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上、下卷)

出版社:河北人民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202024980
作者:史仲文
页数:2345页

内容概要

  史仲文,男,1951年4月2日出生,研究员。先后在北京财贸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任教,现为北方工业大学公民素质与现代文化研究所所长,北方工业大学学报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专著《美学》曾获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寻求突破——当代伦理观念新论》曾获国家民委二等奖;主编的《中国艺术史》为国家“九五”工程重点图书。主要专著包括:《美学》、《人际关系学》、《人类欲望论》、(《中国人走出死胡同》、《中西文明的历史对话》、《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泡沫经济:透视中国的第三只眼》、(《正义,你听我说》、《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民间视点:中国现在进行时》、《中国六大名著的现代阅读》、《大唐诗史》、(《两宋词史》、《中国艺术史导读》等。主编的主要丛书、套书包括:《百卷本(中国全史>》、《百卷本》、《中国艺术史》等。

书籍目录

《中国艺术史》导论 第一章 概述:中国艺术成就、民族特色与文化品性  第一节 非凡的历史成就  第二节 鲜明的历史特征  第三节 不断开放的艺术道路 第二章 中国艺术的历史行程与阶段   第一节 初创时代——中国远古暨三代艺术     一、相似的童年,不同的发展     二、古老的陶器、辉煌的铜器与甲骨文   第二节 第一个艺术高峰期——春秋战国时代   第三节 雄风浩气,王者气象——秦汉艺术     一、雄姿勃发的英雄时代     二、全面发展的艺术成就     三、浑扬壮丽,大汉雄风   第四节  因自觉而飞跃——魏晋南北朝艺术     一、魏晋南北朝艺术特色——龙翔凤翥自觉天     二、魏晋艺术与艺术理论的成因     三、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艺术成就   第五节 精深博大、百花斗艳——令人钦羡的隋唐艺术     一、独树一帜的盛唐文化     二、繁华昌盛的隋唐艺术     三、唐代艺术道路的启迪   第六节  十字路口的繁荣——宋代艺术     一、宋代艺术的文化背景     二、宋代艺术成就   第七节 古典戏曲的黄金时段——元代艺术     一、元代戏曲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元代戏曲艺术及其他艺术成就   第八节 走向反叛之路——明、清艺术     一、明、清艺术的文化背景与发展趋向     二、明代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三、明代的艺术成就     四、清代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艺术成就   第九节 揭开新时代的序幕——民国艺术     一、民国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民国艺术成就 第三章 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理论起点     一、共鸣说     二、积淀说     三、变异说  第二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诸种构因(上)     一、艺术品     二、艺术实践     三、艺术批评     四、英雄人物的榜样作用     五、科学技术的催化作用     六、社会习俗的涵养作用     七、人民实践的母体作用     八、外来文明的启迪作用  第三节  中国艺术精神的诸种构因(下)     一、儒家的影响   二、道家的影响     三、佛教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艺术精神解析     一、敬道,中国艺术的本源论     二、亲仁,中国艺术的价值论 ……先秦书不篆刻史秦汉书法篆刻史魏晋南北朝书法篆刻史隋唐五代书法篆刻史宋辽金夏书法篆刻史元代书法篆刻史明代书法篆刻史清代书法篆刻史民国书法篆刻史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史(书法篆刻卷)(套装共2册)》在编写上有如下五个特点。  一、立论平正,不左不右。  “左”很讨厌,以其危害而论,又岂止讨厌而已。即使一些名家之作,因为在特定的年代受了“左”的影响,今日读来,依然难受。好像粥锅里有了苍蝇,就算这粥能喝,也让人觉着恶心。  “左”不好,“右”也不好。现在一些流行书籍,专好作翻案文章。翻案并非不好,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过去批判曾国藩有些过头,现在就死吹活捧曾国藩;过去对戊戌变法肯定多了,现在又变着法地给戊戌变法找丑闻,找毛病,这就没有必要。孔夫子说:“过犹不及”。说穿了,极左近乎极右,世界上的事常常会物极必反。  《中国艺术史(套装共2册)(书法篆刻卷)》持论,不左也不右,吸收最新成果,尊重历史事实,是一说一,是二说二,不存臆想,不尚空谈。效果如何,尚待读者指教。  二、系统安排,分合有序。  《中国艺术史(套装共2册)(书法篆刻卷)》的编法,强调专通结合。严格地说,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艺术通史,但也不是简单的艺术专业史的集合,而是专通结合,从通史到专业史,又从专业史到通史。从内容上看,举凡书法、绘画、戏曲到音乐、舞蹈、建筑雕塑、工艺美术、杂技,以至话剧、摄影、电影、曲艺,各个专业史,无所不有。加上前有导论,后有附录——即使它未采用传统的通史编法,却具有通史功能。全书分为九卷十册,包括十二个专业。十二个专业之间,有机联系,无机组合。内容是不可分的,阅读是可分的。喜欢专攻一业的,尽管先从自己喜欢的专业读起;喜欢统览全局的,也可以满足您的阅读期待,从中看到中国艺术历史的全貌,又可从中找出中国艺术历史发展的总趋向、总脉络。  三、以史为本,面面俱到。  一些旧的艺术史说,尤其是在“极左”路线干扰下形成的艺术史论,完全不能做到以史为本。写作品,先看人物;写人物,先看政治;写政治,先看所谓的现实需要。其结果,不免造成对历史作品、历史人物的评价,或者严重失实,或者立论偏激,或者黑白混淆,或者无中生有。  一个艺术家,因为他在品质上有些毛病,就对其乱加攻击,连艺术成就中国艺术史?序言也不承认了;一个艺术家,因为政治上不合某种口味,于是对其几乎抹煞,未及作品,先就取消了他入史的资格。  《中国艺术史(套装共2册)(书法篆刻卷)》既要立论平正,必然以史为本。对中国艺术史上的人物、作品、事件、流派,兼收并蓄,面面俱到。作者属于坏人的,但作品不坏,那么也要;作者近乎小人物的,因为创作成就不小,那么也要;原先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因为作品二流,那么,就放到二流的历史格子中去;原先曾被埋没的,那么,现在就还其本来的历史面目;原来历史上就有重大歧义的,那么,就把这歧义介绍给读者,纵然发表己见新见,并不强加于人——何况历史屡屡证明,即使你强加于人,人们就能真的接受它吗?  四、风格亲和,易读易懂。  在我们看来,凡艺术史,都应该追求文字优美,文笔精彩,令人开卷有益,赏心悦目。  我们追求这个标准,不见得每个撰稿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现实地考虑,文笔精彩、赏心悦目是一种追求,风格亲和,易读易懂则是个规范。  为着风格亲和,我们反对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把一件原本可以三句话说清楚的事,不要去说五句,甚至十句。  为着风格亲和,我们反对所谓“圈内语言”,即除去专家之外,别人不爱听,听不懂,越听越头大、心越乱的语言。我们认为,只有明白的语言,才是史家语言;只有人人明白,而且引人入胜的语言,才是文学语言。  为着风格亲和,我们特为《中国艺术史(套装共2册)(书法篆刻卷)》配图约1000余幅,或者可以称做图文并茂的了,以求获得更佳的阅读效果。  五、篇幅较大,宜读宜藏。  《中国艺术史(套装共2册)(书法篆刻卷)》全长约1200多万字。对这样的篇幅,我们曾反复斟酌,多方考虑。  我们觉得这样的篇幅,既能比较充分地展示中国艺术史的全貌,又有利于读者的分卷阅读;既有利于艺术爱好者和一般研究者查阅,也有益于收藏爱好者的收藏。  说实在;以中国艺术历史的内容之丰富而言,就是写一万万字的篇幅,也是可能的,但那就不便阅读了。以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看,有一本20万字左右的艺术简史也可以了,但那又不适合收藏,而且难免删删减减,使许多精美的作品和有趣的人物与读者失之交臂。

作者简介

本书具体要求为:
1.强调撰写对象的客观性。即全书要有严格的文字风范,所撰内容均应以史为本。对于所涉及的历史人物、艺术作品、艺术流派和艺术观点,均应以史实为惟一依据,还历史的本来面貌。不妄加褒贬,不断章取义,不以论代史,不妄言臆想。
2.注重历史发展的完整性。本书各历史卷次,所相继给读者的均应该是一个个完整的历史故事,均应做到来龙去脉清晰鲜明,人物事件完整无遗。
3.凸现中国艺术的民族性。所谓民族性,并非站在狭隘的民族立场,认为凡中国艺术,无所不好,凡外国艺术,一无所用。而是应当掌握比较尺度,用典型、有说服力的文字展示中国艺术所特有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以事实证明中国艺术史的独特文化品性和辉煌的历史贡献。
4.充分反映中国艺术成就的伟大性。《中国艺术史》强调使用概述性语言,以反映中国艺术文明的历史成就为首要目标。力求做到对所有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艺术作品、人物、思想、流派尽收无遗,并且力争以最好的文笔予以充分地再现。
5.依据中国艺术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历史自有它的发展依据及原因,艺术史则应以更为典型和形象的方式反映这种历史发展的依据和原因。《中国艺术史》应以无可辩驳的史实证明中国艺术历史发展过程的大走向。
6.保证全套史书的文献性。它应该尽力收集一切有历史文献价值的艺术作品,读史而知实,见实而明史。通过本书各个作者的中介作用,使亿万读者可以直接面对中国艺术史的历史辉煌,可以直接和古人对话。这样一套规格的艺术史书,不是应时之作,更不是趋时之作。它应该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以其设计目标而言,它无疑属于下个世纪的文化工程。

图书封面


 中国艺术史(上、下卷)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价格高而学术价值低,资料虽全,但研究得不深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