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208062153
作者:费孝通
页数:426页

章节摘录

  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有个专门名称,叫氏  族。我们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但是和普通我们所谓族也不完全相同,  因为我们所谓族是由许多家所组成,是一个社群的社群。因之,我在这里提  了这个“小家族”的名词。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相同  是在数量、在大小上。——这是我不愿用大家庭,而用小家族的原因。一字  的相差,却说明了这社群的结构性质。  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因为亲属的结构  的基础是亲子关系,父母子的三角。家族是从家庭基础上推出来的。但是包  括在家族中的家庭只是社会圈子中的一轮,不能说它不存在,但也不能说它  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不是一个团体。  形态上的差异,也引起了性质上的变化。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  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  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  家也正是这样。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  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  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  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  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  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  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  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  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内容概要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书籍目录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作者简介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神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图书封面


 乡土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0条)

  •     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以及晚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的书籍。再版序言:这本书在 1947 年有三联书店第一次出版,37 年后,三联书店建议作者重新出版这本书。这本书收录了 1946 年作者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的“乡村社会学”课程的内容,并且整理为 14 篇连载文章,最先发表在《世纪评论 》杂志上。这本书和作者的其他报告著作不一样,它不是中国社会一个个具体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中提炼出来的一些概念。它包含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乡土本色和文字下乡: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来看,中国的基层本质是乡土性的。「土」字在现代社会虽然带有蔑视的意味,这也是对中国基层的最清晰的评价。「土」就是意味着泥巴,因为生活在乡下,离不开土地,种地是普通人最基本的谋生手段。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文字开始下乡,农民开始进城。过去的乡土社会里面,人类大多是通过动作、气息、眼神等“特殊语言”进行交流。文字来到乡下就显得多余了,变得麻烦。在现代人的眼里,乡土农民就是“愚”,但是这些并不是乡土农民的智力问题,而是他们的知识问题,就好像现代城市人来到乡土农村之后不知道五谷一样,都是属于知识上的“愚”,并非智力上的“愚”。差序格局的私和家庭关系:中国乡土社会的最大的毛病就是私,就是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私,其实除了乡土农民之外,中国的城市居民也是普遍存在这样的私。这种私是因为中国乡土社会基层结构是一个“有一个个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的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就是一个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庭,为了家庭可以牺牲国家,为了国家可以牺牲天下的社会。跟西方的以团体格局为基层的社会结构不一致,中国主流是以自我为中心,然后慢慢的向外展开。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家庭界限没有西方家庭的界限那么清晰可见,无论是血缘还是地缘都是难以区分,可以是很大,也可以是很小。西方社会主流家庭概念就跟一捆柴一样,绑在一起的就是一个家庭,并且每一根柴都是只能放在一个家庭里面,界限非常的清晰可见。但是在中国的乡土社会,每一个人就像是扔进水池里面的一块石头,他的家庭关系就像是扩散的水纹一样,可以不断的向外延伸,可以是几圈波纹,也可以是无穷无尽。总的来说还是和差序格局一致的以自己为中心的向往展开,你的家庭可以是很大,大到整个国家;也可以是很小,小到只有的你和你的父母,甚至是你自己一人。乡土社会的感情定向:将个人对于感情的发展方式称之为「感情定向」,那么乡土社会的感情定向就是亚普罗式的,他们认为宇宙安排了一个完善的世界给我们,我们只需要守护它,维持它就可以了。但是现代社会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将冲突看成是这个世界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就没有了意义。所以男女之间建立的那种亲密关系的方式早已经成型。乡土社会需要维持这个秩序,一切违反这个秩序的要素都会被遏制。所以男女之间的鸿沟就此架起,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所以也是一个安稳的社会。礼治和法制:中国的乡土社会并不存在法律,因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社会,之所以能过维持礼治,并不是因为权力的存在,因为礼治是在中国的传统之上的。法律是依托在政治权力的,现代社会是靠政治权力来执行法律,过去部落也可以是一种政治权力。在中国乡土社会由礼治转变为法制的过程当中,中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土社会当中产生了特殊的副作用。那就是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社会,但是有没有建立可靠的法制秩序。社会权力:主流的权力形成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社会冲突发展形成的,另一种是依靠社会合作形成的。社会冲突表现的是权利在不同的团体或者阶级之间流动,支配权利的可以发号施令。为了保持自身所拥有的权力,那就需要将冲突持续下去,这种权利称之为横暴权力。然而从社会合作这一方面来看,权力是因为社会分工而产生了,因为社会分工的原因使得谁也离不开谁。也是因为社会分工的原因使得每个人付出更少却可以享受更多。由于牵涉到自身的利益,所以我们就需要干涉别人或者被别人干涉,我们都拥有一种干涉别人的权力,称之为合作权力。在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里面,除了上面的横暴权力和合作权力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权力,被称之为教化权力或者长老权力。从小的方面来讲,教化权力可以是亲代之间上一代对于下一代教化得到的权力,教化权力是不存在横暴和合作的。从大的方面来讲,教化权力可以来自一个人生存在环境的文化,文化教化一个人是不需要横暴和合作的。所以在一个变化较少的时代里面,文化是稳定的,不会因为受到过大的冲击而导致文化的溃败,我们就长时间生活在一个很传统的世界里面。当时代的变化远远的大于文化的变化的时候,权力很难被教化而得到,往往都是通过横暴或者合作产生权力,这时候的文化也就不能教化人类而产生教化权力。血缘和地缘:是指人和人的权力和义务根据亲属义务来决定,也就是根据生育和婚姻的构成来决定。过去的乡土社会就是一个血缘关系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的。这里的稳定指的是社会结构的一致,填入结构中的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会存在死亡和新生,生育就成了维持社会结构稳定的基础。而在商业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运动中,过去的血缘社会中的人存在着不断的变动和扩张,社会结构也从血缘社会转变为地缘社会。地缘社会是契约社会的基础,指的是陌生人之间也可以进行约定,不像过去血缘社会只能跟血缘关系的人进行契约。从血缘结合转变为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上的一个大转变。乡土社会变迁的欲望和需要:我们的乡土社会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只是乡土社会比现代社会变得慢而已。社会变化分为社会继替和社会变迁,社会继替指的是任务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流动,社会变迁指的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随着社会的变化,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是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以他们的需要去做计划。过去乡土社会依靠经验,我们不需要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乡土社会的人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个人依着欲望去活动就得了。原文连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UxMDQ2OQ==&mid=2650042878&idx=1&sn=4bac70c099b893012e22e75e888a69ff&scene=21#wechat_redirect
  •     有学术范 以西学之理论和中国之现实 套用或对比论文由14篇组成 若能再以一论贯通 或更利于理解本意是为引导思考 不是填鸭教学 故而可以理解总之对精英我是十分崇拜有时间还要看看 江村经济
  •     乡土本色之一:土气,即以土为生,靠土吃土。“土气”确是农民的特性。但是在这里,“土气”一词毫无贬义。乡下人以种地为生,自然离不开泥土。从家乡这颗老树上飘出去的种子,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耕种的传统。即使去到寸草不生的西伯利亚,也要尝试着下几颗种子,看看能不能种出东西来。中国农民的依赖土地,还表现在治疗水土不服的土方和以土地为乡间最高的神祗上。乡下人去到外地,若遇水土不服,只需服用一点家里灶上的泥土即可。遥远的东欧农业国波兰竟也有此传统,可见农民的某些习性是相通的。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只有以地为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在中国的乡下,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掌管着乡间一切大小事务。因为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乡土本色之二:安土重迁。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虽然自然灾害和战争会使一部分农民背井离乡。但总的来说,对基层人口的影响仍是微乎其微。中国的农民几乎世代附着在土地上,聚居在村落里。除了因人口饱和宣泄出去的那一部分外,其余均终老是乡。由于中国的农民都终生生活在一个固定的相对封闭的区域里,使得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一种熟悉感,使得中国的村落成为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土本色之三:以礼为法。这一点是由第二点生发出来的。法是约束陌生人的,礼是熟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农民彼此之间的熟悉感,使得他们对村中任何一人、任何一处都知根知底。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狭窄的空间里,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对方的脾气和生活习惯。一旦违反了礼,代价是极大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了解中国文化,有助于做人啊
  •     看到有短评说这本书有些随意???我正好喜欢它的随意。随意又不意味着不严谨...如果想看不随意的社会学书籍,完全可以看那些厚厚一本晦涩难懂的著作啊...解答了好多好多的疑惑,而且好喜欢作者的文风啊!!!
  •     归纳得很棒,但是当下乡土社会究竟如何尚很值得研究。
  •     1. 需求决定状况在文字下乡一节中,乡村大多数人不识字的原因是因为在农村都是熟人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需要文字来传达信息。况且由于文字传达信息的局限性,导致文字没有在乡村“流行”起来。2. 人治vs法治乡村的长老统治名为人治,实为礼治。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和规模的小型化,大家约定俗成的听取长老的意见作为判决,这实际上是一种“礼”。而法不容情,我的理解是法是一种秩序框架,也是一种约定,一种契约。其实人治和法治都是一种契约,只是形成的原因和适合的情况不同。在现代社会,法治具有更高的优越性和普适性。3. 论“愚”城市的人认为农村的人愚笨,我认为这是一种优越性和情境状况决定的,而不是智力上的。在社会地位上,城市人普遍高于农村人,所以城市人的价值观、习惯就成了更高级的
  •     第一次知道了差序格局
  •     我怀疑那个说自己半夜给老师发短信让全班读这本书的是我们班的
  •     差了将近一个世纪了,读起来犹如昨日一样历历在目
  •     kindle
  •     因白鹿原来看,简直是中国社会最好的注解。
  •     条分缕析,细细道来,很好很好。
  •     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其实是了解自己和身边人的一种途径,追根溯源,很多事,很多现象就突然间合理起来了。。。。
  •     经典
  •     让我重新认识了乡村社会。
  •     虽然我是学建筑的,但是解释的很多跟建筑也是有联系的~
  •     读一遍不是很能领会其义,应该还得再读一遍.长老权利及血缘地缘印象比较深刻,现社会很多想象有了解释的.大师之作
  •     版本太多了喂
  •     解决了一些困扰
  •     费老短短在中国的时间,以乡村的角度说明中国的社会,功力深厚。很多角度反馈到现实都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佩服。
  •     其实父母的时代真是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们不免惶惑、无所适从,他们充满着紧张,犹豫和不安。他们曾经习得的经验都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变得无用甚至格格不入。
  •     可能社会变迁的太快,也可能是我至今不太能辨认五谷,对于这本书的所描述的乡土性,社会的功能性不太能理解。看不明白的再看也不太懂,粗粗略过,评分不算数。
  •     中国人的性格和精神都是来自这块土地,虽然淳朴的可爱但还是契约社会更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展。随着计划生育、城市化,血缘早就被冲淡了,地缘在所难免。不过乡土文化确实为中国人进行自我剖析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     读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又似走进了另一场迷雾。
  •     有部分论证不够严密,但许多观点新颖有说服力,总体来看瑕不掩瑜。
  •     顶有意思的一本书,开很多觉得好有道理的脑洞。
  •     断断续续的看完,费老在几十年年前对中国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认识已十分透彻而颇具参考价值。虽然城市化全球化的冲击已让很多乡土文明逐渐淡化消弭,但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却是很难彻底和乡土撇清关系的,所以农村是认识中国和中华的一扇窗,而费老为这扇窗擦亮了玻璃。
  •     看名字其实不太吸引人; 我看这本书是看的拆书,但是看完之后有买一本纸质书的冲动; 对中国农村以及中国社会的人性理解得太好了~ 有机会还要再读一遍~
  •     差序格局的论述真是精彩。这是能引发很多思考的一本书。
  •     作为社会学的门外汉,啃完这部大作还是有点困难的!
  •     很好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化和习俗的根源。学贯中西才能有此眼界啊。唯一不认同的是最后一章关于计划生产的那一部分的内容。容我再读一遍重新思考一下...
  •     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很深 乡土性可能是中国社会最明显的特征 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然而在当下 乡土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愈发明显 如何丢掉乡土社会中不适应现代文明的部分 成为每一个社会学者的难题和重点研究方向
  •     自己水平低,只看得懂个大概。
  •     对中国社会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     读的过程是一个快速汲取的过程,知其根。
  •     深入浅出 对婚姻那一章特别有感触
  •     用词精准,语言洗炼
  •     相见恨晚。越早读 越好。偶尔自以为很前沿的观点,早就40s费老 就高屋建瓴 分析到位。只怪读书太少。~
  •     一向对社会学望而生畏,以为会枯燥无味。然而费老阐述简明到位,鞭辟入里。社科的迷人之处可能就在于,并非论证让人醍醐灌顶的人生哲理,却因解释我们司空见惯的行为现象,给人终于知晓其所以然的顿悟感,依旧击节拍案。
  •     中国社会学的一部经典,整部作品也不是太厚,但因不是连续阅读,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有机会一定要再次集中读一次。
  •     2017-10 男女,法治,诉讼,道德,一切都可以用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静态结构来解释。一代一代人不过是在戏台子上唱同一出戏的演员。
  •     啃不动啊
  •     很有意思的书,是20世纪40年代写成的,当时中国的处境很艰难,还是战争年代,作者通过对农村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结论。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作者并没有用西方的那一套来分析中国,反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创造了很多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非常宝贵的。看完这本书后,对中国的文化与传统我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看完才意识到是社会学方面的,费先生对社会学抱着很大的期望,又想到我们学校是有社会学的。 概括性的讲述了乡土社会的很多方面,是每一个人中国人心里有底但没有仔细去思考过缘由或是梳理过的东西。先生讲出来让人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好像是我第一次接触社会学。
  •     清晰的逻辑 深刻的思维 个人主义难免 但已经很客观了
  •     读这种书,除了看内容,还有看作者的格局,恢弘的格局。
  •     前面看得很认真,后面有点看不下去了,概念太多,再加上图书馆的书不敢做笔记,所以看的很累……书很好,只是我水平太低
  •     透彻
  •     记得几年前,看厚黑学讲到“私”这个问题还不太了解其根源,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这是一本社会学书籍,同时也是一本了解中国社会的书籍,感觉很多社会现象,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
  •     讲文字那段我很喜欢。作为传情达意的间接接触工具,文字常常有着无可补救的缺陷,剥离了空间时间等等约束条件,所能传的情、达的意往往是不完全的。
  •     社会学的角度讲了中国乡土人情,或许适合更年少的我去读,现在读没有多少冲击观念的感觉。
  •     七十年前的研究 现在读来仍然适用 很多传统真的根深蒂固 读着读着就有画面浮现在眼前 太棒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