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建筑二论·斗拱的起源与发展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5
ISBN:9787108047731
作者:汉宝德
页数:189页

内容概要

汉宝德,1934年生于山东日照、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曾任台湾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汉光建筑事务所主持人、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台南艺术学院创校校长,是二十世纪后半,引领台湾现代建筑思潮的重要学者,在推动台湾建筑教育、文化资产保存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书籍目录

明清建筑二论
自序
明清文人系之建筑思想
一 从明清建筑的低潮说起
二 南方建筑之传统
三 《园冶》与《长物志》中的建筑观
四 南系建筑思想的病态
明清建筑的形式主义精神
一 结构的机能主义的错误
二 明清建筑形式主义的倾向
三 大木结构的形式化
四 彩画之制度化与系统化
五 细部的精致化
自序
起源
一 前言
二 汉代遗物上的斗棋
三 汉晋赋上有关斗棋的解释
四 斗栱之西方来源论
五 六朝时代斗拱发展之谜
六 一斗三升的结构意义
七 曲线与昂的出现
发展
一 华棋之产生与昂之推演关系
二 慢棋与补间铺作之发生
三 唐后北疆民族之自由创作
四 则律时代

作者简介

《明清建筑二论》初版于1969年,《斗的起源与发展》初版于1973年。这两本小册子,被认为是开辟了台湾建筑学术史的著作,影响深远。《明清建筑二论》对“明清建筑为中国建筑发展低潮”这一几成定论的观点发起论战,说理透辟,而又洋溢着人情。《斗的起源与发展》是自中国早期建筑与西方的不同处着眼,探究斗产生、发展的理路。二者所论专题不同,但立意都在整个中国建筑史,涉及史观、史法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明清建筑二论·斗拱的起源与发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1“40年左右”是一个颇有弹性的说法,在这里可以指35-45年之间。按照这个标准的话,这一段随笔包含三个“40年左右”。汉宝德先生现在已经是台湾建筑领域的泰斗了。而1969年(补注:当时据三联版称其初版于1969年,现在看不可信。经各大图书馆查找未见1969年版本,2014年第12期《建筑学报》有黄健敏先生整理的汉先生著作年表,认为《明清建筑二论》为台湾境与象出版社1972.6首版,1982年第二版,1988年第三版,似更加可信。附录于此供参考)他在写《明清建筑二论》时只有35岁。4年后他又写了《斗栱的起源与发展》,那时他也尚未到不惑之年。《明清建筑二论》针对的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营造学社一个几成定论的判断,即认为唐宋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发展的高峰,到明清走向衰落的观点。这个观点最早见于林徽因先生为《清式营造则例》写的“绪论”,出版于1934年,距离汉宝德先生的《明清建筑二论》的时间跨度也是“40年左右”。1991年,大陆的陈志华先生在《建筑师》杂志上的“北窗杂记”专栏撰文介绍了前一本书,使其在大陆的建筑史学界第一次被关注。而直到2014年,也就是这两本小册子在台湾出版后的“40年左右”,被合并为一本书,首次在大陆出版发行。从个人年龄来说,人生40年左右,阅历已增而血气犹存,既有充分而经得起质疑的知识储备又未失另立新说的锐气,正是建筑学术领域立论的最佳年龄。从观念流传的时间跨度来讲,40年左右足够长,长得如果把相距40年左右的两个时代并置在一起,甚至有恍若隔世之感;40年左右也足够短,短得可以回忆起很多细节,记得足够多的语境,保留着很多原汁原味的延续。这三个“40年左右”背后各种沧海桑田的时空变迁,以及其他参照学科关注重心的偏移形成了各种有趣的张力,在从今天回望新出版的《明清建筑二论•斗栱的起源与发展》时,都以各种方式呈现了出来。2有明显针对性的《明清建筑二论》常被理解为对中国营造学社,对梁林二先生的批评。然而,每一代人自有其历史使命和任务,上一代人的研究不该,事实上也无法成为下一代人进一步研究的包袱。汉宝德先生不是在推翻近40年前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成果,而是探讨在其外是否还存在新的空间和新的领域。与当时的中国大陆不同,20世纪60-70年代的台湾与海外建筑学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那个时候,梁林二先生开始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时代还没退出历史舞台的布扎建筑观念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遗产,现代主义的建筑观念与对其的质疑正在西方世界展开激烈争论。所有这些,在海外求学多年的汉宝德先生都看在眼里。而在建筑学整个学科和专业的观念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同时,台湾中国建筑史学科领域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着近40年前梁林二先生的思路。这种张力累积了40年之后,汉宝德先生这样的学者出现疑问和反思显得自然而然。功能的进步、对各种复杂要求的妥善满足、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思路,这是现代建筑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衡量尺度,为什么不能拿这个价值尺度去评价中国古建筑,而仍然将官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代表而忽视民间建筑,用类似“结构机能主义”的旧尺度来固守“明清建筑衰落”的定论呢?于是,第一论“明清文人系之建筑思想”便以此为基点产生了。汉先生并不了解上世纪50-60年代,以中国建筑研究室为代表的大陆中国建筑史学界的研究,最突出的成就恰恰在于地方风土建筑(民居)和园林等方面,而这些可以追溯到营造学社南迁时代的研究,事实上已突破了早期中国营造学社“重官式而轻民间”的研究框架。只是限于意识形态的束缚,价值观问题仍然无法充分展开讨论而已。而这些研究成果,也只能等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有条件得以陆续出版。而汉宝德先生在不掌握当时中国大陆新研究成果的情况下,靠对《园冶》和《长物志》两本书文本的解读归纳了明清江南建筑追求淡雅的观念中对材质物性的敏感、对人体尺度的关照、对复杂功能的应对、对物性引发的心理感应的重视和对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整体把握等,而这些,都是20世纪60年代世界建筑学领域都比较关注的理论问题。而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为衡量建筑发展的基本尺度,里面可以隐约读出汉宝德先生后来《大乘的建筑观》思路的萌芽。只是这时候,他关注的仍然是精英的观念,还不是《大乘的建筑观》所推崇的面向大众的文化。3如果说第一论将重心放在江南的话,第二论则回到了明清的官式建筑。这里,汉宝德先生使用“形式主义”作为回应梁林二先生的“结构机能主义”的武器。中国大陆多年的语境使“形式主义”成为至今被大家唯恐避之不及的贬义词,“形式”也常常被理解成兴之所至的感性产物,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形式作为视觉秩序的理性一面。而汉宝德先生这里所说的“形式主义”,概括起来就是对视觉秩序的追求。然而在笔者看来,梁林二先生被定义的“结构机能主义”实际与布扎建筑观念中“形式主义”密不可分。因为即使从“结构机能主义”视角探讨,明清建筑结构系统清晰明确并与装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分离,与唐宋建筑结构系统繁杂而以结构构件的美化作为主要的装饰思路,类似于文丘里的“鸭子”和“装饰棚屋”的对比,在“结构理性”方面至少也是各有千秋。辜鸿铭以来,中国学者对自身历史以往繁盛时代的眷恋,使唐宋逐渐成为比当下更加纯粹而值得怀念的中华文明极盛时期。而中国营造学社之前,对中国建筑史已经有较深入研究的日本建筑史家有意无意以日本法隆寺等古建筑作为基本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营造学社的判断。梁林二先生对斗栱“雄大”“豪劲”的赞美也与民国时代主流美学观念鉴于国势之弱而推崇阳刚精神有关。而以此价值观为基础推崇唐宋建筑,其屋面平缓、出檐深远,呈现水平向构图,无论是否自觉,却在很大程度上与赖特早期“草原式住宅”的审美相通。而汉宝德先生的第二论强调的则是与西方古典建筑,尤其是希腊神庙相关的纪念性特征,他强调,明清官式建筑斗栱饰带化、举架变高、推山和取消生起等特征加强了其如欧洲古典建筑那样的纪念性,所以不能认为是一种退化或者衰落。这个观点与梁林二先生相比,参照系统不同,很难说谁对谁错、孰优孰劣,但却开辟了另外的有趣视角。而收入此书的第二本小册子《斗栱的起源与发展》,就更加复杂一些。坦率地说,这本书很多立论武断之处颇多,又常常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然而,此文起码呈现出,很多早期实例所呈现的斗栱形态并不符合以结构理性作为斗栱起源的传统观点。如高颐墓阙上的斗栱重点不在支撑出跳,而出挑最多之处实际采用的是有装饰的斜撑;云冈石窟等六朝关于斗栱的材料主流是不出跳的一斗三升,与斗栱以支撑出跳为其主要发展驱动的思路不符;华栱出跳与昂似为两套本来平行发展的系统的一种整合……这些问题是存在的,即使汉先生解释的说服力不足,也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这里不再赘述。4梁林二先生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解释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生的建筑学科基本价值观念一致,而近40年后汉宝德先生的两本小册子,则以当时建筑学科受到重视的价值观重新审视中国建筑史。这不是推翻前人的结论,而是在已成为历史资源的前人成果之外,寻找自己和自己所属时代的位置。而从这两个小册子出版到现在,又是40年左右的时间过去了,建筑学领域的观念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者,怎么在与这有40年左右时间跨度,已成为历史资源的两本小册子的张力中,定位自己和自己所属的时代呢?
  •     在英雄山文化市场的东方学林书店扫书,误入一本相对专业的建筑史书籍——汉宝德的《明清建筑二论 斗拱的起源与发展》。本书的两个组成部分——原来是两本小册子的选题都颇见趣味。明清建筑历来被批为中国建筑史发展的低潮乃至衰退,而斗拱这一独特的中国木构建筑元素的流变也值得讨论。汉宝德关于明清建筑的论断颇有些振聋发聩,为明清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中正名的意味。他首先提醒大家注意区别官式建筑(北方)和士人建筑(南方)二者皆是建筑史的组成部分,由于文献的多寡的区别更多的研究目光投向了官式建筑,而忽略了“因势”的士人建筑。特别是明清士人建筑中对于人与建筑关系的巧妙思考甚至比“法式”更接近于现代的建筑学意义。此外,自林徽因以降,对于明清建筑的批评源自于一种唯结构主义论。如果从唯结构主义论,木构在唐宋已经达到高峰,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结构(砖石结构没有普及),明清建筑固然不能再有发展,能做的仅有形式上的精炼(Refinement)和装饰上的丰富。汉宝德特别重视文化史与艺术的紧密关系,准确说是政治意义、宗教意义通过官式建筑来体现。这就把建筑史的研究放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视野之中,明清中央集权的登峰造极,建筑的纪念性意义获得更多地关注,这本是木构建筑的软肋,宋至清的建筑发展在构思建筑的纪念性意义上确有创举,举架抬升了屋顶的坡度,推山使屋顶的垂直弯曲代替了水平弯曲(从视觉上看仍是更陡),生起的取消。种种改进都是迎合政治需求的形式上的改进,这些改进的意义是不应该忽视的。研究明清之际的佛教建筑,不可忽略的是佛教的世俗化和迷信化,因而在建筑功能本身也是为佛教活动服务的。言中国古木构建筑必称斗拱,斗拱是辅助出挑的木结构构件,但自探讨斗拱的起源就面临结构性和装饰性之争。林徽因的对于辽宋元明清的斗拱图解谓“有结构而装饰的”,未免是有些简单的论断。依据汉宝德的梳理,汉阙的斗拱就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装饰性特点,至六朝的一斗三升装饰意味更是明显。辽以后斗拱由柱头铺作转为补间铺作,连续条带式的装饰意味得以确立,斗拱的结构意义最终退场。一个值得注意的材料是营造学社在晋汾发现了两座斗拱与柱头完全脱离的元代建筑,不知是何原因敦使匠人突破规制,大胆地宣布了斗拱结构意义的死亡。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四十年前的论文啊。。。
  •     汉宝德老先生在建筑文化方面真的很强,无愧于台湾第一人之称。关于明清建筑二论斗拱都能讲出空间演变的因果。更牛之处还能融合西方建筑史一起点评。
  •     为梁刘建筑史的结构论提出问题,但似乎待解决还有距离
  •     经不起细推
  •     写得太不严谨,结论武断,尤其是斗拱的起源的那部分,根本没什么说服力。但毕竟算是一种说法。自梁林以降,明清建筑被视为结构功能退化,屋顶、柱、梁等形制僵化,力学要素萎缩成装饰之用,形式上也琐碎冗繁,失去了前朝雄壮厚重的质感,在斗栱上表现尤其明显。作者则认为,中国木结构建筑在结构上从未有什么“成熟时期”,结构的力学不合理是常态,梁林最推崇的唐宋建筑亦然,斗栱在木架构中始终担任有机的装饰作用,而并非结构功能为主。因此,木构架的美学性质应为其第一要素。明清建筑虽在实用性上显得冗繁笨拙,但在纪念性和装饰性上达到了最高峰。如屋顶坡度增大和庑殿顶的“推山制度”配合彩色的瓦面,突出了建筑最具肃穆性的屋顶和台基,使建筑的纪念性增强。而出檐减少、斗拱由柱头铺作变为补间铺作,则使其与额枋和飞檐形成均匀稳重的韵律感。
  •     这这这。。要出版了?
  •     外行人就想点个识别斗拱的技能点…《明清建筑二论》好看,沃林格形式意志的大思路,对各项形式变革的历史化与再评价,谈《园治》和《长物志》的部分论及文人对建筑的理想化倒是正好可以和最近上课讲到的geographical imagination相触发。
  •     反驳明清建筑退化论,很有启发!不过听说<斗拱>的论证算不得严谨。
  •     很有独到见解的书,在天朝一片梁林思路的统治下在读一点汉宝德这世界才和谐。 中国建筑在明清时期向仪式化发展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庙宇形制变化与宗教之社会地位的关系。 “斗拱从未达到真正成熟” “它始终是装饰” 但“结构与造型局恰到好处的时代从不曾有过”这句武断的话没有十分强大的论述,小小看不懂
  •     四星半。明清建筑二论尤其第二论很是精彩;斗栱起源一篇也提出了完全不同梁林体系的观点,很有启发,只是论证还不够充分,但这个方向好像没有见到有后来者跟进
  •     好喜欢。
  •     需要再去补一下斗拱知识再来细看。。然而对于多处强指斗拱以及梁柱结构发展受西方影响难以认同,唐前的海外交流是否会强大至影响建筑形制?以及在明清建筑二论中对于江南园林造景的主观性批评也感不适。然而对于中国斗拱体系的非结构性而视觉性作用的论断是相当的赞成的。
  •     旁征博引 不过提到的西方的例子有些许错误
  •     ia6f ro6fb pa7 d7 87f t7 86 r7 roa ta no7 pa6fb tgm o7f 9mg ia noa j6f 7j im7 r6a pa6 ro6fb rogfb 4m 5mf noa ea6 ro7fb ta ra roa ym tgm jm la6f y7f pm7 ea6 86 pa6f d7 ta c7 paf pafb ta t6fb rogfb t6g j6f r7 yg 4m eafb om6a ta noa ea6 roa ta ta lgfb noa t7 om6a ta la6f y7f pm7 ea6 roa ta ta im6f 47f y7f pa6f b7 5gfb 5a nom noa ym
  •     在明清建筑的发展和斗拱起源及意义上均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与梁林二人多有所异。斗拱的起源与发展一节脉络清晰,可谓佳作。不足之处则理论先行而论据多有欠缺。
  •     虽为随笔而论,但作者佐证自身概念的思路,作为一个门外汉有醍醐灌顶之感,受益颇多
  •     立论有些突兀不过很大胆。汉墓汉陶屋汉画像砖中位置居中的硕大的结构意义微乎其微的斗拱——>宗教意味、图腾崇拜、古埃及符号,真是令人脑洞大开!
  •     讲明清建筑那篇比较好看;讲斗拱起源也是猜测,亦无定论。
  •     十年之后重读此书,仍感到魏晋之前的建筑隐隐约约潜藏着很多有趣的问题。
  •     在来回北京的高铁上读完,虽然有些学术问题不甚明了,但就观点来说还是颇受启发
  •     本书所收两篇文章是汉宝德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代表作,前者驳斥了林徽因所谓的明清建筑史之没落,作者认为明清宫廷建筑开始出现纯粹装饰性的构件,以及在建筑形式上出现南北之别。南方的“儒匠”之创作更加自由,有“文人画”的色彩。后者探讨了斗拱的起源。要是源于汉代,而形成于唐末藩镇时期,立意颇为大胆。作者指出无论文化的表层多么倾向于恢复,文化演变的本质仍在时间与客观环境的影响下,有着推陈出新的意思。本书句句都是干货,是我上大学以来读完的第2200本书!
  •     迟到地读了斗栱的起源与发展……怎么说呢……立意勇力可嘉,论证实在武断……
  •     各种设想仍然颇具启发性 (顺便说句题外话……就现场感官来说 觉得明清建筑还是弱气了点 爱不起来噗
  •     在图书馆泡一天没看完,明天继续~与其说是对明清建筑的辩解,不如说是强调形式主义并不是没有存在的意义。很受启发
  •     极具批判性,启发性很强,国内对梁的重新认识越来越深入,再加上这几天听赵辰老师的讲课,对于建筑史观,革命性地有了新认识
  •     对斗拱部分很感兴趣
  •     一开始看得很高兴…后面看得我都要哭了…尚未入门者需谨慎对待此书
  •     提出一些新鲜的观点,看建筑史的角度和梁思成(我男神)和林徽因也不一样,汉宝德对他们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批判。书的后面部分看得吃力,因为有专业性,并且我也没见过实物。
  •     明清二论:一论文人系建筑思想,中国建筑的价值不仅限于结构,不宜重北轻南,也不宜重官轻民。南方文人中早已发展出类似现代功能主义的思想,但因文人的思想的弊端而未能发展出健全的建筑学;二论明清形式主义倾向,区分设计的逻辑和结构的逻辑。 斗拱的起源与发展:起源上,质疑斗拱在结构上有机,提出宗教来源说。屋顶曲线有功能上和象征义上的起源,昂的发展与其也有推演关系。 发展上,华拱和昂同时发展,华拱是中原最自然的做法,昂则发展于南方,两者的共存是地域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慢拱和补间铺作也是几乎同时发生的。
  •     2016年有次在帝都的三联书店看到买来的,17年1月看掉。实在能排进2016年买的十大好书。汉宝德从结构和力学的角度分析斗栱的起源与发展,正好契合我过去一年对建筑的兴趣也逐渐从外观设计转向结构工程。他的理论虽然有些天马行空,甚至有故意挑战梁思成、林徽因权威观点的感觉,却非常有启发性,对斗栱各部件的理解也加深了
  •     感觉略深奥了,需要有一定的基础,有些地方是看不懂的。论点很有创新,角度很有想法,但可能是年代太早,相关著作偏少,作者又不能深入大陆实地考察。很多内容感觉论据不足,不少都只是猜测阶段。随着现在两地开放,希望能沿着这个想法深入探讨。
  •     明清建筑二论 可谓是针对梁林二人代表的营造学社研究的一次批判,也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研究开端的批判。许多论点至今仍不无道理。 斗栱的起源和发展 有很多考证与实例支撑,但是我仍感觉着其中主观判断的成分有点多了
  •     需要专业背景,很多地方看不懂,我连椽檩梁都分不清就来挑战,是为不自量力orz 然而能看懂的部分已经极富趣味和启发性,好书
  •     这是汉宝德先生的成名作,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汉先生的建筑史融入了文化的味道,比梁思成、刘敦桢先生的严谨著作更具有亲和性
  •     汉宝德先生1969-1973年写的两篇代表作品的合集,首次在大陆发行。
  •     居然是近50年前的作品,相识恨晚。挑战斗拱结构在中国建筑的傲然独霸,更挑战斗拱界唐宋俩大哥的地位。"北方依法,南方因势";官家的vs民间的;没有最好的,只有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可是完美前怎么都会僵化呢)
  •     老一辈建筑历史学家让人感动的严谨治学态度。为明清建筑正名,也大胆对斗拱自始至终的装饰性做出批判。但语言较繁琐,论据不甚全面,需要我等慢慢完善。
  •     非常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明清建筑及斗拱的形成,对于南北朝期间的历史兴趣大增。
  •     去看应县木塔前买的书,斗拱真是要亲见才能体会那种震撼
  •     四十年前能獨闢蹊徑有此論斷,實在使人折服,其筆脈亦如唐之斗拱,壯大舒朗
  •     平心而论,算是给林徽因就明清建筑无甚进步这一观点松墙角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