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蔷薇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9
ISBN:SH10188-151
作者:康.巴乌斯托夫斯基
页数:242页

书籍目录

珍贵的尘土
碑銘
一束假花
第一篇短篇小说
闪电
人物的叛變
一部中篇小说的寫作經過
心上的刻痕
金剛石般的语言
辞典
阿爾斯王商店事件
好像是小事情
车站食堂里的老人
白夜
賦予生命的源泉
夜行的驿车
早已想就的一本书
洞燭世界的藝術
在卡車的車廂裏
對自己的臨別贈言

作者简介

1980年9月新一版,有1984年8月3印本。係據原上海文藝版紙型,橫排,半正體字半簡化字,舊字形。1984年8月3印本印數60001-89500冊。


 金蔷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想起米兰昆德拉曾说过的,“从来就没有捷克斯洛伐克,只有捷克和斯洛伐克”,同样,从来就没有苏联,只有俄罗斯及其他民族。关于俄罗斯,关于它的民族、艺术与宗教,直到今天,我依然无法从理论上加以把握。没甚么可遗憾的。因为“俄罗斯”三个字是对它自己最好的注解,也是唯一的注解。我所能写出的,终于也只能是那些如朋友间交往点滴式的东西。1992年,在一档名为《旋转舞台》的电视节目里,我第一次完整地听到了俄罗斯歌曲。第一次体会到俄罗斯式的深沉厚重的爱与恨,同样,第一次把“喀秋莎站在那高高的山顶上”的形象刻入心里。那是一个没有mp3的年代,家里有台盒式录音机已经足以让人羡慕,节目重播时,我和姐姐就用爸爸那台“熊猫”录下了它。多年以后,当我第一次听到朴树的《白桦林》时,竟然有生理上的不适。纵然有一千个反对者站在面前,我仍然想说,《白桦林》亵渎了俄罗斯歌曲,赝品只能是赝品,仿制的情境与情感让人难以接受。所以,我固执地反对朋友在KTV里点这首歌。我对俄罗斯电影知之甚少,但同样是一段电视节目让我印象深刻。这是一档电影专题片,编导们走进俄罗斯,前去寻访90后的俄罗斯电影。节目中介绍了一部关于父女之间产生矛盾但最终走向和解的电影。我不清楚为什么这部电视片会让我如此动容。俄罗斯的冬天永远漫长而寒冷,造就了它的人民的乐观与坚韧。我必须用“人民”而不是“人们”。他们走过了一段不知能不能称为“遗憾”的革命旅程,他们曾拥有“一块红布”背后的激情和压抑、热血和阴冷。现在,一切都结束了。这个西方眼中的异类,这个永远不能归入东方的孩子,如今能和世界和解吗,就像电影中的父亲和女儿,还是像《老人与海》中的古巴渔夫与命运?时光永远向前。2002年冬天,我恋上了娜塔莎。我真的不关心《战争与和平》中的历史哲学,我只关心那些美好的人们。谁能将恢宏的史诗气质与细腻的细节呈现完美地结合起来,只有曹雪芹,还有,列夫-托尔斯泰。你永远能感知到他笔下人物情绪上的每一次细小波动,他们是那样真实而丰满。即使最滑稽的一个,他的灵魂与内心也同样丰富。托翁笔下流淌的,是对俄罗斯的爱。当临死的安德烈上校躺在草丛中,仰望俄罗斯的天空时,他感受到的甚至不是痛苦,而是那种把身体和灵魂全部交给俄罗斯大地的冲动。我终于要说到你了。美好的娜塔莎,美好的基蒂。在寒冷的冬天的夜里,是你们在温暖着俄罗斯。俄罗斯少女是世界文学之林中最美好的一组形象。当她们最初面对爱情时,似乎总是幼稚的、迷茫的、轻浮的,她们会错误地迷恋上别人,因而有誓言和背叛。但因为这份错误的真诚,没有人会不肯原谅她们。老托尔斯泰是爱她们的,待得她们成熟时,总会有一份平淡却踏实的感情归宿。她们的情感炽热而单纯,她们的梦幻色彩让人着迷。当娜塔莎在某个冬夜,走到屋顶看月光时,当基蒂与列文在纸牌桌上以字传情时,我发现了一种的浪漫,无声的,真正的浪漫。安娜?对不起,我仍旧只是喜欢聪明而简单的女子。女儿是耽于迷思的,男儿是习惯深思的。我一直在想,中国现代文学最缺乏的到底是什么?也许就是那种使人精神向上攀升的力量吧。鲁迅先生则是唯一的例外。俄罗斯文学是惯于探索人性之深的。不同于中国男人,俄罗斯的男儿们偏偏喜欢去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特别是托斯陀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人物。《卡拉马佐夫》中说,在今天的俄罗斯,所有的年青人都在谈论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上帝。这是感动我的一句话。《死屋手记》的精彩处,似乎也全在用人的灵魂的无限冲破了监狱狭窄空间的有限。在列文身上,我又每每发现自己的影子——喜欢思考却又迷恋于“男耕女织”的简单生活。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总让人望而却步。我在14岁那年受姐姐影响一度成为文学少年,每日流连于校阅览室,读文学名著,做小说摘要。自己还仿芥川龙之介《尾生的信》做了篇短篇小说,记得小说开头颇有武侠小说味道,讲某寺某日一方丈正打坐念经,忽有小和尚来报,言说云云,现在已全忘了。关于这段“文少”经历还有很多故事,就留给喜欢的人对面来听吧。那时也曾为《战争与和平》等长篇的威名所慑,在书店外国文学书架前静立,只是静立。而当我真的在某个春节来临前的日子里,大着胆子读开来时,竟发现原来一部长篇的思想表达并不必然要牺牲掉可读性。老托尔斯泰的作品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当然是深沉厚重的,但同时也是吸引人的。不是情节跌宕,不是词藻华美,是什么呢?我读莫言总倾倒于他文字的光泽,仿佛涂抹了一层油脂,发散着荤气,托尔斯泰不是,有光泽的不是文字,而是生活。就是那种可以触摸的生活的质感,皮肤般弹性十足的质感,血肉般鲜活、丰盈的质感。正是这种质感使小说中对形而上的追求不致于空洞,使你的阅读不致于乏味。那年,当我用四个晚上的时间,赶在除夕前夜里读完《战争与和平》时,心里给了它这样的评语:毫无疑问,这是古典小说的最高峰,面对它,怎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过份。很没有个性的评价,但我就是这么想的。读蒲宁《轻盈的气息》是一次奇特而难忘的经历:很短的小说,讲了一个不甚“健康”的女孩的际遇起伏,故事结束时只感觉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正在这时留心到小说的题目——“轻盈的气息”,一时间顿有戚戚之感,对,我要找的就是这五个字。这真是一篇奇妙的小说,不合日常道德规范的人和事在蒲宁笔下竟变得如此圣洁,原本沉重的故事却散发出“轻盈的气息”。不能不提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初次结缘是在读高三的1997年,从一期《高中生阅读》上读到的《夜行的驿车》。“美”,是唯一能曲尽其妙的词汇。一辆独行的驿车,两个邂逅的人儿,一个夜晚铸就的刻骨铭心,多少载的欲爱不能。此后的很多年里,我一直把它珍藏在心底,不愿轻易触碰。02年,我从北方来到这座小城读书。从图书馆借来的第一本书正是这本《金蔷薇》,李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81版。虽然书名副标题为“创作经验谈”,但我相信喜欢它的人从来都是把它当作最美的散文来读的。至于我,喜欢它什么呢?故事的传奇凄美?语言的清新自然?是,又不全是。许是作家的真诚吧,在人生和自然中不断寻找和表现美丽、善良的真诚!后来读到刘小枫《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 --重温<金蔷薇>》,不懂,管它呢,他有他的,我有我的《金蔷薇》。俄罗斯人就是这样为我们奉献了如许多的伟大作品,营养了一辈又一辈中国人。当然还有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把俺的心都揉碎了。拉拉杂杂说了很多,就用一首《小路》结束吧。《小路》鲍捷尔科夫词伊凡诺夫曲伏夫译配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阵阵雪花掩盖了他的足迹,没有脚步也听不到歌声。在那一片宽广银色的原野上,只有一条小路孤零零。他在冒着枪林弹雨的危险,实在叫我心中挂牵。我要变成一只伶俐的小鸟,一直飞到爱人的身边。在这大雪纷纷飞舞的早晨,战斗还在残酷的进行。我要勇敢地为他包扎伤口,从那炮火中救他出来。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我的小路伸向远方。请你带领我吧我的小路啊,跟着爱人到遥远的边疆。
  •     《金蔷薇》可能不算是很流行的本子。记得最初,在书店角落偶然看见,竟觉得这书名满是老气,避而远之。高中得以了解,是因为补充教材里出现了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那之后才发现它竟是那样抒情。《珍贵的尘土》让我立刻爱上了这本书。我投身它的怀抱,仿佛投身一个美的灵魂。那时的我甚至没有过多察觉到谈论文学创作的内容。关于美、关于自然、关于人类心中最美好的情愫的散文篇章,就是我对它最初的印象。随着阅读慢慢深入,我发现《金蔷薇》关于创作的观点,深得我心。那时正是常常要练习写作的日子,我创作的经历常常在书中得到印证。如书中《闪电》阐释灵感:“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工作时的心理状态。”我深以为然。在沉静而漫长的思考里灵感才会闪现。但领悟的一瞬,是无比美妙的。很多个沉浸在写作的夜晚,在微弱的台灯光线下、或在静寥的夜空里长久地凝视,文思泉涌之后把习作反反复复诵读。有时是优美的韵律,有时是深刻的洞见,有时是能让自己都惊喜连连的想象。灵感是全身心智慧和心血的汇集,是无价的珍宝。《一束假花》则告诫我避免一味追求华丽辞藻而言之无物。这样的共鸣有很多。而今,距上次翻阅《金蔷薇》时隔已有一年。自己,却跨入了计算机专业,与文学渐行渐远,不再是高中时候心无旁骛的少年。再读《金蔷薇》,共鸣仍在,却竟也生出厌烦之感。最大的厌烦,恐怕就在于太多关于创作方法的内容了。素材怎样积累、细节如何选取,这些对我都无关紧要了。但曾几何时,我正捏笔锁眉推敲字句,托腮于桌前构思行文,怀揣作家梦孜孜不倦地钻研文艺鉴赏的丛书。生命里最适宜品味《金蔷薇》的时光很近,但就在刚刚已经永远过去了吧。连同岁月,少了了几分沉醉,多了一分思考。打开《金蔷薇》读完《珍贵的尘土》的一瞬,我就以为这开篇的首章是《金蔷薇》的灵魂。今天我依然这么认为。而比之“金蔷薇”关于文学创作的比喻,这个故事本身更打动人心。柔情洋溢在字里行间。清洁工沙梅的感情仿佛经过作者的温热,汩汩流到了我的心田。这份柔情不甚细腻优美,但却无比质朴真实,没有浮华的外表,而有金蔷薇般的质地。它唤醒内心深处热忱的心肠,使人在感动中猛然领悟并相信,世界上真正有价值的正如同这一份爱意和温情。而且很多细节,如宝石细小却耀眼。大海是油腻的,粗糙的大兵用来为小女孩梳头的梳子是铁质的,记忆里有模糊不清的水洼、有晦暗的金蔷薇闪烁的光芒、还有宛如长久地放在紫罗兰花篮里的发带……这些细小之处,把故事勾勒清晰、填充饱满。铁梳,就正映衬着大兵的柔情。晦暗的金蔷薇的光芒,似乎是暗淡记忆里昭示幸福的错觉,强烈得不可磨灭。而气味消散的紫罗兰香发带,诉说着美好回忆的消逝和永存。这些内涵深蕴的意象,让人置身其中、久久回味。《碑铭》把基调放在冬天的波罗的海,那里死寂、黑暗,笼罩着逼仄的孤独。作者在这样的环境里,讲述作家的使命,显得肃穆和苍凉。在课堂上,才明白在苏联文学被政治胁迫的年代里,这样的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是多么独特。巴乌斯托夫斯基说,作家从事着让他感到痛苦但却美妙的劳动。因为他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和人民与时代的召唤。索尔仁尼琴对巴乌斯托夫斯基是不以为然的。他用近乎拙勇的方式表明自己和政府的对立,流放也在所不惜。但通过《碑铭》,我看到巴乌斯托夫斯基的信念里也树立着一座坚强的碑铭,时刻敦促和鼓舞他去担负起不可逃避的使命,如同文中诉说的德克尔、梵高和普里什文一样,为之坚持、穷尽一生。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的良心,而巴乌斯托夫斯基就是俄罗斯文学的清风暖流,在盲目火热的歌颂之外,吹拂焦躁的心田,在政治压抑的寒冬之中,为人民带去温暖。索尔仁尼琴的文学,最终写给历史、写给后世,而巴乌斯托夫斯基的文学,写给美、写给文艺、写给那个时代惶恐和麻木的人民。索尔仁尼琴揭露阴暗的丑恶、发出愤怒的呐喊,而巴乌斯托夫斯基则仿佛面带着会心的微笑,为善良和美点亮火把,唤醒瑰丽的想象,展现自然的富饶,给人慰藉和信心。索尔仁尼琴有誓死捍卫的原则,巴乌斯托夫斯基也有终身不放弃的使命。尽管从某种角度,《金蔷薇》是局限的。它忽略社会现实的矛盾、沉浸在发现美、创造美的理想主义的世界里,缺乏所谓战斗力,因而在这个日渐浮躁、功利和复杂的社会里飘摇不定。比如我,曾经在安稳的高中时代可以把精神世界寄托其中的少年,再也不会把它作为精神世界的全部追求了。但是它在那里,成为精神核心的一个部分。它陪伴过青春里文学的梦,诉说着人心中最美的情愫,保留孩童般天真的想象,标志着诗人、作家这一职业光荣的使命。这些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即便有时会被埋没。也许,我很少会再打开《金蔷薇》这本书。也许,再打开时,也只会翻开第一页,仅仅重温《珍贵的尘土》这短短的一篇故事而已,不再继续翻阅。但我能肯定,这本薄薄的书,会一直在书架上。因为,这本书的存在,就意味着有一些纯粹的事物没有被放弃。在我心里,《金蔷薇》就像永恒的祝福,祝福着全人类的幸福。
  •     记得06年在上大学时候在图书馆偶然遇见的这样一本书。不厚。落着灰尘。1980年出版。定价6毛2。繁体字。当时一口气读完这样一本老的要掉渣的古董般书籍。读完后我就马上去印刷室复印一本以备重读。我想此书如今大概绝迹。今晚果然想起于是重读。事实上这样一本书并不只是一个作家的写作经验谈,更是一本难得的生活经验谈。不仅观察生活精致,在我看来更是深藏几许哲学的味道。逛书店时候我也注意到了《金蔷薇》的新译本,而如今市面上出的书翻译上大都不如早先的旧版本读起来惬意。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无论如何,这都是我最大的梦想。
  •     最好不当作家,最好不招惹文字,不要为写作而写。一颗心有无数可能,别设限。
  •     步入写作门
  •     一部关于文学与生命、情感与语言、人与生活, 相互呵护、赤诚相待的书。
  •     真是柔软美好,简直不像俄罗斯文学。
  •     “全维罗纳响起了晚祷的钟声”
  •     为了看而看的书,洗过澡后身心俱疲而不累的时候看最舒服,有种懒懒的幸福感。
  •     大家的翻译,有很多用词的确是叹为观止,但是却又有很多语句不是那么通顺的地方,难道是当时的文字表达和现在的略有不同?
  •     翻译佳,文笔隽永,是了解俄国文学的上乘之作。适合慢慢品读。
  •     我最心爱的一本书
  •     譯者太厲害,整本書美得不可方物。關於寫作的漫談,浪漫得像被帶去看了世間最好風光。爲你解憂又爲你解惑,連後記都真摯得要命
  •     一个作家是怎样练成的
  •     最喜欢的书之一。俄罗斯情结。
  •     经典!
  •     那是一朵非常精致的蔷薇,花的旁边,在一条细枝上,还有一个小小的、尖尖的花蕾。
  •     少年时期最喜欢的书之一
  •     最喜欢这种装帧风格的书了!
  •     太美了 我的苏俄情节的一部分
  •     很美的一本书。大爱。
  •     我爹的
  •     这本发黄的旧书 封面上的金蔷薇线条真是美艳 感觉翻译很好
  •     对俄罗斯的热爱,对森林的热爱,还有那篇有名的《夜行的驿车》真让人激动。翻译很棒。开始向往俄罗斯了。
  •     最近看的书都好棒。
  •     故事简单而动人,充满各种奇异的色彩组合,还有那些念不上来的花卉名字。
  •     美~
  •     很正,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未免也太正了。书中描写的俄罗斯景色非常迷人,真的很遗憾书里的大自然离我的生活环境那么遥远,只能用尽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无论如何,这是一本很美的书。抒情但不滥情,浪漫而不自恋。“作家最大的幸福是:不把自己当做一个特殊的人、孤独的人,而是做一个和一切人一样的人。”关于写作的箴言,关键还是要自己动手练习。
  •     在当时的环境下,一脉清泉含蓄而深沉。
  •     “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又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作家。”//看了11天,終於看完也整理完筆記。一本美麗無比的書,裡頭所提到的作家,都是我喜愛不已的。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读起来完全没有一般文学评论的枯燥感
  •     好书,小学时看不懂。
  •     我想住在你的字句里。
  •     今年冬天就把这本书抄一遍吧
  •     体验与观察
  •     字语间透漏着震颤的美,用往昔回味。
  •     这本书是大学导师冯川教授推荐给我读的 薄薄的一本小书 却对我影响至深且巨!
  •     美
  •     好喜欢封面,和故事思想好配
  •     在珠海校区图书馆看的就是这一版的!当时就像在书海中淘出金子一般激动,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
  •     居然有这个封面…
  •     如此好书!2015-09-03
  •     好看!!!!!推荐!!!!!
  •     仍感到清晰的隔阂但一点都不妨碍它写得这样灵,译者也有一支神笔。
  •     大学图书馆借到,当头棒喝!
  •     如果有时间还会再读一遍
  •     中学时期的最爱,读了好多遍
  •     真好!!優美流暢得也完全不像是俄文翻譯過來的!
  •     重读,美不胜收
  •     美文共赏
  •     理解这部书要看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还有《拯救与逍遥》。
  •     太爱这本书。我为了色彩和光线的纠结之心是无法对任何人诉说的心事。辗转反侧的死纠文字细节也是一个兴趣写手自己吞下去的苦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