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创造历史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108047878
作者:(瑞士)许靖华
页数:284页

内容概要

许靖华(Kenneth J.Hsu)1929年生于中国,1953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取得博士学位。毕业后曾在美国的石油公司(1 953-1 963)和大学(1963-1967)工作,其后前往苏黎世瑞士联邦技术学院(ETH)担任实验地质学系主任。退休后从事商业开发。作者为当今知名的地质学家,曾获得欧洲及北美地区地球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沃拉斯顿奖章(1 984)和彭罗斯奖章(2001)。此外还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担任多所大学的荣誉教授。

作者简介

"雅利安人的故乡在哪里?北方蛮族的疯狂入侵是为什么?气候变化的周期有多久?玛雅人由数百个城市大出走的原因是什么?尼安德特人是消亡了还是被融合了?阿勒曼尼亚又为什么被称为“十分之一之地”?这是一部人类的大历史,作者从气候变迁的角度系统解读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全书格局宏大,鞭辟入里,内容则涵盖地质、气候、生物、考古、语言、政治、军事、人类学与历史学等领域。作者深入浅出,在信息量巨大的前提下保证了可读性,穿插了很多精彩的小故事,其间还就许多历史悬案给出了大量推理和研判,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观点。作者最后感慨:“小冰川期为需求而战,气候最适期为贪婪而战,气候创造了历史,但人类的痛苦永远挥之不去。”"


 气候创造历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作者是科学家,讲的故事非常玄妙,故事非常玄妙,但论据非常充分,一切论据都指向了一个“反科学”观点:全球暖化不是人类造成的,它只是地球气候的循环变化而已。故事开始特别有趣,从台湾大鬼湖岩层采集的沉积物芯上有两条白带,被验证是从遥远的大陆西北黄土吹过来的,分别于公元400年左右和公元1600年左右产生,要吹这么远可不容易,估计风沙特大,这是两个小冰川时期,温度降低,气候恶劣,农作物歉收,同时大量的战争、改朝换代以及人口迁移。同期欧洲也一样,纷纷海外谋生,北美地区的殖民地大多就建立在17世纪。作者在瑞士研究湖泊的地质,又有新发现,湖底的地质表现,和树木一样,也是有年轮的,原来啊,地球引力是一个信息收集驱动器,不同沉积物的形状与重量在湖水中沉降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夏季一个泥沙层,冬季一个黏土层,这构成了纹泥,但发现最早的纹泥是公元前2000年,之后就没发现纹泥了,为什么呢,因为湖水结冰的话,就不可能产生纹泥了,这说明公元前2000年,一次全球的气候变化出现了,之前还很暖和,湖水还不会结冰,之后温度骤降。现在知道,公元前2000年、公元400年和公元1600年分别有一次气候大变化,作者猜想,这里面存在周期性变化,时间间隔应该是1200年,需要验证的是,公元前800年,是不是发生了相应的事。嗯,中国历史记载,这时期,寒冷持续了200年,农村奴工反抗,西北外来入侵,最老的长城在这段时间建造,周平王把首都从西安迁往到洛阳,开始了春秋诸侯争霸大动荡。。。这个研究过程有趣得很,精彩万分,可是我很警惕科学家的,因为,我们不知道的,要比知道的多得多,这是猜想创造的答案。意思是说,为了证明我的想法,我只抓取对我的判断有利的证据。继续。这种周期性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行星表面反射太阳辐射热,即反照率效应,是影响地球气候的重要因素。地球的气候变化主要来自于自组织系统对反照率的调控,气候变热了,地球生态系统就会增加更多反射能量的物种,渐渐温度降低到某个临界,吸收能量的生态系统又再出现,两种系统交替主导世界,各种物种兴起和消失,形成了反馈机制。可是,为什么不是一个稳定的机制呢,作者说,因为地球是活的。最后的答案,还是会回归猜想。
  •     《枪炮》一书的观点被姚洋老师称为解释世界历史发展何以如此不平等的最终极解释。人类不同种族的智商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为什么历史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生活在欧亚大陆的居民战胜了其他大陆的民族,消灭了其他的文明?戴蒙德认为通常以为的原因,例如技术方面的差距、农业生产的不平等,都只是结果本身的简单说明,而不是有力的解释,真正的根源在于地理方面欧亚大陆的优势:温和的气候和广袤的地域等让早期智人获得了巨大的优势,直到狩猎社会转变为农业社会时,这种优势依然以各种方式,例如农作物的选择、家畜的驯化、病菌的演化,甚至政府机构的组成等,眷顾着欧亚大陆的民族。历史学家以为自从有了他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少是自知自为的,而上帝抖抖腿,冷笑一声,小样你们还嫩。《气候》一书印证了《枪炮》理论的正确。何以公元前六世纪时,东西方文明都经历了繁荣的轴心时期,欧洲有希腊哲学的大放异彩,佛教在印度的起源,以及中国春秋时期老子、孔子的百家争鸣之风?战乱会极大损害生产力,而哲学思想是有闲阶级的玩物。书中只说了公元三世纪开始,东西方都开始逐渐陷入了混乱,恰当时全球气候进入一个较为短暂的小冰川期,干旱和寒冷使作物无收,岁无收则无赋,无赋必有政府腐败,民饥寒又受繁重的压迫和劳逸,势必会揭竿而起,揭竿并不能带来必然的胜利,因为气候未有好转。为什么经过混乱不堪的后罗马帝国时代,中世纪欧洲贪欲旺盛的征服直指伊斯兰世界?为什么从东汉末开始的战乱,经历五胡乱华的惨乱、南北朝的更迭,直到六世纪的隋才告结束?气象记录和考古结果显示那时冰川期刚结束,气候暖矣。回过来想为什么公元前六世纪为什么人类的文化大放异彩?我想如果有当时的气象记录,一定显示那是一个温暖的时代。曾见一位历史学家(钱穆或唐德刚?)说中国历史有七个世纪的兴衰更迭,自有他自己的道理,但终究逃不开上帝的一个哈欠,或者一个翻身。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还是比较欠严谨性,可以作为一种开拓思路的因素看待
  •     第四章开始感觉有点乱了,前三章写得还不错,如果对世界地理和世界史有较深的认识读起来应该会获益良多。总体来说不太适合一般读者,很多语言晦涩难懂。
  •     一个“爱憎分明”的实在人,虽然频频中枪,但也忍不住欣赏。“将绘画融入写作”让人有共鸣,而“我认为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不完全是温室效应造成的,而且发现它与太阳有关”这个非主流观点也有价值。
  •     扯一堆。
  •     书的名字应该叫《我用古地质学的方法在多个国家研究气候变化的那些年和搜集的八卦》
  •     王朝的更替 玛雅人的去向 气候在这些现象的背后起到了非显而易见的作用 很有意思的一个观点~
  •     比较基础的科普,学科间交叉也有意思,就是读起来很像托福阅读。
  •     感觉评分应该也有8以上,本来自己想给4星的,看到偏低的评分,决定给5星。 虽然,整本书的结论最后是一个猜测结果,有人批评结论归于一个猜想。问题是,这个猜想不同于相对论是可以马上验证的。这个猜想需要经过世纪为单位的实验才能获得验证。 环境论者,直接都给1星,我实在是觉得太过分。对于一个在多国有严谨学术成就的学着,用自己杂志上看到的简单环境理论就直接判定他是错的已经是很不负责任了。
  •     增加了气候成分在历史进程中
  •     值得一看,从另一个视角看待历史的变迁,涉及的内容广,但又不晦涩、难懂
  •     前两百页在讲历史,后两百页在讲气候,所以没看过的看后一百页就够啦~~
  •     Climate change is just a hoax topic.
  •     收获颇丰
  •     稍显艰涩的文字,不像新知文库经常的有趣。20150803
  •     作者说他写《气候创造历史》的目的是援引历史,主张近年来的全球暖化不是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是一种循环形态。我认为这个说法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很难成立。喜欢本书关于迁徙和人种变化这部分的论述。
  •     幸好没有买回家,看看就行了,还是深奥的
  •     作者确实才思敏捷博览群书,有独创想法与学术勇气,在排外的欧洲学术界崭露头角也令人钦佩,但此君混迹欧美数十年,其著作却丝毫不具备西方学者的严谨与冷静(参见威廉·H·麦尼尔和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充满了一惊一乍的个人感慨和回忆(此人的任性和散漫完全不像瑞士学者),最雷人的是夹杂了好多儿童读物风格的卖萌对话,东拉西扯婆婆妈妈,严重影响了总体的学术风格和说服力(此书在德文亚马逊上也被多人差评)。其实此书信息量很大,叙述也引人入胜,第2、3、4和7章的古代迁移史尤其精彩,读完还是让人获益良多的
  •     作者是行业里的大家,上学的时候零星听过他的很多观点,这本书把观点写得挺清楚,但是行文还是有点乱。作者最后感慨:“小冰川期为需求而战,气候最适期为贪婪而战,气候创造了历史,但人类的痛苦永远挥之不去。”
  •     作者在学术上很大胆很有见地,他的特殊身份也使他的行文语言既有西方式的去政治化色彩也符合中国人的读书习惯
  •     好书, 就是微学术了点...
  •     冰河期为生存而战争,温暖期为地盘而战争
  •     作者的观点很不错,可是描述实在太啰嗦,反复论证欧洲历史的部分实在是乏味。
  •     我觉得挺好的!…可能是因为这是第一本我读的关于气候的书
  •     气候影响历史的进程而已。
  •     杂乱无章
  •     理论很新鲜,然而不懂历史装什么中国人╭(°A°`)╮
  •     读前几章以为是标题党,读完觉得还是挺有趣的,略有哗众取宠之嫌,但去掉这一层,本身也足够支撑他的体系
  •     小冰期 1200年周期 迁徙 考古语言学
  •     超!有!趣!的书搞地质的,用客观的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人类、甚至政治。地球在记录偷偷它的历史,一切的一切摆在人类面前,提供各种猜想。
  •     作者历史观有问题。后面的内容也挺民科。
  •     想表达的内容很多,体系的庞杂并不能掩盖其内容的独特之处,气候变化特别是冰川期的周期性来临直接异致种族迁移与历史更替,这是第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尽管对温暖期的变化完全归于人性恶似乎有点站不住脚,雅利安人的演变是个纯西方问题,不太感兴趣,但最后对于冰川期周期的影响因素分析却很令人惊叹,生物进化种类只是地球自组织控制二氧化碳含量的工具,人类仅属于暖化工具之一,还有用音乐共振与差频理论推导出太阳黑子的高频周期对冰川期低频周期的衍生猜想,实在令人拍案叫绝,最后在破除达尔文进化论迷思后提出二氧化碳含量与气温升高的不确定关联性,指出环保人士的意识形态严重性,令人大开眼界,总之论点很散,但认真海边拾贝,会有不菲收获
  •     书中指出“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川期”分别对应于东西方历史繁荣时期与战乱灾变之时,正是恶劣气候导致的需求压力,造就了世界格局的动荡与规模战争,而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也决定了人类数量有规律增减、文明时序衰荣;指出达尔文进化论片面,不过作者时时自述似无必要
  •     有点看不下去,感觉比较无聊而且叙述太过繁复,不如作者的自传那本吸引人。
  •     怎么说呢...开始看的还行,可是后面开始夹带私货了,就好像前面科普后面买药一般...其实主要是我一读这本书就开始犯困了...
  •     本书建议配用世界地图食用更佳哦。有很多时候看人种和看地名的时候会弄混或觉得有些难读,所以有耐心或想验证作者所述观点的读者,参考地图。
  •     购于南昌图书城。
  •     作者提供了一种如何看待人类和世界的角度。并且以深厚的学术为基础,为你打开一扇认知世界的大门。
  •     文笔的覆盖面倒是略(铺散)了一些,元朝小冰川时期那段很有意思。
  •     作者有个看法“人类寒冷时代为食物而战争,温暖是因贪婪而战争”。中间几章有很多欧洲地理和语言学的知识,看不懂
  •     姑且看之,有东西就好,评论过于偏颇
  •     私货太多,即使真像后记里引用的奥威尔的话那样,作者的讲述方式也让人不舒服。
  •     一直喜欢新知文库的这套书,作为科普读物很好,后四章专业性略强一点儿
  •     最近好像在历史方面才开窍,本书中因有一些地质学名词晦涩难懂,但静心读完,收获还是颇丰.
  •     前半部分貌似和书名没什么关系,都在讲人类进化史
  •     视角不错
  •     科学家深入浅出讲的故事比起国内某些sb民科写的哗众取宠的书有趣多了
  •     气候对历史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这给我看历史书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我们说圣上无德遭天谴什么的,真不能相信,很有可能就是倒霉催的遇上了小冰河期。同理,苛政猛于虎,如果足够风调雨顺的话,我们也还是能忍的。 作者说的内容太多,书的整体感觉太散乱。《崩溃》、《气候文明史》也许会更好一些。
  •     通过复盘历史周期气候变化,来对温室效应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质疑。
  •     meh. 其实知识点不多。而且前言后记和最后几章有些点也真是……so 2000ish,可惜现在已经2015,IPCC都出AR5了
  •     暑假第一天,清晨大雨中翻完了最后一百页。如果忽略他的叙述方式尤其是那些对话,有些内容还是值得了解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