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德十年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
ISBN:9787506002844
作者:季羡林
页数:230页

作者简介

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以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


 留德十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梦想太多。越安逸,越泛起丝丝的恐惧,因为怀疑自己的过去,因为焦虑自己的将来,因为仿佛感觉不到现在。前日,武汉清爽的秋景再次让我微醺。这晚,坐在校道边上,梧桐雨细细滴下。尽管景物恋人,但我内心那股渴望却日渐明晰:我要走出去。如果说以前的留学心愿是外加的,是只因听到一些人所谓"to be or not to be"的鼓吹而致的,那么,现在,在回首自己三年的历程时,在眼看着自己当日一个又一个朋友、好友、战友即将飞走时,在,想起自己于子午时分,读着季羡林先生以沧桑的阅历去诚挚地描述当年那段留德求学的日子时,那份静静的出神,难以描述的契合;在,这昏黄的路灯下,雨点疏疏地“滴哒”在伞上,唤起了我久而未发的心绪时,我似乎理解了师兄那句抽象的:“为了一份梦想”……(苦笑),其实,我不过想达到一种境界,或一种状态而已:在这种境界下,一个人可以为自己的学术理想而尽量静静地,但绝对努力地克服各种艰难,却又不乏对周围人、物、事充满感情的体察。然后,数十载过去,写成一本有点像《留德十年》的书。
  •     天才不需要头衔,但是我是凡人,需要一个闪闪发光的博士头衔去抢只饭碗--季羡林。非原话,大意如此。5个小时差不多看完了《留德十年》,颇多感慨。对德国的了解多了很多,也非常向往去德国呆几年,感觉德国很干净,很安全,至少感觉比美国安全,呵呵。去读个硕士去?哥廷根大学貌似没啥我喜欢的专业啊!Crysis的公司在哪里呢?法兰克福,去哥廷根一个小时多点的快铁,呵呵。维基百科上看到Crytek里面居然还有中国人,呵呵,不清楚现在还有没。

精彩短评 (总计72条)

  •       “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光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不是莫大的幸福吗?”他把留德十年的苦涩、寂寞都省略了,都只化作他乡的一些美好的遇见、经历;他把70多年的经历比作一场逝去的梦,既有清灵美妙的时刻,也有惊涛骇浪的日子;这种如亭亭玉立的清塘荷花、如静静绽放的幽兰的淡泊,古今中外有几人能做到呢?
      有的人说《留德十年》,写得过于平实、普通,读过之后没有收获。但是,《留德十年》 描绘的是季老真真实实生活的十年,他没有大篇幅描写二战的情况,没有大片写自己读书的苦闷,大多挑选了与别人的相交来写,写得真挚动人,我想这应该是与他的楔子所说的一样,他希望让这本书带着他的祝福走向世界。其实,一本书之中,只要能够折射出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作者的灵魂与性格,我们亦能从中学到或者感悟到点什么,就已经足够了。正是这一本书,让我从一个小孔里,窥见了季老先生的伟大人格,吸引我继续深入地了解他,读懂他。
      我觉得这本书应该可以用“遇见”这个词作为一条长长的线,把季老遇见的人和事一点一点地串连起来。
      
      遇见自己一生的路
      “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人的一生实在非常复杂,因果交互影响。如果当年没有疯狂的留学热,没有那种人人想去外国镀金回来好找工作的浮躁风气,他就不会踏上去往德国的路。如果当时去到柏林就停步了,到了格尼斯堡大学去了与其他留学生一起沉沦了,他就不会来到哥廷根大学,就遇不上指导他人生的教授。如果梦想仅仅只是到德国,没有后来的反复变化(梦想的轨迹:到德国,转为读一点永不消灭的文字,到朦朦胧胧地想学古代文字,学了希腊文又觉得兴趣不大,最后在混乱之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梵文的学习)。“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继续走下去。”
      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从这样的混乱中走过来的,或许在他们还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发觉一些小事情跟自己日后的成功有什么关联,但是却冥冥之中像是早有了定数一样,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李嘉诚当年在他舅舅那里当泡茶扫地小学徒一样,勤勤恳恳地工作,第一个到达、最后一个离开,辛苦了三年,看似学不到什么,但是在艰苦的日子里学会了察言观色,这对他日后当推销,一步一步登上更高的台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当你处于迷茫时,去专心读书或学习赚钱的本领吧,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也想到了一位师姐曾经说过:如果你还不知道你将来的路要怎么走,就把现在的每一件事情做好,了解未知的领域,这样你就不会有后悔的地方了,或者能找到你的发展方向。对的,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把现在的每一件事情做好,或者像季老一样不断探索、尝试,总能找到自己要走的路,而且到了那时就会觉得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遇见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场战争就这么平平淡淡的开始了,最后又平平淡淡的结束了,让人体会不到一丝激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没有描写得非常惨烈,而是尽可能平铺直叙地写。在二战中,他看到了力学权威的教授在废墟中研究难得的“大型流体力学实验”,听说了在飞机铺地毯似地扔炸弹的时候,一位地球物理学教授在做实验的故事,从而感叹德国做学术的严谨之处。在二战中,他经历了为轰炸而提心吊胆的日子“只要警笛一响,我就立即躲避”,还有并驾齐驱的饥饿,“如果有人向我嘴里投掷铁丸或者泥土,为了抑制住难忍的饥饿,我一定毫不迟疑地不顾一切地把他们吞下去”。但是他总能找到一点乐子,他曾经描写过他和一位女士去帮助农民摘苹果的欢乐过程,以及描写过他在哥廷根山林中得到的畅游逸趣。就像他说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一样。
      看到这句话突然想起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虽然只是小说人物,但是应该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他深陷生活困境之中,音乐之路不得意的时候,他终于在一个汽车制造商的家中找到了教钢琴的工作,而且遇上了对他充满同情的葛拉齐亚,因而他可以继续音乐创作。但是由于他拒绝与一位肉麻的女演员演出自己的音乐剧,而又丢掉了教课的工作。然而后来再一个音乐会上,他结识了青年诗人奥里维,两人一见如故,并住在一起。不久他创作的《大卫》出版了,为他收获“天才”的称号。所以说,生活不会只是一杯苦茶,也不会只是一碗糖水,它是五味杂陈的。任何时候,我们都有不绝望的理由,任何时候,我们都有不骄傲的理由。
      
      遇见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人
      “人生相逢,有时真像是浮萍与流水,稍纵即逝。”写书的时候,他已经七十多岁了,离那段留德的日子已经约四十年了,但读下去却仍能感觉得到那一份份感情的真挚和温热,印象最深的几个片段是——
      《我的女房东》中写到,“我出到德国时,很不习惯,睡下以后,在梦中翻两次身,鸭绒就都活动到被套的一边去了……我往往被冻醒。我向女房东一讲,她笑得眼睛里直流泪。她于是细心教我使用鸭绒呗的方法。”
      《学习吐火罗文》中写到,“有一次,我发下宏愿大誓,要给老人增加点营养,给老人一点欢悦……我大概有一两个月没有吃奶油,忘记了是从哪里弄到的面粉和贵似金蛋的鸡蛋,以及一斤白糖,到一个最有名的糕点店里,请他们烤一个蛋糕。……我像捧着一个宝盒一样把蛋糕捧到老教授家里。这显然有点出他意料,他的双手有点颤抖,叫来了老伴,共同接了过去,连“谢谢”二字都说不出来了。这当然会在我腹中饥饿之火上又加上了一把火。然而我心里是愉快的,成为我一生最愉快的回忆之一。”
      《迈耶一家》中写到了,他和伊姆加德一段朦胧的恋情,他们促膝谈心,笑语温馨,就像发生在昨日一样,当他写到这一段感情时感叹道:“而今我已垂垂老矣。而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
      其实不难发现,他之所以能把当时遇到的人以及对他们的感情重现恍如昨日,是因为他当年坚持把一点一滴记录下来。坚持记录是一个好的习惯,在喧嚣的尘土之下,我们可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理清自己的经历,得到感悟,知道自己是怎么生活过来的。这不是很有意义吗?由此联想到了,《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在密室里面写的日记,里面的人的起居生活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而且她在日记里不断地鼓励自己,以乐观、勇气面对厄运。大概写日记成了支撑她忍受这一切磨难的支柱吧。出版后,它又给世人带来了感动。所以说,记录生活的点滴是一个好习惯,它可能会给你思考的空间,或许某一天也能给别人带来启迪。
      
      《留德十年》,季老逝去的梦跃然纸上,带给了我思考,带给了我感动。人生有几个十年,最重要的是活得实在、快乐、有价值。
  •       看完留德十年 手上拿着一个人的朝圣总是不愿意开始看一本新书 这恐怕就是我的强迫症 我总是愿意自我消化一下.我没有看过季老的作品 直到他前几年逝世.为什么又选择《留德十年》我是承认我有一点崇洋媚外 总喜欢泡过洋水的作家比如钱钟书 至少我比较喜欢现代一点的东西 然后我本人也是一个爱八卦喜欢一些花边新闻 不知道从哪听说在留德十年里季老有写到他的德国女友 多年后读者找到此女子的消息她即竟终生为嫁.我读书的动机还有点不良把.但是我要提醒读者 永远不要听信出版社为了增加销量而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的一些东西.因为单看这本书从头到尾我这么一个八卦而又细致的人也丝毫没有觉察到季老青年留学在外的风流 只不过他远在万里外怀念生母 怀念祖国母亲却很少提及他的妻子如果有也只是只字带过.对于爱情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就是近耄耋之年回忆往事是那么真实.我们把他当一个寻常男人看待就好 况且他当时那么年轻 生在异乡 有那么多的寂寞要寄托 如果身边真有那么几个温柔的女子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毕竟还是一个浪漫的文人 听诗 郊游,如果不是这样大概要跟老杰克一样酗酒大麻了.
      季老写这本书一定诗推心置腹 是把他的心都捧在手上与读者也与自己诉说.从他留学的首要动机是镀金 读博士也是镀一层更闪耀的金 然后在战争中的饥饿 吃了那些黑面包放屁......
      战争只出现一小部分 但是谁又能切身体会到战争死亡与饥饿的可怕 倒是看过几部德国纳粹片就可想而之.
      他怀念哥廷根小镇 怀念他的老师 他善良可爱的老房东 怀念他在哥廷根的好友。 “人事两茫茫 盛世难会”是平淡之中露着真情的 有人说到文笔觉得季老这一部很平凡 是呀 当人回忆往事的时候往往是平平淡淡实事求是的 这样才最真实 他记忆里的人物也是那么的真诚浮现在你面前 他们也都不是perfect guy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 wala活泼的笑脸 房东太太的善良真诚但是有时候也会为小时计较 章用的母亲气质不凡但也是高傲 喋喋不休...季老在忆起他的房东太太反复的说他是具备所有妇女最优秀的品德 善良 真诚.现在我们还会为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博得别人的喜爱而伤脑筋吗 我会说善良真诚就好 而且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就有关注横跨欧亚的铁路从北京到俄罗斯捷克德国.并把它记在我的buck list 上面.我是一定要去的 我这么一个自虐的人 我和菜也有讨论过是不是应该尝试一下从北京要莫斯科六天五晚的火车.而当季老写到他从北平出发经过哈尔滨满洲里进入俄罗斯贝加尓湖的壮观 在进入捷克德国 我是有多兴奋 好像我就是那带着帽子的可爱的wala 而这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他是这样描绘他在旅途上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 大鼻子男人 大眼睛姑娘 那些你这一秒遇到的人转眼即陌路 你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他们。这种感觉是实在的 如果你真的有出去走过你就不会惊讶 有些人可能我这一辈子真的就再也见不到了 就像北岛说的人生其实是做减法的 见一面也就少一面.而我也开始怀念起那些可爱的笑脸他们真实的存在过而又那么虚幻 人的一生那么短 我们总是认识新的朋友 我们交换wechat交换email但是我们深知有些人是真的不会再见了 那么在开始珍惜身边的人吧 哪怕他们并不那么完美 珍惜那个一路陪你的知己 因为只有在失去他们以后你才会觉得他们的可贵 珍惜黄昏的村庄 珍惜雨水的村庄!
  •     季老不容易
  •     很喜欢的一本书,从侧面跟随季老重新品味了一下他十年的人生。在书中可以感受到季老扎实的文学功底,丰富的人生阅历,面对人生起伏的淡定和处事的智慧。从文中也对我所不了解的二战期间的德国乃至欧洲有了些许的了解。
  •     虽然语言平实并重复,却有深重的“生死两茫茫”的悲凉。寂寞的学术生活,良师益友,就构成了十年的全部。某些字句还是颇引起了共鸣的。但中亚古语研究的权威怎么就都在欧洲呢……
  •     单纯的人更专注
  •     叙述很安静平和,对这种语言我特别没有抵抗力。内容是关于季羡林先生留德十年的事情,几个小篇章串起来,很容易读。
  •     
  •     看了半个月= =
  •     第一遍只看了一半,并不是内容不吸引,而是心态太浮躁了。今天看第二遍几乎是一气呵成,好舒坦。喜欢这种平实的,关于过往的回忆记录。PS:我也有想每天写日记的冲动了。
  •     他们走过哥廷根的每一段石子路
  •       闹书荒, 不知道读什么好。倒不是因为手边没书,而是不知道哪些书值得读。以前看书是“拿来主义”只要是手边的书,都会拿来一读。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工作,生活,都需要我做个全能的人,时间珍贵,希望能读一些经典之作。看过季老这本书后,觉得还是值得推荐的。
      首先说季老的这本书的文字,很朴实,朴实的犹如我等泛泛之辈觉得写作很简单,只要能说话就能写出来;但他的阅历,内容却是我等泛泛之辈望其项背的。
      再说说看过这本书的感想。我等这个年龄没有季老的阅历,从其文中可看出他对德意志这个民族还是大加赞赏的,他认为这个名族有秩序感,淳朴,对政治犹如孩童般纯真。有秩序感我是认同的,在我所接触的德国同事,以及与他们一起工作过程中这点也尤其突出;淳朴我不太认同,最起码在我目前所接触到的德国人中,这点还不是那么突出,也许是季老接触的人中大学者居多,心思比较单一,就尤其显的淳朴了;对政治天真,因自身阅历尚浅,不敢妄加评论。
      再者,季老在德国的10年,恰逢二战期间,也正是日本侵华期间。也许是季老的语言比较平实,也许是我们过于渲染日侵华,也许是二战起始是德国发动的,总之看后感觉到日侵华对中国人的伤害远远大于战争对德国的伤害,虽然后来也有战俘,但美国对战俘还是很优厚的,很人道的,想想日本对中国的惨无人道的罪行,我们怎么能喜欢起来日本?怎么能遗忘掉这段历史?
      一本好书,虽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增加了人生的宽度,通过别人的眼睛,能够更多的看到自己所没有经历过的历史,了解异国风情,也是大有裨益的。
  •     共鸣啊~
  •     里面几个故事非常动人。
  •     怎么说呢
  •       因为想要学习德语,想了解一些德国文化,就读了季羡林先生的这本书。
      
      写的很诚实,有的直接搬日记。
      
      也的确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有了一些浅浅的了解。
      
      有机会也有要坐一趟西伯利亚线去趟德国,也要去趟哥根廷,不知道那里现在还像季老先生记录的样子吗?
  •     很喜欢,对德国的那时的学术环境很向往
  •     平实 | “时间唯独害怕东方人"”
  •     纯真阿
  •     一本非常非常好的书
  •       年事虽高 但是手下的文字却生龙活虎
      
      他做过大清皇帝的臣民,见证了中国的成立,是一本活书。
      
      德国的生活,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中国留学生,其中包含的幸福,辛酸,苦涩,与磨难,耐人寻味。
      
      我在明年就要去了,不知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心境与场景。
      
      希望大家都能够从此书中,得到启迪与享受。
  •     [2010]
  •       最近在看关于德国的书,先生的《留德十年》不能错过。
      
      与想象的高深不同,先生的书似信手拈来,如读小品文一般的轻松感,非常欢喜,阅读乐趣很多。
      
      感受:
      
      一是感觉先生的中华文化底蕴之深厚,各种引经据典都为自己所用。
      
      二是感觉先生的真诚,回忆缓缓流淌,让我们看到30年代真实的留学生的写照,先生不喜欢柏林纸醉金迷的纨绔子弟留学生一段看完让人莞尔。
      
      三是感觉先生治学的严谨,咱们天天听课做卷子叫寒窗苦读,这种苦读大多数是被动的,而且内容不难,多是应试。先生主修梵文和巴利文,兼修吐火罗文,听着都是天书的感觉,但先生找到了真正要走的路,志在此,阅读经典(天书),每天走同样的路,去研究所,伏案读书,就这样过了七年。
      
      四是更走近了德国,德国人的真诚,生活中的整洁,对学术的严谨,对待战争的冷静,在政治上的迟钝。
      
      五是对欧洲其他国家也有了一点常识性的收获,比如瑞士的官方语言有德文、法文和意大利文。法国的种族歧视比英美轻得多,满大街都是“黑炭和梨花”(笑喷了)。在实用主义下,西方没有尊老观念,“一旦有用,就有价值,一旦没用,价值消失。”
      
      对我启发最大的几段话:
      
      就是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这是佛性
      
      德国19世纪伟大东方语言学家埃瓦尔德说过一句话:“教语言比如学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把他往水里一推,不是学会游泳,就是淹死,后者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学习方法,勇于实践
      
      自己的摊子已经铺得够大了,决不能再扩大了。--这点感触最深,对自身能力精力边界的理解,很多人都没有。
      
      先生说,人生相逢,有时真像是浮萍与流水,稍纵即逝。看了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与先生的一种相逢吧,看完了,“眼睛更亮了,心也更透明了”。
      
      
  •       不知何时,知道了季羡林这个名字的存在,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在我心中,他和荣老师一样,都是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学者,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对季先生的崇敬仿佛是毫无理由的。当时我并不了解他,不知道他研究什么,也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是提起季先生的名字,我总是莫名的崇拜和敬佩。
      这两日闲来无事,随便翻翻家中书柜上的书,看见了这一本留德十年,已不知何时购买,就拿过来翻着看一看。
      文字很朴实很平淡。季先生出国经哈尔滨、苏联、柏林,最终在哥根廷停留,一呆就是十年。他依照时间顺序,描绘了自己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更像是一种随笔写下的日记。因为没有晦涩艰深的文字,所以读起来很容易。
      感情很真挚很真诚。最初选择专业时的迷茫与困惑;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缺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独与寂寞;深夜入睡,对家中亲人的思念等等。他真实的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情感,没有掩饰,也没有神话自己,就是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这本书真的很容易让人读下去。因为你想到一个比你厉害很多的人都经历了这么多痛苦和磨难,你还惧怕担心什么呢?
      
      摘录部分我喜爱的语段:
      哥廷根风景秀丽,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翠草如茵。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此地,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从来没有遇到过大风。既无扇子,也无蚊帐。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
      
      从我来到哥城的第一天起,我就爱上了这片山林。等到我堕入饥饿地狱,等到天上的飞机时时刻刻在散布死亡时,只要我一进入这山林,立刻在心中涌起一种安全感。。。我不知道有多少次,一个人到山林里来;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同中国留学生或德国朋友一起到山林里来。。
      
      这一次畅谈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至今难忘。山中逸趣,当然不止这一桩。大大小小、琐琐碎碎的事情,还可以写出一大堆来。我现在一律免掉。我写这些东西的目的,是想说明,就是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的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
      
      她母亲个儿不高,满面慈祥,谈吐风雅,雍容大方。看来她是有很高的文化素养的。欧洲古典文化,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艺术,老太太样样精通,谈起来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令人怡情增兴,乐此不疲。下厨房做饭,老太太也是行家里手。
      
      未完待续。。。。
      
  •     影响我很多的书
  •     他是一位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
  •     很早以前我很喜欢的一位姐姐考进北大,寄给我的,捧在手心当成宝(由此可见我很哈北大,其实是我很哈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_^)。一直很喜欢季羡林,大师级严谨的治学态度现在少有。
  •     为毛大师是大师...
  •     年龄催我们老去的同时,我们也更清晰的看这个世界。
    我最近陷在自己认为的困苦生活里整日焦躁不堪,遛遍图书馆只看得下这本留德十年。坐在地板上我合上书说,我也想要这种看淡尘世的坦然与平静——可是这种平静应该是不经历我现在的愁苦便得不到的吧。
  •       在泥泞的森林里走了又走,那股莫名的烦躁还是挥之不去。
      
      于是回家一口气又读了一遍季老的十年。
      
      凡事只要一沾上政治就会变得异常恶心,季老根本就不是什么国学大师,他自己也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皆大欢喜估计是他最喜欢用的词了,但季老的大师这个称谓确是当之无愧的。
      
      “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
      
      唉,想想看,一个人能够在25岁时看清自己,确定自己毕生的方向并沿着它走完一生那是一件多么多么伟大的事。那他不是大师是什么?
      
      我想什么时候也能找到属于自己毕生的方向,那这烦躁也就会自然而然消失了。那样就可以永远年轻,干净 ,那么寂寞地生活着,就什么也阻挡不了了。
      
      
      
      P.S. “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我已垂垂老矣。”
      
       想起食神的台词:大师原来也是性情中人啊。如果我能回到他的时代,我一定要做两件事,跟哥大的Hilbert留个影,再就是对季老说:哥们听过孙燕姿的爱情证书这首歌吗?
      
       希望这遗憾不会发生在我朋友和未来的我的身上。
  •     当时这本书几乎勾起了我留学德国的愿望。
  •        一本黄色封皮的书静静的躺在书桌上,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气息,与此交相辉映的是我如波涛大海般起伏的久久不能归于平静的内心。季羡林先生用轻松活泼而不失幽默的语言带领我们开始了一场留德之旅:他满怀报效祖国的热情,从苏联登上了西伯利亚火车到达德国,在异乡漂泊数年,亲自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末,终于几经辗转,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母亲的怀抱。书中讲述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似照片如电影般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更甚而仿佛自己一直与作者为伴,共同经历了十年异乡漂泊的岁月——这大概就是作者文字的独到魅力吧: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饱满挚热的情感,宛如盛开之花,清香四溢。
       《留德十年》是作者通过自己在德国十年期间的日记的整理、回忆而写成,其朴实的情感直抵人心。书中出场人物从其求学时的老师到仅有一面之缘的朋友,林林总总,然而却无不体现着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提到“青田商人”时,作者写道:“我认识的几个人,我却都不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姓名的更改完全以手中的那一份颇有问题的护照为转移,如今我需要离开德国了,要离开他们了,不知道有多少好友需要我回忆,我的记忆塞得满满的,简直无法再容下什么人。然而我偏偏想到这一些流落异域受苦受难的炎黄子孙,我的一群不知姓名的朋友,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度过的,他们现在还到处漂泊吗?今生今世,我恐怕再也听不到他们的消息了。我遥望西天,内心在剧烈的颤抖。”这段内心情感的描写虽非平铺直叙,亦无华丽辞藻,然而作者对祖国同胞的热爱之情已然跃于纸上,令人为之动容。
       背井离乡,历经磨难,作者饱尝战争之苦。当美军解放作者所在的哥廷根时,小城的上空时而不时有轰炸机“铺地毯”式的扫过,大家在饥寒交迫中躲进防空洞,人们承受着精神与身体的双重痛苦。作为一个在德国住了十年,对德国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外国友人,他痛恨法西斯,更对德国人民对于希特勒统治的麻木感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乐观而坚定的相信,天就要明了,法西斯作为玩火者,必自焚。
       作者在书中动情的写道,他的一生有两位伟大的母亲:一位是已经故去的生养他的母亲,另一位就是可爱的祖国。启程之初,作者带着对父母、妻儿和朋友的百般不舍,怀揣着一腔热情,踏上了留德之旅,立志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怎奈时局变幻,战火绵连,这一逗留竟是十年。然而即使远在他乡,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他依然以实际行动执着的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在德国承认汪伪政权后,他与几名留德学生宁可冒着生命危险,成为没有国籍的“流浪汉”,也拒绝去当时代表汪伪政权的大使馆办理新的签证。
       人们常说,人生往往就像就像一场旅行,而我想说,作者这十年的留德之旅则更像是人生的缩影。旅途中的苦难与艰辛,挫折与委屈,都随着时间的打磨,已然成为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者对世事沧桑的阅历,对人情世态的体会以及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如水中涟漪,荡漾在我们的内心。我非江郎,无以才尽。而诸多感受,也唯有只能品会,难以言说了。
      岁月更迭,世事变迁,留德十年已然定格成为永不褪色的过往,如瑰丽的珍宝闪烁在历史的星空,见证着那一段难以忘怀也值得警醒的过往。
      
  •     那些孤独的岁月。 怀念。 流泪。
  •     最开始在《我的阿拉丁神灯,在复旦》上看到了这个书名,再之后居然在图书馆偶遇,于是由此走进季羡林
  •     季爷爷,语言大师,偶像
  •     没有像舍友一样产生太大的想留德的感触,也许我更倾向于抒情性的
  •     原来季爷爷是穿越俄罗斯去的德国,呜呜,泪流满面。。。
  •       1、但仔细追究起来,却只有一个极单纯的要求;我总觉得,在无量的,无论是在空间上或是时间上,宇宙进程中,我们有这次生命,不是易事。比电火还要快,一闪便会消逝到永恒的沉默里去,我们不要放过这短短的时间,我们要多看一些东西。就因为这点小小的愿望,我想到外国去。
      2、十年一觉欧洲梦,赢得万斛别离情。
      3、人们懒洋洋地坐在这里,吸烟,喝茶,聊天,悠然自得。西方什么人有几句话说“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害怕时间,时间唯独害怕东方人”,我一看到这些人,就想到这几句话,心中不禁暗暗叫绝。
      4、德国医生告诉我,人们饿久了,一旦得到充足的食物,自己会失掉饱的感觉。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就有不少人这样撑死的。我记住了这些话,随时警惕,不敢畅所欲吃。
      5、中国古代俗话说:千里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的一生就是这个样子,当年佛祖规定,浮屠不三宿桑下。害怕和尚在一棵桑树下连住三速,就会产生留恋之情,这对和尚的修行不利,我在哥廷根住了不是三宿,而是三宿的一千二百倍。留恋之情,焉能免掉?好在我是一个俗人,从来也没有想过当和尚,不想修仙学道。
      6、林深人稀,不怕有人偷听,每个人都敢于放言高论,胸中郁垒,一朝涤净。此时虽然身边美景如画,我们都视而不见了。
      7、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
      8、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他又说:“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我从前读《别赋》时,只是欣赏它的文采,然而今天却成了赋中人。此情此景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9、留学无望,饭碗难抢,临渊羡鱼,有网难结。穷途痛哭,无地自容。
      10、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会议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会议往事。这难道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么?
  •       二月Kindle读书读完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就如一月读完冯唐的《三十六大》,这些书都是我利用上下学坐地铁的时间读完,暂且看来也基本保持了一月一到两本的节奏。
      一月没来得及写感想(谈不上叫书评,只作读后感),因为自认为读完《三十六大》对冯唐有了新的认识,想构思写一篇更有价值的冯唐Vs.刘瑜,不是对比(本无对比性),也只是谈谈感想,毕竟这两人的杂文在很多时候都被我不时拿出来读一读,也每每总有新的感悟和体会。
      回到《留德十年》。kindle里下的书也快有好几十本,有时由于版本原因,有时由于内容原因,很多看了开头就没有继续了。偶然翻到《留德十年》,鉴于自己现在身处大英帝国,想想现在读起来可能会和季羡林先生当时有共通之处,于是一气呵成读完(幸好也不长),先生及其作品确实没有令我失望。
      
      1)看书不禁羡慕起先生,先生一生经历清末民国新中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革命文革和改革开放,经历清华哥廷根北大...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先生真实道出了自己的留德十年以及这之间的感悟,比如最开始对留学的渴望,对必须完成博士学位的期许。也许从现在的价值观来看,不是每个人都会认同他的观点,但先生没有矫揉造作,反倒是让读着看到了一个也会有私心也会有思维局限的有血有肉的人。
      2)中国人的想法,或者进一步推而广之世界人的想法,无论斗转星移时空变幻,价值观基本还是没变的,至少从书中看近100年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真善美还是真善美,假恶丑只会遭人唾沫和摒弃。先生描述自己在哥廷根的生活,早上简单吃完早点就到学校,中午在小饭馆解决,从来没有午休,一直学习工作到晚上。十年如一日,生活规律地不能再规律,平静地不能再平静。现代人是浮躁的,浮躁到要开始羡慕嫉妒什么都没有的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平静生活。正如动很容易,静却是最难保持的运动状态。
      3)“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只有痛苦,这是我悟出的禅机。”虽然哥廷根是个小城,二战时期没有经历严重的炮轰,但在极度缺粮极度紧张的非常时期还能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是多么难得啊。有时候我想不管世界怎么变,不管别人怎样,自己有自己的坚持,自己有自己的“相信”,这种坚持和相信,才是支撑一个人苦中作乐,长期抵挡寂寞和孤独的唯一武器。
      4)我没有去过中国东北,没有坐过长达八九夜的横跨西伯利亚的长入火车,没有去过德国哥廷根。但看完书后,我很想去看一下哈尔滨满街的俄罗斯人,去坐一次从满洲里出发的横跨欧亚大陆的长途火车,更想去亲历10万人口其中2-3万是学生的大学城——哥廷根。哥廷根真美啊,有一望无际的林海,可以任由你花上一整天功夫去探险,说不定就能抵达先生曾驻足的“天涯海角”和避雨凉亭。而身处伦敦,除了海德公园绿园等人造公园,想在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找到林海找到青苔是痴人说梦。
      5)没有失去过“志同道合”就体会不到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先生在德国每周日可以在席勒草坪和中德朋友谈天说地,可以在丛林深处和朋友痛批希特勒和纳粹,但十年之后当战争结束,昔日旧友天各一方时,心中也只能无奈叹息。来英之前,我一度以为自己朋友圈太单一,多是同一类人。彼时志同道合者都那么有理想有行动有热情有期待,然而我毅然跳出了自己的“安全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自身内外的所有条件都需重新去构造,此时我才恍然大悟,人生得一知己之难之足。正所谓人以类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我以后也必将不再处心经营,志不同者道不同,不必勉强。
      6)先生是语言学大师。他也在书中说一门语言,要达到日常交际是很容易的,但要真正学懂学通一个十年两个十年估计都不够。在学习英语的路上,日常交际绝不是值得满足的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阅读是愉快的,想再多读读民国时期的历史以及民国时期优秀的思想家的著作。除此之外,多和各国友人接触,最好能有除了"hello,how are you"之外的更加深入的交谈,以更好地去了解他人,了解世界,了解自己。
  •     世事两茫茫
  •     呵呵好向往哥廷根大学那安静、古老的校园
  •     出差中看完了中文版的,正在看德语版的,作为学德语的素材挺好的
  •     很平实的生活记录,如果对这个人有兴趣可以看。
  •     那是一场真实、满怀深情的梦
  •       最大的感受就是季老描绘的场景与现在的中国几乎没什么区别,不管是留学热还是国内的一些情况。
      最感动的还是季老的学术巅峰在那,整整十年有很好的资源,可以很静下心来搞学术,其成就自然让现在的人没法比啊。现实社会很难再有那样好的环境和那样静下心来的人了。
  •       看了《留德十年》,觉得季羡林的文字平淡朴素,没有太多华丽的文字,也没有文学的手法,只是用文字把自己真实的故事和感情表现出来。济南工作的回忆,去德国的路途,德国的研究所,哥廷根的街道,我们似乎看不到多艳丽的景色和曲折的情节,却感觉心很安静。平淡是真,如果用太多的文学手法,那就不能真实的表现当时的情与景。
      这也反映了季老的心境,80多岁的高龄,已经看淡了人世繁华,所谓爱情,所谓斗争,所谓名利,所谓功业,都已经不再那么不可放弃。杨绛先生100岁高龄的时候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杨绛先生和季先生都出生在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样。经历了一个世纪的起起伏伏,悲欢离合,已经看淡了尘世的一些名利浮华。
      可是,我们人类其中一个悲剧悲剧就是重复犯错,爸爸对儿子说,你应该怎么做;儿子有对他的儿子说,你应该怎么做。这些都是人生的箴言,可是,年轻的时候我们无法做到。等老了,发现长辈的话句句是真。年龄催我们老去的同时,我们也更清晰的看这个世界。
  •     从前在书店也见过这册的新版本,但从未引发过兴趣。偶然看到一篇邓广铭先生的推介文章,一时兴起就找来读了。没想到实在颇为有趣。而且时有叫人感慨之处。
  •       其实这本书文笔不太好的,这种纪实类的书读的还是比较少。个人感觉,可读性是比三毛的好。
      想到他能够在那样困窘的情况下还毅然出国,我就不知道该作何评价。妻子老人都需要照顾,个人负担还是比较重的。虽说他没想到因为战乱竟会滞留十年之久,而且他出国的目的我觉得不太单纯。说是对知识的渴求,也不像。因为他开始都不知道去那边自己真正想学的方向是什么。后来算是误打误撞学了梵语、吐火罗文,研究了一辈子印度学。所以我还是对他有些不满。
      虽说他在那边求学都很认真,很愿意下功夫,博士论文也是风采无限。但是他书中提到说在外国学习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代表着国家。话是没错,但是感觉目的就没那么纯粹,就不是因为纯粹地因为热爱去做这一方面。
      里面谈到了许多他的朋友和老师。
      这些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着实让人感动。我相当了解遇到恩师的感受。既在专业知识方面给予指导,又在生活上无限关照。我在初中有幸有这样一位恩师。每年教师节我也只会给她发短信。我那时心头萦绕了不知多少感动与感激。更不要说他漂泊异乡,遇不止一位愿意倾囊相授并爱护他的恩师,会是多么令人动容了。
      他的朋友,基本上所学的方向都和他不同,完全的志同道合倒是也没有。但至少都是积极进步人士,有自己的想法。与有识之士一起漫步于山林,互谈人生,甚是惬意美好。
      只怪战火纷飞。回国无望,继续呆在象牙塔,啃着那些书。他本人倒是受战争之苦并不特别多(相较于德国其他大城市、相较于国内抗战),所以甚至觉得就这样就结束了?看到他对战争这么不痛不痒,或者说不很痛不很痒,内心还是比较愤慨的。也看到了德国人整体对战争的超然(初期)。德国民族严谨理性,但政治上易被愚弄。看他的描述,了解了德国大城市二战的悲壮情景。但就算是战败国,国民也没有受到人格上的侮辱。相较于中国革命时还有的“屠城”,所受各种侮辱。真是觉得强国之必要性,是永远无可懈怠的。人文社科,精神坐标;科学技术,前进动力。二者都不可偏废。
      算是更了解德国了一点,毕竟作者留学都是六七十年前的事了。不知道现在的德国民族是否一如既往,是否仍是我所钟爱的严谨理性,我想亲自去探寻。
  •       德国人的形象,美国人的形象,中国人的形象。
      
      对德意志民族愈发好奇。
      
      让我思考的是,国际背景下的中华留学生,是什么状态,应该是什么状态?
      
      而今呢?
      
      幸亏季老有写日记的习惯,并且将这些日记都保存了下来。
      
      处于落后时代的中国学生,是十分可爱的。勤奋努力,谦虚好学。不摆架子,艰苦奋斗。以诚待人,知恩图报。不做作,不傲娇。克制人性的恶,彰显人性的美。
      
      还有一点:实事求是。
      
      你知道,在国外生活多年,将其作为第二故乡,投入爱和汗水。当年事已高,再度回访时的时光穿梭感。
      
      让我感动和向往。
      
      其实,我还想到。季老在德国十年,十年啊!夫人孩子怎么办?季老在德国有没有性生活?有没有体育锻炼?
      
      如果是我,我愿不愿意有这段经历?
      
      可是,人生有时无法自己主宰。
      
      欲成大学问,必潜心钻研。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人生总是不圆满,但也能够圆满。
      
      如果你倾之全心。
  •        第一次听说《留德十年》是因为其中的一个故事。战后德国人砍柴取暖,砍的树都是做好标记,即将枯死的老树。知道德国汽车最耐撞、知道德国人事无巨细。也一直恨想看看留德十年,和传说中的季老分享他的回忆。
       我们不应该把寄来神化,就像他自己所说。我看来,他是那个动荡年代里千万只是分子千万高材生中的一个。他出国的目的也和我们现在一样,为了“镀金”。为了回国更好的工作。但是季老之所以成为让我们所钦佩的大师,是因为他强烈的求知欲,他的真,他的坚持,他的志气。在那个年代,虽然留学不如今天这般狂热,但也算是出国者众,出国目的大同小异,但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方式就不一样了。有些顽固子弟就是出去想了,生活杯吃喝玩乐各种交际所占据。季羡林不耻,我也不耻。这挥霍的不但是金钱,也是大好光阴。如何对得起父母的供养和祖国?
       季老是幸运的,在哥廷根大学有那么宽松的学术氛围,可以完全凭兴趣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随时更换。这个是中国无法实现的,教育改革困难重重,到底路在何方?只有一群对学术那么单纯的教授,不但是老师,也是益友。很羡慕那样融洽的师生关系。
       他是幸运的,因为不用颠沛流离保守战乱之苦。哥廷根虽然也偶遭轰炸,但是还是总体宁静祥和的。但又是不幸地,因为祖国受着璀璨,千里之外,自己出了牵挂又能做些什么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同时,不得不说,德国真的是个尊重人的城市。虽然,德国人对希特勒的崇拜已经到了早晚喊“希特勒万岁”的地步,但是他们并没有剥夺其他人喊早安晚安的权利。
       虽然异国他乡,但爱过热血与正义感从未消减。汪精卫时期,自愿成为无国籍者,看似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但实际上一阵狂风垂直无人的荒野也无人过问。我想恐惧担忧后怕都会有,不过就如他所说“后怕是幸福的,因为危险过了之后,才能有后怕”。
       他也经历过街地域,体验过战机盘旋的轰轰作响,他见证着二战的轻率开始,飘忽结束。他身为炎黄子孙,责任告诉自己他要把所经历的丰富十年写下来,不愧对哪十年如一日坚持几下的日记,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看当年照片,目光如炬,坚定而又意气奋发。此时的你我不也如此?悲伤我们无法写下的责任,站在时代的肩胛上,向他们的刻苦,努力,坚韧,团结,沉甸甸的责任感与爱国热情致敬!前方日渐明朗,我知道我现在所要做得就是刻苦学习!
       七十年南柯一梦,季老有的回忆往日的可爱时光。希望我也有name一天,能够觉得经历的一切时光都美妙无比,也许有淡如墨晕得忧伤。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留学生涯此时非彼时,但有些情况和心情还是大同小异的。佩服同时学数门语言,佩服对学术的坚持,现在的情况已经非常好了,自己更要好好努力。看季老从德国回来一路经过西贡,香港,这些我也熟悉和会在心里默默比较的地方,会因为经历不同而不同吧。
  •       此时此刻,异于彼时彼刻。
      
      季老的经历确实非我们能比,一战时候出生,经历漫长的二战,这本书是属于他的故事,锲合那一代的人心境。 买这本书是因为我在德国,想从大家的经历中自己寻得两三心得做参照,指导自己的走的路。文字很朴实,感情很真挚,书中多记载了与人交往的经历,心路历程变化不多。 印象最深的两部分:一,二战的开始和二战的结束,季老在书中说,没想到惊天动地的大事的开始也平静无比,所有的事情大抵都是如此吧,惊天动地只是我们回望了别人的感情。二,乡愁。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们这代人好像特别的焦躁,平静下来,我也许更能窥得大家的风采。
  •     没在德国经历过二战的人是感受不到二战的荒谬的与莫名其妙
  •     语言非常温和平淡朴实,是让人心静的好书。真难想象这样子简单的语言竟然让我看哭了好几次……大约深情就是藏在平淡中吧。
  •     在传记类里真的是很朴实有感的,德国人老实忠厚,只午餐热食。“世事缤纷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的辗转留学生涯。满洲过苏联到德国,哥廷根,二战空袭,女房东,思乡念母,章用,返程怼领事馆,再回第二故乡…季老对世事沧桑的阅历,人情世态的体会,值得借鉴。
  •     其实季羡林写得最精彩的,就是这本书.当时是九十年代初,他还没那么出名.
  •     17年前读过的,现在想来,文字感觉仍在
  •       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本回忆录,书名里的“德”被我想成了“德行或是品德”方面的德,可是看了楔子才知道自己的错误。看完整本书之后才知道季老这十年来的不易。
      本来两年的留学经历却因战事的纷争而延长到十一年,而这十一年里在德国发生的种种事情却也能温暖一个饱受思国思家痛苦折磨的异国他乡求学青年。季老在书中曾不止一次的说过哥廷根就是他的第二故乡,足以见得那里的人民的善良友好。
      淡淡的笔触下却也包含着浓浓的深情,对国家和母亲的眷恋自然不用多说,而对那些一起求学共携手的同学友人和共生活共患难的德国师长,慢慢的几十年已过去,那些学习上或生活中的小事才是真正让季老铭记终生并深深的感谢和无尽的怀念。
      当然也从本书里看到德国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就算冒着战火的危险,也还是在废墟里进行实验研究,这个细节真的很让我震撼和感动,且不说现在的学生,就算是各大高校的教授们也不见得能如此的专注于科研。这种专注于学术的态度自然也影响了在那呆了十一年的季老,而对于现在的我们学生而言,更具有影响意义。
      这算是第一次接触季老的书,喜欢他文字里的那种简单真实,就像他那个人一样,而从这本书之后我想自己后面会看更多季老的书籍。
      
      2013-7-1
  •       在开学前几日我看完了季羡林老师的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他留德的缘起,在德国生活与学习,归国。十年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他经过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季羡林,在我的记忆中是位研究梵文的大学者,他是我尊敬的老师和长辈,是一位我只能远远倾羡的文化名人。这本回忆录拉近了我和心目中这位老人的距离,让我认识了更为真实的季羡林老师,他是如此的朴实和蔼,专注认真。
      
      留德那年,季羡林老师才23岁,与此刻的我同岁。在留学之前他迫于生计去学校教书,机会总是垂青努力的人,因在清华四年成绩都非常优秀而获得公费留学的机会(但费用并不多)。于是,老师不舍国内的老母妻儿奔向了德国。“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阴错阳差,季羡林到了哥廷根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季羡林是一位坚持又有韧性的好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老师也迷茫过很长一段时间,在文中也有提到。季老师最终选择了梵文作为主修课,并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当时的诺言。季羡林在文中写道:“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我从此找到了我真正想走的道路”,“从那以后,我每天到研究所来,学习一整天”,“但是,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学习,就必然要把它征服。在这两年内,我曾多次暗下决心:一定要跳过这个龙门。”读到这里给了我深的感动。人必将走过青年,也必定会有迷茫,对于未来,谁又能有实足的把握呢?季羡林老师在选择自己道路时也犹豫不决,多番尝试最终才得以找到自己的方向。记得前几日同学聚会,大家言谈中都表示对研究生生活充满了不安与期待,对毕业后是否会坚持找本专业相关工作也心存疑虑。结合自身来看,既来之则安之,青年人都会有迷茫,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走下去认真对待。
      季老在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要想精通本国语和外国语,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穷一生之经历,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达到一般交际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简单。”我也是学语言的人,对于这段话也是非常认同的。季老的学习经验也不断鞭策着我,鼓励着我。
      
      季老又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爱国青年。二战期间,他流落在异国他乡,但时时牵挂着祖国母亲和家中亲人。时常夜不能寐,书中也摘录了好几段季老当时写的日记,字字饱含深情,无不挂念远方的祖国。战争结束后,季老心中虽有不舍,那些自己跟随多年的老师和愉快相处的朋友终究是要挥手一别的。最终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归祖国,不远万里舟车劳顿一路颠簸,从德国到瑞士到法国到西贡到香港最终回到祖国怀抱。可以想象当时回到祖国的喜悦心情。
      
      
      季羡林也是一位重情重义多情善感的老人。人至耄耋,难免回忆起自己所走过的岁月。这本回忆录用4周写了一份初稿,然后于91年花了四个月清稿。回忆留德十年的点点滴滴,那些人那些事老人根据自己的日记认真回忆记录,文中也时常流露出一丝丝淡淡的伤感。这句杜甫的诗“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季老几次引用,我想这也是老师人生的经验之谈。千里凉棚,哪里会有不散的筵席呢?无论如何,人和事终有一别。在德遇见的朋友,如章用跟随学习的老师冯。格林、西格等、还有房东,那些人儿依依在老师心中重新活过一遍。老师在文中这样记录着:“每次回忆就感到一阵凄清中的温暖,成为我回忆的‘保留节目‘。然而至今已时移境迁,当时认为是细微小事,今生今世却决无可能重演了。”当感叹世事遥远,人物模糊,老师总会衷心祝福那些遥远的朋友幸福安康。可见,老师也是极重情义的人儿。还有一件事,二战结束后,作为盟国一员的中国,季羡林可以领取牛肉罐头和米、糖,这在当时是极其精贵的物品。季羡林会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给德国朋友房东和老师,不忘恩情。这一幕幕让人心里暖暖的,这些事情是多么的有人情味儿。
      
      季羡林老师也是为谦逊而平凡的人。虽然是国内有名的学者,但他一直刻苦努力地勤奋耕耘。书中讲到,他必要获得博士学位也因自己是平凡人,不能喜欢那位漂亮美丽的朋友,也只因自己是平凡人,有各种心情情绪也都只因自己是平凡人。平凡是伟大的,这种平凡踏实而厚重,有血有肉那么真实。
      
      第一次读这本书,这些感触便用文字先记下吧。
      
      
      
      
  •     写的很真实,走下神坛的大师更显质朴气质
  •       在这个大师匮乏的年代,我们渴望大师,期望他们能成为我们的精神领袖,带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地前行。每个人对大师的定义不同但崇敬之情是相似的,向大师学习是平凡人追求不平凡梦想的动力,于是现在各种成功学讲座、名人传记、各界大腕的人生语录成为我们追捧的对象。但是成功不可复制,每一个成功者背后的辛酸是我们看不到也无法领会的。这世界上天才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必须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学习、拼搏去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况且每个人的悟性和造化不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辛勤耕耘,取得成果才是我们应当做的。
      在诸多大师的回忆录和传记中,季先生的《留德十年》无疑是一部充满真挚情感,朴实的语言中蕴含优美,简单的叙事中透射着人性光辉和人间温暖的作品。他不吹嘘,只客观叙事,却处处闪耀着智慧和哲理;他不夸耀,只娓娓道来,却处处彰显着他的博学和才情。我认为这才是大师的境界和水平,无需夸耀和过度的渲染却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人生启发。
      十年的留学生涯,有太多世事变幻,人事转移,孤身一人在外冷暖自知。十年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塑造一个人,但是带着热情和喜爱之心做事的人永远不会迷失。在诸多出国留学生中,季先生无疑是优秀而卓越的,那么难的吐火罗文、梵文、巴利文,他都能一一攻下,并以优异的成绩拿到博士学位,赢得德国教授的称赞和德国当地人的尊敬,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华人的荣誉。但是当取得博士学位,多年的夙愿实现的那一刻,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祖国和家乡。“山川信美非吾士,漂泊天涯胡不归”,那个年代出国镀金的有识之士,在取得成就的第一时间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国家,俗话说“儿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尽管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但天涯赤子的爱国之心不变,这也是我们祖国历经患难却能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十年的留学生涯,他经历了太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常挨饿、亲朋和好友的离去、异域爱恋、浓重的思乡之情,身体和精神承载了太多考验、折磨和打击,但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和骨子里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他克服了诸多困难,依然孜孜不倦地徜徉在他喜欢的学术研究和知识的海洋中。作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他苦中作乐,如他会在那饥饿难耐的日子里一个人去登哥廷根的山,体会山林乐趣,如其在书中所言“就是在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的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生也决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作者说自己没有宗教信仰,虽然一直在研究梵文,但他是不信佛教的,他所悟出的禅机是简单却又深刻的人生哲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将伟大的道理孕育在简单朴素的语言中,唯有真正经历过苦难而又坚强地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才能如此,仅此一点季先生就足以成为我们的精神大师。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早在魏晋时曹丕就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观点,如此而言,文章的气质乃由作者的气质决定,这话可能有点偏激,但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其道理,先生的精神品质和性情才华已熔铸在其作品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这一点概括先生的作品恰如其分。如他在介绍自己学习吐火罗文的缘由时用一句十分朴素的话解释了自己接触这门学科的偶然性,“一个人一生中不能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能给人招灾,也能给人造福”,很简单,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那种辩证的逻辑语言,但是很好地诠释了人生的偶然性。再如“人生相逢,有时候真像是浮萍与流水,稍纵即逝”,类似这种朴实的语言有多处,但朴实中却处处透射着先生对人事的洞察和领悟。
      留德十年,不仅奠定了先生的学术基础,而且为他以后的人生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那些曾经帮助他的人,那些让他思念的人,那些故去的人,历历往事在记忆中汇成一条河流,这河流有时是平静而美好的,有时是奔腾跳跃的,有激动有恬静、有欣喜有哀伤,承载了人生最珍贵和丰富的回忆。
      读一个人的书,就是在跟他交朋友,与他的思想碰撞和交流,读季老的书、与季老交朋友,精神是异常愉悦与美好的。
      
  •     强大的情感电流
  •     季老待了10年的那座山,我也待了快5年,读着文字更别有一番滋味
  •     我觉得前面比后面有意思~~
  •     这时的季羡林该是风度翩翩的
  •     读大学的时候看过,非常喜欢
  •       历时半个月,断断续续看完了这本书,展现在我面前的就是一个历经沧桑却不忘生活的老先生。文字平实不浮夸,却让人时不时脑海里幻想起季老笔下的那些人,那些事和那些地方。我喜欢这样质朴的语言,因简单而真实,因真实而感动。308页岂能道尽十年的沧海桑田。但我们仍然能够从这些简单的文字中收获质朴的感动。
      那十年,季老是幸运的。因为他遇见那么多治学大师和德国好人。
      那十年,季老是不幸的。因为他经历了二战那段难忘的艰苦岁月。
      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季老总能一心治学,心无杂念。“终身学习”的理念也在季老身上一览无余。现在这样的大师真是少之又少。现实的尘世与急功近利往往蒙蔽了大多数人的眼睛。愿你心中有一片清泉。
      未来的某天,我也想去看看季老的第二故乡——格丁根。不为别的,只为心中寄托的这份情愫。
  •        季羡林先生其人,研究过后,其实更多偏重的是翻译工作上的成就,以及单纯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此留德十年,我个人认为,文笔并不出众,记事很像流水账,当然,国学粉们自然不同意,我也说了,这只是个人意见。
       然而我最大的疑惑却来自对季先生是否有感恩之心这件事情上。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国家的国民,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大家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允许中国留学生前往,并对中国留学生没有采取歧视或者分离的行为,就像季先生自己在书中写的一样,租房子,下馆子,去商店之类。诚然,也许是因为德国人没有见过多少中国人,但作为西方社会一员,没有对中国人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就已经很不错了。
       季羡林先生在书中,对希特勒的广播用“狂吠”来形容,对党卫军和冲锋队,用“黑黄二狗”来形容;对于前者,希特勒是国家元首,遑论是非对错,对这样一个对中国人没有偏视的国家的元首,用这种文字来形容是否欠妥?要知道国家政策是要受他的影响,希特勒说句话,您在德国,我们所有中国人在德国的日子就没您说的那么好过了;对于后者,您在文章里自己提到”他们从不影响中国留学生“,党卫军和冲锋队,都是手里血债累累的,人家杀起犹太人来毫不含糊,您是觉得他们是不敢杀你还是怎么样?人家对你好,你还是要骂人家”黑黄二狗“,那我就不知道季先生是想要给我国下一代什么启示?
       不管纳粹德国功过是非评价如何,至少,在这里,是对您季先生有恩的。这样子写法,和民国时那位著名的所谓笔斗士,吃喝拿着国民政府的薪水,结交着”日本友人“,回头还要拼命骂国民政府不作为通日的某位人士,确实有可比之处。
  •     朴素而不加修饰的文笔 毕竟只是回忆录 不是学术著作
  •     赞
  •     好久以前还读过一篇季先生的作品,不记得了。。季先生会精通钻研好几种绝种的语言。。。佩服佩服。
  •     季羡林是幸运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