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 世界时装之苑

作者简介

风-格-她-生-活.
引领中国风尚二十年.


 Elle 世界时装之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新出的,改版的,统称革命性的。以至于现在的杂志都想要出卫,却不知道该拿什么出卫。ELLE还算是综合性比较强的。比起其他一些走平民化路线的,我觉得ELLE,Vogue这样的杂志更值得去买。因为现在的媒体多样化已经很有水准了。无论你是走在马路上,多逛一些小店,或者和朋友们聊天。都可以在那些百搭中找到适合你的一款。如果说大师是通过那些不鸣惊人的地方和事物去寻找灵感的话,那我们为何不可以先从大师的泛想中先寻出我们需要的惊喜呢?
  •     内地时尚杂志与读者的关系,类似国足与球迷的关系。球迷世界极,球队业余级,杂志三流,读者一流。看多了意甲和英超就无心再看注水的什么中超,看多了林德伯格和纽顿的时装照片就不想看什么国内大片了。现在的读者口味已经不同往日,可是编辑们的水准还在原地踏步。显然,他们低估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就象时下的中国导演把观众当作纯娱乐的动物。人毕竟不是只会吃的动物。他们需要精神的滋养和爱的抚慰,需要被引向美,美是灵魂的升华。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可惜了的不是20块钱,而是一种智商遭到侮辱的感觉。曾几何时,现在的麻辣情医,昔日的ELLE编辑吴迪曾经在回答一位读来信的时候,骄傲的宣称ELLE是法兰西风格的高端时尚杂志,而不是《知音》,《读者》,《故事会》那样的刊物。言下之意是说,看《故事会》以及所有几块钱杂志的人都是没有品位的穷光蛋。我到初中还买《故事会》,应该说,早年的故事会是我提高作文能力的一个巨大的帮助,也是那个杂志甚少的时代人们温暖的记忆。佛教中有一个罪过就是所谓的口业。说白了就是劝人要嘴下留德,不要造口业,说话要注意分寸,给人面子和尊重。报应果真就来了,在前些天现任的主编就因为说了过头的话遭到了痛骂。我自然是不赞成人身攻击的,但是作为一个ELLE的老读者却也忍不住要说几句话,晓雪编辑无论对自己的言行还是杂志的前景应该进行反思,这本杂志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到底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读者群,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编辑需要严肃面对的问题。我还清楚的记得,15年前自己第一次在一个熟人家里看到《ELLE》的情景,惊艳的感觉。那时侯我们这个小城市刚有了第一家真维斯专卖店,而我竟然以为那是一家卖真丝衣服的商店。对于我这种没见过国贸和恒隆的小城市的女人来说,那个时候,时尚杂志是了解时尚唯一的途径。而尹岩做主编的《ELLE》,是我每个月都要坐公交车到本地唯一一家出售十元以上杂志的邮亭去买的--一个梦幻。虽然以现在的观点来看,那时侯的杂志尚显单薄,主题也过于单一,却难得的拥有一种高雅的格调,对于时装本身与欧美时尚资讯的介绍比较全面。当张宇做主编以后,开始了激进的本土化,大量的使用国内明星做主题,采用本土摄影师的作品,增加了许多与时装无关的栏目。这种摇摆于贵族与平民的风格也被她本人带进了后来的VOGOU。平心而论,晓雪的文章写的还是不错的,得到了一些文艺女青年的追捧,但是杂志本身却办的不好。主题无聊,文字幼稚,图片庸俗,除了编者卷首语和外版的广告,没有什么东西,我的感觉还不如〈都市丽人〉。至少人家才6块钱。我觉得晓雪女士似乎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她以为仅仅凭借自己的知名度和与时尚没有多少关系的文章就可以稳坐时尚教母的宝座。时尚教母这个词确实被滥用了,严格的说,中国至尽尚未出现一位戴安娜弗里兰和ELLE创始人那样的传奇女人。原因很简单,塑造一个贵族需要200年。人民是穿普拉达了,可是中国没有缪西亚普拉达,甚至帕特里夏菲尔德。一切都是借的,仿制的,山寨的,抄袭的,时尚也如此。没有思想,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没有艺术就没有时尚。所以--中国无真正的时尚,无真正的时尚人物,无真正的时尚圈。美国抄欧洲--大多是抄法国,日本抄美国,港台抄日本,内地抄港台。凯丽布拉德肖和萨布林娜要到巴黎才能完成一个女人最终的蜕变,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才能获得时尚的终极版,杰奎林肯尼迪要穿上夏奈尔才获得世界性的承认。法国,巴黎,一直是世界时尚的圣城。要感谢的首先是路易十四,他开创了奢华的法兰西风尚,要感谢拿破仑和他的妹妹波林娜,哥哥征服了欧洲装扮了巴黎,妹妹用巨额的帐单发展了巴黎的奢侈品行业,要感谢夏奈尔,迪奥,20世纪与戴高乐齐名的法国人,两个人用剪刀和香水复兴了法国。但是,最要感谢的是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从普桑到大卫,从热拉尔到雷诺阿。假如没有这些人,巴黎是不会拥有时尚之都的美名的,他们用画笔和颜色陶冶了一代代塞纳河畔的女人,用他们温柔的眼睛爱抚着法国女人的身体,用他们热烈的情感给予了巴黎女人无与伦比的自信与魅力。法国风格是一种折中了拉丁的艺术气息与北欧的实用精神为一体的风格,继承了希腊的古典精神,混合了法国知识分子的优雅。我见到过一张法国版的ELLE封面,是美丽的艾玛纽贝阿站在大海中半裸的侧影。那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人体,丰腴圆润,线条优美,却丝毫没有低俗的感情,而是洋溢着对于女性与母亲的赞美,好象是水中的圣母,又宛如阿芙洛蒂特的诞生。这就是艺术。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风格不是一夜就可以塑造的,风格是灵魂的化身,没有灵魂就没有风格。风格是需要熏陶和学习的,是需要艺术氛围来培养的。一个好的时尚从业者,应该首先是一个具有艺术修养的人,特别是一个时尚杂志的编辑,不仅仅是穿普拉达的女王。陀斯妥耶夫斯基说过,玛丽安东尼特在牢房里穿着破旧的衣服补袜子的时候,比她锦衣华服更象一个女王。重要的是一种陈独秀先生所说的,贵族首先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人。对于一个长期工作在缤纷豪华的时尚界的人,对于时尚的把握应该是象夏乃尔一样,彻底的了解,勇敢的蔑视,出奇的创新,最终获得时尚的主宰权,最坏的,不是别的,正是丧失自己的个性一味的跟风沦为时尚的奴隶。虽然平民化已是一个无可争辩的潮流和事实,但是对于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对于人性的理解始终要放在经济利益之上。假如有一天意大利的手工制造皮件完全让位于大规模的流水线作业,那也注定要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基础。因为就本质来说,时尚是属于少数人操纵的产业,时尚理念的制造者,时尚编辑要清楚的给予自己杂志鲜明的定位,是彻底的服从短期利益大众化还是坚持自己指导性的原则,一定要准确无误的传递给读者。有些价位中等的时尚杂志定位很准确,坚持了自己的风格,依然深受广大中小城市女性的欢迎,反倒是那些所谓被盛名所累的国际引进期刊,在本土和国际,平民和贵族之间难以取舍,通常的做法是一张出自国际知名摄影师的封面配上一个非常网络化的可笑标题,邀请一些二流的明星来充填版面。在书市上曾经看到两本外版的时尚杂志,意大利版本是令人惊异的华丽和艺术化,完全是一本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美国版本的则简单质朴,实用性很强。当然,我个人更喜欢前者。翻看我们内地的时尚杂志,真让人失望的以为和我们拍摄的所谓大片一样,完全是出自几个擅长抄袭和拼凑伪大师的手笔,毫无艺术美感的时装摄影,顾作前卫的姿态,掩饰不了的是没有艺术修养的灵魂和拙劣的品位,在貌似时髦的装潢下是一颗刚刚爬上中产阶级阶层虚弱的小市民的心。中国人很奇怪,即便原本是一些科学严肃和精巧雅致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便成了家长里短的劣质品,比如百家讲坛成了评书联播,心理访谈成了大妈大爷拉家常。而法国风格自由高雅的她,在到了中国内地20年以后,也成了一位手拿仿冒LV手袋的大姑娘。我觉得世界上最累的事情不是下井挖煤和做总理,而是一个人要讨所有人的欢心。这是不可能的。做人和做生意一样,就怕两边不讨好,害了自己。一个人是这样,一本杂志也是这样。它毕竟不是盐,不是水,谁都需要的东西,所以你只能讨一部分人的喜欢。目前的内地已经不是20年前,时尚杂志琳琅满目,竞争激烈,人们也不再是那个只知道CD的人,各个阶层的人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时尚资讯,如何在这种复杂的局面获得生存空间是个严肃的问题。假如你要走本土和大众的路子,势必会失去那些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和比较西化的老读者,那也罢,但是你就没有资格再对着别人不甚完美的面孔口出狂言,既然你下来了,就要服从下面的规则,不要再摆高级白领的架子。在那里没有人吃你这套,人家要的是被肯定与承认而不是指导。而那些网络风格的话题和八卦根本没有必要再花20块钱看,比讨我们这个国家和时代大众的欢心,ELLE不是对手。其实说了这么一大通,是下了决心除了换季的潮流增刊之外,不再购买ELLE,因为她变了。我想知道苏非玛索的近况,她只告诉我范冰冰的新电影,我想看阿佳妮的照片,可她老是把章子怡抬出来,我想知道欧美女性的新风尚,她总是说一些我的青春我做主的话。我想说句实话,因为我不懂外语,才看ELLE中文版,要是我会说法语我一定看原版的杂志。要是我想知道如何搞定办公室的狐狸精,我还不如去买你们曾经不屑的几块钱的杂志。你究竟如何定位自己的读者群,是给年轻女性还是成熟的读者?是注重时装潮流还是热门话题?是作为年轻人的启蒙杂志还是有一定艺术含量?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和自由创意的前提是要学会尊重人,尊重你的读者。自由不意味着任性,平等不等于庸俗,博爱不是曲意逢迎不讲原则。这才是真正的法兰西精神。大概是2000年的时候,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的我收到了来自ELLE的一张小日历卡片,我当时非常感动。而以后,我无论是写信还是答卷却始终再也没有得到一个字的答复,也许,我和她彼此都不再需要了。对她来说,我太老了,对更年轻的人来说,她太老了。
  •     elle是再没有之前的辉煌了!我看ELLE在做厚,哪怕买一送一,也是做不过VOGUE了!为什么呢?主编大人都不务正业了,哪里有好品质的杂志??正如每位一直看elle的朋友一样感觉 越来越差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