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书评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1959-9
ISBN:SH10018-236
作者:吴楚材,吴调候
页数:579(2册)页

我的《古文观止》

我有过两套《古文观止》。一套是高中时在学校门口地摊上买的盗版的,一套是这版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竖排书。那个时候正在农村上高中,穷,不仅穷钱,更穷书。我记得一个寒风凛冽的深秋下午我花了8块钱买了一本盗版的《古文观止》,如获至宝。接下来的半年里,我拿着一本王力编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一字一句地读那本盗版质量很差的《观止》。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一句话,怎么也读不通,查查字典才发现原来印错了一个字。我非常喜欢王力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的例文证字所出自引文大多在《观止》里。所以,我一边读书,一边作注,一边“校改”这本错讹颇多的《观止》。等读到《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时候,我就上高三了。那种不管上什么课我都不听,只顾看我自己闲书的生活实在是不能再继续了。于是就把她放下,想着等上了大学再完成剩下的半本吧。后来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虽然把后面的文章都读了,但是高中的那种一字一句、每个字都查查它的释义、用典、出处的研读是再没有了。这一放就是10年,我终究也没有完成当年的“遗愿”,研读完剩余的《观止》。后来的一版《古文观止》,是我从我的姑姑家里“巧取豪夺”来的。我跟我爸爸说,要高考了,我很喜欢读古文,姑姑家里有一套《古文观止》,你去帮我借过来看看吧(多么苍白的借口)。借来之后我就没打算再还,这么一套竖排古朴经典的书,谁都会“心生不良意”的。我心里悄悄地有这样一个标准:如果拿起《古文观止》,随便抽出一篇,你都能从头讲到尾,讲它的构思,讲它的文义,讲它的用典,讲它的历史背景,讲得滔滔不绝行云流水……达到这种程度说明你的古文功底,至少是古典散文的功底算是扎实了,可以得80分了。我心里悄悄地有这样一个秘密:这么多年来,我作文布局谋篇、构思立意的能力完全归功于那一百多篇古文。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滋养,你不自觉地就会被她哺育。做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时候,我觉得,一大篇几万字的论文,其结构和构思与几十字的论证仍是大同小异。如果你想涉猎一下古文,体会古典语文的魅力,《古文观止》绝对是不二选择。如果你是字斟句酌研究古文,吃的就是这碗饭,那么读精读透《古文观止》是个门槛,跨过去才能登堂入室吧。

国学必读经典!

  如果不想忘本,所有的国人都应该读一读!      其间名篇名句,受用一生!

那些闪闪发光的文章

一直听说王羲之的《兰亭序》以书法闻名于世,其中的“之“字受到众人推崇。记得去成都旅游时,曾经在一处墙壁上匆匆浏览过,因为是门外汉,也没有引起太多的情绪波动。不过这次在《古文观止》中读到这篇文章时,竟引起深深的共鸣。“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就好像突然发现一个古人或是故人,隔着遥远的时空向你喊话,内心一下就激动起来。古文观止,是我读中学时常常翻看的书籍,百读不厌。如今,经历了世事成长,读起来领悟也更深了。所谓的经典,就是让你不断去重新体味的东西吧。而且,每次体味,都有崭新的发现。这种感觉,真棒!

经典

买的是中华书局的,绝对的经典,里面选的古文虽有些片面,但所选绝对是经典,值得一读,特别是作为床头书,得闲便读上一篇,回味无穷。

一点小感想

我读的是电子版的《古文观止》,使用电脑和手机,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我比较喜欢其中的讲为人的文章,如《训俭示康》(司马光)、《教条示龙场诸生》(王守仁),觉得对自己大有裨益。还有就是历史、政治类的了,如《论贵粟疏》(晁错)、《报任少卿书》(司马迁)、《深虑论》(方孝孺)等。对于写景类的文章,不是很感兴趣,说明我的品位还有待提高。

一封墙外青年的家书----读《李陵答苏武书》

《古文观止》里的这一篇,较少有人提及。对于李陵其人,也是鲜有人知。但是与他相关的著名历史公案,却因为司马迁的史笔传扬千古。司马迁正是为李陵仗义上书而受腐刑的。他把因此而来的满腔忿恨化成曲笔,婉转地刺向了当时的统治者。另一位男主角的名声可就大多了。他就是古曲《苏武牧羊》中的主人公。关于这李陵与苏武的各自故事,简而言之,一个是被敌国扣留却宁死不降最终得释的正气楷模;另一位,可就是有争议的人物了,他兵败被俘后投降,并娶妻进爵,在祖国人民心中成了不折不扣的叛徒。这封信就是苏武得归故书后劝李陵回国时,李陵的回复。首先,李陵陈述了自己不能回国的原因。汉朝开国之后对功臣的态度,虽不是各朝代中最苛薄的,却也称不上仁慈,更何况对他这样一个叛臣。李陵投降之时,朝廷把他的老母妻子全都杀死。他回国之后,难道会有什么好下场么?再者,苏武本人算是荣归故里,但也只得到安慰性的薄赏,与他十九年的坚持根本不能对等。李陵这种戴罪之人,可能下场更残。所以,李陵宁可“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也不愿回归故国,实在出于无奈。历史上对二人的评说早有定论。苏武早已被竖为楷模,连文天祥的《正气歌》都把他作为正气的化身。而李陵一直反面教材,为人所不齿。李陵的行为,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在道义上却是无可厚非。多少有志青年努力翻墙出去,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却对墙内的事实视而不见;而身在墙外的人,他们知道症结所在,却只能可怜地束手而立,报国无门。这个墙内墙外的故事,历史上不断重演,在汉唐时可能是一道长城,后来成了意识形态,这个无形的墙,比那些垒垒砖块更难翻越。“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读到这一处,不免感慨。最后一句的圣君,也只是种无力的讽刺吧。


 古文观止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