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现象大盘点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7
ISBN:9787806235775
作者:古远清
页数:364页

内容概要

古远清,男,汉族。广东梅县人。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系特聘教授。在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及吉隆坡出版有《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咬嚼”余秋雨》、《古远清自选集》等著作。多次赴台港澳及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讲学或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年,文化名人余秋雨状告他研究“文革”历史问题名誉侵权,索赔160万元人民币。这场官司被列为2002年中国文化官司榜首,与2003年8月以余秋雨自动放弃侵权指控和索赔而告终。

作者简介

本书汇编了学术界的不同看法和相关报道,并作了独到的评点,还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史料和证据,从而解构了余秋雨一贯“站在正面”的神话。这可谓是对十多年来“余秋雨现象”的总盘点,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对研究“文革”文化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004年夏天,余秋雨曾说要封笔,要彻底告别中国文化界,在海内外传媒上闹得沸沸扬扬。这是真的吗?这与学界对余秋雨散文的评价所经历的“从颂歌合唱到骂声如潮”的过程有无关系?余秋雨在“文革”中到底有无做过“四人帮”的御用写手?他是如何从“文化苦旅”迈向“法律苦旅”的?他的“法律苦旅”是“圆满结束”还是彻底破产?被称为“世界华文文化界最火暴的一件事”的余(秋雨)古(远清)官司,他是赢还是输?才思敏捷的他,文品和人品有无缺陷,有无顺手牵羊剽窃过别人的文章?他2004年扬言要“自杀”,是肉体自杀还是精神自杀?他的自传《借我一生》,有无改写、伪造他的“文革”历史?本书汇编了学术界的不同看法和相关报道,并作了独到的评点,还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史料和证据,从而解构了余秋雨一贯“站在正面”的神话。这可谓是对十多年来“余秋雨现象”的总盘点,不仅有史料价值,而且对研究“文革”文化也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余秋雨现象大盘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无论是作为一个文人,还是一个人,做人要讲究一点人品的。余秋雨的文章中诸多的错误我以前写过一点口水文章做过一点点的评点。而关于他整体的文风和他的文笔之类的却从未写过一点东西。比如有人说余秋雨是继承了中国散文的大成者。如果我一一批判的话,恐怕几千字是打不住的,而本人最近又十分懒惰,再加上事情很多,实在没太多时间一一批判。在这里举出一本其观点我基本认同,批判又比较全面的书:《余秋雨现象大盘点》(古远清编著)。作者也曾因在学术范围之内批判余秋雨而被后者告上了法庭,最后法庭以“法律不应当干涉正常的学术争论”为由宣判余秋雨败诉。书中比较详细的收录了很多批评余秋雨文章的人的东西,指出了余秋雨文章中错用语法,错用历史资料等很多错误的地方。除此之外,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余秋雨的文风进行了探讨,对“风景+典故+感慨式”的固定写作模式进行了讨论。另外,诸如余秋雨到深圳,说深圳会有“深圳学派”,会成为“中国文化桥头堡”,是“中国文化的集散地”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论。由此可见,陈丹青对余秋雨所做的“余秋雨给我感觉就像一无耻官僚”的评价是多么的入木三分啊。这其中重点可以看下266页的《余秋雨如何剽窃复旦老教授的成果》的文章,指出余秋雨的书中有一段400多字的东西和复旦老教授的文章一字不差。“引用” 和“剽窃”是两个概念。想帮余秋雨辩护的人我想还是先看下这篇文章为好。最后的最后。可以看下319页的《余秋雨的父亲到底有没有死》这篇文章,文章中对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说他父亲的死的前后矛盾之处展开了精辟分析,现节录其中一小部分如下:……2004年1月29日,余秋雨在《新闻晚报》回答孙立梅时说:“去年我父亲去世几天之后,我在他抽屉里发现他写的一些文字。”(《余秋雨:我早跟文化圈脱离了关系》)所谓的“去年”即2003年,这就是说余秋雨的父亲死于2003年。2004年6月11日,余秋雨在《青年报》上回答李清时说:两年前,父亲去世时,他的弟弟偶然在抽屉里发现了父亲留下的一批文字资料。(《余秋雨突围,《借我一生》全新实验“记忆文学”》)。这里的“两年前”即2002年,余秋雨的父亲死于2002年。……由于原文比较长,在这里我就不再截取。只截取其中的关键几句。在这里我想补充几句:一个人可能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记忆有些模糊,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以前的某一天、某一月发生的具体事情记忆的一清二楚,有时候发生一点错误也在所难免,不过对于一些重要的事件,肯定是记忆清晰的。例如你是哪年考上的大学的,你骨折了的话,又是在哪一年的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骨折的。余秋雨对于自己父亲的死竟然前后话语不一,一会说在2002年死的,一会又说在2003年死的。真让人不可思议。余秋雨的文章随意性很大,其中有很多漏洞。就像书的作者所说的,余秋雨的父亲不在人间是肯定的。问题出在传主用其父的死亡借题发挥,借他在“文革”中受迫害来掩盖自己在“文革”中伤害过他人。胡适的亲属看了余秋雨批胡适的文章以后,气得心脏病突发而病故,就是被余秋雨伤害的典型例子。关于其曾为“四人帮”领导下的小组“石一哥”的成员这件事情我本不想再提,可是已经写到这里,就顺便提几句:余秋雨至今不愿意承认自己在“石一哥”小组成员时的所作所为。本来在那个年代,很多事情迫于无奈,承认了也无妨,承认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别人自然会原谅你的。可是他不但不承认,还在《南方周末》披露余秋雨做过的一些坏事的时候,还曾经以自杀相威胁《南方周末》的主编们(据朱建国透漏可靠消息)。在“石一哥”小组其他健在的成员作证余秋雨曾经在“石一哥”的所作所为后,还是百般抵赖。可见其人品到达了怎样的程度。原本我想抽出时间写一篇《余秋雨简传》,无奈最近太忙,手头的资料也不够丰富,写这样一篇文章,查阅资料起码也要一个星期,虽然我以前看过很多关于余秋雨的东西。也由于另外一些事情实在没心情去写。所以直到今天也没动笔。幸好我偶然间看到了这本还算全面一点的书,推荐给大家。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资料很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