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
ISBN:9787532764952
作者:[美] 彼得·海斯勒
页数:484页

内容概要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
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
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Kiriyama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野味
胡同情缘
徒步长城
肮脏的游戏
海滩峰会
新城姑娘
永沉江底
铀寡妇
奇石
恕我直言
当你长大
四重奏
离乡回乡
主队
汽车城
中国巴比松
去西部
多恩医生
突袭美国
桥上风景
广场上的清真寺
甲骨文
全力冲刺
阿拉伯之夏
致谢

作者简介

如果你不认识何伟,就请从这本《奇石》开始。
如果你已经读过《江城》、《寻路中国》,甚至是《甲骨文》,那么,更不应该错过何伟的这颗“奇石”。
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从2000到2012,3个国家,12个家,24个故事。
终于,在何伟的笔下,你不仅能读到奇形怪状的中国。
徒步长城,甲骨冰冷。从江城到新城,当年的艾米莉,已然成了大姑娘。
美国的西部,日本的黑道,尼泊尔的和平队,埃及的清真寺。
十二年来,何伟用心记录的,不止是中国。


 奇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4条)

  •     在小学时老师就教给了我们细节描写来根治我们的“流水账”,让我们不再写“今天我去了动物园”,而是“今天我去了动物园见到了憨憨的大熊猫”;中学时细节描写成为了阅读理解时常见的名词,并且还细分为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此类,然而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我们对于细节的捕捉与把握苍白低效。这让我格外敬佩何伟。他让我明白,细节是石彬伦改装过的手套,是长江带走的那张62分数学试卷,是小龙的《经典故事集》……细节充满了何伟的叙述,细节间漫不经心的衔接让我们仿佛就是谈话的对象,略带慌乱地打量周遭。这些细节无疑是许多其他非虚构类文字工作者所匮乏的。然而仅有细节还不够,将几个,甚至是某一个细节的过分放大往往导致对事件的歪曲和对读者的误导。所以我们才在何伟的书中看到了大量丰富而生动的生活细节,他不评价,只是简单陈述,就像是一个镜头带你扫过中国和许多地方的大街小巷。这些让他的文字切入准确、态度公正、表述清晰,虽时过境迁却令我们倍感亲切。事实上,眼界放宽,与庞大中国相比,何伟用心描述的每个小人物也都是细节。说真的(也许是我读的书少),我没有见到那个中国当代作家能在非虚构类文本中如此大篇幅地讲述普通人,也许是因为中国没有《纽约客》这样的杂志,也许是因为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在各个事件现场间疲于奔命。《奇石》这本书底部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作家的笔,要如何赶上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果我没有记错,作家余华也曾有这样的疑问。但是我想,新闻事件是层出不穷的,然而生活在新闻当中的人却有一种恒定性。北京申奥已经过去十余年了,奥运也已过去六年,然而再看《主队》一文,却依然觉得新鲜,依然引发我们思考,甚至会想如果奥运再来一次,魏子淇一家人又会有何举动呢。何伟投注在每一篇文章中的精力、好奇心、探险精神也让人敬佩,《中国巴比松》一文中,看到他在美国寻找陈美子画中的风景,突然觉得是他才让这个故事完整,让大洋两端的城市与市民有了隐隐的关联。也许何伟对于细节的捕捉也要感谢他对于这块土地的陌生。何伟苦于难以让中国人开口倾诉,而我们却一次次畅谈,而不知这是财富,也鲜有写点什么的冲动,毕竟司空见惯,毕竟习以为常。也许今生我无缘成为记者或作家,更难成为何为那样的记者,但我最起码开始用不同的眼光打量周遭的事物,当我以异乡人的身份触摸承德、草原、北京等等时,我也开始以异乡人的身份打量徐州,后来我发现,我果然一无所知。
  •     借自徐筱的书,扉页有何伟的签名及赠言。《幸存者》杀青后,终于可以仔细品读。书里的城市与故事都是我极其熟悉的中国。第一篇《野味》,吃老鼠的经历,其实,他提到的老鼠并不是平日里我们所见的老鼠,我们当地称之为竹鼠,我记忆中从小到大,几乎每年都会吃数次,味道的确耐人寻味。大一在新闻频道实习,郴州官员在下乡后,点名要去一处偏僻的村庄吃辣椒炒竹鼠,可见这的确是众所周知的美味。我的姑父因为钟爱竹鼠,甚至在住所的一楼圈养了近二十只竹鼠,在我们拍摄《梅田》纪录片时,他对我们剧组人说:“杀青饭,我为你们做一只竹鼠。”当然剧组里的北方朋友从未见过此物。姑母因受不了圈养竹鼠的异味,常常为此与姑父争吵,姑父辩解,他人可以领养猫、狗,甚至宠物猪,为何他不能圈养竹鼠。姑母拗不过姑父,只好任其自然,但心中肯定仍旧介意。《新城姑娘》中忙碌的深圳,《永沉江底》的巫山县城,巫山的广东路,深圳宝安希望中学,何伟形容:“巫山新城本身就像是来自远方的繁华”,真是贴切;甚至他时不时提到的涪陵,我都熟悉至极。
  •     读过何伟(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寻路中国》,自然会对他的新书《奇石》充满期待。《奇石》是一本内容和气质上与《江城》、《寻路中国》有联系的书,比如在对中国的关注、在观察世象的敏锐上;但又有所不同,因为作者的视野不再限于中国,埃及的革命、尼泊尔的和平队、日本的黑道、美国小镇上的药剂师都纳入了他的写作范围,因而具有了某种“全球性”。书中的24篇文章,绝大多数是他发表在美国《纽约客》杂志上的专栏。专栏文章不同于单一主题的写作,这让我们在阅读《奇石》时既熟悉又陌生,会产生一些新的阅读体验。《奇石》是书名,也是收录书中的一篇专栏文章的篇名。作者解释:“‘奇石’”指的是任何形状类似其他物品的石头。它在全国的旅游景点已经成了一种必备之物。”但在何伟看来,“奇石”又是某种象征,中国的丰富、多元与复杂就像“奇石”,不同的人从不同的侧面可以看出中国的不同面貌。这样的思路也在本书许多讲述中国的篇章中反映出来。《野味》中,广东的小镇萝岗那一家家气派非凡的野味餐馆与五花八门的鼠肉菜点,在国人的眼中无非是广东人对食物极致化追求的一种奇特表现,但对何伟这样的欧美人士来说,却实在是匪夷所思的。《新城姑娘》中的主人公艾米莉曾是何伟在涪陵教英语时的学生,在深圳打工,经过一番纠结,她摆脱了好色的台湾老板,找到了新的工作;而来自煤矿小镇的女孩变成电台主持人,来自甘肃的小文秘靠写作一夜致富,这样每天都在深圳发生的故事,与深圳外围长达一百多公里的铁丝网围墙,是这座南方新兴都市既让人兴奋又留有旧的痕迹的典型体现。描述三峡大坝建造给小城涪陵人的生活带来影响的《永沉江底》一文中,黄宗国对每个人一万元的动迁安置补偿费非常不满,抱怨太少,怪罪当地的干部太过贪腐,许多老年人也不愿离开这块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但出租车驾驶员却对三峡大坝的修建投赞成票,因为他老家的建设因此一下子飞跃了半个世纪,“要是没有三峡大坝,我们还得等上五十年才能够达到现在的水平。”诸如此类反映变革年代的中国随处可见的矛盾社会现象,用“奇石”来作为象征,实在是独具匠心、耐人寻味的,只是我们自己“生在此山中”,有些见怪不怪,麻木不仁了。何伟的父亲是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他长于人际交往,善于观察生活。他把自己的这些习惯传授给了儿子。因此,何伟在记者生涯与非虚构写作中体现出的对生活观察的耐心与细致、发现问题的敏锐、思考的深入以及美国人所特有的幽默感,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比如,在《四重奏》一文中,他发现中国驾驶执照考试的训练过程中,学员只学习和排练少数几种情景,对培养驾驶员处理各种实际情况的能力,并无帮助;这让何伟联想到它与中国孩子练习写字过程中的反复抄写非常相似,因而总结出了“在中国,重复是一切教育的奠基石”的观点,指出了中国人的创新能力之所以匮乏,“实际上每一种新的技能都在以这种方式进行传授。中国人建造流水线工厂远胜于创新,这就是原因所在”。我们未必完全认同何伟的观点,但他指出的中国教育中存在的弊病影响了人们的创新思维,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以姚明为主人公的《离乡还乡》一文中,作者从进入NBA打球的三位中国球员都是中锋,而中国至今还没有培养出更需要热情和技巧的优秀后卫,导致中国国家队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一现象中,敏锐地觉察出中国的举国体育体制的优势与弱点——在群众参与程度不高的程序化体育项目上成果丰硕,但对于需要群众广泛参与的项目上,如篮球的普及上就成效不高了,他进而指出:“哪怕以自由市场为标志的改革已经改变了这个国家的诸多产业,但体育运动这个圈子依旧维持着计划经济”。而《中国巴比松》中,作者由一家工厂老板佩戴的K型钻石与女朋友佩戴的O型耳环联想到两人站在一起就是“万事大吉”的意思;侧写埃及革命的《广场上的清真寺》结尾,穆罕默德说自己的手机在清真寺睡觉时被人偷了,何伟则诙谐地回应自己的钱包第一天也被人偷了。这样闪烁着幽默色彩的笔触,无疑是何伟的招牌风格,也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何伟并没有因为“中国三部曲”的成功而把自己定位成“中国问题专家”,本书中,描写尼泊尔的和平队、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部小镇上的“铀寡妇”、深入日本黑道的美国人、埃及革命时广场上的清真寺、美国小镇上兢兢业业的药剂师的篇章,显示出了作者宽广的视野和独特的写作视角。在《铀寡妇》一文中,作者既写了环保组织对科罗拉多州铀矿重新开采项目的抨击与阻止行动,也描述了当地人对铀矿曾经带来的繁荣与辐射对人的伤害既留恋又苦涩的纠结心态,也用可靠的资料说明,“飞机空乘人员每年所接受的与工作的相关的平均辐射量,比核电站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平均辐射量高出一点五倍”,显示了写作者客观理性的态度。《广场上的清真寺》、《阿拉伯之夏》两篇专栏文章,作者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读者,埃及的“阿拉伯之春”革命并非人们想象中的暴力充斥、异常可怕,解放广场上的示威者对外国人的态度十分友好,形势在慢慢地恢复正常,马路上的人们依然会给停车问路的驾驶员热情地指路。作者的这些亲身体验与观察,给我们了解埃及革命提供了一个新鲜而独特的视角;也说明了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拒绝人云亦云、坚持独立思考,是何等地重要。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因为是第一本看的何伟的书,所以倒没有什么先入为主的感觉。只是觉得有意思,无论是中国、日本、美国、埃及…身为记者,说是要客观,但绝对还是主观的,毕竟你呈现的就已经是你的态度了,而我对他的这种对细节的发现和观看很喜欢。
  •     或许文学史上,《江城》将有其一席之地,《寻路中国》可有可无,而《奇石》则鱼目混珠。华语作家对这块土地,视而不见,或瞠目结舌的结果。
  •     读过的彼得·海斯勒的书中最一般的一本,每篇一个内容使得没法把事情说透,都只是一个表象而已。
  •     何伟的观察是敏锐冷静的,写作手法幽默。此书是他在纽约客的文章合集,文章还可以,书的质量就一般。
  •     收入了一些之前书里的内容 安何伟的话说这本来就是本选集 有些内容还是很精彩 如果中国三部曲是美国人看中国 那这本里我最喜欢的是美国人看美国 最喜欢的是多恩医生那篇
  •     好奇而温柔。
  •     作者在中、美、埃及,生活的一些中短篇纪实专栏,是中国三部曲的一些片段。
  •     这里有我们可爱的祖国,平和温润的力量,来着何伟。
  •     一开始不知道是部合集,相比《寻路中国》《江城》,读起来轻松多了,但也感觉有些白开水。印象比较深刻的文章是说姚明、雾霾还有作者搬家的几篇,文中的观点拿到现在来看挺有意思~
  •     冷静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是讽刺。开罗真混乱。
  •     大多是摘录甲骨文里面非敏感的篇章
  •     何伟老师真是写故事的一把好手
  •     同类文章其实看过不少,何伟的文章也是他的所见所感,记录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所思所想较少,也不错,终归都是新闻联播之外的生活。
  •     编排得真的是超级烂啊,得亏有几个好的篇章回血。致谢的最后一句莫名其妙的,难道是在自我打假么。
  •     比较适合作为第一本海斯勒的书来读
  •     何伟的书总给我一种深入调查,严谨求证,结论可靠的感觉。而且从一个美国人眼里看到的中国也确实挺真实的,他并不是那种西方常规记者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指指点点。喜欢他这种每在一个地方就深入普通生活之中,体会普通人的生活的方式!
  •     个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观察能力满分,很多新闻我都不知道····看了短评之后准备去买他的《江城》和《寻路中国》看,还有他妻子的《打工女孩》。发现我对千禧年左右的中国了解得太少了。
  •     收录了之前的文章,而且也没有三部曲那样让人眼前一亮,但总体还是欣赏这样旁观者的文体,详细记录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     考研复习之余随便读一两篇,但是这样的篇幅让我很害怕读完之后会有五道选择题等着我。对比之下还是喜欢江城。
  •     《江城》认识的作者,看他的书总是感到惭愧,对自己的祖国还不够熟悉。
  •     对我来讲读何伟像回家。每次对现实丧失信心,对写作丧失信心,都能被他轻描淡写的幽默和宽厚治愈。
  •     至少有一半是值得读两遍的文,了不起
  •     和前两本有许多重复的内容,略显鸡肋了些。
  •     几十个非虚构故事看得欲罢不能啊!有几个故事因为涉及中国的敏感题材而有所删节,十分可恶!
  •     中美二種思維模式之碰撞,外國人眼裡的國之事與人
  •     很多章节在前几本里都有。特别喜欢美国小镇药师和日本黑社会记者那俩故事。
  •     至少在我知道的一些问题上 分析的鞭辟入里 叙事的方式就是娓娓道来 很客观
  •     书本很厚,可内容的质量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实在
  •     在温哥华的最后一个月断断续续地读,何伟的故事
  •     这本书相比彼得·海勒斯的前三部曲,其实要寡淡很多,但也不乏精彩的章节,只是比较稀少。作者以一个记者敏锐的目光,他的观察与记叙依旧详细到令人惊叹,尤其是对话的部分,作为前三本书的爱好者,对此书仍报以推荐态度。
  •     最喜欢的纪实类作者之一...然而...这本书收录了太多甲骨文和寻路的篇章....50%就看不动了。
  •     《江城》和《寻路中国》背景下熟悉的故事被拆分、打断,显得平淡而乏味。
  •     由24个独立的报道或者社会纪实组成,有些篇章写得很深刻,比如长城,甲骨文等,但是另一些则并不具备长期稳定的吸引力。因为这些文章时效性很强,现在读来,已无新意。
  •     相比《江城》和《寻路中国》,文章过于散碎,但描写中国的部分,仍不失为写中国的好文章。
  •     何伟真的是个写中国真相的一把好手,犹如尖刀带你撕破表象。国外部分写的马马虎虎,内容冗长且繁琐,看中国部分就好了。
  •     另一个视角看社会
  •     杂记。
  •     短篇讀起來也是津津有味(如果不看腰封,還以為是本奇石鑒賞指南
  •     这本比较失望,写国外的部分完全无感。国内的部分重复太多了,只是喜欢 北京胡同 和 艾米丽深圳生活那几篇。特别是埃及部分读的好别扭感觉他不适合这种政治相关的话题。
  •     书非借不能读果然是真理,就这样被Light“强迫”看完了。不少朋友说选得有点乱,的确是这样,中外参杂导致刚顺着一个思维走,又要清零重来;有些篇章很赞,有些又略轻飘飘。讲中国的大多印象深刻,观察细致,视角也好,很容易让人警醒,掩书思考一番;外国的部分就没太多感觉,最后穆兄会那篇甚至没耐心看完。让我差点落泪的,还是《甲骨文》。20170323
  •     文字是越来越流畅漂亮了,却没有当初看江城时的感动了,想起了他校友的少林很忙,普林斯顿的写作教育真的棒,假如有机会真希望黑皮有幸能接受普林斯顿的熏陶。改天把江城再找出来重温下,学习下那娓娓道来的叙事节奏
  •     中国篇到最后只能炒冷饭
  •     来自东方的报导,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还包含印度以及中东的几个国家的报导。出版于2014年,实际上关于国内的内容还是主要关于改革开放后到北京奥运期间。从学者、民工、学生等多个角度来述说这些普通人的故事,相对客观地提到中国在改革开放快速快展后当中带来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广大农村、城村结合部地区人民的想法。可以说给平常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带来了很多原来没想过的思想碰撞,引人深思。不过众多故事集合在一本书中有点零碎,没能形成一个有效而统一的整体,如果多看类似文章,感觉有点过于冗长。
  •     这一部没有前面的三部曲来的系统,写的范围也不止是中国了,这些年来,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已然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写作风格
  •     碎片化的纪实报道,对于想要阅读何伟作品的朋友是个很好的开端。
  •     作者笔调冷峻,鲜有感情流露。佩服外国人的观察力,但他的描述没有超越我的经验认知太多。
  •     如果看过何伟之前描述中国的三部曲,本书看来着实有些乏味——部分内容重复,书写过于琐碎;但如果没有看过,犹如听歌听精选似的,本书是了解作者的一个不错切入点。
  •     何伟的三部曲外加这部奇石,算是都读全了。这里有部分文章修改自三部曲,此外多了几篇在美国本土和埃及的见闻。他的外来者观察角度比较讨巧,让人产生新奇感,细品之后会感觉他其实还没有说透。不过,说透了又怎么样呢,不见得效果好。喜马拉雅读书。
  •     很多篇章写到一半就停了,这让我非常不爽。度过《寻路中国》之后,感觉这本就像小儿科
  •     这本和以前的两本相比太散了,穿插各个地方的故事,读起来像杂志,偶有所得却未展开,有好几篇文章又与以前重复,总体来说,买来收藏即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