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08649990
作者:[美]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
页数:1880页

内容概要

威廉·曼彻斯特(William Manchester) 美国著名通俗历史作家、著名记者。肯尼迪总统密友,多次为其撰写讲稿。《光荣与梦想》使他一举成名。《光荣与梦想》引进中国后,影响深远,成为无数人必读的经典书之一。
曼彻斯特的主要著作还有《克虏伯的军火》、《总统之死》、《最后的雄狮》等,曼彻斯特的作品被翻译成17种文字和盲文。

作者简介

本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门事件”,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以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为依据,创造了一种全景式的还原细节的历史写作手法。
对于建国历史仅二百多年的美国来说,这段历史的特殊意义一定会被永远的铭记。由迷茫徘徊到蓬勃向上,由孤立者到救世主,由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国内的繁荣程度领跑世界,战胜国领袖的身份使得国际声望达到顶峰,都使这样一个曾经远离世界政治核心的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光。曾经满足偏安于北美大陆的美国人开始将他的目光投向全球,开始对自己的信仰和制度充满自信,开始梦想着自己将会永远的繁荣下去,并成为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领袖……
变革的时代,似乎总是闪着让人兴奋的光芒。而小细节与大历史的关系,就像从一面镜子反射到另一面镜子。当一个历史学家对细节拥有小说家一般的眼光,精心梳理了复杂无序而又晦涩难懂的史料,叙述优雅、精确、充满智慧,我们就更容易清晰的洞察历史。因为优秀的历史作品不需要虚构,历史本身就是最优秀的作品。


 光荣与梦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3条)

  •     感觉整本书都是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新闻报道拼凑起来的,段落与段落,故事与故事之间没有啥联系,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人名还没有最基本的介绍,作者你确定读者都知道这些人么,很多重要的影响全球的事件连时间都不交待,却把那么多人物说的俏皮话这种无关紧要的细节写的那么清楚,废话实在太多了。。。对比一下刚看完的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这都能叫历史书?纯属吐槽。。。
  •     終於讀完,覺得有點纍。這套中信版《光榮與夢想》,四大本,非常好看,四星半。翻譯有暇疵,但如果你看過其他出版社的版本,就不覺得翻譯有問题了。這套書極其詳盡地描繪了美國从1932年到1972年這四十年的曆史,資料翔實,讀來如新聞報道般真實。這四十年應該是美國最動蕩的年代,從大蕭條和羅斯福新政開始,曆經二戰騰飛、杜鲁門主義、麦卡锡主義、朝鮮戰争、艾森豪威爾當政、冷戰、肯尼迪當選、古巴危機、民權運動和種族纷争、肯尼迪遇刺、越南戰争、登月、中美建交、水門事件等等等等事件,中間穿插大量大事小情。所以將此書稱為美國這四十年的百科全書,一點不為過。過于翔實難免瑣碎,有枯燥感。另一缺點是初讀此書,如讀通訊錄,滿眼人名,暈頭轉向。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本值得花時間讀的好書。
  •     《光荣与梦想》,是在罗辑思维微店里看到的介绍,书名加上罗胖的极力推荐,让我对这4本厚书抱着很大的期望,希望真能让自己热血沸腾一下。最近看的历史书都不再是单纯的宏大叙事,例如林达的《历史在你我身边》,他更喜爱身边一个个具体的人,生活的细节与故事所构成的社会历史。个人的具体境遇更能丰富体现某个时代的脉搏。《光荣与梦想》,综合了两种历史观,一方面,主要线索是美国1932—1972年,40年间,总统一职的竞选与更迭,以及各总统在任内制定或推动的改变了历史轨迹的政策与决定,这是宏达的一面无疑。另一方面,则是美国群众在相应时代内具体的生活状态,例如大萧条时穷困潦倒的生活,60、70年代的流行事物(如呼啦圈),物质极度丰富后青少年们在精神方面的反叛,这些,是历史的具体细节。作者选择的这40年断代史,恰恰也是美国最重要的40年,它原是一个不自信、自认为是穷乡巴佬的国家,二战后成长为欧洲人眼中的暴发户国家,然后慢慢才确认自己已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自信心从此爆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美国一直是喜欢干预别国,驻军遍布世界的唯一霸主。实在未曾想到原来美国人也有如此不自信,他们甚至曾经秉持过孤立主义,不关心国际事务,希望太平洋与大西洋这天然的地理屏障能让他们置身事外,不参与到二战中去。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细节,当年投向日本的两颗原子弹,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而那两颗原子弹是当时制造出来仅有的两颗原子弹,如果日本坚持继续战争的话,二战会再延续下去。作者的描述,犹如放大镜,将历史中的某个个人的行动与语言所造成的后果放大给读者看。例如猪湾事件时,是训练指挥官的盲目自信,上级部门的不认真考究,以及具体实行时各个部门极其差的配合,才将这个计划一步步推进并最终实行,然后走向必然的失败。作者的描述,除了是放大镜,也是多面镜。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过程中,除了倍受敬仰的马丁路德金,我们还看到了其他不赞同他的黑人激进分子及组织。最激进者主张黑人白人相隔离,黑人自己管理自己,相当于要求美国分裂为两个国家。还有很多同情黑人的白人,他们为黑人争取权利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曾受到其他白人的仇视与攻击,然后又被黑人激进者伤透了心。放在今天,更不可思议的是,很多南部的白人市长、白人州长就是因为本身是激进的种族主义者才当选,他们公然对抗最高法院要求在学校、车站等取消种族隔离的判决,为了阻止黑人进入大学,公然与联邦司法部、国民警卫军等对着干。也是这种“地方不畏中央”,“小人物不怕当权者”(敢向总统专车扔鸡蛋)的精神,使美国当政者不敢为所欲为,所以美国社会直到今天依旧保持着顽强的斗争精神、进取精神,始终保有着活力吧。上层的美国政府也曾做过很多蠢事,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约翰逊和尼克松将美国拖入8年越南战争的泥沼,耗时耗费,又成功不了。一切均因为要保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均衡,要帮助受到侵略的民主国家,即使实际上是“伪民主“。美国人民也曾经历艰难困苦,大萧条时的普遍穷困,超乎你我的意料,那时候,大部分美国人是饿着肚子。1930—1940,是罢工的时代,工人们决定不再忍受资本家的剥削,起而反抗。那是血泪的历史,资本家宁愿花大钱雇佣保安、买大量的武器来对付工人,也不愿意给工人加工资。工会那时候的确有效组织起了工人,为工人争取了权利。但有些工会领导也的确是贪得无厌的混混之流。这与我看到的另一本书《哈耶克文选》的观点又形成了鲜明对比。哈耶克不喜欢强势懂得工会,他觉得工资应由市场去决定。面对50年代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与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美国也诚惶诚恐,麦卡锡“这个骗子稍微搅动一下浑水,就把“共产主义”这顶帽子戴到了许多无辜者头上,捕风捉影的证据屈打成招,使得很多人失去工作,被人歧视,命运从此改写。我们曾经老是怕被西方和平演变,原来美国也曾有过怕被东方“和平演变“的日子,而且怕到来了杯弓蛇影的地步。书中还有些很有趣的历史,例如呼啦圈的流行,由发明到流行,仅用了很短的时间,他成了大人和小孩共同的玩具,每个家庭都有,然后又由美国渐渐蔓延到全世界,然后又被各个家庭束之高阁。避孕药的发明进一步使女性从怀孕的恐惧中解放,它使制药商赚得盆满钵满,也为日后的女性解放运动买下了伏笔。但与黑人平权运动相比,女性解放运动着笔非常地少。写完读后感,发现我最有印象的不是总统们干了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具体的美国生活。花了将近两个月看这4本书,我还是觉得挺值得的(豆瓣上关于这本书的评价有点两极化),它让我觉得美国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国家,它由自卑到自信;美国人民由贫穷到物质极度丰富的转换过程中,曾悲观绝望,过度消费,然后迷失,尝试反抗物质主义。美国,因为其文化与制度的包容,持有异见者总有发言的机会,所以它是一个闹哄哄、很难形成统一意见、不肯安静的国家,但也因其包容,因为其闹,所以才有美国文化、技术等的百花齐放,让它始终引领着全球。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蒙太奇手法叙事,读者至少要对这些事件有一定了解,不然肯定云里雾里,这本书渐入佳境,让人渐渐沉浸其中。
  •     非常棒的一本书,目前读了两本。
  •     时代的弄潮儿。30.40年代工会的崛起,50年代年轻人消费主义的兴起,60年代学潮黑人抗争。轻盈的新闻叙事手法,却是厚重的美国史。想说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是因果循环,或者有规律可寻。 如今的中国又是何年代。
  •     评价略高于实际感受,是因为对这种记者式的写历史的方式,有偏好
  •     今年啃完的第一部书 作者是一位记者,于是,作品也带着浓厚的纪实文学特点,它从政治、经济、民权、艺术等各个方面来描绘一段时间中的美国社会全景图,记述十分详尽,二战、罗斯福逝世、黑人运动等读起来荡气回肠。同时又时不时藏着一些美式幽默,让人不禁莞尔。 然而,一些事实或者名字的罗列让人看着非常无聊,只有对当时美国流行文化感兴趣或者熟悉的人才会对那些名词有所感触吧!
  •     读了第一本,不能不上瘾。
  •     只读了一本,坐等剩余三本
  •     40年美国历史,用一个个鲜活的小形象让人体会历史的沧桑。
  •     读的头蒙
  •     隐忍的埃莉诺、受尽蹂躏仍为族人奋战的日本美裔人、无休止的种族抗争及冗杂的越南战争……每个字符每节篇章串联起了1932—1972年躁动不安的美国近代史。喜欢那句:"平静的背后无不隐藏着压抑的痛苦。"亦熟悉这句:"我们唯一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     2017.1.7读毕第一册。这套书是罗胖推荐的,用他的话说,在他读大学时看这套书看得废寝忘食。花了一周时间读完了第一本,让我全景式地了解了1932-1941年的美国。书中所展现的血腥暴力的美国劳工史,罗斯福的新政,二战前美国严重的孤立主义和种族歧视,还有美国如何一步一步地滑向战争,这些都吸引着我。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本书所描写的1932-1972这四十年,正是美国崛起的关键四十年。了解这四十年,对于了解现在的美国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新的一年,希望自己可以读完50本书。
  •     自大萧条以来,美国几十年的热点,历史片段,感兴趣的可以读读。你
  •     去年读了半年才看完。。。看这套书也只是因为罗辑思维的推荐。读后感让我现在回忆,老实说也没啥记忆点了
  •     这段美国历史很有意思,对外是参与二战、主导冷战、军备竞赛、朝鲜和越南战争,对内是经济涨落、罢工争取工人权益、种族斗争、越来越像表演的总统竞选、学生中新思潮的涌现。不同章节翻译风格不一样。对出现的很多美国人物不了解看起来有点费劲。可以看看,就是有点厚。
  •     小笔触彰显大手笔,小事件勾勒大时代。颇有天道在我的自信。我理解印象派为什么会应运而生了。
  •     “失败对于一些人来讲就好比是毒药。伟大的人常因无法接受并承受失败而变为平庸之人。也有许多人因为能够接受并承受失败而变得伟大。能否获得成功并磨炼出过人的品质,都取决于你对待失败的态度。而你将面临的失败,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
  •     好书
  •     终于看完了,发现自己不是一个耐心之人,有点枯燥的内容,其实看到最后就厌烦了,但还是看完了,就像当初评价的那样:原来光鲜亮丽的美国一路走来也是各种坎坷啊!
  •     翻译整体来说还行,有些地方太啰嗦。瑕不掩瑜,仍然非常优秀的历史著作,值得在读几次
  •     读的是亚马逊的电子书,好想能买一整套纸质书。
  •     尽管,我们和书中的人物处于不同的时空,或多或少,我们会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许若干年后,在另一些人的眼里,我们会是摇摆时代,垮掉的一代,嬉皮士或者雅皮士,但我们成就了这个给我们烙上标签标签的时代,也成就了那些最后站在历史顶端的人。这,便是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     第一套完整读下来的书,感谢下罗胖,虽然他现在俨然已经钻进他的商业帝国里去了
  •     谁能写本中国的近代史剪影啊
  •     比起“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更喜欢“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历史教训”。历时三个月终于读完了这本字数超过130万,关于美国近代史的巨著
  •     天朝正在经历的转变,美帝也曾发生过。看来社会的发展轨迹跟体制没有关系?还是天朝其实早就向右走了?为什么要叫光荣与梦想?作者只是叙述,对繁荣衰退、不同文化起起伏伏的原因都没有任何分析。 60年代的美国真是好精彩啊。1955-1975美国竟然在越南战争里纠缠了20年。 这部书到底有多好我不知道,只知道是一定要读的
  •     二战胜利后四五十年代的美国,俨然一副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柏林空中补给,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美国人比任何时候更加坚信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军队、本民族所信仰的价值观!光荣与梦想正如急风骤雨般迅速席卷了这片新兴的土地,就连哈里•杜鲁门这个不受美利坚人民待见的总统也似乎成了国家的英雄!至此一个更加大度、包容、多元的世界强国正改写人类发展的历史!
  •     中国社会参照物
  •     要是哪一天谁把建国以来的新闻整理下,会不会成就一部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
  •     该读第三本了,很有趣,很吸引人
  •     看得出来原书是好书,原子弹那段印象深刻,很多历史值得换个角度去读。翻译太烂减一星
  •     经典之作。
  •     翻译的不是特别好,但是作者思维的流畅,对历史的把控让人称奇
  •     现在我们都只是向往美国,却不曾去了解她,不了解美国,就无法改变自己。什么是光荣与梦想?就是向往着法律至上,政府公民的伙伴这些个是光荣。人民向往自由,懂得财富的积累,是自己争取的结果,这些个是梦想。
  •     杜鲁门的睾丸那段记忆犹新
  •     读完以后没啥特别的印象 只能说是一本不错的叙述史
  •     翻译实在太糟糕。
  •     我对中信出版社就这个态度
  •     1942-1972全景式美国史
  •     正在读第一本,买了有一阵了,断断续续没读完。想说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写作问题,有些地方读不懂。之前的不羁的礼物,现在正好看到145页,第七行写:柯立芝和胡佛任期内,国家繁荣…大萧条哪里繁荣了?好奇心真的很想找出原文看看。当作了解历史,坚持读完。
  •     正在看,开始觉得点枯燥,人名太多,很多不认识,尴尬。不过越往后看越有意思,真的写得太好了,简直停不下来。1948年杜鲁门和杜威竞选总统这部分笑死我了,简直和今年的川普希拉里竞选一摸一样。虽然贵,还是买了一套,要慢慢啃。
  •     作者从不同的方面展现出美国的那个时代,有些地方蛮吸引人,但是有一点琐碎,对于美国历史没什么了解的我,有些地方是不太懂的,某个人名,某个时间或许代表着什么,还有对于政治体制的不了解,还是需要多读书啊~
  •     大众传媒的世界,一幅美国版的清明上河图,这40年可以拿来观照自己国家
  •     老司机带我坐上时光机
  •     在kindle上读了一些,如今重新捡起。这个版本印刷非常精致,纸张和字体都好,不由小心翼翼。威廉曼彻斯特喜欢以细节推进宏观叙事,至少在这一套里,是令人欣赏的。
  •     不适合一口气读完的书。细节和描写是亮点,但太多的亮点频繁闪烁的结果只能是晃眼睛...耐心去读每一个场景都会觉得很有意思,但要长时间地在场景之间切换,不可避免的会疲劳。
  •     本书所记载的历史恰是美联邦自后殖民统治的泥沼中崛起登上世界之巅的纪元。强烈的民主观念带给这个国家自由与独立的同时也加予他沉重的枷锁。盲目地推进民主使美国深陷“种族歧视”、“干预外政”等诸多问题,也让美国形象从二战时期无所不能的山姆大叔变成了激进暴戾的体制拥护者。专制与集权并不明智,民主与共和也非绝对的公平,任何历史遗留问题都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就像全人类的理解与沟通无法一蹴而就。一本书无法阐释给世人所有的真理,却可以向每位读者敞开一扇陌生世界的窗,从美利坚历任领导者到艰难时世的众生相,事无巨细尽融入这本厚厚的史籍,想记牢作者罗列的一大串人名还真是一份苦差事……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类的发展进程一定是由段子手安排的。
  •     虽说只写了其中四十年的历史,但是除了普通的政治经济军事介绍外及其详细的描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面貌,比如文化、时尚以及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对政治局势的想法,很详尽的介绍当时的美国社会
  •     听的音频版本,2017/01正个月都是在听这本书,算是普及了美国的一段历史
  •     1932年到1972年,四十年仿佛看到一个贫穷、自卑的人慢慢变得变的富有,自信,同时伴随着矛盾,迷茫和困惑。二战前的历史,因为涉及到一些众所周知的事情,读的比较仔细,之后的内容大多是美国国内党派间的矛盾争论,兴趣不大,读的较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