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第一卷)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9
ISBN:SH10188-159
作者:[俄] 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417页

作者简介

笔名高地。文学翻译家,作家。安徽合肥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曾任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辑、金陵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师范学院教授、北京时代出版社编审。译有(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合译(俄)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合译(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著有杂文集《千字文》等。


 战争与和平(第一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高植•高地•高地植——倏忽消逝的托尔斯泰翻译专家(选自蒋星煜《文坛艺林备忘录续集》)1  现在的文学青年,包括俄罗斯文学爱好者在内,肯定对高植这个人不是太熟悉,可是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高植则是中国最主要的翻译托尔斯泰的专家。  他所译《安娜•卡列尼娜》(上、下二册),1955年出版于上海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幼年•少年•青年》于1957年2月、《战争与和平》于1957年7月先后出版于上海的新文艺出版社。这三部著作的译文合计达200万字,可以说是托尔斯泰的三部最主要的文艺作品,当然《幼年•少年•青年》是回忆录,是自传性质,也有较多的史料价值。高植又都是对照了英译本而从俄文本直接译成中文的,他所花的劳动量十分巨大,先后用了10多年时间。  必须说明一下,在“抗战”之前,《战争与和平》已经有了郭沫若的译本,兼通俄文、英文的高植对郭沫若的译本不是太满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郭沫若毕竟是一位大师级的文豪,他要另起炉灶重新翻译,又缺乏勇气和魄力,于是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在郭沫若译本的基础上作较多的补充、修改。在这一种合作方式之下,重庆出版过署名“郭沫若、高植”的《战争与和平》译本,但是印数不多,现在图书馆内已经很难找到了。  这一种合作方式当然有难以解决的麻烦,郭沫若是权威人士,补充、修改得太多,要伤和气。再说,稿费的计算在技术上极难处理,所以高植最后还是决定独自翻译《战争与和平》了。这一工作的开始是他得到了苏联设在莫斯科的国家出版局提供的方便,一部于1941年出版的俄文原版《战争与和平》,不仅版本新,而且印刷较精美,校订比较细致。在战争年代,高植得到此书,自然非常高兴,他手边又有毛姆、迦纳特两个英译本可供参考,所以他觉得有把握把《战争与和平》译好。  他的准备工作做得也周密,对《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背景了解得也比较多,而且他认为读者如果有这方面的知识,对欣赏原著有许多好处。因此,他把毛姆英译本(1923年)的一篇《附注》和《史事年表》也都译出,成为他的译本的《前言》中的一部分。《前言》说:“老保尔康斯基公爵是影射托尔斯泰的外祖父,H•C•福尔康斯基,他是叶卡捷琳娜女皇时代的将军。托尔斯泰的母亲是他的独生女。福尔康斯基没有儿子,小说中安德来公爵是托尔斯泰创造出来的典型,他把自己的若干方面和他哥哥塞尔该•托尔斯泰的若干特质附骊在这个典型上”。我们不难发现高植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和家属情况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也是译本所以能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  他尽可能忠实于1941年的俄文本,那个版本分四册,他的译本也分四册。关于人名、地名,当然只能直译,忠实于原文的直译,他不受任何方言的影响,不受带有广东话色彩的对音的习惯势力的影响,坚决用普通话对音,所以和其他俄国文学、苏联文学翻译家的译名出现了很多不同之处。人家译的“谢尔盖”,他译成“塞尔该”,他译的俄国人姓名,不考虑从中国《百家姓》中选取姓字。  因为“对白中的外国文和引用的外国文都尽量保留”、“有些句子里,法文和俄文混杂难分,甚至俄文名词前用了法文冠词”,他全部照译以后,又在括弧中附上原文。这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翻译史上恐怕不多,也许是罕见的。不仅对读者提供了方便,也使自己的译文让读者有了推敲、核对的机会。当然,也表露了他对译文的自信。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既然写的是俄国的历史事件,俄国人当然比较熟悉,英国人则自然比较生疏,因此,毛姆的英译本增添了一批关于俄国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注释。高植认为对中国读者来说,这些注释也不可或缺,所以也都用了。具体的例子如库图索夫,第一次出现,毛姆就用注释介绍了此人的经历。再如出现“当铺证券”字样时,毛姆注:“当铺是当时的国家机构,发行有利息的证券。高植的中译本已都采用了,我认为完全正确,否则读者是很难理解的。  《幼年•少年•青年》一书,以前也有过中译本,那是译者根据1929年《托尔斯泰文集本》译的。高植则是根据苏联莫斯科国营出版局于1950年出版的《托尔斯泰选集》第一卷本译的。他也采用了英国牛津大学1928年英译本的若干注释,例如《诗句》:“拿了帽子和一张票就出去了”。这“一张票”实在使人莫明其妙,英译本注:“教师上课一次,收票一张,达数月时,即付薪金”。对读者确有帮助。此外,原文、译文并存的也有多处。  《安娜•卡列尼娜》也有些原文、译文并存的章节或语句。但是,在注释上,高植却用了更多的心血,没有用英译本的注释,而是自己根据实际需要而分别加注的。  高植精通俄文,没有翻译过苏联时期的作品,他的三大部翻译托尔斯泰巨著能够在上海出版也已经很不容易了。从1955年到1957年,又是政治运动特别多的年代,溜以[估计此处网文“溜以”有误,可能是“所以”二字。——骠骑兵注]当时没有看到关于他的翻译本的评论。但《战争与和平》的书名则是丰子恺前辈题写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丰子恺对之评价不低。丰子恺题写书名的高植译本《战争与和平》(图片来自孔夫子网站)  高植何以会走上文学的道路?最后决定翻译托尔斯泰,都是有轨迹可寻的。  高植,也叫高地。后来发表作品也曾署名高地植或高介植。1914年生,原籍安徽合肥,幼年、少年时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芜湖。生活环境的文化气氛浓厚,八九岁时在家中就读“四书”,而且能背诵其中一些主要篇章了。父亲曾担任较高的官职,基本上在外地,但对高植的教育仍非常关心。  读中学时,一位姓禹的国文老师思想开放,经常讲解《新青年》、《小说月报》上的文章,高植极感兴趣,于是又订阅《小说世界》。“文学研究会”的会员们纷纷出版了他们的小说集,高植购买了不少,成了他习作的范本。他可说多才多艺,从小喜欢外文,对书法艺术又爱之甚深。临摹过《爨宝子碑》、《圣教序》、《张猛龙碑》、《孙过庭书谱》、《黑女碑》,对《兰亭序》不仅爱其书法,也颇为欣赏王羲之的文笔和为人处世的潇洒风度。高植对书法从临摹到理论的探讨都有广泛涉独。也认真阅读了包世臣的书法著作《艺舟双楫》。  高植1928年就进入了南京的中央大学,开始短篇小说的创作。1929年写《酒后》、1930年写《枫叶》、1931年写《漂流》与《枕》、1932年写《变》与《扇》,分别刊载于《新月》等刊物。另有《抢险》与《家乡》则在《小说月报》的编辑部里被日寇的炮火烧成灰烬了。  这些小说写了农民的苦难、地方官吏的贪污腐化,都是他亲眼目睹、亲耳所闻;涉及爱情的内容也不少,高植本人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很少,小说却并非出之于虚构或幻想。高植有一个很开朗活泼的姐姐,她的女同学往往来高家作客,谈到爱情生活时也绝少忌讳,动起感情来放声大笑有之,痛哭流涕有之,高植是有心人,这些谈话,都成了他的小说的题材。这一种特殊的生活积累,对他后来的翻译工作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小说的写作,徐志摩的指导与鼓励是最主要的。高植在小说集《雪》的“跋”文中说:“这集子原由故徐志摩师编为小说集,名《革命的乳》,后来没有出版。去年在南京拟印一册小说,叫《酒后》,也未出版。这次印成了《雪》”。“《枕》在《文艺月刊》二卷10期上登过,是故徐志摩师所最后指正过的一个短篇”。除徐志摩之外,沈从文对他写小说也是大力支持的。2  《雪》包括六篇小说,其中《枫叶》、《扇》都是写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笔触细腻,但很含蓄,可以说把人和故事都诗化了。这种风格在当时的小说界是罕见的。既有徐志摩的思想情愫,也有沈从文的类乎《边城》那种清新的感受。对于女性的内心世界,高植的探索有一定深度,他塑造女性角色比男性角色更生动。《枫叶》也是一篇写爱情的小说,系大学时代切身的经历的写照,对秋天的栖霞山的景色与青年男女彼此间的爱慕作了天衣无缝的对接,移情入景,也成了一篇美文。这些小说和中国传统的小说风格完全不一样,与《今古奇观》、《红楼梦》等毫无共同之处,反而比较接近19世纪西方的短篇小说的风格。我们知道那个时代正是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岁月,这一类作品的确会使人感到高植仍旧把自己置身于象牙之塔中。  《酒后》写依靠妻子卖身而混口饭吃吃的李大和这个社会底层的流氓无产阶级,在一次酒醉之后,忽然萌发了自尊心,于是干了一些“傻事”,对人性有较有力的挖掘,堪称佳作。《漂流》反映安徽沿江一带严重的水灾中灾民的苦难生活,催人泪下。《变》的主角是为日寇、汉奸做狗腿子的兰保,最后因妻子被日寇奸杀而觉醒,不顾一切而把刀刺向日寇哨兵,反帝、反封建的主题,或者说政治上的倾向性都是站得住的。可是他还是从创作而逐渐走向翻译了。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直支持、指导他写小说的恩师徐志摩早已逝世,曾为他的小说集《雪》写“序”的沈从文在文坛上受到一部分人的教条式的批评,被当作“另类”,成了十分寂寞孤单的单干户。而高植和别的小说家又都不太熟悉。他在中央政治学校教外语,除了上课之外,从无社会活动。除了中苏文化协会、中山文化教育馆之外,他更极少和别的团体联系。再写小说,生活积累也不多。好在兼通俄文、英文,水平都不低,在中学时代,他就在一大群西方文学家中,特别仰慕“託尔司太”(后来才改译为托尔斯泰),所以他从补充、修正郭沫若译《战争与和平》开始,一步一步向翻译托尔斯泰这一大工程进军了。  我于1941春到了重庆,不久就认识了高植。他为人朴质,从外表看,绝对不会知道此人竟兼通俄文与英文。因为从他身上,似乎不存在一丝一毫“洋气”。反之,有一点“土包子”味道,典型的中小城市中的书生模样。  当时重庆有家《新蜀报》,副刊“蜀道”有人用作家姓氏连缀成打油诗,其中有“胡风陈北鸥”、“高植黄芝冈”等句子,使我对他注意起来了。但是,即使相识以后,交谈也不多,他对任何人都不多谈话,他不是健谈的人。  也许他的英文比较好,所以不知不觉中,又累累受了英国生活习惯的影响,英伦三岛多雾多雨,重庆的雾季也如此。我凡是遇到高植,他总是带了一柄雨伞,脚上穿了长统套鞋。他早上出门,可能下着雨,而午饭时已红日高照了,而他因为尚未回过家,仍旧雨天打扮,十分的引人注意。而他则似乎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一些。  我们虽然交谈不是太多,日子长久了,彼此间的了解当然也随之增加,终于,书法成了我们一个共同的话题。“抗战”胜利了,我请他为我题字留念,我以为他会写《兰亭序》的,结果出乎意料,他写的是赵秉文的《春游》:  无数飞花送小舟蜻蜓欵立钓丝头  一溪春水关何事皱作风前万叠愁  树藏修竹竹藏门门外清流几股分  行过小桥人不见背阴花气隔墙闻  烟外丝丝风柳斜春光也自到天涯  太平有象村村酒寒食无家处处花  至于书法的字体,则根本不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也不是什么魏碑,而十分接近《灵飞经》,娟秀柔丽,像是一位少女写出来的。我真钦佩他的多才多艺。  “抗战”胜利以后,他仍旧一面教书,一面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生活上没有变化,我于1946年12月15日读到他发表在上海《大公报》的“星期文艺”上的长篇论文《托尔斯泰描写心理转变时的伴奏法》,当然是翻译工作的副产品,视角独特,而且是长时期积累而写成的,决非泛泛之谈。  建国初,高植仍在大专院校教外语,他的一系列托尔斯泰作品的翻译、出版,是大贡献。据说基本上都亲自带了译稿,直接和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的。我在文化行政部门工作,在那个年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彼此没有再联系。后来,听到他已从大专院校调到江苏或安徽的出版社,原因则完全不知道。又经过了较长时间,才知道他于1960年,正当49岁的盛年逝世了。详情至今仍不知晓。一代翻译托尔斯泰的专家就此倏忽消失了,令人无限怀念。
  •     接下来这个月,啃一遍上海译文版高植先生译的《战争与和平》好了。穿插着把徐星那本《剩下的都属于你》也看了,然后再把布尔斯廷的美国人三部曲解决了,估摸着大地也就该回春了。。。2010/01/04/00:04高植先生这一版战争与和平翻得规规矩矩一丝不苟,托翁原文中的法文俄文乃至英文意大利文缠杂的现象处理得丝丝入扣服服帖帖,赞!且不说高先生译文的文法如何文笔如何,仅凭这严谨认真的态度就足以让我肃然起敬了。。。2010/01/05/09:25手头这套高植版战争与和平是上海译文1981年9月新1版,注明据原新文艺版修订重印,以繁体字排版,並且高先生的遣词造句较之当下的流行文本有较明显的隔膜,读起来很有古意,不过偶尔有几页又是用简体字排版,比如21、22、23、27、28、33。。。这些简体字瞬间又把我拉回当下,这是编辑们故意安排的吗?2010/01/05/09:44俄国人写的东东,突出的一个麻烦就是冗长繁琐的人名,不好记不说,而且不易区分,托翁写的东东自然也不能例外,我这才看到第一卷第九章,已经被书中人物的大名搞得有些心浮气躁了。。。嗯,淡定,我要淡定!2010/01/05/13:16欧洲各国的爵位制度大同小异,具体到沙皇俄国,依次是沙皇(女沙皇)、皇太子、大公、公爵(亲王)、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一千七百多页,我才只看了七十页,却已经认识了六位公爵两位伯爵以及子爵男爵各一只,收获不能说不大!2010/01/05/19:30读到150页,接近十分之一,大概可以对高先生的译笔做个总结了。高译文辞优美典雅,上下文穿插照应周到,明白易懂,但许是年代久远,一些用词及文法不太符合当代人的口味,此外不知是托翁的原文如此还是高先生有意为之,常有一个名词前加了三四个定语,或者一个动作跟着三四个副词的句子出现,稍嫌拖沓2010/01/06/13:21总体而言,高译还是非常不错的。反观现在的部分译作,翻的那叫一个逼仄,文笔基本谈不上,上下文更是狗屁不通。。。常常看得我恨不能揪着头发拔地而起,得边看边吃冰,不然你都搂不住火。。。所以,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那么高先生的译文应该从9分起评!2010/01/06/13:30托翁描写人物言行之余,好象是习惯性地要加几句引申性质的评述,作者的褒贬因之立判,例如下面这句:。。。大胆地望着总司令,好象是要用眼睛的表情撕破那个把总司令和兵士隔得那么遥远的虚礼之幕。。。窃以为这种笔法引导性太强,不好!2010/01/07/14:09在读托翁的这部战争与和平的过程中,我总是忍不住要拿它和赫老的战争与回忆系列作比较。百度了一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托翁用了六年时间写出战争与和平;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赫老用了十多年时间写出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同样是划时代的伟大作品,在中国的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2010/01/07/14:28战争与和平的中译本繁杂,比较有名的有草婴先生译本、刘辽逸先生译本、高植先生译本、董秋斯先生译本等四种,另有七八种其他人的译本,你要想看的话选择不可谓不多;而战争风云和战争与回忆至今为止只有一种中译本,而且各自都是由十多人合译的,天生一张一部伟大作品的粗劣中译本的逼脸:你爱看不看!2010/01/07/14:55第一册第一部看完,估摸着主要人物都已经露过面了,粗粗捋了一下,托翁这本书大概要写这么几个人物或者说这么几条线:彼挨尔、安德来、保理斯、尼考拉、娜塔莎。2010/01/07/15:39第一卷第二部看完。小结一下,要论文辞的优美,托翁是铁定输给他的小弟弟赫尔岑的了。2010/01/08/13:37默想赫老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的创作手法,光怪陆离啊,我现在可以肯定赫老在这一点上远远胜过托尔斯泰这本战争与和平了。。。其中最让我目瞪口呆的一章竟然是跟着昼夜分隔线在地球上跑了一圈,写尽了当天这个星球上发生的种种反应,叹为观止,叹为观止!2010/01/08/15:44第三部看完,渐入佳境,托翁牛逼,的确不是装的。2010/01/14/02:17
  •     1.忠实原著,直译风格,原汁原味,准确传神,不乱造中文用词。2.与当代流行版本的最大区别:地名和人名的翻译有很大不同,如果替换成今天习惯的人名和地名,可能是最佳中文译本。3.当代很多译本都参照了该版本。4.译本原本是俄文,非董秋斯的英文转译,但注释参照的英文莫德本注释。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快忘了
  •     想不再做一个犬儒,或者恨世者,或者流氓?靠工作、事业、读书,靠激励自己做独立新女性,是没用的。唯一的机会是去爱。
  •     那些人名我记不住,记不住啊记不住
  •     高植的译本,最老的译本,最喜欢他的朴实和生动。让小时候的记忆永远伴随一生。
  •     这是我爸的版本,我跟老街都是读的这一版
  •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这真是个冗长的故事,各种斯基搞死我了
  •     过十年再读一遍
  •     历时两个月读完 近期不会再读这么大部头了 再宏伟 也有厌倦的时候
  •     真TM巨著
  •     终于找到我读的版本了,这是中国第一个从俄语原文翻译的
  •     великолепный
  •     买来十多年了,终于利用一个年假开卷读完,了却了一个心愿。 确实是巨著。
  •     高植真是对托尔斯泰的不厌其烦不厌其烦啊……
  •     真要命的这个人名,总是忘记谁是谁,人物关系一团糟
  •     伟大
  •     看的盗版。
  •     总有一天我要把它看完(摔
  •     一个月的心血啊T.T
  •     海洋般的宽广宏大。
  •     六颗星,如果有的话
  •     可敬的翻译家!!
  •     我最喜欢的外国名著
  •     对比了几个译本 还是喜欢高植译本,翻译的文雅看起来舒服。这本出版比我出生还要早的书老旧,繁体,有意义。“当你精神受折磨的时候,身体怎么会好呢,在这样的时候,一个有感觉的人能够不焦心吗?”
  •     初中时买的书,那是家里穷,买四本大部头的名著算是我一年的购书预算了。还是繁体的。。。然后,一直读到高中结束,大概都完了一次吧。再然后,卖了凑上大学的钱,现在想来,好遗憾。
  •     寫小說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會背二三部小說。
  •     发现为什么以前老是读不完《战争与和平》了,果然是译本的原因,图书馆以前只有刘辽逸的译本……这次第一次看高植的译本,感觉好多了……
  •     旧时买书之人,之景,物是人非。旧书期待重读。
  •     30岁前终于把这本传说已久的名著给读了遍,不过看的是董秋斯的那个版本,真的挺不错的,希望过几年再来看看高版的战争与和平。
  •     必须反复读,才能读出其中三味。
  •     浩瀚如苍穹
  •     很好看
  •     还清楚地记得这个封面。。。
  •     中学假期硬读下来的,没留下太深印象。重读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