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物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108051613
作者:[英] 柯律格
页数:192页

内容概要

柯律格(Craig Clunas)1954年出生于英国苏格兰阿伯丁,现任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讲座教授,曾任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国部资深研究员兼策展人15年,并自1994年起先后执教于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艺术史系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柯律格是当前从物质文化角度研究中国文明史的重要学者,自1991年起陆续出版《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丰饶之地:明代中国的园林文化》(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1996)、《早期现代中国的图画与视觉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7)、《中国艺术》(Art in China, 1997)及《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 2004)、《大明帝国:明代中国的视觉和物质文化》(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2007)等书。

书籍目录

导读:大航海时代中国都市的艺术生活与文化消费 洪再新
2004 年版序言
导 言
第一章 物之书——明代的鉴赏文献
第二章 物之观念——明代鉴赏文学的主题
第三章 物之语——明代的鉴赏语言
第四章 往昔之物——古物在明代物质文化中的功能
第五章 流动之物——作为商品的明代奢侈品
第六章 物之焦虑——明代中国的消费与阶级
结 语
注 释
附录一 《长物志》各卷的(审)定者
附录二 1560—1620 年间艺术品和古董价格选编
一手资料参考文献
二手资料参考文献
鸣 谢
索 引

作者简介

晚明时期,品类繁多的“物”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过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关于物的分类、使用、品评,以及对它们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贬,成为晚明士人关注的话题。
牛津大学教授柯律格的名著《长物》,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一书为例,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同时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社会文化理论,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考察它们如何被鉴赏、使用,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商品,以怎样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它们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关晚明文化消费的经典著作。


 长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本来买读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物质文明所承载的美学意韵,没想到自己想要的美学意韵没发现,却又两点意外收获:一是在艺术市场上,从北宋末年开始,中国伪造名家书画的市场就极为发达,对名家书画的辨别只能从题款,但题款又很容易伪造。北宋,明朝与清朝是三个造假高峰期。书中谈及一个造假者周氏,让人觉得极为有趣“集陶艺家,古董造假者,多才多艺工匠,文物修复者,古董掮客,狡猾的骗子,还俗道士和佛教居士以及画家等多重角色于一身”。 二是在追问明朝为何灭亡原因时,认为除过明朝内部派系斗争,阻扰了政策倡议的切实可行;政治上的个人化作风,意味着任何建议采纳不是根据自身优点长处来合理判断,而是以提出这项建议的官员派系归属来做出决定;晚明社会也沦入了某种程度的轻浮与琐屑;国家精神支柱的文人阶层,则往往专注于自我,行事做作,仅有半吊子才华,却把戏剧与园林作为了人生的主业,整个士绅阶层,可以说日益滑入了以自我享乐为人生要以的小天地里了,明显与儒家为天地立命相违背。作者从明朝大画家文征明的孙子文震亨的《长物志》入手,从文人阶层消费的器物入手,通过博物馆实物,明代的小说、文集以及版画,就文人阶层的消费嗜好进行了研究,指出器物的品味与工艺精湛制造有关系外,更与使用的主人身份有着很直接的关系。由于对外贸易的巨额顺差,使得美洲,西班牙,葡萄牙以及东南亚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促进了市井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以苏州为代表与核心圈的文人阶层以及特殊的雅趣与消费,促进了物质的发展,提升了中国在物质文明上的高度。近些年来,关于明清家具还有漆器等“物”,又重新得到了学术界热捧,越来越多地吸引了接受更广泛的历史学与人类学训练的学者的注意。各级政府,包括国家均对非物质文化去进行资助与保护,原因很简单,传统的物质文明近来被认定对于认识中华文明的生活形态与品味,修养体现出相当重要的价值。另外作为当时上层人物可以消费得起的奢侈品,作为商品的物具有内涵丰富的象征语言,起也暗示代表着消费者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中国古人一些品味重新让现代人追忆,恰恰说明了对雅致的需要开始回归市场,这将有理由中国物质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     “物”近来被认定相当重要,以至于不能仅仅留给管理员,它越来越多地吸引了接受更广泛的历史学与人类学训练的学者的注意。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与巴伦•伊舍伍德(Baron Isherwood)的作品,尤其是《商品的世界》(The World of Goods),向广泛的读者介绍了商品体系作为象征语言、收发信息的方法与个体在其中的地位的概念。为了找寻资本主义的增长与现代的世界观,坎德拉•穆克吉(Chandra Mukerji)的《始于偶像》(From Graven Images)一书也广泛声明了物质文化的角色。她写道:“物品是观念的承载者……它们被生产后长期存留于物质世界,并借此有助于在观念之外制造自主的力量……这样,物质与符号的限制都可以在人类活动之上给予物质文化一种独特的权力。”通过聚焦于特定的历史情境,理查德•歌茨维特(Richard Goldthwaite)关于在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物的帝国”的概念与生产新的更为复杂的社会认同的新消费方式相关,并认为这一时期一些新兴的消费习惯支撑着现代的世界观。西蒙•沙玛(Simon Schama)带来了关于荷兰“黄金时代”的相同观点,阐释了在广泛的变迁方式中将消费者与消费品之间的关系制造为一种变动的力量的观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中译本很棒。
  •     大概是翻译也不太好吧,读起来感觉有点空洞。
  •     从中国资本主义起源的角度探讨,明代的商品经济崛起,从另一个角度看长物这本中国式小资生活指南
  •     物质文化要从古代人抓起
  •     一般
  •     刚开始读,翻译得太不顺,错别字不少,还有一些车轱辘话。感觉有几章逻辑并不太通顺,研究还没有特别深入下去(当然找不到史料作品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但作者所阅及引用的文章篇目数量惊人,信息完备,论述充分,提出了特别的物质文化/消费视角以此出发来研究艺术社会经济历史。最后一章和结语的逻辑清晰,作者及其他学者给出了不少极富价值的观点。对艺术史研究后继者是一个启发。
  •     论述方式有点捉不到重点,再加上不太流畅的翻译…其实就是布尔迪厄+一点鲍德里亚,如今读来也说不上有多么新鲜。结语延伸出去提到Burke和Bloch的地方倒是有点意思,虽说并没有觉得此前若干章的讨论引向了这样一段东西。
  •     主要参照布尔迪厄、阿帕杜莱、鲍德里亚等学者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晚明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社会状况展开分析,但总感觉论述的层次和逻辑性不够分明,征引的理论跟要分析的社会历史之间似乎仍然是“两张皮”,有隔靴搔痒之感。
  •     读起来比较晦涩分神 但仍不失为一个看问题的独特角度
  •     对了一部分英文原书,翻译得挺好的。
  •     我无法去深入考察究竟谁“抄袭”了谁,谁“借鉴”了谁时,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可以将明代全部的鉴赏文学设想成一个由大量个体作家不断重述的一个单一的社会文本,这样可能会更为有益。有时候我会想莎翁的剧和汤显祖的剧,甚至其他的明清传奇都是在之前许多文本积累的基础上写就,这种是复古还是创新?所谓推陈出新,陈的部分究竟要占据多少,所以经常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本产生困惑。即使是西方也是一样,许多主题,或者叫母题,都是以往有过并且影响巨大的,如《圣经》中的许多情节类型。但是后文艺复兴时代的有关剽窃和原创的概念又不适用于分析明代的文学,特别是书中所述的鉴赏文学。出版学的角度或许是一个切入点。
  •     物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鉴赏的“思想史”
  •     解析“商品”在社会中的功能,并以明代中国为分析范例。(6章分别是:商品海报—选购窍门—广告语言—畅销概念—手工制作—大规模生产)
  •     以为能看到一本高富帅版本的古代《GQ》,标着九螭玉尊多少钱,黑漆倭箱多少钱,洞庭柑橘多少钱,虎丘香茗多少钱,“霜天玉罄”古琴多少钱,秦淮名妓顾眉多少钱,谁知是学术论文。牛津教授柯律格必须承认,文震亨《长物志》的读书笔记有很多种写法,写成论文显然是点击率最低的那种。文出身贵,见识广,类似晚明的花总,对一些“无用之物”鉴赏力卓绝,36岁那年,为逼格人士留下了12卷本装逼指南。不过教化和文明的极处,也蕴含着衰败的动因。文震亨61岁的时候因清军攻占苏州并推行剃发令,绝食六日而死
  •     2016年已读086:立足于晚明的社会情境,着眼于明代的闲适玩好之事,以文震亨《长物志》及其他类书作为切入点,从《长物志》与其他鉴赏文献的异同、鉴赏主题的大致分类以及这些享乐之物如何流动、如何被消费、如何影响一个阶层的交际,勾勒出明代的奢侈品市场发展史与士大夫阶层的享乐文化。只是,本书虽标榜意在阐释 “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但作者的论述总让人感觉太过“外围”,点到即止、戛然而止,没有很好展开。
  •     不大能get到点(或是本身就没点?
  •     最早将“早期近代”、“消费革命”与中国研究相结合的作品,学术史地位比研究本身质量高。这本书的精彩之处是中文版序言。简直就是关于布迪厄学说如何应用于早期近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阅读指南。
  •     虽然是对晚明江南地区俗人尚雅风气的调查,但许多现象都可以作现代的参照。例如精致物件是如何作为商品在市面上流通,名人效应使得这些长物供不应求,教导土大款如何生活得有品位的书籍出现并成为一种类别,鉴赏家在各种土豪之间游刃有余等等。值得再细读一遍。并且第一章以《四库全书总目》为基础论述明代的鉴赏文献读起来格外舒服,治学果然还是要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
  •     艺术社会史
  •     好看
  •     艺术史研究的经典著作
  •     有些横向比较还是挺有意思的
  •     篇幅不大但启发很多。江户早期对于物的关注可以拿来比较
  •     很好。以文震亨的《长物志》为切入口,研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晚明社会格局以及工商业、工艺发展等情况,中外古今纵横对比,书不厚,内容很厚,理论扎实,很有用的书。
  •     不如《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那本。看目录框架倒是很清楚,进入各章就有点抓不住。鉴赏语言那章是败笔!把《长物志》作为变动风尚中的一帧而非“晚明风雅标准”有点意思。中欧物之书对比好多次也没有比出来什么。
  •     坦白讲,只看懂了最后一章。。。尤其是关于资本主义的萌芽。。。
  •     对于布尔迪厄和鲍德里亚的运用不清不楚。目录中似乎还算有个清晰的脉络,然而具体读起来发现很混乱。柯律格的艺术史都不太像“艺术史”,对于社会文化的分析是一个不错的视角,然而这本明显没有运用到这种角度上的优势。行文有些天马行空,就像想到哪说哪,跨度太大。翻译比较拗口,但还算准确。
  •     2015-10:1。在去英国出差期间看了这本书,也正好参观了作者所在的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偌大的博物馆却只有仓促的时间,所以只能舍弃许多展品,大量的时间花在了该馆的珠宝展室。
  •     话说真是到哪都躲不开Bourdieu和Foucault……
  •     围绕着一本明代士绅的器物指南《长物志》在几条线索上展开:(1)器物鉴赏书籍的出版文化史(《长物志》既然消费指南,本身又是消费品)与对应的精英社会/知识网络;(2)器物谱系、鉴赏知识的建立与精英身份打造;(3)晚明的政治经济转向、消费文化兴起,以及士绅的价值心态。信息量勉勉强强,对于布迪厄、阿帕杜莱等学者的理论点到为止
  •     结构上还是清楚的,八卦工作也做的够深
  •     一些在成书时也许新颖而现在看来有点过时的观点,但可贵的是对于文本本身及其所承载观念的剖析。关于跨阶级的消费与奢侈风气造成晚明“礼崩乐坏”的章节,可以与卜正民那本《纵乐的困惑》彼此参照。
  •     消费促进风俗的形成和生产的发展。品味彰显了身份(自我认同)与权力。
  •     哎,一个把“长物”理解为必需之物,把张僧繇认成唐代画家的Oxford学者。
  •     入门级,对文化了解比较深的没必要读~
  •     什么才是《长物志》,以及它所重复 修改的文本讨论的对象是什么,答案当然是社会,变动不居的物品是社会的缩影,通过这些物品,我们并非看到社会本身是什么样,而是在受过教育的文化精英眼中所认为的样子。
  •     围绕“长物”一词开展的叙述,文中有些观点颇有趣,可做闲暇读本
  •     意犹未尽,给了些资料,却在观点上支支吾吾,译者水准更是不敢恭维!
  •     似是学术大纲,并没有展开说透,只能当学术文作了解,而且译文似乎也有问题,看起来总觉是隔靴搔痒,没讲明白。
  •     经典
  •     略显矫情………
  •     翻译有点绕。。但很多地方很有启发
  •     视角是亮点。读来解闷也很有意思
  •     用布迪厄的“区隔”理念解释明代物质消费与文化阶层的关系不能更赞。将晚明社会的消费和观念与其他的早期现代社会相比较,(于我)很有启发性。
  •     通篇像是做论文似的,有一个观点到是有趣,说物品收藏有点资本主义的端倪
  •     作者曾为V&A策展人
  •     明代艺术品市场考
  •     +_+
  •     明代文人装13指南,但是作为外国人当做专门学问来研究,还是值得尊敬的。并且引经据典,切入点诚恳。
  •     其实古代也跟现在差不多,花一千两银子买《富春山居图》,跟现在刘益谦花两三亿买鸡缸杯区别不大。作者免不了习惯跟西方对比,但其实很多东西没法比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