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女论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42645715
作者:(日) 上野千鹤子
页数:261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上野千鹤子(Chizuko Ueno) 1948年生。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领袖人物。著述甚丰。主要著作的中文译本有:《裙子底下的剧场》(台湾时报文化1995)、《父权体制与资本主义》(台湾时报文化1997)、《近代家庭的形成与终结》(商务印书馆2004)、《一个人的老后》(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等。
译者简介
王兰 1966年生。重庆人。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2006年获日本大阪大学言语文化学博士学位。现为大阪大学非常勤讲师。

书籍目录

目  录
中文版序言
1
第一章 喜欢女人的男人的厌女症 1

什么是厌女症?
吉行淳之介与永井荷风
逃离女人的男人们
第二章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同性恋憎恶·厌女症 15

男人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男人纽带的成立条件
男人一直在谈性吗
第三章 性的双重标准和对女性的分离支配 28
——以“圣女”“娼妓”为名的他者化
社会性别·人种·阶级
“圣女”与“娼妓”的分离支配
性的双重标准的两难困境
第四章 “无人气男”的厌女症 44

“性弱者”论的陷井
性的自由市场
秋叶原事件与“无人气男”
“女高男低婚”的结局
《男人保护法》的反时代性
“成为男人”的条件
第五章 儿童性侵犯者的厌女症 62

“欲望问题”
公的性行为·私的性行为
儿童性侵犯者们
厌女症与同性恋憎恶
第六章 皇室的厌女症 79

一个男孩的诞生
皇室从何时变得厌女的
记纪的神话理论学
皇族与人权
第七章 春宫画的厌女症 92

暴力·权力·财力
通过快乐的支配
男根中心主义
春宫画研究之始
男根崇拜
无需男人的快乐
第八章 近代的厌女症 109

作为文化理想的“母亲”
“不成器的儿子”与“不开心的女儿”
“自责的女儿”的登场
近代社会中的女人的厌女症
作为自我厌恶的厌女症
第九章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121

作为反面教师的母亲
母亲的代价
母亲为女儿的幸福高兴吗
母亲的嫉妒
母亲与女儿的和解
第十章 “父亲的女儿”的厌女症 134

作为父权制代理人的母亲
“父亲的女儿”
作为“诱惑者”的女儿
日本的“父亲的女儿”
向“父亲”的复仇
既非“父亲的女儿”亦非“母亲的女儿”
第十一章 女校文化与厌女症 150

男人视界中的死角
女校价值的再发现
女校文化的双重标准
作为生存策略的“山姥假皮”
“笑料”与“问题”
第十二章 “东电女职员”的厌女症(之一) 165

媒体的“发情”
东电女职员“内心深处的黑洞”
男人们的解释
被两种价值观割裂的女人们
第十三章 “东电女职员”的厌女症(之二) 182

想当娼妓的女人
女人给男人标的价
作为“动机词汇”的“性的认可”
买娼卖娼的营业
女人的存在价值
女人的割裂·男人的悖论
第十四章 女人的厌女症/厌女症的女人 197

两种“例外”策略
林真理子的位置
女人间的竞争关系
“扮演角色”的女人
女人与女人的友情·女人与男人的友情
第十五章 权力的色情化 209

夫妻关系的色情化
个人隐私的成立
性满足的权利与义务?
施虐/受虐的诞生
性的“脱自然化”
“身体化”的生活习惯
第十六章 厌女症能够超越吗 225

厌女症的理论装置
欲望三角形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同性恋憎恶、厌女症
“性的近代”
超越厌女症
男人的自我厌恶
著者后记
240
参考文献
243
译者后记
254

作者简介

《厌女》不是一部纯理论性著作,而是运用女性主义理论针对日本当代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实践性分析。《厌女》处理了广泛的日本题材,其中既有文学性的,比如谈到小说家吉行淳之介、永井荷风、林真理子等,更多的则是社会性的。上野千鹤子谈到的许多现象,尤其是家庭的、婚姻的,在中国也有很类似的情况。知性的读者会从这些论述中获得强烈共鸣并得到理论上的指引。


 厌女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中文版序言 xx章 喜欢女人的男人的厌女症 什么是厌女症? 吉行淳之介与永井荷风 逃离女人的男人们 第二章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同性恋憎恶?厌女症 男人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男人纽带的成立条件 男人一直在谈性吗 第三章 性的双重标准和对女性的分离支配 ――以“圣女”“娼妓”为名的他者化 社会性别?人种?阶级 “圣女”与“娼妓”的分离支配 性的双重标准的两难困境 第四章 “无人气男”的厌女症 “性弱者”论的陷井 性的自由市场 秋叶原事件与“无人气男” “女高男低婚”的结局 《男人保护法》的反时代性 “成为男人”的条件 第五章 儿童性侵犯者的厌女症 “欲望问题” 公的性行为?私的性行为 儿童性侵犯者们 厌女症与同性恋憎恶 第六章 皇室的厌女症 一个男孩的诞生 皇室从何时变得厌女的 记纪的神话理论学 皇族与人权 第七章 春宫画的厌女症 暴力·权力·财力 通过快乐的支配 男根中心主义 春宫画研究之始 男根崇拜 无需男人的快乐 第八章 近代的厌女症 作为文化理想的“母亲” “不成器的儿子”与“不开心的女儿” “自责的女儿”的登场 近代社会中的女人的厌女症 作为自我厌恶的厌女症 第九章 母亲与女儿的厌女症 作为反面教师的母亲 母亲的代价 母亲为女儿的幸福高兴吗 母亲的嫉妒 母亲与女儿的和解 第十章 “父亲的女儿”的厌女症 作为父权制代理人的母亲 “父亲的女儿” 作为“诱惑者”的女儿 日本的“父亲的女儿” 向“父亲”的复仇 既非“父亲的女儿”亦非“母亲的女儿” 第十一章 女校文化与厌女症 男人视界中的死角 女校价值的再发现 女校文化的双重标准 作为生存策略的“山姥假皮” “笑料”与“问题” 第十二章 “东电女职员”的厌女症(之一) 媒体的“发情” 东电女职员“内心深处的黑洞” 男人们的解释 被两种价值观割裂的女人们 第十三章 “东电女职员”的厌女症(之二) 想当娼妓的女人 女人给男人标的价 作为“动机词汇”的“性的认可” 买娼卖娼的营业 女人的存在价值 女人的割裂?男人的悖论 第十四章 女人的厌女症/厌女症的女人 两种“例外”策略 林真理子的位置 女人间的竞争关系 “扮演角色”的女人 女人与女人的友情?女人与男人的友情 第十五章 权力的xx化 夫妻关系的xx化 个人隐私的成立 性满足的权利与义务? 施虐/受虐的诞生 性的“脱自然化” “身体化”的生活习惯 第十六章 厌女症能够超越吗 厌女症的理论装置 欲望三角形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同性恋憎恶、厌女症 “性的近代” 超越厌女症 男人的自我厌恶 著者后记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     首先我很佩服日本的社会学者能把书写成这样,在使用兼顾一般读者的书写方式的同时,又不失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向更多的人展现了解释社会现象的丰富可能性。人文学科的研究视野十分广泛,有很多有意思的议题,然而国内很多类似的研究都被藏在了学术圈之中,包裹以常人难解的语言,这实在不是什么好事。这跟学术风气、常人阅读习惯、出版产业情况等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但我觉得改变应当先从自觉的作者开始。这本《厌女》的内容也是非常精彩的。书中主要运用一种理论装置——“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同性恋憎恶”以及”厌女症“这三个概念的互证推理——来解释与女性以及男性在家庭、性关系、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处境,并剖析了色情制品、儿童性侵犯、日本皇室的厌女症等现象。整本书看下来,涉及的话题相当丰富,分析简洁有力,立场也很鲜明。作者主要使用的厌女症生成逻辑理论来自于美国社会学家赛吉维克。这个理论模型本身不太复杂,也就是说,男性之间存在一种社会性的欲望,彼此期待互相的认同,分享社会资源。这一纽带使得男人们形成了一种性别上的共同体,而确立这种主体性的基石以及这一主体性导致的后果,则都是将女性客体化、将不够”男人气“的男人——比如同性恋——排除在外。这样一来,女性对于男性而言就成了确立自身在共同体地位之中的工具,无论男人对女人是打是骂,是亲是爱,这里面都包含着一种结构性的女性蔑视,即厌女症。生活在男性主导之世界中的女人,也难以避免染上了这一症状,最终陷入厌恶自己的悲惨境地。在随后的讨论中,作者把这个模型与佛洛依德的家庭关系原型与福柯的知识历史建构说结合起来,展现了这一理论的潜力。厌女症不仅能很好地说明俄狄浦斯情结,还能够补充佛洛依德没有足够重视的母亲与孩子间的关系——身患厌女症的母亲是如何厌恶自己、利用儿子又嫉妒女儿,儿子和女儿又是如何在与母亲的互动中被灌输厌女症的。同时,福柯的“权力色情化”一说,又能看作是厌女症的表征之一。虽然很流畅,但越到后面,随着作者的观点变得愈发清晰和激烈,这一理论逐渐显示出了不少力有未逮的地方。有一点作者在最后提到了,即森冈正博的言论——”女权主义者最大的盲点,就是忽略了男性的自我厌恶。“换句话说,就是女性在这一理论模型中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结构性悲剧,并将其纳入了自身的策略之中(在作者对于东京女职员卖娼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来),而男性却奇迹般地对此没有丝毫反省。这一点不是”既得利益“能够解释的,因为厌女症、包括男性社会性纽带、也给了男性本身极大的束缚。当然,强调这种反省的或许存在不是立场的原因,而是出于理论本身考虑——这样做会漏掉很多事实,从而使得男性变成一种单调的”加害者“的角色,就像森冈说道的那样。另外在我看来,这一模型至少还有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第一是“男性社会性欲望”而导致形成排外的男性共同体,这一说法缺少了太多环节。文化上的共同体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模糊,这个共同体究竟能紧密到哪里去呢?难道不能直接归因为文化吗?要不然女性又是如何染上厌女症的呢?照这么说的话,男性社会性欲望与单纯的社会性欲望又有什么分别?在更加广泛的社会理论视野之中,主体-客体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涉及到了人们之间的经验是否有共通之处、知识是否可能、互相理解是否可能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作者所使用的这个模型里却被这样处理了——男人们都是心有灵犀的主体,然后一致把女人客体化了。在女性问题上,这种说法是很有力的,但是就理论本身而言,还是太跳了点。当然,我没读过赛吉维克本人的作品,或许她会有什么好的说明。第二个问题在历史建构论之中很常见,就是在反自然之后陷入追无可追的怀旧之中。在这本书的分析之中,处处强调了男女处境的不对称,然而有一点不对称分析的不多,那就是欲望的不对称。男人有社会性欲望,女人却仿佛只有某种模糊的反击的欲望,那这种欲望又来自于何处?男人看到女性符号就会发情,对任何一个女人都能够勃起射精,但女人的性只是宣言和复仇,其快乐也出于权力的操纵,那么女人又在何种情况下会湿,会高潮?作者对女性进行了大量的解构与诠释,在一开始就秉承了反自然的历史观点,却对男性进行了化约,化约成了欲望。这么做所造成的观感,就像是世界上本没有女人,只有一帮男人先建立起了男性的社会,然后再将女性丢进去受苦——男人有起点,而女人没有。她在论述逻辑上自己践行了“厌女症”。因为上面这些问题,我在读到后面的时候没有像一开始那样受吸引。我对女性主义及女权主义的了解不算多,比较时髦的仅限于微博上关注的几个女权主义者的言论。给我的印象中,女权主义常常因为立场的强烈而导致其所使用的逻辑失之偏颇。当然我也认为,不偏不倚的理论并不存在,即便存在也没有什么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我欣赏本书,也佩服很多女权主义者。常常就是因为姿态的缘故。我不认为这本书所探讨的仅仅是女性主义的什么时髦话题。相反,这些问题太过重要和复杂,而且具有根本性。计划下面顺着这本书去回顾一下弗洛伊德和福柯。
  •     当初会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看起来像是一本相对比较容易读但又算是涉及研究的书。看完感觉也是如此。首先作者对于“厌女”从两种性别的角度去解析,尽管不敢苟同,但作者的观点还是讲得通的。1.男人为了成为性的主体而将对女人的蔑视深植于自我确认的核心,这就是厌女症;2.女性的厌女症是自我厌恶。才从这个角度去解释对于同性恋的歧视的话,可以理解为男同性恋者失去了男人性的主体地位,因为他同样属于“被插入者”,属于性的客体。作者一再强调男人在证明自己是男人这一方面并不依靠女人来发挥作用,而是依靠男人。显然作者觉得在男性面前如果自己能够被承认为是男人,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格认证。而女人在这一过程中无非是一个工具,又或者是事后的奖励。如果从这一角度去看待轮奸事件,那么轮奸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男人之间为了证明自己是个男人,而女性便只能沦为其实现这一愿望的工具。当轮奸的实施者一众人等其中一个发起意愿并在其他同伴前强奸女性,无论其他男人是受到性欲驱使又或者是被动加入轮奸行列,都算是一种证明自己是男人的行为。你想想,如果面对同伴都对女受害者进行强奸,其中一个男人只是观看而拒绝加入,即使同伴召唤也还是无动于衷,那会显得格格不入。很可能这时候他们就会更加丧心病狂地来一句“你是不是男人啊”。这么说并非是消费被轮奸的女受害者,纯粹只是在承认那群男人等同于禽兽毫无人性之后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进行讨论而已。他们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只能不把他们当人才能够予以评价了。书中有一小节是对于“女高男低”婚姻结局的看法,在传统的观点里,如果女人高攀男人就算是被冠以“拜金”的骂名,但其结局并不至于一定以悲剧收尾。而如果是凤凰男攀高枝,很可能看客会默认设定其为悲剧结局。男人在家庭里面如果处处低于妻子一等,那种从母系社会结束后延续至今的在血液中不停流淌男权主义,怎么可能让男人能够若无其事地接受女高男低的现状,他的自尊需要依靠女性处于较低的地位才得以实现,说实话这也挺可怜的。书中之后的章节讲了各种“厌女症”,总的来说,我承认有女性歧视这种现象的存在,但如果把它单独拿出来研究并将其说成好像这个世界上无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会存在的厌女症,个人觉得的确有点夸张化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突然明白了很多社会现象,还有最近热词的“直男癌”的心理解析。真是看透了一些从前疑惑,但是又无从解释的点。值得一读。
  •     对厌女症有了概念 但有些地方不是很理解与赞同
  •     在香港诚品翻了几页的数月后,终于畅快地读完了。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厌女症,国别可能不同,但讲述的故事都仿佛在周遭见过。在厌女症深度侵入的文化中长大,不沾染此种症状的女性几乎不存在,而意识到症结存在并与之斗争,或许就是觉醒者痛苦而昂扬的人生的开始。东电女职员的故事引发的关于女性对于身体的态度讨论,读来心惊胆战。
  •     上野在社会男女不对称关系中引入主客体分析,详细拆解女性歧视、同性恋憎恶甚至男性身体厌恶的心理来由,透视了性欲的社会文化意味。性别歧视来自男权制的主体概念(控制),甄别这种逻辑或是消解歧视的起点。论证稍显散漫,也没有及时讨论部分新现象。分析不讨喜不温软,对读者不友好,上野招招见血,甚至让人怀疑人类的喜乐欢愉,是如何低劣可怜。
  •     可惜翻译的汉语......扣的一星翻译得背锅
  •     毕竟隔得近,译者还是个重庆人,总得来说比欧美的女权主义作品更能体会点。后半部有些话语完全重复,虽然能理解可加深印象,但串略乱。书很薄,却面面俱到,适合一读再读。另外注释直接写在下面就更好了,哪怕字小。上野千鹤子最后说写得很受挫,感觉很伤心,但觉得很有必要写下去。真是可爱的女士啊。
  •     就连我这种极度直女癌都承认的确有点地图炮,但看得爽,什么叫做深入浅出什么叫做寓教于乐社会学书都应该这么写啊(……其实我只是来看文坛八卦的
  •     找到了在被直男癌气得跺脚的时候可以扭转局势理直气壮发问的论据,全书发力特别稳,大学这几年学的Freud,Lacan...理论被集合起来得出自己心中一直想的点(。ì _ í。)
  •     坦白到可怕的分析
  •     太赞的一本书,让你读懂现实生活和社交网络上的一切厌女现象,畅快淋漓的阅读体验,推荐给一切发现了厌女现象并努力与其抗争的朋友们!
  •     上原說自己曾經是個結構主義者,那現在不是嗎?從社會的方方面面講了那麽多,厭女癥難道不是父權結構下的產物嗎?基本概念就已經把我搞暈了
  •     并不觉得好读啊 …角度倒是挺新颖 剖析之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     深刻剖析了男权社会中男/女各自厌女症的不同表现,不仅适用于日本。我觉得每个女人都需要发现自己潜意识里的厌女情结,之后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作为女性的人生价值,也能使自己时刻警惕男权陷阱。
  •     本来以为这本书又是小清新吼一吼,没想到写的很理性,很多地方写出了那种“虽然心里知道但是表达不出来”的痛点。比如援交是少女对父权的报复。
  •     我承认我有厌女症ORZ
  •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 同性恋憎恶 厌女症
  •     通俗易懂 酣畅淋漓
  •     奇书 隔一段时间可以读一次 可起到清醒头脑之功效 特别是结婚以后
  •     人類よ、滅べばいい
  •     霸道总裁的套路亦是被情色化的权力,资产阶级化的现代经验。
  •     日本最早明确提出女权的第一人!
  •     大概就是翻译不喜欢吧。几章中有重复的内容。“女性主义是女人与自己的和解”。
  •     扪心自问,我有厌女症吗?
  •     是需要抄下来细想的,可用这本书直接砸死直男癌
  •     带有强烈的女权主义,不免有点太过极端,但是的确这就是一个厌女症盛行的社会。
  •     还挺痛快的,读起来也很流畅。以及翻译一定要加那么多“吧”和“的”吗……/读完了,措辞偏激同时很带劲,需要比较多的日本文化内涵作为背景知识,论证稍显无力,作为科普向读物很不错,真希望国内学者多做做这种“下行”的传播。
  •     日本学者的性学研究以及社会科学研究,常常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觉,上野千鹤子就是这样的学者。
  •     所有的“兽欲”都是文化符号的建构,以后别再说“兽欲”。
  •     帮我看到很多原来没在意的现象&偏见,但后面的走向让我有点抓狂,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     七分理三分怨,有时候就走得有点极端 。。。不过确实如作者所说,是本不愉快的书。。。回忆起自身从小到大的经历,也是要叹几口气的。。。
  •     就像作者说的 这是一本 著着 和读者都不愉快的书 。后半本提到了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 同性恋憎恨 厌女症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还蛮认同的 也有说道 权力色情化(大致指 男人对女人的支配) 我一度认为 作者性生活不美好 阅读的感觉不愉快 但是观点太硬 话说太满 。不过我觉得 厌女症 这个词太难听了 可能是为了解释更清楚了问题吧 我们依旧生活在厌女症的社会 我也没想摆脱厌女症。还是被抱更快乐
  •     虽说男女平等,但至今其实还是男权社会,不管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来说,表面的平等,暗涛汹涌。只是无论什么心态,关键是女人对自己如何定位,男人对自己如何定位。
  •     不错,有部分观点闪光而犀利。 以后当我厌女症发作的时候,以及止不住恶意想踩男人的时候,都可以再回头重翻下。
  •     书很好读,有很精到的地方;但始终觉得分析有偏差。很多时候,都觉得女权主义是一种陷阱;现实是不怕男人如何看待女人,更怕女性之间的相互倾轧。很多人都举着女权的旗帜,觉得自己比一般(女人)高人一等。另外现在微商圈可喜欢说女权了,理论+实践一套一套的。
  •     阅读此书需要年龄限制,太小阅读容易由偏激观点而走偏。
  •     其实后半段有点没看懂
  •     2017重读003 让我在混沌时代尚存清醒。结合Freud、Jaques Lacan、Adrienne Rich的理论,这在任何国家都是相似的
  •     社会现象实例剖析 深入浅出的佳作
  •     厌女症是彻头彻尾的自我麻痹
  •     的确是一本读了让我愤怒、无奈的书。作者对厌女症的诠释和解读实在是更新了我的想法,面对厌女症这个已经深入到骨子里,到达欲望深处的社会现实,对于始终伴随着这个社会里无法摒除的厌女症现象,我自身作为女性角色该如何对抗,如何应对?在没有被上野揭开朦胧的感知之前,或许我还可以矇昧地活,可是当一切揭开了却又无力消除时,我想还是应该要行动,要做些什么……
  •     唔……
  •     曹老师课程推荐。听说作者很厉害,记一下。
  •     男性对女性的厌女来自同性,而女性对女性的厌女来自男女两性。女性的厌女更可怕。现实中的厌女随处可见啊。
  •     不太喜欢上野的文风,视角也有点狭隘,日本的女权主义貌似还是拘泥于"女性"这种性别身份,有种小家子气放不开的感觉,缺少泛性别的人类视角。。。不过翻译挺流畅。
  •     能认识到这一切只是习惯而不是宿命,总是好的。对于女人,女性主义是与自我的和解之途。精彩。
  •     女性论里视角关注度很精确,值得看第二遍的书
  •     读完之后才发现这个社会充满了厌女的蛛丝马迹,以各种面貌出现,或和善友好或简单粗暴,用着各种理由来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厌女的主题。
  •     1.don't be someone else 2.find yourself
  •     男性付给娼妓的嫖资==自我性价值定值。 书中妈妈与女儿的章节。是否 《妈妈 我可以不做你女儿吗》相联系来看
  •     没读之前,以为是社会病症,读之后原来是一本剖析男性心理的书,有点失望。可能我也是直男癌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