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记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32759453
作者:段义孚
页数:203页

内容概要

段义孚是享誉世界的美国华裔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在地理学理论、园林建筑、文学、宗教等研究领域都作出过举世瞩目的贡献。他关注人的问题,注重人性、人情,其思想见解发人深省,因而被公认为“拥有超然灵魂之正义之声”。他著作颇丰,代表作品有:《恋地情结:对环境感知、态度和价值观的研究》(Topophilia:A Studh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ttitudes ,and Values)、《经验透视中的空间与地方》(Spoce and Plac:The Perspective ofExPerience)、《撕裂的世界与自我:群体生活和个体意识》(Segmented Worlds and self:Group Life andIndividual COILSciousness)、《逃避主义》(Escapism)等等。
他一生荣获众多荣誉,包括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古根海姆基金奖、美国地理学会授予的地理学杰出贡献奖等等。

书籍目录

前言
长途飞行
北京:第一印象
在附近散步·味觉刺激
颐和园之行
对建筑学家们的演讲:一篇力作?
忙碌的一天·令人满意的结果
另一家宾馆·校园游
中英文并用的演讲
我的学生导游
在北京的讲座和旅行
再见,北京!你好,重庆!
游览“正宗”的重庆
重访童年时代:南开中学
长江上的第一天
长江上的第二天
经停宜昌
上海:旧记忆与新体验
最后一天:吃坏肚子·聊天
到飞机场·回家
思考
致谢
译后记

作者简介

您打算什么时候回中国看一看昵?我已经一遍又一遍地被别人问到这个问题,尤其是在过去十年里。
2005年夏天,我受一个建筑学会议的邀请,展开了相隔六十年的中国之行。作为一个人文地理学的工作者,我将从自我和文化的角度来描述这次旅行。
我一家人离开中国是在1941年,那年我才十 岁。在1973年,我正式成为了美国公民。经常有人问起,我觉得哪里才是真正的故乡。我会轻描淡写地回答说:“总的来说,是地球。”“不过到底是地球上的哪里呢?”这个紧接着的问题意味着,肯定有那么一个地方让我最舒服,最向往,能形成最深刻的归属感。
我到底是一个中国人、一个美籍华人、一个华裔美国人,还是一个美国人呢?
人是需要有归属感的。对我而言,归属感的三个来源是:历史、地理和语言。如果一个民族不确定自己的归属感是什么,那就应该好好去学一下自己的历史和地理,并且确保自己的语言仍在使用。
那么我到底是谁昵?我是一个美国公民,却在中国出生,是一个没有确定的历史、地理和语言的人。就像许多现代人一样,我也感觉到了那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回家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长久的和中国和中文的疏离,让这位享誉世界的美国华裔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跟陪同自己前往长城参观的小翻译小同行说起:走鸟(驾着鸟笼子在公园里溜达),以及走狗(遛狗)的话。让人忍俊不禁又觉得为何不可,带来的是新视角的冲击。这本书对我也是这样,冲击不但是新视角,更是新学科领域的。难得的是作者的敏感真实,这得益于他的学科训练。更难得的是作者的稚子和赤子之心,毕竟他是回家,回到阔别64年的出生地,中国。 这是一次美好的阅读体验,感谢这本书,在自己如此难和茫然的时期里,给了我一个幸福的白天。人文地理学者。这本书回家回到出生地的地理概念下,关键在人文。下面是一些带给我阅读喜悦的摘抄:这种感受让我觉得如果我以后想要在陌生的城市里体验回家的感觉,那么就应该去游乐场,闭上眼睛,让自己沉浸在不羁的年轻生命发出的喧嚣中。(儿童游乐场)我们居然不得不自己把箱子从头顶的行李舱中搬下来,被呵护了这么久之后,这点小劳动似乎都让我们感觉到不公平。在长途飞行之后,受到的思想冲击之一就是似乎突然一下子被粗暴地从童年驱赶到了成年。这也许是我的感受,或许也是那些像我一样的人的感受。但是对朱阿兴和像他那样的人来说,没有什么可受冲击的,因为在整个飞行途中他们都一直保持着成年状态,一直通过电波与三万英尺以下的世界进行交流。(商务舱飞行结束时的个人感受)孩子们无需为这个世界操心,所以他们睡得好。孩子对自己周边环境里可感受到的因素非常敏感,其程度远远超过被日常琐事占满头脑的成年人。因此,中国的各个城市给我在触觉上,嗅觉上,甚至五脏六腑里都留下了印记,这是美国城市所没能做到的,尽管我在美国居住的时间相对要长得多。(所以你看北岛的《城门开》,里面他对自己童年时期的北京的各种嗅觉味觉听觉的描述。)再次意识到,这是我的一个弱点,总希望一个事件,一项工作,一天或者一周,都能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但生活并不像理想中的这样,成熟就意味着能够接受平庸的结局,接受这样的现象:一般来说,交谈都会以无话可说而结束。不过这就是生活,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故事的帷幕要么落下得太早,要么落下得太晚,我觉得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如此沉迷于艺术所塑造的完美世界中。(完美,遗憾。我对这样的情绪,对这样情绪的人会有种天生的呵护感。说道这二者的关系,我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一篇作文,写八月十五赏月的,爸爸执意要我加上一段在作文的最后,这段是:要是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像八月十五的月亮那样圆满,该多好啊。当时的自己一点都不情愿加,毕竟不是自己的感触。抗不过父亲,只好加了,没想到这篇作文得到老师的大加赞赏,听下来最为赞赏的是父亲给我想出来的这句结尾。看来,段义孚学者,我的爸爸,我小学的语文老师,在完美与遗憾这一个情感上,是一类人。)人文主义的主题一般包括什么呢?简要地说,我认为它们都表达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那就是去理解人类经验的复杂性和精妙性,从而在实践上更多地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心理学而不是经济学。(这句归纳太好了,我读到一本好书常会觉得沉浸在一种人文情怀里,但这所谓的人文情怀究竟是什么?好像总是难以表述。这句归纳到位了。)在雅座里吃饭似乎是有点身份的中国人所青睐的方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西方没有这样的习俗。也许是因为吃饭这件事在中国不算是正经事,所以在嘴里大声吮着凤爪,把大虾的壳吐出来这种在生理上必须完成的程序最好是背者别人进行?相比之下,西方的进餐活动已经成为一种公共礼节,或许是因为最早的饭店大厨,在法国大革命前,都曾在皇室和贵族家庭里服务,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礼仪。那种吃饭已经变成了一种演出:用一把餐刀轻巧地把肉从骨肉上剔下来,就仿佛有个鉴赏家在一旁观看一样。(看到这段我哈哈大笑,笑这个可爱的独特的视角。而其实,这是一个从西方人的视野出发来看待吃饭这件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知道中国人爱雅座包间的原因可绝对不是因为背人的缘故,在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思维里,吃相这件事重要是重要的,但绝对没有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人总是需要归属感的,人的归宿感从何而来,作者归纳,三个来源:历史,地理和语言。这三者对一个人,对一个民族都是通的。如果一个民族不确定自己的归属感是什么,那就应该好好去学一下自己的历史和地理,并确保自己的语言仍在使用。
  •     一位远离中国50多年的老先生,怀着矛盾的心情踏上回家的路。尽管是本游记,但是却涉及了一些人文地理学的内容,包括了作者在北京所做的三场演讲的稿子。这些演讲稿谈论的东西比较抽象,主要是建筑在文化层面的意义,除了实用性外,建筑的发展也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权力关系、甚至是超脱尘世的终极意义。尽管这部分比较抽象,老先生结合个人经历和情感的叙述,让这部分内容并不枯燥,还往往像是打开了另一扇门。但是,书里最有趣的内容还是从这样一位有着特殊经历的,大半生在美国度过的、接受了美国价值观的老先生的视角来看现代的中国,他怀着宽容和善意看待所遇到人事,也坦率的谈到了两种文化认知在他心理的冲突。最让他困惑的是身份的认同。我在国外和当地华人朋友接触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种身份意识冲突。
  •     段义孚,对中国读者来说是陌生的名字;在欧美,他却是享有盛誉的华裔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在地理学理论、园林建筑、文学、宗教等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获得过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威斯康星大学荣誉教授、古根海姆基金奖、美国地理学会杰出贡献奖等多种荣誉和奖项。少小离家老大回,2005年,74岁高龄的段义孚教授应邀参加北京的一次建筑学国际学术会议,并对天津、重庆、上海等青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作了一次难忘的旅行。《回家记》便记录了他这次归乡之旅的心路历程。“回家”不仅仅是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它更是一次百感交集的心灵的激荡,一次重新寻找情感和身份认同的旅程。这体现在北京街头,作者看见儿童游乐园旁边建有老年人健身场所之后,对这一具有尊老爱幼、共享天伦之乐的中国特色的赞许;体现在对陪同他游览北京的两位大学生身上的彬彬有礼、尊师爱老品格的称赞,为中国在经历了革命的动荡和经济大潮的冲击后依然保存了这一民族传统而欣慰;也体现在作者为自己又能慢慢说中文,终于分清了“遛鸟”与“走鸟”、“遛狗”与“走狗”的区别之后的愉悦之中。然而,这份情感的共鸣、文化的认同并不妨碍作者以一个学者理性的目光,发现和审视我们也许已经麻木或者习以为常的许多陋习和不足。比如,他对国内公共场所最干净的卫生间也不及北美任何一家较为体面的餐厅里的卫生间的洁净而感到郁闷,提出了“为什么中华文明没有多化一点力气来改善生理生活上这最缺乏美感的一方面”这足以让我们羞愧和反思的问题。随即,他从美国人由宗教层面看待卫生间与中国人热衷于从实用出发“化腐朽为神奇”展开比较,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又如,他还以人文地理学者特有的敏锐,坦率地指出“北京城区里大多数的高层建筑并不是美仑美奂的艺术品,而是工薪阶层居住的俗气的公寓楼”;从一幢银行大楼有意设计的似乎要倾倒的墙面,他说明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的建筑并不适合银行或建筑中心,缺乏安全感,它们只是设计师利用先进的工程材料技术实现自己的狂野构思的实验品。重庆和天津都是段义孚青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山城重庆,他想起了小时候在战时赔都的英国大使馆,父母亲赔他看过的一场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那是英国大使馆为支持对战争孤儿的慈善事业而特别放映的。在天津南开中学,他想起了小时候在这所母校的操场上独自飞奔、想象自己是全校赛跑冠军的模样,在附近的树林里与小伙伴们做过的各种男孩游戏。他送给了南开中学一张带框的照片,上面是三位著名的南开校友的合影,他们分别是时任重庆市长的吴国桢、共产党领袖周恩来与作者的父亲——一位国民党官员。南开学校教师宿舍的津南村旧址,勾起了他对父亲与周恩来交往的回忆。当年的“周叔叔”给他们几个孩子讲过故事、送给他们玩具。尤其是有一次在他们家,周恩来与他的父亲在一张小桌上兴致勃勃地辦手腕,因为周恩来的一只胳膊负过伤,父亲想测试一下他那只痊愈的胳膊的力量。作者由此幽了一默,说共产党和国民党曾经结成统一战线对付日本侵略者,但很遗憾他们不能用辦手腕的方式来解决分歧。十分欣赏《回家记》中感性与理性交织而成的温润、流畅而又不失严谨的文字。这份感性的细腻与理性的严谨也表现在穿插于书中的几次北京的演讲中。诚如作者所言,作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学者,他“不免会思考文化和自我是如何相辅相成的”,对于人与建筑、人与自然、人与地理的关系,人的身份认同,作者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观点,比如,“从历史上看,建筑学的灵感来自于天空和星辰——来自于它们的高贵和永恒”。“盆景就是人类为满足自己娱乐需求而滥施暴力的典型例证”。“理解了历史、地理和语言的公开性和私密性之后,这三者共同承载了一个民族强大的自我意识”。当然,我们未必同意他的所有观点,例如,他认为中国的山水画表达了对原始纯粹自然景观的不认可,让人不敢苟同。而他认为中国的市场上可以有星巴克和麦当劳,却不应该出现《达芬奇密码》、《哈利•波特》之类的外国畅销书,理由是它们不能堂而皇之地摆在一个拥有深厚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文明古国的书店里。这不由让人哑然失笑,既对他的固执有所保留,也为这位华裔老人根深蒂固的中国心油然而生敬意。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英文版本很好看,段先生的书又要中文了哦!
  •     段义孚是我最为喜爱的人本主义地理学家。这本《回家记》不同于普通游记之处就是透露着段义孚的人本主义思想,也显示了从洪堡以来“人类的家园”的地理学观念。
  •     作为人文主义地理学派的开创者段义孚,他在国外的影响已经大大超出地理学界。在国内对他介绍还比较少。人文主义地理学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和经验,从这个角度来探究人地关系,进而引出核心概念——地方。在段义孚的地方性理论中,家算是最可以被称之为“地方”的了。
  •     华裔学者在论及故国土与现居地时总是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双重性
  •     回家,不止是一条路
  •     人文主义建筑学家,其中对于建筑,城市,土地的理解令我大开眼界。有一段关于隐喻的表达对我专业课认知语言学也有重要影响。
  •     隔靴搔痒,雾里看花,不够深入,没有深度!
  •     人文主义地理学学者回到离开几十年的中国的见闻录,其中收录的两篇演讲稿尤其是第二篇(关于环境感受价值、强权心理学、环境与生活质量等)和空间、风景等有关联意义;最后关于身份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思考应该也是很有价值的。 #メモ帳# 一个从小辗转几地又最终离开中国,历经不同异国最终定居美国并入籍的老年学者对时空皆相隔遥远的(所谓)祖国的记忆与重历。。回忆里的片段和场景具有随意性,也无法再次复原验证;在这种随意的支配下很容易忽略,“我们所经历的的生活本身就包含了令人惊诧的不连续性,也包含着众多吞噬了无数经历和记忆的黑洞”。。价值观和生活常识、习惯等外化后的段先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身份形容自己的位置,的确很难。。
  •     以本书的篇幅与作者段义孚先生这段中国之旅的实际时间来看,是不能够承载起太多内容的。但是因为段先生独特的人文地理学背景,以及由此而来的观察、思考角度,使得读者获得了进一步去思索、审视那些令段先生感到陌生却与我们切身相关环境的余地。
  •     地理学家关注的无非时空二字。而在两个故乡之间的时空流动,竟让这样一个颇有造诣的地理学家像初学走路的孩子一样对周边一切好奇、担忧、探寻、惊喜,全因情之所系。回家记回家事,也是寻根的事。根不一定在出生之地,不一定在成长之地,却一定给自己源源不断的温情。最后一章关于“位置”的探讨反复看了很多遍,“最深层次的归属感”或许只是来源于很小的生活片段,甚至本是自己都不以为然的。所以那“灰狗巴士休息站的一杯咖啡”,全然可以胜过无数修辞论证,无论看过多少遍,都能给我那种感同身受的“家”的感觉。私以为中国比西方国家更适合展开人文主义地理的探讨,如段老所说,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偏好寄人文情怀与自然山水。却也正因这样的感性主导,反过来的理性研究就少之又少了。在真实的人文地理体验面前,学术大牛自认为是学生而已。
  •     本以为是用专业眼光对行程感受的一次发散式的诠释,稍微有点不一样,不过读读也挺好
  •     老爷爷温温和和挺有意思
  •     苍老的感情,混着他受过训练的观察眼光和私人生活。辅助去看一些人文地理研究会更好。
  •     译笔流畅,全书即便是寥寥万余字,但是部分章节读后有如醍醐灌顶之感,不愧是大师。
  •     段老先生被称作人文主义地理学奠基人,这本书里有他在74岁高龄回国时的感想,也有几篇他的大会报告译文,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报告竟然挺有意思。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本书的译者志丞,就是段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及的陪伴他在北京游玩的两名研究生之一,段先生当时对他的体贴很是感激。很高兴看到他们在日后彼此之间还有温暖的联系。
  •     用作者自己的话,本书就是“我去年夏天做了什么”。10岁的时候离开民国,74岁的时候回到共和国。除了两篇演讲稿外,都是很平淡的记录。记录重点当然是人文-作者好像是人文地理very big 的bigshot。
  •     段先生很真诚,学问很好,可惜这本书原是英文的,寻找身份认同的矛盾也体现得很清楚:“我已经充分体会到双重根源,以及无知与偏执所带来的荼毒;而且让我痛苦的是,我在短暂的生命中没有能够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开发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头脑。”
  •     信息量不算大,翻译得不错,很好读。英文版的生词太多我受不了,有机会再读英文版的……段先生的感情真是非常丰富……
  •     乡愁(#别人的游记#)。虽然本质上的确是“这个夏天我都做了些什么”,但段义孚的确每走一个地方都在思考一些东西,不只讨论了景观、历史、语言、时空,他还时时自省,感慨自己的老迈,同时认真准备每一次讲演。到底算是美籍华人还是美国人又有什么关系(我认为他是美国人),段义孚首先是个了不起的学者,一名非常优秀的人类。
  •     他说归属感来自于历史,地理和语言。我觉得归属感来自于共同经历,共同记忆,共同价值营造的属于某一团体的认同感。
  •     20130912小早那儿看来的。上周的选修课reading正好读到yi-fu tuan呢。20151106读完原著,coming home to china. 小早说若不是快要回家我大概还不敢读呢。老先生观察思考都好敏锐,行文简洁又有知识分子的清朗。他笔下的故国人情之暖,让我恍恍以为是八九十年代,知道是05年后很惊喜。建筑城市以及人对于秩序和可预见性的执着追求;中英文词汇中相通的人与物的互照,如针眼、书脊、河口、椅背,等等;one is always an outsider looking inside; 有人相伴时空间就变为一个场所,即便在途中也不会急于奔往另一个场所;人的身份与历史、地理、语言;不同身份的人共处一个社会,相互尊重甚至欣赏的难得,更可贵的是universal ideal。
  •     老人平实的语言,真实的心境,对于自己归属感的探索,都值得一读,更有意思的是里面还收录了几段学术演讲稿,让我们可以窥见些人文地理学基础知识。
  •     单薄。从形式到内容。
  •     译者太可爱了,p98,‘我问他为什么不喝,他说他不想如此轻易地屈服与某种生理需求。’
  •     不知其他人为什么给如此高的分数,我是连想读第二遍的兴致都欠奉
  •     很难得的视角。
  •     总算!!!实在是失望透顶啊!!150页流水账加50页演讲稿
  •     游览、讲座;想起蒋彝、罗兰巴特日记;对景观建筑、生命、时间等的思索;环境的价值感受(隐喻)、强权的心理学;环境和生活质量;身份认同的三个来源:历史、地理、语言*(p.172);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
  •     不是学术著作,也许也没有一般的散文精彩,五星的原因是读到109页他讲自己残剩的关于65年前的重庆的记忆的时候,我突然莫名其妙地哭了……所以对于读者而言,最大的幸运就是在特定的时候与那本书偶遇……
  •     蛮有意思。不过cultural shock的感受大于乡愁,为什么我总觉得字里行间有种对中国文化的拒斥和不解?尽管是人生经历造成的,但是明显缺乏某种认同感,这种缺失出现在大师身上,真是遗憾。
  •     段义孚先生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其在中国的见闻,从人文地理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大地的今昔变化,发人深省。书不厚,读起来很畅快。
  •     读完合上书本后,复杂的心情依旧在。心里特别喜欢地理与个人情感、境遇挂钩后才有意义这样的一种提法,对段义孚先生关于追求圆满的观点、通感和隐喻的观点、旅行意义的观点都特别地钦佩。在世界游走,归顺的美国人,嗯,也是像我这样平凡平庸的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吧。所以个人情感层面也还是有一点点伤感的呢。拥有广阔的空间体验,究竟又会是怎样得一番体验呢?
  •     很可爱
  •     真实的老人,没有半点浮夸的看待自己阔别半个多世纪的故园。情感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只是我还是没搞明白人文地理学是什么。
  •     都是短而小的段落,但是还蛮好看的,虽然什么也没说只是一堆路上观察而已。
  •     “那么我到底是谁呢?我是一个美国公民,却在中国出生,是一个没有确定历史、地理和语言的人。像很多现代人一样,我也感觉到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隐约中觉得还不如扎根在一个有特定的地方、社会和文化中去。”写的很实在和感人,对于想遗民的中国人来说,值得一读感悟过来人特别是从个人的角度进行的描述。
  •     人本主义地理学中的“人”是谁?主体,还有他者。对于“家”的认同感来源于历史、地理和语言。人总是已经被抛入历史和地理之中,时间性和空间性刻画了我与世界勾连契合本源的两个维度。而在语言中,我们得以与他者相遇。海德格尔的“家”中,“共在”被“存在”占去了位置,语言只是存在的家而非对他者面孔的回应,他者尤其是唤起伦理之善的他者最终消失了。而对段义孚来说,这段回家之途中,“永远在我脑中萦绕的,是知道我年纪以后提醒我注意马路牙子的出租车司机,是劝我多喝牛奶挺直腰板的导游,是说如果我想打个盹可以把头靠在他肩膀上的那个学生”!
  •     生活不像理想中的那样,成熟意味着能够接受平庸的结局。
  •     130709 大柳:推荐大家yi-fu tuan老爷子的「回家记」。有很多对环境和文化的认知体验非常有趣。151113 往返哈尔滨飞机。这里的北京宜昌都有旧旧的感觉,就像彼得海斯勒写的那些人那样,有人情。还有关于陪伴和独处。
  •     老头很可爱~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很温柔的呐
  •     以一个比较轻松和私人的角度,诉说还乡和身份认同的问题。
  •     随想,因为作者的经历决定他看东西想问题时,夹杂着多重文化和思维,使文章耳目一新
  •     有意思,以后旅游我也要多写东西,留下那时的所思所想
  •     一位远离中国50多年的老先生,怀着矛盾的心情踏上回家的路。尽管是本游记,但是却涉及了一些人文地理学的内容,包括了作者在北京所做的三场演讲的稿子。这些演讲稿谈论的东西比较抽象,主要是建筑在文化层面的意义,除了实用性外,建筑的发展也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权力关系、甚至是超脱尘世的终极意义。尽管这部分比较抽象,老先生结合个人经历和情感的叙述,让这部分内容并不枯燥,还往往像是打开了另一扇门。但是,书里最有趣的内容还是从这样一位有着特殊经历的,大半生在美国度过的、接受了美国价值观的老先生的视角来看现代的中国,他怀着宽容和善意看待所遇到人事,也坦率的谈到了两种文化认知在他心理的冲突。最让他困惑的是身份的认同。我在国外和当地华人朋友接触感受最深的,也是这种身份意识冲突。
  •     还是蛮喜欢老爷爷缓缓道来得感觉。学术部分略有启发,鸡零狗碎的日常也挺萌的。
  •     一位老者对身份认同的追问可以看作是贯穿本书的一条线。旅行中的生活感受与学术会议论文,编织互文,真是绝佳的学术普及读物编排设计。老先生智慧敏锐又率真,常常读得咯咯笑,太推荐的书。
  •     论“一个英国长大的,以美国为国家认同的华裔地理学家,如何在中国表现出比绝大多数外国人更大的疏离感”,作为研究地理、景观与认同的大家,段义孚似乎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印证一些理论。
  •     “肯定有那么一个地方让我最舒服,最向往,能形成最深刻的归属感。”
  •     实习读毕
  •     老先生真是可爱呐~随处可见的美式幽默与自讽。风烛残年的老人,归往阔别六十载的故乡,那份沉重浓郁都被淡化遮掩了。大师风采,就像木心对文革的轻描淡写……也许最真挚的永远藏在最深处,读不出来,是我们的责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