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沉思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3566959X
作者:蒋勋
页数:303页

内容概要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吴哥之美》等书。

书籍目录

作者序 / 1
引言 / 3 第一章 初民之美──岩石与泥土
一、形状的辨别、利用和创造 / 002
二、石器时代的感官经验 / 005
三、泥土与手──物质、技术、观念 / 007
第二章 安土敦仁──史前陶器的种种
一、中国史前陶器的造型与纹样 / 014
二、围绕图腾符号的一些问题 / 020
第三章 青铜时代
一、青铜器的起源 / 026
二、青铜器的分期 / 029
三、青铜器的成分 / 034
四、关于“饕餮” / 034
五、从巫术之美到理性人文精神的建立 / 036
第四章 民之初生──人像背后的美学观念
一、人像艺术的萌芽──几个古老民族的例子 / 040
二、人像艺术的萌芽──关于中国 / 047
第五章 龙蛇相斗的战国之美
一、春秋工艺的主题 / 054
二、工艺上的地方色彩 / 060
第六章 “水平”与“波磔”──汉代隶书与建筑上一条线的完成
一、关于“文化符号” / 066
二、“文化符号”的形成 / 066 三、“文化符号”的举证 / 067
四、汉代隶书的“水平”与“波磔” / 069
五、横向水平结构的强调,有没有审美上的特殊意义? / 076
六、书法上的“水平”“波磔”与建筑上的“反宇”“重檐” / 079
第七章 天圆地方──汉代的形上美学
一、天圆地方──汉镜的世界 / 084
二、再论“方”与“圆”──基形的寻找 / 088
三、庶民世界 / 092
第八章 唯美的时代──魏晋名士风流
一、文人艺术的勃兴 / 098
二、书法、绘画、美学 / 106
第九章 石块里的菩萨之笑──南北朝的石雕艺术
一、五胡乱华 / 118
二、北朝石窟 / 119
三、云冈 / 120
四、石雕艺术在中国的历史 / 123
五、菩萨之笑 / 127
第十章 悲愿激情之美──敦煌的北朝壁画
一、敦煌的开窟 / 132
二、北魏壁画的特征 / 133
三、激情与悲愿 / 135
四、流动飞扬的西魏风格 / 140

第十一章 大唐世界
一、敦煌彩塑──菩萨、迦叶与阿难 / 148
二、规则与叛逆──大唐美学 / 152
三、色彩的迸放──唐三彩器 / 158
四、肖像画的高峰 / 162
五、奉御画家──阎立本、张萱、周? / 166
第十二章 山高水长
一、山水的初始 / 176
二、荆、关、董、巨 / 181
三、笔墨与诗意 / 185
第十三章 墨分五彩──宋代的水墨革命
一、绘画升高为哲学 / 190
二、色彩褪淡的历史 / 193
三、南宋绘画与墨的解放 / 196
四、前卫的水墨革命者──梁楷、牧溪、玉涧 / 198
五、无色之色 / 199
第十四章 中国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一) ──长卷与立轴绘画的美学意义
一、绘画形式的省思 / 206
二、移动视点与卷轴画的发展 / 212
三、中国绘画卷收与展放中的时空意义 / 217
四、几件唐、五代长卷的形式分析 / 220
第十五章 中国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二) ──“无限”与“未完成”
一、庄子哲学中的时空观 / 230
二、章回小说与戏剧的结构形式 / 234
第十六章 中国艺术中的时间与空间(三) ──“无限”与“未完成”
一、“空白”的哲学内涵 / 240
二、建筑与舞台中的空白 / 243
三、宋元以后绘画中空白的发展 / 246
四、卷轴中的“诗堂”“引首”与“跋尾” / 251
第十七章 文人画 ──意境与书法
一、赵孟頫与元四大家 / 256
二、意境与书法的结合 / 262
三、院体与文人画的激荡 / 264

第十八章 市民绘画的迂回之路
一、宋代城市风俗画的发轫 / 272
二、明代市民绘画的曲折发展 / 278
三、扬州画派到海上画派 / 284
附录 自信与自省的起点 / 293
关于美的沉思 / 295
艺术的原始公式 / 297
中国美术简表与图片索引 / 304
参考书目 / 310

作者简介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
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美的沉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一件东西无法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如蒋勋的书。在某些严肃之人看来,蒋勋的文字带着一种主观性,甚至出身于史学系却连最基本的历史历程都未表达清楚,对于那些自诩严谨的学者批评家来说,蒋勋这样的学者能成名简直就是沽名钓誉。但我个人就很喜欢蒋勋的书,除这本《美的沉思》,蒋勋其他的文字也都能见识蒋勋其人:感性的思维方式,文人孤傲中参杂着现世的圆融,也带着对人世的温润和悲悯,日常生活透着十分的闲情高致。也许这也只是一己推测,但确实是从其作品感受到的风格。说到风格,我觉得蒋勋的作品最大的风格就是常常受到诟病的所谓”主观“。一般人认为学习美学知识,都要学美学史学流派学理论,但蒋勋的书避开了那些对严谨的流派理论的梳理,以丰富的感受和优美的笔调为我们勾勒了从洪荒到近代的美学线索。蒋勋成长在台湾,他的所有作品都丝丝地表达着他对大陆母文化的骄傲和眷恋,他如数家珍地剖析着从华夏文明诞生以来那些美的点滴,初民石器、史前陶罐、商周青铜、南北朝石雕,书法线条、绘画留白、戏剧检场、建筑空间……我会发现平常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不是一句空空如也的形容,而是这个“华夏”皇宫贵胄的富丽气派、文人的隐逸孤高、市井小民的吃喝拉撒,所有点点点滴,都可以浓缩成艺术,而带着对宇宙队生命的不自觉的思索,这种细微构成了“博”“大”“精”“深”。我读书喜欢读前言和后记,这本书的后记中有一篇是中国时报艺文组主任写的,她写道“原来蒋勋把沉思的孤独与踟蹰,沉淀给自己,将反刍如丝如绸缎般的思虑,自在地留给了读者”。这句话正是我读蒋勋作品时的感受,他的作品中多是这样的句子:“我们发现,中国艺术中所谓的”长篇“”整体“,其实只是一个无限时间的暗示,它并不完整,甚至它有意不完整,因为时间与空间是茫漠幽缈的无限,而人能真正掌握的只是这片段和部分罢”“中国艺术的‘空’‘无’‘虚’‘意境’,大抵便是这反‘感官’的一种表现,‘空白’是一切,是初发,也是终了。‘空白’不是没有,而是更大的可能。”这样的文字完全是一个对美有所”觉察“之人的感性抒发,而不是理性阐述,它是一种对人世间细微之美的观察和神秘体验,而非对美的切实定义,但反而他看到了美的本质,即美是需要去感受而不是去界定的。有些人可能拥有所有关于美的知识却感受不到美,而有些人是文盲却可以看到星空听到树叶的沙沙声。虽然蒋勋仿佛生来就带着一颗能够感受”美“的种子,但其文字不仅仅是对这些感受的抒发,从其引用的各类美学、史学、戏剧学、建筑学著述来看,他自己做了大量的阅读、研究和沉思,结合他自身对天地人世美的体验,以其优美灵性的创作,让我们能够顺利地进入他的美学世界,而从未感受到艰涩难懂。蒋勋仿佛是春蚕吐丝,而我们穿上了这丝织成的衣服。在蒋勋看来,春蚕吐丝的孤独也是那么美,他享受着这份美。总觉台湾文人受佛教的影响较深,比如林清玄,比如白先勇,蒋勋也不例外。那句大家熟知的“一花一佛陀,一沙一世界”,意思是说非常细微的东西里也蕴藏着一个大千世界,包含着佛性。蒋勋就是从细微之处领略到美,因而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一种关照到世界万物的精致与柔软,读完他的作品,令人发觉自己的日常生活竟如此之粗糙和暴躁。那种精致并非金钱能够堆砌,而是用一颗柔软的心去觉察到生活中每一个角落的美,除了那些壮阔之美、华丽之美、明媚之美,还有那些卑微之美、丑陋之美、黑暗之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一只鸟儿、每一株草,甚至每一个你看不到的角落,看不起的人,都有其存在和完成自己的方式,它自有其美感,你也有你自己的美丽。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仰视任何东西,也没必要去鄙视和改变任何东西,即使是你试图使其变得更“美好”,我们只要欣赏和感受就好。只有这样,我们才会从心底生出对自己存在的自信和对周遭一切的尊重。蒋勋的文字就是有这样的力量,就如其自己说的“用布道一般的心情在传播美“,而这份布道般的心情够美好够虔诚,终于能够令我们拥有一颗能够真正欣赏美的心。这样的文字,在无法领会其感受的读者和学者看来,真是满篇无病呻吟之语,虚而又虚。其实只是思考方式和看世界的眼光不同而已,而作为读者,期望不仅能学到美学中严谨的学术体系和理论,也可从另一个更感性更高渺的角度去看到这个世界。其实,在学术方面,这样的不同,多一些又何尝不好呢? 况且偶受严谨学者们诟病的”不严谨“,在我看来并非蒋勋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而只是在表达那种倾泻而出的感受时忽略了文字上的连贯,并不影响其建立起的美学体系。其如能改之,是善;不改,无伤大雅无可厚非。
  •     很好的美术入门书籍,书里面的插画也很漂亮,对中国艺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做了一个大概的梳理,对物体形状的感知、触感,打开了人类对于造型的思考,有了审美的可能,才阐产生了艺术,可能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幅员辽阔,艺术的发展不是一条单一的线路,是相互交织、交错的,所以作者对很多流派也只是一个大致的介绍罢了,对来源和演变的过程谈的不多,但是毋庸置疑,书法和山水画在中国艺术中占据着举重若轻的作用。不仅是对美好的事物的记录和向往,更多的是文人对人生对自我的一种理想的追求,寄情于山水,看的从来都不是画,是一种意境,是一种哲学,对于不懂的人来说,中国的山水画太过寡淡,只有墨的色彩,又有大量的留白,没得国外画来的绚烂,说实话,我也不懂,从来就没有接受过任何艺术的熏陶,现在这么大了才看些艺术入门书,对于很多画法也是一知半解,完全沾染不了叮点艺术气息,但是我还是想多看看,只愿在某天目睹真迹时,辜可以少一点。
  •     我是一个不善写书评的人,再坦白一点可能根本我就不怎么会写书评。可还是要写的,为了以后。这次那就只能拿蒋勋老师的《美的沉思》下刀啦!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摸着这本书的厚度,我暗示自己可能不能一口气读下来,只能勉力一试。不管你读这本书的时候心有多慌乱,引言的前两句一定能让你心定下来:“这本书分段连载延续了有两年之久。至于这本书中有关于问题的思考,时间则更长了。”书的沉淀其实蛮能看出一个作者对于自己观点的态度和专业程度,果不其然,书里开篇便大量地引经据典开始了对原始生活的重新注解,先贤之语在此处点拨读者回顾历史,可谓是恰到好处。人类的进化和物质、技术、观念甚至是情感都密不可分,进而衍生出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化。这种无形的东西被周遭的环境雕刻成了器具以便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东西渐渐被赋予一些新的含义,因此就出现了美的概念,其中有地域分别,朝代分别,太平盛世和战乱时代的分别。我猜人们那个时候看见这些东西是不如我们现代人欣喜的,因为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种传承。就像是号脉一样的,我们可以自己摸到规律,可因为历史的必然缺失,我们又可以夹杂着无限的想象去感受这种美。自从我了解了这种执着以后,这种想法在我脑海中难以消散。恐怕这便是无知和了然之间最美的一段过渡了吧。于是在原始的形态上开始衍生复杂的工序,时代会永远在进步,可被人赋予的感情想变却难。就像封面上竖写的这段话一样:“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文明最高的形式象征,在‘美’的表层,隐含着一个时代共同的梦、共同的向往、共同的悲屈与兴奋的记忆。”情感这个东西又该怎么消散呢?由此生出的宗教信仰、人生主题和生活艺术体现在玉石、陶器、青铜、竹简、石雕、壁画等等上都应该是不朽的吧。时间只能以这个方式来固定,历史也只能以这种方式水落石出。对于美的发现和传承,该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责任。可是能沉下心来研究和探索,并能用强大的文学功底来细细描绘的,能有几个人呢?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虽说书名叫《美的沉思》但其实只是简单地叙述了中国艺术(美术)史的发展。作为大众粗泛地了解还是很不错的。
  •     中国美术史入门读物,涉及门类众多,梳理脉络,构建华夏文明宏图。
  •     其实我是个对历史文物无爱的人,但是蒋勋大大笔下的文字有神奇的力量去吸引我看诶,慢慢啃。
  •     简洁的介绍了中国美术史,简单易懂,不像其他专业书籍晦涩枯燥,适合大家了解中国美术史,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很有趣。
  •     喜欢。以后再读。人总要有些身外的追求。
  •     最近都在忙别的事 终于可以翻翻蒋勋的书了
  •     入门书来说很不错了。虽然有书评指出种种知识性错误,但这样一本或许不是那么严谨的书的确能给人带来很清楚的美术史脉络,这便已经能让它称得上一本值得读的好书了。
  •     时不时拿来翻一下
  •     一个月断断续续看完,抒情篇幅多了,后半段内容零散非线性安排。如果对它不抱有工艺品科普的期待,而是用来了解工艺劳动和美学实践的时代背景文化,这本书挺合适的。
  •     精致
  •     教材体,插图很赞
  •     任何艺术都是紧跟时代变化的,蒋勋的文字很美,不过内容不是我偏好的。
  •     蒋勋的文字很容易读进去,艺术能看到历史,能看到民族性格……很有趣~
  •     去年听的。是目录,是书单,是导读,是生活中的信仰。
  •     作为艺术类的随笔看还是很不错的。只是觉得作为专业读本欠很多,作为艺术普及类的读本又没那么妙趣横生,自我的痕迹太重。>.<
  •     有两个感受,可能因为蒋勋知识架构很完整,他写元代的某画家会联系到明代的某画家,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读者有个宏观的认识,而且因为一个画家而又对另一个画家产生了兴趣。另一点是,蒋勋虽然文学素养很高,但在书中看不到他对文字的卖弄,而是通过很平实质朴的语言传达他的思想,反而有种特别自然的美感流露出来。这本书构架特别清晰,按照年代从远到近描述每个年代最精华的美的产物。
  •     蜻蜓点水 没有太大帮助
  •     以时间为轴,系统学习了美学的基础理论。包括对一些经典作品的解读,时代背景的阐释,十分获益。
  •     说实话哦,我一直是对艺术评论望而生畏的,每每都觉得无趣看不下去,毕竟艺术怎么能用文字来解释呢。但是还是要突出一下,作者的文笔着实太优美了。很喜欢他写的魏晋名士和北朝壁画石窟两章。
  •     字里行间能透出作者的文学功底,很耐读,很有益。偶有动人之处,有时候觉得一部工艺美术史居然能这么有韵味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考验一个作者的内涵的,越来越多的人总喜欢用浅尝辄止来评论一位作者的文章,这是极其不公平的。一部好书就是让你读的下去,从中收益。教科书我想一般是读不下去的。
  •     美学入门级读物,类似讲义,工艺与美学相结合,涵盖广泛。
  •     比起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感觉还是差点,更像是一些个人对美的零散思索,系统性不够强,但其中部分内容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关于山水画这一段。大体上讲可以作为《美的历程》的补充。
  •     好羡慕那些可以上蒋勋老师课的学生,由他带着美术长河中徜徉,赏美,感受美。它可以把专业的东西讲的深入浅出,意境优美,让人不自觉地沉浸其中……本书最大的遗憾是近代美术讲的不多
  •     作为导论还是可以看看的,据专业人士说有不少错误?我是不太清楚了
  •     2017.1 一天一章系列,涉猎美术史
  •     好像并没有什么信息量,顶多算文笔好些。
  •     囫囵着看完了这本书,多多少少对中国艺术史有点了解
  •     我们太容易忘记了,这让时间变得漫长,只有我们忘记了,我们才会重新遇见,重新发现,然后更深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哲学和美学达到了什么样的层次,绝对让人叹为观止。不过更惊人的是,我们可以慢慢发现,这些曾被我们先人找到并实现的美,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时时刻刻有着影子。这种透过现在看到历史长河中的联系,总让我感动,感恩。
  •     成一家之言的美术史,纵览五千年的美。
  •     一本中国艺术纲要吧,所以浅尝辄止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有时略带余秋雨式的小矫情。个人最喜欢的还是隋唐之前的建筑器物等,对宋以后的画不是很感冒=.=
  •     弃
  •     博物馆参观指南
  •     本书的主线是从历史的发展长度去描写,各时代背景下,艺术的发展,表现形式都有很多不同。石器,陶,俑,青铜器,书法,山水画,石刻,壁画等等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反映所处时代的国力强盛或山河破败。无论是“五胡乱华”还是“盛世大唐”,都透过这些器物一窥究竟,展现了当时的审美,习俗,文化。蒋老师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下的艺术作品中,思考它们形式的象征意义。
  •     还行
  •     里面有些插图的展品算是有点启发的意味。
  •     艺术比历史更加真实,它能直接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精神
  •     太浅尝辄止了
  •     彩色珍藏版图片看的好过瘾!特意留意了下馆藏 发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作品 在游玩时并没有印象看到这些艺术作品
  •     想看美的历程
  •     拖延症看完半年才整理好笔记发现 蒋勋先生真的非常非常喜欢宋代的哎!
  •     俨然是一部中国美术史,怎么就取了个这个名字?那么蒋勋另一本中国美术史该写什么内容呢? 总体来讲思路比较清晰,读起来也很顺畅,但是部分立论是否证据充分我就不知道啦。嗯,作者是个敏感的人。
  •     作为普及来说很到位啊
  •     致敬中国艺术之美!个人在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美的渺小与卑微,不能用词语形容的震撼和赞美
  •     学问一般。
  •     科普恰到好处~
  •     在蒋勋简单而净美的语言中,流光溢彩的艺术与文化流动而鲜活,带着民族的情感与生命的思考,由古缓缓推演走来。
  •     这本艺术史有点不太严肃,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是课程讲义,这样就好理解一些,说出来肯定比读起来有意思。起名为“沉思”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并没有多少沉思。倒是图片质量还不错。
  •     读得特别匆忙。只记得了梁楷的李白行吟图。
  •     “而后来的‘五胡乱华’正是以非理性的、超人力的悲壮之情横扫了北方大地;人仰马翻、鬼哭神嚎的战争构成了北朝惨烈动荡的历史,然而,同时却也锻炼了中国人的骨骼体魄,他们在准备着一个全新的、灿烂夺目的大唐世界了。”
  •     我的美学普及书,好看≠美,美有更多内容形式和含义: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信手拈来,再加上诗情画意的语言(不过稍微有点啰嗦),经典的美不是空间来证明,而是时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