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出版日期:2015-11-1
ISBN:9787509778174
作者:[美] 裴士鋒
页数:292页

内容概要

裴士锋(Stephen R. Platt),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其博士论文获颁瑟隆•费尔德奖(Theron Rockwell Field Prize)。目前执教于美国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著有《天国之秋》(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他大学时主修英语,因此大学毕业后以雅礼协会老师的身份在中国湖南待了两年。他的研究得到富布莱特计划、国家人文基金会、蒋经国基金会支持。目前他与妻女住在马萨诸塞州的格林费尔德。
译者简介
黄中宪,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专职翻译,译有《天国之秋》《明代宦官》《维梅尔的帽子》《大探险家》《帖木儿之后》《成吉思汗》《剑桥伊斯兰史》《非典型法国》等。
审校简介
谭伯牛,清史研究者,尤为关注太平天国战争及湘军、淮军历史,著有《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天下残局:断章取义说晚清》《湘军崛起:近世湖南人的奋斗史》。

书籍目录

导读
中文版自序
导论 为中国构想另一种未来
第一章 重新发掘王夫之
第二章 湖南复兴的基础
第三章 湖南维新运动
第四章 在日本重整旗鼓
第五章 湖南与清朝的覆灭
第六章 重建
第七章 毛泽东与湖南自治运动
跋 湖南与中国
致谢
注释
索引

作者简介

中国近代史上,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但史学研究却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本书不同于中国现代化是首都与通商口岸启迪内陆的普遍看法,而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思想改革与论述,牵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湖南是具有独特性格的地区,……既为更大国家的建造付出心力,也孕育出自己的身份认同。本书以多不胜数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写成,为发人所未发的一部力作。 ——拉纳•米特(Rana Mitter),《被遗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作者
湖南在中国历史舞台占有特殊地位长达一百多年,先是助政府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平乱之后大量湖南人成为封疆大吏,晚清改革时湖南成为主要的改革中心之一,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湖南贡献甚大,而在毛泽东主政的中国则有多位湖南人跻身最高领导阶层。
——柯文(Paul A. Cohen),《历史三调》(History in Three Keys)作者
关于民族概念的中国如何由内往外发展出来, 至今只得到局部的探索。裴士锋的专题性作品,以令人信服的笔法说明地方根源与民族果实的关系。他笔下的湖南以新且有效的方式说明了从帝国到民国的转变。
——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满洲人》(The Manchus)作者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作为湖南人,一直比较自豪本省近代中国涌现出来的伟人,比如毛泽东,曾国藩,左宗棠,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但对于湖南近代史的发展过程却不是很了解,通过这本书,倒是可以了解个大概。首先要说的是,作者是个外国人,翻译成中文后,读起来感觉不是很畅快。其次关于20世纪20年代后的内容实在太少了,而这个时期湖南涌现出来的人才事迹应该更为精彩。我的理解是全书是探讨影响湖南的思想根源和发展轨迹,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已经是开花结果,没有更多的更新了。最后书中有很多对书信或文章的大段解释,很影响阅读,到后面我就直接翻过去了。比较深的体会是,王夫之原来对我湘近代有如此大影响,堪称近代思想鼻祖,郭嵩焘竟然对我湘思想发展有如此贡献,堪称第一功臣,其他如谭嗣同,黄兴,杨昌济,蔡锷等人又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湖南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而他们都受到湖南维新思想的影响。另外,毛泽东早年提出过湖南独立,而当时他又很快转变了想法,迅速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还好有如此转变,否则近代中国会发展成啥样还真不好说了。
  •     湖南人作为一个族群凸显,是从我深入黑茶/边销茶历史时注意到的。左宗棠平西北回乱,一路杀到新疆,同时也把湖南商帮引入到丝路贸易中,这段商路自有汉唐以来,一直在陕甘商人的把持中,也有不少归化和暂住的西域商人,早期主要是粟特人,后来统称回人。陕甘商人体现在清末的茯茶贸易中,即东柜西柜,也就是汉人商帮和回人商帮两个体系。在西北回乱后左宗棠引入南柜-湖南商帮,一举占据了茯茶贸易的半壁江山。湖南商帮可以说追随湘军,以军需起家,最终进入各种利润丰厚的跨地区的国家管控贸易中。朱镕基的曾伯祖朱昌琳,号称湖南清末的首富,就是借着湘军东征先入淮盐业,后跟左宗棠入西北做南柜老大,进入茯茶边茶业发家的。粗粗翻翻湖南的商业历史,清末之前无大商家,没有闻名四方的商品。湖南人跟湖南商人一样, 自古都属于边陲化外,俗称湖南骡子。不仅仅是指湖南人的负气和激烈的性格,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体现。偌大湖南,作为楚地时,属于边陲。湖南人民至今引领为精神象征的屈原,其实是湖北人,因失势发配到蛮地湖南后,投江自尽的。屈子以下,晚清以上,湖南名人,一个手可以数出来。明清科举,湖南始终是倒数3名之内。非常好奇,岳麓书院的门联“惟楚有才”是怎么来的。本书指出了湖南人性格的最重要的历史根源:在楚地独领风骚的时候,湖南是楚地的落后边陲,到了帝国大一统,即使湖南从地理上不算边陲了,但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湖南还是不折不扣的边陲。因自卑而自负,因闭塞而负气倔强,湖南人民的心理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强化,至今未变。自太平天国湘军突起,湖南人在帝国的历史上每一个重要的关头和角色,都深深留下了湖南人的印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核心和实干家都是湖南人。本书将湖南人在近现代的崛起,归为船山遗产,完全是对中国文化和湖南性格的理解有误。船山的学术和精神,完全是皮毛而已。湖南人被压抑了几千年的性格,自湘军点起了湘江人民的雄心:湖南人从来都不是又傻又笨的骡子,我们是独挑天朝的脊梁。曾经争论不休的湖南自治论,也是从自卑到自负的大爆发的高潮。从大处着眼,作者慧眼指出了湖南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其内因无非在于船山遗产和湖南性格,外因则是湘军突起,给湖南人以更大的视野,将湖南人带到了国家政治舞台的核心。湘军之后的谭嗣同,黄兴和毛泽东都根植于在曾国藩,左宗棠的政治经济遗产。老外做史,眼量长远,也翻起了不少脚下石头。石头下埋藏的玩意儿宝物,也许作者不识,也许有意简省了,本书并未去挖掘这些石头下掩埋的珍玩。石头一:辛亥革命时期,湖南人是先锋也是主力,黄兴,宋教仁,蔡锷,杨度。。。。孙中山为何在民国历史里独占历史地位,也许从第三者袁世凯的话里能看出一些端倪:“孙氏志气高尚,见解亦超卓,但非实行家,徒居发起人之列而已。黄氏性质直,果于行事,然不免胆小识短,易受小人之欺”。这个石头下定有不少珍玩,有心人可以深耕一下。石头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豪杰已经不显山露水了,只是勉强晋身于京沪粤集团中。在这之前的几年中,毛泽东从一个旧民主主义者,甚至鼓吹湖南自治的湖独分子,怎样思维转变,混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这是我读此书时和作者共同翻起的另一大石头。毛泽东早期的历史有太多的大石头,1918追随杨昌济赴京到1921党的一大召开这一段时间里,几个关键词可以深度挖掘一下,杨昌济+章士钊+留法运动+两万大洋。两万大洋后,毛泽东回到长沙,和彭璜建立俄罗斯研究会和文化书社,形影不离。1921年两人失和之后,彭璜失踪,毛泽东和易礼容是彭璜在世的最后目击者。彭璜到底去哪了?这段时间是毛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其后虽经历千山万水,其志再未改变,也不用躲躲藏藏,涂涂改改了。原载:读后记https://www.choubb.com/?p=3208
  •     读书感慨外国人的奇思,出自于从小的研究式教育,培养出论文式的思维。回到本书内容,以王夫子为线贯穿历史,曾国藩、郭嵩焘---谭嗣同、陈天华---黄兴、蔡锷---谭延闿、赵锡恒----彭璜、MZD。从地方自治走向北京统一,开始自上而下,之后自下而上,最终明白政治讲求的。湖南确实是中国第一自治省,维续六年。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主革命确实为湖南人群领导。华兴会与同盟会的融合,地方青年团与共 产 国际融合。都经历着组织信仰的变革。全书围绕着船山学社70年的经历,出出进进几代人的历史,几代人从不同需要的角度各自塑造王夫之的性格,又是谁人之幸。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就是王夫之那一套嘛,还不如改名王夫之思想研究与发展好了
  •     视角新颖,启发很大
  •     属于湘人自己的历史,推荐给所有湖南同乡。
  •     全是流水涨~~书中说了些毛的思想转变,值得看看。
  •     现在这个中国真的变成一个现代社会现代国家了么,一场变故让人深深的知道,这个国家从根上仍然是一个农耕社会,法律的随意性让每一个公民都极度缺乏安全感。生也由得他,死也由得他。
  •     写的比《天国之秋》好看。愈发觉得天朝的现代化进程绝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代代人站在先辈的肩膀上,一步步艰难的往前走。王夫之思想的重要性,曾国藩奠基的重要性,从地方主义开始,不错的视角。
  •     晚清至民国的大部分中国历史,竟都和王夫之有关,这样的观点也是醉了。
  •     2016.11.19,不如天国之秋,但是了解了王夫之
  •     从清代到民国,一大票湖南人都在追求建立独立的湖南国,包括贵貓主席,只是后来你伟人不但选择了关心整个中国人的命运,还选择了投靠苏联人主导的共产国际。
  •     百年前的中国和现在是何其的想象
  •     火气大!
  •     挺好的,近代中国湖南的特性和思想变化,相对较为独立。
  •     应该说,是我读过的第一本论述中国省份的独立思潮的书。湖南人的视天下为己任的心态从近代史缘起到北伐战争结束,一直以来都有独立于中国其他省级政治实体的思潮,或许也因为这个,湖南的知识分子界出了很多政治家。全书以王船山的思想贯穿始终,为湖南的独立寻找思想上的根源,但是很好奇的是,在地方保护主义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贬义词的今天,为什么当时的思潮会对于各省独立(一直到北伐战争时的军阀割据)都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撇开中央政权软弱这一点不谈),而现在却对民族统一,政治实体的一致性持有强烈的执着?这是这本书没有解答的,也是这本书不需要解答的问题。PS:翻译真的很棒,不过之前看的译者译的《天国之秋》没有这本译得好。。
  •     王夫之—共产主义共济会创始人。本书以湖南人的省民自觉为例讨论两个重大命题,第一,中国民族主义在前清、民国、共和国的框架下的发展和关系是什么;第二,本部中国十八省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立建国的梦想及困境。
  •     于2017年2月14号,湖南长沙读毕。
  •     作为湖南人很值得一看
  •     好看,涨见识
  •     一种角度看湖南人对近代历史的影响,有点意思。就是不知道是否有删减.....毕竟....
  •     主要是描述近代湖南人的思想史变化,具体事例比较少,而且很多论据比较牵强。
  •     王夫之的重新发掘,湖南人的民族主义 这条线拉的挺纠结的,
  •     湖南的自治与统一,王夫之思想的延续,以及湖南人对国共两党的贡献。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入侵。最后中国终于被西方世界攻陷。
  •     预设立场和观点的味道太重,所谓“湖南独立思想”的表述牵强,要命的是作者对文言文的掌握实在粗浅。海外近现代中国研究里头,以在下有限的阅读量来看,还是孔飞力《叫魂》、史景迁《天国之子和世俗王朝》最为扎实、最有份量。
  •     修行15th,裴士锋真是个奇妙人物,他广受好评的天国之秋我看不入眼,这本乏人欣赏的书我却很激赏。大概是我底子不足,一度声浪震天的“湖南独立自治”声音与彭璜这位和毛并肩战斗良久后成政敌死因不明的重要人物我都毫无了解,以至于此书后半本读的极为受用。我想湖南自治独立应该是有湖南独特思想基础根源在的,其余省份包括安徽、湖北等革命重镇,都没有如此密集直白的独立呼声。湘人的家乡认同度很高啊,我也是半个湖南人,喜欢 此书
  •     湖南的精神源自明朝遗老王夫之,曾国藩的湘军体现了湖南人尚武,豪杰的特点。湖南区别于沿海省份,在清末保守,但在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影响下,比北京上海更早接触新思想。近代湖南一方面有杨昌济等人振兴教育的愿望,也有黄兴等人通过武力变革的想法。独立自治的愿望渗透了近代湖南精英阶层。毛泽东是其中后起之秀。作为一篇论文性质的评述,考究,文献严谨。
  •     作者的博士论文,精微尚不能查,好处是追寻广义上的事件和社会意义,以西人的眼光得以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这些人物。
  •     一般
  •     当然因为我是湖南人才买这本书的,哈哈,先辈确实牛逼,后生小子仰之敬之,可惜作者终究是外国人,对于王夫之的思想解读有点肤浅,不过书中关注到郭嵩焘的地位和角色,眼见很好,湖南人,加一星
  •     首先,我是爱湖南的。 是书名为: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从近代湖南人整理湖南先贤著作开始,然后重点停留在王船山,并且贯穿全书始终。我甚至认为书名叫:王船山与近现代湖南人,更为妥帖。全书以湖南人的“民族主义”为线索,以人物要节点,注重近代湖南人思想上的变化,从保守到进取开放到激进革命,湖南人确是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 尾注的形式让阅读过程中无法及时扩展背景知识,为是书的一个不妥之处。因为书中的注释对理解文章还是蛮重要的。
  •     原来湖南还有过湖南独立运动
  •     故乡
  •     一星给母校…
  •     一部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史。作者以王夫之的思想为引,勾勒出一条从郭嵩焘一直延续到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脉络。这种时强时弱的民族主义,忽而将湖南置于首位,忽而又将湖南置于中国之中,仅为其一部而做考量。这体现在从郭嵩焘到谭嗣同唐才常,再到黄兴等人的论述中:王夫之忽而成为湖南民族主义者,忽而又变成了一个拥护中国民族主义的湖南人。裴氏认为这是草根与自上而下两种民族主义并存的体现,但是我认为造成转折的社会原因与自身动机却并未展开充足的分析,有过于强调思想本身逻辑延续性的一面。
  •     湖南是个神奇的地方,但是到底有多神奇,本书还是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道不离器。精神的各种诠释,都是围绕外部环境的需求,就如同王夫之被反复解读成各种版本。
  •     像小说一样的思想史著作。
  •     老外写中国历史的最大好处就是客观,不会太过主观,也不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本书同样如此,这本书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去了解某一个历史人物,正如作者所说,我们往往只在意某一个历史人物而不会去关注他所在的地域,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去看待历史人物。同样,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也让我们知道有些在教科书上不会存在的历史。我书读的不多,最后作者的一些评论,有些不是很理解,有待于再次读书发掘。
  •     视角很独特 提供了看待中国革命的不同角度 让人感慨万端 但是也确实觉得同类对比有点少 为什么是湖南 同时王夫之是否真的影响巨大 今日湖南为什么没有觉得在政治上占有优势等等
  •     基本重现了王夫之在近代湖南的影响,串联起了湘籍风云人物
  •     以不同的视点,探索了清末到共和天朝建立前,部分革命领导者的思想中,王夫之对其的影响。当然,大部分是在湖南这个省份的认同上的。
  •     比较失望,比天国之秋差了不少。
  •     7分,也许太刻意的描绘湖南人的形象,而割裂了湖南人与当时整个中华民族的联系,有失偏颇
  •     依此书,湖南人在现代中国重要性的崛起,始于明朝遗老船山。船山不入清,著书无数后逸散。至重新发掘王夫之,成湘军将领意识形态,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奠定湖南人在中国政坛领袖地位。后郭嵩焘出使大不列颠,重整人心风俗,维新运动起。再至清朝覆灭,以毛大爹为代表的新湘军,仍以船山学说为指导。尊儒,反叛,改革,创新,奇迹的融合在一起。
  •     读完此书,作为作者的博士论文,通过二十万字揭示了湖南人与近代中国的关系,尤其是湖南强烈的民族主义,虽然这种主义而今已难觅踪影。
  •     更像一篇不错的论文,要撑起这个题目还是单薄了点。
  •     属于湖南人的湖南与属于中国汉族人的湖南;作为“地方自治”与作为“地方独立”的湖南乡土爱与乡土建设;patriotism的本体作为地方爱主义而非国家爱主义的思想轨迹与革(天/国/省)命波荡;nationalism在种族主义与地方主义之间的冲突、对立与妥协。。。壶篮人救国志/救省志。
  •     这次回湖南时读完的,和面试一样,都暴露出基础知识的不扎实。不过这种阅读体验很独特,尤其是站在湘江之畔想起使英归来却被阻上岸的郭筠仙,走在衡岳大地上想起生前隐迹深山死后却被重复发掘的王船山。
  •     虽是前人未竟的事业,作为湖南人,现在读起来仍热血沸腾。
  •     读了一半实在读不下去了,跟《天国之秋》水平相差太多。。。
  •     甲骨文丛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有些失望
  •     喜欢裴士锋的历史著作,机构清晰,逻辑缜密,又有细节。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