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书评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31
ISBN:9787506366038
作者:弋舟
页数:240页

磨悲情成金粉

@朱敏江 "我們都是蝌蚪,沒有性別,來路不明……"更喜歡父親郭鐮刀,他是根威武不倒的陽具而生活里我們都是被閹割了的兒子郭卡。讀完弋舟新作《蝌蚪》后又重溫其《跛足之年》和《戰事》,這是個危險的作家波瀾不驚卻暗藏詭譎風雲,格局與野心俱大。等其遊刃于情節與表達,磨悲情成金粉之日會有人後悔忽略了他。

何妨遨游如蝌蚪

何妨遨游如蝌蚪 王威廉弋舟作为“70后”代表作家之一,他特别善于从日常生活的迷惘与痛苦中提炼现代小说的尖锐诗意。所谓“尖锐”,是说这种诗意不仅仅呈现出美学意义上的浪漫,它更多的指向生命与存在的伤痛,以及在挖掘这种伤痛之根上的精确性。他的长篇小说《蝌蚪》集中呈现了这种尖锐的诗意,刺中了我们疲惫不堪的内心。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成长小说,从主人公郭卡的童年一直写到青年,作者满怀着对已逝岁月的伤感与深情,围绕着那些成长当中不可避免的伤痛反复勘探,一咏三叹,继而前行,最终在人生巨大的冲突与苦难中获得了存在的深度。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弋舟着力塑造了一个蛮横霸道的父亲形象。郭有持这个在十里店手持菜刀、呼风唤雨的土霸王,成为郭卡童年时期的噩梦。但吊诡的是,这个父亲并不令人反感,他的粗鲁与霸道中一直隐藏着令人喜爱的质地,因为他身上不乏可爱、诙谐以及斗智斗勇的绿林好汉色彩,这使他成为郭卡内心卑怯的根源所在。这个父亲,外形像一把割麦的镰刀,隐喻着那种以身体、勇气与无赖等本能手段来生存的原始丛林法则,这令郭卡对外边温文尔雅的“文明”世界充满了向往之情。弋舟的长篇小说喜欢将人物的成长过程放在不同的空间内来呈现,从而使得观照生命之际有一种开阔的空间视野。在《蝌蚪》中他也采取了这种方式:郭卡在小说的第二部分终于得以逃离那个野蛮蒙昧的十里店,来到了活色生香的兰城。他开始经历爱情,除却前女友马斯丽,最令他刻骨铭心的便是与庞安的爱情。他一看见庞安就忍不住“像基督徒呼唤上帝那样”在心里呼唤:“我的庞安!”庞安这个女性形象被作者赋予了强烈的神秘色彩,她美丽却阴郁,痴迷却善变,还有一个有钱有势的父亲,这让郭卡备尝爱情的煎熬与痛苦。这种痛苦经由心灵的纯化,拓宽了他情感与心灵的边界。马斯丽这个放荡不羁的异族女子非常值得一提,她的身上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物质利益的追逐赤裸而又大胆,正是这个时代典型的“弄潮儿”。她的疯狂承担起了情节发展的重要功用。她和郭有持搭在一起,居然绑架了庞安的父亲试图逼婚。不过,读者一点也不会感到惊讶。甚至,正是因为她的映照,郭有持这把衰老、生锈的镰刀再次出场才给了读者以兴奋的期待。当这个父亲只是为了找回曾经呼风唤雨的尊严,却以滑稽的方式被击毙后,巨大的伤感如潮水向读者袭来,小说呈现出来的情感力量令人暗自惊心。父亲之死也为郭卡的成长立下了告别的界碑。郭卡一心想逃离野蛮的十里店,奔向有教养的兰城,教养的结果却是疏离了生命固有的那种激情。郭卡这样说道:“我那对于文明与野蛮偏见一般的标准已经瓦解。”“文明不再困扰我,野蛮不再困扰我,因为我会逐渐丧失那种无用的意识;女人不再困扰我,男人不再困扰我,因为我将雌雄同体,从此摆脱十里店和兰城都反对、迫害、否定和消灭我的命运。”他对生命的自由有了更加超越的全新认识。第三部分除了交代人物的命运之外,其实已经开始进入到一种抽象的精神世界之中了。庞安在舞蹈团的同事管生原来只是一个配角,现在却完全走到了前台,成为郭卡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密友。他们同性之间的微妙情愫在字里行间缓慢浮现出来,愈见弋舟在处理人性幽黯地带的温婉与细腻。小说结尾处的蝌蚪形象照亮了郭卡的精神世界。蝌蚪这种两栖动物的幼虫,还没有长出有力的四肢,却能在水中肆意遨游,有着鱼类的自由,这正是成长的得与失。同时,蝌蚪的形象也与人类的繁殖活动息息相关,人类的精子宛似蝌蚪,成群结队地在汹涌的浪潮中寻找着生命的起源与诞生,这也是这部小说力图在文本深处传达出来的讯息。整部小说结束于母亲的出现,还不是真实的母亲,只是电话里传来母亲的声音:“儿子。”在蝌蚪的意象之后出现母亲,我想这正是生命升华的体现。在这部小说中母亲其实一直是缺席的存在。小说一开始,母亲就被粗暴的父亲给逼走了,郭卡自小就不得不过着没有母爱的生活,徐未——郭有持在逼走老婆后抢来的女人,成为郭卡实际上的母亲,但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母亲却时常唤起他青春期的欲望,故而这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母亲,不妨说,这更是他的第一个情人。因此,这部作品中也有一个隐喻意义上的母亲,那是一个荒原上唯一具备爱的力量的更高存在。郭卡自始至终在生活中苦苦追寻的,与这个遥远却命定的爱无法摆脱关系,那已经成为他家园般的永恒乡愁。 弋舟的小说在叙事语言上非常值得称道,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勾连与节奏给人以特别的阅读快感。我只用了一个晚上就读完了这本酣畅淋漓的作品,深深感慨于他叙事的精湛与描写的精微。在后记里,弋舟也说这是他迄今最令自己喜爱的作品。的确,在《蝌蚪》这部小说中,弋舟以工笔画似的耐心,触及了我们个人成长史中间的诸多私密记忆,他不仅以人性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作为叙述的动力,而且他努力所要表达的,是试图以自身的生命体验,去刷新一代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解释。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书写的是现实,但他笔下的现实都透着一股象征的意味,令人得以时时窥见心灵的镜像,领悟到诗歌的深意。所以我想说,弋舟的写作,绝对是有生命温度的写作,尤其是他对第一人称的娴熟使用,将他的生命经验交织在虚构的真实中,真诚地敞开了个体灵魂内部的人性景象,并由此抵达了超越生命疼痛的精神高地。

只有十里店部分是一个作家才写的出来的

文明与野蛮之间的比较始终贯穿全文,从郭卡最初想离开十里店这么象征野蛮的地方,到享受兰城的文明,最后在文明的背后发现伪装的野蛮,却非十里店郭有持所代表的赤裸而不加掩饰的野蛮。小说中有引用过一段意大利人写的小说:“古往今来一直有人生活在烟尘之外,有人甚至可以穿过烟云或在烟云中停留以后走出烟云,丝毫不受烟尘味道或煤炭粉尘的影响,保持原来的生活节奏,保持他们那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干净样子,但重要的不是生活在烟尘之外,而是生活在烟尘之中,因为只有生活在烟尘之中,呼吸像今天早晨这样雾蒙蒙的空气,才能认识问题的实质,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 ”——应该是卡尔维诺的《烟云》,而卡子却不觉得每一个生活在烟尘之中的十里店人有认识到问题的实质,笔者的理解是,或许文明与野蛮没有绝对的好坏,无论处在什么位置,真正重要的是人心——能否清醒地鉴别出事实的本质,而非在其中变得麻木不仁。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各种各样,但不得不说表达的最成功最丰富还是郭卡和郭有持之间的父子之情。两个人之间是非常冷淡的,但在关键时刻,血缘还是会起作用,那种令对方都有些惊诧的感动,就好像郭有持也会在一瞬间迸发出舐犊情深;即使这个父亲是自己深深憎恶的,即使自己都不想认他做爹,但面对他的死去,卡子依旧感到恐惧和绝望,就算只有一根阴茎还保有温度,即使没有人来帮助他,他也依旧要把郭有持背到医院;虽然这把镰刀已代表着野蛮,他却依旧以文明的方式供着卡子读完大学,走向文明——或许这文明并不只是卡子一个人在向往;卡子最后对郭有持说的那段,“兰城没什么意思,和十里店没什么两样,他们活他们的,你去活你的,我不恨你了,真的,实在不行,我跟你一起回去...”郭有持的死震撼力其实是不够的,并不足以担起整个小说的高潮,但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眼眶瞬间就湿润了。而且不得不说,郭有持这个人物无疑是塑造得最成功的,他的父爱,野蛮,无赖,理直气壮,还有他大过天的自尊心与顽固,都将这个反面色彩颇为浓重的人物鲜活地展现出来。语言方面有点冷幽默的味道,这是特别合笔者口味的地方。小说用的是“我“的视角,其作用以及与上帝视角的区别便很明显。一个是主观色彩很浓,却又伴随时间一点点走向理性客观,卡子对郭有持的认识便是这般循序渐进,显得非常自然。另一个便是想像与真实结合着完成叙述,而非一味陈述客观事实,小说中这种结合做的还是很成功的,为小说增添了许多戏剧性。笔者的习惯,无论一篇文的好坏,一定先说好的。于是。然后。说了这么多,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一本好的小说。它的铺垫渲染还算到位,高潮却太渣,看到那名领导的命令:”干掉他!“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这算什么?郭有持有这么罪大恶极?太夸张了吧!应该这么说,郭有持他的所作所为,配不上他的死法,如果把他写成从那条巷子里走出来,一不小心被车撞死了,笔者还更能接受....于是这么一弄,笔者脚的这高潮所需的震撼力与表现力明显少了大半截,毫不疑问,这个地方的败笔一直影响到最后。然后是结尾也忒仓促了吧,除了郭卡郭有持外,一些人物形象还不够完整不够鲜明,包括马斯丽、管生,导致一些情节的发展略显生硬,主题的诠释不够厚重。


 蝌蚪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