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史失踪者

出版日期:2016-6
ISBN:9787544759601
作者:阿乙
页数:212页

内容概要

阿乙,江西瑞昌人,生于1976年。《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得主。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灰故事》《鸟,看见我了》《春天在哪里》,中篇小说《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模范青年》,随笔集《寡人》《阳光猛烈,万物显形》,每一部都在图书界引发话题,市场表现不俗。
阿乙已经成为近几年活跃在华语文坛的一线作家,是青年作家中的中坚力量,受到了包括李敬泽、格非等名家的赞誉,同时也受到了梁文道等文化媒体人的关注,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其中篇作品《下面,我该干些什么》被翻译成多国语言,阿乙本人也逐渐进入国外媒体的视线。有可靠消息称,莫言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有意翻译阿乙的小说,引发种种猜测,但无疑,随着阿乙在文学上的成就越来越卓著,进入国际文学大奖评委的视线也只是时间问题。

书籍目录

肥鸭
虫蛀的外乡人
情史失踪者
作家的敌人
忘川
虎狼
永生之城
对世人的怀念

作者简介

《情史失踪者》是阿乙最新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七篇新作。阿乙在近几年的创作实践中逐渐突破之前的小镇青年视角,对整个写作格局进行了拓展,从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审视中国普通民众的人格形态与思维逻辑,展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存状态,这是一种原生的状态,与文化阶层相隔而被忽视的状态,也是大众的状态。阿乙独特的人生经历使其描摹的众生相格外真实。这种老辣与精准得近乎残酷的笔法有种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狠劲儿,这在《情史失踪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肥鸭》这个短篇讲述了一位少女与她的祖母如何在平常的市井家庭中相杀,最后分别离奇死去的故事。这种平庸的恶充分概括了中国家庭文化中的劣根性。《虫蛀的外乡人》讲述了一群乡民在获得了生杀予夺权以后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残忍和贪婪,其中膨胀着愚昧的原始,是文明社会中的野蛮,是人性中深埋的危机。《作家的敌人》讲述了一个名利双收、享有极高声誉的老作家,已被浮华消磨了灵感和写作技艺,却存有鉴赏力,他发现了一个极有天赋的新人,并因此备受折磨,精心计划着阻止新人崭露头角的阴谋……在《忘川》等篇目中,阿乙则在文风、题材上进行了富有实验性的开拓。
正如阿乙对于本书的提献“尽量多地表现”所传达的,《情史失踪者》本身就是一部极其丰富的作品,可以说,本书无论在深度、领域、风格还是写作技艺上都超越了作者以往任何一部作品,也是作者自己极为看重的作品。


 情史失踪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不明为何虎狼再入集册,也许作者需要做个解释.不过阅读还是很尽兴,惊喜于切入骨髓般的刀功又见精进,他的阴暗和残忍还是让人痴迷。他对文字的使用,接地气到让人惊讶于自己平日里放眼观察到的都只是表面。从之前的作品读过来,能感受到这位灵魂写手的不易。也许是孤独,这本集子多了很多OS。没想到也挺惊讶。也许这本会是唯一有OS作品毕竟这样不专业,谁知道呢。毕竟他还在探寻。适合清静时阅读,阅后有后遗症会期待下个作品。
  •     每个读者心里都有几个心仪的作家,这样的作家不需要谁来评判,只有一个标准:倘若这作家出了新书,一定会买来看。在我这里,阿乙就是这样一个作者。最近他新出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情史失踪者》,我当然也买来看了。《情史失踪者》收录了八篇小说,这些小说全部写于2013至2015年间。这个年份说明此书收录的都是新作,但如果对阿乙熟悉一点,会知道,正是在2013年,阿乙患上了一种叫做lgG4的罕见病,这种病很新,很难治,需要服用激素。这种病不仅潜入了阿乙的生活,也进入了他的作品。在这本最新小说集里,至少有四个角色患上了这种病。在上一本随笔集《阳光猛烈 万物显形》里,阿乙对于死亡的思考,与此也有很大关系。《情史失踪者》承袭了阿乙的一贯风格,集子里的所有小说,都是灰色冷调子,故事仍然发生在小镇,死亡仍然常常出现。并且,这本书里的小说和从前的集子一样,也分裂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是写实主义的,一个阵营是现代主义的,实验性质的。我更喜欢写实主义的那几篇,比如《肥鸭》《虎狼》,这可能是这本书里最好的两篇。在这两篇小说里,早期那些案件化的故事没有了,阿乙试图进入更真实,更隐秘的小镇生活。《肥鸭》写得是一个家庭悲剧,以祖母和孙女张瑞娟之间的关系为核心,外围还包括张瑞娟和父亲细老张之间的关系,细老张和母亲之间的关系,细老张和妻子之间的关系,祖母的其他儿子和她的关系。祖母和孙女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三个字:相当糟。细老张重男轻女,将女儿丢给母亲带,而他母亲是个势利、蛮横的老太婆。在成长岁月里,张瑞娟常常被祖母打得浑身是伤,不停地被要求认错,被关在房间里不准出门。张瑞娟初中毕业后,在镇上一家广告店里当打字员,然而她仍然没能逃离和祖母的生活。祖母向儿子细老张要求享福,不能烧饭了,于是细老张给女儿下达指令,让张瑞娟给祖母做饭。现在,张瑞娟每天中午都回家给祖母做饭,但她学会了祖母曾经对付自己的招数,随便烧烧,爱吃不吃。于是,祖母把全部的心思投入到证明自己不被善待上,成天到街上宣传自己怎样要被饿死了,孩子们怎样不孝。有一天,张瑞娟中午没有回来做饭,祖母先是把家里的东西砸了,然后到街上抱怨,最后把自己气死了。她在死之前对邻居说,“我要是死了,就一定把她(张瑞娟)带走。”后来,张瑞娟被发现俯卧于街面上的一处水洼,死了,法医否认是他杀。她是溺死的。在这个故事里,没有一对人物关系是融洽的。张瑞娟和祖母之间,几乎都要成为仇恨了。细老张对张瑞娟也是非常冷淡的,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细老张对母亲呢,同样不怎么上心,不让母亲和自己住在一起,母亲去世后,也没什么感觉。细老张的兄弟们,从殡仪馆取走母亲的骨灰坛时,每个人朝上面吐了一口唾沫,在回家的途中,把骨灰扔进了路边肮脏的池塘。这真是一个悲哀的故事,用奥康纳的小说名“好人难寻”来形容真是再适合不过了。《虎狼》是另一个家庭悲剧,仍然发生在一个小镇上,主角仍然是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特别偏爱自己的大儿子俊锋,但俊锋不爱搭理她(大概是被她的管控和啰嗦弄烦了)。俊锋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但是由于母亲毫不掩饰的偏爱,这两兄妹对俊锋,对母亲,都没有什么感情。俊锋患上了奇怪的病,很多专家来看过,不行,绝症。在一个平静的中午,老太太先是喝了农药,没死,救过来之后,用刀割破了自己的喉咙,死了。这两个故事特别有生命力,因为它们非常极端,残酷,但又非常真实。我是在乡村、小镇上长大的,像《肥鸭》这样没有感情的家庭悲剧,常常见到、听到。像《虎狼》这样的事,也是有的。在这两篇小说的结尾,分别写着“献给蔡柏菁”和“献给网友’仓央嘉措菜”,可见这两个故事的原型是阿乙听来的。当然,阿乙的小说和最初的闲谈是不一样的。我常听外婆说起东家长西家短,但那只是一个事件,满足的是八卦心理。阿乙走入事件内部,抽丝剥茧的呈现悲剧的发生,呈现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虽然残酷,但带着一些悲悯。在这两篇小说里,有一种东西笼罩,就是那种局促的,好像命定了一般的生活。看不到出路。除了这两篇小说,《永生之城》像阿乙最著名的《意外杀人事件》一样,充分利用了巧合,一场偷情和一场罪案,碰到了一起。在阿乙的小说里,宿命感和巧合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他们常常控制着故事的走向。其他诸篇,《虫蛀的外乡人》写的是一场和死神的搏动,很魔幻。《忘川》《情史失踪者》《对人世的怀念》诸篇,实验感太重,不大喜欢。不过,所谓心仪的作者就是,仍然期待下一本。
  •     阿乙的小说就像一场漫长阴暗的梦呓。我没看过阿乙之前的作品,故不知道是因为他的风格就是这样,还是因为他将身处在病中时阴暗的湿气渗入到小说中。阿乙故事中的人物总是身处小镇或穷乡僻壤,先告诉你他们惨死或悲惨的结局,后面再以光怪陆离的气氛娓娓道来事情发展的经过。故事人物总是远离现代社会,用一些很奇怪的方式去处理生活中的欲望和矛盾,他们浅薄野蛮无情与不可理喻,是现代人根本不想去触碰的角落。从小说的趣味性上看,这种梦呓式的风格是没有多大的趣味性的。有些故事让我觉得不知所言,注意力涣散。但一旦潜入这个故事之后,便会被里面紧张诡吊的气氛吸引,比如开篇的《肥鸭》,老妪开始走上大街闹开始,就孕育着风暴;以及《作家的敌人》,主人公后半部分的心里描写的确让人非常过瘾。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是一种远离大众阅读趣味的作品,加之扉页「尽量多地表现」的引言来看,这本小说更像是一个文学上的自我探索。按照冯唐的话说,是「探索汉语的可能性」。说到表现,阿乙的文字给我的感觉是惊人的写实和不解。我一直觉得,在一个写作者笔下,百无禁忌,写作者是造物者,是上帝,是信马由缰佛挡杀佛的神。某些东西以常人的精神力量是无法驾驭的,更别说缔造了。举例而言,《永生之城》里写老妪自刎,我们先自我思考一下,自刎会怎么写?比如:「她颤巍巍地抬起那把刀,似乎是深吸一口气,猛地割下去,远远不够,再割下去,鲜血飞溅到身后的白墙上炸裂开来。」这是我写的,没细节,没感觉,没什么意思。然而阿乙写的让我两次合上书,太血腥了,受不了,但又被迷住了,再看一遍:「......她翻出一把生着黄锈的红塑料柄切肉刀,看了好一会儿,就像在判断是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一样。她用食指的最上一截抚摸刃口的锯齿,然后对着脖颈一把割去。割一把稻草,割一把麦子那样,她反复地割着自己,不得要领地割着,知道终于划破大动脉......鲜血,像早上升起的国旗,被卫兵戴着洁白手套的手猛然抛撒出去.....(血)就像是无休无止的水从破了口子的塑料水管里冲出来,极大的冲击力带动水管像蛇一样疯狂地扭动。」闭上眼想,用割稻草的方式割脖颈,还是反复割,还是「不得要领地割着」,那种欲死的决心,以非常猛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血像蛇一样扭动,像国旗一样抛洒。不得不说,阿乙的文字驾驭能力相当地棒,但是却是阴暗的,粗暴的。类似的还有一些,比如他写一个身着蓝色裙子病态少女的粘稠汗液,「就像蓝色的经血」;他写一个软弱女性的哭泣让我忍俊不禁,「她会待在一个角落,慢条斯理地哭起来(就像有些讲究的人在餐馆花上个把小时吃碗面),知道眼泪风干成盐渍。」哈哈,慢条斯理地哭起来,这是多么有趣而精妙的表达。我对于阿乙文字的不解,在于他的长句和梦呓的显现。阿乙的长句有时候会让我怀疑人生,他就像把一大桶活鱼塞进小桶里面一样把一把信息丢到一个长句里,让我看的头疼。我觉得这挺拙劣的,丧失了节奏感,也不利于阅读,很像初中写的洋洋洒洒的作文。另外,阿乙会在小说中插入自己的口述,就好像电影进行到一半,导演出场了,讲了一个不知所言的故事然后又走掉。Excuse me?这是一种表达方式吗,好奇怪啊。小说之外,阿乙就像他笔下的人物一样,显得有些憔悴。我在上海书城看到了阿乙,因为得病打了激素,有些虚胖。在短短的半小时活动里,我听见了他的只言片语。他说他在早年当警察,执着于乡土,搬到城市后的生活也并没有成为他笔下的素材;他说他在城市格格不入;他说他开始专注于笔下的名词,而不是动词,这也许是他撰写长句的原因;他说「虚构的世界绝不荒芜,即使荒芜的也不会荒芜」。我不禁想起里了《Hours》里的伍尔夫,戚戚然。作家心中虚构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们可以在这个世界里面生存,时间空间都不重要,他们不修边幅,看似无神,好像刚从另外一个世界里恍惚地撞入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维度。他们是出世的,换句话说,他们是逃于现实的。所以,他们是不是会像《作家的敌人》中写的那样,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而形容枯槁,面如死灰,并以此为一种他们审美领域里的荣光呢?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对习惯了他简练笔法的读者来说不是很讨喜。
  •     擅长刻画的文字最是青面獠牙。
  •     伴着paul gilbert的concerto读的时候,尽然有一种诡异的爽快感。 不知到底是谁用力更过度,1个小节十个泛音的paul,还是一句话20个比喻的阿乙。
  •     阿乙质变转型的作品。故事依旧有力,却需要凝神才读得进去。密集的长句构成一股滔滔不绝的语势,呈现出一个个点动成线的宏大世界。有好几篇忍不住想一读再读。好。
  •     怎么说呢,看得我比较痛苦。《春天在哪里》是猎奇悬疑,这一本是故弄玄虚。作者在满足自己恶趣味的时候请考虑读者的感受。
  •     感觉受了不少日本文学的影响,取其型而不达其意。实在比不上余华之类的。
  •     每一篇都有死亡,让人压抑,那些小人物忽远忽近,封建,贪婪,愚昧,嫉妒,仇恨,宿命,欲望,最后一篇写活着,写他人也写自己。
  •     阴狠 可怕的洞察
  •     【纸】读阿乙很久了,难说篇篇精彩,但水平始终有保证。
  •     《作家的敌人》五星!
  •     爱阿乙。
  •     四星半,看《肥鸭》觉得很对口味,后面几篇想表达的太多了,略乱。说话很有趣,形式很有趣。《作家的敌人》《虎狼》《永生之城》《对人世的怀念》。
  •     第一次读阿乙感觉很奇妙。《虎狼》很好,其他的几篇也还不错,心惊的句子很多。但他无疑是我最不喜欢的那类作者了。他的状态最容易让脚重头轻的文学青年陷进去了吧,写得再辛苦也只是在藏拙。读一篇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看着很难受。这种用力方式绝对是有问题的啊。试问当代文学何时才能找着北?简直是逼着人情不自禁企图竖子成名了。
  •     阿乙嗑药了
  •     平庸之恶。
  •     很神奇的是,比我读过的最烂的外国文学译本还拗口和别扭的文字竟是一个中国写作者的原创。说自己学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都没用,这种文字的心理深度恐怕连两位大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作者字里行间无时无刻不在表露自己有一颗要写出小说巨著的野心,陷入这样的泥沼之内,对于一位作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悲剧。
  •     每本书里的那些猛然出现的简笔画简直萌到起飞#脑残粉#
  •     除了作家的公敌,其余不在阅读接受频率,阿乙的技巧太高深,接受不住了……
  •     很欣慰,阿乙没退步,而且写的很放松。尽管依然是小镇、死亡和荒诞的主题,但是字里行间的放松显示一位作家走向成熟。当然,水平参差不齐依然是短篇小说集的弊端。
  •     八月去了一趟北京,专门去了库布里克,买了阿乙的这本书。喜欢《肥鸭》《永生之城》。
  •      凌厉,优雅的长句子,锋利的短句子。
  •     年轻作家至少都不见得有这样的功力。
  •     有幼功,但囿于乡土,思想和身体都是。
  •     阿乙太执拗了,华山一条路,语言没有了以前的简单,一直在试图通过繁复的解释展现力度。我没见过哪本小说,需要这么多括号来自我注释。要么一下讲明白,要么不这样讲。
  •     最喜欢的一篇是《忘川》。《肥鸭》也挺好。作者的文字很有密度和质感,是需要集中精力去读的那类小说。。我记得《忘川》我读了两遍。意志这种东西,在世间和偶然面前,真是不值一提。
  •     读起来感觉有点奇怪的,有点局外人的感觉…后面再想想
  •     读时很费力,能觉察出阿乙雕刻的每字每句,最喜欢《肥鸭》,让我想到老家的邻里们,还喜欢《作家的敌人》,入木三分。
  •     写得好用力,可读得我好难受啊。一种说不上来的狰狞……使你对他笔下的人物(虽然境遇凄苦)同情不来。感觉阿乙这人挺狠的,不是一个悲悯型的作家。他喜欢写底层,似乎因为从这种夸张狰狞的描写中感到一种变态的快感?(也许我想多了)
  •     几乎作为不专心的读者要被驱赶了⋯最喜欢《虎狼》一篇,乡下中年妇女对长子偏执的宠爱和城乡龃龉的描写之透彻,简直到了涤荡灵魂的程度。《对人世的怀恋》里描写死亡也很精妙。
  •     于我而言,阿姨老师是标杆一样的存在。希望他能保重身体。毕竟整本书里,到处都是疾病的痕迹。
  •     《虎狼》是旧作,《肥鸭》是及格之作,《作家的敌人》是杰作,够密,够畅快。要是没这篇撑着,这书我就给二星了。其余几篇在我看来,要么浅尝辄止,要么不知所云。还是不要炫技了,踏踏实实的写故事比什么都动人。
  •     虫蛀的外乡人 情史失踪者 忘川 虎狼 作家的敌人
  •     最后一篇还行。还是喜欢《虎狼》。
  •     腻了
  •     一般吧,但是还是有几篇不错
  •     语言晦涩,有的地方有点没太看懂啊,情史失踪者前前后后翻了两遍似乎看懂了,应该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的随意撩妹,结果被撩的一个乡下女孩当真了,女孩重病后女孩的家人看男的有北京户口就跑来绑架他逼着他和快病死的女孩结婚,好像是这样的,写的挺现实的,但是句式用的很古典,看的有点累
  •     好了知道你喜欢马尔克斯了...但是模仿痕迹如此之重,我还不如去看马尔克斯啊!
  •     迷离的文字很优雅
  •     这时快下班了,吃了一盒切块水果
  •     极具洞察力地描写人心百态,像鲁迅先生一样着眼于平凡之恶。
  •     《作家的敌人》挺有意思的。
  •     感觉阿乙句子文绉绉的不通顺
  •     阿乙怎么写成这样了 只有倒数第二篇觉得好
  •     每篇都是近似“轶闻录”的体裁,非常有典故的感觉。有点今日说法再创作的意思,而且作者似乎都以创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故事的叙述中去表态以赋予一种历时性。作者对一些动作描写也非常针对读者的感官,对白以及所有括号内的解释说明把真实性刻画的过了一点,有点为了写而写。句式上最明显的一点为什么没人发现:作者嗜好用比喻的修辞来举证类比一个意象或概念。因为言语的精心选用,让人读起每篇故事,背景都没有“当代”的感觉。
  •     不知为何,对这本书的感觉很复杂,延续着阿乙之前的风格,却又很梦呓,三颗星吧
  •     目前在我心中,这本短篇集和《鸟,看见我了》最佳。
  •     好无聊的一本书,草草读完后,也读不出什么故事内容。尽管作者笔法眼花缭乱,叙述方法有点模仿王小波或者是严歌苓,但又不得要领,以后再也不会买他的书了。
  •     勇于实验。
  •     我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人性之间最大胆的恶并且用排比之类华丽的辞藻将其鲜血淋漓的淋撒在你的脸上。
  •     阿乙还是阿乙。扩展式的写作训练突破了前面短篇的语言,但是还差一个平衡的支点。期待磨砺更加老辣的阿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