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伊里奇的死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5-05-01
ISBN:SH10088-932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83页

作者简介

《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年(1886)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伊凡·伊里奇的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先来谈谈死亡小时候对于死亡几乎毫无概念,跟在送丧队伍后面,看大人们哭得那么伤心,觉得它应该是一件值得悲伤的事情。长大些,课本里看多了新四军,人民解放军为了百姓国家的安慰壮烈牺牲的故事。觉得死亡似乎是一件不足以畏惧的事。再后来,亲眼目睹了爷爷生命衰竭的过程,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与责任感。我对死亡的恐惧在于,我不想在那一刻来临时,发现爱我的人自己没有好好珍惜,发现自己一无所成。对死亡的无能为力与对死亡的漠不关心有本质区别。如何对待死亡就是如何对待我们的生命。不要像伊凡伊里奇那样临死才发现自己活错了,依旧要生活在虚假之中。然而,生活真的赋予了我们思考的能力了吗?我们对抗的不仅是世俗,而且是人性,或者说,这两者本身就是有一定关联的。读这本书时,总是让我陷入一种深深的孤独之中。好像之前读《百年孤独》那些没懂得也慢慢地清晰了。
  •     大概是受父亲的影响,我平时很少看外国经典名著,觉得一个是文化差异和时代差异太大,所以没有什么值得参考的价值,再一个原因是外国人的名字太长太复杂记不住。因此读不进去,即使是《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以及《悲惨世界》这样的世界名著,一直都没有通读过,而前不久微信上有人推荐托尔斯泰的这本《伊凡·伊里奇的死》,我却一口气看完,还深深的着了迷。这本书是写的一位法官伊凡·伊里奇的故事,从他的死讯传来,同事和家人的反应,再追述到他从患病到死亡的全过程。没有什么暴力、凶杀、激情的桥段,也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让我们似乎亲眼见到法官伊凡·伊里奇患病以后,死神一点一点露出他的狰狞冷酷的身影,自己痛苦的挣扎,家人和同事无法心同身受的隔阂,以及自己一步一步步入死亡的心理过程。从职场上游刃有余,生活上优雅从容,到逐步步入死亡的不归路上,痛苦、不甘,抱怨和愤恨,病痛和死亡的阴影不仅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甚至对自己的一生存在的价值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而他的同事得知他的死亡之后,只是出于礼节去看一看,最关心的是他空缺的职位交给谁。他的家人为他的病痛和痛苦而感到痛苦,他也因为家人无法像他认为的那样关心自己而痛苦,因此他的死亡对家人来说,反到是一种解脱。这是托尔斯泰这本著作最大的魅力。英文对人把生死有这么一句说法:“live together,die alone”(一起生活,孤独死去)。其实在死亡的时候即使家人儿女都在床前侍奉,死亡的感受也只有自己能够体会。这本关于感受死亡的伟大著作,却对我们生者有深深的启迪。曾经有位貌似达观的朋友曾经这样对我说:干工作别这么拼命,什么组织什么业绩都是假的,你若真得了不治之症,他们都会离你远远的,只有亲情和家人才是真的,会真正关心你。而这本书却如实的描述了,长期的病痛改变人的性格和情绪,导致家人也难以理解难以接受。伊凡·伊里奇作为一名法官,算得上当时社会的精英人物,不管社会地位还是收入,都是中产以上,而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和那些伟大人物,以及贫民百姓一样的难以接受,一样饱受折磨,一样不知道自己人生来过的意义何在。李参老师曾经在一篇博文上表达一种读书不能太功利的感觉,那就是说,如果是一本书直接告诉你某个观点的论证或怎么做,你可以立刻学以致用,那么这本书“真真是极好的”。而也有一些虚拟的文学作品,通过人物的悲欢离合,情节的跌宕起伏,最终让你有一种新的感悟。这段时间以来我看非虚构作品,比较多,特别是实用类的书籍,而小说等文学作品,看着相对较少,因为感觉这样的东西相对用处小一些,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当然要先看“立刻用得上”的书。通过看完这本书我却感觉到一种新的不一样的看法:有些文学作品你可以通过作者很冷酷或很温情或很诙谐的笔,告诉你一个很长的很曲折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启发你,引导你去领悟一些平时你从自己平淡的生活阅历中,无法感觉到和无法领悟到的东西。这种收获可以从书籍、也可以从电影、电视剧中获得。因此我以前那种“电视剧为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心态,应该得到改变。因为从这些作品中得到的领悟,看似比较慢,效率也比较低,但实际上,虽然比不上自己切身经历的感受,往往可能也会更深刻。
  •     死亡,从未如此接近你我的身边,相对于正在死去的人,病榻旁的亲朋和医生,都无法体会到这种生命在下坠的真实感受。生命,就是光的幻影,死亡,则是光的幻灭。任何经历过类似死亡的感受的人都无法忘怀,在那一猝不及防的时刻,正如托尔斯泰文中所描绘的那样,身体似乎掉落进一个黑洞中,洞口的光迅速消失,人坠入虚无。死亡,几乎没有一个活人能够告诉我们它的真实的感受。死亡或许本身就不是一个相对于生命的过程,它不过是生命这篇长篇小说的最后一个符号,是生命这段旅程的返程车票,是生命这段交响乐的最后一个音符,甚至,它其实什么也不是。相信有来生,设想着有时空隧道的人,大可以天马行空的幻想,死亡,就是进入虫洞,抵达来生的过程。这就很微妙地把生命、宗教和科学结合到一处。无疑,宗教和科学这两大人类发明原本就是为了解决死亡这个千古疑问的手段。人们在这里找到希望和寄托,就像冬夜迷路的小动物躲进温暖的草堆。然而在死亡面前,亲人的轻视和朋友的轻蔑,健康地活着的人为了生存着的事奔忙,又似乎只是增添死亡的悲凉感,假如不是这样,那死亡,似乎也并不那么可怕。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句话就可以让我再次爱上的作家
  •     唯有正确的活着,才能安然的死去么?未必…
  •     快速读完了这本小说 自己目前关于死亡并没有思考太多 正如主人公伊凡伊里奇 在得病之前对他人思考一样 然而得知当死神一步步向自己迈来 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在如何的活着 如何在他人眼光里活着 那些经历让伊凡伊里奇感到白活一场 是的 人为什么活着 我想这是全人类共同思考 却很难得出结论的问题 转念一想 自己今后如何活得更有意义 更有价值 是自己所需要思考的 如何活得使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 觉得自己确实活过 确实对这个世界满足 对自己也觉得满足
  •     前几天,现实版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就在我身边上演。
  •     是哲学-死亡推荐书单里我读的第一本 从个人的角度来描写死亡前的感受 对痛苦的描述 都非常让人有感有体会
  •     如余华的杰作《活着》,非常“行为主义”地让人一个接一个走马灯似的走向死亡,以此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从叙事方式看,余华乃是实践他自己所宣称的“内心之死”;易言之,余华并非“直面死亡”,仅是“旁观死亡”。
  •     读毕想说些感慨,却发现将要说出的一切都变得苍白和肤浅了
  •     面对死亡,重新回顾自己的一生,去思考为何会有死亡的降临,确是无意义的。生死之谜,始终没有办法解开。谁也找不到自己为何要遭受死亡的原因,而死亡总会来临。在临死前,伊凡面对的充斥着谎言的生活和矛盾的思想,确实震撼人心。 思考过死亡,说不定才能更好的过活。“看到了他赖以生存的一切,并且明白这一切都不对,这一切都是掩盖着生死问题的可怕的大骗局。”
  •     “他吸了一口气,吸到一半停住,两腿一伸就死了。”书读完了,留下的只有那意犹未尽的感觉和对死亡的深深思考……
  •     脸上的神态似乎表示,他已尽了责任,而且尽得很周到。此外,那神态还在责备活人或者提醒他们什么事。
  •     关于死亡。很难想象我将死之时该是什么样子。都是怕死的吧,怕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完成,怕还有很多人没有好好珍惜好好告别,怕离开爱的人,怕疼痛…
  •     死亡教育必读书。2016-4-29
  •     唉
  •     “他们真可怜,但等我一死,他们就会好过些。” 久病后真正解脱的时刻。
  •     读起来很奇怪 后来看完解读才觉得确实很吊
  •     “一颗石子向下坠落,其速度是越来越快的。生活,就是一系列越来越痛苦的折磨,它越飞越是接近终点——那最可怕的折磨。”伊凡伊里奇越是不住的这样想,死亡离他越是接近。
  •     不知死,何知生
  •     濒死状态中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在黑暗中挣扎,触及灵魂之光,最终战胜了庸常的一生。
  •     浓浓的批判味道
  •     困意让我无法深入这个作品……找时间要重读一次
  •     洞悉人生百态的托尔斯泰呀
  •     托尔斯泰由于煌煌三巨著为人永远记住,其中篇小说亦是无懈可击,读莫迫桑比较少,不过读完《伊凡•伊里奇之死》,大概理解了法国短篇巨匠自叹不如的心情。
  •     虚无的一生,到最后觉得枉过了这一生,但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     [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从少年起最为佩服的作家,作品非常深刻,初中看《复活》感觉很难理解,今天看完这篇也是似有所感,对于人生的终极意义,不同阶段也许理解是不一样的,身在此山中,很难跳出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世纪的故事现在照样发生!
  •     已购。2016年的第一本书,今天在回国的飞机上读的。读了前半,实在无聊,于是昏睡。醒过来以后,妻子说她已经看完了,我又接着读后半。后半开始浓墨重彩地描绘伊凡·伊里奇的心态变化,感觉前半的无聊就是在搭个戏台,后半就是飙戏了~~心理过程太精彩,但是最后伊凡近似获得”救赎“的结局,颇有托尔斯泰的人文理想色彩~~
  •     我读的那本和这个图片上的是一个版本 很老。很薄。但写出了死亡的压抑和近距离。
  •     生死互为因果,前半部分是生的回顾,权利在手,过看似体面轻松愉快,其实空洞的生活,周围人唯利是图和“善意谎言”,只有仆人和小儿子还算关心。后半部分是迟暮老人面临不可抗力的挣扎,孤绝无望,想起前两天在电影(《咖啡公社》?)里看到:越微不足道的人死时就越轻松,因为他们接近零,而有所成就的人反而会不甘。从不舍不愿到回顾一生,童年少年才有真正的快乐和热情,终于坦然承认不对头直至放手,死是必然,谁也逃不掉。黑眼圈梗。偶尔在爱情的小岛上停泊,不久又会掉入彼此仇视的汪洋大海。身居要职的乐趣在于自尊心的满足,社会活动的乐趣在于虚荣心的满足。无论你对此生的决定为何,一定要真诚地对待自己。你过去和现在赖以生活的一切都是谎言,都是对你掩盖生死大事的骗局。 没有死,只有光。他吸了一口气,吸到一半停住,两腿一伸就死了。
  •     安娜中的意识流,此书中对死亡的主观感受及生死之荒诞,托爷从70年代的创作转折起,以伟大作家的敏锐直觉,感受到了“现代”世界的气息。
  •     每一个字都仿佛在泣血,带着沉重的关于生命的思考。
  •     That's not tragedy that's Russian novel! 俄国小说就是这么致郁。托尔斯泰的文笔真的太好了。
  •     读托尔斯泰,从中篇开始。惊叹他怎会如此了解临终者的精神世界。在几乎是平铺直叙的故事中,因疾病发生夫妻地位微妙的互换,由死亡引发对过往人生截然不同的看法,还有很多死亡命题中未有定论的谜题,都在内心留下巨大的回响。
  •     伊凡·伊里奇的死是把《战争与和平》里的安德烈公爵的死、《安娜卡列尼娜》里尼古拉的死详细展开。读到中间时,死亡的恐惧和病痛的折磨深深地攫住了我,童年时期对死亡的追问又一次浮现在脑海里,还好,托尔斯泰给了他一个有亮光的结局。不过,读这样的书又让我不得不疑惑,一个当时没亲身经历过死亡的人为何会这样描写死亡?
  •     总觉得,少点什么
  •     到最后他终于解脱了也好。我也是看了死亡书单才读的,和《生之欲》里面对死亡回顾人生很像。我也回顾自己的短浅一生,还算快乐,也有后悔。我还希望能更有意义。
  •     好书,好书~
  •     庸人之死。可是,我们到底如何才能不成为这样的庸人?
  •     不错
  •     精彩的心理描写!意识流先驱!具有永恒价值。
  •     世界上最最可怕的恐怖小说,没有之一![疯了][疯了][疯了]小说中的疾病就是一个把酷刑当成唯一目的的施虐者,除了病人的痛苦,他不向病人索取任何其他东西。
  •     很短但很震撼。但觉得人永远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生病 就永远是一个人的战斗。也许是因为我没有濒死经历。生命陨落的本生就是件悲情的事吗 还是只是对生者来说的一种失去
  •     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高明的讽刺
  •     死亡是对生活最大的拷问
  •     这是托尔斯泰自己的内心独白吧,作者的婚姻生活与伊凡伊里奇几乎一样。开始是美满幸福,一切就如人们眼中那样舒适得体,一步步走向死亡,在抑郁中死去。为什么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看不到女性的美好,始终不喜欢。
  •     他发现了某种不对头的东西,他怀疑这可能源于有闲阶级的虚伪生活,这种生活遮蔽了某些对于死亡的本能直觉。而他还来不及想清楚就死了,他应该再多活一段时间,想想清楚这个问题的。
  •     作者的用词非常讽刺犀利,伊凡就是现在我们眼里的成功人士,官场混的如鱼得水,但其实只是为了逃避家庭的争吵,他的世界里没有爱而是通过别的东西去弥补,即使到死依然孤寂,到死才发觉一辈子过的不对头,真是可怜;他的价值观就是维持社会公认的体面,被社会价值观所绑架,希望自己引以为戒吧
  •     看大家夸的。。。我有点方。。。空了再看一遍吧
  •     日。。。。。。。。。。。。。
  •     死,死亡,死亡将至之时活着的痛苦都付之一炬。这是一部恐怖小说,看完整个人都不好。等我三十岁再读一次。
  •     如果死亡是一个可期待的时间,那么人终其一生都在为此而做准备。
  •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可见一斑。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