啊。————————最后,我只给此书三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的感情倾向太严重。无论罗马做了什么,她都能给予正面的美化。比如在正文267页第二段,作者说到:“我曾在第I卷中提到,罗马从一伯河旁的七座山起家,到统一卢比孔河以南意大利半岛的五百年来,与现在的意大利相比较,不过统一了一半的领土,从此情况来看,谈不上侵略。”这句话,彻底的把我雷到了。如果以后世的版图来看是否算侵略,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战争能算的上侵略?(当然,这句话的华丽丽的语法错误,我们就暂时不谈了。)

凝聚力

汉尼拔是伟大的,终身与罗马为敌,并取得了伟大的成果,但是,这始终是一次个人对抗国家的战争。为何罗马同盟在汉尼拔大军压境并对非罗马本帮采取怀柔吸收政策时仍然团结于罗马的核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点来分析。在经济上,罗马对于同盟是非常宽厚的,没有纳贡的要求仅仅在战时提供必要的兵力,同时罗马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港口、防御工事和阿皮亚大道,在维护地区稳定的同时使得各个地区能互通有无而形成专业分工的体系,如伊特鲁里亚地区盛产矿物,则成为罗马同盟的工业中心、西西里期后合宜,则成为了罗马同盟的粮仓、南意大利的希腊城邦长于海上贸易,则成为了贸易枢纽。因此在罗马同盟的庇护下,各个城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谓经济利益捆绑一致。政治上,虽然罗马对于势力范围有不同的定义,区分为同盟国、殖民地、新殖民地和属地,但保障这些地方的自治(属地特殊由罗马派遣官员),他们的公民也是罗马的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这种自由自治的环境是共和体制下罗马所特有的,如果罗马同盟解题,必是压抑的未来。文化上,罗马也是包容的,它不但允许不同的宗教信仰共存,而且还虚心学习希腊地区优秀的文化艺术。这样的自由风气也是各个罗马同盟城邦所依赖而不愿轻易放弃的。罗马之所以为罗马,不是因为有多么优秀的领袖(当然一大批以西比奥为代表的执政官是中流砥柱),而是整个社会政治构架使其能够盛产有能力的领导者并迅速应对环境的变化。

才了解到罗马已经有那么多”现代“的东西

布匿战争。这一本很长,电子版做成了两本。有太多的军事的东西,从地图到战术讨论什么的,汗....这些没细看。 恩,还是没搞明白血税是怎么回事.....这会的罗马,相当强大啊,从兵役,到债券,外交,太不可思议了。另外总算把罗马和希腊分开了,不会吧这两个看成一个了。


 羅馬人的故事II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