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可士和:我的创意新规则》书评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1641008X
作者:(日)佐藤可士和,(日)斋藤孝
页数:240页

可士和的规则之道

作为一名设计师,拥有自信非常重要。这一点虽然貌似老生常谈,然而事实就是这么简单:拥有自信才可能在各种色彩版式布局以及千奇百怪的需求之中找到契合自己喜好,力所能及又能说服需求方的那种符合要求的设计。这一点也是《我的创意新规则》的作者可士和开篇便提及的观点:对自己的“喜欢”抱有自信。因为“喜欢的事物”没有正确答案,因为“答案不止一个”,因为“新视角”永远都存在,因为你可以“自由选择”。这本书是斋藤与可士和的对话,主谈设计创意的概念,乍一读来,觉得对话有些零乱而分散,但细究起来,他们的对话背后其实是引导,发现和“自信创造自我规则”的主张。我们知道在自信的领域里,我们常常能自由发挥,设计的直觉和逻辑亦是如此,在与客户交谈的过程中,得小心地捕捉客户零零碎碎或者各种“感觉”的表述中,可以“转化为明确的解释”的部分。----这个能力,一是来自于对客户的逐渐了解,二是来自对自我的信心,对自我喜好的肯定。自信之外是平衡。在这一点上,结合生活的态度与设计工作的应用同等重要。比如,设计师可能会有色彩的偏好,比如喜欢天蓝的纯粹而不喜欢暗红的浑浊。因为不喜欢,所以会很少用,因为很少用,而对这些不喜欢的颜色可能潜意识地回避。但是在可士和看来,在设计中没有不好的颜色,只有不平衡的色彩组合,因而应该将讨厌的色彩也构成看起来美好的组合。就像品质感的营造,通常是在背景单色中加入灰度一样。突然想起蒙克的呐喊,张扬而扭曲的色彩,但是非常醒目,让人印象深刻不是吗?又比如设计中的平衡,协调感,色彩、形状、概念、形式的和谐,其中与“中庸之道”亦非常贴和。将设计的技巧化为与人生结合的“设计之道”,最终,设计变成个人风格意志性的外延。强烈的个人风格最终与作品和谐一致,你创作了属于你的作品,而你的作品也最终成就了你自己。作者给出一些创意思维方面的训练方法,拒绝理所当然;学会怀疑;三思而后行;一个提案后要产生50个构思;不要模仿,重要的是理解;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拟等等。每章未尾有小小的训练课,是些非常有意思的小挑战。全书结尾还有总结的十五条规则也可参考。在最后,作者从这些创意的概念中总结创造规则者置胜,显然,可以话,我们真没理由拒绝自信的创造。

sizzle的创新规则!

喜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以“好或“坏”的视视点去思考,那么我们就会拘泥于做出正确的选择,注意力会集中在“如果向别人推荐这种东西,人家会不会笑话”这一方面对喜好精益求精是很重要的。另外,我觉得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克服讨厌的东西是一项很好的训练,它可以拓宽你的工作半径。窃以为,克服讨厌的练习,只能以半支持的态度去看。因为,每个人都要天生的缺陷,比如内向的人,让他变的外向,本来就有问题。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他变成个两头不靠岸,甚至有点小神经质的家伙。我们必须要接受的事实是,我们并不完美,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喜欢和讨厌的东西,那么,在合作时,尽量用擅长你讨厌部分的人去完成那部分工作就好,我们尽量用更多时间,去解决我们喜欢解决的东西。【客户总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做?】当您接受企业委托时,客户大多都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概念吗?可士和: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其实很少。大多数客户是完全没有明确概念的,多是含混不清清的。所以我在倾听他们的讲述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基本上!他们都有“必须做些什么”的想法,但是却不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我的大部分工作就就是在他们的话语终使之归纳成形,荆慨中捕捉到必要的思想,最终概念”提交出来。最核心部分:创意表达式y=f(x),f是自己(常量),(x)是任何可能(变量)“将毫无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构思很好。以刚才所说的转化为例,y=f(x)中的“f”是包厢,所以我们可以不断畅相““包厢化”后会有怎样的趣事。只要确实存在,那么不管y和×代入什么都无所谓。f是佐藤可士和,那么不论是优衣库委托的全球化战略,还是幼儿园的园区概念设计,或是庆应义塾大学的教授委任,一切都能通过“可士和化”后得到。比如“小型化”“双面化”等。也许将构思说成是“某某化”,那样反而会容易让人产生灵感可士和:把它作为创造规则的训练方法非常好,感觉难度下降了很多。斋藤:把“某某化”作为构思的一步进行思考。比如把幼儿园游乐场化、赛场化等。在利用“某某化”掌握了转化的概念后,就会变成函数技能化的训练。比如“尝试列举利用其他事物获得成功的事物”可以,或是“写出通过合作使事物顺利进行的实例”也可以,举出一个例子后,再将其进行改编。y结果=f幼稚园(x游乐场)反思:如果将概念转换成自己。其结果也会变的很好玩。y你的梦想=f米田(x界面设计)y你的梦想=f米田(x硕士生)y你的梦想=f米田(x写作者)y你的梦想=f米田(x分享者)y你的梦想=f米田(x话痨)y你的梦想=f米田(x算命先生)简单的梳理,是不是觉得自己有很多可能。f是你自己,大部分情况下就是你的名字(网名/笔名),当然这部分也不是绝对不能改变,常态下,它是不变的而已。x是变量,有很多可能是,还记得书中有个观点是喜欢就代表一个可能,至少这东西你或许擅长,能用相对较短的时间掌握这门技艺。如何判断自己是是否有这种变量的可能性?我觉得,就是当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在没有任何回报的情况下,你均能愉快的进行这项活动。那么,这种变量你值得好好在自己身上花更多的时间锤炼。对函数更深层次的思考:y=f(X)中,函数的机能对于时代是必要的。比起“物”本身,其变化方式,也就是f才是关键。比如,可能有以“愚直”作为的公司。那么不论是公司风气还是职员,一切都只会是愚直而诚实的。因为f是“愚直”,所以全部都变成愚直了。这种“变成某某”的思考方式就是应用函函数进行的思考。用于身体论的话,那么我觉得人类的存在自身就是函数,一个人的气质、感觉、思考方式等各个方面都是函数,将这些具体表现出来的就是风格.延伸阅读小练习【创造规则的学习课】Q:将自己讨厌的颜色与喜欢的颜色并排放置试着改变颜色的面积、摆放形式或形状,之后会怎么样呢?

思考引领进步

读《佐藤可士和我的创意新规则》有感首先第一次接触佐藤可士和,日本新颖的设计师。他有本书叫做超级整理术我还没看,现在看了他的创意新规则,他作为优衣库的御用设计师,还有就是负责71的品牌包装,所以他是个比较成功的新颖商业设计师把,相对于福田繁雄阿,三宅一生啊,原研哉啊,山本耀司啊。这本书是关于佐藤可士和和一个叫斋藤的日本教师以对话形式来说明佐藤的创意新规则,比较属于佐个人已经成功案例之后自我总结的,佐藤自我的法则。不过有时看到他们两个对话,其实也会看到斋藤自己的经验,所以谁客谁主,其实也分不太清。我们的设计喜欢用直觉去挑选,再用逻辑去分析,通过右手直觉,左手解析。其实设计这种东西是十分主观的东西,包含自己对已知事务的理解,所以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但是我们要将自己的喜好转化为语言,向其他人传达我们的理念,这就需要很大的沟通,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想法共享出来。运用媒体,在这个信息膨胀的社会需要传播我们的信息,我们通过电视广告,招牌等方式植入消费群体。但是媒体本身可以是自带的,而自带的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抓住事物的本质,我们通过很多媒介来表达自己的本质,其中打造品牌就是本质的价值。回归本质就是要问为什么,为什么需要这么做,为什么需要这样表现。我们需要具有怀疑精神来追求本质。我们需要反对权威,制定新规则,不过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不是凭空捏造,因为新规则需要母体,才能孕育出子体。从母体中产生,而不是构思。尝试去克服自己讨厌的东西,就像有的厨师讨厌番茄,但他不是永远舍弃番茄,而是把番茄放入其他料理当中,为这道菜增色。我们需要追求设计中的平衡感,协调性。比如产品就要考虑设计性,功能性与价格,设计logo就要考虑色彩形状与概念。好像所有存在的东西都需要存在的意义,有些来自客户,有些来自自己,在需求和价值中寻求平衡感,在设计中寻求协调性。sizzle镜头,是将最棒的瞬间视觉化,找出能够让自己看上去最具有魅力的视觉印象。引出一个人的本质。比如做啤酒广告的时候,在表现出喝啤酒很好喝的情况下,需要增加酒沫喷溅的影像,那么这个影像就是直接刺激人的感觉,这种镜头就是sizzle镜头。做出我想喝,我想吃的效果,我想。斋藤曾经提出增加发言量,来进行授课,就像踢足球那样,传递想法,增加对话量,迸发灵感。

你的创意,谁的规则?

从刚毕业时的《超级整理术》我就已经知道这个厉害的日本男人,和去年特别火爆的“花儿”刘涛有得一比,因为我们往往面对纷乱的事物而无任何头绪和办法。时至今日,在面对变化的世界,佐藤可士和又出现了,他想通过他的全新设计规则来试图给我们梳理开一种清晰的终南捷径。按照本书的章节来阅读,我们可以看出,甫一开篇,佐藤可士和便盖棺论定一个既定的事实——世界已经开始按照新规则运转起来。他给予我们阐述的不仅是什么是新规则,更是一种“完全熟练地运用概念”和“新规则的书写法”。在接下的内容中,从明确自身的好恶、对理所当然产生疑问、打造自我风格、共享概念、一切都是媒体、打造品牌就是引出本质和创意不是提出的而是产生的这7个纬度来一一解读规则,最后得出“现代社会中,书写规则的一方就是胜者”的结论。单纯从内容的解析来看,思考的方向仿佛每一个角度都能给我们展示一幅成功的画卷,可事实上并不尽然,因为这种纯粹一问一答的模式并不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还记得电影《当梦想照进现实》吗?时至今日,大概除却这个略带文艺的片名之外,我们还能记得这个故事说的是什么内容吗?再回过头说这本书,里面有作者或者编者刻意加粗的字体,都是他们窃以为重要的内容,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单纯只跳跃去搜寻那些黑体字的内容就可以快速翻完此书呢?还有在本书中的一些案例,很多都是大陆读者接触不到的产品,或许有些连基本的名称都没有听过,比如7-11,我想在中原、西部或者东北等其他地方是见不到这样的便利店,对于他们来说,无非就是比本埠的快捷便利店多了一个有趣味的名字而已。而事实上,这是佐藤可士和所在“一切都是媒体”中想表达一种“让所有的商品都成为媒体”的一个例证而已。其实提到自媒体这一块,中国大街小巷的很多便利店都已经可以代收发快递、水电费,有的还可以只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等,这些符合中国特色的自媒体加载应用的程序远比他提到的设计感视觉感来得更为实在和有效。当作者还在挖掘于商品本身的媒体属性的时候,中国的消费者早已经考虑跨界产品的共融性。比如我所在的城市长沙,买一包槟郎,有的时候可以中奖附送一瓶矿泉水,这个与在国际大型超市里面买一碗方便面送一瓶水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在大品牌的自营产品区域中,是绝对不会存在其他品牌的渗透,捆绑也不行,在槟榔这个相对受众面比较窄的行业里面,早已经有远见的老板开始考虑其他品牌的营销新规则了。让商品自身成为媒体的解读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层面的传播联动,需要做自媒体的解读渗透到营销底层,因为任何一个企业,最为关心的就是产品的动销,没有动销一切只为宣传的传播无异于华而不实。记得看过一个视频,是说中国互联网的强大,片子的基调从两次工业革命和大航海时代说起,大意就是我们中国错过了这么多发展的先机,但是我们在互联网时代,涌现了让世界震惊的企业,BAT就是其中的代表者。想想也是,这些企业的传播已经从师夷长技转变为师夷制夷,我们的设计开始在戛纳等广告节上大放异彩,所以没必要鄙夷自己的创意规则。优衣库、HM等品牌在我们所处的城市落地生根,而我们也有例外、上下等品牌强势登陆欧美商业中心。如果说无印良品等品牌的创意比我们还有足够好的空间,那么对媒体传播上面,我相信我们整体已经和作者所言的那些规则已经不相上下,说不好在互联网传播方面还略胜一筹。因为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信息分享和他们一样零时差了,同步的内容吸纳,再加上我们深厚的儒释道三家的传统文化,一定会让我们自己的图书进入到他们的豆瓣,他们那里的读者来为我们的规则所折服和赞叹。如果你不认可,那么请笑看我的YY。也就此罢别。


 佐藤可士和:我的创意新规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