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黑暗,等待光明

出版日期:2014-10
ISBN:9787536073151
作者:(捷克)伊凡·克里玛
页数:248页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伊凡•克里玛,当代捷克著名作家。一九三一年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人家庭,十岁随父母被关进纳粹集中营,在那里度过三年。一九五六年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语言文学院,曾先后在多家杂志或出版社任编辑,同时创作剧本和小说。在长达二十年内,他的作品在捷克遭到完全禁止,只能以“地下文学”的 形式在国内外读者中流传,广受欢迎。克里玛与哈维尔、昆德拉被并称为捷克文坛的“三驾马车”。二〇〇二年,克里玛获得捷克共和国杰出贡献奖章,此后又获得“卡夫卡奖”,成为该奖的首位捷克籍获奖者。
译者简介:
杜常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译有小说《白桦林》、《聚会》等。

作者简介

这部长篇小说以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为背景,主要讲述三个人物在历史事件影响下的命运:一位是电视台的摄影师,一位是年迈的总统(暗指捷克前总统古斯塔夫•胡萨克),一位是越境失败、身陷囹圄的死囚。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的人生轨迹渐渐接近,不期而然地发生交集。摄影师巴维尔的生 活是小说的主线。他在单亲家庭下长大,在捷克封锁国境时期曾试图逃亡,结果给自己惹来几年牢狱之灾。而后他因为总统拍摄纪录片而在“制造谎言”的电视台站稳脚跟,如傀儡般受上级的指挥去拍摄他们需要的东西,对无益的文化将占据人们的内心这一现象充满忧虑。在20世纪70、80年代捷克的“正常化”时期,人们在形式上对政权的支持与否决定了他们能否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子女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能否获得优越的生活条件。为此他们需要对外国势力的介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可。这种心照不宣的交易最终造成一种道德困境——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
媒体推荐:
伊凡•克里玛属于这样一群作家,他们的作品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不仅对文学,也对当时的社会事件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他知道,唯有人人自愿全身心地参与到捷克民族的命运中来,民族才能存活下去。
——彼得•萨亥尔(本书原文版编辑)
小说的精彩之处并不在于巴维尔从未拍摄过的电影故事,而是书中重复出现的问题和作者对它的回答。克里玛的《等待黑暗,等待光明》并未带来心灵的净化、彻头彻尾的光明或者黑暗。书中有的只是大量的灰色地带。
——迈尔克•巴步卡(捷克作家、评论家)
克里玛小说的时代背景为1988年至1990年的交接期,主人公巴维尔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故事情节虽然与“电影小说”有些混淆,然而主人公对于什么是未来,什么是胜利,什么是信念和公正的思考极具感染力。
——沃尔克•萨基达(捷克评论家)


 等待黑暗,等待光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读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大致上梳理出一个故事发生的顺序,欢迎大家指正。首先就是如何看待各章中的普通小节与“电影小说”:我的理解中,每章最后的几节“电影小说”可以解释为巴维尔为他的电影所做的构思。在他生活最为混乱不堪,对一切充满质疑又极端不信任,乃至表现出彻底的冷漠之时,这个他一直念念不忘的梦想多少给了他一些支撑与慰藉(或者自欺欺人),教会他必要的妥协。然而故事的尾声,虽然他已拥有了跑车、一定的地位及女人(可是也都失去了),可真正按自己的思路拍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电影,未必能够实现。原因我们暂且不做讨论。那么这些零散的、碎片化的“电影小说”,有可能即是巴维尔在脑海中反复编排的情节。诸如最后罗伯特恰巧跑到阿尔宾娜家中,实在是大多时候只有在电影中才会出现的戏剧化的巧合。当然不管是剧本也罢、纸面上的记录也好,甚至仅仅是脑海中的构思,作者将自己脑中巴维尔的故事与巴维尔脑中的电影情节拼接在一起,构成了《等待黑暗,等待光明》,作品中作者之上的作者,笔下人物笔下的人物,恰如一幅虚实结合、凹凸不平的拼图。有了这个前提,其次便是事情发展的大致脉络,其中一部分由作者直接和盘托出,另一部分则零散的隐藏在“电影小说”中:小巴维尔的父亲抛弃了母亲,他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因父亲的离去而受到影响、弃掉阅读的习惯后,小巴维尔开始沉迷于电影。在频繁出入电影院之余,他用自己高强的动手能力,为自己制造了摄影器材。起初他只是拍摄流动的云、老人的肖像等简单的事物,慢慢的,在拍摄过程中,巴维尔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找动物必须去动物园”,在那里他结识了彼得。外部世界的诱惑及少年对旅行的渴望,让边境那些铁丝网无限放大,狠狠扎在他们心里。在愈发失控的疯狂想象中,二人决定逃亡——跨越北部边境。逃亡失败。巴维尔和彼得被投入监狱,关了将近两年。(第三章第六节“电影小说”,阿尔宾娜对入室劫持她的罗伯特说:“我也知道一个人......他也是试图逃亡,结果被关了两年”)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989年天鹅绒革命前一年,当时巴维尔45岁。如书中所写:“......他敢断言,那是因为他和国家元首在一桩独一无二的事情上有过交集:两人在同一年从监狱里被释放出来。”书中的总统即暗指古斯塔夫·胡萨克,历史记载其1950年被指控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同时被解除了党内外职务。1952年2月被逮捕并开除出党,1954年4月被判无期徒刑,1960年5月获得特赦,被释放出狱。也就是说,巴维尔在1960年被释放,而他被关了将近两年,可以推断出他入狱的时间是1958年前后,那时他15岁。十七年前(1972年,巴维尔28岁)他进入电视台工作,担任摄影助理。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曾询问过母亲、彼得和爱丽丝的意见。爱丽丝是谁呢?爱丽丝是他和彼得参与游行时认识的姑娘。不能忽视的是巴维尔和彼得认识爱丽丝的时间。“二十年前两人同时认识了她,当时他们在游行,反对外国军队的侵略......”从1988年往前倒退20年,便是1968年。那一年发生了捷克历史上著名的布拉格之春运动,当时巴维尔25岁。随后不久,古斯塔夫·胡萨克取代了改革失败的杜布切克,担任总统,开始了大清洗。在担任摄影助手期间,发生了人质劫持事件。由于巴维尔得以采访他的同学,所以完成了一次相对出色的纪录片报道。这些事情使得他逐渐在电视台站稳脚跟,从此过上了审查制度下的摄制组生活。用彼得的话说:“踏入了制造谎言的工厂里去。”在一次医院的外科手术室拍摄中,巴维尔认识了阿尔宾娜。从最初的冰冷难以接近到逐渐亲近再到“我们太亲近,又太孤单了”,阿尔宾娜与巴尔相爱,并怀上了他的孩子。可惜的是,为了拍摄任务(更主要的是可以出国看一看),他和办公室里的同事、后来广告公司的合伙人索科尔一起去了墨西哥。在其间,他拍摄了一些纪录片,关于蛇,关于国外的见闻。关于后来这些部纪录片让他赚到了钱,也获得了一些名声。巴维尔结束旅行拍摄的工作,顺利回国。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两件事情发生了。第一件事情发生在巴维尔与索科尔一同在墨西哥时,阿尔宾娜因流产造成大出血入院。巴维尔想要放弃工作赶回国内,但是经索科尔劝说得以留下,继续拍摄工作。第二件事情发生在巴维尔启程去墨西哥之前。他带着爱丽丝来到工作室,他们做爱,聊天,他给她讲了那个偏执地追溯自己家族来源的失去右手的雕刻家的故事。他像她示爱,说等他从墨西哥回来便结婚,还说他可以为了她而放弃工作。但是爱丽丝拒绝了她。巴维尔25岁遇到爱丽丝,28岁进入电视台之后邂逅了阿尔宾娜,在此之前的几年,他一直深爱着爱丽丝。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爱丽丝发现巴维尔并不是那个可以终身相伴的人,他们分手了。阿尔宾娜怀孕后,巴维尔习惯地逃避了现实,在远走他乡之前,他更需要爱丽丝的抚慰。等巴维尔回国之后,他去找阿尔宾娜。阿丽(阿尔宾娜的爱称)明确回绝了他,并告诉他,他们已经结束了。他又去找爱丽丝,却发现她和彼得在一起了。他从墨西哥带回来的绿松石项链、大衣、银饰,都送不出去了。生活在继续,他在电台的地位随着为总统拍摄纪录片等事件进一步提升。在此时艾娃主动找上门来,这个带着孩子与前夫住在一栋房子里的女人除了肉体上的欢愉,什么也没带给她。她是世俗的化身,她痛恨也不理解他为何沉溺于酒精。他不爱她,虽然他说我爱你。巴维尔什么也没有得到。总统下台,革命成功,母亲去世,他离开电视台,与索科尔合作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他拍摄烂俗的广告,拥有了名声,地位,跑车,体制在他眼前发生了剧变,而他依旧痛苦茫然。他与陌生的女人享受肉体之欢却看不到爱情,他感受不到周围人为之欣喜的成功,他无法像演说者一样提醒他人或自身保持警惕,他不愿意封闭住内心获得当权者的赞许,他不能将未来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希望。这是一种“离开”或“我不在这儿”的状态,永远的、彻底的格格不入。这或许该归咎于童年时的成长环境,或许该归咎为牢狱之灾,或许该归咎为他本不该滋生的对自由的向往。最终在他未能完成的电影中,与他同样追求自由失败的越狱犯罗伯特杀死了阿丽(阿尔宾娜与爱丽丝的结合体?),却得到总统的赦免。在一种幻想的飞升中,电影中的弗卡、作品中的巴维尔,也许还应该加上克里玛本人,以及无数喧嚣中“尘归尘、土归土”的人们,将永远处在灰色的生活中,等待光明,等待黑暗。书中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正是克里玛对借由巴维尔之口所抛出的问题给予定义般的回答,这种隔空的自问自答产生了诗歌般的效果,问题与答案既对抗又组合在一起,给人以极大震撼。摘录如下:未来是什么?未来是这样的时代,它会在对它之前的一切发出质疑。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团乱麻,一大堆抹布,瓶瓶罐罐,搅拌机,生了锈的管道,耗子在里面钻进钻出。还有线缆,灯具,镜子,摄影机,带子,剪刀和喷水车。生活的完满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不将光阴虚度。这不算是答案,不虚度光阴意味着什么?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可要是没有这样的人呢?那就必须找到他。自由是什么?它意味着有权为自己的行为划定一个空间。这种权利由谁赋予?我们生而自由。何为贪婪、无耻,何为悲惨?贪婪是无底洞,是装满用不上的破烂儿的多余房间,是怀里紧拥的没有爱的情人。无耻为美德的替代品,如今这个时代,美德已乏人问津。悲惨是这样一些人的命运,他们既没有足够的能力变得高尚,又没勇气变得卑鄙,他们只能拼尽全力保持中立,这种命运堪称悲惨。照片是什么?照片是对运动的一种静止的记录,是生活的僵滞形态。照片是佯作不休的死亡之吻。恐惧是什么?恐惧是对死亡的感受,它让我们联想到死亡。家是什么?家装在我们心里,心里有家的人,既不会铁石心肠,也不会一意孤行。真理是什么?人们心中的真理一直以来都在工作服的口袋里,在矿工的头盔里,在轧钢工人的挡板上。历史机遇是什么?它不过是这样的时刻,人们自认为能够打破历史的连续性,开辟新的天地。天地是否当真被开辟,抑或反而封闭起来,这通常不由他们自己来评判,而要留给历史。信念是什么?信念是一种实现信仰的行为志向。公正是什么?它是隐藏在庄严而八面玲珑的法律袍子之下的一种清算。死亡是什么?活了太久的人,只有还能感受到活着的意义,才称得上真正的活着。人的有生之年可以变短,却无法变长。活着,呼吸并不是最重要的。生活是什么?究竟哪一种生活才是我的,哪一种是陌生人的?无解。此外,书中的总统是大篇幅描写的人物之一,这个多疑、脆弱、愤怒、曾深陷信仰狂热的暮年之人,主要出现在“电影小说”中。困于对捷克的历史了解有限,也只能按照书中的描写来想象这个被遗忘的老人。总统说:“我们挺过了酷刑,却被金钱给腐蚀了。”史克沃莱斯基不也做过类似表述么?“从集中营活下来,却挺不过政治,挺得过政治,却挺不过时间。”困于历史知识和自身学识的匮乏,多少有些主观,愿意以这篇算不上什么的文字,来缅怀本书的翻译杜老师。
  •     在中国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福尔马林的气味,腐败牵连所有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骨头里安装铆钉听凭恐惧摆布,我们守着阴天度日;呼吸的轮廓有如墙上的水印,显示弥赛亚再来的时候,他在垃圾箱里翻找可回收利用的人的一点信息,让轮回的游戏继续,等待也变得重要,死亡是份内之事:一位年轻的翻译家,把自己让渡给遗像而不再苟活,因为白色的谎言已经是这些人横飞的唾沫,抑郁的症状成为这片天空漫长的封锁线,白头翁穿过噪音,化为声波,我看着她像一道出人意料的霓虹闪着言辞的碎片,等待黑暗,等待光明,怀揣自己认可的真实在深渊中徒步,没有人赶上她的迅疾甚至没有人能够给予警告,撞击着她的是一个虚伪的时代。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还成
  •     克里玛第一本,现实与剧本虚实互补,道德挣扎,自由向往,信念转变。等待什么?黑暗?光明?还是无法满足的空虚?想看布拉格精神~未来是这样的时代,它会对面前的一切发出质疑。
  •     阅读体验不如没有圣人没有天使
  •     适合拍成電影。設問成癮的克里瑪。
  •     部分叙述片段跳跃很厉害,读起来很容易混乱。结尾的飞升联想到《大师与玛加丽塔》……
  •     枷锁,封闭,谎言,生存交织在一起,将三个人的命运描绘在了处于天鹅绒革命中的捷克版图内。
  •     “未来是什么?未来是这样的时代,它会在对它之前的一切发出质疑。” 、“无耻为美德的替代品,如今这个时代,美德已乏人问津。悲惨是这样一些人的命运,他们既没有足够的能力变得高尚,又没勇气变得卑鄙,他们只能拼尽全力保持中立,这种命运堪称悲惨。”
  •     信念是什么?公正是什么?政治翻篇的时候并不能连带着人们过去的认知行为一起翻篇,现在意义的对错有多少是对现实社会的妥协?未来是黑暗还是光明未可知。
  •     我们继续等待!
  •     表示…没太读懂
  •     刚开始读的时候晕晕的,有些搞不清楚具体的人和事,让我最深刻的是老总统和摄影师,有些可悲。读完的时候忘记写评论,现在有些记不清。。
  •     个人在政治体制下的自我求索。充满疑虑,爱与信任能力的匮乏,陌路人生活一条道走到黑。无希望者不大恸,寡欢冷峻的心难被取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