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音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4
ISBN:SH8026-4283
作者:[美] 艾伦·科普兰
页数:196页

内容概要

艾伦 科普兰(Aaron Copland)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 指挥家,钢琴家,讲演者和作者。 1900年11月14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

作者简介

本书通过分析音乐的各种要素和结构, 深入浅出地叙述了有关音乐欣赏的一切必要知识,某些篇章内容超过了单纯音乐欣赏的范围, 而具有学理性探讨价值,不仅对音乐爱好者,就是对大多数专业音乐工作者也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初版于1939年,后被译作多种文字。中译本是根据1957年美国Mcgraw-Hill公司的在版本翻译。


 怎样欣赏音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我在少年时代曾经买过这本书,后来上学,出来飘荡,父母的家也搬了好几回,开始妈妈还留着,还搬到别的城市过,再搬家的时候,就被处理了,奇怪,这样的好书,为什么没有再印几次?
  •     好难找啊这本书。谁给说说从哪儿找到这本书,电子版也行。急需要。很想读读,学习学习。谁有,谁有。给复印一份也行,给钱。。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无
  •     人文部分的解说甚是有趣,不过进入乐理部分则明显捉襟见肘,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欲知此事要躬行啊
  •     真的把音乐这件事情说明白了,但要弄懂除了多听没有别的办法了
  •     一本十分严肃,带点傲娇,但又言之有物的教科书。
  •     音乐就是要自己理解的东西
  •     一本小书,作为绝对的外行,这种欣赏方式实际的指导意义不大,因为对古典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把握不住,音乐知识又乏善可陈,但可作为努力的目标,在此之前,要做到严肃、仔细的聆听,积累经验,也许某一天就突然豁然开朗了。
  •     “弦乐四重奏是所有室内乐组合中最常见的,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如果作曲家倾向于表现内心世界,弦乐四重奏是再好不过的表现手段了。因为它的音色给人以亲密的和个人的感情,这种感情在与乐器的音响能够密切接触的室内可以得到最好的表达”——索咖~隐隐约约记得在一些影视作品中见过这场面……
  •     哎,一直想在这方面有所长进,但是看完这本小册子硬是没看懂。求推荐好的教程
  •     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一,美感阶段。感官上最直接的感受,觉得好听,悦耳。二,表达阶段。能够听出音乐的情绪,表达的主题。三,纯音乐阶段。能够从音乐理论方面分析,欣赏音乐。
  •     不求甚解
  •     大家写得相当自信通透。读吧!
  •     仅仅就这个普通的书名,你可能会忽略掉这本书,但是看到这个作者,又足以让你拿起来读完。
  •     业余选手进阶读本!六星推荐
  •     比斯坦福的《聆听音乐》还好
  •     多听音乐才是正途,需要有人引导。光看文字还是不行啊。
  •     虽然对于音乐这一门艺术是个门外汉,但也还是能够理解一些东西,如果能学会一门乐器,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这总是多多益善
  •     K2。听音乐应当注意的四个部分:节奏,旋律,和声,音色。配上对于音乐家自身的误解的消解。从音乐家到他的作品,都有了一种可以操作的方法,使得自己不再如苍蝇般乱撞。接下来就是不停的训练和应用了。
  •     清晰、简洁。非常好。
  •     音色的部分比较有用。
  •     音乐欣赏(入门)方面目前看到的最好书了,力荐!
  •     没有给五星的唯一原因在于觉得不够全面 本书针对古典乐 主要从结构和曲式角度 入手 这部分料很足。要是再讲些调性 和弦 乐器搭配方面的就好了 其实主要想看这方面。总体来说 适合对音乐真的感兴趣 并想深入研究 且有音乐基础的人看。
  •     大概在2010年读的一本小书,翻译地很生硬。如今什么内容也记不起来了,说明它对我没什么用。耶鲁开放课《聆听音乐》对我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     先是看了刘索拉的一些音乐通识小视频,再找到这本书,我对音乐的理解立马飞升啦。站在文学的角度思索音乐,我发现它们的思想和表达方法是一脉相承的。知识不是被记住的,知识是原本就存在在脑中的待被提取之物。
  •     抛开怎样欣赏音乐,译笔还是8错滴..
  •     好书,但是版本不完整,缺乏基本曲式部分
  •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读起来很不舒服。
  •     节奏,旋律,和声,音色,欣赏音乐的四个入手点。
  •     最基本的乐理知识 也很容易懂 其实还是要多听 有了基础还要练耳才行
  •     不行…越往后越专业…还以为是可以当起点乐理的呢。 等我补了乐理再来看吧!!
  •     怎样欣赏音乐呢? 应当常读
  •     惊呆了,水炸了。
  •     容我消化会儿十二平均律
  •     看得版本不完整,很想再读下去
  •     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第一,美感阶段(印象);第二,表达阶段(内涵);第三,纯音乐阶段(技法)。也适用于欣赏绘画作品。
  •     内行说话就是不一样
  •     译者君有着天然呆气质,经常提醒我原文某处一定是超长从句
  •     曹老师最近新译了一版这书关注度又上来了不少,本科的时候只看了前面技术部分,没想到最后40页那么精彩,可以picture出一个拥有非常智性大脑的杰出音乐家用着自己最鲜明观点给人上课的样子,一些句子文采斐然看上去像保罗亨利朗,一些尖酸刻薄像罗森在骂人....然后感慨下,这一版是84年的,87年重印,印了八万多册,中国那会儿读书人真多啊
  •     不同时听音乐和读谱的话,就比较抽象。
  •     就增加基础知识的目的来说,还是太简单了些。推荐耶鲁的聆听音乐公开课。
  •     当然,用手指啄一下钢琴,甚至具备中等的钢琴弹奏水平都不会有什么害处。不过作为音乐的入门我对此表示怀疑,因为许多钢琴家尽管花了一辈子时间去弹奏一些巨作,总的说来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仍然是很肤浅的。全部投入音乐意味着要扩大自己的趣味,只喜欢传统类型的音乐是不够的。趣味像灵敏度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天生的,但这两者都可以通过明智的练习得到发展。这就是说对各个时期各种流派的、新的旧的、保守的和现代的音乐都要听。这意味着尽可能不带偏见地聆听。 要严肃地对待自己作为聆听者的责任。 在有生气勃勃的听众的情况下,音乐才能真正地生气勃勃。全神贯注地听、有意识地听、用自己全部的智慧听是对我们推进这门人类光辉的艺术的最起码的要求。
  •     非常棒的科普读物,深入浅出
  •     音乐,生活的调味剂!音乐是个理性的东西!
  •     作者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种较为正规地赏析音乐的角度,分析了音乐相关的要素,态度较客观。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本书的内容显然太过浅短,然而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书中提到的大量的音乐家及其生平作品的又太过于陌生(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这些人本来就小众,我连google都搜不到)。
  •     这货得买。
  •     『任何一种艺术家都不像作曲家那样直接表现自我,他在不涉及描述外部事件的条件下把自己最精髓的部分给了我们——那是他作为一个人所体验的最充分和最深刻的表达。』
  •     书是好书 看了等于白看 没有现代媒体之前学习音乐对于不会乐器者大概是真的不可能的吧!
  •     严锋老师的推荐,然而音乐知识停留在小学音乐课和大学钢琴课,并不怎么读懂。只能感受到美国人写书骨架总是很清晰,介绍也力求深入浅出。以后有机会再读读看。
  •     没有下到全本 已经觉得受益匪浅。Aron Copland这书写得真心浅显易懂,又有足够的专业性。那天听《阿巴拉契亚之春》,骤然想起也是他的作品。他的写作风格,不管是在音乐上和文字上都相当统一,非常亲民。
  •     这是我初中读的那本吗!!!!!!!!!!!!!!!!!!!!!!!
  •     专业知识很多,看不懂哦。。。将来再回头读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