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访谈录》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 中国工人访谈录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
ISBN:9787807137924
作者:贾樟柯
页数:265页

工人子弟读这本书

不是因为贾樟柯,也不是为了想表示读某一类的书来显示自己的不同。只是作为工人子弟的80年代的我,被吸引住想通过这面镜子来回顾自己父母和自己童年的生活。我想这本书做到了。也许自己是一个很容易被打动的人,读到一些熟悉的也在自己身上发生过的情境,不由泪下。窃以为对于有相关生活经验的读者,这本书颇能打动人。(不是因为它写的多煽情。呵呵)。没有相关生活经验的读者,也许可以因此而对这个特殊年度跨带的群体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这个特殊年度跨带包括了50年代左右年轻过,奋斗过,下岗过的,现在衰老了的父母们,还有那群大多数童年在子弟学校长大学习,现在也成人为房子,生活所累的80年代左右的孩子们。

没想法

二十四城记《二十四城记》的电影不是那样的尽如人意,急躁,粗糙,伪纪录片的形式归结到底就是演员的段落用的实在不是恰当。但是作为生活在工业移民建立起来的城市,作为一直生活在工厂体系中的人,这部电影还是让我感到躁动,影片中奔突的故事也是我所经历的,一直在经历的故事。我妈带着上班,挤公车,有一次差点摔死;托儿所是在厂楼下,夏天的时候每天会有一根雪糕;总厂食堂的荔枝肉很好吃,分量足……零星的记忆都慢慢的浮现,破产的时候我还没有上小学,现在总算奔突的过了十年,可是这些东西我都记得,记得那些机械不断地响动,记得下岗那天他们把厂房收拾得干干净净。时至今日我还没有离开这个体系,从幼儿园直至初中结束,就一直依靠着我爸的厂子那些已有的资源,中学小学可以不叫子弟学校,可是连教室里躺着的桌椅板凳都印着厂名的标记。座椅脱离不了这个体系,我也脱离不了这个体系,这种看似集体的又似是而非的体系。电影中最感动的一端还是开始拆房子,我一直很奇怪我从小的记性不是一般的差,可是依稀还能记得我妈的厂子破产那前几天,空荡荡的厂房,玻璃,还有那种整齐的将要被人推倒的气氛。也只有那一段镜头看的酣畅淋漓,之前无论是群众演员对镜头的控制力还是剪辑时过多黑屏和职业演员的困难,都是在没有办法引起我潜意思的共鸣。甚至都开始研究为甚有两个镜头反复出现两次。只有那一段,拆,拆,拆完了咱再盖。售楼小姐那段话里假惺惺的留下一点痕迹,假惺惺的怀旧。你的记忆,你的生活,都被轻轻松松的推倒,埋没,从此你就如未曾在这里生活过一样,可是你明明记得,这里残存的记忆在工地中潜滋暗长。我们学校终于拆了那个老房子,砖瓦小洋楼,现在挖好洞,填好了洞,开始起楼了,一个时代也开始也终结。相比之下文字的力量就惊人的可怕,演员的喃喃自语与那些带着残忍的回忆相比就显得无比的单薄。尽管对于这个伟大的体制来说,工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是无比的渺小,随时随地可以牺牲,记得书刚到的时候,我把那张书签拿给我妈看,我妈瞟了一眼就说:“你拿倒了。”其实我说我是工厂的孩子我一点都不名不符其实,我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都荡然无存。一个沉默的人,沉默的被人打倒,连哼都不哼一声的服从。又有谁能记得那个沉默的人,那些沉默的人做过的事情。切肤之痛也只是在他们身上,而大多数人只是眼睁睁的看着刀子割下去,流出血。看书的时候明显好的很多,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虽然时一再被牺牲的个体,可是这个个体是有血有肉的,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质点。到了后面,渐渐从420厂开始辐射,每个人身后的故事都显得无比的重要,而他们所处的时代也再也不是XXXX四个字简简单单的一笔带过。直至面对脱离这个体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由于各种各样人所共知的原因。人人为人人,开什么玩笑。回字形的楼梯里奔突着工厂的血液,每个人都是血细胞,沉默的听着官腔。我父母已经不太坚持那种所谓的“不迟到不请假不早退”的好习惯了,到了我们这一代,沉默已经演变成“非暴力不合作”。电影里关于下岗工人的场景选得很好,停车,开车,需要你的时候拉你下车,不需要你的时候请你下车。可惜不连贯的对话和黑屏将这一段非常巧妙的设计打破了。演员的片段,在书里那单薄的几页,比片中更加的无力。吕丽萍的普通话是致命的硬伤;陈建斌的角色似乎可有可无;陈冲的角色设计的很巧妙,故事背景的设计都看似巧妙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也许存在;赵涛的角色妄图代表一个时代未免有点过了。好吧我记得我们老师曾说过,工厂的孩子还是幸运的,没能力考出去的,至少还能接父母的班,她曾在那所乡下的中学,如果没办法考上高中,只有回家务农。如果连这条出路也都崩塌了,那么我们怎么办?他们毕业一年多了,有人去打工,有人上技校专科,有人读高中,有人混着,有人想挣脱命运,有人顺从着命运,有人会重复他们的父辈,有人会有一条从来没有走过的路。现实不是诗意的,不是理想化的,是光秃秃存在的不可抗拒。

他们理解了,我却不理解

经过一个礼拜的见缝插针,昨晚,结束了贾樟柯《中国工人访谈录》,我是个纯四川人,这本书让我有一些小感动。这本书记录了些什么?记录了一个蹉跎社会的某些犄角旮旯、记录了平凡人物在大浪淘沙的岁月中的麻木与无奈。除了后面虚构的几个访谈,前面的受访者似乎都敞开心扉,谈了自己的、以及自己所熟悉的和经历过的过去。好像除了那个比丘尼,所有的访谈都多少流露出对执政者的感激、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几乎无一例外,他们都对造就自己人生的坎坷与挫折的历史,表示了豁达的理解。这本书的主角都是些平凡人。尽管他们也是宪法规定的国家的主人,但他们不可能象《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那样嚣张跋扈,也不可能象小说《亮剑》里的李云龙那样忠于自我的死去。他们就是张楚歌声里的蚂蚁,他们就是崔健一块红布后那些生命,他们平凡的活着,平凡的耐受着——他们被教育、被培养、被使用、被安置、被下岗、被退休、被买断........这本书的主角都是些工人。不同于知青,有关知青的故事太多了。记得前两年还有刘烨舒淇的激情电影、记得曾经还疯狂的搜寻过李小璐的那部《天浴》,这些都在缅怀知青。可是关于工人在过去岁月中的跌宕起伏,你能想得出哪几部作品?——千万别跟我说最近放过的那部王进喜,那部电影崇高得让人怀疑他的真实性,就象现在的大家公然质疑雷锋的真实性一样。对了,顾长卫的《孔雀》有点贴近。我很质疑书中的那些豁达的理解,因为我所认识的那个年代人们并没有对自己所经历的不平等、不真实表达过真诚和真实的理解、或许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传媒体系并不豁达——如果他们不在这书里理解一下下,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看到他们渺小的、永远不可能走进CCAV这类喉舌的灰暗人生。所以尽管我很感动、尽管我认为这本书非常值得一看,但是,书中的他们理解了,我却很不理解。

一些遥远的东西

很多东西是我注定无法真正理解的,尽管我可以同情,可以设身处地的想象,可以被感动,但我无法真正理解在山西围绕煤矿而诞生的生活,无法真正理解《世界》、《站台》里描绘的人生,就如同这本书里的工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年代,离我那样遥不可及。庆幸的是,有这样一本书让我们有机会从文字上接近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人。当我试图回忆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时,突然如鲠在喉,说不出什么。因为这样的生活太宏大了,太综合了,他包含着历史、国家、阶级、家庭等等这样一些庞大的字眼。访谈中的几乎每句话,都是历史国家和个人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有在中国,才有从东北到三线这样庞大的工人流动,一动就是一辈子,或者几辈子;只有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才发生了文革,才有改革开放,才有国企改革,才有下岗;而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工人的身上承载的,除了个人,还有历史的沉重烙印。访谈中最让人好奇和吃惊的,是这些工人身上特有的那种不怨天不尤人的大度和悲悯。与日常经验中那些因为改制下岗而带来的不安因素截然不同的是,420厂接受采访的这些人,都把当下的局面看成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他们可以无奈,面对买断工龄对生活却是杯水车薪的局面,他们慨叹生活的艰难;面对技术出色一身本领的自己却无从施展,他们觉得可惜。但是我们却看不到一丝怒气,他们没有愤怒,没有罢工,没有静坐,没有上访,不论是对于自己当前的生活,还是对于420厂的命运,他们无奈之余展示出令人惊叹的从容与大度。国家发展的必然,城市建设的必须,经济发展国企改制不得不做出的牺牲,是他们最常提到的字眼。不知道是什么造就了这种从容不迫。或者他们的激愤都被略去了?激愤的人群或者都在一线“愤战”,能够接受采访的,往往都是冷静的少数?不知道。或者,他们对于420的热爱已经超越了那样的怨怒,以致于在面对420消失的时候,他们就像失去了亲人一般,无奈却必须接受,而任何进一步的追问都会无果而终。我甚至想到,是不是成都这样一方水土孕育出了这种大度,就好像地震发生的那几天,成都街头人们在防震棚里打麻将那样的从容?或许看看影片,我能找到答案。

有多少你们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很好,从赵刚的采访开始到电影虚构人物采访(吕丽萍、陈建斌、赵涛三个人)都可以不看,陈冲的采访可以看。每一个普通人物的语言都掷地有声。一直以来,我对人性是比较失望的,但是这本访谈中前面部分的若干人物折射出了这个世界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人的朴实、善良,很多地方都让我感动极了。具体感动的细节就不再一一枚举了。我觉得,如果你有耐心读这本书,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找到一些微微触动你心灵的语句,那你就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我们终将一无所有

南方连日的闷热终于随着这场大雨一扫而空,空气里浮动着丝丝凉意。读完《中国工人访谈录》已经是傍晚了,窗外的一切已经沉入黑暗。二十四城——以前的420将灰飞烟灭,而那段历史还有多少人还会记得呢?工人们把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奉献在成都的这个420厂里。而如今,一切都已经改变?但,这个世界有什么是铁打不变的呢? 我们终将一无所有。我一直在想,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在我们所不知的角落里,四处碰撞,他们也许头破血流,暗自在黑暗里舔伤。而第二天早晨,又继续为生活而奋斗呢?生活里总有些瞬间:我们的思绪好像被抽空,游离在空气里,俯瞰自己的身躯。一种奇怪的陌生感油然而生,这个人是自己吗? 回头看看那些走过的路,我们偏离的是否是太多了呢?生活总是不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打击,那些走过的路,尝过的泪,仿佛只是一个梦。顿生的无力感让我有种分崩离析的宿命感,如同那些工人们,他们无法改变这些命运,历史的长河,终将把我们淹没,什么都不会留下。是的,我们终将一无所有。

不是所有往事都能随风而去

我想很多人会觉得这本书沉闷无趣,而于我而言,这本书有别样的意义。事实上,这本书里的记载,和我的人生,是交叠在一起的。从出生就在这个厂里,小时候的伙伴,一半是四川人,一半是沈阳人。辉煌的时候,父亲整日出差加班,我经常被留在幼儿园里。直到半夜,母亲下了夜班,从桌椅板凳中,领走我。厂的大门静静伫立在那里,却从不能进去,因为是保密单位。后来,慢慢懂事了,看着子弟校的老师因为发不出工资罢工;看着同学的父母因为面临买断工龄去静坐示威;看着父母以前的同事下岗后在街头撑起麻辣烫摊子;看着曾经骄傲的父亲在提前退休的一两年里因为自己要交养老保险,每个月工资入账人民币五元;看着原来宁静的工厂附近越来越繁华吵杂;看着回忆渐渐被拆迁;看着父母师长一点点老去;看着童年渐行渐远。我想我至少还是幸运的,有一本书里,埋藏着我的童年,父母的青春。然而,我深深明白书里访谈人物的忧伤和惆怅。他们就生活在我的周围,我了解,他们中的许多人来到这里的时候,意气风发,一腔报国志; 这座工厂,是他们的全部希望和依靠。直到今天离开,他们内心的认同感,依旧是420。我也是,我从十一岁上中学起,到今天,几乎和小时候的同学没有什么来往,父母和他们熟悉的人也慢慢搬离,我依然会对陌生人讲起,我是420的子弟。工厂迁走了,高楼盖起来,城市的变迁里,掩盖着多少人的悲喜,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不是都能随风而去的。

故事才刚开了个头

一口气看完,爷爷的一辈子父母亲的大半辈子还有我的前十年,经历过的片段和道具,没经历过的就着老照片想象,以前的故事已经快结束了,向承担理想和责任的上几辈人敬礼

《中国工人访谈录》:改变的不是地址,是体制

人这一生,细想起来,很多事情也许只是冲动之举。你可以冲动地与弄堂里那个和你抢糖吃的伙伴打一架,贾樟柯也可以在看到一则新闻之后,冲动地跑到成都,拍他的电影、写他的书。冲动的人不一定粗暴,相反,许多冲动的人,都是性情中人,贾樟柯在《中国工人访谈录》中的文字虽简练,却饱含深情,不拖泥带水。冲动也不一定全是感性的,也可以有一定理性基础,贾樟柯的理性冲动,是为了深入了解改革中的国企,新闻只是让他冲动的导火索而已罢了。拿到《中国工人访谈录》时,始终有两个疑问,其中之一是,这个标题会不会起得太大了,贾樟柯采访的只不过是10位军工企业420厂的工人及其子弟以及4位虚构人物罢了,从地域的角度来讲,仅限于成都。这个疑问直到读完全书,仍没有完全得到解答,如果硬要说的话,有一个词语也许可以搬出来用一下:“代表性”。420厂是在三线建设阶段兴起的军工企业,制造飞机发动机,经历过军工用品的高潮和低谷,经历过民用用品制造的成功与失败,经历过文革的停止生产,曾经是一个拥有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游泳池的小社会,如今,为了发展,不得不依靠置换土地所得收入进行技术改造。另一个疑问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解答,420厂的搬迁到底意味着什么,要知道420厂的员工并不是第一次遇见搬迁,因为,在建厂初期,他们已经经历过从沈阳搬迁到成都的过程了,何以此次搬迁如此引发了贾樟柯的冲动,也让420厂的工人及其子弟们如此感慨万分?这也许要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说起。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始终走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风口浪尖上,420厂的搬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420的辉煌,420人的骄傲,源自计划经济:工资高、有特供、军人站岗、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也能不挨饿,甚至包括那个时代少见的游泳池。市场经济冲击下的420厂,显得如此不堪,“双燕”牌洗衣机和冰箱的辉煌也不过是昙花一现。面对420厂的这种变迁,许多工人及其子弟尽管没有做好思想准备,也顺应潮流。万孝虎比较典型,他很坦然地说,420厂搬了,现在住的地方可以算是市区了,“享受不起,我们可以看嘛。”那段采访,是很碎的一段采访,没有长篇幅的讲述,一问一答的痕迹比较重。也许是因为知识结构的关系,万孝虎对于苦难没有系统的认识,反而总能在苦难中看到美好,并享受其中。也许,他就是鲁迅笔下那群被困在铁房子里麻痹的那群人。你不能批评他的无知,因为,他毕竟活得非常坚韧;你也不能称赞他超脱,因为,他甚至没有看清楚真相。《中国工人访谈录》前言标题是“其余的都是沉默”,后记的标题是“话到此,不多言”,文章中也多有用括号标注的沉默。相比对420厂的变迁,书中受访对象对“文革”沉默更多。那是一个最好保持沉默的年代,只是,这种沉默何以延续至今。改变是常态,如果任何事情都不成不变,才需要惊讶吧。如果贾樟柯在后记中的“这个世界上危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处在困难之中的人不止我一个。”所指的困难是420的这种变迁的话,那么,我不得不说,他多少有点悲天悯人了。至于他的困难,也许是指中国电影市场娱乐性严重多于文艺性吧。最后,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不得不说,受访者竟然有许多是主动提出要接受采访的。事实上,正如朱继东所言,贾樟柯的采访确实为许多人打开了抒发情感的通道,与功名利禄无关。

依赖感

贾樟柯的电影《二十四城记》,当时我就很喜欢。后来看见有书卖,毫不犹豫地买下,可是一直放到现在才读完。电影看了很久,喜欢的情节仍清楚记得。书基本上是电影的文字版,喜欢的地方还在哪里,可是这本文字,却让我有了更不一样的感受。书里的那些工人们与我素未谋面,不曾相识,可是他们所描述的那种军工保密厂里的生活,却一直为我所熟知,读来自有一种亲切感。只因我的母亲就曾在那样的保密厂里工作,多年来她反复不断向我描述的,也正是书中工人们所不断讲述的:优厚的福利、远迁到来的北方人、厂子里的医院、保卫科、看 露天电影……这样的生活是我年轻时的母亲每天重复的,依赖的,也是多年后被她反复怀念的。是的,我的母亲也曾经像这些工人们一样。他们共同怀念和记忆的,是那个大大的工厂里一切都井然有序,在四面围墙的厂区中,仿佛你的生老病死,一代一代人,都可以这么平淡如水地重复下去。依赖。在书中出现了这样的字眼。依赖。依赖一个组织,依赖一个体制。把自己放心地融入到一个集体当中去,然后心甘情愿地成为集体的一员,奉献青春。我突然在想,这样的依赖感,从每一个人心里萌生出来,联结到一个巨大的组织和体制中去,其实是这样的依赖感凝聚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人阶级。我突然觉得,书里记录的这些人,这些甚至可以称为被时代所淘汰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人阶级。现在的我们,现在的时代,还有这样的依赖吗?还有这样的凝聚吗?还有这样的工人阶级吗?我们有的,只是老板、官员、打工仔。我们工厂里的工人不再认为自己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想的只是工资要高一点,再高一点,只是随时随地要想更好的地方去。我们每个人都那么匆忙,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会被从这辆时代的列车上挤下去。新的秩序是你要成为强者,你要占据更多的资源,你要发展,不断发展,不去计较代价如何。这个时代,已经容不下一种安之若素的平淡,容不下各自在各自的岗位上生活,不用随时随地担心被抛下。没有依赖,因为没有谁可依赖。所有人都告诉你,要竞争,要淘汰,更重要的是,那些曾经全心全意依赖着一个组织,一种秩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信任奉献出来,他们被一个时代的浪潮牵引着,远离故土来到这样一个工厂,他们又被另一个时代的浪潮拖动着,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可是当他们老了,走不动了,时代却没有等等他们。时代只是对他们说,你们被淘汰了,这是时代的必然。于是他们成为了反例,告诉下一代人要竞争,要占据有利地形,不要再被淘汰。却没有人记得,是谁告诉他们要去信任,要去依赖,要去奉献,要去不问世事,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想任何一个时代都不需要一个长期封闭的超稳定体。我们谁都知道只有变化才能激发活力。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对于平凡人来说,甚至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力争上游是一回事,内心的安全和稳定又是另一回事。这些被抛下的依赖中,难道就没有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吗?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眼光看,安全的食品,有效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纯粹的利益导向,这不正是我们现在所需要的东西吗?曾经,我们想要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于是恨不得抛下身上所有的负担,也许现在,是时候捡回一些了。

二十四城

(2009年7月21日)最近日日浓茶,晚上到家十一点半了,没什么睡意,把《二十四城记》给读完。买了有些日子,昨天才发现,豆瓣上已有那么多书评。眼睛的关系,电影不敢多看,久之就只专一做书痴,对这本电影的衍生品,后知后觉。 然而对历史的悲情却再次暴露无遗,看到第三篇已无声地哭出,就如当初看张平那部写工厂的小说(是《天网》?)。 总是对五六十年代情结相连,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看《上海的早晨》,一半原因是看工人生活。然而历史从某种角度的确荒谬而虚无,逝去的又何能再回?看这些记录的文字,萧瑟得很。 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花。繁花飞谢飘零日,梦里燕归几人家?

转型时期产业工人的心路历程

北京交大袁伦渠教授在上课时问过我们:知道铁饭碗的来历吗?大家没有一个答上来的。原来指的是解放前的铁路工人。在铁路上跑,待遇高,稳定。解放后,继续沿用,扩大到整个产业工人阶级。正如贾樟柯在书中写得:70年代末,谁家的孩子能进工厂里工作,对全家来说都是一件荣耀的事情。铁饭碗不铁。产业工人境遇变化之剧烈是其他行业都望尘莫及的。可是,在文艺作品中,我们见不到他们的影子。直到看到贾樟柯的“24城记”。

贾樟柯:这本书做到了真实的记录

《中国工人访谈录》被评为新浪中国好书榜(2009半年榜)“十大好书”后,对贾樟柯的采访实录: 真实、自由的记录我在书中写到的情节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咱们身边到处都是工厂、工人。我在写这本书之前的采访中,也以为自己对他们很熟悉,但是真正接触他们后会发现,我们并不是很了解他们的境遇。我觉得这本书提供给读者走进工厂、走进工人的机会。我觉得这本书也包含了我们和父辈之间的关系,即便是朝气相处的家庭,可能父辈的一些经验也未必能谈到,但是通过访谈,使得埋藏在他们心中的往事能够抒发出来。这也让我自己收获很多,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父辈。我把有价值的采访都放进了这本书中,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做到了真实、自由的记录,采访质量都比较高,即便是履历很少的工人,他们的经历也是很丰富的,所以读起来并没有重复的感觉。他们对现实处境都有很理性的理解,他们的表述能力也都不错。文中尽量还原工人们的讲述状态对我个人来说,它是一本以访谈为载体的书,访谈本身需要技巧和经验,这方面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开始的时候,我不是很会问问题,也不能很快和被采访对象建立起信任关系,时间长了才学到一些技巧。采访本身经历了一年,所以这一年也是我学习的过程。采访过后,我跟一些工人还保持着联系,有一位师傅看完《中国工人访谈录》后,也想自己写小说,他觉得自己有能力把家庭三代人的命运写出来。这些工人很多都是很好的大学毕业的,退休后有时间就想写作。当然,有些师傅也会给我打电话,诉说一些自己家庭的情况。《中国工人访谈录》出版后,我都寄给了这些工人。写书和拍电影区别还是很大的,写书的好处就是,每个人的一生经历都能囊括进来,电影不可能每个人都能重头讲起,电影里的人物实际上是在接力,有的人讲60年代,有的人讲70年代,每个人的讲述都是有时间段的,我希望读者都能跟我进入到采访的环境里,在每一段采访前我都写了大概2000多字的采访手记,手记里面包括对采访者的直观印象,都是我第一印象的描述。另外,我在文中保持了被采访者的语言特点,比如说口语和适当的重复。我尽量在感受他们的讲述状态,如果读者能够身临其境,看到文字如见其人,我觉得就比较有意思了。此书再版时,会放更多的图片和对年轻一代的采访比较遗憾的就是,我们当时有很多图片,但书中的图还是没有原始资料多,并且以黑白为主,有机会再版的话,希望图的部分能多点。还有就是,我觉得书中对年轻的一代工人采访比较少,再版的话,我可能还会补充一些采访,现在18、19岁在工厂长大的孩子怎样看待他们的父母,看在工厂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贾樟柯给读者的话:虽然这本书中都是普通的群众,但是他们提供的生命经验和感受绝不普通,我觉得这对读者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我写完这本书后,感觉每个人的讲述里面都在谈自己生命经验里的困境,困境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但我觉得他们有超越困难的能力,我觉得这个精神是可以和读者分享的。“新浪中国好书榜”(2009半年榜): http://book.sina.com.cn/haoshubang.shtml

关于精神的世界

历史不断在向前发展,命运的齿轮不停的旋转,在脑海中唯一的沉淀便是一辈子的精神世界。《中国工人访谈录》与《24城记》虽然原于一个母体之中,但却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在电影之中更注重表达的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个人的生活与整个国家发展的关联,在社会的变革之中带给普通人群的剧痛。而在书中,找到了另一条关于在历史特定中,在体制中的,更为重要的线索。“厂荣我荣,厂衰我耻”,整个工厂就是那一代人所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在接受访问人中无一例外的都提到,工厂是一辈子的精神所在。在那个疯狂又带有理想主义浪漫的年代,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献给了时代的发展,“火红的工厂”是那个时代所最具有革命气息的称谓,人们赖以生存的是信念与组织。当今的时代物质功利主义是社会的主导,而所谓的精神世界在物质面前崩塌与无形,迷茫无助的人更多的是寻找宗教的指引。而更多的承载了一代人青春与激情的工厂被现代的巨大的机器所推到,拔地而起的是一栋栋具有当代气息的高楼大厦,被掩埋的不仅是破败的工厂更多的是我们的精神世界。

其余的都是沉默。

《中国工人访谈录》的封套写道:“书中长达五十年的工业记忆像一道划痕,让我们了解到,是谁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埋单’。” 《中国工人访谈录》是贾樟柯为了拍摄《二十四城记》而特意采访了一些老工人、工人子弟的访谈集合册子。总的来说,书比电影好一些,即使此书一些内容与电影剧本大概相差无几,但文字终归是文字,文字的力量并非影像可以轻易演绎的。 书里提及的那些老工人及工人子弟,在经过国企改革的波浪后,有的成为了个体户,有的成为了电视台主持人,有的成为了比丘尼。 任岁月流逝,任时光匆匆,曾几何时以为不可能的都随波逐流变成了可能,这只能怪那无情的光阴。 那无情的光阴在将人的容貌变得苍老憔悴,也顺便带走了那片撒过泪水汗水与青春的土地。 今天,华润置地“二十四城”又再重复着房地产商公式般的说辞,倘若没有那部电影,恐怕没有太多人知道这片承载着充满小资情调的“二十四城”的土地的沧海桑田。 在几年前,那还是个叫做成发集团的地方。成发集团又可以叫做420厂,这是它的内部代号。 420厂是为了响应1958年老毛的“三线战略”而由沈阳111厂调集三千工人奔赴成都组建而成。 在计划经济时代,这里见证了光荣与梦想,也承受着武斗、蒙冤的伤与痛。 十万人依靠着它,三万职工为它劳累,还有不知道多少工人子弟随着它成长又再成为它的一员。 可惜当计划经济时代落下帷幕之时,420厂也由盛转衰,慢慢地铁饭碗里没饭了甚至有了裂痕,下岗、下海、停薪留职成为了工人的主流。 在进行大量工人清理及技术升级之后的2006年,420厂才扭亏为盈。 这本书讲述的就是420厂五十余年来的那些人、那些事,同时也记录着中国社会一个不在引人注意却曾经牵动人心的共同记忆。 单凭这一点,就应该感谢贾樟柯导演。 在大量无趣、大制作影片充斥的年代,他还在坚持着去寻找失落的记忆,并将之转换成电影的形式,让更多知道或者不知道这些历史及中国现实的人更多的了解。即使那部电影并没有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映。贾樟柯在序言里说道:“在这些工人师傅讲述之余,在他们停下来不说话的时候,又有多少惊心动魄的记忆隐没在了沉默之中,可能那些沉默才是最重要的。”他也在每位受访者的引子里,写下了每位受访者的表情姿态:老领导的从容、朱继东的彪悍、侯丽君的含泪微笑以及他们回头看这段历史时的不经意与刻意,他们那样在乎又笑谈历史不过是你来我往的热闹。 而更多的则是他们的沉默。他们讲了那么多并不如烟的往事,但这些离那个完整的过去而言,可能连开头都算不上。 那么多峥嵘岁月,那么多黯然神伤,那么多青春理想,大概早已塞进了时间的某一个缝隙之中或者被藏匿在内心身处直到终老。这些都无从所知,毕竟当事人选择了沉默。在这个共和国迎来六十周年的时候,似乎很适合去反思历史,摸清历史的脉络。就像这些活生生的影响几代人的历史,倘若贾樟柯没有部《二十四城记》没有这本《中国工人访谈录》,我们又该从何获知。更或许我们也沉默,随着那些老工人的沉默,将这段承载太多的历史渐渐淹没。毕竟,这世界说到底也是没有什么永垂不朽,天长地久也会有时尽。

访谈@真@实

打开华润置地二十四城的网站,如同所有房地产楼盘广告一般,景色绚丽,制作精良,背景音乐颇为小资。但这不是我想了解的真实的420,一个小资前的二十四城是如何的,这是我看这本书前所想要了解的。早上9点来,花了一个多小时转了两趟车,从仙林到五台山,买了两本书,又等了半个多小时等待贾樟柯签名。看完书之后,发现还是值得的。还是得重申,笔者不喜欢贾樟柯的电影风格,粗糙,粗糙,依旧是粗糙,看来他也没有想要变得细致的的打算,虽然自己长的很细致,很注意皮肤和衣着。还有淡淡的香水味。。书和电影是类似的,但书要比电影好很多。1,后丽君本来以为这是一个群众演员,没想到却是真实的人物。揣度她是非真实的,是因为她蹦出的一些非工人阶级的语言和思想。还安排在一个空旷的公交车里。这算是导演的不是了。2,文革更多人提到了很多文革的事情,很真实,因为他们真实经历过,但在电影里,却变成了只言片语。这可以看出我们这个机构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在变得开明,而国家广电总局却依旧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凡是有关他的新闻肯定都与封杀某部片子有关,或者又发出了什么什么禁令。我想,处于在国内上映的目的,老贾肯定删去了很多他可定也认为不应该删去的文革描述。此处的文革和我以前了解的是有出入的,我的大部分文革印象来自于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等等,小说把文革的暴力虚掩成了一种故事情节的烘托,虽然你能感觉到它的暴力和血腥,却忍不住还是哈哈大笑。王小波的描述让人觉得文革如同就是虚幻不真实的一般。一个受访者说他经历了别人的死亡,真正的会死亡,躲在宿舍不敢出去,那时候枪支泛滥,不亚于美国,美国的正常人还不会随便开枪,中国的正常人却认为开枪杀死那些你熟悉的人是一种革命的表现,是追随老毛的英勇举动。而,国家主席是可以随便攻击的。或许,也可以随便枪杀。。这是一个变态的时代。3,陈冲小花是小花,陈冲是小花,小花就是陈冲。虚构的人物有虚构的美,小花很美,特别是她拿着镜子涂口红的镜头,这是个在哪里都风韵犹存的女人。她是标准件,但她说,即便不是标准件了,她也不是报废件啊。所以他放弃了一个老总对他的追求。这个老总曾经贫寒时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如今他想得到她,就因为她曾经癞蛤蟆这般的想过。这个上海女人有所以上海女人的精明。精明不仅是体现在物质上,对上海人来说,精明的人生是需要到最后不后悔的,光有钱也是不行的,要对得起自己。美丽不是用来做交易的。我情愿一个人过一辈子,这也蛮好的。4,装嫩?一个朋友很不喜欢赵涛,说她在影片中山寨了一下八零后,把我们给玷污了。没那么夸张,老贾喜欢赵涛大家是知道的,影片里没有赵涛也是我们会不习惯的,所以,就如此的,将就把。她赌气离家,和这个男朋友住一阵,和那个男朋友住一阵,再和另外一个男朋友再住一阵。这和八十后的生活还真是蛮类似的。如此,我们熟悉我们的生活。

自助者天助

一样的起点,一样的背景,一样的开始,书里每个人的结局都是真实的不一样。有舒心的有不舒心的,有舒服的有不舒服的。不管外部环境怎样一样的恶劣,到了结尾,每个人却走向自己不同的结局。所以也不用过多的责怪外因,在这些没有办法改变的时候,改变的只能是自己,所谓自助者天助。

边缘 不止一种

访谈很浅近,都是柴米油盐的问题,记忆雕刻的画面。没有体制,没有所谓的大局,有的是怀念,是小小的伤感与希望。看到成都,甚至于看到新都的时候,就有一股力量让我读下去。更不用说是420厂了。爸爸说那就是成都机械厂啊,他说那就在猛追湾那边的撒,还说本来国家答应一个发动机制造项目结果没有批,他还说那里造过洗衣机冰箱,我说嗯这我知道,双燕,现炒现卖哈哈。国营军工企业有多少讲不完的故事。提到军工企业,我应该算是三代子弟来着,外公在三堆的821厂工作了大半辈子。爸爸妈妈年轻的时候也在那里工作。外公是标准的工人,外婆是标准的职工家属,妈妈还有舅舅们就是标准的在子弟学校里学习的职工子弟。所以看着前辈们讲的故事就像看着外公外婆坐在面前一样,真的很感动。提到国营企业,总是和腐朽的管理机构庞大的职工团体难以挽救的债务累赘改制的失败破产的结局相联系。是的,420破产了,821厂也破产了,但是听前辈们提起这一切,并不全是悲哀,他们总是说着各种辉煌的过去。我认为,笔者的访谈肯定不同于CCXV之流,被访谈者肯定是抱着说真话讲实情的态度来受访的。在受访者里,有不少外地迁来的工人,大多是从东北来的,他们说那时还没有火车呀,那时从沈阳到成都要先到大连还要坐船呢,而且到了成都还要自己盖宿舍。但是他们并没有怨谁。都是动员动员就过来了。我就很感慨,这就是那一代人的精神么?在我外公身上外婆身上体现的觉悟?只要党和国家需要,说办就办,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各种费用算的跟卖似的各种条件提的跟诈似的。(当然,我注意到,受访者一再强调:“那时候工农关系好啊……”这句话就好像老一辈的人老说:“还是毛主席那时候好啊”一样,戳着痛处。)后来还看到一位前辈,因公伤了右手,但是他说他还是很感激厂里,说他住院的时候成千上万的人去看他,我就有种感动,觉得比起现在穿着华服的我们,那时戴着愣头眼镜穿着永远大一号的蓝色工服的平头男人马尾辫姑娘是不是更加的美丽可爱。这些工人们过着平凡甚至紧巴巴的生活,但是他们在集体中学到很多,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对曾经的辉煌念念不忘。妈妈有时跟我提起过去的821厂,总是说人们多么和蔼可亲,福利多么好。不管现在情况多么惨淡,总是有一座殿堂矗立在那里不可动摇。还有文革,从普通知识分子的角度看似乎并不是那么不可愈合的伤痕,很淡然的叙述,不管是不愿提起还是什么,总能体会到他们并不怪国家。而从普通工人的角度,我们也许更能体会到文革的情形,大家无聊胡闹,真实情况谁都不清楚。所以文革怪谁呢,谁也怪不了的呀。说到这里又想起外公讲的一个故事,说是他带的两个学徒,平时经常到外公家里蹭饭吃,结果文革的时候,白天刚批斗完外公,晚上又师父师母地叫着到家里吃饭来了。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个轻重,伤害的负担背在身上劳累的是自己。更加多的,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应该是企业的现状吧。看着那些受访者,情况各种各样,有退休的,有工作在底层的,有在家炒股的,还有超脱尘世束缚出家了的。这些我都见过,在昭觉寺游玩时,受到一位以前是我爸妈同事的和尚的热情款待;在回家的时候看见我妈以前的同事摆地摊卖袜子;听大家说到以前那个疯子叔叔(上海交大毕业的高材生,受不了压抑的现状神志不清)现在在守废弃工厂的大门。年轻人纷纷离开老厂(我爸妈当年就是直接辞职),留下的据说都挺悲惨。下岗在家,什么样的工作都尝试过,辛苦度日。不过相同的情愫,工厂破产了,看着自己辛苦一辈子的厂房就这么荒废,变成历史被逐渐淡忘,每个人心中都是无尽的苍凉呢。我觉得这本书让人有种感慨,历史的洪流有席卷一切的力量,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东西总归要灰飞烟灭。然而如蝼蚁般渺小的人们挣扎着过活,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悲哀,在边缘上呼号的他们,又有谁有力量去帮助;被洪流一起卷走的,除了腐朽还有多少辉煌,还有多少希望。

其余的都是沉默

在第一页最下面,自己的序中,贾樟柯说,“但,这个世界有什么是铁打不变的呢?”我的父辈所欣羡的“工人”阶级,现在有几个没有买断工龄?进入工厂的那些孩子有几个现在还能拿到稳定的工资?还有福利分房,还有相当可观的退休金,这些,贾樟柯说,“是一个阶级内心的骄傲”。他说到自己写好关于中国经济转型下工人处境的剧本,两个年轻人,进厂,成为劳模,恋爱,生子,下岗,麻将,做小生意……但是贾樟柯想了一下,自问,这部电影里面的主题,出了社会层面问题,诸如工人生活困顿之外,还有什么更多的东西吗?“我觉得工人这样的群体,他们在体制里面的生存经验一定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现代楼盘即将取代国营工厂时,在这无言的土地再次看到自己身上的起起落落时,那些曾经的工人,记忆如何安放(一句很流行的话了现在,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的表达)?所以城市的两极也在这时凸显,市中心灯火辉煌,品牌店拔地而起,而在不远处的宿舍区,牌桌上的输赢只是在一两块之间。贾樟柯带着诗人的一种忧伤,问,“当夜幕降临,人们各自回到家里面,这块安静的社区里又埋藏了多少的不平静。”?他们在无人的时刻,才会让眼泪落下。因为负担太重,并且卑微。当他们沉默下来的时候,那些记忆就隐没在了沉默之中,而正如作者所说,可能那些沉默才是最重要的。

你以为你离制度有多远?

你以为你离制度有多远?读过《中国工人阶级访谈录》,这是一次集体的失语,又是一次个体的释放,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心里感到憋屈”,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社会变革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表示“理解”……曾经,他们是工人老大哥,大工厂,大机器,衣食无忧,热火朝天,如今,他们让出工厂的地盘给了开发商,自己成了下岗、失业、退休、买断的人,被制度远远地抛在一边儿。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想起了几个小故事。制度的安排大三的时候,系主任的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老爷子嫌我们教室的桌椅摆得太密,几次训斥我们几个班委。也是,我们一个班近50人,很挤,摆了八行,排阵是242,中间看上去确实是一个大疙瘩。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系主任的课没人敢逃啊,所以显得格外拥挤。于是,按照老爷子的意图,我们班委开会讨论,趁着一天下午没课,调整成了2222的格局。原以为第二天一早会炸窝。结果……没人质疑为什么调整了座位,反到是都急着给自己找自认为好的座位,谁挨着谁啊,谁在角落里好听歌啊,谁离热水器和暖壶近上课好喝水啊……我们有选择嘛?我们有选择啊!不过,是别人安排好的。制度的阵痛曾经在原来的单位做过一段信访工作,大多数的时候,以我们的职责范围,并不能解决大多数来访者的全部问题。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并不全是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只是想找个地方找个人说得说得。做聆听者的工作不到两年,有过很多印象深刻人和事,最深刻的莫过于有一次陪着领导接待,一个老上访户说的一句话“你知道什么是切肤之痛嘛?你知道嘛?刀没有剌在你的身上啊!!!”没经受过切肤之痛的人,说什么都是扯淡。制度的异化无数次的开会,曾经无数次地想过这样的问题:“他们为什么坐到了我们对面?”长期掌握话语权的人,有时候,确实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他们说得太多了。制度的松动上次看三联,陆川的采访;这次看这本书,贾樟柯最后也写到:还要感谢成发集团,我告诉接待我的领导,我要去采访那些曾经经历过巨大困难的工友,他并没有表现出如我所料的焦虑和不满,大笔一挥,允许我走进工厂拍摄。我却只记得当年陈虻老师给我们讲课,说《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有个内部刊物叫《空谈》。借“贾科长”后记的标题吧,“话到此,不多言”我们只希望会越来越好!

又是卓越送书

看书比看电影爽多啦,可以自己控制节奏。电影里面人物要回忆,要伤感,要黯然,总是要牺牲点时间来酝酿情绪,可悲我这种难以入戏的人就要干巴巴的等着看他们回忆伤感黯然,急死人了。我说怎么电影里面的人物都显得作作的,原来都是虚构,唯一真实的那位主持人,未虚构是因为他本身就够作的了。贾导演你要闹哪样!前面的真人访谈,一大妈幼年坐船去成都,一人躲船里玩,大人以为是岸上走丢了拼命找,又不敢误船只能放弃回来,发现孩子就在船上。到吕丽萍这里,活活变成了来成都时水路丢了娃。。。不带这么创造戏剧矛盾的吧?!电影里面的代购姐,也是位够作的,也是虚构的。她和赵刚两人真是作的天造地设啊,这俩角直接导致了我对剧情翻天覆地的误解,以为您是拍讽刺剧而不是时代洪流下记录平凡小市民呢!欧天呐,还有喜感的标准件!您就拍记录好啦,干嘛另编剧本呢,编得还那么作,整得厂里职工全都是伤不起的折翼天使,无病呻吟的~历史转折中平凡小人物被迫波动的命运也算是中国文艺的一种套路了,我至今难以理清它的意义,或者说,我不知道它除了提供一个虚拟的发泄空间外,对于现实的改观有无实际作用。看这类题材会让我觉得自己特虚伪,当个把小时的鳄鱼,再自我感觉高尚地回到龌龊被动的现实。但是,贾导演,如果您打算记录这些茫茫的平庸的生命,请诚实!

可爱的工人

一口气看完了贾樟柯的《中国工人访谈录》~一直对上一代人的生活充满好奇~我经常让家里人给我讲过去的事儿~什么大串联~造反派~毛主席语录~在我眼里他们活得很超现实~生活在神话与鬼话中~中国的确需要一个记录下岗工人的电影~他们是中国的领导阶级~曾经是社会的上层~如今沦落成社会中的底层~成为最不被关注的一个群体~被许诺的美好的梦想最终还是要让位给现实~这个时代注定不会再出现~这个时代的人也注定只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他们在那个时代的辉煌不会延续~我曾经觉得那个时代的人很奇怪~很畸形~我现在能够感到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特有的热情~~单纯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热情和信赖~~或许他们是~最起码是能够在预测到的未来里~他们是中国最后一代有信仰的人~生活质量只是一个方面~虽然很重要~他们的下岗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我觉得更大的打击是中国的一个单纯、激情、怡然自乐的时代的结束~人们又回到了追逐、计较个人物质利益的时代~当然这是正常的~于情于理的~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也许更容易快乐~

就像现在正在解构央视配楼的工人。

就像现在正在解构央视配楼的工人。当初是他们建立的,着火烧了,现在开始拆了,这就是牺牲。我站在科伦大厦上每天就看着,结果科伦大厦也要拆迁了。这也是牺牲。我们都是有感触的,到了切身的时候,才会体会深刻。这就是圈。

没有面目的中国工人

电影和书我都看完了,但说到写点感想总觉得很难,中国工人的当代生活,本身话题就非常沉重,更何况工人阶级从荣耀的“领导阶层”以降就集体从公众记忆中消失许久了呢。说起工人我可能会从王进喜、时传祥一下就跳到下岗、失业,中间工厂的转型,工人生活的转变是空白的,是没有记忆的,工厂和工人变成了一个冷冰冰的符号和概念,仿佛它们的背后不是有血有肉的人的生活。文中贾樟柯的序写得很好,也许是他生活的缘故,他对底层民众的关怀和思考,没有那种隔靴搔痒和故作姿态的感觉,他对体制社会对处在其中的个人的影响的思考也是到位的。序的最后是这样写的:“每一次访谈将要结束的时候,都要伴随着很长时间的沉默。在这本书里,白纸黑字,句句都是过往的真实生活。但是我一直在想:在这些工人师傅讲述之余,在他们停下来不说话的时候,又有多少惊心动魄的记忆隐没在了沉默之中,可能这些沉默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大家看了这本书,也能看到那一片沉默。”王小波曾经写过沉默的大多数,鲁迅先生曾经写过无声的中国,一百几十年这样过去了,沉默的依然沉默着,偶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需要,让沉默者粉墨登场,华服卸去之后依然得去补缀那生活的破衫。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的经历。父亲也是60年代响应毛泽东的关于三线工厂建设下放到一个山城的军工厂搞建设的,当年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如今只剩下废弃的机床和空荡荡的厂房,还留在工厂的工人师傅的处境与420厂差不太多。我父亲的好朋友是50年代上海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千里迢迢来支援西南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返城,现在留在工厂里帮人维修家电,60多岁还要为了一个月千把块钱到另一个小城去打工。当年的山城只有两路公交车,就有一条是去我父亲那个工厂的,现在山城里有20多路公交车,而那一条线路却早就废弃了,要去要么打的要么坐一天只有四趟的城乡小巴。我的父亲是幸运的他早早就返城了,但我知道一定有那些并不那么幸运的工人师傅要承担那过于沉重的命运。这样的生活反差原原本本的写下来就是极好的现实题材的小说和剧本,但这样有批判力度和现实思考的作品当下太少太少。《二十四城》作为反映当代工人生活变迁经历的尝试,就显得太弥足珍贵了。比起电影来,我更喜欢阅读文字。影像太直观具体了,导演的意图和创作扑面而来,有时反而阻碍了我的思考。阅读文字就不同,或快或慢全由自己掌握,品读下来就像加入了个人理解的再创作,可能不尽如题意,但真正是我自己的《二十四城记》。但这不意味着我排斥影像,相反我也喜欢贾导对工人师傅的访谈时的用心。像封面这样在空旷的厂房中,用陈旧的车床和冰冷坚硬的产品零件做背景与表情麻木的有血有肉的老师傅合影的场景;像用大巴载着工人师傅在成都的街头行驶从而展开访谈。中国的工人阶级曾被抬高到一个本不该身处高位,也在现实生活中被贬低且遗忘到一个他不应该身处的地位。书中和电影里没有答案,它说的只是曾经有那么一些人在那些时候做了那样一些事情,但仅仅是就填补公众对那段记忆的空白而言,也是多少有些助益的。就是作为工人本身,对那个时代那个工厂的记忆也是非常复杂的,我觉得那个赵刚说得很好,他说工厂就像一个摇篮和鸟笼,在那个时代特别温暖和有保障,时代变了,人长大了,必然要离开摇篮,但在摇篮里呆久了,甚至忘记了走路的本能。你能恨摇篮吗?即使你离开了工厂,它的影响也左右了你的一生。工厂和工人作为体制的受害者而言是没有差别的。后记中写到:话到此,不多言。的确相比国人的记忆,本书本片讲出来的,连开头都算不上。导演能看到这一点难能可贵,我们的确欠那些没有面目的沉默者太长的时间,太多的篇幅。

420的见证——贾樟柯《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

路是怎样走过来呢——为了不同的原因千里迢遥迁居流徙,发展工业人人面对笨重大机器有自己的岗位自己的专长,工业息微让路给商业地产市民生活遽然转变,这些大概是香港神话的陈腔故事,而远在四川成都以上的陈述也有吻合之处。当代中国大陆导演贾樟柯的电影《二十四城记》和他所写的《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一书(名字令人想起王军讲述北京城变迁的佳作《城记》),为一间大工厂和曾经在厂里工作、生活、长大的小人物写下了挺动人的见证——「2006年底,有一天新闻里讲:成都有一家拥有三万工人,十万家属的工厂『成发集团』(又名『420厂』),将土地转让给了『华润置地』,一年之后整座承载了三万职工、十万家属生活记忆的工厂将会像弹烟灰一样,灰飞烟灭,而一座现代化的楼盘将拔地而起。从国营保密工厂到商业楼盘的巨大变迁,呈现出了土地的命运,而无数工人生生死死、起起落落的记忆呢?这些记忆将于何处安放呢?」(〈序:其余的都是沉默〉,页3)电影和书都以真实的工人访谈开始,例如曾任党委副书记的关凤久概述了420厂的变迁,如何在「抗美援朝」时从东北前线迁厂至成都,四千多人从沈阳迁往新厂,六、七十年代工人和领导一同经历文革,八十年代又从军品转而生产民品。工人侯丽君在公交车上诚挚剖白,如何在420厂成长、工作,到九十年代因420厂的衰落而下岗失业。而当年的工厂子弟赵刚离开了工厂,自己找到出路。几个受访者的故事从不同角度拼凑出420厂的工人生活了,真实具体而且有血有肉。一轮工人访谈后,贾樟柯在电影和书中安插了四个虚构人物访谈,打破纪实与虚构的边界外,也尝试表达出导演的理解和想象,从小故事折射出大时代的转变。吕丽萍饰演的大丽带出当时意识形态的无上权威掩盖了个人的流徙历程和悲痛;陈建斌饰演的宋卫东道出文革时的自由时光;陈冲饰演的小花则明显有导演的刻意调侃成份,然而小花的悲剧是一个漂亮的上海女子因知青返城家里人太多而来到420厂,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结婚卒之年华难再,但她也适意地自个儿生活。最后是赵涛饰演八十后中产女子苏娜的自白,这一段代表了年轻人的角度,最为感人,昔日她是工厂子弟跑进商业潮流,如今从母亲的劳动终于明白到上一辈的付出,工厂终于要拆除并建成二十四城,她要在城里买一套房给父母,她似乎成长了而且直面工人女儿的身份,至此导演将感情导引到一种经理解而生的怜惜上了。贾樟柯说得非常好——「曾经为了让国家富强、个人幸福而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但五十年来我们为这个试验而付出的代价是什么?那些最终告别工厂,孑然一身又要重新寻找自我的无数个个人,浮现在这条新闻背后。我一下子感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寓言。从土地的变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集体主义到个人。这是一个关于体制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全体中国人集体记忆的故事。」(〈序:其余的都是沉默〉,页3)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在急速发展,谁愿意从高楼大厦的影子下回过头来看小人物的故事呢,每一个小故事总有时代的记认、一把辛酸泪、悲欢与离合,以关怀的目光发掘人、记忆与土地的故事,总能够对自己的身份处境、对他人的生活与生存得出更有人情味的深刻理解,贾樟柯在电影与访谈录都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工人访谈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