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书评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1
ISBN:SH10188-259
作者:[日] 夏目漱石
页数:256页

人艰不拆

真奇特,这么简单的故事,简单得我都要弃书了~但是那人性的剖析,折服!人的利己心啊,确实如此。但利己心这种东西真的是值得斤斤计较讨论的么?觉得利己心是可以理解的呢,只是不能理解那些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禁想起追了一半的日漫《寄生者的生存法则》。当那些寄生生物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生物间的食物链该怎样用道德去评判?无解呢。然而,这确实很为难向先生这样的有精神洁癖的人啊。觉得自己很多时候也有精神洁癖,可这个世界就是混沌~ 做人呢,还是不要想太多,不要执着太多,不要计较太多。像那个背着女子过河的和尚,背也背了,河也过了,那就该放下。书中的悲剧太多,但其实并不喜欢悲剧。希望每个人都有幸福的结局,哪怕是小说。所以会想,怎样才能避免悲剧呢。叔侵吞先生的财产导致了先生对人性的怀疑,K向先生自白后先生耍小手段导致K的自杀,先生因为放不下自己的耍手段行为终导致自杀其妻子也必然不幸。感觉终于找到了答案。就像那个妻子问丈夫我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你救谁的傻逼问题。不能选,怎么选都是错。最好的办法是避免那样的情景。是的,从绝境逃生的妙计应该是最初就不要陷入绝境。人都有黑暗面,所以不要给那黑暗面露面的机会哟~预,则立。但这,其实也是一种逃避吧~虽说不应用测试去证明些什么,但测试确实能证明什么。但与之矛盾的是,测试多了也就废了。而且,很多也是避不掉的。就像“我”父亲重病,兄弟甚为流露出的等死之感,真真让人寒心~真是人艰不拆啊!PS:看了夏目漱石的这小说,真是忧桑~ 他揭示了人性的黑暗,却不为读者找到出路- - 有出路么? 昼夜同在,善恶同根,最后这个问题也真是傻哈~PPS:之所以给三星,是因为作者写得太入目,让我做噩梦了啊啊啊啊啊啊!

人,自私无疑

在读日本小说的时候,他们揭露的人性,就好像是一件一件的在扒开我的衣服,让我裸露的站在作者面前。这样的阅读经历常常让人感到不安。而且我无法在他们面前否定,也无法在他们面前狡辩,我只能沉默着,隔着时空,接受他们尖利的道德审判。人,自私无疑。但凡是还有点羞愧心的人,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自动被良心尖锐的进行批评,小心。

心事

第一次读夏目漱石的书,大概就是从图书馆找到这本《 心 》。读完觉得文字非常亲切,如同作者坐在对面,将故事娓娓道来。又没有一丝的夸张与华丽,往事的细节与心灵微妙的变化呈现出逝去的时光、此刻的记忆和当下的生活。整个格调忏悔而悲伤,使人感受到那些轻轻浮起的念头:内心亲近的愿望与不可消弭的隔阂。友情爱情亲情交错,让人动容。译者周大勇,没有找到其他译作,本人也没有看过其他译者的版本,但觉得这本译作非常到位,平静下蕴藏动荡,如海底浪涌,心之潜流。

记忆的深处

在读过此书之后,不由的联想起的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夏目漱石先生有着同樣尖銳、敏感、同樣的眾人皆醉我獨醒,冷眼看著世間的一切。所謂難得糊涂,究竟應該是開始還是結束呢?所謂放下,究竟是過去還是現在呢?

心的脆弱

又读了一本日本文学,夏目漱石的《心》。总体感觉就是和中国文学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学都不一样,虽然夏目漱石与村上春树的风格也不是完全一样,可有一种共性在他们的作品里。《心》是一本令人感动的书,它是体现日本人“菊与刀”性格的最佳读物。文字和感情都很细腻,体现了人性的敏感与脆弱。作品中的主人翁“先生”,是一个忍受着自身不断自责所煎熬的品行善良的中年人,最后却自杀而亡,留下了一封长长的信,作为给年轻人最后的礼物,也替自己的内心赎罪。发现书中的比喻也颇为奇特,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内。在此略记录一二:文:一走下海岸……由于来避暑的男男女女,沙滩几乎在动。论:描写得很形象,能让人在心里放映出那样的景象。文:先生的这种觉悟好象是种活生生的觉悟。那和一所火烧以后已经冷却的石造房屋的轮廓不同。论:这句比喻我现在还没理清,有没有朋友能为我解答?文:只是他的自白,像一座山峰似的云头,它把一种不可能了解真相的可怕的东西,覆盖在我的头顶上。论:他的比喻,要经过自身脑海的再创造,便可以鲜活起来。云,常常悄无声息地来到人头顶的上空。而先生的自白,给人一种无形的恐惧,刚好和云的特质相吻合,天衣无缝。文:你的意思,不是以为人世间是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为坏人的人吗?人世间是不可能有这种模子里铸造出来的典型坏人啊!平常都是好人——至少都是普通的人,就是这种人,在发生了社呢们事情时,会一下子变成坏人的。这才可怕呢!论:虽说有点以偏盖全,但也不能说是不无道理呢。总觉得他和村上一样,喜欢拿较长的一段文字,塞进主角的嘴里,感觉挺奇特的,貌似随意说出来的话,但我觉得是经过仔细总结的。所以也把他们书里的那些主角,看作是和平时见到的不一样的人呢。爱思考,不时常说话,说的话也总是不拘一格,是那些主角的特征,就我现在读的这两本看来。文:“你不要是把我的思想意见等等和我的过去混为一谈了吧。……不过,一定要把我的过去在你面前完全讲出来,那可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觉得不是另外的问题。先生的思想,就是先生的过去所产生的,所以我倒是把重点放在这上面。如果把两样东西分割开了,对我就几乎毫无价值。如果仅仅给我一个没有附上灵魂的泥人,那是不能使我满足的。”论:喜欢书里面的一些讨论,总使我感到很有意思。好象是纯理论的一些争辩,却又和情节环环相扣,连接得十分紧密。还有最后一句的比喻,也很贴切。发现我所读的这两位作者,都很喜欢用比喻,而且不是相类似物的比喻,而是毫无关联的两个事物,他们能将她们拿来做类比,让人乍一看显得相当突兀,可仔细一思考,又觉得合乎情理。就是这么神奇。而且往往是拿具象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我觉得这样的比喻才更难控制,也就更难得碰到了。文:我又觉得这张站在过去和未来中,划分了过去和未来的毕业证书,竟是一张好象有意义、又好象没有意义的奇怪的纸。论:十分同意他的看法。文:正门里那盏亮着的电灯,本来是有光线从门缝中漏出来的,这时噗的一下灭掉了。先生夫妇好象就这样组进里边去的。我也单身到了黑暗的外边。论:感觉这句话显得格外凄凉,好象作者对于自己不能走入先生的内心,总像个局外人,是那么郁闷的一件事,甚至有些伤心。亮堂的里边,和黑暗的外边,自然而然地让人产生距离感,词句简洁,效果却更明显。文:我在那里领教了他像啤酒的泡沫那样气势惊人的议论。论:很明显,是在讽刺。比喻显然相当形象,用泡沫的那样虚张声势、华而不实的的特质,来比喻对方议论的空洞无聊,绝对精妙。好啦,明天读一读夏目漱石的另一本〈门〉吧。

偶尔会想起这本书

小时候从中国书店淘的,囫囵读了下去,挥之不去的,是那种悲凉.充满全书.时常在眼前浮现着深秋初冬,枯枝摇曳,海边,黄昏,那样的意象......

愿留下一抹无暇

“我”与先生相识在镰仓海滨浴场,之后慢慢熟稔,成了先生府上的常客。然而先生始终对自己的过去讳莫如深,对昔日性格大为转变的原因三缄其口,而夫人也是不知其意,早已伤神多年。先生是寂寞的,先生自己曾直言不讳地承认,且坦言好多次。但”我“想了解先生这种心态缘何而来,究其本质必然有因,可是先生依旧是推脱,仅言之时机不对,到时自会告知。先生自双亲离世,至叔父背叛,感受到人世间的恶,带着怀疑的眼光继续在世间生存。自信自身还是善的,别人即使恶,自身终究是站得稳的。然而在K君自杀后,先生幡然醒悟,自身也是恶的,并非洁白无暇,污点早已蒙上心头,只是未曾意识到罢了。原先看似稳固的信念不断土崩瓦解,先生终究是站不稳了,无法支撑身心,没有能力再向前迈一步。身心俱疲,然而生活继续,先生失去了以往的进取心,似垂暮之人,似游魂般,时光荏苒,了无生气。羞愧心要求先生自白天下,但对妻子的爱慕与呵护却要求先生一再隐瞒,内心的盘算、争斗、煎熬,却始终下不定决心。末了,先生还是选择了自绝于人世,选择了让妻子成为不知情的那个人,那个保持纯洁无暇的人,那个没有沾染污秽的人。【注】禁止转载

我写我心(草稿)

和朋友谈到这本书的时候,他说他完全不知道我说什么,哈哈,故作镇定之后,我躲到角落里偷偷写下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夏目漱石是个很细腻的文人,一个能从猫的视角看世界的人,总能很微妙的把事件和情感描绘得真实贴切,我不知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让他具备了这种直视内心的观察力,还是他的笔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日本人。首先,这故事是一个极度普通的故事,普通到我也不愿意再次复述了。任何一部韩剧,甚至是我天朝的连续剧都比他跌宕起伏得多,豆瓣随便一出直播剧的主角也要比文中的先生来得纠结或者坎坷,我之所以对这种剧情感兴趣是因为我读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心——在他们的人生里,我依稀看到自己的影子。文中的我是个很奇怪的人,莫名的被一位中年男子怪蜀黍吸引,即便是对方冷漠木讷,寡言少语,也始终锲而不舍的拜访和追求。相比之下对异性的感觉反倒冷淡了,这点也许腐女们会有和我不一样的想法。在我看来,先生虽然籍籍无名,却是“我”的偶像和精神导师。“我”大学毕业了,这点对我来说并不算什么,我想做些什么,但很不明确,我明确的是我不想做什么,不喜欢学校教育,不喜欢这类那类的工作,不喜欢父母双亲“庸俗”的样子,好像生活中迎面而来的事情都是让“我”觉得索然无味需要强打精神去应付的,只有先生的出现,是让我精神为止一振的。先生的魅力在哪里?我猜想,在于他的不作为。倘若他积极主动的在学界和社交圈子游走,我也必定不屑与之交往。反倒是他近乎孤僻的处事之道,让我觉得这是时代之光。有意思的是,时代之光自己早已经熄灭了。先生原本是个普通的孩子,经历过家庭的财产纠葛后,虽然有些勘透世事的疏离感,但是很快就被老板娘母女融化,如果顺利结婚生子,他也会是个人流里的先生,泯然于众人,过着他所说的幸福人生。可他偏生遇到了K这么件事。要说是事,还真不算个事,而搞到最后出了人命,这就不由得要背负一生了。平日里是个心高气傲的学子,过着超脱退避的生活,而寂寞和欲望的潜流像马戏团里逗弄动物的诱饵一样,让人迫不及待的抛下面具,急切的展现最凡俗的渴求和冲动。先生无过,只不过是愧对自己而已。愧疚也是有的,但与其说是愧对K,倒不如说是难以面对理想中的自己,硬要扯上心理学术语的话就是,自我被本我拉拢后无颜面对超我的指责。我最想说的是出场最少的K,年幼的我有些方面很像他,和大环境有点格格不入,虽然有点怪,却引以为傲。明明能食人间烟火,却时时表现得不屑世俗人情世故。顽固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却无法穷究自己的信念到底是什么?尤其是他对宗教的态度,和我如出一辙,我也是无论佛道儒还是基督教伊斯兰教,敬而不信,懂而不迷,并且以自己这种广博的接受度和理论认识而自豪,实际上,却根本不知道该信什么,以什么为准尺。先生就曾这么说K:"或许他也不知道自己所说的道义是什么。"确实,K很坚持,但是他不明白自己坚持的理念外壳下装的是什么,也许他混杂这真宗佛教的某些思想,也许也有西学里的新认知,他们时而冲突,时而交融的在他思想里,汇聚成一股独特的气质,那就是K——略带僵化和偏执的坚持自己的信念,但信念不是信仰,信仰让人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信念却更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美丽的女子明显就影响了他,他开始不那么古板了,慢慢的有点儿像偶像剧里的冷面男主角一样渐渐的开始流露青涩但是真诚的感情,可这点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对他来说却是很大的冲击,所以他迷糊的求助于好友了,只是好友的几句口号式的责问,让他羞愧起来。还未明白过来,就接到了先生订婚的消息,或许这是他彻底崩盘的原因吧。我也啰嗦了这么多,最后总结本书和我的关系。同样是经历了孤独的青春,疏远的人际关系给了我更多的思考,也造就了一些孤傲和脱俗的气质,当然这都是我自以为。像是一下勘透世界上的种种俗物一样,开始不屑起家人的说法做法,也不屑起老师、同学的言行举止起来。心里有一个理想的我,在发光发亮。经常有这样的念头浮现——我不是这样的人,我是xx样的人!这样的事,我做不到!我可不会有这种想法!……可是,我究竟是怎样的,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即便是读了许多书,还是没能明白。如果没有发生什么挫折的事,也许就罢了,平稳的就终结了一生,而当真有考验来临时,我才明白,释迦摩尼也好,尼采歌德也罢,都未能告诉你该如何保持理想中的你。文中的先生、我、K,都学识过人,可却带着稚气任性的活着,许多话、尤其是对父母态度都带着我成长中的影子,所以那傲慢、那孤僻都格外亲切。那时候的我也爱阅读,借着阅读脱离现实世界,文中的我也读书,只是消遣寂寞,先生也读,但只是个消极的读者,K算是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了,可他也不曾知行合一,如果那本书或者那个哲人有真的让他信服了某种理论或者信仰,他在决定赴死前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了。我的心是空的,所以期待先生的心能照亮我的心,谁料到先生的心是死的,里面堆满了对往事的纠葛和冲突,K的心是鲜活的,只是敏感的割裂了,理想的血飞溅在木窗上。相同的是三个人都心都半开半闭,一面抗拒理解和渗透,一面又渴望解读和分享。现在的孩子面临的环境早已大不相同,失恋什么的早就视如浮云。但是这样的心还是有好多,我曾说K死在那个时代,也死于那个时代,真不希望再有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也在无人的夜里诡谲的结束自己的生命。青年们都有颗积极担当的心,可是什么,让他们最后都退到高阁上,抱着故纸堆消沉的度日,这样活着和死了,有不同麼?常夏自勉。

一生何求

不谙世事的正太在海滩偶遇沉静阴郁的先生,顿生仰慕之心,偷窥之,跟踪之,终于成功搭讪,倾慕之情与日俱增。短暂分别后,正太难耐相思之苦,遂前往东京拜访先生,再续前缘。随着见面次数的递增,正太愈发难控汹涌情愫,先生却始终冷静持重,保持疏离。正太察觉到先生心中隐藏深重的悲伤,这种悲伤先生的夫人亦不知晓。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正太决定探究清楚此事,融化先生内心的坚冰。“我作为一个男人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满足你的。而且由于某种特殊的情况,我更是一直不可能给你以满足。恋爱是罪恶。”先生如是说。正太愈发好奇,意识到自己曾陪同先生拜访的坟墓与此事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座坟墓是存在于先生头脑中的生命的一部分,也是妨碍两人自由交往的重大障碍。正太思索良久,计上心头,决定从先生的夫人入手,终于打探到隐情:先生自从至交好友K先生自杀后便性情大变,陷入阴霾。正太自此愈发温柔软款,却始终难以缓解先生对故友的愧疚和思念。百般权衡后,先生最终抛弃正太,留下遗书,细述与K和妻子之间三角情缘后,殉情身亡。走笔至此,好吧,如果我说以上就是我看到的《心》,一个有恋父情结的正太和一个对死去情人念念不忘的中年大叔之间以悲剧收场的虐恋情深,夏目漱石肯定想掐死我,借助于他附身的37岁家庭主妇的手。

这是个孤独的故事

夏目漱石,这次算是初次见面。好朋友说:“看过之后不大懂,你也来看看吧……”于是有了在图书馆里相识的机会……终于还是没有办法学究似的写出什么“真理”来。先生最后所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先生为我展示的“黑暗的人世的阴影”是什么呢?先生希望在“我”胸中孕育的新生命是什么呢?其实多少还是可以理解先生的。在双亲离世,被血亲算计了财产之后,在由于爱情自私的背弃了好友K并目睹K的死亡之后……开始怀疑人生就很自然了吧?先生由厌世到厌恶自己的过程恐怕是很痛苦的吧。于是“平时都是普通人,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时,会一下子变成坏人”的思想产生也是很自然的吧?先生是矛盾的。胆怯的他逃离了故土,避免结交好友,甚至面对至爱的妻依旧无法放下心防……然而先生却又是渴望倾诉和温暖的,在生命最后十天,他勇敢选择了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讲述给这位“认真”的小友听。正如文中“我”所说的那样“能够爱,也招人喜爱,可是有人投向自己的怀抱,却又不能张开手臂紧紧拥抱——这个人就是先生。”先生死了,尽管很想用“让人心疼的”“可怜的”之类的词来评价,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词也说不出口。毕竟,他的死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是下定决心做出的决定。尽管对于先生的死,我并不赞同。在我看来,自杀是逃避问题的方式。有那样多的理由支持着生命,何苦要选择死呢?故事本可以有个更好的结局,为什么要以遗书的形式“不了了之”呢?所幸夏目漱石早已对百年后的我做出了交代“不能明明白白的领会自杀的理由吧,那是由于时势推移而来的人的不同……所以是没有办法的。” 是的,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我,很难理解所谓“殉死”的意义了……这样看来,自杀对于孤独挣扎的先生来说似乎是一种解脱。读过《心》,感想只有“真是个孤独的故事啊”而已。先生的“告诫”我宁愿用第三者的目光看待。因为真心对待每一个人,不管他的好与坏~我决定这样生活。

猜疑

这本书写的很好玩,好玩到你不敢想象;典型的疑人偷斧。但是把这个典故移植到爱情方面确实高妙。人心善恶一念之间罢。

真实

在看此书之前,我对夏目漱石一点儿也不了解。准确的说,我看的关于夏木先生的书就是从这一本开始的。夏木先生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我”和一个“先生”的事情。整个看书的过程,我习以为常的将书中的“我”当作了夏木。我甚至为书中的“先生”感到欣慰,此时在天堂或者火狱中的他要是知道身前他居然认识这样一个小毛孩在今后对于日本文学来说居然有着这般重要的作用。这个先生一定感到非常激动以及欣慰。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去搜集夏木先生的资料时,却发现书中的“我”并不是夏木先生,那一刻,留给我的,除了对夏木先生写此书的用情至深所感到震撼之外,居然还有那么一丝的遗憾。遗憾书中的“我”居然不是夏木先生。

结束

人类的情感约莫就是两种吧。一种向外的人际扩展,一种向内的自我探索。向外的那一种,也许可以称作感情的诉求,想要去表达,希望所表达的范畴越广义越好,想要获得回音,同样希望这种回音越连绵越好。这样的交际,是书里面“先生”所排斥的,大约书外面也有“先生们”排斥。于是,向内的这种神秘莫测的自我探索,才为所谓的知识分子推崇。似乎有一种感觉,这种神秘莫测,逻辑纷繁的向内探索,会引人走向死亡。在这里,也许不应该再避讳死亡了,在下定决心要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不应该对死亡有所避讳了。离开人世,去向不定的内心世界,本身就是要和世人分离的意思。越是触动内心的隐衷,恐怕越是有死而后快的冲动吧。既然左右都是一个人,那同死亡又有什么分别呢?与其流淌着不为所动的血液,不如索性让它一次也不要再流动了。人生本来是平衡的,但是随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噪点,顷刻间打破了这种平衡,人果然脆弱得很,一声不吭就覆没了。

我们都是善变的

第一次看夏目漱石的书,刚翻开就被书中平实又细腻的语言所吸引。《心》讲述的是一个经历家庭变故和朋友意外自杀的人,如何一步步厌恶别人,进而厌恶自己,最终走上自杀之路的故事。简单的故事情节,不简单的心理刻画和人性分析。先生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家中独子,父亲热衷于诗、书和茶,在他少年时,父母相继因病去世,家产交由他最信任的伯父打理,因为信任,他对伯父完全没有戒心,把伯父当成自己唯一的依靠。后来,待他长大,想拿回家产时,才发现,父亲遗留的资产已被伯父挥霍很多,他通过其它亲戚,花费一番功夫要回余下不多的家产。自此离开家乡,再未回过。人是离开了,可是心里的伤害却伴随他一生,被最信任的人伤害,他心里也留下阴影,不敢再信任别人,总是对别人抱着怀疑的态度,并由此开始厌恶别人。后来他在东京求学,寄宿在一个太太的家中,她是军人妻子,是个寡妇,带着一个与先生年龄相当的女儿。懵懂的青年长期与少女朝夕相处,渐渐喜欢上女孩,但是,因为他狐疑的性格,他始终未能明说。这时,他的朋友K因为和家里的矛盾,遇到经济困难,他提议让K来一起住,于是四人住在一起。K是一个果断的人,他看中精神上的修炼,沉默寡言。在这里,他也喜欢上女孩,当K把自己对女孩的态度向先生表明之后,先生开始忐忑不安,想到自己喜欢的人或许被K抢去,他焦急,烦躁,最终为了得到女孩,他先下手,向太太提出娶女孩的想法,太太没有拒绝。而他始终未敢和K详说。最后得知真相的K,什么也没说,在一个夜晚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原来他厌恶别人,自从朋友死去,他开始厌恶自己。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和伯父一样的恶人。先生说:“人的心地本是善良的,但是在某种情况下,顷刻之间就会变成一个恶人。”他最信任的伯父,因为钱,变成了一个恶人,无情的将他抛弃。而他为了爱情,又变成了一个恶人,无情的将朋友抛弃。不要说你是好人,不要标榜自己多么高尚。你没有变成恶人,只是因为促使你变恶的利益还不够强大。人都是利己的,你总会在某个瞬间,某个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无情的伤害别人。当年从延安回来的人,对宋美龄讲述共产党如何守纪和廉洁,宋美龄沉默良久,只说了一句话:“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尝到权力的滋味。”事实果真如此,当共产党拥有权力的时候,毛泽东通过文革开始了一场政治的清算。这种政治的悲剧,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文革,也是毛泽东一生最大的污点。所以,只要诱惑够大,人什么都能干得出。以前一直不明白哲学的用处是什么。最近看到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当一切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已被回答的时候,人生的诸多问题,仍然没有被触及到。我做哲学的方式中,哲学的目标是给出某种形式的表达,从而使特定的不安消失。”看到这句话,恍然大悟,哲学的意义就在与缓解人精神上的不安。我们追随着先哲的脚步,来探寻自己不安的答案。一个朋友说,你每天别感慨,有时间看点有用的。我知道从很多人的角度,我感慨的都是些没用的,有的偏执,有的又很生涩,每天花很多时间看书,写字,这些东西对未来,对成功,对工作又有什么意义!是的,它似乎对工作,对世俗的成功没有意义,可是当我思考这些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放下了,因为意识到人性的善变,慢慢的放下那些伤害,原谅那些为了自私的目的伤害我的人。也对人抱着一种悲悯的态度,我们终究都是身不由己的社会人,真正活的潇洒的又有几个……因为一直在想人生的意义,反而觉得人生无意义。生命活的是过程,让每一个当下过的充实就好。生命本来就是用来浪费的,只要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就好。所谓美好,人各有异,自己觉得喜欢就好。

精神方面没有进取心的人是混蛋

我就像那个先生,不是那么坚毅的人。与K相比,我实在也是弱爆了。想写点读后感,突然一下子又很想表达,过段时间再总结自己吧。小说本身是个奇怪的三段式,第二段似乎是主人公“我”的生存环境的描写,和一三段联系不大。但至少,漱石先生原本就致力于对明治时期的刻画,在“我”乡下家中粗野的父母,和一百年后中国社会家长的主流想法,又有什么区别。而且总觉得这个故事还没写完,主人公“我”最后没有任何交代,他放下重病的父亲,一脚踏上去东京的火车,那是为了什么。先生不已经长辞了么?两边都是生死之间,“我”的内心,又是怎样一种挣扎。1914年,漱石先生在朝日新闻上连载《心》一文,当时先生被神经衰弱之旧疾折磨得相当痛苦,更因胃溃疡而缠绵于病榻。在这种身体的低潮期,他所关注的东西也由社会批判转而剖析人心。此小说给我的感觉,像是知识分子群体对自己道德意识和作为人本身的劣根性之间的较量和反噬——只要陷入这个泥淖中,怎么做都不会有最优解的。但是很多人不知不觉都会走到这一步,包括我自己。这种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漱石先生也如此。K说:在精神方面没有进取心的人,那是混蛋。因为选择去解构一切的同时,也揽上了一堆责任。撇开这点,小说还表达了人与人的复杂关系,同样也是我所关注的“微妙情感”,人在关系网内,无论做什么,都会对别人产生细微的影响,这种相互之间的芥蒂和猜疑,是渗透人心阴暗面的途径。尤其当自觉愧怍而又继续做着那样的坏事时。以前总会作这样的一个比方:小偷偷走了我的钱包,我发现之后赶紧追上去,结果那小偷看到我追他,一时不注意,被来往的车辆给撞死了。这样一个结局,且不说撞人的司机,我在假想的时候,竟也感到了深深地愧怍。明明是他偷我钱包,而我却要为他的死笼罩上一生的阴影。《青之文学》的七八话,个人非常喜欢,觉得我要表达的东西也在里面,但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因此才很快的看完了这本书。从K身上,我反思自己,想到了一件事:精神方面没有进取心的人是混蛋,但也不仅仅如此。对外部世界的探求,和自己着身为人的行为准则,是两码事。后者得体之后,才能安心追求前者。我自觉没有做好这些,才会有各种内心的搅动。


 心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