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田野笔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 如何做田野笔记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532756650
作者:罗伯特•埃默森,雷切尔•弗雷兹,琳达•肖
页数:309页

另一种角度去看世界

  这本书我花了一个多月读完的,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做标注,读完后把这些标注手打输入电脑,将近一万七千字。  我第一次知道人类学里的田野调查,是在《耻辱者手记》里的惊鸿一瞥。然后去百度文库搜了一堆田野调查笔记来读,觉得不过瘾,就去读了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江村经济》只看了个目录就肃然起敬,无比景仰。《如何做田野笔记》这本书刚出版我就知道了,我觉得这是本非读不可的书,于是一直在等待电子版出版,等不到后还是读了纸质书。不能用kindle做标注我也就只好手打了那一万七千字,不过我觉得值得。  比较乐的是,读完这本书跟朋友们玩卧底游戏时,我老是不自觉张口就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说”balabala的,遭到他们吐槽。  为什么会觉得这本书非读不可?  人类学本身,对我是没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的,更吸引我的是人类学进行研究的方法。读完《江村经济》,彻底了解田野调查是怎么一回事以后,我察觉到了这一套研究方法的其他价值。我觉得如果我能掌握这一套方法,不管我是去采访别人,还是自己做什么调查,或者是拍纪录片,甚至我什么都不做仅仅是照常生活,我对生活的洞察、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把握,都会深刻得多。《江村经济》对我的震撼太大了,那样的洞悉力度和结构程度,是我所渴望拥有的,我意识到如果我自己也能做到的话,这将对我的生活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这是一本很优秀的书。它完全担当得起它那简单直白的标题,对人类学认识浅陋如我,读完这本书也能明白田野笔记的构建全过程,以及很多田野调查进行的方式方法。这样有条不紊地徐徐道来,理论及实例并举,吸收程度非常好,至少我觉得自己读完了即刻就能进行实操。  我也的确试验过。我没有真正去做田野调查,而是把田野调查的方式方法用到了市场调查上。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最终没能进行下去,但它的确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能性。  它没能影响我的生活现状,可我想我已经清晰看到了它对我日后生活的影响,以缓慢而不起眼的方式,深深地渗透进了我的生活,影响我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有一条阡陌,草蛇灰线般穿越田野

田野的灌木层是人类的巢穴。这样说,是因为田野调查的阡陌上,有些灵魂蜿蜒而行,穿越泥沼与灰暗,寻证生命的尊严与价值,更是为文明挽留基本的风度与自信。尽管大多数时候,人类学家以科学家自居,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类学家与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活生生的个人,各种感受的交织,情感的触动免不了影响研究的结果。不过,不要紧,承认这种“沮丧、尴尬、疲倦和窘迫”并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而且越来越被看作是田野叙述中,一个有益的维度。虽然“许多人仍然相信,充满焦虑的‘忏悔故事’的个人化田野叙述,存在损害民族志工作有效性的风险”,但是,“如果一定要谈到田野工作中的负面经历,这些经历通常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是民族志磨坊里的谷物。”如果说20世纪或是更早的人类学家更多时候是在“探险”——— 前往丛林或海岛,记录“文明”社会未知的文化和生活——— 为的是满足人们对未知的渴望,对遥远异族的猎奇心理。那么今天的人类学家研究的“性工作者、残障人士……地下经济网络中的毒贩、监狱中的囚犯”的意义何在?这是今天的人类学家最经常需要回应和解答的问题。答案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每个时代的问题,通过对田野调查对象的描述,帮助人们了解、认清、分析、解决属于这个时代的问题,是人类学家进行田野工作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写成《江村经济》,是因为一战与二战之间,短暂繁荣期的世界经济,给中国农村传统社会—经济结构提供了变迁的动力,如何通过对变革中农村社会的分析,找到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是费先生在“江村”田野中试图回答的问题。同样,20世纪80年代的费孝通,开始关注“小城镇”建设,这又与当时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对经济发展的诉求结合在一起。他的田野调查不再局限一村一地,关心的问题也随着时代“与时俱进”。

笔下的田野

本书具有一个前提,民族志直接来自田野笔记,而不仅仅是“田野工作”。也就是说,田野工作者(不仅是人类学者)不仅要“做”田野,更要写下田野中收集的信息,而且还要保证写得详实而具有反思性。就人类学的意义来说,本书的亮点在于将对民族志的反思提前到了原材料的阶段,也就是可被视为人类学者私人文本的田野笔记。因此对民族志作品的反思也就提前到了做田野笔记的阶段。与其说是对方法的辅导,倒不如说是按照正规顺序去反思田野工作方法论的全过程。在田野工作中,人类学者去看和感知、问询和观察,然而记笔记的人类学者的需要做的并不仅仅是传声,而是作为一个能动的知识个体去编排和转译,他或她需要随时注意自己的立场和思路,从最初惊鸿一瞥记下的只言片语和些微细节,到事后不久整理的连贯的话语流与行为流,再到随时间沉淀下来的注释、备忘与存疑,最后经过选择、分析和加工形成面对更大读者群的民族志。这看似是一套流水线式的操作流程,用工业化消解了人类学的浪漫情怀,但细细想来让“任意而为”的民族志多少在行为上有迹可循。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反思,为何如此询问?为何找这个人询问?为何选择了这些材料而舍弃了另一些?之前预设的理论是否可靠,是否还需要修正?等等。这里不需要强调客观和真实,而是要强调反思与自省,从细节的汪洋大海里提炼出学术共同体的通用文体。然而也是书中强调的有理有据存在隐患。书中的田野笔记是通过人类学者作为主体的观察和询问得到的,是被记录的话语和行为,而不是文字本身。因此这是基于无文字社会或者说不以文字为载体的田野工作的经验,对于以文献和其他文字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工作并不能很好的概括,例如某些以纯文献为田野场所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新闻无学

【1】田野调查入门参考【2】客观性,真实性,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诸多理念让人想到的是新闻专业主义与采写规范。但其实践技术与方法在这本书里得到呈现。本来应该是新闻系基础的知识,却在新闻系师生默契地指认新闻学科的学院教育与新闻实务绝缘之后,把培养基础知识的责任完全丢给了业界,由此带来的必然是系统、专业、科学、自觉向无序、业余、狭隘、自发的滑落。新闻无学。


 如何做田野笔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