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做什么》书评

出版日期:2014-8-1
ISBN:9787510830230
作者:胡适
页数:216页

与其问我们能做什么,不如想想自己想做什么。

最近一直想写这本书的书评,但由于琐事多心情差,总也不能理清思路想明白要说啥,一拖再拖至今。其实,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很多,无非是看自己想不想做。就拿生活琐事举例,吃饭,我们可以吃米饭、吃馒头、吃面包、吃牛排、吃川菜、吃意大利面……所有的食物都可以满足我们饱腹的欲望,可你想吃什么呢?再比如,大学毕业了工作,除去技工有特定的要求之外,餐厅服务生、办公室内勤、快递收录员等等没有特殊技能要求的工作,能胜任的人很多,但你想做哪个呢?所以,能做什么也许没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想做什么。诚然,所谓的“想做什么”一定要建立在“能做”的基础上。很多时候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放弃。比如,对于身患绝症的亲人,我们可以选择让他继续接受医院那无用的治疗,除了忍受自身疾病带来的痛苦,还要忍受过度治疗的折磨;我们也可以选择放弃治疗,让他在相对舒适安逸的环境中,享受家人的陪伴,走过安静的日子。再比如,对刚刚失恋的人而言,我们可以沉浸在过去恋情的美好中,抑或终日诅咒失信的前任,也可以选择将感情深埋心底永不触及,再或者找回那个乐观美好的自己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能养活自己,是因为无法舍弃生命要无可奈何的活着;寻几个兴趣,是既无法舍弃生命也无法忍受独自一人的寂寞与孤独而无可奈何的出路。但,在此基础之上,有大把的可能让你随心选择。选一条悲苦纠结之路,抑或一条快乐坦途。胡适说:功不唐捐。所有做过的事,都会产生与其相适应的连锁反应。所以,只要有所作为,必定有所收获。所以,我们的每一个选择,也绝不会白白辜负了你的付出。愈加丰富的人生经历,只会让你愈加了解这世上还有那么多可想可做之事。我想尽量开心地过完我活着的每一天。我会为了这个目标,尽可能做到每一件我想做的事。

罗辑思维推荐书

这本书很有意义,如果想更多了解胡适、了解民国可以看看逻辑思维的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yNzQ3MTg4.html胡适的百年孤独 17。原来以为胡适是的观点只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多研究问题,少说点主义”、“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原来胡老先生的心胸还如此广博,远见如此卓绝!

成功靠我们自己一步步的去努力的

累就早点睡!很多人强调活的累,看到《拜金主义》这一章的时候才发现我还真不懂。想说以后不会逼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而是学点手艺也不错,能自己挣饭吃就好。没有谁的文章看完就能成功,都需要我们自己一步步的去努力的。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副题目“胡适与中国青年最真诚的分享”  胡适先生引用吴稚晖的《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里的三个信条:   第一,要自己能挣饭吃。   第二,不可抢别人的饭吃。   第三,要能想出法子来,开出生路来,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 三条要求好高,对我来说能做到第一条就很不容易了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并不适用于每个人,bcet6是什么?有一技之长,能自立就可以了。很是睿智。技多不压身,适应性很强的。落难都好缓,光买苦力气得过的多难。不但好的东西不朽,坏的东西也不朽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我们能做什么 : 胡适与中国青年最真诚的分享》——胡适文/onlineforever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说到了关于民国故事的话题。他的观点是,民国就那么几个人,那么几个事情,套上该有的逻辑与方式,也就这么点事情了,不值得你们大书特书的写这么多的文字来纪念。就我个人而言,民国出的那么多大师和翘楚,给了那个时代一些活络的氛围,至少你还能找到反对者,还能看得到比你更厉害的角色……这,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每个人都看得到努力的轨迹,也看得到每个人的能力被激活、被渲染。有时候我也会自问,到底民国人物与故事有何高深吸引人的地方呢?第一次听说胡适是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看的一篇关于历史往事的报道。故事说的胡适是中国获得博士最多的人之一,当时是说法是胡适有大约32个博士学位,包括部分荣誉博士学位(最近看到的资料显示其有大约36个博士学位)。这一个数据当时就震惊到我了,博士一直是比较高大上的追求,一个人竟然有这么多博士学位,那该是有多大能耐啊。后来看过胡适传记——《前生今世,何处适之》,传记是从胡适著名的那首诗歌《希望》开始的:这首诗简述了胡适的个人经历和成长轨迹,诗歌简明、节奏感非常强;以至于卓依婷唱出这首歌的时候,全世界都为之疯狂、叹服。胡适的一生是多彩的、丰富的,也是不羁的,自由的;蒋介石写给胡适的悼词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准确吧: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蒋介石第一句是解释舒适和江冬秀的假道德楷模的吗?第二句是几年五四运动的吗?太多准确的记录,直白的写就了胡适的一生,看来蒋公也不愧一个三十而初学后有成就的人了!在《逻辑思维》中,基本对半开的讲述了胡适的成就与失败。胡适的成就在哪里?胡适的失败有在哪里?个人觉得胡适的文章和观点都非常积极,从来没有消极过,这是一种非常向上的精神,如同这本《我们能做什么 : 胡适与中国青年最真诚的分享》中分享的观点与故事。我特别想重点推荐故事里面推论的两个观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做学术研究、做工作都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目前还没有看到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国学术研究发展中尊重与学习这一个原则,他们大多是贪污、腐败与抄袭上在学习这一条,就是“大胆假设不会被抓,求证贪污的可能极限”!第二条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一句话总结了这本书的所有观点。在《我们能做什么 : 胡适与中国青年最真诚的分享》中,应该大多是胡适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字集,并没有一个综合的主题或论点,书里面表达的观点较多,综合起来说就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通过这个方法从而回答了“我们能做什么”的问题。这个观点与方法放到“五四”的背景下,似乎有许多解释不通的问题;但时至今日也就不存在解释不的问题了。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就是说羡慕别人不如自己从现在开始动手实干,这句话与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颇有雷同。如果说“实干兴邦,空言误国”是国家策略,那么“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则是个人为人处事和主要的原则之一了。青年人总会或多或少的迷茫和不知所措,胡适说过的话适合“五四”的青年人,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也有可取之处。任谁说人生的迷茫是每个时代都会发生的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而解释和解决人生走出迷茫的方法却又是相对固定的、可以借鉴与学习的。读这本书中的解法,颇有几功效,总结成一句还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做自己的事情,研究一些问题,不要空谈那些什么主义。耳熟能详的《兰花草》愉悦了我们的记忆,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胡适当年的诗歌大作《希望》的原文吧。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个像样的梦

《人生问题》章节的最后总结部分:不但好的东西不朽,坏的东西也不朽,善不朽,恶亦不朽。一句好话可以影响无数人,一句坏话可以害死无数人。这就给我们一个人生标准,消极的我们不要害人,要懂得自己行为。积极的要使社会增加一点好处,总要叫人家得我一点好处。在回来说,人生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个像样子的梦。不要丢掉这梦,要好好去做!即算唱戏,也要好好去唱。在另外一篇文章《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里胡先生写到,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他也给青年开了三个方子,第一:“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二:“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第三:“你总得有一点信心。”佛语里有“福不唐捐”,在这里作者改成“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白白的丢了的。我们这代人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代,我们很难认同别人的观点。现在很多人都讨厌心里鸡汤,觉得别人说的都没用。其实仔细踏实下来,不难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答案。没有谁的文章看完就能成功,都需要我们自己一步步的去努力的,也只有我们能帮我们自己过好日子,实现自己的理想。

讲道理的人

1.感谢LJJ同学把这本书送给我。这算是我第一次收到意外的好书,也是我才疏学浅,没有读过胡适的大作,只听闻他的大名。2.民国时期,各种骂战,我之前倒是稍微看过一些,各种主张,也是有所耳闻,所以读到这样一本讲道理的书,还是觉得很诧异的。3.我现在这个年龄和境遇,读这本书,很有知遇之感。以前未经人事,稀里糊涂的过来了,到现在,需要为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去和这个社会,和自己的家庭亲人,甚至和自己爱的人去抗争和讲理,由此才觉得讲道理的艰难。4.书很薄,210页,内容不多,一天就看完了,现在一边看第二遍,一边写评论。书名不吸引我,我是看到书的封底上摘录的话,才对书里内容有兴趣的。“诸位,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反过来说,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对于纠结和迷惘于生活的意义已经近十年的我,这也算是一种答案。5.这虽然几乎是一个世纪之前写的文章和做的演讲,但现在看来,依然非常实用,丝毫没有,这是两个时代的感觉。6.开篇讲的是胡适一个朋友朱子平的事,朱子平问的问题很有意思:“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子,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而他实际的境况,其实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的。这样的故事,很沉重,养家糊口,在任何的年代都不容易。而在养家糊口之余,还想追求人生的意义,就更奢侈了。我本来期待胡适给朱子平一个回答,但是他没有,等我读完了整本书,我也认为,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只能留给想知道答案的人,自己去思考和解决。我想的,只是尽力避免流落到那种境地。7.胡适的整体思想,是十分积极的,有一点特别有意思的,是他认为普通人的影响也可以十分深远。很有劝人积极向善的意味。8.“福不唐捐”,这是佛经里的话,“功不唐捐”,这是胡适说的话。还有一句很热血的: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真真是热血青年,虽然他讲这话的时候,已经41岁了。)9.胡适一生相信自由主义,认为自由是前进的原动力。这一点我很赞同。10.我最喜欢的一点,是胡适说,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这种新态度可叫做“评判的态度”。包含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其现在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2)对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吗?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我喜欢这一点,主要是对于结婚的习俗,很多觉得没有意义。还有现在的婆媳关系和其它类型的和配偶父母的关系处理。如果都拿对方当独立的人看,相处会简单很多。但如果长辈总端着长辈的架子,就会很难处理。还有孝顺这个事情。这个问题,现在的社会已经相对比较宽容了。但是依然有很多父母,把子女当成自己的东西,认为自己有权决定子女的事情,如果子女自己做了不一样的选择,就认为子女不听话不孝。希望以后的社会,可以更尊重子女本身的选择。11.胡适对研究问题的益处,总结的很精辟,做学问或者做学术的,应该都会有同感。12.“有许多种中国方言,向来都没有见诸文字,或印刷出版,或做任何种文学的媒介或传播工具。可是基督教会为着传教,却第一次利用这些方言来翻译福音,后来甚至全译《新约》和一部分的《旧约》。”13.“因此我后来便时时告诫青年,劝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14.胡适关于离婚和剩女的看法,足以让如今的大多数人自觉汗颜。我看到这里,只能感慨,许多年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依然毫无改观。前几天和一个美国棕色皮肤的人聊天,他说他们国家的进步,是由很多的人去斗争和牺牲换来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婚姻法,可以由我们去改变。15.胡适评论禅宗(南宗),“整个儿所谓‘南宗’的运动全靠一串很成功的说谎造假。……那些惊人的编谎家、捏造家,真正值得赞颂,因为他们只靠巧妙的大谎竟做到了一个革命,打倒了五千万字的神圣经典。”16.“Thomas H. Huxley”说过:‘一个人一生中最神圣的行为就是口里讲,内心深感觉到这句话:“我相信某件事是实在的。”紧附在那个行为上的是人生存在世上一切最大的报酬和一切最严重的责罚。’”17.全书第四部分最有内涵。《我的信仰》很平实,差不多算胡适的自传,讲了一些他父亲母亲的内容,父母教育子女,言传身教很是重要,但同时,胡适也写了,他父亲也有不肖子,也是胡适异母的哥哥们。胡适这么平白的文章,实在很少见,平淡丰腴,非常难得。18.胡适介绍了一本自传,沈宗翰的《克难苦学记》,书本身和胡适的介绍,有点都在于平实不掩饰。用 胡适的话来说,就是“说老实话”。王小波有一个观点,就是很多人讲话,都会不自觉的在纳讲话税,会讲一些自己并没有想讲的话,比如《红楼梦》里两个小姑娘大半夜的在后花园里联句,联着联着就联到颂圣上面了,这当然不是小姑娘的问题,问题在于作者不自觉的在纳讲话税。讲老实话,大约也就是不纳讲话税的意思,也不用为尊者讳,所以讲到自己的家庭关系、父子关系,也可以讲得老实。也因为老实,所以亲切感人。19.看习惯了胡适讲道理的文字,忽然看到他追悼志摩的文,才知道这么理性的人,也有动感情的一面。只是忽然语气词多起来,感情强烈起来,反而觉得很不习惯。20.我应该去读读《克难苦学记》。

要自己能挣饭吃

忘了谁说的,有些东西你觉得你懂,真到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懂。我之前没有了解过拜金主义的意思,我一直觉得我知道这个什么意思,看到《拜金主义》这一章的时候才发现我还真不懂。这章是声援上海要开办的一家职业学校。胡适先生引用吴稚晖的《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里的三个信条:第一,要自己能挣饭吃。第二,不可抢别人的饭吃。第三,要能想出法子来,开出生路来,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我特别喜欢这话,我觉得特别务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可能是玩豆瓣时间长了,身边文艺青年太多,大家都想当编辑,当作家。踏实学个一技之长的人少了。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副题目“胡适与中国青年最真诚的分享”,觉得真是很真诚。我家里祖传养马,手艺很强的。到我爷爷这儿还很有市场,到我爸爸这还能吃饭,到我这儿就彻底没戏了。但是我还是会大概的口令,看几岁口。我爸始终觉得技不压身,不学白不学。有个一技之长,到什么地方都能换钱。我小时候有个磨剪子,磨刀的路过我家门口晕倒了,我爸妈看到以后扶起他,发现他饿晕了,给他喝了红糖水,给了他吃的。问了以后才知道他钱被偷了。我妈说给他点钱,让他回家,我爸说救急不救穷。用大队大喇叭广播了一下,说我们家门口有个磨剪子,磨刀的,谁家有需要可以过来。结果村里很多人来,那个人干了一天活儿,挣够了回家的路费。他走了以后我爸说,你看有个一技之长,落难都好缓,光买苦力气得过的多难。很多人强调活的累,其实只要踏踏实实学个自己喜欢的技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就能换种活法。忘了那位友邻说的,累就早点睡!

深度不止所见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 托尔斯泰熊培云曾经说过,“错过了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那么当下最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胡适读本是什么呢?继《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人生有何意义》之后第三本“胡适文学精选系列” 胡适文章新编《我们能做什么》(胡适与中国青年最真诚的分享),堪称最适合青年学生阅读的,囊括胡适脍炙人口的名篇,侧重青年人关心的思想境界、人生感悟和生活经验等问题。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共拥有36个博士学位。胡适一生跌宕起伏,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及董事、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研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中研院院长等职。本书讲到胡适希望以科学理论和人文传统,将国人变为有常态人生的、精神充实的现代人,告诉如何才能做到“一个人一生中最神圣的行为”,并与读者真诚分享:当人生陷入苦闷时,我们能做什么?我在读此书之前,对于胡适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学生时代课本上。最初吸引我的,是封面上写着如果一个人说不出来为什么要做这件事,那么这件事就是没有意义,只有说得出来,那这才是有意义。各篇均不长,二三页,内容却精致。对当下的即将走出校园的年轻人来说,错过了胡适,人生就可能多走很多弯路!胡适给即将离开校门,进入大世界的年轻人,一个随身防身救急之用药方。这个防身药方只有三味药:第一味药叫做“问题丹”。第二味药叫做“兴趣散”。第三味药叫做“信心汤”。.每个人离开学校,总得带一两个麻烦而有趣味的问题在身边作伴。问题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来源,活的学问活的知识,都是为了解答实际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困难而得来的。只要你有问题跟着你,你就不会懒惰了,你就会继续有智识上的长进了。学堂里的书,你带不走;仪器,你带不走;先生,他们不能跟你去,但是问题可以跟你走到天边!而往往现在的学生毕业了,学的知识全扔给老师,丢在校园,没有带走,因为他们没有问题,他们认为都掌握了,都会了,什么也不需要了。胡适告诉我们,每个人进入社会,总得多发展一点专门职业以外的兴趣,业余兴趣。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意儿。不是为吃饭而是心里喜欢做的,用闲暇时间做的,这种非职业的玩意儿,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思,有时候,一个人的业余活动也许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细想一下,现在的年轻人,业余兴趣是什么?能做的,爱做的业余活动是什么?抱着手机,看小说,上网,随便浏览网页。年轻人会说爬山、远足、钓鱼这些需要时间,工作忙碌没有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如果有时间在手机上看小说,估计拿本书看看五六页也不成问题。只看重视不重视不了,这些取决于大家的态度。胡适告诉我们: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生存在这个年头,看见的,听见的,往往都是可以叫我们悲观,失望的,有时候竟可以叫我们伤心,叫我们发疯。这个时代,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没有信心,我们真要发狂自杀了。高强度的工作,高负荷的压力,让现代的年青人,总是到处发牢骚。在拼爹妈的年代,叫我们情何以堪。这时胡适告诉我们,信心只有一句话:“努力不会白费”,没有一点努力是没有结果的。谈理想,谈道理的这些,总会有环境或是历史因素的局限性,受时代的影响,但是胡适站在了另一个高度上,来看到这些问题,在时至今日,这些倾心而谈的道理,这些一针见血的指出的问题,对我们时下的年青人仍是非常有用的。从学习中工作,从工作中学习。行中求知精益求精。

无数人的苦闷悲观,都由于当年期望太奢而努力不够。

本书中,胡适希望以科学理论和人文传统,将国人变为有常态人生的、精神充实的现代人,告诉你如何才能做到“一个人一生中最神圣的行为”,并与读者真诚分享:当人生陷入苦闷时,我们能做什么?看书的简介的时候,觉得说的有点过分,我始终觉得人不太可能脱离时代的局限,或者只有少数人能够站在别人看不到的角度观察社会,观察世界。读书的时候我发现,虽然是半个世纪之前的文章,但细细思考,竟然还是有道理的,甚至是很有道理的。当看到《青年人的苦闷》的时候,看到作者评述抗战胜利之后国家的困境原因,“如胜利之后敌人留下了多少大工厂,而我们没有技术人才去接收使用,继续生产,所以许多烟囟不冒烟了,机器上了锈,无数老百姓失业了!”在战争胜利的初期,国家的地位忽然抬高了,大家陷入了狂喜之中。而没有意识到我们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过了几年,青年们苦闷失望了!今日无数人的苦闷悲观,都由于当年期望太奢而努力不够。这个夏天里无数毕业就失业的青年们同样苦闷,他们在几年前考上大学的时候过于乐观,而忽视了进入大学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事要做。今日的苦闷悲观是之前的过度乐观造成的。熊培云曾经说过:“错过了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错过了胡适,人生就可能多走很多弯路!你可以不读经、不读史、不学国学,但你绝不能不读胡适!不知道别人读完怎么想的,我觉得读到那句作者引用的巴鲁克的“工作是把苦闷变成快乐的炼丹仙人。”我想是该换个角度看待工作的意义了。

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

民国气韵,高山仰止。当我们回望那个年代的那个群体的时候,一张张有趣有骨有料的面孔总会在意料之中迎头撞上来。孙传芳登门拜访马一浮,马大师脖子一拧:“告诉他,人在家,就是不见。”刘文典更是牛哄哄,不但不买蒋介石的帐,还指着老蒋的鼻子骂:“你就是个军阀!”老蒋火得扇他耳光,他冲上去就踢了老蒋的肚子。就这些别扭脑袋,个个学富五车。尚不论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的“三百年乃得一见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这些传奇人物中,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但也是争议最大的一位。就我所知,他的政治立场和家庭生活总被人们作为谈资。但是,当我认真读过他的这本杂文集《我们能做什么》的时候,不禁喟叹:大师不妄!之前读过的那个时期的白话文,总不免有些夹生,哩哩啦啦掺着些别扭,包括很多新诗都是这样。而胡适先生的文笔,真是清楚明白,文理皆美。通篇看不到文言文和白话文过渡中的摩擦和隔膜。如此看来,也就明白了人家为什么能挺直腰杆倡导白话文,卖什么吆喝什么,自己提倡什么就先做好什么。这一点,当真难能可贵。更为要紧的,也是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对胡适先生刮目相看的,是四个字“深入浅出”。现在一提学者、公知,铺天盖地就是理论和术语,就是满腹经纶。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彰显“学问”二字。早前看过几本书,满纸学问,仿佛古今中外所有高山大川的索引尽在其中,你不得不佩服对方的学识渊博。但是,忍着头痛揣着崇拜看下来,还真就找不到哪句话哪个观点是作者自己的。《我们能做什么》收录的三十余篇文章,从“青年人的苦闷”、“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我们能做什么”、“我的信仰”概述了一些作者对人生基本问题的论述。细细读来,晓白流畅,看着不温不火,但说理极其严密,逻辑上很难攻破,可以窥见胡先生的心思细密且思维严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行文通畅明白,中学以上的水平读起来绝无问题。谈到《青年人的苦闷》,他说:“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努力不够的当然结果。我们事事不如人:科学不如人,工业生产不如人,教育不如人,知识水准不如人,社会政治组织不如人;所以我们经过了八年的苦战,大破坏之后,恢复很不容易。” 胡先生不仅深刻地指出国家贫病的根源,更揪出了胜利后人们耽于欢乐的病因——最大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前几年太乐观了,大家都梦想“天亮”,都梦想一旦天亮之后就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有好日子过了!“在胜利的初期,国家的地位忽然抬高了,从一个垂亡的国家一跳就成了世界上第四强国了!大家在那狂喜的心境里,更不肯去想想坐稳那世界第四把交椅是多大困难的事业。天下那有科学落后,工业生产落后,政治经济社会组织事事落后的国家可以坐享世界第四强国的福分!”对于青年人的期望,更从社会的需要、与美国的对比中指出路径——“我现在还要把这句话赠送给一切悲观苦闷的青年朋友。社会国家需要你们做最大的努力,所以你们必须先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有用的东西,方才有资格为社会国家努力。”“我引巴鲁克先生的演说,要我们知道,美国在这极强盛极光荣的时候,他们远见的领袖还这样力劝全国人民努力工作。“工作是把苦闷变成快乐的炼丹仙人。”我们中国青年不应该想想这句话吗?”通篇看下来,水到渠成,没有一丝勉强说教。《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与之后的《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共同开出了人生的药方:问题丹——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兴趣散——总得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信心汤——你总得有一点信心。这些观点放在今时今日,按照现下年轻人所谓励志或者时尚的标准来看,绝不过时,一语中的。深奥的道理,硬是被胡先生讲成了浅显的大白话。只是,这样的白话,无色,有味。至于他提到的对新生活的理解即有意思的生活,对问题与主义的理解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均是确有见识的论断。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胡先生在《我的信仰》中对于自己家族中几代人的追述、对自己成长道路的回顾,尤其是十七岁嫁与他人做填房,又在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的他的母亲的一生,真情实感,动容动心。大师的是大师。胸有万顷,娓娓道来,却是云淡风轻,清香一缕。遥想当年真正的学者风范,当如是。需要赘述的是,由于本书是后人编撰的合集,选文中的重复确是难免,这一点,不容回避。

野火

 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都是我们这个民族努力不够的当然结果。我们事事不如人:科学不如人,工业生产不如人,教育不如人,知识水准不如人,社会政治组织不如人;所以我们经过了八年的苦战,大破坏之后,恢复很不容易。人家送兵船给我们,我们没有技术人才去驾驶。人家送工厂给我们,——如胜利之后敌人留下了多少大工厂,——而我们没有技术人才去接收使用,继续生产,所以许多烟囱不冒烟了,机器上了锈,无数老百姓失业了"" 他说:“工作是把苦闷变成快乐的炼丹仙人。”他又说:美国工人现在的工作时间太短了,不够应付世界的需要。他主张:如果不能回到每周六天,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至少要大家同心做到每周四十四小时的工作;不罢工,不停顿,才可以做出震惊全世界的工作成绩来""巴鲁克先生最后说:“我们必须认清:今天我们正在四面包围拢来的通货膨胀的危崖上,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工作。我们生产越多,生活费用就越减低;我们能购买的货物也就越加多,我们的剩余力量(物质的,经济的,精神的,)也就越容易积聚""在四十年前,有一天我到一外国人家去,出来时鞋带掉了,那外国人提醒了我,并告诉我系鞋带时,把结头底下转一弯就不会掉了,我记住了这句话,并又告诉许多人,如今这外国人是死了,但他这句话已发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孔夫子小时,有一位鲁国人说: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最伟大的人格,像耶稣孔子等。立功就是对社会有供献。立言包括思想和文学,最伟大的思想和文学都是不朽的""不但好的东西不朽,坏的东西也不朽,善不朽,恶亦不朽。一句好话可以影响无数人,一句坏话可以害死无数人。这就给我们一个人生标准,消极的我们不要害人,要懂得自己行为""没有做学问的环境,又谁能怪我们抛弃学问呢""救国的唯一大路是齐心合力的爱护我们的国家,把我们个人的聪明气力都充分发展出来好为她服务,为她尽忠。只有我们的力量都成为国家的力量之时才是国家得救之日。今日国家所以不能不忍辱,只是因为我们太不争气,太无力量。国家为我们忍辱,我们必须把国家的耻辱化成我们的骨血志气,使骨头硬,使血热,使志气坚忍刚毅,时时提撕惊醒自己,时时认定“人一能之,己十之;人百能之,己千之”的真理,时时训练自己要做一个有用有力量的人。救国是任重而道远的大事,没有捷径,没有躲懒的法子。""简单说来,拜金主义只有三个信条:  第一,要自己能挣饭吃。  第二,不可抢别人的饭吃。  第三,要能想出法子来,开出生路来,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孔教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孔教的价值。文学的评论只是要重新估定旧文学的价值。贞操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贞操的道德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旧戏的评论只是要重新估定旧戏在今日文学上的价值。礼教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古代的纲常礼教在今日还有什么价值。女子的问题只是要重新估定女子在社会上的价值。政府与无政府的讨论,财产私有与公有的讨论,也只是要重新估定政府与财产等等制度在今日社会的价值""时间是无穷的长 从地质学、生物学的研究,晓得时间是无穷的长,以前开口五千年,闭口五千年,以为目空一切;不料世界太阳系的存在,有几万万年的历史,地球也有几万万年,生物至少有几千万年,人类也有二三百万年,所以五千年占很小的地位。明白了时间之长,就可以看见各种进步的演变,不是上帝一刻可以造成的""勉强去学,对我说来实在是浪费,甚至愚蠢。因此我后来在公开讲演中,便时时告诫青年,劝他们对他们自己的学习前途的选择,千万不要以社会时尚或社会国家之需要为标准。他们应该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禀赋,作为选科的标准才是正确的""自立”的意义,只是要发展个人的才性,可以不倚赖别人,自己能独立生活,自己能替社会作事。中国古代传下来的心理,以为“妇人主中馈”;“男子治外,女子主内”;妇人称丈夫为“外子”,丈夫称妻子为“内助""自由结婚第一重要的条件,在于男女都须要有点处世的阅历,选择的眼光,方才可以不至受人欺骗,或受感情的欺骗,以致陷入痛苦的境遇,种下终身的悔恨。所以须要有法律规定的年限,以保护少年的男女""糊涂生活便是没有意思的生活。你做完了这种生活,回头一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干呢?”你自己也回答不出究竟为什么。  诸位,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人同畜生的分别,就在这个“为什么”上。你到万牲园里去看那白熊一天到晚摆来摆去不肯歇,那就是没有意思的生活。我们做了人,应该不要学那些畜生的生活。畜生的生活只是糊涂,只是胡混,只是不晓得自己为什么如此做。一个人做的事应该件件事回得出一个“为什么”。""假的个人主义——就是为我主义(Egoism) 他的性质是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群众的利益。""真的个人主义—就是个性主义(Individuality) 他的特性有两种:一是独立思想,不肯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肯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肯把别人的脑力当自己的脑力;二是个人对于自己思想信仰的结果要负完全责任,不怕权威,不怕监禁杀身,只认得真理,不认得个人的利害""可爱的男女少年!我们的旧村里我们可做的事业多得很咧!村上的鸦片烟灯还有多少?村上的吗啡针害死了多少人?村上缠脚的女子还有多少?村上的学堂成个什么样子?村上的绅士今年卖选票得了多少钱?村上的神庙香火还是怎样兴旺?村上的医生断送了几百条人命?村上的煤矿工人每日只拿到五个铜子,你知道吗?村上多少女工被贫穷逼去卖淫,你知道吗?村上的工厂没有避火的铁梯,昨天火起,烧死了一百多人,你知道吗?村上的童养媳妇被婆婆打断了一条腿,村上的绅士逼他的女儿饿死做烈女,你知道吗""  宪法规定普选,不分性别,不分教育程度,不计财产,只要满二十岁就有选举权,这是世界上最进步的制度,我们是迎头赶上了。但是我们选民的“能”不够,我们看见一个老太太来选举,竞选的人递给他三张片子,走到代书人面前,他不知道要选谁。另外我们看到一位瞎子来投票,这太感动人了,外国记者忙着替他照相,但是他也不知道选谁。有人建议他用手在候选人名单上任指一个,但他是盲人,连指的能力都没有,结果由他的小孙子在名单上随便点了一个,这是我们看见的,这是公开的,并没有人贿选。但结果是如此不合理""一个头脑受过训练的人在看一件事是用批判和客观的态度,而且也用适当的智识学问为凭依。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他一直都是好奇的,但是他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人。他并不仓卒的下结论,也不轻易的附和他人的意见,他宁愿耽搁一段时间,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证据后,才下结论""总而言之,一个受过训练的头脑,就是对于易陷入于偏见、武断和盲目接受传统与权威的陷阱,存有戒心和疑惧。同时,一个受过训练的脑筋绝不是消极或是毁灭性的。他怀疑人并不是喜欢怀疑的缘故;也并不是认为“所有的话都有可疑之处,所有的判断都有虚假之处”。他之所以怀疑是为了想确切相信一件事。为了要根据更坚固的证据和更健全的推理为基础,来建立或重新建立信仰"

我们究竟能做什么 又该做些什么

文/安诺 胡先生说,“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意儿。不是为了吃饭而是心里喜欢做的,用闲暇时间做的,这种非职业的玩意儿,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思,有时候,一个人的业务活动也许比他的职业更重要。”看胡先生的这本书,我一直在问,我能做什么,我又该做些什么,我的兴趣爱好在哪里,我目前的工作是不是足够养活自己。平常喜欢的是不是会一直喜欢下去。胡先生在书里提到很重要的几点,除了你自身的养活自己的工作以为,你还必须要有自己的兴趣,要时刻带着问题去生活去学习,要独立的生活和思考,要快乐的工作。  那就说说胡先生想要表达的几个重点。工作以外,我的兴趣是否能够支撑我的生活,对于一个工作稳定工资稳定但不高的人来说,时常想要寻求一份保证兴趣又保证收入的爱好,目前,我正在努力的尝试去做一些有偿无偿的兴趣,有偿无偿,最重要的还是,保有心底心底的那份喜欢和感动。  带着问题去学习。我问自己,看书是为了什么,写字是为了什么,我的生存又是为了什么,我能给自己给别人带来什么,看书是为了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也是自己和自己相处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让我感到自在轻松喜悦。写字,有时候会是一种感情的抒发,有时候又会变成一种情绪的蔓延。我写出来的东西,得到了外界的传播,别人家肯定或者否定,是不是会影响到一个人,下笔变的开始谨慎。我的生存,是早在二十几年前就注定好了,来到这个世界,并非偶然,我想给自己带来突破,给家人带来快乐安稳,给陌生人希望是温暖。  这是看完这本的书所想到的很多事情和问题。  胡先生《我们能做什么》虽然是说到早期青年人的苦恼,早期国内和国外的现状和见闻,但拿到今天来说,他们的苦恼,何尝不是我们现在的苦恼。这本书,虽然说的都是早期关于国情的文章,但是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有些道理即使是现在依然很适用,有种说到点子上的感觉,能一刀切到核心的问题。看这本书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给自己提问题。  胡先生在书中提到:一、要自己能挣钱吃饭。二、不可以抢别人的饭吃。三、要能自己想出法子来,开出生路来,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  我很赞同胡先生的第一句话,这也是胡先生在说里面说的独立,一个人要独立。第二句第三句,放在现在这个社会来说,可以说是大爱了,只是目前,少有人能来做到这两点了,观胡先生处的时期和现在早已不相同,怎么样才是不和别人抢饭,叫别人有挣饭钱吃的能力,我想,最关键的还是第一点,让自己有能力,让自己有别人抢不走的能力和知识。这样,不管别人努力,我们要扩充自己的本事和能力,即使被别人打倒,还可以再爬起来。  胡先生在这本书里面说到了很多很深刻的道理,从正面去理解,你可以把他想成是说一个国家,一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青年,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人才,需要什么样的制度,需要怎样的一种氛围来引导大家更好的把国家变得富强而繁荣。从侧面你可以理解他是再说,现在的青年,需要怎么样一种心态,怎样一种学习氛围,怎样的一种精神。  胡先生在书里说了很多,个人以为,这本书,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思考了很多从前并不在意也未深觉的想法。我想,一本书,不是片刻的流行,而是,多年之后,他的思想,仍需要学习,仍需要被关注。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史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且他的著作和他的绯闻一样闻名于世。但我只在上学期间,应付式的略读过他一些著作,现在都忘了书上讲的什么内容了。熊培云曾经说过:“错过了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错过了胡适,人生就可能多走很多弯路!你可以不读经、不读史、不学国学,但你绝不能不读胡适!对此,我深不以为然。半个世纪前老人的文章,那个动荡年代的“启智之书”,与我们这些当下的年轻人何干?于是,带着探寻的意味翻开这本书。人到了一定年龄,不自觉就要开始思考人生,回顾人生,特别是敏感如青年人。青年正处于成熟与不成熟的分水岭,他们一面沉湎于读书的乐趣和无忧,一面思考着半只脚终将迈入社会、为工作为生活奔波行走的将来。站在这个十字当口,人很容易就苦闷和迷惘了,甚至失望。胡适说:“今天无数人的苦闷和悲观,都由于当年期望太奢而努力不够。”虽然语境情景不一样,但道理却是异曲同工的。犹记得当年毕业的时候,想到找工作就头痛。不为别的,因为在上学的时候,总爱做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幻想,耽误了些许学业,满以为有几分文笔以后就能当大编导,退而求次也能当个小编辑、小作者,胡混两口饭吃。心傲的都快飞天上了。然而事实是,我非但当不成大编导,连编辑、作者都与我无关,立在就业的关口上,无情被拒都是常事,吃闭门羹堪比读的书一样多。真应了胡适那句:“最大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前几年太乐观了,大家都梦想‘天亮’,都梦想一旦天亮之后就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有好日子过了。”天有放晴,自然就有天阴的时候。年轻的我生活在父母满怀庇护之下,我是他们的天是他们的地,如珍如宝捧在手中不被欺负不必挨苦,使我一再自大地以为地球都围绕着我来转。可是为什么当时不懂:过分的庇护不但使我自以为是,更丧失了自我,自我的适应和自我的应变,认为一切尽在手中掌握着,万事不怕。然而世界之外,天外还有天。直到现在我的“美梦”终究还是被社会磨平了,也现实了。记得有人说过:你今天过得好不好,取决的不是明天的奋发图强,而是取决于昨天你努力不努力了!请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只是,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为自己努力真的就足够了吗?诚如胡适指出:第一,要自己能挣饭吃。 第二,不可抢别人的饭吃。 第三,要能想出法子来,开出生路来,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 第一点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只要多努力一把多付出一点,相信很多时候生活是不会辜负有心人的。而现在社会处处宣扬着“双赢”、“共赢”的理念,老一套的独大独裁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个企业尚且如此,更何况人性之美本就应该就如此,所以第二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然而难就难在第三点上。世间有一种爱叫帮助,但也有一种爱却叫施舍。俗语讲:“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世人只道这玫瑰的香气,但却忘了它身上刺人的荆棘,有时送了未必得到的一定是夸赞。所以“赠予”需要讲究方式,送人的时候别忘了把刺剥光。同样的,“开出生路来,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有一种馈赠叫“施舍”,也有一种馈赠叫“授人以鱼”,你会选择哪一种“赠予方式”呢?今天才发现胡适的书特有意思,如果再问:时下我们能做点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回头读读胡适的这本书吧!他教你的不仅是思想,还有境界、教你的不仅是生活经验,还有很多很多人生感悟!你终将懂得,懂得生活的意义、人生的意义。

胡适先生的文章极好,但编校者水平欠佳

这三星完全是给胡适先生的。胡适先生的文章和演讲固然是不错,是满满的正能量。但这书选编者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所选文章之间似乎关系不太,而且年代也各不相同,导致看的思维过于跳跃,前面一篇是说人生的哲悟,后一篇可能就成了政论,感觉文章选得支离破碎,没有连贯感。另外,在第一章和第四章各有一篇演讲,所说内容几乎是一样,都是讲毕业后求知的三种方法(现手边没书,不能具体指出)。另外,本书的编校质量也不高,发现了多处错别字,最明显一处是将University 写成了Liniversity。这类错误太影响阅读心情。

一些摘录

在看陈文茜《树,不在了》一书中,有一篇为《青年与中年胡适》。恰好前段时间我看了《我们能做什么》这本胡适文集摘录,把一些我认为有意思的句子摘录下来。1.《青年人的苦闷》:我们中国今日无数人的苦闷悲观,都由于当年期望太奢而努力不够。我们在今日必须深刻地了解:和平善后要比八年抗战困难的多多。大战时须要吃苦努力,胜利之后更要吃苦努力,才可能希望在十年二十年之中做到一点复兴的成绩。你想要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2.《人生问题》:善不朽,恶亦不朽。一句好话可以影响无数人,一句坏话可以害死无数人。这就给我们一个人生标准,消极的我们不要害人,要懂得自己行为。积极的要使这社会增加一点好处,总要叫人家得我一点好处。再回来说,人生就算是做梦,也要做一个像样子的梦。宋朝的政治家王安石有一首诗,题目是《梦》。说:“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定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不要丢掉这梦,要好好去做!即算是唱戏,也要好好去唱。3.《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实惠白白的丢了的。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下个不到的方向,你瞧!你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4.《拜金主义》:拜金主义只有三个信条:第一要自己能挣饭吃,第二不可抢别人的饭吃,第三要能想出法子来,开出生路来,叫别人有挣饭吃的机会。贫穷便是一切罪恶的来源。你自己想想,哪一件罪恶不是由于贫穷的?小偷,大盗,扒手,绑票,卖娼,贫贼,卖国,哪一件不是由于贫穷?5.《新生活》:新生活就是有意思的生活。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人同畜生的分别,就在这个“为什么”上。6.《少年中国之精神》:科学方法的要点:第一注重事实,第二注重假设,第三注重证实。少年中国的人生观,以我个人看来,该有以下几个要素:第一需要有批评的精神,随时随地都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第二需有冒险进取的精神,俗话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第三需要有社会写进的观念。7.《问题与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高谈主义,不研究问题的人,只是畏难求易,只是懒。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和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第一步工夫。

胡适-我们能做什么(一点笔记)

1.如何保持求知欲要有问题,发现问题,找到自己领域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你就会主动地创造出周围的学术氛围2.一些观点* 胡适的提倡大学教育要有思想,有学识,能够独立思考,能够以批判和怀疑的眼光看待事物,能够不以个人偏见,理性的态度对待事物,能用科学的思想来指导你遇到的困难,要时刻脑子里留有疑难问题,这样才能保持对知识的探索欲,才能真正保有做学术的欲望.另外,给了三副药方,(1) 带有问题 (2)培养工作之外的兴趣 (3)信心,分别讲述了一些例子来论证三个药方的重要性,还说应该要有冒险的进取精神,而不要静观。* 提倡人人都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科学有理有据的看待事物.* 在说到面对新生活,我们该做些什么的时候,提到一种是个人主义和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前者其实指的是重视自身的发展和学识的提高,做符合自己兴趣和天赋的事情,后者更加强调的是通过社会制度的改革,通过集体组织的力量,如掏粪主义..里面还补充阐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认为不管一个人能力强弱,富或贫,都能做对社会进步的事情,具体还说到了所谓的不朽理论,社会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群体,是互相影响的。* 谈到自由,他又说到自由思想的重要性,有“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是否自由是保持新鲜血液的灵魂所在. * 谈到女性,着中比较了中西方女性的不同特点,强调“超于贤妻良母型的女性”,表扬了西方女性自立,个性的特质* 谈到民族复兴,说到拜金主义和重整国固,所谓拜金主义不是说唯钱制上,这词在原来的意思是指第一为自己创造财路,第二,创造财路的途径是符合道德,合法化的,第三,尽可能的创造能够为他人创造财路的财路.重整国固就是切实分析国家历史,民族传统特色特点,在其中找到一般适用的救国之道.* 谈到中国传统,说道了古代文化的盛,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历程,以及怎么经历西方文化熏陶和物质文明的洗礼,以及西方文化与国内文化的冲突碰撞,说到了佛教教义的演化,还有西方基督教义为何不被国内广泛接受.* 谈到宗教,说到宗教的最大的作用在于教化世人超于自我,能够博爱,以一颗爱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 问题与主义,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主义的范围太广,结合当前互联网社会,少谈些技术热词,多研究些问题,比如如何提高天朝国的网速,还有比如随着云端服务计算的加强,以后基础服务,大的计算,数据处理等等都在云端完成,人们只需要拿个终端设备就可以开发,就可以使用任何产品,走在哪里都时刻同步,这也不就是所谓的物联网。想想都会感觉很cool。

别再错过胡适

高中时代读过一本讲五四“三圣”的书,是我对胡适发生了兴趣的起点。无可奈何,他在大陆被定义成资产阶级买办(或反动)文人,在中学教科书里几乎无其文章的踪迹。搜遍学校图书馆,只得《尝试集》与后人编选胡适散文一部。怎么说呢,阅读胡适的开头非常不好。读过《尝试集》的朋友都知道,胡适在新诗的成绩上实在糟糕,读来和唐朝张打油同志的作品无异,以至于成仿吾当时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诗之防御战》中把这位新文化运动领袖的诗作大骂一通,说胡诗不过“三家村里唱的猜谜歌”。当然这部诗集在文学史上意义重大,其贵在尝试,具有开先河之功,在此不赘述。再说那本散文选。让我久久难忘的是编辑导言,先言胡适的贡献不在散文创作,而是新文学的开创与奠基,然后开门见山直言胡适散文之弊,读来如饮白开水,(也有人说这是胡文特点“晓畅明白”)只有悼念亡友,记述母亲几篇可观。如此导言真的倒胃口(也可见编辑的诚实),顿失阅读的兴趣,最终只翻了几篇导言中推崇的文章(可知我当时多么易为外界左右)。特别印象深刻的一点,有两篇文章的内容几乎相似——胡适给大学毕业生“开药方”。当年觉着大人物也不过尔尔,也有词穷只能重复自己的时候。总之胡适给我的文学印象打了折扣。手头新书《我们能做什么》也选了类似的两篇文章(《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2)和《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1960)),今时今日读到,十多年前的阅读往事渐渐浮现,感慨万千。现在来看胡适的三味药——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总;得有一点信心——仍不失时代的意义。但对于选两篇内容高度相似的文章这一点,还是令我不满意。后来读到大学,我才有机会接触到许多胡适的作品,其实他最精彩的文章都集中在政论时评方面。胡适终身办报办刊,运用舆论介入政治生活,阐发其对时事独到的见解,深具启迪民智之功。当然知识分子自由论政只能发生在言论自由的社会,而目前大一统的威权时代根本听不到智识阶层的独立评论的声音,当局也不准许有不和谐的“杂音”出现,因此现在读一读胡适的时政评论仍不过时。这本《我们能做什么》所取文章多为胡氏的时评和演讲,从中不难看出胡作为一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比如他为文力倡范文正的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表明言论的自由和诤谏的自由为中国传统士人的天然道义和固有使命,义不容辞。胡适先生说“从国家与政府的立场看,言论的自由可以鼓励人人肯说:‘忧于未形,恐于未炽’的正论危言,来替代小人们天天歌功颂德、鼓吹升平的滥调。”在当时国民党党政军三位一体的年代,面对严苛的新闻审查制度,不啻一声沉重的呐喊。此书的编选特色是胡适为青年人谋划道路,真诚地分享与指点。譬如《青年人的苦闷》一文,其时正值国共内战胶着,民不聊生,一位青年去信胡适,提出的问题不可谓不急迫。但我们看到胡适只说要每个人努力的工作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便是为国家出力,这反映了胡适的政治思想,“他一贯提倡民主自由生活,赞成一点一滴的创进,却不主张采取过激的手段”。(李敖《胡适评传》)又极能体现胡适毕生服膺的“实验主义”,我们在书中的其他文章中也多有所见。再如《问题与主义》中“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是人所共知的胡适名言,甚至晚年胡适著文推荐《克难苦学记》,他的目的仍是倡导动手实干的精神,希望每个年轻人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不要空谈,“手脑并用的实地苦干”,方能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熊培云曾说,“错过了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 那么,请别再错过胡适!勘误:(部分而已,余下的错误还是让粗糙的文字编辑自找吧)P61 para1 line2 “竞有”应为“竟有”。P63 para2 line1,para6 line3、4 三处“二干”应为“二千”。P64 para3 line2 “为二”应为“为了”。P67 para2 line14 “入的幸福”应为“人的幸福”。P67 para2 line18 “控自然”应为“控制自然”。P83 para3 “立懦”应为“立儒”。P157 para5 “朱烹”应为“朱熹”。P162 para1 line2 “进日”应为“进曰”。P162 para1 line5 “蚊的”应为“蚊蚋”。P206 para2 line2 “Liniverse”应为“Universe”。另外,同样是胡适与青年人的分享,这本书编的远逊于《此间的少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4.1),但此书的营销手段却高明的多。PS:Thanks.@牛牛(http://www.douban.com/people/1125319/)2014/08/04、06、16、17

为了我们的理想做点什么

为了我们的理想做点什么——读《胡适我们能做什么》by/烟波浩渺看见众多友邻写的这本书的书评,把此书中的内容分析的透彻到位,我有些“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感觉,大家都把观点和书中内容写全了我该如何下笔去写。最早接触到胡适文章是缘由中学时期一位老师,他特别喜欢胡适,课外延时为我们介绍了胡适,但是那会因为考试要背诵什么民主、科学呀,很烦很苦恼,这一段并没有特别记住,时间一晃就过去,但是胡适那几句名言经还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宽容比自由更重要。再到后来接触到胡适是在自己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慢慢对他有些了解。胡适于1921年发表《〈红楼梦〉考证》,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旧红学而创立“自传说”新红学,成为一代红学宗师。关于其慷慨的为人,写在是在周汝昌的自传《红楼无限情》中,周汝昌自述那时还是一个年轻无名的学生,贸然去借胡适先生珍藏的《甲戌本石头记》,而胡先生竟然毫不迟疑地借出,用报纸包起来写了几个字,让朋友捎过去。拿到现在来说这珍本红楼梦价值连城,当时也是。如果这书在你手里,你肯借吗?不知道你肯不肯反正我不肯。别说珍本了,就是我喜欢三四十元的书都不舍得借。胡适说:“做人的成本是仁善,是不断地去帮助别人”。此话言出必行,毫无作假。他乐于解囊相助朋友、同乡、学生和那些向他求救的人,可他从不以慈善家自居,他对攫取权力和积累钱财没有丝毫兴趣。胡适的讲学和稿费收入在同行中自然是很高的,但也架不住他千金散尽的文人豪气。比如资助留学生林语堂。曾经很喜欢,现在还喜欢,胡适先生这片文章。铁骨铮铮之言论,他的文章透露着他的主张。“九一八”事件发生一年后,胡适发表《日本人应该醒醒了!》。他说“中国民族还是不会屈服的”,日本的暴行只会让中国变成“日本永久的敌人”,“日本人彻底忏悔侵略中国,是征服中国的唯一的办法”。《我们能做什么》这本书,以青年人的苦闷、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我们能做什么、我的信仰分为四个部分。摘选了胡适文章中主题相关的一部分文章。每一篇文章除去时间,单摘出来看,现在依旧是十分实用和适用。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很多励志的书,制定目标的书,和旧时的胡适讲得也没差多少,可见,原来青年们迷茫的问题,现在的青年依旧迷茫,以前没有的问题,现在更加多了。不知道我们现在的苦恼是之前的遗留没解决,还是砖上加瓦越积越多。关于人生目标、人生理想、求知欲方面,托尔斯泰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这一点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也表达自己的建议,他开出了三个药方:1.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总的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3.你总得有一点信心。我想人就要为自己的梦想做点什么,你求优秀就奔着优秀的路子坚持;你求生活安稳,就奔着踏踏实实的慢慢走,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你的选择,之后的日子也就能对自己说无怨无悔。所以胡适在演讲中这样说:人生的意味,全靠你自己的工作;你要它圆就圆,方就方,是有意味;因为真理无穷,趣味无穷,进步快活也无穷尽。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如今读来依然受教颇多。

看蒋介石与胡适的恩怨

胡适生活过三个时期: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者还是孩童,后者已老,和徐志摩、陈寅恪、赵元任一个时代的他,还是成功的少年出名。那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然而他几乎成了半个多世纪的神话——一个纵横学界、政界、文化界的偶像和伟人。我很关心他和蒋介石的两件事:1.民国首届大总统差点就是胡适。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蒋介石在南京召开“行宪”国民大会,选举总统、副总统,实现“还政于民”。他强烈推荐胡适做总统,他做行政院长,胡适的日记中也有记载:“蒋公(蒋介石)意欲宣布他自己不竞选总统,而提我为总统候选人。他自己愿做行政院长。我承认这是一个很聪明、很伟大的见解,可以一新国内外的耳目。我也承认蒋公是很诚恳的。他说:‘请适之先生拿出勇气来。’但我实无此勇气!” 2.1962年胡适逝世后,蒋介石送挽联:适之先生千古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可见,胡适对于当时思想、政治、文化的深厚影响。然而,在当天蒋介石的日记中记载:胡适,暴毙。“暴毙”两个字,可不是什么好词,可见蒋公对于胡适内心的抵触与厌恶。6月27日,胡适去世四个多月后,蒋介石又颁布褒扬令: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沈潜道义,浚瀹新知。学识宏通,令闻卓著。首倡国语文学,对于普及教育,发扬民智,收次甚宏。嗣讲学于寇深患急之地,团结学人,危身明志,正气凛然。抗战军兴,特膺驻美大使之命,竭虑殚精,折冲坛坫,勋猷懋着,诚信孔昭。胜利还都以后,仍以治学育才为职志,并膺选国民大会代表,弼成宪政,献替良多。近年受命出掌中央研究院,鞠躬尽瘁,罔自顾惜。遽闻溘逝,震悼殊深!综其平生,忠于谋国,孝以事亲,恕以待人,严以律己,诚以治学,恺悌劳谦,贞坚不拔,洵为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应予明令褒扬,用示政府笃念耆硕之至意。此令。       胡适总说:一个头脑受过训练的人在看一件事是用批判和客观的态度,而且也用适当的知识学问为凭依。他不容许偏见和个人的利益来影响他的判断,和左右他的观点。他一直都是好奇的,但是他绝对不会轻易相信人。他并不仓卒的下结论,也不轻易的附合他人的意见,他宁愿耽搁一段时间,一直等到他有充分的时间来查考事实和证据后,才下结论。总而言之,一个受过训练的头脑,就是对于易陷入于偏见、武断和盲目接受传统与权威的陷阱,存有戒心和疑惧。同时,一个受过训练的脑筋绝不是消极或是毁灭性的。他怀疑人并不是喜欢怀疑的缘故;也并不是认为“所有的话都有可疑之处,所有的判断都有虚假之处”。他之所以怀疑是为了确切相信一件事。为了要根据更坚固的证据和更健全的推理为基础,来建立或重新建立信仰。他和蒋公的连接与恩怨,我觉得差不都是因为他的德行与言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的独立意志让蒋公佩服,而不肯全然苟同蒋公的言行、政事又让蒋公唾恨,因为他坚持一个“头脑受过训练”人的准则,坚持“一个人一生中最神圣的行为”。

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主义还是那个主义

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考试题,有道怪题:“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出下联,孙行者大家都熟悉的很,孙猴是也,可考题还是考倒了莘莘学子,似乎最终只有三人答出,他们答的是“胡适之”,“孙”对“胡”(猢狲),“行”对“适”,“者”对“之”,但似乎这还不是标准答案,出乎了出题者的意料,“胡适之”的“胡”与“孙行者”的“孙”平仄不协(都是平声),最标准的答案应该是“祖冲之”。据说出题人是陈寅恪,他拟定的答案是祖冲之和王引之,倒也没有揶揄调侃胡适之心,即便有,这也成了文坛佳话。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倡导“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影响深远,这段故事可见一斑。胡适在中国公学任校长时曾做出了“尝试二集”,聘请了沈从文做老师,沈从文小学没毕业,现一举做了大学先生,自然是惊人之举,时沈从文正值生活上的困境,胡适先生聘他任教,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但这位先生自己始终摆脱不了从教的挫败感,新的不受人重视,旧派先生始终看不起。只有多年以后他才能客观看待这段经历,“在崩溃中的体力和精力由此恢复,从此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胡适自然有他的考量,不惟人情,不止善举,有他创办中国大学文科教育的先见之明,后来胡适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段经历,中国大学文科应该有研究和创作两条道路,中公的创作之风,是白薇、从文诸人所开,从文在中公最受学生爱戴,久而不衰。看了这些是不是有一点感动,大教育家就应该有这样开明的思想。评论一本书,却来说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我想我的用意,各位看官也清楚明白的很,这一点旧事分明是旧时月色,只为多引人读一点其时的文章。胡适先生是称得上著作等身的,这个大人物一直离我们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近的是总被人提及,想不知道都不行;远的是很少人知道他究竟写了些什么,他的文章远没有齐名的鲁迅文字深入人心。但还是不要忘了没有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我们现下的白话文,可能是另一个模样也未可知。“八不主义”到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很久以前,我在曾经的一位领导办公室看到了胡适的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直接摹的胡适手笔,字形瘦瘦长长的,透着点学者似的腼腆,我不禁哑然,因为和我印象中他的性格差别好大,可能就是当做静以修身的材料吧,这样也好。接下来说回《我们能做什么》这本书,这本胡适文章的选本分作四章,分别是:青年人的苦闷、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我们能做什么、我的信仰。选本中也没有选《四十自述》中那些著名文章。文字基本上遵循胡适的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原则,实打实的拎出一些问题,个个说解,咱们却不能说各个击破,因为这些问题现在仍然没有解决,六十年前的话,现在看来仍然准确的很。举一个小例:《我们能做什么》这篇文章里提到一句话特别有意思“第二是要不怕臭,努力扒粪,调查,揭发,总会使政治日渐清明。”这话说在以前,可能意义不大,个人力量终究有限,倒是现如今才在互联网的大旗下,日益燎原,当然扒粪者,自己被泼得满身,这也是很自然的了。胡适先生的文章真老实,绝不夸张。说中国人喜欢空谈主义,他的剖析结果是一个懒字,也许我不想把这些赖在民族性上,可似乎并不因懒如此,这些问题一时也说不清,想来还是读书就好,多读后多明白点东西,有一分才识,说一分话,才是真的。含英咀华的提拉出几处,说道说道,也就差不多了,更多的观点和感受,还得自己阅读中见。如此如彼,也讲不清楚什么,所以不妨学适之先生,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即便现如今问题还是那些问题,主义还是那个主义。


 我们能做什么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