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知晓的心愿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49576939
作者:[美] 弗朗西丝•奥罗克•多维尔/著,么么鹿/绘
页数:180页

内容概要

【著绘者】
弗朗西丝•奥罗克•多维尔(Frances O’Roark Dowell)
弗朗西丝•奥罗克•多维尔,美国知名的青少年小说作家,1964年生于德国柏林。从小跟随在军队任职的父亲四处辗转,旅居多个国家。大学主修英语,后获得美术硕士学位。她创作了许多受欢迎的小说,包括《多维•科》《女孩们的暗语》《坠落》等。
【译者】
邸笑飞
自由撰稿人、童书译者、阅读推广人。毕业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此后投身历史传播,做编辑、记者五年余。成为妈妈后,致力于儿童早期阅读推广,并翻译图画书,译有《红发神父的爱心——维瓦尔第与<四季>》《颠覆经典的创造——埃林顿公爵与<胡桃夹子组曲>》等。曾作为微笑图书室的志愿者,为孩子们讲故事、做手工两年多。
【绘者】
么么鹿
自由插画师,自幼喜爱插画,大学主修壁画。毕业后在出版社供职多年,担任图画书编辑。后成为独立插画师,为多家出版社绘制插画,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多家文化传媒机构的出版物。在外研社任职期间,担任过“布奇乐乐园”项目美编,该项目的系列绘本获得“2010年中国童书金奖”,并被评为“年度最佳多媒体及电子少儿读物”。

书籍目录

第1 封信
第2 封信
第3 封信
第4 封信
第5 封信
第6 封信
第7 封信
第8 封信
第9 封信
第1 0 封信
第1 1 封信
第1 2 封信
第1 3 封信
第1 4 封信
第1 5 封信
第1 6 封信
第1 7 封信
第1 8 封信
第1 9 封信
第2 0 封信

作者简介

《无人知晓的心愿》是广西师大出版社故事森林推出的作品之一。
12岁的阿里•梅很渴望有个知心朋友。但在她生活的大山里,同龄的孩子几乎都有了伴,她找不到任何能交心的朋友,于是,她开始给住在大城市的表妹写信。表妹一直没有回信,阿里•梅一度很失望,但在妈妈鼓励下,她继续写了下去,把每天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都记在信里,寄给表妹。在写第四封信的时候,一群城里的孩子来山里过暑假,一个叫汤姆的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汤姆有些腿脚不方便,但阿里•梅觉得他就是自己想要找的朋友。于是阿里•梅主动出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
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展开,从一封封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初期北卡罗来纳州大山里的生活风貌。这里远离现代文明,充满野趣和神秘气息,山间有各种植物,路上可遇见熊,有印第安人的传说在口口相传,也有四处游荡不肯回家的鬼魂。这里吸引来了民谣采集者、传教士、城市观光者等各种身份的人,大山里的生活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无人知晓的心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希望孩子能读更多好书。可也有一些中高年级的家长反映说:“我家孩子也看了不少书,为什么写作还是不好呢?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就挠头。”我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看的书虽然多,但如果内容没有经过精挑细选,书本身就写得很勉强,孩子看了实在也学不到什么。二是,阅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不可能看一两本书后,写作就突飞猛进。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奇迹发生。三是,书虽然好,但孩子没有认真看,或者只是看了一个热闹,并没有真正从中学到东西。对于阅读,很多人提倡快乐阅读,我觉得这本身没有错,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及更小的孩子来说,最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但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不妨提高些要求,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有意识地从书中学习写作方法,并应用到平时的练习中去。哪怕一开始可以仿写,然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路和风格。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找书看的话,《无人知晓的心愿》这本书倒是很好的参考。这本书的写作形式很别致。全书没有额外的叙述文字,而是用20封信串联起来,每封信都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生动的故事。这样的写作方式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熟悉的陌生感。熟悉是因为,书信这种文体在小学二三年级就学过了,对于它的格式和要求并不陌生,但一本书完全用书信构成,这还是很新鲜的,而且也是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因为是书信体,书中用的是第一人称,以主人公阿里•梅的口吻展开叙述,事情的发展也是以阿里•梅的视角展开的,她的心理活动也刻画得细腻曲折。但同时,阿里•梅周围人的生活也是通过阿里•梅的眼睛看到的,不能直接描写出他人的心理。有些事在叙述上会比第三人称的叙述要简洁,但有的地方要多花一些笔墨,视具体的情况而定。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些地方,并研究作者是怎么处理这些问题的。高年级的孩子因为年龄关系,想法多了,有些事、有些话不想对老师和家长说,那么不妨把这些话用书信或者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倾吐心声,表达感情,更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因为用书信这一表现形式,书的内容也就有了更大的容量。书信里除了主要的事项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写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书中,十二岁的女孩阿里•梅长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她急切地想找到一个朋友来倾吐心事。但她的周围却没有合适的人能当她的朋友。于是,就萌发了给自己远在罗利市的表妹写信的念头。阿里•梅在信中表达了对朋友的渴望,对亲情的想念,向表妹叙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她一封封地写信,却没有收到过表妹的信,一度想要放弃,幸亏有妈妈的鼓励,她才坚持了下来。她用她的执着不仅找到了好朋友汤姆,还打动了姨妈,等来了表妹的信,唤回了失联已久的姨妈。通过她的信,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热情、善良、阳光的女孩子,还看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卡罗来纳州的大山深处的生活风貌,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印第安人的传说,鬼魂的传奇,淳朴的人们。同时,我们也看到,原来宁静的山村里正不断涌来传教士、城里人、民歌采集者,等等。他们和这里原有的居民不论是思想和生活习惯不断碰撞、融合,也慢慢加深着理解和包容。就上面这些内容而言,孩子已经基本能弄了解写信的方式和方法,还可以从中学习到景物描写(如阿里•梅和汤姆去看詹妮姑妈时路上见到的风光)、人物外貌描写(皮特曼女士和汤姆的妈妈就很有特色)、心理描写(阿里•梅对民歌采集者的态度转变)、语言描写等等,描写方式。最主要的是,这些内容集中在一封信里,有详有略,条理清楚,笔墨如何分配,看似信手拈来其实是胸有成竹的。这些精彩的描写是怎么来的呢?它源于作者细致、有目的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阿里•梅自从给表妹写信开始,就像一个出征的将军,驾驭着词语奔驰而来。她把写信当成一种“无需回应的习惯”“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不停地给你写信,如果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们是亲人、我们应该成为最好的朋友的话-----”一旦她有了这种想法,她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观察周围的一切,然后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转化成语言落实到纸面上。这种习惯不仅让阿里•梅交到了朋友,找回了亲情,也让读者找到了写作的秘诀。只有热爱生活,仔细观察,才会有生动的描写,这不是空话,而是最基本的方法。放下书本,认真可以观察一下你周围的景物,并写下来,写出你的观感吧。高尔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阅读一本好书,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别人的故事,还能让我们从中找到写作的秘诀。只要你像阿里•梅一样认真执着,就一定会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丰厚的内心往往有个大大的空洞需要填补,就像一座山谷,可以容纳水、树、鸟、岩石……却只听到自己的回声,难免寂寞。生活在北卡罗来纳州岩石角的女孩阿里•梅是寂寞的。她12 岁,正站在连接两个世界(大山与外界、童年与成年)的门槛上,抱怨身边的孩子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或者特别无聊。实际上,她既不知如何保存已有的,也不知如何接纳未知的,但渴望长大、渴慕友情的心却正如老歌里唱的,“五月美好的日子哦,绿色的嫩芽在膨胀”。好在她不必总是臆想自己离家出走,找只熊结婚;或者扒火车,沿着山脉一直走向城市……并非只有“在路上”才能环游世界,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满满当当的世界,足够我们用一生来探索。阿里•梅选择给素未谋面的远方表妹卡罗琳(卡罗琳是小姨的女儿,小姨年轻时离开大山远嫁罗利市,再没回来过)写信,以期赢得一份丰厚的友谊。写作是青春期少女最为明智的选择,它使内心的山谷不断地回旋着风声——经历与回忆,观察与想象,难能可贵的自省与批判,将如丰盈的山水甚至尖峭的悬崖,在晨光中一一显影。写第一封信时,阿里•梅就像个运筹帷幄的将军,坐镇词语的战场,“各种词儿全都涌了出来……我的笔端有成百上千的故事……”比如,九岁那年我梦游时总从窗户往屋顶上爬,但一次都没摔下来;威尔•梅康用面粉袋子装了只活鸡去教堂聚会……絮絮叨叨的,可这就是生活,在失去时尤其令人眷恋的生活。还有,东海岸的女人有着黑夜般的皮肤,会对人下咒;有人在山洞里迷了路,再也出不来,就变成鬼魂;死于高烧的奥兹•奥德姆总在树林里游荡,穿着白裙子,全身闪闪发光……神神叨叨的,如鬼火闪闪烁烁,却并非贫瘠的迷信。还有,从毛毛虫身上的条纹预测冬天有多冷,棕色的条纹更宽意味着暖冬,黑色的更宽则预示着大雪;一只黑熊幼崽站在小溪边,静静地注视着我们,就像所罗门王一样庄严而聪慧;山里到处是开着白花的月桂,叶子长年绿着,闪闪发亮……乡野里的一切都充满闲趣与灵性,而记录它们的文字也像是带着“刚刚劈开的木头的清香”。“谁能拒绝一个讲有趣故事的女孩?”可是表妹一直没有回信。但阿里•梅说过,“自从开始给你写信,我对每天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观察得仔细多了”。这个尚未现身的隐含读者已如地底的暗流,有力地推进着作者的叙事,让她贪婪地消化生活中的一切养分。并且,“给你写信就好像在傍晚光线昏暗时分,只有邻居家走廊上亮着一盏小灯时,和朋友一起分享秘密”。这样的秘密又催化着一个新鲜的自我。因而,阿里•梅已不自觉地成为一个自觉的叙述者,以笔端的丰富与耐性延续着执着的自白——写作已成为一种无需回应的习惯,造福于我们这些身处事外的读者。“我会用一辈子的时间不停地给你写信,如果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们是亲人、我们应该成为最好的朋友的话……”这近乎誓言的心声始于一股被了解和了解、敞开自己和怀抱他人的强烈渴望,这种渴望会把自我和周边的世界一并层层剥开,展露其间真实的内核,愉悦的悲哀的,美丽的丑陋的。皮特曼和凯勒女士从城市来到大山,创建了定居点学校以帮助“生活艰难”的当地人。她们教人编篮子、做椅子,希望保持悠久的手工艺传统,而拒斥商店里的成品,因为那是“堕落的标志”;她们采集民谣,把歌声录制在蜡质唱碟中,而鄙夷收音机里“既花哨又庸俗、充斥着廉价的爱情”的流行音乐,并否定外来的小提琴和班卓琴;人们热切地盼望着谷仓舞会,以将自己从单调的俗事中释放出来,她们却和神父一样认为这将导致罪恶……显然,在帮助者和被帮助者、外来人和当地人之间产生了不太愉快的文化冲突。爸爸和妈妈的一段对话尤为鲜明: 爸爸:“他们到这儿来,就是想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他们喜欢的样子……”妈妈:“他们是在保存我们的生活方式……”爸爸:“他们喜欢我们按照一百年前的样子生活,不喜欢我们像现在这样生活,就好像我们就该一直活在过去一样。”皮特曼女士她们肩负神圣的“文化使命”,希望把过去的乡村生活博物馆化,保持它静止不变的封闭性,以适于局外人观赏,这就如保持一个甜蜜、驯顺、静态的童年,以供成年人缅怀一样。然而谁能如此自高,去辖制生活本身的静与动?得以延续至今的文化自有它的生存之道。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透斯可以任意变形为熊、狮子、龙、水、火等,只有被缚时才现出自己的原形。传统即如原形,但绝不受制于这单一的定形,而仍拥有接触外界、相互交融、始终更新、不断变形的自由和活力。另一个问题则是文化优越感。皮特曼女士向外界筹款时写信说:“简直不能相信人们这样子生活,生活在这样的无知和肮脏之中。”可怕的是这不符合事实。正如敲门说要“来拯救我们灵魂”的传教士,这种赤裸裸的歧视和自得的帮助造就了一种真正封闭的自以为是的幻象,也让我们看到一种有趣的反讽:她们“想方设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爸爸则觉得“我们这儿的生活好得很,没啥好改进的”。两者之间的冷淡与疏离同样反射在孩子们身上:在野餐会上,山里的孩子在草地上东奔西跑;外来考察者,巴尔的摩的孩子,“则站在一旁,瞪着眼看着,仿佛在看一场演出。”两者的打扮、神情,甚至饮食习惯似乎都成了悲哀的隔阂,所谓优雅的举止与粗朴的游戏又使文明与野蛮形成了俗套的对比。露丝甚至用“原始”来形容岩石角,并认为远嫁此地的萨里女士必定无法跟当地人聊天,因为彼此差距太大。用半是怜悯半是猎奇的眼光打量一个“贫穷”“落后”的世界,不知道也不承认当地人生活的意义和乐趣,那么这些仁慈的帮助者们将永远只是隔靴搔痒的局外人,并且损害了个人和族群共同的尊严。阿里•梅忍受着“心底深处涌出来的那股耻辱”,她希望从不回信的表妹“可以发自内心地重新考虑”(小姨已头也不回地离弃了自己的故乡和传统),而不同样堕入简单、粗暴的刻板印象。那么阿里•梅如何应对这种背离初衷的文化干预?面对露丝的骄横,她说:“但她代表不了所有人啊!”她绝不将偏见如炭火一样堆到某个群体头上,而会冷静又诚挚地思考。她相信皮特曼女士开办学校是因为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我只是不明白,爱就够了吗?”没有发自内心的理解与尊重、接纳和体恤,爱只是所言不实的自我满足。从疑惑到愤懑到宽容,阿里•梅毫不含糊地经历了人格的成长,在对自己和他人的审视中获得了清醒的自尊与乐观:“我们知道我们拥有很多财富……尽管我们一贫如洗。”而爸爸也表达了同样的自知与自足:“她觉得我们的生活没达到世界普遍的标准,也可能是对的。不过这有什么好担心呢?只要我们达到了自己的标准就好。”世人无人曾知晓我的玫瑰,除去我自己……我有过极大的荣誉。别人却在内心里不需要那样的荣誉。田纳西•威廉斯的《玫瑰黥纹》,很可以用来形容这种隐忍的尊严。但玫瑰终要绽放。阿里•梅得到了一位珍贵的朋友,巴尔的摩来的汤姆,尽管他走起路来一歪一扭,“但全身闪着光芒”;皮特曼女士和他们一起跳舞,并为那封信道歉;表妹也回信了,这让阿里•梅更加笃定:“人们需要点时间来彼此了解,你要给别人讲你的故事,也要聆听别人的故事,来来回回、来来回回的,直到有一天,你们成为真正的朋友。”在缓缓绽放的同时,阿里•梅始终不拒绝去触摸外边那个世界的容颜,因而,真正闪闪发光的是诉说不倦的她自己。而个人的、族群的记忆与荣耀,都是绽放中的玫瑰,其光芒无法让人忽视的玫瑰。(文 / 匙河 浙江师范大学动画系副教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