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大军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1
ISBN:9787805678788
作者:[美国] 诺曼·梅勒

作者简介

一九六七年四月在纽约爆发了有二十五万人参加的反战游行,美国人民的反战情绪此后日益高涨。同年十月美国各种反战力量在全国动员同盟委员会的组织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向五角大楼进军的示威游行。作者参加了这次反战行动,用“新新闻报导体”的形式详尽记述了这次反战游行。在这本被称为非虚构小说的书中,历史和小说,现实和想象,写实和虚构交织在一起,向读者展现了六十年代美国的政治图景。


 夜幕下的大军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摘自中国青年报  最后一个硬汉死了。  他太老了,又太弱,无力挥拳,将病魔及其死神兄弟打翻在地,就像他壮年时痛殴好友戈尔•维达尔(美国著名作家,诺曼•梅勒和戈尔•维达尔以及参加过二战的名作家克特•冯内格,被喻为美国文坛的三头巨狮,他们在蔑视权贵方面趣味相投)那样。昔日硬汉死的时候,只剩下一把轻飘飘的老骨头,以至于那些恨了他几十年的女人们,也觉得他着实可怜。  2007年11月10日,一生战斗不息,笔耕不辍,争议不断的美国大作家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因急性肾衰竭,死于曼哈顿的西奈山医院,终年84岁。  “他是伟大的美国之声”   诺曼•梅勒1923年1月31日生于美国新泽西,1943年获哈佛大学的工程科学学位,随后从军打到菲律宾。1948年出版的二战小说《裸者与死者》,令他在25岁时一炮而红,亦使他信心爆棚。几年后,他从巴黎回到美国,公开宣称要写出一本这样的小说:“让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马克思、乔伊斯和弗洛伊德、司汤达、托尔斯泰、普鲁斯特和斯宾格勒、福克纳甚至老朽的海明威都要去读。”  他立志写“大书”,写“伟大的美国小说”,以文学扭转美国思想,改变时代精神。此后他虽也屡有佳作,但“伟大的美国小说”终究未能出现。但这完全不妨碍他“人书合一”,成为他那个时代的美国文学代言人。11月10日,美联社向老作家琼•迪迪昂报告梅勒的死讯,迪迪昂女士哽咽半晌,说:“他是伟大的美国之声。”法国总统萨科齐闻讯后则表示,梅勒的去世是“美国文学巨人的陨落”。  梅勒的一生丰富多彩,纵横文坛,闯荡人生,出书30余本,得奖无数。  他生得虎背熊腰,大耳垂腮,一头仿佛过了电的狂乱卷发,令人过目难忘。他妄自尊大,口无遮拦,脾气火暴,看不顺眼的时候,不计后果,逮谁骂谁,甚至挥拳相向,或头槌撞人。被他打过的,包括妻子、好友及同僚若干。  他反潮流,自称“白种黑鬼”(White Negro),强调自己的文化杂种身份。他反技术,既不用打字机,也不用电脑,顽固地坚持使用钢笔写作,每日出产1500个字。他反战,先反越战,后反伊战,美国对伊拉克开战时,他曾恶咒“布什之流”为“布屎们”(Bushites),自由派的《纽约书评》因此大赞他是“80岁的堂吉诃德”。他也反妇女解放,在被女权阵营斥为大男子主义仇女症的同时,还六度结婚,足见精力充沛,财力亦充沛——前妻们的抚养费也许是他文学多产的最大动力。  他拍电影,办报纸,搞游行,蹲监狱,喝烧酒,抽大麻,竞选市长,还和拳王穆罕默德•阿里玩拳击,并用小刀扎娇妻——他的第二任太太阿黛尔•莫拉莱斯。他还有其他5位太太,并有9个子女:5个女儿,3个儿子,外加1个继子。  诺曼•梅勒的段子太多了,几天几夜也讲不完。  当然,硬汉也会服老。今年《巴黎评论》夏季号刊出了对梅勒的头条访谈,谈及夕阳人生。  “作为小说家,你变老的时候,没有理由不比以前更聪明。人生每过上一年,你都应该更多地了解人性。”他说,“可你会写得像以前一样好,一样棒吗?不,不一定。你会越来越力不从心。”他拿车来打比方,说人老了,脑袋就不中用了。“为什么有些活儿,新车能做,老车却做不来?”他说,“你得明白,这是理所当然的。你不能对一辆老车一通乱踹,还说,你背叛了我!”  尽管如此,他今年还是出了两本新书,一是写童年希特勒的小说《林中城堡》(The Castle in the Forest),二是谈话录《论上帝》(On God),而且直到死前,他还在写《林中城堡》的续作。  “小说必须取代历史”   两年前,梅勒曾因《纽约时报》头牌书评人角谷美智子对其作品的屡次恶评,怒责她是“独女神风敢死队”,专以“糟践白种男作家”为乐,又云《纽约时报》之所以炒不掉她,只是因为她是个“黄种女权分子”。此番言论一度引发亚裔团体的高声抗议。但在梅勒死后的第二天,角谷在《纽约时报》撰文,不为恶毒的复仇,而是冷静的赞扬,称之为“以非小说抓住美国精神的小说家”。  角谷所指,自然是汤姆•沃尔夫所称的“新新闻主义”,此乃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践行者大多文采出众,且对资本主义新闻观的“客观”理念产生怀疑,并将小说技巧引入新闻文体,脱离表面客观和“虚伪的”冷静,描写场景和人物生存状态的细枝末节,或记录完整的对话,或采取第一人称叙事角度,进入被报道者的内心。该潮流的代表作,有作家杜鲁门•卡波特著名的《冷血》,及梅勒1968年的《夜晚的军队》——后者为梅勒赢得了国家图书奖以及他的第一次普利策奖——第二次是他1979年的《刽子手之歌》。  角谷在文章中写道,一举成名的《裸者与死者》之后,梅勒本应写出更多小说,然而,令他文学声望几十年不坠的却不是小说,而是非小说。以小说技巧“实写”1967年华盛顿反战大游行的《夜晚的军队》,正是新新闻主义的开创性文本。梅勒把《夜晚的军队》称为“在小说掩盖、装饰或标志下的历史”,而他自称“历史学家的小说家”。  “用历史方法不可能发现五角大楼前种种事件的奥秘——唯有小说家的本能才行。”因此他认为,在这个时候,小说必须取代历史。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很有意思
  •     论新闻记者变成意识流小说家时会发生什么。。。
  •     无论是小说化的历史,和历史化的小说,梅勒这部难以定位体裁的作品,都过度深入了事件本身,个体难以抽身而出,为叙述寻找到一种自由清醒的角度。——然而,或许这正是文学尝试的价值?
  •     诺曼·梅勒在报道事实时像是在虚构,并且对着观众表演一个好像很真实的虚构的自己。
  •     我们犹如身处黑暗笼罩的旷野,斗争和逃跑交织成一片混乱和惊怖,无知的军队在黑夜中互相冲突。---马修·阿诺德《多佛海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