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

出版社:Xin hua chu ban she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501188017
作者:Xiong lei & Judy Polumbaum
页数:171页

章节摘录

当我在奈尔为本书英文版所写序言中看到这些评论时,我问朱迪,奈尔是不是中国通,是不是很了解中国新闻界?朱迪说,不是。朱迪和他素不相识,2007年在纽约一个研讨会上见到他,向他提到这本尚未完成的书,请他写序。奈尔没有马上答应,只是说,你发来几个样章看看吧。朱迪把当时整理好的五六篇访谈发给他,一个星期之后,就收到了奈尔写来的序言。我觉得,奈尔的感觉非常准确。什么是新闻人的职业素养?简单来说,就是用事实说话,而不是从概念出发。要平衡表达不同方面对同一事件的看法,而不是只表述一方面的意见。要尊重受访者,而不是无视他们的权利。是同受众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教育他们。这些看似很浅显的道理,实践起来却并不容易。用我们的访谈对象之一、新华社记者王军的话来说:“对新闻工作最大的挑战是自我的新闻检查。你在写的时候就自问,这个可以吗?那个可以吗?即使这样写没有问题,你也觉得有问题,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王军曾率先报道了北京东方广场这个项目在决策过程当中的问题,以及城市发展与居民利益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矛盾。这些问题,既不是北京独有,也不是中国特色。但是这类问题的报道往往可能得罪某些地方政府官员而被认为“敏感”,报道难度很大。而王军却能凭借把握好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平衡表述各方面的不同意见而不是轻易下结论,从实事求是的态度出发而不是炒作,成功地碰了若干大家以为很敏感的问题,有些报道还促成了问题的解决。所以,王军有充足的理由通过我们这本书告诉世界:“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中国职业新闻人觉醒的时代。”职业素养是不是不讲理想?完全不是。我们访谈的记者和未能接触的很多年轻记者对新闻这个职业已经产生了激情,他们以追求事实为己任,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于事业当中。与此同时,他们对市场化的利弊也有清醒的认识。王军说:“市场化媒体太在乎钱,太屈从于市场,屈从于资本。把记者搞得很紧张。我恰恰觉得中国媒体从一个单位变成一种可以靠市场化来运作的像一个企业似的机构,是一种进步。缺点在于竞争还不充分。真正有竞争力的媒体,应该是那种能够按照新闻的规则去做事情,靠高质量的产品来赢得市场的媒体。”另一位访谈对象,当时也是新华社记者的林谷,与王军不谋而合地谈到记者的职业素养问题。他说:“我们很多时候在抱怨新闻控制,但是其实有时候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做好功课。天底下新闻管制无所不在,无论是伊拉克的战场还是中国一个小城镇的僻静街巷这种管制都会有。问题是你如何做到有职业素养,如何公正对待受访者,如何做到报道平衡,如何把不同方面的不同声音都传达出来。这些都是完全可以改进的地方。”真正有理想的新闻人终归也会得益于市场。“人类需要理想——而理想可以交易,”王军说,“我写的书有理想,读者就会花钱来买这本书;我的这个刊物有理想,读者就会花钱来买这个刊物。”“从问题出发来报道”不能否认,在中国,来自各方面对新闻界的限制还比较多。但是职业素养给了这些新闻人一种底气和智慧,恰如其分地报道所谓敏感的“负面新闻”。当时在新华社从事对外报道的林谷对我们说:“我们就是从问题出发来报道的。我们的报道涵盖了各种问题,从农村妇女的自杀到家庭暴力、同性恋、性别不平等以及艾滋病危机,种种问题。我们并不老是说我们的伟大祖国一片繁荣富强,而是体现出我们在严肃地观察、思考和面对这些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林谷曾经写过深圳一个打工仔出身的律师,是如何在为打工仔维权的。这篇报道揭示了一些处于弱势边缘的群体,“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地方实际上是生活在一个非常原始的资本主义角落里”。但是他的报道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这里表达愤慨,而是也采访了当地的法院和劳动部门,了解他们怎样处理这样的劳工争端问题,还采访了劳动部有关政策法规的官员以及人民大学的劳工问题专家。这就使报道以一种很开阔的视野展示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中遇到怎样的问题,中国的方方面面如何在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报道,其实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也是令人信服的。最后,香港《南华早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这篇报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林谷认为:“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中国记者维权报道的兴起,这是互动的,但是这也是对新闻记者的一个挑战,因为维权报道必然涉及不同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冲突。作为一个记者,你能偏向哪一方吗?你能走多远?如何保持你的公正?”他说,“我觉得还是要记住一点,即使你不能百分之百的平衡,也要公正。你至少要去找官员谈话,让他们解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他们拒绝,那是另外一回事,但至少这个过程不能够省略。职业的表现在于你不能专门报道血海深仇,你得能抓住深层的原因,背后有什么故事,为什么会这样?”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不怕写问题。事实上,越是我们有些部门想遮掩的问题,越是西方媒体要渲染的。你不说话,就等于把话语权拱手让给了西方媒体。而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开诚布公,那些西方媒体反而倒会听我们的了,这才能谈得上引导国际舆论。《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鲁伊说,对有些比较敏感话题“更客观更实际”的报道,也推动了社会的开放。现在对这样一些问题的报道,越来越多的媒体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评判,“给大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一些以前会更敏感的话题,现在也有办法去说它”。社会存在问题,才有了对新闻这个行业的客观需要。用林谷的话说,就是:“很多社会问题的共同根源就是缺乏一种透明度,缺乏一种公众参与,缺乏一种更健全的民主机制。这些根源上的原因不解决的话,我们会永远不断地报道这样一些问题。”

前言

看到这部书稿,我沉浸在感动之中。这种感动似乎突然而至,如风如雾,弥漫心中。静心体味,感动或许出于三重原由。我的第一重感动来自本书的两作者,熊蕾和朱迪。我为两位职业记者选择了这样一个智慧的角度,观察今日中国新闻界的现状,从而向人们解读今日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变迁而感动。熊蕾是我要尊称为大姐的人,这不仅因为她年龄大我几岁,而且因为她在新闻领域的专业造诣让我敬重。她用英文写作的那些新闻特稿,让我下决心把她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述新闻报道的专业原则与工作方法。在我的心目中,熊蕾大姐是那种在不动声色之间觉察风云变幻的人,她似乎天生就应该当记者。她总是能够平心静气地讲述一些乍看起来离主流生活过于偏远,而听到结尾却会为之警醒和震动的故事。熊蕾大姐和我说,这本书的起因是她和朱迪的一次谈话。她们谈到当前中国新闻界的一些后起之秀,朱迪觉得应该让西方,主要是美国媒体和中国问题专家,认识一下中国新闻界的年轻一代。朱迪说:“美国人一说起中国新闻,就觉得是铁板一块,控制很严。其实,他们不知道,中国有很多新闻工作者,也是在以很职业的方式从事着新闻工作的。中国的新闻,并不完全是那些美国人所想像的那个样子。”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进程中,传媒业的发展不仅扩大着信息传播的时空维度,而且作用着社会的变革。今天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直接推进了公共知情范围的扩大、公共表达空间的拓展、公众监督权利的加强和公众协商机制的完善,进而推进着整个公民社会的建造,推进着中国的文明进程。如何将今天的新闻教育与新闻传播的生动实践相结合,与深刻改变着新闻传播形态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与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进程相结合,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给予我们的一一个重要的经验启迪就是要坚持开放,不断变革,自主创新。我们越是开放,我们就越能汲取强大自身的大千世界的能量;我们越是变革,我们就越能突破旧式束缚赢得全新的发展;我们越是创新,我们就越能够享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拥有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内容概要

熊蕾,原新华社高级编辑,曾在新华社从事中国新闻对外报道25年。与他人合作主持编辑过《形形色色的中国人》、《变革中的中国妇女和儿童》和《中国环境透视》等英文图书,译著有《吉姆爷》、《音乐教育的哲学》。现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新闻系客座教授,兼做一些新闻评论。

书籍目录

序言前言因为事实在那里记者永远不是故事的主角让人们把心扉向你敞开媒体自我人格的形成刚刚开始抗拒新闻的易碎兴趣能带人走一千里新闻是一个有理想的行业记者不是工作,是生活新闻是一个停不下来的职业你必须有一颗爱心我对群众体育报道非常有感情快乐幸福每一天每天的时间都不是自己的记者不可能比公众知道得多看出那些标志性事件赶紧做最大的挑战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打捞和保留历史的细节真诚的决斗致谢

编辑推荐

《变脸:中国新一代职业媒体人口述实录》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变脸:中国新一代职业媒体人口述实录》中文版的书名为《变脸——中国新一代职业媒体人口述实录》。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书。我们只是希望从一个侧面给愿意了解中国的海外读者,展示一些真实的状况。平心而论,从些美国读者的反馈看,这《变脸:中国新一代职业媒体人口述实录》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2008年5月,我和美国爱奥瓦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朱迪·波罗鲍姆合著的一《变脸:中国新一代职业媒体人口述实录》,在美国出版了。这就是关于中国新闻界变化的口述实录——《中国墨水:中国新闻界变脸》(China Ink: The Changing Face of Chinese Journalism)。

图书封面


 变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中文版的书里访问了18位较年轻的新闻人,书比我想象的好看,正如作者所说,问不同背景不同方向供职于不同媒体的记者同样的8个问题,得到的东西的确各不相同,且具有对比性。朱迪当初设想做这本书,是为了让外国人看到中国新一代媒体人的新风貌,的确,中国的媒体总被误认为是党和政府的口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从这本书中,我又一次意识到做新闻,热情的重要性。这里面提到的十八位记者,分别在不同的媒体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当然,基本上他们也都是毕业于重点大学的学生,实习的时候也能够在很好的地方,他们很多在学生时期学的并不是新闻,而是哲学、历史、文学、政治学之类的专业,最终能在新闻行业大有作为,让人敬佩。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起点高的人机会也就多,有能力有准备的人在机会来的时候才能更容易抓住,要不然为什么这被访谈的18位中没有普通学校的,学生时代平庸的呢。印象最深刻的是对体育对民族情有独钟的记者,准确来说,只要有自己深爱的专业方向的记者,往往都会在行业做得很好,因为热爱。如果对某一方面没有兴趣,或者没有知识储备,就相对而言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和收获了,除非不断学习,跟上报道对象的脚步。记者的确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职业,它要求你用超过每日8小时的时间去采访报道,仅为了混口饭吃拿工资红包,当一个记者应该是挺郁闷的事情。多了解不同记者的故事,更能燃起对新闻的热情。听着他们通过努力,大胆尝试,细心沟通,或各种途径在某些报道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引发社会议论,引的媒体转载关注,这样的结果是让记者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也让人产生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决心。我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有一点很吸引人,即不断接触未知领域未知人物的新鲜感,通过语言和文字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一个领域报道,后来就会变成这个领域的半个专家;对一门语言熟悉,将来也许会进而进驻在那个语言的国家。书中一个人的感想我很赞同,就是不想要过未来几十年都能预测到的生活,没有挑战性,一成不变,人生不应该这样。
  •     刚刚看完China Ink不久,就忙不迭地把它推荐给了孩子们。中国新一代新闻人的真实故事,孩子们看来都读的很过瘾。
  •     今天偶遇一本书,变脸,说的是中国新一代媒体人.不知道是什么促使我一个与媒体没什么交集的人一口气读完,但话说出口,才意识到是自己的感官太过封闭了.城市人大多都是活在媒体的文墨和声色之中吧.母亲是个有几十年经验的媒体人.最近常闲在家当"宅妈",今天读书时才想起母亲2个月前在QQ上无意中向我吐露的真心话:我就是很喜欢做新闻啊.而当时自己在频频劝说她换个兴趣,这实在是太不懂事了.而想到这里我不禁莞尔,因为在记忆中印象颇深的是,幼时母亲就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长大后千万不要做记者.显然,我是个乖女儿.从另一方面,我对新闻界的观点一直是复杂的,由于母亲的关系所了解到的一些业内丑闻让我对很多万精油般的记者略有不屑,而经常在网络或油墨纸上读到的好文章却又让我拍手称赞.总的看来,媒体毕竟是让我更多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无论是否有着这般那般人为涂抹的灰尘或色彩,总有一些光线可以射入我的瞳孔.书中印象很深的是,好几位被访问者都提到"媒体"和"宣传"的异同,提到职业素养,新闻理想等等.做新闻的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从高层人物到街角巷尾,他们可以说都在试图挖掘事实,尽量从各层面获得信息,并直接迅速的向社会发布.我曾经问过母亲新闻最重要的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是两个词,真实和新鲜.这总会让我想到,母亲和与她一般的新闻工作者们,如麻利的厨师,用心烹饪一道道菜肴,在言论自由与媒体管制之间掌握火候,尽最大可能接近本质以完全呈现食材的特点,然后以最快速度端上餐桌.只不过,他们的厨房有天地大,他们接待食客的服务深入万千百姓家.还有一个频率很高的词汇,是媒体的易碎性,也是媒体人的易碎性.很多事情大概都是这样,看似可以无孔不入,却又有颇多限制.而所有从事者的艰辛和疲惫,也往往并不能通过完美的成果而体现.母亲在工作和家庭间的平衡,是花费了很大心血的.在新闻道路上能坚持下来的精神依托,绝对不只是兴趣,更是一种有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交织而成的价值观.我曾经多次对母亲说,在记者,妻子,女儿和妈妈四个角色中,她扮演的最出色的是妈妈.但现在才突然明了,对于这一问题,我没有太大的发言权.我看过她许多红红的奖状,知道她已取得的资历,但没怎么读过她的文字,更没有试图去了解过她笔下的事件和那些有血有肉的灵魂.信息的影响力和穿透力是无法估量的,她的贡献也是.新闻业的历程与社会的历程息息相关.书中很多篇章都提到了报业市场化以及社会多元化.对于这个巨大的世界,我总会显得有些无力,太多的人物事件无法把握无法确知.最近越来越多的文化现象也让人应接不暇.我无法判断媒介的膨胀是积极的行动还是消极的应对,但至少偶尔带着新闻人的嗅觉去看世界,会是件有趣的体验.最近的实习是在沟通和公共信息司,很多同事都是世界各地的媒体出身.与他们的接触表面了无收获,但却潜移默化让我觉得,"喉舌"或是"无冕之王"之类的笑语对这一群人太不公平了.那些真正热爱这一事业并为之努力的人,都正在为建造全人类的通天塔而默默耕耘.很有趣的一小点是,发现从事媒体工作的人往往更善于传达思想和表达情感.或许是由于书中也提到过的的,新闻的特点是直接不迂回,多动词少形容词.一位我很欣赏的会中文的美国女士曾经绘声绘色的向我们描述她第一次在新闻发布会上采访朱镕基的场景.就算事隔多年,她的眼睛还是在发光,盛满了真诚.另外,我对父母的了解还是太幼稚和自以为是了.不读懂他们的事业,就几乎无法触摸到他们的生活态度.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这是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所坚守的媒体人
  •     读完《变脸》有几个体会吧。一是新闻确实是一个很累很累的职业,起早贪黑,没有完全意义上的休息日,新闻民工的称呼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这本来就是一条很难走的路,选择的人或许因为不同的理由,但我想真正做的很好的人都是因为对新闻的喜欢吧。二是做新闻人的好处倒是显而易见的。到处走走,看看风景,访访民情,多认识一些朋友,如果你足够真诚的话。虽然看见自己的文字以油墨的形式出现的激动心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去,但总归那么点儿虚荣心还是可以满足一下的。三是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不懂的就要慢慢地去学习,而不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臆想。四是新闻这个行业需要太多其他的背景知识,单纯学新闻的学生可能没有有其他背景知识的人受欢迎。所以本科专业去学学其他的知识,文学啦,语言啦都行,研究生阶段学个新闻倒是正正好呢。
  •     那些有思想的男记者,每个都给人启示。 最近对我影响很大的书。
  •     南方周末的话:在这里 读懂中国
  •     不知道用什么標簽 算是新聞理論的一本八卦書籍啊
  •     我觉得很不错。
  •     各个记者的心得还是很有读一读的必要,比较写实,新闻系的学生可以看看。
  •     张立宪也在喂~~~
  •     内容很吸引人。最重要的是,记者们的口述能让你让中了解到记者对新闻行业的感受,改变或者说是影响你原来对新闻人的看法。
  •     好看到想入手一本英文版的
  •     感觉记者的学历都很高啊,大多都是硕士。还有,他们的英语水平也很高,都可以直接采访的了。他们里面也有不少有职业的危机感,当然,更多的是职业理想。
  •     物流太水了,没送到我手里。
  •     2009
  •     比教科书好啃多了。
  •     英文版中收录而中文版中没有的那两位推荐看看
  •     说实话,真没多少新鲜有趣的东西。作为一个记者的单纯口述,虽然我们的确知道了整个中国传媒并不是铁板一块,但是这种自发的缺乏整体性思考的叙述,只能是些自说自话。他们各自的个人经历,既没法很好的给新闻学的学生们提供可行的方案,除此之外,这么一本书,有多大价值?
  •     当记者,真是不容易。
  •     老师推荐的书,到货后不像新的了,纸的颜色都是黄黄的,不难怪这么便宜的,算了吧,还是可以。
  •     一部当今时代传媒从业者的访谈录,揭开受众对传媒的肤浅理解,从职业精神、职业追求到职业生活全方位展示记者的辛苦与欣慰,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新闻传播业举步维艰又令人欣喜的发展和变化。
  •     本来读起来还是很费劲的,因为不是很连贯的,是不同的的人写的感悟,但是之后感觉就很爽了,鲜活的思想火花乱蹦,很欣赏。。。 真正的新闻是摆事实,而不是讲道理
  •     他们把困难的事情说得很简单 强调精神而不是经历 很令人敬佩
  •     值得一看,至少对于新闻专业或行业从事人员来说挺好的!
  •     干货寥寥,对比之下才觉得张志安的访谈好。很好奇被删掉的三个人是谁。
  •     人物选取比较随意,有代表性的只占一半吧。印象深刻的有张立宪、周轶君、王烁、刘洲伟。
  •     因为学新闻所以在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写的还算通俗,读读可以对新闻行业有更多了解。
  •     一本深入透彻的好书。相比《后台》,客观很多。
  •     从另外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年轻的媒体人,能看到整个传媒行业未来的希望
  •     可以作为了解中国媒体人的一个窗口,但是不能因此就说它包括了所有。
  •     会想很多关于自己以后的事情 想自己是否能有一个新闻人该有的责任与情怀
  •     因为是口述,逻辑性和文学性并不那么强,而且大多是年轻记者,也处于对这份职业的思考和成长中,就是讲他们自己的故事,因此对我没什么大的启发。整本书朴实、易读,读完有印象的大概只有周轶君、鲁伊、王烁、刘州伟,而这些人都是我以前就有所关注的。相较以前从其他渠道了解的他们,这本书呈现的太过单薄、扁平。
  •     没想象中的好看,但是选择的记者都非常好。
  •     推荐给了想报敝专业的亲戚家妹子,估计看完她就好弃暗投明了= =
  •     书中的新闻记者代表着新闻界职业化的一代,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新闻系的在读大学生可以看看这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