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01日
ISBN:9789573255215
作者:葉洪生,林保淳
页数:558頁页

内容概要

葉洪生
安徽廬江人,一九四八年生於南京;臺灣淡江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主編、《聯合報》大陸研究室主任、副總編輯、主筆等職,為知名武俠小說評論家。一生雲淡風清,自號「南天一葉」,追求的人生目標是做個超然物外的「武俠太史公」,為中國獨樹一幟的通俗文學奇葩--武俠小說正本清源,去蕪存菁,打通奇經八脈!
=======================
林保淳
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師事吳宏一,鑽研明清文學及思想,於古典說部格外留意,後擴及當代通俗小說,以武俠小說為研究基點,蒐遺訪佚,擬綱編目,不遺餘力,為國內大學開闢武俠小說課程第一人,擁有專屬武俠小說研究室及網站:「中華武俠文學網」。

书籍目录

绪论:通俗•武侠•文化
第一节 通俗与读者
第二节 通俗小说与文学
第三节 武侠小说的类型特色
第四节 武侠小说与社会大众
第五节 武侠小说与武侠研究
第一章:旧派源流绽新葩――台湾武侠创作发轫期(1951~1960)
第一节 民国「旧派」摇篮与台湾武侠脐带
第二节 「武侠先驱」郎红浣与报刊连载小说
一、《古瑟哀弦》首开报刊武侠连载纪录
二、《瀛海恩仇录》首张「浪漫女侠」之目
三、各报副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第三节 「武坛三剑客」各领一时风骚
一、卧龙生生平及其重要作品概貌
1.《风尘侠隐》初露锋芒
2.《飞燕惊龙》开一代武侠新风
3.《玉钗盟》奇正互变成妙构
4.《天香飙》颠覆传统正邪观念
二、司马翎生平及其重要作品概貌
1.《剑神》三部曲建立儒侠光辉典型
2.《纤手驭龙》首创巾帼奇人大斗智
3.《剑海鹰扬》揭橥「超凡入圣」之道
三、诸葛青云生平及其重要作品概貌
1.《紫电青霜》重振还珠奇幻之风
2《夺魂旗》开「鬼派」小说之先河
第四节 戒严管制与「暴雨专案」黑名单

【附录一】「暴雨专案」查禁武侠小说书目
第二章:百花齐放十年春――台湾武侠创作鼎盛期(1961~1970)
第一节 经济起飞与通俗文学脉动
一、1960年代的经济发展概述
二、大众文娱生活的时代需求
三、文坛「异军」百家争鸣向钱看
四、武侠作家的社会属性简介
五、台湾武侠小说界四大流派
第二节 「八大书系」与武侠革新运动
一、「真善美」书系作家作品举隅
附:宋今人的武侠出版/创作观
二、「春秋」书系作家作品举隅
三、「大美」书系作家作品举隅
四、「四维」书系作家作品举隅
五、「海光」书系作家作品举隅
六、「清华—新台」书系作家作品举隅
七、「明祥—新星」书系作家作品举隅
八、「南琪」书系作家作品举隅
第三节 「新派武侠」革命家:古龙一统江湖
一、由文艺走上武侠之途
二、《孤星传》雏凤清于老凤声
三、1963年古龙「吸星大发」纳百川
四、《浣花洗剑录》迎风一刀斩
五、柴田炼三郎对古龙的影响
六、《武林外史》掀起江湖浪子之风
七、永远的「风流盗帅」与「小李飞刀」
八、《萧十一郎》的「拟剧本化」以及其它
九、小结:「为变而变」走向武侠不归路
第四节 铁血江湖两样情――柳残阳与云中岳
一、柳残阳的铁血江湖路
1. 强者生存的江湖
2. 黑道主宰的江湖
3. 「暴力」与「美学」
4. 「暴力美学」的省思
二、云中岳的「平凡英雄」不平凡
1. 以「复古」作「写实」
2. 援经据史化入小说
第五节 台籍代表性作家:陆鱼与秦红
一、「新型武侠」的开创者——陆鱼及《少年行》
二、「成人童话」的奇兵——秦红其人其书
第三章:大江东去不回头――台湾武侠创作退潮期(1971~1980)
第一节 媒体传播下的武侠小说
一、电视武侠剧的崛起
二、武侠电影的兴盛
三、广播与漫画的回响
第二节 武侠创作的内在困境
一、著书都为稻粱谋
二、被纵容的出版怪现象
1.代笔泛滥
2.借壳上市
3.冒名伪作
4.剽窃抄袭
三、武侠小说创意的枯竭
第三节 「金庸旋风」及其冲击
一、金庸小说在台湾
1.从昙花一现到严申禁令
2.禁令下的金庸小说众生相
3.金庸小说时代之来临
4.多媒体、多向度的金庸小说
二、「金学」与「定于一尊」
三、「排挤效应」下的误解

【附录二】金庸小说查禁书目

第四节 新旧版本更替与市场恶性竞争
一、台湾早期武侠书的版本沿革
二、于志宏率先为武侠小说改版催生
三、武侠名家代笔续书大追踪
四、1980年代武侠出版市场大混战
第五节 报刊评介与武侠小说论战
一、武侠小说是「下流」的?
二、四大武侠名家甘苦谈
1. 诸葛青云〈卖瓜者言〉宣扬「武侠价值观」
2. 司马翎〈展望武侠小说新趋势〉心有千千结
3. 古龙〈武侠小说的创作与批评〉以守为攻
4. 卧龙生〈武侠小说的前途〉走向「战斗文艺」
三、【武侠小说往何处去】座谈会余波荡漾
四、文化界第一次武侠论战
五、解下缠足的武侠小说
第四章:蝉曳残声过别枝――台湾武侠创作衰微期(1981~1990)
第一节 老将「封剑」后继乏人

台湾二十位武侠名家的创作始末及其盛衰

第二节 「现代派/超新派」何去何从——兼论温瑞安

一、温瑞安与「神州诗社」
二、先向刀丛赋新诗
三、《四大名捕》与《神州奇侠》
四、刀丛里的武侠诗
五、「现代派/超新派」向不通处变
第三节 色情武侠作品泛滥成灾
一、武侠小说中的「情色」描写
二、始作俑者的《奇神杨小邪》
三、色情武侠的淫秽歪风
第四节 台湾武侠「登陆」寻觅第二春
一、沧海横流却是谁
1.港澳版武侠书打头阵
2.地下「黑书」真伪莫辨
3.「港台武侠小说热」的反思
二、1980年代大陆盗印台湾武侠书举隅
三、大陆「解放武侠」历经几番风雨
四、台湾「武侠登陆年」(1988)的新契机
五、1990年代回光反照的「黄昏之恋」
1.黑白两道夹杀司马翎
2.云中岳与《云迷典藏》
第五节 武侠论著与研究概况
一、「武侠研究」鸟瞰
二、【中华民国「武侠研究」博、硕士论文目录】
三、「武侠研究」的新境
1.侠客意义的厘清
2.「专家/专著」面面观
3.武侠文学史的展望
四、「武侠研究」的窘境
1.金学一窝蜂
2.通俗文学体系亟待建立
结论:无可奈何花落去
――兼论奇儒、苏小欢与黄易小说
【附录三】台湾武侠小说总目
【附录四】报刊连载武侠小说总目

作者简介

這是一部海內外從未出版過、資料最豐富、內容最翔實的武俠小說參考書。它是台灣近半個世紀武俠作家、作品的縮影。舉凡1950年以來台灣知名武俠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皆有重點式評述。不但可做為一般讀者分辨真偽、優劣武俠小說的指南,更可提供學者專家做為參考研究之用。通過這部武俠史,任何人都能輕鬆地掌握台灣武俠小說界主流、作家生平、作品特色、影響大小,及其「爭雄武林」的來龍去脈。凡是想要了解台灣武俠小說發展概況者,都可在這部書裡得到解答。
本書共約三十萬字,收入50張珍貴的原刊本封面書影,並附錄台灣武俠小說總目,達3000多種,便於讀者查考。


 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当局的严令禁止下,金庸小说尽管未能正式发行,流传不广,却始终或明或暗的发挥着影响力。就实际层面而言,金庸的作品依然在地下流通着,但“金庸”这两个字却等于是被湮灭了。从1959年开始,坊间仍然不时可见到金庸的作品,但是为了规避当局的查禁,书商巧妙地仿照《萍踪侠影录》的故技(指《射雕》因书名牵涉毛诗,1958-1959年莫愁书局不得不将其改题为《萍踪侠影录》印行),以改头换面、张冠李戴的方式出版;截至1972年金庸洗手归隐为止,除了《白马啸西风》、《鸳鸯刀》之外,其他作品几乎全都曾盗印过,而且发行的数量还不少。大抵上,其流通时期可以区分为前后两阶段;在1972年以前,流传于台湾的金庸小说,管道多端,除了本土的翻印本之外,有些是由旅客从香港、东南亚等地携入的;而台湾的盗印书也有些是直接取香港版本影印制版,既可以节约排版费,于查缉时也可以规避刑责。此时当局的查缉行动相当严密,想来也曾受过“高人”指点,无论书名如何变换,皆难逃过一劫。1973年以后,台湾的政治气候丕变,当局将心力完全投入于所谓“党外”政治书刊的监控中,无暇顾及武侠小说;本土出版商遂抓住此一空子,大量出版各种非法的金庸小说。其中,改换作者及署名的盗印方式最为普遍,除《射雕英雄传》外,如《书剑恩仇录》(改名《剑客书生》)、《碧血剑》(改名《碧血染黄沙》)、《倚天屠龙记》(改名《歼情记》)、《连城诀》(改名《漂泊英雄传》)、《笑傲江湖》(改名《一剑光寒四十洲》及《独孤九剑》)、《鹿鼎记》(改名《小白龙》及《神武门》)等皆是;而作者题名,则以“司马翎”最为常见,“古龙”、“翟迅”等偶然一用,只要不标出“金庸”之名,通常都可以苟延残喘于一时。除了盗印诸书外,金庸小说的伪本,也在此一时期偶尔出现。伪本原有两种情形,一是“纯粹伪作”,将与金庸完全无关的小说,径题为金庸的著作, 以收鱼目混珠之效;如《查禁图书目录》中所列的《江湖三剑闹京华》(疑为梁羽生的《龙虎门京华》),即为一例。不过,此类敢于标明“金庸”之名的书籍,于禁令严格实施之际,罕得一见,盖未有书商胆敢犯禁。反而是另一种托名伪作,于此时颇为流行。托名伪作指的是依据金庸小说的内容加以补充演述,或启其前,或继其后,或取其中人物另起炉灶,这些书多半集矢于《射雕英雄传》,如《射雕前传》、《射雕后传》、《南帝段皇爷》等书即是。这些书应是香港作家所撰,惜已难以查究名姓,台湾书商不过检视现成便宜盗印而已。此外,台湾犹有仿冒金庸之作流传。仿冒之作,指的是暗中抄袭金庸小说中的部分或重要情节,改为己作出版;本章第二节提到的剽窃诸书,如《寒锋牒》、《至尊刀》、《独臂双流剑》、《傲视武林》、《杀人指》等,皆大篇幅挪移金庸原著。在金庸遭禁的状况下,不肖作者蓄意抄袭,宛然以金庸小说为《武林秘笈》,欺世盗名赚稿费,居然亦能风行一时,足见金庸作品之优秀;而一般读者大众对金庸原著的陌生,亦可略窥一斑。台湾当局查禁金庸小说,从1957年开始,到1979年为止,一共延续了23年;虽然时松时紧,亦不可不谓是雷厉风行。吊诡的是,金庸小说虽然失去了一般读者市场,却在学术文化圈盛行不衰,尤其是大专院校的教授,多津津乐道;而政府高官如蒋经国、严家淦、孙科、宋楚瑜等政要名流,据说也无不对金庸小说满怀兴趣、耳熟能详。金庸小说虽受层层压抑,但其魅力犹在,迟早将如旭日东升,划破浑沌的黑暗。——————摘自《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叶洪生 林保淳著
  •     本书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台湾武侠的发展历程,不过看到后来就觉得作者的派头摆的大了点,有一种被颐指气使的不悦感。对于诸多武侠作家的很多评论,都说是“持平而论”,其实很难持平,只能算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喜爱武侠书籍的读者应该有自己的理解,有价值的还是那些客观的资料。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目录书 还行吧 作者的派头摆的大了点
  •     不看这部书,不敢轻言武侠小说。
  •     居然是武侠小说的历史,开始看还是很有趣的,尤其是见到那些威震一时一方的小说的时候。。看到后来令人觉得老头子果然就是老头子,被颐指气使的不悦感简直忍无可忍。或者说以严肃的笔法写一个本来不严肃的东西,到后面就会令人厌烦,好像千篇一律的武林正道。
  •     两位台湾学者写就,虽然没有买到实体书,但还好买到了电子版的,非常不错……看繁体字,速度自然降下来,但看得也更细致了,两位作者对金庸、古龙、梁羽生之外的武侠小说作者评价比较客观,武侠爱好者值得一看。台湾现在也没有货了,希望再版,好买一本实体珍藏。
  •     大部分內容讓這邊受益良多,不過〈媒體傳播下的武俠小說〉一節電影部分有些錯誤。最明顯的問題是:「如張徹、胡金銓等都熱中改編拍攝金庸原著……迄至1995年國語片被『搞笑武俠』氣死為止,武俠電影仍非金即古,不亦奇乎!」一段。胡金銓除《笑傲江湖》外從未參與過以金庸原著為本的電影製作,何來熱中之說?另根據文意,從張徹1977年開了射鵰至1995年為止,武俠電影非金即古。此言謬之極矣!原創武俠電影之多不論,邵氏多部武俠電影如《黑蜥蜴》(1981)《大俠沈勝衣》(1983)等改編自黃鷹小說,取材溫瑞安的《布衣神相》(1984)亦非金古作品。不知是否被作者歸為「搞笑武俠」範疇,《新蜀山劍俠》(1983)《新仙鶴神針》(1993)之類也就不說了。書末附錄有秦紅著《冷血十三鷹》一筆,莫非便是那《冷血十三鷹》?
  •     武侠小说竟背负起文艺文学刚刚卸下的淑时救世的千斤重担,也是不嫌累。
  •     全面了解台湾武侠
  •     親身活過該時代的史家不管如何下筆都有其可讀性(舒國治亦然)。不過說陸小鳳系列僅是楚留香的山寨就太過了,陸小鳳本人著實是古龍無聊的神人主角再一編,但西門吹雪卻是古龍在浣花洗劍錄後多年,終於把他取經自吉川英治虛空之劍的論劍集大成也最在地(中國)化的一人,有不可抹滅的地位。
  •     书里提到郑振择当年批判鸳鸯蝴蝶派为"文娼" ,只知道钱这是大部分通俗小说作者的致命伤,他们确是只为钱写作,没有什么大抱负 作品高度模式化 就算古龙 在他大红大紫 日进斗金后,已失去了改革武侠小说的大志 只知道重覆以前的作品 金庸更是不愿被称为“武侠”作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