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魇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ISBN:9787806990377
作者:张爱玲
页数:263页

内容概要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与胡兰成结婚,1947年离异;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1969年《红楼梦未完》在台湾发表;1973年定居洛杉矶,《初详红楼梦》刊载于台湾杂志;1975年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二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6年《三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7年《红楼梦魇》在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公寓,享年74岁。

书籍目录

自序
《红楼梦》未完
《红楼梦》插曲之一-高鹗、袭人与畹君
初详《红楼梦》-论全抄本
二详《红楼梦》-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年份
三详《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
四详《红楼梦》-改写与遗稿

作者简介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旅居美国研究《红楼梦》十年的心血结晶,亦是一部学术考据之作。


 红楼梦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张爱玲无疑是个很有艺术敏感性的人,她写的这本评论红楼的书非常感性但是很有见地。通过对各个版本细微差别的比较来探寻作者创作红楼的思想历程及整个成书过程中作者的修改,应该是作家的职业让她选择了这个独特的视角吧对各种版本不熟的我只是个红楼爱好者而已,看这本书颇有些吃力,序言中张说她看不同的版本,不同的内容和字眼会自动从书中跳出来,果然有才情的自是同我等凡人不同,境界啊~~对红楼有一定研究的不妨一看
  •     《红楼梦魇》 张爱玲说实话,张爱玲不是一个正统的红学家,就像下围棋一样,她并非专业一级,但是作为业余的棋手,她的段数也是非常高。她对《红楼》的爱是真的,也影响了她的创作。我们都爱说张的是世俗文学、是市民的、这点也是从红楼来的,红楼就是货真价实的市民小说。当然,这是有比较对象的,那就是《金瓶梅》。与《红楼梦》相比,《金》才是真正的文人小说。好像有点扯远了,再扯回来。张是一个写小说的作者,所以,虽然她研究红楼的方法是考据——将庚辰等几个不同时期的刻本来仔细比较字句、段落。她说,因为看的多了,所以,不一样的版本,稍微有哪些字生一点,都会自己跳进眼里来。以这一点为切口,张在书里将红楼各个版本不同的地方都挑出来,然后根据成书的年代和渊源再对背后的一些写作轨迹进行猜测。她说,红楼是十年写出来的,作者必然有一个成长的轨迹,这些轨迹你能够从他对文字的改动揣测出来。比如,晴雯的原身极有可能是某大管家的女儿,但是这痕迹最后却并没有消除,在一个小丫头的口中泄露了出来,并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的孤儿。而被撵走的丫鬟茜雪也可能有很大的戏份在后四十回中。等等。张爱玲的口气我看了就喜欢,原因无他,和王国维、胡适那种政治索引派、文化哲理索引派相比,我就是爱看八卦。我不但喜欢看张爱玲从字里行间八卦曹雪芹是如何将一些心事和想法编织进书里的,曹雪芹的文字是如何成长的,又是如何像捕鸟一样捕捉自己文字中的疏漏却还是有错误之处的,更喜欢看张爱玲八卦高鹗为什么当年那么恨袭人,原来,还和他自己也有关——他也被小老婆甩过的啊~~~~~我自己很喜欢的一个写手曾经说,她看过很多读书笔记,但是能在她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那些文学家的八卦。看完她这话我顿时就high了——嘿,那些只看明星八卦的人啊,你们不看这些文人的八卦,是多么大的损失啊!别以为文人的八卦各个都像陆游唐婉一样纯爱哀婉,其实,其间的无间道风云,多者哪~~!当然,还有几本其他红学家的书,就显得学术正统面目可憎得多了,如王国维、胡适一派的,还有一个历史学家,在九十年代很是红过一阵的香港某大学一教授,余英时。他们的书,考据正统有余,活泼有趣不足。如果不是想走上研究红楼的路,这几本书都可以不看。
  •     想说的是并未看过这本书,但张爱玲的其他小说读过许多。其中最喜欢《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等。虽然难以摆脱家族背景的影响,可也因为如此,使我们了解了那个年代的遗老遗少的生活;而她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许多时候,我们是通过别人领悟人生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没认真读 不喜欢考据学 不好玩啊
  •     感觉很多地方很啰嗦,反复重复来重复去
  •     能看过那么多版本的红楼梦也是很厉害了
  •     到底是太零碎,除非是极其迷红学的,不然好像没什么读的意思。
  •     不把红楼看几十遍,写不出这本书啊。
  •     写的很好~ 看张爱玲的小说习惯性觉得很累,因为总是人物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环境描写,节奏确实慢慢腾腾的。但是这本论著却让人看得很舒服,越看越想看。- -虽然我还是用了很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完,结合红楼梦一起在看的。每次都能看出新的观点新的秘密的感觉真好~这本书真正体现张爱玲是才女啊。
  •     比你新陈代谢高的人吃得比你还少,比你有天赋的人比你还努力。张爱玲还十年一梦迷考据才出这玩意呢,我自己看着办吧。
  •     同一出版社不同版本。
  •     “散场是时间的悲剧,少年时代一过,就被逐出伊甸园”
  •     才华都要溢出纸面了
  •     感觉有点拧吧呢
  •     她挺可爱的 和多数有名美女作家一样 红楼梦一定是要评的
  •     前面几篇略显枯燥,不过,后面的“四详”和“五详”看得津津有味~毕竟对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研究和后续的内容的推测,是个红迷都很感兴趣。
  •     读了两章弃了,更加确定我读红楼梦的意义在于文本中所传达的而不是科考研究,不过其中袭人和小脚的提点还是满奇特的。
  •     零碎 有心
  •     喜欢。
  •     原来还是有讲证据的人。
  •     (2016.07)很多观点(对我来说)挺新的,尤其是对不同古本内容的推测。但写得太个人笔记风格了,略枯燥,好多地方都只想翻到最后看结论。
  •     真的是梦魇,真心跟不上张奶奶的意识流啊。不过考证得真妙。
  •     张爱玲的学术著作
  •     有点读不下去,太有她自己的想法了,却无戚戚之感。可惜了。
  •     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熟悉和探究程度,令人望洋兴叹,果然三恨红楼未完。
  •     真真是硬着头皮读啊!也许考据类就该如此寡淡细碎。我这种初级读者一头雾水咯,因为只看过通行程高本,别的版本引用我也不知道额→_→
  •     首先这书可能和其他的一些红学研究书还有不少区别,张爱玲也不算一个正统的红学家,她的红楼梦研究方式是考据(这也得感谢张的家庭,能让她看到许多珍贵的资料)——将庚辰等几个版本不同时期的课本仔细比较字句、段落(这同时也给我带来相当大的痛苦,毕竟自己看过的版本不多,文本也不能完全记齐)将不同的地方都挑出来,然后根据成书的年代和渊源再对背后的一些写作轨迹进行猜测。当然根据最新的研究来看,她里面也有一些错误的i地方。但张的研究看到了她的性情之处:比如,书中有一部分就是八卦高鹗续本里为啥如此讨厌袭人,得出的结论是高鹗当年被自己的小老婆甩过~~
  •     红楼梦版本之复杂难以想象,张的考据无法细究。不过宝玉娶湘云最后同捡煤球的结局实在震撼。另外同意一点,大观园的荒废象征着美好时代的终结,令人悲恸。
  •     严格来说是份勘误读书笔记,条理性非常弱所以非深度粉看起来很吃力,可以看出张对红的痴迷。换了今天,感觉就像是在看论坛上长篇分析哈里波特的帖子一样。
  •     算是读书笔记
  •     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     豁然开朗,有理有据,脚踏实地。
  •     一直觉得,她是个学者,而非情感作家。
  •     这本书只读过一遍,这几日重读张与宋淇的书信,不免又翻出来读一遍。关于《红楼梦》,我的感觉,真真是她说的“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儿的安自会蹦出来”,但是像她这么研究版本的也的确有独到之处,特别是强调了红楼梦增删之外的改写。
  •     28.
  •     不喜欢,少年时代读的,版本应该比2005版还早的版本,封面不是这样。张爱玲的书就读过这本,然后不喜欢,再没读她作品的愿望。萧红的生平看了看,也没有阅读作品的愿望了。她们都是很聪慧的女人,也坚强勇敢,也独特。只是她们都太……悲伤了……看看我今天回忆的书,简直都是百分之百正能量。不要说这样阅读不够深刻,我只是想保持比较乐观。再说,读一本《红楼梦》就可以很深刻领悟人生。梦魇就不要了……比较起来,都说三毛不如张爱玲深刻,可是我更喜欢三毛。要给自己鼓励,给他人希望。灯塔……
  •     以一个创作者的心态去临摹曹雪芹的脉络,不断增删改写的长跑,得出的结论也合情合理且有新意,只是叙述上杂碎一点。
  •     难为师太了
  •     想不到张爱玲也研究过红楼梦,看来民国那帮人都热衷红学啊。
  •     老婆书架上的书
  •     不好读,版本的分析、人物命运的揣测、回目的排序,对我这种没看过几遍《红楼梦》的人来说太陌生。又由于采取笔记的形式,不讲究顺序、行文结构,只能一段一段地看。但是,作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从方言、字、称谓等角度研究矛盾之处,可以借鉴。
  •     张爱玲说因为读的次数多了,所以看不同的本子略微眼生的字都能自己蹦出来,相信是真的,真正记忆力不凡的考据癖!(以为看这种鸡零狗碎可以助眠,但还是睡不着啊啊啊
  •     这本书其实并不好读,只是越来越少的人在读红楼梦,张爱玲这样的优秀读者再也找不到了
  •     一不留神就看晕了
  •     近世以来,以张爱玲的天赋、才情及文笔,续写《红楼梦》和翻译《红楼梦》,应当再合适不过,可惜在她有生之年,一直都没有动笔,到如今一切都无可挽回,足令人再增怅惘,哀哉! ——芦哲峰
  •     令人怜惜的女子。缺爱的,是一场梦魇。梦醒时分,是现实的血肉模糊。
  •     是好作品,可惜太学术了!太费脑子了!
  •     曹曹雪芹的红颜知己,竟是张爱玲。
  •     很认真的作品,很八卦的感觉。
  •     有意思。
  •     作为学术考据作品,跟我所想的差很多所以…不过有点意思的是她察觉的几个版本的不同,我都有读到过……
  •     恨红楼未完
  •     几乎只用一手材料,对二手材料也是引用加评价。用功之苦,用心之深,用诗经上的话来形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起现在靠红学混饭吃的一帮子庸才,高明不知道多少。红学研究不过是张爱玲的副业,却能如此造诣,可见天才的确存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