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往事未付红尘》书评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9
ISBN:9787561330586
作者:章立凡
页数:388页

往事是否已湮没

同样是民国、文革时期的往事,比起《非常道》,我更喜欢《记忆:往事未付红尘》。前者是零零碎碎的史料罗列。后者,更多是身边人的追忆。往事未付红尘,说起自己熟知的人,说起他们不平常的经历,字字真情流露,令人感慨万千。历史总是无情的,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免不了凄惨的晚景。在强权面前,有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还有句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触动最深的是文化名人在文革的遭遇。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操纵面前,知识分子的操守、知识分子的矜持、清高,他们的学识已经一文不值。斯文扫地,人格和尊严被狠狠地践蹋在地。不仅没了自尊,没了话语权,连基本的生活条件,衣食住行都是非人待遇,生活境遇还不如重刑犯。他们何罪?虽则我有幸生活在一个相对民主和开通的年代,未曾经历过坎坷不平的政治黑暗,我的心,一样能体会到他们的悲怆和无助。“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社会的动荡啊,人还不如狗呢。文中,你还能体会到,文革的伤害将中华文脉深深截断。学富五车、怀揣珍宝的专家学者未能施展抱负。历史研究、文化研究统一于苏式政治范畴,学术的荒芜始于此。五四后,思想活跃、学贯中西的才子佳人们不复存在。人格独立的学者再无立足之地。后来之人,没有了前人的胆魄和学识,他们也不懂得如何自由呼吸。再后来,世风日益浮躁,追求俗世幸福,让腰包鼓些、再鼓些成了社会主流价值,学者们和家人也得吃饭坐车住房,他们不说“阿堵碍物”。他们说,这是我的价值的体现。遗世而独立,屈原是被贬了才知道他的气节,之前,他做大夫俸禄也是不薄的。

中国最后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

康同壁那篇很感人,一代才女与未出阁的女儿在北京城墙根的老宅里相依为命,躲不掉新社会风云突变的漩涡,一个拯救了北京古都的人物,最后连一家三人的坟墓都无处安放。章乃器那篇也不错,性情中人,玩古董,练气功,结了几次婚,做过李宗仁安徽主政的财政部长,新中国的粮食部长。特别是他退出救国会这件事,光明磊落,没错就是没错,你说我错了我就要跟你说个清楚,坚持到底。胡适那篇也还可以,胡适这个人比较复杂,特别是他跟蒋的关系,可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的为人。

含沙射影的往事回忆录

我最欣赏的只有黄万里那篇文字,章氏的书虽然文笔看起来还不错,但是里面总是充斥着一种怨气:或含沙射影,如“圣眷正隆”之类;或者就是借其他人的口表示种种不满;或者暗含讥讽,如翦伯赞那篇。章诒和和章立凡在不同的书里写了很多纪念康同璧母女的文字,“最后的贵族”云云,褒扬加同情,写得声情并茂。但是透过看似深情的文字,她们不过是在那个革命的年代里竭力保存旧日贵族或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而已。也许她们是善良且与世无争的,并在革命的年代遭受了种种压力;但是就其思想而言,说得好听是“遗世而独立”,说得不好听就是“遗老遗少”罢了。其思想境界和为国为民百折不挠坚持真理的黄万里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正如鲁迅所说:“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显然,黄万里才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看似优雅的康氏母女。

水平高低不齐

这本书是收编了好几个作者的文章,文字水平高低不齐,有些只是记录了逸闻,与当事人并无确切接触,仅凭他人的回忆来执笔,有点流与俗的感觉了。

记忆:往事未付红尘

没有借到往事并不如烟,但借到了这本往事未付红尘,倒像是姊妹篇。而编者也是称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为“小愚姐”的。当然还是那些悲惨的过去。但是历史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那么简单,尽管我们不能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其实,很多批判,确实是中肯的,但担上无节制的政治迫害甚至只是个人私怨以及变态心理的发泄时,那原本的思想上的论证也变得残酷无比。本来,那个时候就缺乏对彼此思想最基本的尊重,但到了“反右”“文革”的时候,这种不尊重甚至上升到了对人的生命的蔑视。这就是一场悲剧。同样的,作为一个学者和文人,他是应该有良心和良知的。翦伯赞是一个这样的人。建国后,作为党员的他一度“以论带史”,把本来纷繁复杂的历史做成公式化枯燥乏味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这里我无可讳言,大一的古代史课程上用的翦伯赞编的《中国史纲要》实在让人不忍逐读。但是让人佩服的是,那样枯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史料学方面成就仍然是巨大的。并且,它本身作为一个史学流派,也是有其生命力和生存空间的。但作为政治的工具时,马克思主义史学就进入了死胡同,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翦伯赞也是如此。他是一个硬骨头,确实如此。当他信奉马克思主义时,把在中国建立马克思主义史学为己任,力图导向整个中国史学研究的方向的时候,他是激进的,是极左的。我想,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都是如此的吧。总是睥睨万物舍我其谁的。他们本身可能也没有真正把学术和政治分开。但假若政治的暴力不干预的话,让这样的学术流派靠自己的实力与其他派别探讨争论,也是一件颇值得高兴的事,尽管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这批学者,让人看起来总觉得太幼稚,太自以为是,太一根筋了。但这也是一种学术的执著和可贵。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总是可贵的。只要这样的立场不要压迫另一个独立的人,不要强迫别人接受(如果没有暴力和权力的强加,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出现)。但翦伯赞终究走不到最后。他也被批判,而且作为共产党反被判作“反党”。但这样的冤屈并不在少数。也许要说,年轻气盛的时候翦伯赞得罪了不少人,他自己不也批判过向达等人么?这难道不是报应么?风水轮流转,今天终于轮到他自己了。但身为一个学者,他本身手里并不握有打击人迫害人的权力(尽管翦伯赞曾一度打击与他史学思想相对的人),而受迫害的原因,还是在于一个强行介入学术和文艺的政治和政府,还有制度。共产党的宪法虽然说得很好,但似乎仅仅停留在说得很好上面。翦老自杀了。也许是因为前后的落差吧。也许是知识分子的尊严吧。但最后一段时间,他终于回到了学者和文人的位置上,这也许是值得欣慰的。但这样的欣慰,却常常以慰叹为代价。就如同其他许多人一样。

部分还原历史应该具有的真相

部分还原历史应该具有的真相,这句话时写在封底的。透着编者的无奈与悲哀,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我们扔无法完全看到历史的真相,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多的当事人不在了,也许很多真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了。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以史为鉴,当我们对日本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对自己说那 ,60年代前后的那段日子,总是让人唏嘘不已,我们失去太多了,失去了时间,失去了机遇,失去了文化的根基,和传承他们的那些人。封底编者称他们是最后的贵族,是有些道理了,现在有更多的人比他们更有钱,但是那种气度与风骨却是无法比拟的,当你看到被打成右派后饱受折磨的章乃器、章伯均、罗隆基这些人在有机会离开中国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离开,这样的气度怎能不让人钦佩,他们都是真心热爱整个国家的,即使被迫害也没有选择良禽择木而栖。聂华苓写的胡适,章立凡写的康同壁,章怡和写的翦伯赞都非常好。章怡和对逼死翦伯赞的凶手巫中,这样写到 “受留党查看两年的处分,他大概还活着”是啊,他们是否大多数还活着,而那些不该死去的人死去了,这些活着的人是否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他们仍然心安理得的活着,甚至继续位高权重。不能真正面对历史真相,我们必将重蹈覆辙。

一点感想

小时候受的正统教育,使得我在阅读中看到那些48、49年被国民党杀害的革命烈士,就觉得可惜,差一点就能过上新中国的美好生活了。 到了大学后,渐渐的看了《往事未付红尘》之类的书,我便为那些49年未能离开大陆的知识分子遗憾了,一念之差,造成了后半生的悲惨命运。

眼看他起朱楼。。。

从去年到今年读了不少的书,似乎比在学校看的还勤。上学时总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浪费,对于时光,总是没有那么在意。但是今年来一直很忙,几乎没怎么读书,以至于床头堆了一尺多高的书。前一阵子出差,看了本《记忆往事未付红尘》,随手在机场买的,来回的旅途上,也就把这本近四百页的书看了八九分。讲的是一些民国、文革时期的往事,是名人但非逸事。头篇讲的就是陈独秀晚年落魄,客死异乡。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抹上浓重一笔的学者,晚年仅有的两箱手稿却被一个不知名的小贼所偷并焚毁,历史在这里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谁说小人物不能改变历史。第二个出场的是胡适。好像历史书上提到这个人,只是短短的数笔带过,并且冠以反动文人的名号。小时候单纯,说一是一,既然反动,自然没什么好东西,也就不甚了解。这篇文章讲的是胡适和老蒋交往的历史。作为一名崇尚自由的文人,他与老蒋的关系一直为人所诟病,该文重新梳理了他们的关系,为胡适“辩冤白谤”。天底下能独善其身的人何其少矣,或者像鲁迅一样早早撒手西去,或者像沈老一样从此不再舞文。自由何其难得。还有一篇文章是《乱世逸民》,讲述康同壁老人母女的点滴往事,笔触凄凉。康氏母女善良无私、与世无争,深居高墙大院内,却还是逃不过那场浩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又哪里来的国?

人物白描

书本上的人都是平面的,不同的平面搭接在一起,也就有了立体的形象。历史课本上的人物是如此的苍白,看了此书后,才觉得那些熟悉的名字不再只是符号,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在思想上生活上习惯上都有着或严重或微小的毛病,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个人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无论后人如何理解,他们其实是普通的真实的人。如果他们生活在当今,应该也是各界翘楚。而生于乱世变革中,从站在洪流最前线到落魄谷底,不知是个人的悲哀还是历史的幸运?

人物白描

书本上的人都是平面的,不同的平面搭接在一起,也就有了立体的形象。历史课本上的人物是如此的苍白,看了此书后,才觉得那些熟悉的名字不再只是符号,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在思想上生活上习惯上都有着或严重或微小的毛病,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个人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无论后人如何理解,他们其实是普通的真实的人。如果他们生活在当今,应该也是各界翘楚。而生于乱世变革中,从站在洪流最前线到落魄谷底,不知是个人的悲哀还是历史的幸运?

往事未付红尘

这些老知识分子的后代只能靠写些回忆的文字来表达心中见解,可叹。他们的父辈们是当时中国的精英,是国家的脊梁,可惜这些仅有的脊梁被拆迁办无情的焚毁了,无奈啊,在中国,真实的历史都是叫人伤感的。

那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

“一段啼血红尘的往事,几行支离破碎的记忆。”没有序言,也没有后记,封底上写着这句话。《记忆-往事未付红尘》记述了半个世纪前的一批中国知识分子:陈独秀、胡适、梁漱溟、张季鸾、陶行知、邵力子、章乃器、张东荪、康同璧、黄万里、胡风、张庚、翦伯赞。有的是后来研究者通过史料的整理和重述,有的是作为当事人后辈的回忆与评述。亲历者的叙述比之研究者的重现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其中章立凡写其父章乃器,写康同壁,党治国写乃师黄万里,章诒和写张庚,字里行间浸透着对往者的敬慕与追忆,其情悲处,观之不禁掩卷唏嘘。本书的努力不仅是“部分还原历史应该具有的真相”,更主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时代,告诉人们,在半个世纪前的中国,曾经存在着这样一批如此真诚地坚持着理想和信念的知识分子,告诉人们真正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风骨。高集在回忆姑父张季鸾时写道:“他不喜欢空喊口号,他总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靠着强大的逻辑力量,靠着缜密的推理,靠着带感情色彩的文笔来打动读者。”作为《大公报》的主创者,张季鸾办报的宗旨与“大公”二字相契,站在百姓和民族的立场上,不偏不倚,不倨不阿,真正体现出传媒对事件真实性的责任感,体现出传媒为民声的使命感。黄万里的子女在他九十寿诞时,在对宾客的感谢发言中说:“父亲留给我们最深的影响有哪些?他的人格魅力在哪里?首先是他的真诚:他只说真话,不说假话;他只会说真话,不会说假话。对学术观点是如此,在政治观点上也如此。对于有利于自己的事如此,对于不利于自己的事也如此。”一个有良心的科学家应该做的,就是以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实践来注解人生。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真诚,源于对民族和国家深重的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和真诚在现在受着高等教育的人身上却越来越少见了。

打四星属于折中评分

是文集形式,所以造成所选文章水平参差不齐。陈独秀,黄万里等的故事很好很出彩,看后令人唏嘘不已。但有些内容就弱了点,比如张东荪那篇,如果换个视角来写就更好了。总之算是本好书,呵呵。

国内版与香港版

昨天表弟去香港,买回来一本和本书一样的书,名字变了,但内容绝对增加了不少。这也许是国内版和香港版的根本不同吧!国内版的我已经读过了,香港版的还要等等再读。所以不能给予评论,但看标价,一本要100港纸,有点贵了。国内版的书写得很好,让我知道了许多名人故事,不仅满足我的窥视欲,而且还让我从书中人物的命运叹嘘不止,尤其是作者的态度,没有怨恨,没有诋毁,这也许是经历了大风大浪后难有的平静吧!喜欢了解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历史的人,都可以读一下。

往事已付红尘

很久以前看了一半,最近又拾起来从头看。看了第一篇陈独秀,不胜唏嘘。他26岁便扬名大江南北,对于共产主义在中国扎根所做的贡献少有人及,老年却落得这样的下场,让我想起了杜甫,因为传说他也是因为平时穷困,吃了一顿好的以后便归去了。人生之波谲云诡谁能预料?只有恨造就了他们的那个时代。再往后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曾经叱咤风云,最终悲壮地葬送于他们曾经深信并为之奋斗的主义和政权。把这一切怪罪于一个人肯定是片面的,铸成这个悲剧的集体并没有随着时代进步而变得好多少。为了过去的这些人物唏嘘的同时,更感慨于现时的无力。生活本已艰难,还是少看些这种文章,保存一些好心情生活吧。把黄万里这篇看了剩下的就不看了。


 记忆:往事未付红尘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