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城民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509774519
作者:施芸卿

内容概要

施芸卿,女,1983年10月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青年研究》编辑。曾就读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入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工作至今,期间曾赴挪威、台湾、德国参加学术会议并发言,赴日本、瑞典、瑞士、比利时等多国访问,并于2010年10月-12月在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心理学系做访问学者。

书籍目录

导 论 社会转型中的国家与个人
一 为何研究都市运动:社会转型的运动视角及独特进程
二 如何研究都市运动:公民的“中国式”生产
三 案例及方法
四 国家与个人的相互形塑
第一章 权利的抗争
一 一个私有小院的前世今生
二 从个人维权到区内动员
三 从区内动员到跨区整合
小 结
第二章 城市的政治
一 建构住房公有制:国家整合个人
二 经营城市:国家释放市场
三 城市奇迹与拆迁悖论:分化的两极
小 结
第三章 土地的奥秘
一 中国式“造城”:以公有制为起点的土地商品化
二 “开发带危改”: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土地经营
三 危改开发商:双重逻辑的载体
小 结
第四章 国家的拆分
一 国家-个人关系的另一种可能
二 两套国家-个人关系写照:拆迁的两种界定
三 国家-个人关系双轨分化:将地方政府推出国家框架
小 结
第五章 公民的锻造
一 自我边界的“选择性固化”与国家-个人关系重塑
二 公民的锻造:以权利理念固化自我边界
小 结
第六章 社会的生产
一 公民性的双重维度:公共性与契约性
二 社会的生产:横向联结与纵向呼应
三 抗争空间:营造和被形塑
小结
结 论 再造城与民
一 面对转型的“过程”:一个分析框架
二 在顺应中推动转型:一个“嵌套”式结构
三 从底层推动转型:“法”的全面运用
四 本书局限及今后研究
参考文献
附 录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列表
后 记

作者简介

“旧城的再造”与“公民的生产”构成《再造城民:旧城改造与都市运动中的国家与个人》两个前后呼应的部分,既记录了平城全面城市化初期的两段重要历史,又展现出社会变迁中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形塑。其间,“城”与“民”的再造,体现出 “中国式”的社会行动逻辑,也诠释了中国转型的独特进程。


 再造城民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编辑不太认真。 这正映射了当前中国维权运动特有的两难困境——在营造维权“抗争空间”的同时,中国的维权行动者必须时刻不忘生产维权的“合法性”——前者对国家权威构成一定程度上的挑战,后者则是对国家权威有意或无意地内化。(p.17)
  •     这位不是李健老婆吧。。。也只能是较差和还行之间
  •     还是国家与社会的老套路,运动仅限群众视角,系统化全面解释不足,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竟然没有一本马克思参考文献,分数送给这个个爱画图和爱文采的女生……
  •     可以作为史料留存。理论部分也让人大开眼界。所以还是好多书没读过……肖林来过成都,那时候并不知道他有这方面的研究。/ 2016.5.19读毕,这样的事情除了北京之外,还有其他地方有持续如此之久的维权行动么?理性而克制。可是对于信访的偏见太深。除此外,图表里显示的公民社会发展路径的最终目标,是往那个方向去的么?上次肖林来成都,还完全不知道有这方面的研究。鸣谢里提到郝彩虹,是同门师姐了,同时期的同门师姐,可惜未见过面。
  •     导论有点乱,但后面就可以看到很扎实的田野功夫,需要花费很多功夫去调研和组装,很重要的参考资料。
  •     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社会发展的进步
  •     对市民维权行动进行了一次很详细的梳理。本书从社会心理学入手,着眼于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心理变迁相互调试的过程,梳理了个体是如何一步步从大一统、包容性的社会结构进入个体边界清晰、追求主体平等的社会的历程~
  •     作者敢在皇城根下记录和回顾拆迁的黑历史,光凭这种勇气就值四星,剩下的给文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