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第一卷)》书评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9
ISBN:SH10188-159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417页

高植•高地•高地植——倏忽消逝的托尔斯泰翻译专家

高植•高地•高地植——倏忽消逝的托尔斯泰翻译专家(选自蒋星煜《文坛艺林备忘录续集》)1  现在的文学青年,包括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在内,肯定对高植这个人不是太熟悉,可是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高植则是中国最主要的翻译托尔斯泰的专家。  他所译《安娜•卡列尼娜》(上、下二册),1955年出版于上海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幼年•少年•青年》于1957年2月、《战争与和平》于1957年7月先后出版于上海的新文艺出版社。这三部著作的译文合计达200万字,可以说是托尔斯泰的三部最主要的文艺作品,当然《幼年•少年•青年》是回忆录,是自传性质,也有较多的史料价值。高植又都是对照了英译本而从俄文本直接译成中文的,他所花的劳动量十分巨大,先后用了10多年时间。  必须说明一下,在“抗战”之前,《战争与和平》已经有了郭沫若的译本,兼通俄文、英文的高植对郭沫若的译本不是太满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郭沫若毕竟是一位大师级的文豪,他要另起炉灶重新翻译,又缺乏勇气和魄力,于是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在郭沫若译本的基础上作较多的补充、修改。在这一种合作方式之下,重庆出版过署名“郭沫若、高植”的《战争与和平》译本,但是印数不多,现在图书馆内已经很难找到了。  这一种合作方式当然有难以解决的麻烦,郭沫若是权威人士,补充、修改得太多,要伤和气。再说,稿费的计算在技术上极难处理,所以高植最后还是决定独自翻译《战争与和平》了。这一工作的开始是他得到了苏联设在莫斯科的国家出版局提供的方便,一部于1941年出版的俄文原版《战争与和平》,不仅版本新,而且印刷较精美,校订比较细致。在战争年代,高植得到此书,自然非常高兴,他手边又有毛姆、迦纳特两个英译本可供参考,所以他觉得有把握把《战争与和平》译好。  他的准备工作做得也周密,对《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了解得也比较多,而且他认为读者如果有这方面的知识,对欣赏原著有许多好处。因此,他把毛姆英译本(1923年)的一篇《附注》和《史事年表》也都译出,成为他的译本的《前言》中的一部分。《前言》说:“老保尔康斯基公爵是影射托尔斯泰的外祖父,H•C•福尔康斯基,他是叶卡捷琳娜女皇时代的将军。托尔斯泰的母亲是他的独生女。福尔康斯基没有儿子,小说中安德来公爵是托尔斯泰创造出来的典型,他把自己的若干方面和他哥哥塞尔该•托尔斯泰的若干特质附骊在这个典型上”。我们不难发现高植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和家属情况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也是译本所以能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  他尽可能忠实于1941年的俄文本,那个版本分四册,他的译本也分四册。关于人名、地名,当然只能直译,忠实于原文的直译,他不受任何方言的影响,不受带有广东话色彩的对音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坚决用普通话对音,所以和其他俄国文学、苏联文学翻译家的译名出现了很多不同之处。人家译的“谢尔盖”,他译成“塞尔该”,他译的俄国人姓名,不考虑从中国《百家姓》中选取姓字。  因为“对白中的外国文和引用的外国文都尽量保留”、“有些句子里,法文和俄文混杂难分,甚至俄文名词前用了法文冠词”,他全部照译以后,又在括弧中附上原文。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翻译史上恐怕不多,也许是罕见的。不仅对读者提供了方便,也使自己的译文让读者有了推敲、核对的机会。当然,也表露了他对译文的自信。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既然写的是俄国的历史事件,俄国人当然比较熟悉,英国人则自然比较生疏,因此,毛姆的英译本增添了一批关于俄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注释。高植认为对中国读者来说,这些注释也不可或缺,所以也都用了。具体的例子如库图索夫,第一次出现,毛姆就用注释介绍了此人的经历。再如出现“当铺证券”字样时,毛姆注:“当铺是当时的国家机构,发行有利息的证券。高植的中译本已都采用了,我认为完全正确,否则读者是很难理解的。  《幼年•少年•青年》一书,以前也有过中译本,那是译者根据1929年《托尔斯泰文集本》译的。高植则是根据苏联莫斯科国营出版局于1950年出版的《托尔斯泰选集》第一卷本译的。他也采用了英国牛津大学1928年英译本的若干注释,例如《诗句》:“拿了帽子和一张票就出去了”。这“一张票”实在使人莫明其妙,英译本注:“教师上课一次,收票一张,达数月时,即付薪金”。对读者确有帮助。此外,原文、译文并存的也有多处。  《安娜•卡列尼娜》也有些原文、译文并存的章节或语句。但是,在注释上,高植却用了更多的心血,没有用英译本的注释,而是自己根据实际需要而分别加注的。  高植精通俄文,没有翻译过苏联时期的作品,他的三大部翻译托尔斯泰巨著能够在上海出版也已经很不容易了。从1955年到1957年,又是政治运动特别多的年代,溜以[估计此处网文“溜以”有误,可能是“所以”二字。——骠骑兵注]当时没有看到关于他的翻译本的评论。但《战争与和平》的书名则是丰子恺前辈题写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丰子恺对之评价不低。丰子恺题写书名的高植译本《战争与和平》(图片来自孔夫子网站)  高植何以会走上文学的道路?最后决定翻译托尔斯泰,都是有轨迹可寻的。  高植,也叫高地。后来发表作品也曾署名高地植或高介植。1914年生,原籍安徽合肥,幼年、少年时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芜湖。生活环境的文化气氛浓厚,八九岁时在家中就读“四书”,而且能背诵其中一些主要篇章了。父亲曾担任较高的官职,基本上在外地,但对高植的教育仍非常关心。  读中学时,一位姓禹的国文老师思想开放,经常讲解《新青年》、《小说月报》上的文章,高植极感兴趣,于是又订阅《小说世界》。“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们纷纷出版了他们的小说集,高植购买了不少,成了他习作的范本。他可说多才多艺,从小喜欢外文,对书法艺术又爱之甚深。临摹过《爨宝子碑》、《圣教序》、《张猛龙碑》、《孙过庭书谱》、《黑女碑》,对《兰亭序》不仅爱其书法,也颇为欣赏王羲之的文笔和为人处世的潇洒风度。高植对书法从临摹到理论的探讨都有广泛涉独。也认真阅读了包世臣的书法著作《艺舟双楫》。  高植1928年就进入了南京的中央大学,开始短篇小说的创作。1929年写《酒后》、1930年写《枫叶》、1931年写《漂流》与《枕》、1932年写《变》与《扇》,分别刊载于《新月》等刊物。另有《抢险》与《家乡》则在《小说月报》的编辑部里被日寇的炮火烧成灰烬了。  这些小说写了农民的苦难、地方官吏的贪污腐化,都是他亲眼目睹、亲耳所闻;涉及爱情的内容也不少,高植本人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很少,小说却并非出之于虚构或幻想。高植有一个很开朗活泼的姐姐,她的女同学往往来高家作客,谈到爱情生活时也绝少忌讳,动起感情来放声大笑有之,痛哭流涕有之,高植是有心人,这些谈话,都成了他的小说的题材。这一种特殊的生活积累,对他后来的翻译工作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小说的写作,徐志摩的指导与鼓励是最主要的。高植在小说集《雪》的“跋”文中说:“这集子原由故徐志摩师编为小说集,名《革命的乳》,后来没有出版。去年在南京拟印一册小说,叫《酒后》,也未出版。这次印成了《雪》”。“《枕》在《文艺月刊》二卷10期上登过,是故徐志摩师所最后指正过的一个短篇”。除徐志摩之外,沈从文对他写小说也是大力支持的。2  《雪》包括六篇小说,其中《枫叶》、《扇》都是写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笔触细腻,但很含蓄,可以说把人和故事都诗化了。这种风格在当时的小说界是罕见的。既有徐志摩的思想情愫,也有沈从文的类乎《边城》那种清新的感受。对于女性的内心世界,高植的探索有一定深度,他塑造女性角色比男性角色更生动。《枫叶》也是一篇写爱情的小说,系大学时代切身的经历的写照,对秋天的栖霞山的景色与青年男女彼此间的爱慕作了天衣无缝的对接,移情入景,也成了一篇美文。这些小说和中国传统的小说风格完全不一样,与《今古奇观》、《红楼梦》等毫无共同之处,反而比较接近19世纪西方的短篇小说的风格。我们知道那个时代正是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岁月,这一类作品的确会使人感到高植仍旧把自己置身于象牙之塔中。  《酒后》写依靠妻子卖身而混口饭吃吃的李大和这个社会底层的流氓无产阶级,在一次酒醉之后,忽然萌发了自尊心,于是干了一些“傻事”,对人性有较有力的挖掘,堪称佳作。《漂流》反映安徽沿江一带严重的水灾中灾民的苦难生活,催人泪下。《变》的主角是为日寇、汉奸做狗腿子的兰保,最后因妻子被日寇奸杀而觉醒,不顾一切而把刀刺向日寇哨兵,反帝、反封建的主题,或者说政治上的倾向性都是站得住的。可是他还是从创作而逐渐走向翻译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直支持、指导他写小说的恩师徐志摩早已逝世,曾为他的小说集《雪》写“序”的沈从文在文坛上受到一部分人的教条式的批评,被当作“另类”,成了十分寂寞孤单的单干户。而高植和别的小说家又都不太熟悉。他在中央政治学校教外语,除了上课之外,从无社会活动。除了中苏文化协会、中山文化教育馆之外,他更极少和别的团体联系。再写小说,生活积累也不多。好在兼通俄文、英文,水平都不低,在中学时代,他就在一大群西方文学家中,特别仰慕“託尔司太”(后来才改译为托尔斯泰),所以他从补充、修正郭沫若译《战争与和平》开始,一步一步向翻译托尔斯泰这一大工程进军了。  我于1941春到了重庆,不久就认识了高植。他为人朴质,从外表看,绝对不会知道此人竟兼通俄文与英文。因为从他身上,似乎不存在一丝一毫“洋气”。反之,有一点“土包子”味道,典型的中小城市中的书生模样。  当时重庆有家《新蜀报》,副刊“蜀道”有人用作家姓氏连缀成打油诗,其中有“胡风陈北鸥”、“高植黄芝冈”等句子,使我对他注意起来了。但是,即使相识以后,交谈也不多,他对任何人都不多谈话,他不是健谈的人。  也许他的英文比较好,所以不知不觉中,又累累受了英国生活习惯的影响,英伦三岛多雾多雨,重庆的雾季也如此。我凡是遇到高植,他总是带了一柄雨伞,脚上穿了长统套鞋。他早上出门,可能下着雨,而午饭时已红日高照了,而他因为尚未回过家,仍旧雨天打扮,十分的引人注意。而他则似乎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一些。  我们虽然交谈不是太多,日子长久了,彼此间的了解当然也随之增加,终于,书法成了我们一个共同的话题。“抗战”胜利了,我请他为我题字留念,我以为他会写《兰亭序》的,结果出乎意料,他写的是赵秉文的《春游》:  无数飞花送小舟蜻蜓欵立钓丝头  一溪春水关何事皱作风前万叠愁  树藏修竹竹藏门门外清流几股分  行过小桥人不见背阴花气隔墙闻  烟外丝丝风柳斜春光也自到天涯  太平有象村村酒寒食无家处处花  至于书法的字体,则根本不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也不是什么魏碑,而十分接近《灵飞经》,娟秀柔丽,像是一位少女写出来的。我真钦佩他的多才多艺。  “抗战”胜利以后,他仍旧一面教书,一面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生活上没有变化,我于1946年12月15日读到他发表在上海《大公报》的“星期文艺”上的长篇论文《托尔斯泰描写心理转变时的伴奏法》,当然是翻译工作的副产品,视角独特,而且是长时期积累而写成的,决非泛泛之谈。  建国初,高植仍在大专院校教外语,他的一系列托尔斯泰作品的翻译、出版,是大贡献。据说基本上都亲自带了译稿,直接和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的。我在文化行政部门工作,在那个年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彼此没有再联系。后来,听到他已从大专院校调到江苏或安徽的出版社,原因则完全不知道。又经过了较长时间,才知道他于1960年,正当49岁的盛年逝世了。详情至今仍不知晓。一代翻译托尔斯泰的专家就此倏忽消失了,令人无限怀念。

战争与和平,边白笔记

接下来这个月,啃一遍上海译文版高植先生译的《战争与和平》好了。穿插着把徐星那本《剩下的都属于你》也看了,然后再把布尔斯廷的美国人三部曲解决了,估摸着大地也就该回春了。。。2010/01/04/00:04高植先生这一版战争与和平翻得规规矩矩一丝不苟,托翁原文中的法文俄文乃至英文意大利文缠杂的现象处理得丝丝入扣服服帖帖,赞!且不说高先生译文的文法如何文笔如何,仅凭这严谨认真的态度就足以让我肃然起敬了。。。2010/01/05/09:25手头这套高植版战争与和平是上海译文1981年9月新1版,注明据原新文艺版修订重印,以繁体字排版,並且高先生的遣词造句较之当下的流行文本有较明显的隔膜,读起来很有古意,不过偶尔有几页又是用简体字排版,比如21、22、23、27、28、33。。。这些简体字瞬间又把我拉回当下,这是编辑们故意安排的吗?2010/01/05/09:44俄国人写的东东,突出的一个麻烦就是冗长繁琐的人名,不好记不说,而且不易区分,托翁写的东东自然也不能例外,我这才看到第一卷第九章,已经被书中人物的大名搞得有些心浮气躁了。。。嗯,淡定,我要淡定!2010/01/05/13:16欧洲各国的爵位制度大同小异,具体到沙皇俄国,依次是沙皇(女沙皇)、皇太子、大公、公爵(亲王)、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一千七百多页,我才只看了七十页,却已经认识了六位公爵两位伯爵以及子爵男爵各一只,收获不能说不大!2010/01/05/19:30读到150页,接近十分之一,大概可以对高先生的译笔做个总结了。高译文辞优美典雅,上下文穿插照应周到,明白易懂,但许是年代久远,一些用词及文法不太符合当代人的口味,此外不知是托翁的原文如此还是高先生有意为之,常有一个名词前加了三四个定语,或者一个动作跟着三四个副词的句子出现,稍嫌拖沓2010/01/06/13:21总体而言,高译还是非常不错的。反观现在的部分译作,翻的那叫一个逼仄,文笔基本谈不上,上下文更是狗屁不通。。。常常看得我恨不能揪着头发拔地而起,得边看边吃冰,不然你都搂不住火。。。所以,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那么高先生的译文应该从9分起评!2010/01/06/13:30托翁描写人物言行之余,好象是习惯性地要加几句引申性质的评述,作者的褒贬因之立判,例如下面这句:。。。大胆地望着总司令,好象是要用眼睛的表情撕破那个把总司令和兵士隔得那么遥远的虚礼之幕。。。窃以为这种笔法引导性太强,不好!2010/01/07/14:09在读托翁的这部战争与和平的过程中,我总是忍不住要拿它和赫老的战争与回忆系列作比较。百度了一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托翁用了六年时间写出战争与和平;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赫老用了十多年时间写出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同样是划时代的伟大作品,在中国的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2010/01/07/14:28战争与和平的中译本繁杂,比较有名的有草婴先生译本、刘辽逸先生译本、高植先生译本、董秋斯先生译本等四种,另有七八种其他人的译本,你要想看的话选择不可谓不多;而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至今为止只有一种中译本,而且各自都是由十多人合译的,天生一张一部伟大作品的粗劣中译本的逼脸:你爱看不看!2010/01/07/14:55第一册第一部看完,估摸着主要人物都已经露过面了,粗粗捋了一下,托翁这本书大概要写这么几个人物或者说这么几条线:彼挨尔、安德来、保理斯、尼考拉、娜塔莎。2010/01/07/15:39第一卷第二部看完。小结一下,要论文辞的优美,托翁是铁定输给他的小弟弟赫尔岑的了。2010/01/08/13:37默想赫老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的创作手法,光怪陆离啊,我现在可以肯定赫老在这一点上远远胜过托尔斯泰这本战争与和平了。。。其中最让我目瞪口呆的一章竟然是跟着昼夜分隔线在地球上跑了一圈,写尽了当天这个星球上发生的种种反应,叹为观止,叹为观止!2010/01/08/15:44第三部看完,渐入佳境,托翁牛逼,的确不是装的。2010/01/14/02:17

高植版本特点

1.忠实原著,直译风格,原汁原味,准确传神,不乱造中文用词。2.与当代流行版本的最大区别:地名和人名的翻译有很大不同,如果替换成今天习惯的人名和地名,可能是最佳中文译本。3.当代很多译本都参照了该版本。4.译本原本是俄文,非董秋斯的英文转译,但注释参照的英文莫德本注释。

最新的发现

高植先生我首先很抱歉。今天才拜读了这位先生的大作。说实话战争与和平这些最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多年前我就看过了十多年前我还是个懵懂的小朋友,老爹就丢给我一本复活,让我看目的仅仅是为了让我自己学习汉字那本复活的价格是2.8元目前还在家中保留得非常完好而战争与和平,是后来我读了小学自己去买的我敢断定绝对不是高植先生的,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是90年代了。高植先生的一直用自己最真实以及最诚实的文笔,翻译最本质的内容当然我这里是在赤裸裸的抨击某些所谓的名翻译家因为他们大量使用的所谓的华丽丽的辞藻,其实往往是误人子弟一本优秀的世界名著,其重点并不在于辞藻的华丽程度而在于其内涵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一睹真正的原著但至少我们有这个权利去感受真正的内在,而不是被一些浮华的东西蒙蔽了双眼。这是一本伟大的著作。

很好的译本

我家藏有高植译本(1957年,新文艺出版社)的精装版,虽然时代久矣,但是其译文依旧那么美丽,无一点时代语言之差异,要知道此版可是高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翻译的。他最早是修改郭沫若版,后来因郭沫若毕竟当时中国一文豪,他为无名者,将文豪的译本改得面目全非,不好,故亲自从头翻译。高植精通英语和俄语,他以1941年版的《战争与和平》为底版,参照莫得的英译本,译成《战争与和平》。全书注释详尽,并保留了法语原文,甚为完备。当然,译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不能堪之为最,不过确实相当不错,只是近年来,已经没有出版社出版高植的译作,家藏因时代久远,书页泛黄,薄脆了,我不舍得翻阅,珍藏之。高植,年仅49岁,英年早逝,甚为可惜。郭沫若是否从俄译,我不知道,但是,《战争与和平》高植是绝对从俄语直接译过来的。目前,有些所谓流行译作的作者,厚颜称以前无人从俄语译,让我看到了某些人之自大。我想,若是高植非过早离世,译出托尔斯泰全部译作不是难事。

洗涤心灵的《战争与和平》

和《悲惨世界》一样,《战争与和平》是在地铁上看完的,七月二号开始看,八月七号生日那天看完。读的是高植译本,网上都说草婴译本是经典,但无奈图书馆没有。一直觉得《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可望而不可即的书,所以才决定在不上学的时间里专心地读它。都说托翁的作品是极富博爱精神的,所以很值得一读。因为总觉得自己心里很缺少爱,所以想种植一些。但不得不说,这本书看的很累,和《悲惨世界》一样有一千七百多页,但它却不如《悲惨世界》那样有戏剧性,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这本书有大约三分之一以上都在描写俄法战争的历史,有很多论述性的东西,也有很多讲战术等等的,所以读起来很是晦涩。加之又是简繁混合的版本,所以很多地方是囫囵吞枣式的读完的。书中讲了四个俄国贵族家庭在战争年代经历的一些变迁,很着重地提到一些思想人性的改变,写到人物是怎样发现世界爱,宽恕,慈悲,博爱等等的一些美德。几个主人公我都非常喜欢。1,玛丽亚,托翁着重说了她很丑,来衬托她美丽的心灵。她是书中最富有博爱和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很喜欢她对苦难默默忍受精神,也喜欢她不断要求自己要宽恕别人,爱别人,她总是看到所有人身上的优点,并且无私地他们,为他们付出。这是我一直想要要求自己,但却总是做不到的。托翁给玛丽亚很多心理描写,让我看到了她在勉励自己做一个仁爱的人时的种种挣扎,这给了我很大鼓励,这么一个无可挑剔,都需要挣扎着去做一个无私的人,更何况我这种....所以是要更大的努力的。最后一次描写玛丽亚是托翁是这么说的:“玛利亚伯爵夫人的心灵永远渴望那无限的,永恒的,完善的东西,因此她永远不能安宁。在她的脸上,显出了一种严肃的表情,表现她身体所拖累的心灵的高尚秘密的痛苦。”2,皮埃尔,他可以说是书中的主人公了,他最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是他的善良和正义。他为了修德,每天写日记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仁爱,是否无私。他比较笨,在实行农业改革时,他被佣人骗去了很多钱;俄国军队打仗时,他也为国家捐了很多钱;为了国家,他还想要刺杀拿破仑;他是没有心机的,这点我最喜欢,对所有人都怀有尊敬和善意的想法,就算这个人曾经伤害过他。很多人因为他的财富接近他,但他并不因此讨厌那些人。最后托翁这样说他:“因而他无论遇到什么人,不费丝毫力气,便可以看出他所有好的和值得他爱的地方……他不像从前那样,为了爱人们而等待着发现人们的个人的属性,即是他所谓的美德,而是爱充满了他的内心,他毫无理由地爱人们,因而发现了许多无可辩驳的理由,就是因为这些理由便应该去爱他们。 ”3,索尼娅,这可能是书中最让人惋惜的人物了。其实我觉得她的处境很像林黛玉,从小寄人篱下,寄居在罗斯托夫家里,但她不想林黛玉那样自己可怜自己。索尼娅很识大体,知书达理,她为了报答罗斯托夫家,从小到大都一直帮忙打理家务,非常尊敬、顺从伯爵和伯爵夫人。她为了罗斯托夫家付出了一生,而且和罗斯托夫家的儿子尼考拉青梅竹马,一直深爱着尼考拉,但最后却为了这个家没有和尼考拉在一起。她其实和玛丽亚比较像,都是在为别人无私的付出,对友情,亲情,恩情,爱情,她都有她的坚守。但她的付出一直没有回报。托翁这么说:那有的,还要给他更多;那没有的,还要剥夺他的所有。尼考拉和玛丽亚结婚后,她还以助手的身份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帮助他们。尼考拉是这么说的:他似乎在心里责备她,责备她太完善,为了她没有可责备的地方,她有人们所重视的一切的优点,却几乎没有可以使他爱她的地方。4,安德来和娜塔莎:安德来宽恕娜塔莎的悔婚和娜塔莎因此得到的成长,在小说中算是很重要的一个情节。总之从这本书中可以学到很多博爱的精神,我想这是最主要的吧。摘抄一些句子在这里:——了解一切,即是宽恕一切。——人要幸福,就一定要相信幸福的可能。——人不是由于美才可爱,而是由于可爱才美。——幸福在于人的自身之中,在于满足人类的自然需要,他也知道所有的不幸不是由于衣食不足,而是由于享受过多。——苦恼是上帝送来的,不是人造的,人是他的工具,人是无罪的,假使你觉得,有谁对不起你,你就忘掉这件事,就饶恕他,我们没有权利去处罚,这样你便懂得宽恕的幸福了。

不知为何,就读完了

不知为何,就读完了。先前我看了《约翰 克里斯多夫》,个人命运是这本书的主线,它是一部关注内心的作品,从傅雷的“译者序”中能够清楚明白的了解作者的初衷。但是读完《战争与和平》,我就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我的视野随之被放到关注广大的“人”的身上。这篇小说我觉得说的就是“人”。在书中描写由无数的个人的意志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变迁中,先前我只是关注于个人命运的小小的视觉突然被狂卷而来的历史--人类意志的运动--所淹没,随之漂流而到达更远处的时候,回头来看,却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作者说的个人视角的来由与运作的规律,平凡和伟大背后存在的那些同样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考量的坚持和摇摆。即是说,从盲目的个人到理性的认识(当我们只是关注于自己的时候往往陷入命运的泥潭,而经历诸多人事变迁之后就能从第三者角度来客观衡量自己了),这是一件事情的两种表达,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从克里斯多夫一生我能了解他的奋斗,从战争与和平我能看到许多的像他一样的人在历史中斗争前行。仿佛一条鱼儿从涓涓的溪流忽然游进了纷繁的大洋,或沉沦,或钻营,或愁闷······生存和死亡的问题不再是困扰自己,而是这个社会这个人类的历史一直在思考与力求探明的一个道理,最普通的人的身上也会显示出人的温热的血液流动的声响。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天才和凡人。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非历史书的年份和纪念日。不知不觉读完了,这是自己生活中的一段重要的生活。

生活就是上帝

《战争与和平》要讨论起来真的无边无际,因为书本身的东西太多,读者如我,只能简单谈一下尤其受触动的部分。1,对于战争的看法。托尔斯泰对战争的看法很“无趣”。他否定军事天才的存在,否定预测和战略部署的作用,否定伟大和机会。战争过程中,无论是法国还是俄国,军事人物之间明争暗斗,战争的过程混乱无序,看得读者都有点绝望了。为什么会打胜仗或打败仗,与战争历史学家反行其道,托尔斯泰通过分析,认为这些都是“必须”发生,所有因素和条件,指向了这样一个结果。而这些因素,不是来自于权力金字塔的塔尖人物,例如沙皇和拿破仑,而是来自所有人,尤其是人民群众,普通人。拥有权力越多的人越是不自由,越是缺乏自由意志。不是他们发号司令或作出决定,而是他们被一种不可阻挡的浪潮推动着,作出并不是他们本身要作出的决定。而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不是战争人数和武装力量,而是士气。而士气不是来自于上层人物,而是来自于士兵,最普通、人数最多的士兵,以及普通百姓。托尔斯泰在不同篇章里穿插着他的战争看法,书后附上他的一篇关于战争的论文,可作概括。2,人物特色最让我惊喜的是,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都丰富多彩,非常有趣吸引。因为出身贵族,托尔斯泰对贵族阶层最为熟悉,描写起来游刃有余,自然生动真实。人物的丰富在第一册尤为明显,在一个沙龙里,就将各色人物点了出来。俄国人名字又长又难记,但因为人物描写很鲜明,所以脑海里记得很清楚谁是谁,最明显的例子可算是彼埃尔了。细看之下,很难找到有谁是特别完美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但也有些毛病或欲望。不过反过来说,托尔斯泰是善于在毛病重重的人类身上找出些闪光点。例如彼埃尔缺乏行动力,但人心地善良;尼考拉追求名誉,但为人正直;就连花花公子,也不是坏得透顶。而且这些人物在不断变化,在这个篇章里,安德來公爵讨厌他的妻子,恨不得快点去打仗,可以将能力运用到报效祖国上;下个篇章,他看到了死亡的无意义,开始怀疑战争的一切;然后他回到家,看到妻子死了,反而悔恨,仗也不愿意去打,隐居在自己的庄园里;再然后,他对娜塔莎产生爱情,那种灰心消极的心情消失了,他又开始有追求快乐的欲望;知道娜塔莎变心,他又怨恨起自己的希望,又去打仗,希望还是做些有益的改变;但战争中受伤,频临死亡,他的思想又改变了,对情敌,对变心的娜塔莎一下子都宽恕了;到快死了,娜塔莎照顾他的时候,他既留恋生活,享受着爱,但同时也希望自己死去,到那永恒的安详。如同公爵一样,书中的人物在不断改变,读者捉摸不到故事的发展,有时会惊讶得难以理解。但人生不是正如此吗?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总在变化么?正如人不能同一时间踏进同一条河里,一秒钟前的我也不是一秒钟后的我。人既然是多变,又渴望不变,遇到变化,心情自然会混乱。我觉得混乱的心情,矛盾和折磨并不是无益的,这是人在蜕变的过程。经过迷雾一样的思想活动,人会慢慢脱变成更新的自我,渐渐接近“真”和“善”。3,社会进步的看法人们总是在探索关于社会进步的问题。同样是贵族,雨果和托尔斯泰都对社会进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但是两人不尽相同。可以看出,两人都对当时的社会有怀疑和否定,但是出路是在哪里?两人都同情普通人民、劳动者,因为他们看到这如蚂蚁一样数量众多的普通人,才是推动社会的力量所在。托尔斯泰的社会进步观是偏于保守的。他不认为革命,特别是暴力革命,是能够有翻天覆地的改变,会不会创造出新的、更好的征服,很值得怀疑。彼埃尔致力解放他的农奴,反而导致混乱和更大的不幸。在战争后期,农奴起来对抗贵族,趁火打劫,消极影响了对外抗争的进度。无论是起草法律、或者共和制,抑或是战争,其实本质没有改变,人们依然会以自私出发,为自己谋利而不是为全体人民谋利。一个社会局面好与坏,是这种自私行为无序结合产生的随机结果。人要通过自身的净化和努力,去达到人的升华。也只有人个体的净化,通过教育、爱和宽容,才会有希望。相比起来,雨果的观念更先进。雨果是支持暴力革命,支持改变和行动,这个政府不好,那就推翻它。在《悲惨世界》里,流浪儿和进步青年为主的新身力量,虽然是不成熟的,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推翻腐朽的政府,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虽然牺牲大多是无意义的,但在另一个角度来看,某些牺牲又是伟大的。但在支持革命进步之上,有更高的理想,也就是人道主义。雨果的人道主义其实跟托尔斯泰的主张异曲同工---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人要有怜悯,不要失去良心。4,上帝是谁?信仰这个词非常微妙。说起信仰,世间有好多教派,即使同一个教派里,每一个人的信仰都不一样。彼埃尔苦恼之下想寻求一种启示,于是糊里糊涂加入了共济会,进去之后有点失望,但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玛丽亚公爵小姐是虔诚的信徒,但是她的信仰狂热,是因为父亲粗暴对待她,将她幽禁在沉闷无爱的环境下。为了逃避生活的痛苦,她将心寄托在信仰上。但这种信仰是不坚固的,因为有逃避的成分。在父亲将死的时候,她心里产生一种轻松和快乐,禁不住想到父亲不在之后,自己会自由,或许还有爱情。她又羞愧自己的想法,又禁不住这种想法,这种想法是跟她的信仰相背离的。但在父亲咽气的时候,她听到父亲对她说“亲爱的”,心里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爱和自己的卑微,此时她才懂得上帝的爱。娜塔莎本是不信教的享乐主义者,但在爱情波折之后,她出于羞愧和悔恨,开始信教。她不明白圣经的话,但又感到一种纯净的力量,仿佛在净化自己内心和灵魂。她收敛了自己的自私和任性,开始懂得悲怜。但她的信仰也是不坚固的,因为是希望赎罪。但真正的赎罪,是在战争后期对伤兵的支援,对安德来的无私照顾下,才得以实现。托尔斯泰本人是信教的,但是他的信念表达在以下的话里:“从前使他苦恼的、他所继续寻找的生活目标,现在,他觉得,已经不存在了。那个被寻找的生活目标现在不是偶然的不存在,不是现在一时不存在,他觉得这个目标是没有的,并且是不可能有的。这个目标的不存在,给了他那种完全的高兴的自由之感,这感觉现在构成了他的幸福。他不能够有目标,因为他现在有了信仰,不是信仰任何法则,或文字,或思想,而是信仰永生的永远可以感觉到的上帝。以前他在自己所定的目标中寻求上帝,寻求这个目标只是寻求上帝......“上帝是在这里,在那里,在一切地方!” 从前他不能在任何东西里面看到那伟大的,难以理解的,无限的东西。他只觉得那东西一定在什么地方,并寻找这东西。在一切的眼前的可解的现象中,他只看到有限的、渺小的、平凡的、无意义的东西。他装备了智慧的望远镜,观察远方,在那里,那渺小的、平凡的、藏在茫茫远处的东西,只是因为他不能清楚的地看见,所以在他看来是伟大的、无限的。 然而现在,他学会了在一切之中看见伟大的、永恒的、无限的东西,因此,自然而然地,为了看到这个,为了享受这种观察,他抛弃了一直到现在他从人们的头上观察远方所用的望远镜,高兴地观察起他身边的永远变化的、永远伟大的、难以理解的、无限的生活。他看得越近,他越是心安而幸福。从前那个破坏他的一切思想体系的、可怕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对于他是不复存在了。现在。对于这个问题——为什么?——在他心中总是预备了这个简单的答案:因为有上帝,这个上帝,没有他的意志,人的头上不会落下一根发丝。 ”类似的话在不同篇章里也有,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简单概括起来,也就是最简朴的真理:痛苦是有极限的,快乐也是。无论痛苦还是快乐,在哪一种环境下,人还是要生存,并渴望生存下去。上帝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无处不在,这是因为生活就是上帝。人从自己身处的生活获得信仰和力量。

恢弘的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

这应该是我读过的第三部长篇小说,读完后我开始想着要把《约翰克里斯多夫》重读一遍,再有一部是余华的《兄弟》。这一个月来,我甘愿怀着一个卑微的姿态去 瞻仰这个恢弘的巨人。每个场景通过细微的文字我可以身临其境,可以想象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景(事实证明电影中的场景和我的想象相差无几),也可以想象安德烈 的沉默,皮尔埃的矛盾,娜塔莎的歌声还有彼嘉的天真,更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两场大战的不可理喻和残酷。我首先把他当成小说来读,接着把他当做历史来吸收, 最后把他当做名著来拜,每天内心都留着一块空地,来为这部史诗做动态立体的想象。刚开始,或者由始至终我喜欢在安德烈身上去找到自己的影子,他的深沉,愤世嫉俗,渴望身前的荣誉和成就到最后的安宁与平和,对死的泰然与对生的满足,都能 引起我的共鸣。但这世界上没有一件不自我矛盾的事物,包括我们自己,皮尔埃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皮尔埃的精神矛盾和心理斗争更像一个多愁善感,渴望完成自 我救赎与自我牺牲的少年(如同我的某个侧面),所以我更能体会到他一举一动的心理,虽然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加入共济会,但这证明他更加善变,更容易受外界 影响,但所有的变化都是为了一个,拯救社会,关爱他人。我应该像安德烈那样执着,但学会皮尔埃那颗炽热的心。然后说说娜塔莎,一个善良,纯洁,真诚的典型 美丽女孩,在经历一系列变故之前永远的单纯可爱,拥有一个完美女生几乎一切的优点,人见人爱,但命运总是平衡的,保里斯,安德烈到最后皮尔埃,跌宕起伏的 爱情在一夜间褪去了浮在她身上简单纯粹的美丽,剩下的是一个女子一位母亲始终如一伟大的对爱情的忠贞及对后代无穷的爱。难以忘记的就是当娜塔莎在那晚终于 看到身负重伤的安德烈的时候,她过去无尽的后悔都化为了无边无尽的爱,对一个人汹涌澎湃的爱,好像整个人就是为爱而生,为他而生,而如此强烈的爱却依然留 不游离在生与死边缘的安德烈,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战争下面,这段延续了两年的爱恨故事更让我觉得人性的伟大。娜塔莎对皮尔埃的爱,对安德烈的 爱,对尼古拉的爱,对孩子的爱,最后都汇聚成她身上最宝贵最迷人的一面。最后,我忘不了那个小彼嘉。对他的描述并不多,却总能引起我的快乐和最后的哀伤, 从一开始的鲁莽我便隐隐约约觉得他一定英年早逝,可没想到竟是如此的惋惜,我喜欢小彼嘉身上的勇气,激情,以及一切青年拥有的纯粹的无所畏惧和自我牺牲, 可一场大战下来,牺牲了何止小彼嘉一人,牺牲的是一大群小彼嘉,一大群怀着高昂斗志和战斗力的生命。说完了和平,来看战争。托尔斯泰颠覆也重塑了一场真正激烈伟大的战争的真实场景。一个伟大的将军,库图佐夫,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平常,而不是伟大,在于他懂 得顺从人性和自然,而不是发号施令,发起屠杀,在于进行顽强抵抗,而不是猛烈反击。所以他会被指责,被忽略,被诽谤,但他能带来胜利。托尔斯泰参加过那场 浩大的会战,他的工作依然和笔头分不开,但亲身见证战争的经历让他写下了最诚实的场景,告诉所有将战争吹捧贬低的各路学家,其实你们什么都不知道,我能在 书中感受这样的嘲弄与坚定。当战争开始的那一刻,没有人能与它脱离关系,没有一道命令能够正确必然地执行,没有一个人能够用正常的理性去判断并做出适合的 行为,于是谁引起的战争,谁拥有绝对的权力,谁倡导的这起民族运动,谁领导的这场“人类历史上最违背人性的长途战争”,我想都不重要,因为没有绝对的意志 自由,全部原因隐藏在时间与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人能从前往后看得清说得明,历史家不能,伦理家不能,艺术家不能,恐怕连拿破仑与亚历山大都身不由己,托尔 斯泰在试图说明这个无法解释的道理。战争与和平,是被描摹成截然不同的两部故事,战争在上,和平于下,战争在前,和平于后。安德烈,皮尔埃,娜塔莎,他们的生活也因战前的和平,战争的动荡, 战后的重生而相遇,分离再重逢。安德烈一生追逐的荣誉,渴望获得个人的成功,到后来妻子的死,小尼古拉的生,再到遇见娜塔莎,一见钟情却后来难以置信地被 糊涂(也出自于娜塔莎爱的本性)的娜塔莎解除婚约,直到最后身负重伤却命中注定般与娜塔莎重逢,他的人生充满着对理想的追逐与现实的摒弃,对生的满足与死 的体悟,对一切的爱与恨,也是三位主角中我最着迷与喜爱的一位。对于他的死,来的如此突然,如此安宁,我想对于娜塔莎,对于玛利亚,都是这样,死,在这时 候成为了一种仪式,一种神圣安详的幸福。而失去的爱,无法弥补,但可以治愈,用另一种爱去抚慰,那便是温柔的皮尔埃,正义的皮尔埃。追究战争的起因,无非是一系列有根据无根据被各种学者强词夺理强赋的各种导火索,他们各执其词,但正像托尔斯泰所说,只有无数自由与必然相互碰撞连锁产生 的各种原因才能诱发不间断的命令,从而导致一发不可收拾也早已不是所谓倡导者本意的冲突,或者这就是暗藏于人类本性的心理诱因和某种神秘的规律,就像我们 如其他生物一样,占有领土,食物,配偶和周围具有丰富资源的环境。于是,在不知不觉,在理性无法理解与控制的时候,我们“被战争”。在这个还不怎么和平的 年代,我想更应该去静静地思考这些能得益于过程而不是结果的问题。

非常好的译本

我家藏有高植译本(1957年,新文艺出版社)的精装版,虽然时代久矣,但是其译文依旧那么美丽,无一点时代语言之差异,要知道此版可是高植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翻译的。他最早是修改郭沫若版,后来因郭沫若毕竟当时中国一文豪,他为无名者,将文豪的译本改得面目全非,不好,故亲自从头翻译。高植精通英语和俄语,他以1941年版的《战争与和平》为底版,参照莫得的英译本,译成《战争与和平》。全书注释详尽,并保留了法语原文,甚为完备。当然,译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不能堪之为最,不过确实相当不错,只是近年来,已经没有出版社出版高植的译作,家藏因时代久远,书页泛黄,薄脆了,我不舍得翻阅,珍藏之。高植,年仅49岁,英年早逝,甚为可惜。郭沫若是否从俄译,我不知道,但是,《战争与和平》高植是绝对从俄语直接译过来的。目前,有些所谓流行译作的作者,厚颜称以前无人从俄语译,让我看到了某些人之自大。我想,若是高植非过早离世,译出托尔斯泰全部译作不是难事。


 战争与和平(第一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