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份杂碎

出版日期:2016-2-1
ISBN:9787569907035
作者:[美]安德鲁·科伊
页数:345页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安德鲁·科伊(Andrew Coe),美国知名饮食文化学者、作家,熟稔中国饮食传统,为《美味》《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撰写饮食文化类专栏文章超过20年,并且是《牛津美国餐饮百科全书》的作者之一。他的著作《来份杂碎:中餐在美国的文化史》最初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业内和舆论的一致好评。目前,他和家人在纽约生活。

书籍目录

致谢
插图目录
第一章 鹿鞭与燕窝
第二章 旧毯子上的烂蒜
第三章 糙米与水
第四章 金山上的中国菜园
第五章 一道美味的炖菜
第六章 美式杂碎
第七章 吞食鸭肉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介

原版《来份杂碎》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俗学术书,记录了中华饮食文明随大量中国移民到达美国后的发展历史,立场中立,可读性强,视角独特,资料详实,对读者了解近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以及中餐对美国本土的影响,有非常高的阅读价值。爱好历史的读者甚至可以在本书中发现许多具有娱乐性的文献。
书中提及的各类史料、文献、插图,均来自纽约公共图书馆、且林士果广场图书馆、尼克松总统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小弗兰克·梅尔维尔纪念图书馆、班克罗夫特图书馆等多家美国著名图书馆藏,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
自1784年美国的“中国皇后号”商船带着贸易代表团到达中国广州起,中国的饮食文化便进入了美国人的眼帘。在此后的200多年里,中餐与中国文化随着一波又一波华人移民的到来,在美国的土地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美国文化不断融合,最终演变成一种中国人并不熟悉的美式中餐文化。时至今日,美国的中餐馆已经超过了40,000家。
从食物的角度看,中餐在美国经历了从“舶来食品、穷人食品、快餐食品”到“本土食品、精细食品、文化食品”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看,华人群体在美国也同时经历了从“外来人、开荒人、边缘人”到“华裔美国人、文明人”的过程。作者安德鲁·科伊正是将中餐在美国的历史与中国移民在美国200多年的奋斗过程相结合,呈现出一幅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未曾想见却又真实动人的历史画卷。
--------------------------------------------------
本书从多个角度讲述了美国社会与中餐的相互影响,并囊括了一系列迷人的美食轶事与历史趣闻。
——《华尔街日报》
这本书探讨了美国人的中餐情结,予人知识,发人深省。
——巴诺书店评论
根据美食作家科伊所述,美国人对于中国茶的喜爱可以追溯到两百多年以前,而我们对于如何拿筷子的困惑也持续了同样长的时间。在这部简短而浩瀚的著作中,科伊讲述了美国人与天朝上国及其民众,以及中餐之间的曲折故事。该书与它的主题一样,针对一个大话题所做出了全面丰富且掷地有声的分析。
——《出版人周刊》
科伊的历史故事总是出乎人的意料,其间充满了大量的逸话趣闻。
——《书单》
作者参考了许多在美国的资料,研究很有力度,内容也有趣且充实,尤其是尼克松访华那一部分。
——《图书馆报》
美国人对于中餐的爱恨纠葛都在这部研究透彻、生动易读的书中铺陈开来。其中一些美国人对于华人及中餐的误解令人捧腹,还有一些则让人震惊。
——《金融时报》


 来份杂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在1900年之前,大部分白人都还不能接受中餐。但情况在1900年有微妙的变化,相比于之前如同贵族阶层的严格管教一般把中餐是为洪水猛兽,吃中餐这事在这个时间点有了一点点的冒险意识,它开始象征着人们对新鲜事物的尝试。虽然这是由追求自由散漫的波西米亚人开始的,但还是可以想像,一位异域风情的女子在听说一位先生吃过中餐之后,原来认为肮脏低下,极其厌恶,现在却会开始略带惊喜甚至是羡慕的说:"you dirty man",好吧这就算进步了。整本书都是用这样的角度和节奏在按照时间轴前进。虽然是讲中餐在美国的进程,但起止其实都不只是吃。事情起于鸦片战争中后期美国对华贸易开始的交流,如果这些都是国恨家仇之类的,谈及文化,事有点大。那也至少是起于第一批华人在旧金山登陆美国开始淘金热时对美国当地的影响---"他们吃猫狗老鼠,在菜地里用大粪"这种会产生巨大震慑力的所谓生活习惯。中间纯粹关于吃的历史,其实是最无味的。当故事发酵到,纽约地区的唐人街小伙,杀人装箱,而且美国社会把惨剧联系到低俗肮脏的唐人街和杂碎店,这时候才最有意思。而到1913年,《时尚芭莎》,注意是《时尚芭莎》,不是餐饮杂志,开始刊登中餐食谱,茶点,教大家怎样准备一次正确的中餐宴会。这已经不是吃,而是文化入侵了。整本书基本上结束于70年代尼克松/基辛格的访华宴会。书本身是一部严肃严格的论文,有细致的引述,文献,也可以看出写作是基于大量的史料查阅。但比起同类书,比如孔飞力的《叫魂》,无论从立意还是写作上都还差一个层次。我又开始奇怪,这些如此写书的鬼佬外,是什么动力让他们长期扎根于复杂细密的中国相关史料当中去,筹备出这样那样的作品的呢?兴趣爱好?不管怎样,真得感谢他们的认真工作,哪怕仅仅是史料堆砌,都有无比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得以清楚明了的了解世界,这在当下中国尤其难能可贵。关于文化入侵:严歌苓的《扶桑》历史背景也是第一批在旧金山登陆的中国探险者,开创者和劳工们。于今天不同的是,他们似乎从没想过要融入美国社会,他们一直用自己满脸堆笑的卑微坚持着,最终立足。两本书也都提到中国人的到来,导致整个美国西部白人工作机会锐减而最终产生的屠杀事件。为什么?白人早餐后,喝过咖啡,看过报纸才去上班,而中国人5点钟已经送货备菜,劳作完毕,然后才回家吃口早饭......这是本质区别,中国人会凭借这样的性格入侵全世界么?而现在的中国人是否还具有这样的性格?我脑子都是一个瘦弱黝黑的清朝男子形象,他拥有满脸堆笑的卑微。
  •     多年前,汇丰银行为了标榜自己是一家“glocal company”(本地化的跨国公司),曾推出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一个西方人混在一群亚洲面孔的人中间谈笑风生时,饭店侍者端上来一大碗看上去模样古怪的浓汤请他喝,他一下就僵住了,随即发现所有人都似笑非笑在看着他,他眼睛一闭,咕嘟咕嘟全都喝了进去。在这里,“本地食物”实际上是“本地文化”的载体——如果你不能喝下这碗浓汤,那还谈什么你有多了解我们?正如Margaret Visser在《餐桌礼仪》一书中所说的,“分享食物就等于订下了团结的契约,而拒绝食物,通常是最致命的侮辱。”食物从来就不仅仅是食物而已。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美国人如何接受中餐的历史,实质上也是他们如何逐步接受中国文化和华人的历史。鉴于现在似乎公认“中国菜世界第一”,而中餐馆也确实在美国遍地开花(据统计已有4万家,相比之下,麦当劳、肯德基和德克士在中国不到1万家),人们常常难以想象起初要让美国人接受这种异域饮食时有多么困难。早期来到广州十三行做生意的西方人对中国菜评价甚低,也没什么兴趣,甚至受邀去中国富商家里赴宴时还“自备菜肴”(本书中委婉地批评他们“都不是饮食上的冒险家”。别的不说,英国旧贵族喜欢肉类轻微腐败下做出的菜肴,但中国菜则一向讲究活杀现做的生鲜滋味。美国人品尝中国菜的最早记载出现在1819年,那已经是他们首度来华三十五年之后了。这其实是不奇怪的。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饮食习惯往往体现出强韧的保守性,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从小吃惯了的食物最美味,因而要他们由衷地接受一种新食物尤为困难。三好将夫在谈到日本近代第一次远航美国的使团时曾说过:“大多数人在面对新鲜事物时,表现的不是缺乏经验,就是不感兴趣。”(《日美文化冲突》)1860年,日本使团第一次在旧金山吃到豪华西餐时,随行使者柳川当清评价甚低:“虽说是盛宴款待,但对我们来说没有滋味,菜品十分油腻,没有什么可吃的。”而1878年英国人伊莎贝拉·哈德女士赴日旅行时也对日本料理没什么好感,她觉得酱汤“简直令我厌恶作呕”,而在福岛县旅馆吃到的几道菜“全部都是味道恶劣、令人不快的食物”。假如把饮食看作一份包含了文化信息的礼物,那么这或许本身意味着食用者不仅要在味觉和胃口上接受它,还必须在心理上接受它——后者甚至可能更为重要。尽管“中华料理”现在是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来源,甚至惟有在这里可以无所顾忌地表露优越感,但晚清时期连卫三畏这样的中国通也居然能大言不惭地说出“中国人的烹饪艺术尚未臻于完善”这样的话来。这与其说是当时的西方人味蕾不敏感、不懂欣赏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倒不如说是他们强烈的自信和优越感阻碍了他们去接受和认可中国菜——在他们对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本身评价甚低的情况下,这尤其困难。炸鸡块如果不是来自美国,而是阿富汗或索马里,你还会那么喜欢它吗?看似费解的是,最终让美国人普遍接受的中餐,不是那些精致的山珍海味,而是一道不起眼的广东农家菜:炒杂碎。它是由动物内脏和多种蔬菜爆炒而成的食物,很可能是台山一带的广东移民带到美国的。从各方面来说,这道菜都极为普通,食材低廉,在传说中甚至被说成是华人老板用剩菜临时混在一起炒成的,但在很长时间里居然被美国人视为“中国国菜”,而它的价廉物美也很好地适应了镀金时代底层美国人的基本需求。到19世纪末,“炒杂碎”已成为“绝大多数美国白人唯一尝试过的中式食物,无形之中便成为了他们心中中餐的象征”。但直到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之后,美国白人才终于不再抵制中式食物,不过,那与其说是灾难唤起了人们的共鸣,倒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在这样的特殊情形下很难找到比这更好的食物:既能填饱肚子、又价格便宜,而且食材多样、荤素搭配,并且,天灾之下也顾不上原先抱有的文化傲慢了。再往后的故事就都顺理成章了:所有包含着“中国”元素的事物渐渐地都得到了重新认识。固然中国自身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美国人这种态度上的巨变,更多的不如归结为他们终于从一个抱着强烈自我优越感的孤立主义国家,开始更习惯于从更大的范围内来理解自己和其它文化。美国人真正开始接受中餐的时间点,与他们第一次猛然间将眼光投向海外的美西战争(1898年)几乎同时,这恐怕也很难说是偶然的——这也就是说,美国人当时在心理上也做好了接受海外事物的准备。在某种程度上,其实“炒杂碎”这道菜也是一个隐喻: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往往是那些在自身文化体系中粗浅、不受重视的事物,最容易被外人所接受,因为那些复杂精致的精华显然是不易理解和模仿的。当然,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对西餐的接受过程也是一样:它起初是文明的象征,但最终慢慢地祛魅,至今真正喜欢吃西餐的人还是很少,除了那些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完全接受的人之外。也不要笑美国人把炒杂碎作为中国菜的代表,许多中国人对西餐的理解和接受恐怕也就仅限于烘焙、麦当劳和肯德基炸鸡块。美国文化常被嘲笑为浅薄,但或许也正因此,它才强大:一个人无须理解精深的哲学思想,通过好莱坞电影、麦当劳、星巴克和牛仔裤就能接触到美国文化。中餐的确在美国大获成功,但与作者的看法不同,我认为这种成功本身就值得反思:这是什么意义上的成功?这意味着美国人真正理解了这些中国文化元素了吗?实际上,如果在这种表象之下,便误以为双方已经彼此接受和了解,这种错觉本身可能遮掩了更深层的差异,从而为彼此之间的争端埋下伏笔。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就像中国人在接受西方思想时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一样,美国在接受中餐的同时也按自身的方式改造了它。这未必是有意的,但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不得不彼此调整适应,正如杨步伟在1945年用英文出版的经典著作《中华食谱》中所说的,“很多时候,问题都在于顾客并不清楚中餐里哪些东西才是好的,所以他们总是会点一些中国人不常吃的食物。而饭店老板呢,则试着提供他们自认为顾客会喜欢的东西。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式中餐及其用餐方式便形成了一种和中国本土截然不同的传统。”美式中餐与中国菜的相似性,恐怕未必高于汉传佛教和印度佛教之间的相似性吧。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社会这样一个多元结构中,“中餐”既要表现和强调自身的特色,但这种特色又不能强到让美国人觉得无法接受。交流当然会影响自身认知和自我形象塑造,因为中餐要在美国生存,必须有自己的独特定位,以便占据一个标志差异的边缘空间,其结果,就会出现按美国人理解的中国元素来制作中国菜。这样,在中餐想要被美国主流文化接受的过程中,便不知不觉地被打上了文化标记,而很难改变自己在整体结构中的相对位置。如全书末尾所说,当下的美国人仍希望中餐仍能像以往一样“既便宜、又饱肚,既熟悉,又清淡”,但这恰好也是问题所在——可以让美国人接受一种不一样的中国菜吗?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这种认知结构一旦固定就很难改变,因而有些菜系似乎很难卖出高价——比如东北菜。然而值得思索的是,意大利菜和日本菜在美国也曾是低档次菜肴,带着无法消除的“异域风味”,但二战后随着这两个国家形象的整体提升,其菜肴也爬升到了更高的档次,但中国菜则至今仍主要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菜在经由美国人的胃抵达了他们的心之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刊2016-4-11《三联生活周刊》(提前出版)----------------------------------------------------------------------------------------------------------------------勘误:p.9:这些房舍被称之为“工厂”,因为这儿不仅是国外经销商(指欧洲贸易公司的业务代理商)的住处,还是他们的厂房:按,广州十三行的英文的确是Thirteen Factories,直译是“工厂”,但汉语应作“公行”;p.60“与上一代生活在广州工厂的商人不同”,也应是“公行”p.12:“混杂语言”(pidgin,也称“别琴”)这个词可能是由“商务”(business)一词演变来的:皮钦p.32:在广州时,他曾与当地一位有名的商人潘正伟(Paunkeiqua,音译)结为好友:按,此人是富商潘启官,西方文献中一般作Puan Khequap.35:与布里奇曼在广州共事的传教士还有彼得·帕克(Peter Parker)和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按,Peter Parker中文名通译“伯驾”,后来曾被委任为美国驻华公使p.45:“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一词在当时还没有产生:一般作“天定命运”p.77:黄河也因此被称为“中华的忧患”:应出自《宋会要辑稿》“自古匈奴、黄河世为中国患”一语p.80:他们也开始食用韭菜、葱和锦葵——锦葵叶含黏液质,因此很可能是用来做增稠剂的:此处应是锦葵科锦葵属的葵菜(Malva verticillata L.),而不是同科同属的锦葵(Malva sinensis Cavan.)p.81: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亨”当作“烹”p.82:还有幻想中的食材,如凤凰蛋和珠鳖:应是朱鳖,此处所引,见《吕氏春秋·本味篇》p.82:伊尹认为,烹饪之道就好比治国之术:按,《吕氏春秋》所载的伊尹之语其实是说“圣人之道”,与此较为接近的是《史记·商本纪》说的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不过从句子本意而言,应该源出老子《道德经》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一语p.87:芋头(一般被认作是一种抗饥荒食物):地瓜,救荒食物p.87:红豆(美国人称the azuki)则被做成发酵调料,用于制作甜点:赤豆p.91:下端为一只三足釜:应是“鬲”p.93:现今东南亚一带随处可见的鱼酱:应为“鱼露”p.97:尽管孔子颂扬水的美德:这似乎是出自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上善若水”p.244:[杨步伟1945年出版《做、吃中餐》一书]她与一位哲学教授结为伉俪:按,此书中文名是《中华食谱》,其丈夫赵元任是语言学而非哲学教授
  •     昨晚拆的封,晚上就觉得很有意思,白天陪女儿击剑一直在看,终于看完了。从美国人第一次来华接触中餐,到尼克松来华访问,到2008年奥运会的美国人对中餐的态度。其实整本书不止是中餐,还有历史,美国排华史,中美建交史。反正我是搞明白了左宗棠鸡,以前在纽约,头一次听说左宗棠鸡, 幸运小饼,这种叫人摸不着头脑的中国菜。在中国城看见了孔子像。也被餐馆老板建议,作为单身女性,早点离开唐人街回家。我一直觉得美国人矫情。请法国人吃饭就没那么啰嗦。美国人非给你来一个,我是素食主义,或者我不吃blablabla...欧洲人接受度明显比美国人好很多。还是只能说他们自打跟英国分了家就没什么食物方面的讲究了,倒是成就了麦当劳、肯德基了。看完这本书正好看见美国对中国公民持有10年签证的还要在网站登记更新信息,还要付费。目前只针对中!国!人!这届中国政府应该请美国总统吃什么好呢?只是,是请奥巴马吃?还是请克林顿?或者Trump?要是Trump,估计不去美国也行。昨天Trump初选超级星期2获胜,美国人都把加拿大移民局的网站搞瘫痪了,高潮就是他在麻省获胜的时候。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中美建交那一段足以见得作者把食物与文化的杂糅得多么得当。
  •     最有趣的还是尼克松访华。最后一章结束的太快,很多内容只是一笔带过,不如前面的详细。
  •     26
  •      智趣兼并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一些历史性的场面还原的不错,没有同类作品里那种熟腻的强调。以饮食文化作为载体,讨论的触角渗透到中华食物史、食材与香料史、餐桌权力游戏、中美国族身份、移民史等丰富的问题。可以与《权力的餐桌》对照阅读。参考文献严谨。
  •     美帝这些土鳖
  •     阴吹思婷
  •     细节丰富,越看越饿
  •     误解,偏见,源于不了解。
  •     执着于描述过去的历史,稍显拖沓,更加受人关注的近现代史发展则几乎一带而过。但是自己国家的很多历史居然是从一个外国人笔下习来的这种感觉好奇妙!
  •     客观的偏见史。
  •     智趣兼并的社会文化史研究。一些历史性的场面还原的还不错,没有同类作品里那种熟腻的强调。以饮食文化作为载体,讨论的触角渗透到中华食物史、食材与香料史、餐桌权力游戏、中美国族身份、移民史等丰富的问题。可以与《权力的餐桌》对照阅读,参考文献严谨。
  •     有不少挺有趣的细节,不过也就这样了。更明白了为什么米其林选的都是粤菜。
  •     17年第二本书,中式食物在美国的历史
  •     考据丰富,有趣,翻译也不错,不过后面有点草草收尾,另外封面上的签语小饼咋没写到。
  •     起自三藩一度风行全美的炒杂碎(chow chop suey)是一道典型的美式中餐,如同太平洋西岸有加州牛肉面,均契合了霍布斯鲍姆的“传统的发明”理论。(或说杂碎最早是广州迤西的四邑地区——19世纪华工的主要来源地——的乡野土菜。)吃食中见天地,中国(人)本身拥有力量!btw爱尔兰人会来事儿
  •     三星半
  •     关于中餐在美国当地的文化发展史,另一种角度的文化历史研究,蛮有意思,既有可读性也有科普意义。
  •     中国饮食文化渗透北美地区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中餐为适应西方口味不断改良的历史,也是美国人不断被中国文化吸引的历史,更是中国文化影响力发展史。政府与其建所谓的孔子学院,还不如在“吃”上面做些文章,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暗藏着自由和独立的思维逻辑,比起现政府勉强解释的儒教和所谓“和谐”的意识形态,再怎么费劲都不会让清教徒们有好感,就这点来看,还不如左宗棠鸡和李鸿章杂碎,哪怕就是中国这边听也没听过幸运饼干,也比大国梦的僵硬身材强。
  •     最初接触中国时,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吃饭习惯很有偏见,认为中国人都吃狗肉老鼠肉。《随园食单》展示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研究。第一批华人完全沿袭了中国传统食品,这带动了食品进口,而且他们还疯狂的在加州沿岸捕鱼和用中式方法种菜。此时中餐被认为是穷人的食品。此外,大多数美国人还只敢尝试甜味的点心和茶类。这时候的华人也兼做便宜的美式餐点。由于西部排华日渐恶劣,更多华人来到东部。杂碎原是广东人的一种菜系,兴起的热潮竟来自李鸿章访问。在禁酒令时期,华人的夜总会逐渐兴起,菜式则转向蘑菇鸡片类更不中国的方向。50年代后,犹太式中餐又逐渐兴起,因为很多中餐竟很和犹太人口味。但此时中餐还是粤菜为主。随后粤菜的衰落也衬托出新兴菜系兴起。
  •     尚龙老师的读书会分享过此书,加之本身是个吃货,很好奇一些饮食文化的交流,所以对此书的期望很高,一开始读起来和人类简史的部分有叠加很兴奋,后来内容有些虎头蛇尾,不作特别推荐。
  •     这本好看又扎实,把食物放在历史大背景下写,非常动人。
  •     总算知道左宗棠鸡的来历了
  •     这是一本有趣、内容丰富的书,这个研究角度是我所喜欢的,从小见大,从现象反映本质,借着杂碎这种传奇食品的故事,讲述了美国华裔移民历史和其他种族融合和冲突的往事。
  •     中国菜在美国的大历史,宏观,严谨,有趣。
  •     虎头蛇尾,未结而结,也可以说是意犹未尽。一部中餐在西方的接受史后面,却凝聚着一代代华人在美的斑斑血泪;各种西人闻所未闻的食物后面,有着太多的生存和挣扎。该书从西人如何妖魔化中餐写起,而食物后面,却是一个地方文化最本真最质朴的体现。
  •     即使到了现在,美国人对中国的食物还是有很多误解的,可以想到中国人对美国的食物肯定也有很多误解。
  •     二十世纪的美国人嘲笑中国人吃猫肉鼠肉和十九世纪的中国人怒骂美国人蛮夷闭关锁国在态度上有什么区别呀?一百年了,一点长进都没有。你吃你的薯条汉堡冰可乐,我吃我的麻小羊杂三叫鼠,这世界最珍贵的品质就要数“不批判”。咱要多试试,啊,开开眼看世界
  •     前半部分趣味盎然,堆叠很多史料,后半部分草草收尾,看起来像没有写完,比如,封面上的签语小饼就没有提到。
  •     噢竟然是美国人写的
  •     没有想象中的精彩 但是很好玩
  •     应该说这是一本严谨的论文。饮食文化也是文化,即使味蕾比想象力更胜一筹,文化差异与冲突依然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     因为要写稿连夜读完的书。从吃看东西文化冲突之始的蒙昧与乌龙,有些意思
  •     我是来看菜谱的
  •     Very interesting, but only scratches the surface.
  •     看着看着,就觉得这个作者实在是很可爱,连灶神像的嘴巴上抹蜜都知道,萌的不行
  •     结尾略唐突。然而行文流畅,引用丰富,严谨有据。翻译很棒。
  •     历史浓厚的学术感好顺眼,作者下了功夫
  •     这本书讲了西方人开始接触中餐到中餐在美国的发展。有很多历史材料让书籍充满了说服力。不过感觉结尾过于仓促了。
  •     2.5,作者当着论文在写啊,参考书目可以占几十页,所以难免有文献堆砌的感觉,趣味性和线索性有点打折扣,如果要我说,我会把这本书篇幅砍去2/3然后拎一条主线出来,增强可看性。
  •     非常好看,准备入实体。
  •     是原文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前言不搭后语,拼接痕迹严重
  •     长见识,没想到我大中国的饮食文化在美国的传播竟然如此的有趣,美国佬误以为我们中国人喜欢吃杂碎,其实我们很少吃杂碎。还有我们随处可见的美国加州牛肉面在美国是不存在的,就好比天津并不存在狗不理包子一样。 这本书不单单可以让我们了解饮食文化。
  •     主要讲了美国人对中餐从大清朝时期的拒绝和鄙视一直到现在接纳中餐的一段历史……by the way 原来左宗棠鸡和左宗棠真的没半毛钱的关系
  •     朋友翻译的
  •     美国中餐文化史,作者能在如此细化的领域研究颇深,不由被外国作家的认真踏实的研究精神所折服。大概热爱才是真正第一生产力吧。
  •     飲食即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明的表徵。沒想到美國人接受中餐有這麼曲折的過程。
  •     陌生的中餐 熟悉的胃
  •     与其说本书在描述中餐在美国的文化史,不如说是以中餐为线索讨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如何适应和融入美国社会中的。本书功夫到家,文献详实;更难能可贵的是与此同时作者保持了轻松和诙谐笔触(尤其20世纪以来,文献资料比较丰富的阶段)。中餐从“旧毯子上的烂蒜”到排华法案的牺牲品再到品味美食新潮流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国家、社群对于个体以及族群文化的作用。从这个层面来说,中国民族的复兴是每个人能够自我实现的重要条件。
  •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有简单地叙述,对各类历史文献资料和报道断章地截取来印证观点。不够深入,不太有趣。唯一的优点就是读起来很轻松了。
  •     感觉中美史都被其他人写完了,于是作者被逼来写中餐的美国的落地生根史了,哈哈,挺有趣的一本书。惊讶于美国人最开始如此执迷于中国人并不稀罕的杂碎,可见美帝人民最开始也是什么都吃啊,现在成为世界老大了,胃口也变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