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請聽我說

出版社: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8-28
ISBN:9789862164020
作者:吳錦勳

内容概要

吳錦勳,五年級末段班學生,成長於桃園鄉下,台大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退伍後,從事新聞工作十年。2007年以《今周刊》之「翻山越嶺,一堂一百二十公里的英文課」獲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之【卓越專題特寫獎】;2008年以《商業周刊》專題報導「一家公司,幹掉一個王國」獲吳舜文新聞獎【深度報導獎】。
現職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主筆。他對寫作的信念得自卡爾唯諾的看法,「用細如粉末的文字,重構這個世界的物理本質。」

作者简介

二○○九年,國府遷台整整一甲子。這六十年,我們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看到台灣由壓抑、逐漸裂變、轉型,徬徨於道途,追尋著出路。
六十年,有太多可以記述,也有太多可以遺忘,不管記憶或忘卻,歷史從來沒有離開我們。在這條時間長河裡,我們,每個人都是參與者,每個人都有故事。差別只在有些故事緩淡如小溪,有些故事波濤洶湧如巨流河。
於是,我們邀請了十七位不同領域、不同世代,文化成長背景迥異的當代台灣人物,細細訴說他們獨特的生命之河。他們是季季、胡乃元、黃文雄、陳若曦、孫越、蔣勳、紀政、胡德夫、鄭崇華、星雲大師、林懷民、陳芳明、施振榮、朱天心、紐承澤、顧玉玲、吳念真等。他們就像十七把歷史的「探照燈」,在深淺不一的焦聚中,呈現原本我們在黑暗中可能錯失的風景。
九份深山長大的吳念真,悲憫於老兵遭遇,寫出台灣新電影一頁風景;眷村長大的作家朱天心的第一母語其實是客家話,還可以公開演講;美學大師蔣勳小時候在同安人為主的大龍峒長大,在媽媽引領下,向台灣鄰居學做油麵、年糕,本省習俗…,這些,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經驗過的情節。
六十年來,不同背景族裔的交往、理解,乃至通婚,形成密如蛛網的血緣網路,看似「錯亂」的台灣文化,卻是台灣之所以為台灣,台灣文化之所以豐富迷人的厚實基礎。
這本書的人物,許多曾被時代的風暴襲捲,卻未因此滅頂。表面上,他們的「差異性」很明顯;往底層挖,他們的「共通性」更可貴─這十七個人,從不放棄以個人的微薄力量,在不同舞台、不同角落,為台灣奮身投入!因著他們,台灣歷史或許小小改變了方向,或許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這本書,獻給共同生活在這裡的「我們」。


 台灣,請聽我說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六十年,台湾人的失落与愁苦、悲情与伤痛,尽数投射在被访的十七位名家身上。作家季季赔上了家庭,陈芳明磨灭了理想,吴念真失掉了友谊……外省人估计,本省人压抑,永远无法抚平的的伤痕裂变成一道道鸿沟,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台湾人的记忆里。政治所带给百姓的创痛,非亲历者不能体会。政客们无论做得好或不好,永远都是亏欠民众的。
  •     在网上看到朋友转载的柴静《看见》的发布会视频,开头说自己看自己年轻时候的日记,看到满篇的情绪与结论而无丝毫事实的时候,凭借日记也无法再回忆起到底经历过什么。但,人越大,就越来越懂得逻辑和事实的力量。我想到我学心理学,其实也有一种逻辑:那就是从心理到行为,这是人类的逻辑,我必然能通过外部的行为去判断人内心的状态和变化。再想到刚看完的这本书(原本不打算写书评的),其实也有历史的逻辑。海峡两岸虽然均过甲子之岁,但是由于截然不同的出生和成长,孕育出迥然的命运。就像我和我的朋友们,看到同样的现象和面对同样的情绪,也会有不同的反应。表面上看,台湾的历史是一个逐渐松弛的历史,对国民党人来说,49年它是个“拎包入住”随时可以离开旅馆,六十年后,它成了民主安乐的“温柔乡”,虽然已经失去在朝的风光。记得之前和一位台湾记者吃饭,国内的朋友一直以“祖国母亲”的温暖关怀,以血脉相承来“统战”。台湾友人发话了:别跟我们打亲情牌,亲子兄弟之间闹翻不往来的也很多?即使是母子是兄弟,哪怕在同一环境里有漫长的相处,但我们是不是可以相信他们会成长为截然不同的人。那么家长和兄长要赢得真正尊重只能考自己的强大。所以,台湾可能一直有表达的欲望,无论是民众可见的体育赛事,还是隐于暗流的金钱外交,都是在争取这样的表达。书里的这些人,他们说给台湾,希望台湾听到。而他们更多地是想让别人听到台湾想说的。一、我们恨老蒋 vs. 他们恨老蒋小时候看战争片,老蒋的演员远不是如今陈道明这样风雅气度的大叔,眼睛小得可以忽略成裂缝,常常是个鞋拔子脸,一看就是贼眉鼠眼,完全想不到这个人可能熟读四书五经。虽然没有亲历历史,但听老人们说起来,一般是苛捐杂税抓丁拉夫时的惨烈,但一旦还有存活并移去台湾的人,又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羡慕。他们都像民间说书人一样绘声绘色地描述,当年从上海上船的金条多得到现在还没用完,听说那里有大彩电大收音机,家家都有小别墅小汽车。对我来说,在九十年代初期的老家农村,围着火炉八卦对岸历史,几乎有一种听“敌台”广播的兴奋。想到小学和初中历史的课本上,我想:我们为什么恨老蒋?这问题对我们来说,是个问题。我们不是老蒋历史的直接受害者,甚至连间接也算不上。因为影响我们今日的历史,可以说已经老蒋离开的时候已经改头换面了。我们似乎在为某一个人的历史埋单,为某一个阶级的历史埋单。可是,我知道话不能这么说,尤其是在长辈的面前以及党员的面前。由于经历过意识形态的历史震荡,或者正以意识形态享受特权的人,总是惧怕和厌恶这样的调子。但真正不愿这么去说的原因,不是他们不喜欢,而是,历史的环环相扣,不是“那样”而偏是“这样”的逻辑有更多值得思考的空间。但是看完这本书,我发现,台湾人民也是“损人不避亲”地将老蒋湮没在唾骂的口水里。郑崇华回忆,“国民政府来台,他们全家都很兴奋,郑重其事的换上新衣服,戴帽子,穿得整整齐齐到基隆港码头,满心欢喜迎接祖国的军队。没想到,走下船的国军,竟然跟乞丐一样,背包挂着锅碗瓢盆,走进身旁,居然臭不可闻”。就觉得很“失落”,很“羞耻”。可以猜测当年老蒋也算是党国形象宣传和公关的高手,国军之前的英雄形象大概还停留在抗日胜利的一页里,哪知如今已成落魄败寇。更严重的是,在本地人眼里,“二二八事件”、“圆山事件”等一系列的弑屠让“国民党”成为“白色恐怖”的代名词。至于故事的起因和过程,其实和任何一个缺乏安全感,惧怕抵抗力量而不断维稳的政府行为总有些类似的细节。所以,老蒋49年之后的登岛其实是个里外不是人的流离,党国的溃败,美国的放弃,以及台湾本土的不欢迎。而二二八事件遗留的仇恨一直持续到蒋经国美国遇刺,民进党打着攻击外省人的旗号上台。昨晚去听老周,老周唱到,男主角解放时流落宝岛,儿子回大陆经商,生了个孙子成了共产党。台下笑成一片,人们大概只是觉得反讽其实是一种历史的逻辑。我们恨老蒋,和台湾人恨老蒋不一样。我们在天安门挂中山像,台湾建中山堂,逻辑确是类似的——离我们越远的历史,我们越容易宽恕。二、大陆右派 vs. 台湾左派在书里有一个人物的介绍很吸引我,她就是陈若曦。和红卫兵们一样,她和丈夫段世尧1966年来到了中国大陆,接受理想主义的洗濯。经历过“二二八事件”的陈若曦一家,已经选择主动远离政治,但是一个左派的理想主义怎么会被浇灭。她和丈夫来到投身到“文化大革命”里的所见所闻,让她领悟到:“虽然国共都令人失望,但是国民党的专制和高压,比起共产党却是'小巫见大巫……让人想起义和团'”。在美国念过书的他们果然天资聪颖, 一开始就嗅到自己的“资修”嫌疑,所以非常听话地接受改造,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深怕不够爱毛主席,就会成为批斗的对象”。有一次上英语课,她说到国庆节是“十月十日”,吐出第二个“十”字时紧张地飞逃了。后来,她去了加拿大生活,为了“免于恐惧的自由”,为了依法纳税后就能自由安排生活,为了生活有乐趣。到最后,1995年,陈若曦选择了回台湾定居。这个人的经历有意思,是因为她兼备了大陆右派和台湾左派的身份。在国共两党誓不两立的时代,在前后遭遇了二二八与文革后,一个从台湾离开的左派变成了红色革命中的右派——理想主义看似没有出路。对于大历史,个人显得像狂风巨浪里的一叶扁舟,从远一点的地方看,完全可以忽略,随时都可能被侵吞。但是同时,人本身也是一片海,有起有伏有风有浪。尤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本身就可能是左右摇摆的。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仍在想,像陈若曦这样的人,如果在台湾挺过“美丽岛事件”,坚持到民进党发迹,这样的本地文化菁英会翻身吗?若是她在大陆坚持下去,坚持到文革结束呢?是不是也有可能成就其傲娇的知识分子的社会理想。贴标签的社会心理效应实在是太强大了,老毛用了这一招搞阶级斗争,陈水扁也企图用“外省人”这一招力擒国民党。政治口号都贪图大鸣大放,印象深刻,但却让历史激化极化走向深渊。(未完)
  •     拿到了台版书。很好。很有帮助。可惜有些不喝血的地方,简体版恐怕又是无法出版了,或者能出版的也是阉割版。叙述者大多是台湾社会各界的中流砥柱了,涵盖的层面很广,有态度分子、台共潜伏者的家属、刺杀蒋二世者(当年未遂的刺客),创意人、艺术界精英、作家、本省籍人,等等。从这些有一定代表性的个人的生命自述里,可深度了解台湾近60年历史的细节真相,令人感动的真相,也看得到台湾社会的艰难进步,让我对台湾的未来满怀信心。比正在畅销《我们台湾这些年》好太多。若只看《我们~》这本经过老大哥官方严格政审的畅销书,恐怕会产生很多误解与偏见。所以,读了《我们~》一书有感触的朋友,想要更深一步了解台湾,不妨辛苦找一下这本书来看看。希望有朝一日,台湾的进步反哺全中国,那也可以称作是另一种返工大陆、或许也是统一中国的最佳方案了。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在大学城图书馆看到不少台版书…
  •     今年是丰年,乡里的水稻将要收割,愿以丰收的歌声报信给前线金马的亲人; 今年是丰年,乡里的凤梨将要盛收,愿以丰收的歌声报信给前线金马的亲人; 乡里的造林,已长大成林木,是造船舰的好材料,愿以制成的船舰赠送给金马的哥儿们。
  •     图书馆新进了一批台版书,耶!
  •     又岂止五星可以评。THANKS,TERESA
  •     国府迁台一甲子,太多故事。
  •     还不错。这样的字体和这样的语言,总是很按摩心脏。台湾人的说话方式真的是~~好海洋。黄沙味的我真是自叹不如啊!
  •     值得一读~
  •     :无
  •     很巧妙的一本书。内容不深,但是选题极佳,台湾人又特别擅长讲故事,看得眼泪哗哗,深受触动。被政治绑架的民意,被政客们操弄的命运,还好,台湾还有源源不断的善。
  •     44天,47万枚导弹
  •     从另一个视角看台湾,感觉很妙!
  •     很多感人的细节
  •     好书,通过普通人(但是又很有代表性的人物)的视角来解释台湾社会60年来发展的逻辑。“和解”和“撕裂”大概是最多的话题吧。推荐谈台湾问题的人必看,另外,我以为谈西藏和新疆问题也可以有启发。
  •     不同人的讲述,让你看到历史的不同面向。
  •     族群、种族、国别的限制和边界在今天都抵不过阶级。在这许多人的人生故事里面,感动着,重新加深对台湾这片土地的认识。
  •     “台湾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可以用英文compromise来表述,就是摒弃彼此差异,往中间相同的地方看。这个共同的交集,不看族群的血缘、 语言和历史感情,只看人最起码的权利——作为“公民”的平等性。”这对我们理解大陆的民族问题也很有借鉴
  •     相比书中一些受访人士的反省,我在现实中所见的人都实在太极端太容易仇恨了。放不下这种非此即彼的心态,就没法奢望民主的进步。读时,常常掩卷叹息。我自己也成了移民,可能对书中的很多谈话更加感同身受。
  •     一段值得而且是必须了解的历史。我相信,分久必合。
  •     书里书外的故事,都能让人打六星推荐。起先,只是把这本书当作普及知识来了解。看着看着却发现这是一本给台湾人自己的内省书,外省人,闽南人,客家人,原住民,原来小小的一个岛搀杂了这么多的情绪,让人扼腕心痛。六十年一个甲子其实好短好短,可等这辈人死去,下一代的人还记得什么呢。
  •     知道了很多关于台湾的一面,是自己之前不曾了解过的!
  •     我喜欢这种,不高瞻远瞩,不离地三尺,不夸夸其谈的,真实的地区文化展现。如果当中有很多你认识的,你关注的,导演、文化界名人、作家、企业家,那么我更推荐你来读它。
  •     了解一下台湾人的故事也好,只不过当台湾还在有如怨妇般地处处感叹那些往日悲情、愁苦与失落之时,对岸的大陆早就绝尘而去了。
  •     哎呦,不错哦
  •     过去读《乡愁》,以为乡愁是一枚邮票或船票就能够解决的事,后来看《宝岛一村》,明白这是要花一辈子跨越的鸿沟;过去看《康熙》,以为对岸的你们嘻笑怒骂,连政治都可以调侃,读了这本书,才知那是经历几代人的压抑、裂变,才有的重生之后,乐观的姿态。
  •     没有共同记忆,谈何共同未来。不理解为何会分裂,就难以强求统一
  •     我们对台湾的了解很少,少到认为他就是个闹心的孩子,可是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不知道他也承受过苦难,三度被殖民,国民党迁台对本地人的压迫,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在他成长为“亚洲四小龙”之前,也经历过疼痛。大陆人对台湾人感情可能是单一的,只希望他回归;但是台湾人或者是老人对大陆的感情是复杂的。
  •     过去的其实没有过去,有时,需要我们用逆行者的眼光回去凝视
  •     让我了解台湾的内心和苦痛
  •     相较《台湾这些年》的浅近,这本书的17位人物访谈要深入得多。虽然普通民众对历史发展的直观感受无可替代,但身处漩涡中心的人物——枪击蒋经国的刺客,先为gcd潜留台湾、后为gmd刺探文人异动的多重间谍、为台湾赢下首枚奥运奖牌却无法身披国旗领奖的运动员……——历史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烙印要深刻太多。某些针锋相对的烙印尤其可以刺激人思考。唯一的遗憾是每篇访谈的篇幅太短。
  •     你我本同岁,奈何命分飞,甲子须臾过,秋风换人间。
  •     无论是政党还是社会,都是由人构成的,所以不谈政治诡谲,不谈社会动荡,每个人能问心无愧其实就够了。
  •     在台灣買的,第一次讀繁體字的書而且還是豎排字,但是因為是口述的故事,讀來也很順暢~十七位人物的真情講述讓我更瞭解和理解台灣,打破了原有的一些成見,也注入了一些新的思考。每一個個體的生命歷程都是其所在歷史背景的縮影。
  •     再生的衝突與和解
  •     最近很流行这种题材的书。在本部图书馆看台湾书看的好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