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将死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1
ISBN:9787508639185
作者:[美]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页数:147页

内容概要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Christopher Hitchens,美国人,专栏作者、记者、评论员、随笔作家,《名利场》杂志、《石板》杂志、《新政治家》杂志、《纽约时报书评》和《大西洋月刊》等杂志的特约编辑、撰稿人,作品不计其数,还包括国 际畅销书 《神不伟大:宗教如何毒害一切》、《希奇22:回忆录》和《有待商榷》等。“全球百大公知”排名第五;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十大“入侵”美国的英国人。他于2011年12月15日逝世。去世一年多以来,几乎每周,他还在被《纽约时报》和其他媒体提及或引述。

书籍目录

前言——《名利场》杂志主编格里登·卡特
正文
后记——克里斯托弗妻子卡罗尔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

●生命,就是坚持信念,奋战到底!
●当代最狷狂的知识分子与作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记者、评论员,“全球百大公知”排名第五的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与癌共舞的生命读本。

●2012年美国十大好书之一,全美杂志专栏及评论奖!数月盘 踞全球畅销书排行榜,引 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等众多媒体关注。
●到底是妙笔生花、大快人心,还是魔鬼诅咒、该下地狱?英语世界最好的随笔作家的“死亡随笔”。

●许知远、周濂、贝小戎倾力推荐。
●希钦斯在书中直面死亡,用最真实、甚至是残酷的笔触,生动地记录了自被诊断罹患晚期食道癌以来自己的心路历程:他拒绝了宗教的慰藉,一面积极顽强地尝试各种治疗,一面又不得不直面和思考终将会到来的死亡,并将自己在这“垂死活着”的一年中的许多个人思考转化为哲学洞察,讲述一个人如何拒绝在未知面前畏缩,并以洞察的目光审视人类的困境,犀利的智慧贯穿始终。

☆这最后的文字,没有一丝伤感或自怜,是希钦斯最后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好的作品之一。
——格里登•卡特,《名利场》杂志主编
☆来世不存在的证据是,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没有从他的来世给我们送来他写的专栏、随笔、书籍,他的观感和论辩。最为接近希钦斯来世的文字的,就是《人之将死》。
——普利策奖得主、记者、评论家亨利•艾伦(Henry Allen)

☆那行云流水有如神助的文字从未弃他而去,他从未放弃写作这门手艺,他的执着充满热情。他是最完美的作家,最了不起的朋友。借用沃尔特•佩特那个著名的说法,他燃烧自己,“闪烁着宝石般灿烂而刚硬的光华”。直到最后。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
☆本书一反《最后的演讲》,不沉溺于感伤,希钦斯对于自己罹癌的探讨,就像探讨其他主题一样,深入追寻,几近冷酷的真实、幽默、睿智、直接,却又如此动人。最后未完成的手稿读来令人心碎,展现他奋战到底的决心。
──英国作家尼尔•汤普森(Neal Thompson)
☆无神论者如何面对死亡?希钦斯交出了完美的答卷。他拒绝展览,拒绝做戏,拒绝显得很庄重。他把自己当做描写死亡的工具,而不是把死亡当做描写自己的工具……在记录自己生命最后的日子时,希钦斯没有诉诸他的英式幽默来回避这一艰难的主题,他没有让反讽或幽默盖过实事求是的风头。他没有用他的喜剧天才来躲避直面、省察、描述死亡。他获得精彩,死得从容。
——《三联生活周刊》贝小戎

☆希钦斯的文章不可不读。他是一位多方取材的知识分子,不论你喜欢他或讨厌他,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聪明才智。
——《人物》杂志(People)

☆本书带有一种忧郁的讽刺,它让我们这时代最棒的评论家得以亲触最难以驾驭的主题:和死神搏斗,可偏偏那是一场我们所有人终究会输掉的战役。
——《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

☆希钦斯就是希钦斯,好战、有胆量、自始至终都带批判思考……本书最卓越的部分,是希钦斯记载下生命消逝的特质。
——《洛杉矶时报》(The Los Angeles Times)
☆本书前七章就像希钦斯其他作品一般优异,其心坚定,才气高超。而最后一章则是他生前未完成的写作片段,是他在临终阶段于加护病房所写,生动又触动人心,令人难忘。
——《纽约时报》周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Sunday Book Review)

☆这是一本独特的小书,既非完全的回忆录,也不是对疾病的深思……更像是一种真实的讽刺。它是如此慷慨、如此人性,仿佛是一个垂死的男人说了一个故事,开了一个玩笑。
——图书论坛网站(www.bookforum.com)
2010年6月8日,在巡回推介畅销回忆录《希奇22:回忆录》时,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在纽约的酒店房间里感到胸部剧痛。就像他在《名利场》杂志的专栏中写道的:他突然发现自己被护送着“从健康人的国度穿越蛮荒的边界,到达病患之地”。他写了关于自己患病的系列专栏,获奖无数,这是其中的第一篇。后来的19个月,直至他2011年12月15日在休斯敦逝世,希钦斯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精彩的政论文章和文化评述,他在极端情况下仍然出产上乘作品的能力令读者震惊。
在与食道癌作战的苦难历程中,希钦斯坚决勇敢地拒绝宗教的慰藉,宁愿直视死亡。他以锐利生动的笔触描述疼痛,讨论种种禁忌,探索疾病如何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经历和我们与周遭世界的关系。他的讲述引人入胜。当癌症侵略他的身体,逼迫他努力去理解死亡之谜,他把个人的境遇转化为哲学的沉思,并拥抱一切的人类情感。
《人之将死》是一个榜样,它讲述一个人如何拒绝在未知面前畏缩,并以洞察的目光审视人类的困境。希钦斯的自白简洁生动,犀利的智慧贯穿始终。这是一部英勇而清醒的文学作品,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


 人之将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最狷狂的作家”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的“死亡”随笔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供职的《名利场》杂志有一个著名的栏目“普鲁斯特问卷”,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你愿意怎么死去”?大部分人都希望安然、无痛苦地死去。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说:“死于没有痛苦的疾病”,美国家政女王玛莎·斯图尔特说:“没有痛苦地死去”,影星迈克尔·道格拉斯说:“平静地死去”,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说:“速死(quickly)”;影星罗伯特·德尼罗说:“在睡梦中死去。”□书评人 贝小戎  你愿意怎样死去?  你愿意怎样死去?2010年5月,希钦斯的回答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在打架或背诵时(或者无所事事)” 。一个月后的他被诊断患上了癌症,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被送进了肿瘤国。“新的国度以令人愉快的方式向我敞开。人人都带着鼓励的笑容。那里洋溢着一种广泛的平等精神……这个国度有自己的语言,一种成功做到既枯燥又难懂的混合语,包括像昂丹司琼这种抗恶心剂的药名……无论生命是哪种比赛,我都已经极其突然地成为了决赛选手。”  从确诊到病逝,中间只有19个月。希钦斯在《人之将死》中记述了他经历的病痛、治疗过程和他对死亡的思考,以及对医学、医生和医院的看法。患病后,他的体重几乎减掉了三分之一。“每次必须吞咽的时候,地狱般的疼痛如潮水一样涌上我的喉咙,高潮时的感觉是后腰仿佛被骡子踢了一下。抽血的医生坐下来,拿着我的手或手腕叹气。红紫的肿块和斑痕清晰可见,跟瘾君子的手臂没有两样。一条条静脉陷在各自的凹槽里,要么是空的,要么是扁的。”  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希钦斯积极去治疗,但他的癌症已经到了第四期,“什么是第四期?就是没有第五期了。”面对死亡,他没有“多愁善感、自艾自怜”,在确诊患上癌症后,他说:“对于为何偏偏是我这一愚蠢的问题,宇宙都懒得答一句,为何不可以是你?”他也不是积极地跟病魔做斗争,虽然他称得上是一个斗士,但他最反感跟疾病做斗争这种说法,“你只会感到彻底的被动与无能,像水里的糖块一样毫无反抗地渐渐融化。”希钦斯学到的是,不要希望有尊严地死。  直面死亡:他竭尽所能地活着  《人之将死》的后记是希钦斯的遗孀卡罗尔·布鲁写的,感人至深且显示出她很有才华:“那是纽约初夏的一个寻常的夜晚。那一天是2010年6月8日。我在东93街以最快的速度飞奔,看到穿着白西装的他,我充满了快乐和兴奋。他光彩夺目。他也生命垂危,虽然我们那时还不知道……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旧的那个,再也不美丽,但尚未消失;新的那个,我们除了害怕它之外,对它并不了解,这个世界还没有到来。新的世界持续了19个月。在这段他称为活着的垂死之日,他坚持要活下去,他的宗旨、他的身体和哲学竭尽所能地活着。”  住院期间,因为喉咙插着管子而无法说话时,希钦斯给妻子写过许多纸条,他问孩子的情况,写下他要妻子从家里带过来的书,“尼采、门肯、切斯特顿。可能在同一个袋子里。抽屉里找找!楼上楼下都找找。”一天晚上,一位好朋友从纽约过来,希钦斯在笔记板上写道:“我会待在休斯敦,直到痊愈。之后我会带着家人去百慕大度假。”“第二天早上,医生把管子拔掉后,我走进他的病房,看到他在微笑,他狐狸一样地冲我咧嘴笑。纪念日快乐!他喊道。一位护士拿着一小块白色的蛋糕、纸杯和塑料叉子走进来……”  在希钦斯的一生中,糟糕的状况,除了他母亲的自杀之外,一般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他选择亲身体验痛苦以便去写新闻报道。他访问过阵地,体验过水刑。但你不能说希钦斯选择了癌症,除非你像一个清教徒一样,认为有些癌症患者是通过抽烟、喝酒来自杀。  希钦斯的父亲79岁死于食道癌,希钦斯被确诊患上同样的病时只有61岁。显然他愿意为活着付出一切。“我已经制定好了下一个十年计划。我真的不会活着看到我的孩子结婚吗?不会活着看到世贸中心再次崛起?不会活着读——如果写不了的话——基辛格和约瑟夫·拉辛格的讣告?”  他诚实地写道:“当你跟其他临终者坐在一间屋子里,好心人拿着一袋子毒药,注射进你的胳膊,你绝不会联想到热烈的士兵或革命的画面。”头发因为治疗而脱落,他却高兴地发现,“像两块大陆一样的胸毛并未枯萎,但许多地方因为开刀而被剃掉,现在看上去很斑驳。”  至死都是一个无神论者  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希钦斯一些没有成文的笔记。“一直对我的思维能力和斯多葛派的唯物主义感到自豪。我不是拥有躯体,我就是一具躯体。”“毫不费力地瘦了14磅。终于瘦了。但没有感到自己变轻,因为走向冰箱就像一次强行军……也有助于睡眠,但帮助睡眠的东西和打盹都是浪费生命,因为将来肯定会有很多没有意识的时候。”“再也不用假装年轻了。从现在起,艰难地保持清醒。过去注意奥威尔和王尔德等人的生卒日期。现在可能只能活伊夫林·沃那么长了。”(伊夫林·沃:1903-1966)“头晕地觉得自己在被往前踢:被发射向终点。努力不去想我的肿瘤,那也就是什么都不想。”“身体从可靠的朋友变得中立,然后叛变你……”  他说食道癌对他身体最残忍的戕害是,将夺去他的嗓音。有人送了他一张莱昂纳多·科恩的CD,他觉得科恩的嗓音很特别,他写的歌只能由他自己来演唱。“人类是唯一可以纯粹为了快感和娱乐而发出声音的动物,声音加上理性和幽默能产生更高的综合。”  在感性地记录自己身体的变化之余,希钦斯依旧保持批判的锋芒。遭到他鄙视的对象包括:许诺来生的宗教;心理学家的垂死五阶段论;做“最后的演讲”的教授兰迪,兰迪的临终告别“甜得需要打一针胰岛素你才受得了”。直到临终前,他对宗教仍然很尖刻:“如果我皈依基督教的话,那是因为,最好死掉的是一个信徒而非一位无神论者。”  希钦斯的早逝令许多人扼腕。《纽约时报》的书评说他是一个天才,博学、风趣、雄辩、文笔好。普利策奖得主亨利·艾伦写道:“来世不存在的证据是,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没有从他的来世给我们送来他写的专栏、随笔、书籍。最为接近希钦斯来世的文字,是104页的《人之将死》。”  【希钦斯作品】  《为什么奥威尔很重要》(Why Orwell Matters)  因为“棱镜门”事件,英国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在海外又热了起来。事实上,奥威尔的作品和当今的现实从未远离。希钦斯在《为什么奥威尔很重要》中考察了奥威尔关于法西斯主义、帝国、女性主义等问题种种观点,他对奥威尔既有仰慕、又有批评,既同情、又有挑战。希钦斯在这本书中试图告诉读者的是,奥威尔没有过时,并且或许永远都不会过时。  《上帝并不伟大:宗教怎样毒害了一切》(God Is Not Great: How Religion Poisons Everything)  作为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希钦斯曾在无数公开场合发表冒犯上帝的言论。在《上帝并不伟大》这本书中,希钦斯通过对大量典籍和历史事件的解读,指出一神论的宗教对人类社会的危险,主张将人类生活奠基于科学和理性之上。和希钦斯的大多数著作一样,本书中混合了希钦斯式的博学、清晰和好战,以及偶尔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激情。  《有待商榷: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文集》(Arguably: Essays by Christopher Hitchens)  这本厚800页的文集《有待有榷》是希钦斯各个时期的文章结集,话题包罗万象。他谈诗论艺,评论了狄更斯、奥威尔、菲利普·拉金等人的作品;他是在英国出生的美国人,文章多有涉及对两地的对比和对英美两国的情感;还有大量的如《女人为什么不好玩》这样妙趣横生的文字。
  •     拿到这本书之前的一个半月时间内,我父母的同事中有两位因癌症而先后去世,其中一位距离确诊的日子已有半年,另一位则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拿到这本书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想起了这两位我自小熟识的人。不知他们在临死前心里在想什么?不甘,愤懑,抑或是遗憾?想到此处,我忍不住想起一个问题:你会以哪种方式死去?这个问题或多或少有人想过,然而,当死神的脚步堪堪来临时,任何方式都已不再重要,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一个——如何才能活下去,且活的更长久。克里斯托弗•希钦斯同样如此,这位天才般的作者活跃于多个领域,却被突然来袭的食道癌送进了他所谓的肿瘤国,并不得不从此想办法与病魔抗争。他在《人之将死》中以极其细致以及平和的笔法记述了他所经历的治疗过程,以及在治疗中产生的一些想法。抗拒死亡的过程与治疗的药物使他感觉自己变得中性化,脱毛,心烦意乱,他却用幽默的笔吻讲述这些可怕的经历,仿佛在安慰你说:嘿,就是这么回事,伙计,放轻松点。在他笔下,死亡不再变得那么令人心悸,仿佛要去一个很遥远的地方,而他却又太多的活无法完成,于是一桩桩一件件地记叙和回忆,企图将现在的状况与目前的自己保留下来。希钦斯至死都在与他的宿敌斗争,且一直在为揭露事实真相的事业奋斗,疾病不能使他屈服,尽管他在有些时候面对疾病时会暴露出自己的软弱情绪,但面对敌人时,他依旧荣光焕发,毫不迟疑地做出最有力的回应,丝毫没有受到疾病的影响。他是一位与病魔抗争的战士,也是为真理奋斗的勇者,他过早的离世令人扼腕叹息,但他与病魔抗争的记录留在了这本书里,阅读他的文字,昔日的音容笑貌犹在面前,令人难以忘怀。书籍的装帧设计很棒,淡灰色的硬皮封面很有质感,轻质的加厚型纸张也令整本书增色不少。最后忍不住吐槽下页面设计者和文字校对者,文中有一处“需要”这个词变成“须要”,另外有一处页面下方空了很多,让人忍不住想这是要放插图还是让读者记笔记的节奏。瑕不掩瑜,这本书值得一读,可以令生者更加珍惜目前的生活,也可以平和患病者的心境。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或许这就是这本书字里行间所透露最多的信息吧。
  •     我怎么没有像众人所认为的觉得此书有多么好呢,难道是我感觉迟钝。除了语言有点小聪慧,没有觉得大的篇章有出色特异之处。当然除非我也处于同样的状况,否则无法深入理解其中甘辛。还有字大行稀,纸厚量少,不知算不算商业欺诈,我脚着希钦斯在天之灵也不会允许自己的书这么出版呀~~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中信的书真是没话说
  •     越是压缩的生命,越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压缩过的生命有意义吗,或许只有你自己才知道错过了什么。
  •     死前的人生反思。
  •     诅咒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和责编以及决定了排版的一干人等。整本书的排版从头到尾都写着骗钱两个字
  •     身体从可靠的朋友变成中立者再变成奸诈的敌人
  •     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堵的慌。。。
  •     [花]:你认为教皇应该被逮捕吗?如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所主张的。 [道]:希钦斯写信给我建议我们应该逮捕教皇,但我们很快放弃了偷袭戴手铐等方式的实际性的公民逮捕。取而代之的是由知名的人权律师杰弗里·罗伯逊(Geoffrey Robertson)宣布对教皇掩盖恋童癖神父罪行的法律诉状。他也审视了所谓的教皇作为国家元首可以免于起诉的宣称,并质疑梵谛冈作为合法的独立国家的资格。我也回应了教皇到达爱丁堡时无理的挑衅,他所说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希特勒的罪恶归咎于无神论者。我觉得这真的非常厚颜无耻,我还没有指责他年轻时加入过希特勒青年团呢。如果我是他,我决不会主动提起希特勒。
  •     如果想看到的是人如何在死神面前垂死挣扎 那要失望了。这里只有克里斯托弗幽默犀利又不浮夸的最后的文字。
  •     2015年第十四本书
  •     “2013-10-20 想读” 之前马克的今天终于读了,并没有想象中的震撼,或许因为我不能感同身受?或许翻译并没有太到位?或许我期望太高?需要再读读英文原版的
  •     简单来说,上帝不可信,尼采不可信,科学不可信。我真想知道作者到底相信什么?
  •     死亡能够如此淡然,是最后d的放下还是这个人平时就如此冷静?找找他别的书来看
  •     扣的那三分是排版,出版社真垃圾。书还没看。
  •     在面對滅絕的理性態度史上,前人留給我們極不尋常的記錄:不是希望有尊嚴地死,而是但願自己已經死掉......到目前為止,我決心來者不拒,這個病扔給我什麼我就接着什麼,保持昂揚的鬥志面對身體的必然惡化。我再說一遍,這無異於一個健康人必須要做的事情,只不過後者節奏較慢罷了。
  •     不错,随笔写到这个水位也算牛逼了。
  •     这排版真真是醉人之极!然而不能掩盖此书展现的光芒。思索良多
  •     神排版
  •     仿佛坐着病床边上听一位无神论食道癌患者临死前的絮叨。坑爹排版神印刷!明明是本2个小时就能翻完的小册子,丫弄那么厚,而且都快读完了才发现后面是英文版!直接看英文版吧,中文翻译得太别扭。
  •     无神论者关于死之将至的优秀答卷;即便面对死亡,也没有放弃观念投入宗教的怀抱,佩服佩服!btw,据说伏尔泰临死时被劝和魔鬼划清界限,他说——现在可不是树敌的时候,嘿嘿。。。
  •     无神论者的独白。
  •     无神论者的无奈
  •     我钦佩你抱持到死亡的幽默原则。
  •     最后一章的凌乱段落是最真实的写照,也是最残忍的告别。
  •     自言自语的文字,一种略带嘲笑和讽刺的口吻面对死亡,可惜我还不会欣赏。
  •     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看待未知的死亡 好好的生活在当下吧 因为你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     唉。
  •     对死亡一直有种求知欲,越没人懂的东西越让人想了解,这是种自我意识旺盛的病。 这本书让我喜欢上了Hitchens犀利的文字,很多言论都让我大呼精彩,比如: 对于“为什么是我”这个蠢问题,宇宙几乎懒得给出那个回答:为什么不呢? 祈祷者认为上帝把事情全弄错了,同时又自认为能指示上帝如何纠正。 我重又和伟大的伏尔泰产生共鸣:他临终时,身边的人软磨硬泡催他跟魔鬼划清界限,他咕哝道,这可不是树敌的时候。 不一而足。 但他说"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这句话,在真的会kill u的事物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蓦然心酸。 R.I.P. Hitchens,没有你的文字,对这世界,是一种损失。
  •     跟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可对照来读,别有一番感触。本书作者更犀利、更幽默、更豁达些。且这本书编辑的甚为真实,最后几篇中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已经开始头脑混乱、大量重复的文字、大量支离破碎的文字。令人心痛。
  •     不是所有都能接受自己的死亡当做毫无关注的一件小事或者话料,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是之前也能想到为世界留下敏锐犀利的感官感受。此时,没有种族歧视,没有宗教信仰,没有人性的品头论足和德望高低。众生平等,一切苦痛顺其自然而来
  •     否认 -> 愤怒 -> 讨价还价 -> 抑郁 -> 接受,临终前的5个心里阶段。
  •     无论发生什么,这都是旧生活的最后一天。
  •     作者喃喃自语说到的人名挺有趣的
  •     坚定了我无神论的倾向
  •     : I712.65/4284
  •     If It Be Your Will , 如果这是你的旨意,让我不再发言,归于沉寂,一切如前...... by 莱昂纳德·科恩
  •     总觉得语言读起来有些隔阂和距离感,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     看看
  •     希钦斯进击性极强的与死亡搏斗记录,势不可挡咄咄逼人,我有点不知所措,甚至想逃避此种方式的陈述。
  •     没有比这更坑爹的书了!!!!!
  •     see people dying... 排版很奇葩,如果没有特殊考虑的话请节约纸张以及我们书架的空间。翻译不错。
  •     内容不知所云,封面设计有范儿,内文排版坑爹,是让人惊叹“窝靠这样也可以”的那种坑爹
  •     终极问题,应景。另外,这是在英语课上读完的...
  •     活在当下,死亡再正常不过了
  •     还不错,就是字体太大,感觉有点老人书的样子、
  •     Christopher一直在戏谑他的癌症,可是当他说道他信奉的一句格言不再奏效的时候,还是有种悲从中来的感觉: what doesn't kills you makes you stronger
  •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打这场注定赢不了的战争 或早或晚 终有一别
  •     在他笔下觉察不出深邃的残酷或哀怒,也非枯竭平静,是一种正常范围值内的不便与体面。对宗教与祈祷者的论述有凌刀,在质疑尼采晚年的癫狂痛苦并未使尼采更强大时,倒可反证作者的意志精神并未衰退。
  •     你是很逍遥的一个无神论者,但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从你的痛苦中去感受痛苦,从你的勇气里去汲取勇气。他人太遥远,自我本身强大。格局太小了,一开始看感觉和同事看的《机场里的小旅行》交融在一起,小家子气。比不上SS的《疾病的隐喻》。复旦那位老师的遗作,没看过,估计也更琐屑更私人吧。该藏着的还是藏着传家吧。
  •     希钦斯是当代最有文采和学问的毒舌之一,鲁迅、李敖升级版,全球著名无神论左派公知。此书是他战斗到死的明证。喜欢打嘴炮又不甘于只会念三字经的老少骚年不妨一读,哪怕习惯说得多、看得少。中信出的中译本排了150页,其实字数不过3万多字,挺快可以翻完。
  •     交谈的所有仪式和礼节,从清嗓子准备讲一段极长极费劲儿的笑话到试图让自己的建议听上去更可信而战略性地把嗓音压低八度,对我而言都是与生俱来必不可少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