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范畴的流变

出版社:胡雪冈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9-10出版)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806473276
作者:胡雪冈
页数:226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意象”说的滥觞“意象”的滥觞主要探讨“意象”的源头,并对之作简略的历史考察。中国文化有关“象”的原起及“尚象”的思想,渊源深远,从原始时代的鼎文化中已见端倪,而神话意象则是明显的演进。老子与庄周的基本观点,“象”是由“道”运化而生的。《周易》的“立象尽意”说,对“意象”的形成则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显示出中国文化的独特品貌和深层内涵,否则对审美意象的认识将停留在艺术表现的层面上。第一节 从“铸鼎象物”说起我国有着悠久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随着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也悄悄地萌芽、滋生并进入不断变化的过程。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记得是1989年;通过黄保真教授的推荐,本人承担了《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丛书》中《意象》一书的撰写任务,由于时间紧迫,虽时值酷暑,仍终日苦苦思索,感到关键要把握各个时期的美学范畴,从范畴的角度进行历史的考察和认识。但我国文论典籍浩如烟海,只得日以继夜,旁搜远绍,以期能勾勒出“意象”范畴的流变和涵义。脱稿后得到黄保真同志的热情鼓励,给予肯定,但由于在学术著作“出版难”的情势下,该“丛书”处境艰难,只得让它尘封起来。星移斗转,一搁就是整整的十年,真可谓“命途多舛”。主编蔡锺翔教授始终关注着这套“丛书”的出版命运,经多方努力,现终于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在此我要向促成“丛书”得以面世的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及诸位先生表示衷心的谢忱,并对蔡锺翔主编对拙作认真的审阅和多所指正致以深切的谢意。    我的一生可说走了一条迂回而曲折的自学之路,对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实不敢问津,这得感谢我在瑞安中学的学生施昌东所给予难忘的鼓励和支持。他当时已重病罹身,但每次来温州总三番五次地到我家促膝长谈,反复督促,此情此景,仍历历在目,令人衷心铭感。我的第一篇论文《试论“意象”》,就是经他转交给王文生教授并发表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七辑的。从此我开始了步履维艰的跋涉,但愿有生之年,继续我的耕耘,对美学范畴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探求,以表达我对昌东深切的思念之情,并谨以此书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意象”这一美学范畴包蕴的意义丰富又深邃,形成一种深厚的历史积淀。因受视力影响,这次修改,框架依旧,仅增添了一些章节,如:“意象”与“象外之象”等,个别章节补充了一些资料,在文字上也作了修饰,力求从历史发展中探寻“意象”范畴的内在逻辑,以及“意象”范畴与相邻、相关范畴的界说和辨析,但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我国古代的美学范畴带有较大的多义性和感悟性的特点,既要宏观把握,又要细致辨析,使之切中契机又不顾此失彼,故可商榷之处必然不少,虽作了一些努力,但限于水平,深感距离尚远。最后,当这本小书行将付梓之际,书中的大谬或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暨读者不吝教正。            胡雪冈    2000年10月于温州南楼

内容概要

胡雪冈,(原名胡焕光)1925年生,浙江省温州市人、原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有《孔尚任和桃花扇》、《高则诚集》(合作)、《温州南戏考述》、《回评本注释》,并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戏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书籍目录

总 序(蔡锺翔 陈良运)上编“意象”的滥觞和成熟第一章 “意象”说的滥觞第一节 从“铸鼎象物”说起第二节 老子的“象”说第三节 庄子论“言”、“意”及“象罔”第四节 《周易》“立象以尽意”第二章 “意象”说的孕育第一节 “赋”、“比”、“兴”与《诗经》的审美意象第二节 《淮南子》的“意”与“象”第三节 《论衡》的“意象”说第三章 “意象”说的形成第一节 王弼的“意象”观第二节 刘勰论“意象”第四章 “意象”说的发展第一节 唐入的“意象”说第二节 宋人的“意象”说第五章 “意象”说的成熟第一节 “意象”范畴的广泛使用第二节 “意象”说的演进和拓展第六章 “意象”说的总结第一节 王夫之的“意象”体系第二节 叶燮的“默会意象之表”(附沈德潜)第三节 章 学诚的“人心营构”说(附纪昀等)第四节 方东树的“意象分大小高下”(附潘德舆)中编“意象"的建构和形态第一章 诗歌意象第一节 诗歌意象的生成第二节 诗歌意象的组合第二章 词意象第一节 词意象与诗歌意象的区别第二节 词的审美意象的表现形态……下编 “意象”的界说和辨析

作者简介

本书以“意象”范畴为核心,以本体论为出发点,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意象”范畴形成的历史过程,观照其源流正变和文化积淀,从而对审美意象的建构及其主要特征作出系统的阐释,对与其相邻或相近的审美范畴,如“物象”、“兴象”、“形象”及“意境”等,也进行了界定和辨析,以期能在横向逻辑联系的层面上,探索相互融贯又各具形态的审美意识和感知方式,以辨其演变及深层的美学涵义。在对各种不同体式的审美意象特征方面,力图探寻其范畴的内在意蕴,追踪其发展轨迹,阐发了一些前人所未发的意见。故本书对所涉及的各美学范畴,力求推原其本,以探究其原有的美学内涵和审美动因,可为文艺理论和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图书封面


 意象范畴的流变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多类比搜罗、少创见。但对我,意义重大,《易》、《诗经》、老庄、《文心雕龙》等在此交会,互发互见,有融会贯通之功。。。
  •     读了一小半 实在读不下去了 引用太多 如果想对美学有更深的造诣不如读原著 想看胡老师自己的观点 暂放罢了
  •     一看就是认真写的书,虽然辨析那些看起来差不离的概念真的很蛋疼。。。
  •     老先生就是老先生,讲起意象来确实比重师的老师厉害。虽然也看到很多过时的东西,但是获益颇多、启发颇多。至少还能读懂老先生在讲什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