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逝去的时光》读本》书评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49572992
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
页数:424页

随时可读 随时可放°

——评《追寻逝去的时光》文/蓦烟如雪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是没有耐心的,甚至在朋友圈还发了一个心情,说自己并不适合品读意识流小说,可是在看到一个朋友说的话后,我反而改观了对这本书的挑剔,她说“其实欧洲文学大多如此,有点性冷淡,推进也很慢,有时觉得这才叫严肃文学,是艺术品,非商业品,可是这种写法在中国没什么市场,因为国人比较喜欢看热闹,不喜欢字里行间需要静下心慢慢揣摩的文字”。突感,自己确实是快餐文化的速食者,不能适应慢调,而真正的文学需要的是沉淀。这本书是意识流小说的巅峰,这里的细腻是无法描摹的,此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是原本三千多页的一部分,而我却没有耐心,想想也是很悲哀的一件事。虽然这些文字有累赘之感,但是取其一章来读都不会觉得言语有失色的地方,也许这就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光环,我们只捕捉了一瞬。这本书在91年译林出版社,曾选了十五名翻译者翻译了这书,不过由于每个作者的风格不同,让这本书的内容呈现失色了不少,这本书曾被选为买了读不下去的前三甲,说来是有其道理的,如果不能深度解读,可能会感觉到零散和拖沓,尤其作者在写一块玛德莱娜蛋糕都能写上四页,卖一杯牛奶都能写上十几页,更不要说作者在床上,他都能写上四十多页,这种慢调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在提及《追寻逝去的时光》时,翻译者周克希说,普鲁斯特的文字令他有“高山仰止”之感,但在翻译时必须努力和他“平起平坐”。这是很难得的心态,毕竟这本书有着难以企及的文学特色,不过很可惜这本书虽然他曾说要用十年时间用独立翻译出来,可现在也只能取其精华的一部分。不过这已经非常难得了。对此书非常推崇的毛姆也说“普鲁斯特其实经常重复,他的自我剖析也许繁琐,对妒忌心理的分析冗长而乏味,即使最有耐心的读者最后也不免生厌。”普鲁斯特作为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位大作家,这七卷长篇巨著,是二十世纪最伟大小说之一,因为它继承了雨果、巴尔扎克们百科全书式的小说观。因此他的书里囊括了美术、音乐、军事、词源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解。它以第一人称来写,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融入其中,他对人情世态,以及内心剖析,都有了细致的刻画,这是一本内心戏很重的书,这本书没有中心人物,看似很琐碎,却能有连贯性,比如从叙述者赛马尔开始谈起,他的失眠症,他的敏感,以及他在贡布雷的生活,渴望母亲的吻,以及泡在茶水里的玛德莱娜的小蛋糕,让他想起奥妮姑妈家的记忆。这里写了心理也有意识,写了斯万对奥黛特的苦恋,也写了圣卢对拉谢尔的迷恋。写了许多领悟,也写了许多痛苦。这确实是一本可以拿起又放下书,虽然我一直有点艰难。(抱歉我确实没办法写好这篇)。

如何处理你的记忆

阅读名著总是让人惴惴不安,毕竟它们自带或高冷、或艰涩、或冗长的光环,再加上无数人不断累加其上的阅读理解作业,使读者们或望而却步,或恨不得将一本名著的所有相关文字悉数通读。阅读的乐趣于是失色不少。阅读马塞尔·普鲁斯特亦然。但我在马塞尔·普鲁斯特书中找到了阅读他的法门:“不把一本新书看多许多书中间的一本,而是看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仅仅由于自身的理由而存在。”如此,每一本书都是独立的,阅读的过程变得简单,不为名声所累、不为外物所动;阅读的感受也变得新鲜丰富、层次分明。每一点所得都是自己的,而非前人灌输于我的。翻开《追寻逝去的时光》扉页,看到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个人简介:出身良好、从小身患哮喘、气质内向而敏感、出入上流社会,脑子里就闪出“男版林黛玉”的念头,进而生出将《红楼梦》与《追寻逝去的时光》进行文学比较的想法。网上一搜,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设定被撞梗了,遂生出“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之感。但好在,“男版林黛玉”的设定大概还没有人写过,从这个角度看马塞尔,倒也新鲜:不是一代意识流小说大师,而是一个絮絮叨叨回忆过往的文艺中年。与一般以时间或事件为线索的回忆不同,马塞尔的书写完全是“身未动心已远”的典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意识流,文字和节奏跳跃、蹁跹。而一旦通读全文,就会发现它是一张缜密的蛛网,每一件事物、每一个人物、每一处细节,都会在其中找到恰当的安放之处,并最终一起完成这张蛛网。这就是马塞尔的厉害之处:他坐在桌子前面,眼前是如星河般浩瀚的回忆投射,他像撒了癔症一样,把记忆当做灵药,吃进去,再吐出来织网,从一个点写到下一个点。但读者也绝不是落网的小虫子,进入庞大的蛛网就无能为力。相反,马塞尔的回忆转变成文字之后,对于非掌握全局的固执派读者,是随时随地可以进入和看见的场域。这得益于马塞尔的写作理念。散见于故事各处的关于如何处理回忆的理念部分,即马塞尔的回忆宫殿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付诸于文字的框架性结构,才是令人着迷和敬佩的地方。从我的个体经验来说,个体与个体记忆之间的关系,向来是难以处理的部分,特别是当你要书写它们的时候。记忆是创作的一大源泉,也是急于逃离的深渊;记忆是我的一部分,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证据,但我同样忌惮于记忆,就像我有时会讨厌自己,有时会喜欢自己,情绪化使得我宁愿和记忆保持不相往来的冷淡关系,成为一个没有故事的人。或者是,很多作者在处理记忆的时候,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使自己的记忆成为一个成分复杂的混沌体:这个主干是自己的,左边的细枝是道听途说的,右边的末节是添油加醋的。这样处理的最好结果是文学艺术的成果,最坏的结果是记忆的篡改和人格的紊乱。而我比较害怕后者,比不愿意直面记忆还害怕。但马塞尔创造了一些新的技术,一些如何娴熟的处理记忆又不伤害自己的技术。这使他絮絮叨叨的回忆书写得到升华。比如,近似于巫术“降神”的回忆通感技术。“往事也是如此。有意去回想,只能是徒劳,智力的一切都是没用的。往事隐匿在……某个我们根本意想不到的物质对象之中。……纯粹出于偶然。”(p12)之后,马塞尔就经由一块玛德莱娜蛋糕的味道,发生奇妙的身体、心理反应,通感到小时候莱奥尼姑妈及其他。这些即使原物已经毁灭的物质,只要留有一个气息和味道的线索,有如灵魂一样,“支撑起记忆的巨厦”。由此,就不难理解马塞尔意识流的写作特点了,每一次的回忆,都是偶然的通感或者通灵。与其说是马塞尔在主动回忆,不如说是回忆借他上身:回忆的复生。马塞尔作为回忆与现实世界的通灵媒介,约等于一个跳大神的人。虽然是缺少时间等维度的逻辑,但由于有创造的余地,使得故事更加生动。他自己也说“心灵是个探索者,……只有探索吗?不仅如此:还得创造”(p13)。“过去的重现”,在马塞尔的文本中,一般表现为通过写出一个人物的所有可打捞的细节来综合重现他/她的形象,“回忆的创造”,即是“回忆的浓缩和整合”。这里,浓缩和整合是必要的,因为马塞尔要回忆的东西太多、太庞杂了,他不像一些作者那样,需要把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掰开了、揉碎了,再加点水稀释、加点土成型,才能支撑起堪堪出版一本小说的字数。他的问题从来不是素材不够多。当然,我们没必要区分纪实、自传、艺术再创作等的不同,他们共同创造了马塞尔独特的文本魅力。更何况,在文学领域,根本没有纯粹意义上的自传及纪实可言。大师与凑字数者之间的区别之一,大概是后者发现把前者当做下一次列提纲、凑字数的素材,里面的元素一辈子也用不完。

人生太短,不想让普鲁斯特太长

翻译家周克希在陆续翻译出《追忆似水年华》第1、2、5卷之后,2014年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决定停止翻译《追忆似水年华》剩余4卷。不少普洛斯特迷和周版翻译迷们怕是要失望的,因为在10年前,周老师曾经许下承诺,要用10年的时间以一己之力独立翻译出这本恢弘巨著。然此一时彼一时,那个时候,周老师才过60岁,已经退休。他认为自己有闲有心,定能留下一部完整周版译作以飨读者,但是十年之后,他只能引用法国作家法郎士的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心态——“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对此,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最为遗憾的人,那也只能是周先生本人了。我年少时,曾经在图书馆借过这本盛名中外的巨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斯万不是阿尔贝蒂娜(其实连这个名字都完全没有印象啊),十年前,在学校图书馆又重新借了这本书(2001译林出版社版),时间跨度大约有二十年,这本书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完全一致的:他怎么能写出这么多,这么多!据说法文原著要多达3000多页,以我们阅读的小说平均页数为300计算,大概要阅读10本左右的小说,可是我们大多数人一年也阅读不了10本小说。无怪乎《追忆似水年华》长期占据“买了读不下去的书”榜单前三甲。本人就曾经在图书馆借阅多次,在加上后来买了一套(译林出版社2008版),如此反复多次,竟然没有一次读完整,原因不外乎篇幅太长,人名记不住,对于内心世界描写太繁琐等等,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译作前后不一致,感觉有点像看曹雪芹版《红楼梦》和高鹗版的后四十回。不谈译者水平,单纯是译者的风格不一样,导致前后会出现断裂感。周老先生最初想要独立译完《追忆似水年华》,大概也是想为这本巨著留下一个前后风格一致的译本吧。然而,“再好的朋友,也终有一别。”(周克希),如今,我们能看到的风格一致的周译本,只有三卷。可能是在心有遗憾,周老师译出了全本的部分精华,于是也有了这本《追寻逝去的时光》读本。其实,对于读者们来说,一直也在呼唤着读本的出版。因为,全本实在太长了,连对本书推崇至极的毛姆都曾经说过:“普鲁斯特其实经常重复,他的自我剖析也许繁琐,对妒忌心理的分析冗长而乏味,即使最有耐心的读者最后也不免生厌。”就连巨匠大师们都会有这种感触,对于广大读者而言,读不完也在情理之中。不少普洛斯特迷们都建议读者,其实未必要像读传统小说一样一气呵成,《追忆似水年华》是一本随时可以拿起随时可以放下,可能会读很多年的书。如果“墙上的斑点”所引发的思考都能引起你的共鸣,不用怀疑,普鲁斯特绝对是你的菜。人的一生随时随地都会有各种“意识”,其实写出来还真的是好多好多,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普洛斯特那么耐心那么有心,但是他对自我和剖析和人生的思考,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过。如果觉得人生太短,普洛斯特太长,就读一读周译本《追寻逝去的时光》读本吧,精华具在。阅读读本,也算是对古稀之年的周克希老师人生遗憾的一种弥补吧。

《追寻逝去的时光》精华尽在其中的一个读本

《追寻逝去的时光》是世界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品,你可能没有读过它,但是你几乎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它,当然你可能听说过的是它的另一个中文译名《追忆如水年华》。这部超长篇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的扛鼎之作。整部小说的法文原版多达3000多页。不要说是翻译,就是光通读一篇,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件很费时的艰巨之事。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不涉猎这部书是一种遗憾。对于翻译界来说,不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是一种耻辱。二十多年前的1991年,译林出版社推出了全本的《追忆似水年华》中译文,这部皇皇巨著是由十五位译者合作完成。这在当时也是一件翻译界的盛事。遗憾的是,参与的翻译者实在太多,难免出现很多翻译风格不一,用词以及叙述手法各异的情况。不过后来有华东师大的数学教授周克希先生出来,计划计划用9年时间独立完成对这部巨作的翻译工作。周先生的确是下了苦功来做这个情况。在我看来,这可以算是一个事业了!为了跟原法文书名更吻合,周先生把原来的更富有诗意的书名《追忆似水年华》改成了现在的《追寻逝去的时光》,而且陆续完成了这部7卷本巨作中的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第五卷《女囚》。2014年的时候,周先生出面表示,由于年龄和精力的缘故,他决定不再翻译余下的四卷。当时的翻译界和读书界是一片惋惜声,毕竟这是一件已经持续进行了十多年的翻译工程了。要一个人来独立完成对《追寻逝去的时光》的翻译,看来难度的确不小。不过停译此事对于周先生,对于读书界都是一件挺遗憾的事情。不过这次推出的这个《追寻逝去的时光》读本,也算是对这个遗憾的一个小小的补偿吧。这个读本是周先生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的写过《普鲁斯特评传》的涂卫群女士合作的成果。这个读本一共34万字,采用“大跨度”的节选方式,使得读者有机会管窥这部巨著的全貌。通过这个读本,读者能有机会领略到普鲁斯特的文本魅力。据说能完整读完这部超长篇小说的人不是很多,不过读了这部精选的读本,我倒觉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难读。于是我倒是萌生了希望有机会完整阅读一下七卷本的《追寻逝去的时光》的念头。

“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

法郎士说,“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在“翻译家周克希放弃翻译《追忆似水年华》”的资讯中,我读到这句话。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实话。一本小说写的太长,或者一首诗写的太长,都让我觉得奇怪。这些年来,读书悄然有了个底线,如果一个小说超过多少页、诗歌超过多少行,我很可能就不会去读了。  “春宜读诗,冬宜读史”,就文学来说,我觉得春秋读诗,夏翻散文,冬储小说。可惜这些年全球变暖,冬天也不那么冷了。需要多么冷的冬天,一个人才会读这本书呢?普鲁斯特的弟弟罗贝尔说,“要想读《追忆逝水年华》,先得大病一场,或是把腿摔折,要不哪来那么多时间?”。2004年。我通读过一遍,当时读的是译林出版社十五位译者的团队产品,又读过桂裕芳的《在少女身旁》选本。工作后,虽然读书不少,但再也没有精力去重读,更谈不上比较各翻译版本。  关于停止翻译《追忆似水年华》剩余4卷,周克希说,“我对普鲁斯特是有感情的,但再好的朋友,也终有一别。”比起遗憾而言,我更觉得是雪夜访友,未至而返。《追寻逝去的时光》读本,一共34万字,采用“大跨度”的节选方式。抛开选取是否得当,至少读者可以在难度较小的情况下通读全文。相比全本,选本这种形式也没什么不好,有时未必事事求全求大,只要避免鸡汤式改编。上学时读《西方哲学名著选读》教材,我感觉就挺好,文本选的好,读起来也有意思。周克希介绍过本书的来历:  “过去一段时间,我和普鲁斯特专家涂卫群在做一个《追忆似水年华》精选集,由涂卫群在每一卷里选一些段落,由我来翻译,今天刚刚全部翻译完成。涂卫群还要做另外一个事情,就是给每个段落取小标题,还要写一些文字把那些段落串联起来。”在这个精选集里,有些卷选的字数多一点,有些卷里选的字数少一点。“做精选集的时候,我个人感觉,自己要有平常心,否则又要很累。也就是,我按能力去翻译。”  完整读完这部一部长篇小说,比起兴趣,有时更像是一种证明。年龄渐长,我不再对查漏止损感兴趣,只希望偶有所得,近年,更是慢慢无耻到不为虎头蛇尾而汗颜,甚至常为自己无知去辩护。我怕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通读普鲁斯特的全篇了,也可能不会再读《尤利西斯》或者《荒原》。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会发现,若不是巧合,这辈子很多书你可能都不会重读了。普鲁斯特的文本,往往让人联想到文本内部时间与人生物理时间的对比,“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还好现在有了这个不错的选本。博客:http://blog.sina.com.cn/wentao326公众号:玟涛

普鲁斯特纸上展览

试论为什么《追寻逝去的时光》很好看

《追寻逝去的时光》是一部久负盛名的经典著作。尽管如此,这本书也是出了名的卷帙浩繁,冗长枯燥。使得许多仰慕者们望而却步,或是浅尝辄止,没有勇气去认真阅读这部名著。那么,什么人应该鼓起勇气来阅读这本书呢?或者,如果我们下定决心,愿意像学习一门新课程那样来学习这部巨著,又可以有什么收获呢?所谓的文学,大概可以简单地划分为‘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可是,李白的将进酒、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算是通俗文学吗?凡是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怎样的知识背景,怎样的脾气性格,都会被李白苏轼的诗歌深深震撼,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很容易地被他们的优美意境所陶醉,既使是最高雅、最挑剔的批评家也不能否认:最粗俗的崇拜者对于李白苏轼的理解也都是正确的。所以,他们的名篇,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文学的魅力。即使是普鲁斯特这样的经过翻译的晦涩的作品,也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文学意味而赢得那些勇敢的读者们的深深喜爱。普鲁斯特,因为身患重病,成年以后无法像一个普通人那样融入社会,虽然不必担心生计,但他心中仍然承受着巨大而且永恒的痛苦。这个永恒的痛苦,被他转化成为写作的动力。他要把自己最美好的少年时代记录下来,永远保存住那个最幸福的时光。从这一点来看,普鲁斯特很像曹雪芹。曹雪芹用一生的时间写作《红楼梦》,他也只是想要挽留住那场大灾难发生之前的美好时光。所以,中国读者们乐意反复阅读《红楼梦》的原因,完全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无数读者也乐意反复阅读《追寻逝去的时光》。李白与苏轼很像,他们拥有出众的才华,写出能够感动所有人的诗篇。普鲁斯特与曹雪芹很像,他们的文字是深沉的,是费解的,似乎是隐藏着无穷的秘密,那么,李白与普鲁斯特的差别是什么呢?我认为,如果解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明白了普鲁斯特的魅力何在了。李白苏轼的人生也是充满了痛苦的,他们的痛苦也并不亚于普鲁斯特和曹雪芹。不过,李白苏轼的性格决定了他在最痛苦的时刻不会提笔写作。他在遭受挫折时,肯定也是调动了自已全部的才情与知识与痛苦抗争,只有在与痛苦进行了激烈搏斗,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胜利之后,李白苏轼才会欣然提笔,记录下自己的灵感与喜悦,成就了千古流传的名篇。所以,他们展示给我们看的,不是思考的过程,而是最后选择的结果。普鲁斯特与曹雪芹则是完全不同的类型,他们更倾向于记录下心灵经历苦难的整个过程,他们会仔细地回忆那些难忘的事件,努力地记录下来所有的场景、人物,一切有形的事物,以及无形的情感。就好像是现代人用摄影机记录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文学技巧记录下当时的场景,那种美好的回忆就永远不会消失。越是殚精竭虑地雕琢创作,就会表现出更加高超的文学技艺,那么,往昔场景的印象就会更加鲜明,那种情感的冲击力就会更加强大。而这样的独特魅力,则是只有普鲁斯特这样的苦吟作家才能够营造出来的。也只有最勇敢的读者才能够享受到如此清香馥郁的奇妙感受。


 《追寻逝去的时光》读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