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妄想》书评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510097096
作者:罗伯特•林达
页数:241页

你才正常,你全家都正常~~

本书讲了四个比较极端的人类个体的一生,他们碰到的问题非常常见,只是机缘巧合下比常人表现得更为猛烈一些而已。想到吕茨的书《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感慨一下:从来都没有什么真正的“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每一个疯子身上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P. S. 许多人认为自己“记事晚”,其实更大原因可能确实在“压抑”上。强迫自己面对痛苦的回忆很多时候可以帮助现在的自己更强大,有兴趣的朋友们都可以尝试去探索一下自己。面壁、冥想、写日记,只要打开与自己内心小孩沟通的阀门,许多事情会自然而然。话说,某种意义上,被压抑的回忆可能是佛教所谓的“自心自性”的一个重要部分。

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

“杀人奸尸的罪犯、暴饮暴食的女人、贫民区首领、高智商科学家”,当这样一组人物以平行的方式或者说以共同的方式呈现的时候,如何将他们界定、区分并且归类无疑是一道难题。但是,精神分析治疗师罗伯特•林达以《卡夫卡的妄想》将他们不由分说地集合在了一起。在我所接触的记录心理分析、治疗的案例中,《卡夫卡的妄想》是特立独行的一本书,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有着非常文学性的细腻生动的文笔,这样的表述能力使得原本作为心理分析案例的一个个故事顿时显得格外引人入胜起来,更使得读者对象超越了专业人士的局限,能够毫无阻碍地摆在普罗大众的案头。所谓的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就成为了我们可以共享的阅读体验。一本书集合了四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治疗过程,如悬疑、惊悚、探案小说般的书写,让整本书具有了步步惊心的效果。作者在前言中的表达和他在之后的态度是一致的,那就是“心理分析师使用的唯一工具是所有工具当中最普通的——他自己的人性。”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会心,是任何机器所难以探触的隐秘与柔软。童年时被母亲以“正当”的理由间断性遗弃的查尔斯,在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生活在家庭和孤儿院之间,在外人眼中,查尔斯生活的地方很舒适,物质也不匮乏,然而,他们却是“监护人感情贫乏的牺牲品”,他们“一会儿被情感太阳的热度炙烤得要窒息,一会儿又被无情的冰雪冻得发僵”。一个9岁的孩子一次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出收容地,为的只是梦想“妈妈会让我留下,和她待在一起”,甚至连有机会“试穿”衣服,都是奢望。没有机会挑选试穿,而只能被迫接受,你会感觉自己就像一件道具,什么都不属于你,这样的感觉就是自我的缺失,一个人的身份永远无法固定。随着治疗方式的改变和治疗进程的深入,查尔斯对母亲的感觉逐渐浮出水面,当然,治疗师也越来越要承受患者发泄出来的仇恨、焦虑、攻击,最后一刻,甚至以生命为代价。长着“两幅面孔”的劳拉在一年的时间里,治疗的状态是原地不动,甚至是退步。当然,经受考验的不只是她本人,更是心理分析师。突破,从一个梦境开始,劳拉害怕的居然是性交,因为在她的理解中,是性交使妈妈坐进了轮椅,瘫痪了。接下来的劳拉,有了在别人看来令人惊奇的进步,然而,更大的危机在水面下蠢蠢欲动,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自残、暴食接踵上演,结果是刹那间的顿悟,劳拉不再饥饿了。安东、卡夫卡的故事也是如此,都以让人难以预料的面貌呈现,无论每个人的情状是怎样令人匪夷所思,但劈开真相,莫不与童年经历、父母养育、成长环境息息相关,所谓“童年经历影响一生”,细细思去,心下栗栗。人生既是必然也是偶然,卡夫卡的幻想,甚至使治疗师的心理稳定性都被动摇。治疗师的椅子和病人的躺椅不过一线之隔。“我知道,毕竟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哀悯众生。

我们一直生活在陌生的荒岛

By 飞熊      15年前,互联网在这片土地上,刚刚兴起。那时候,我们对qq真的是如此痴迷。我们从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抽离出来,遇到了愿意和我们聊天的“陌生人”。即使另一方是一个会自动应答的电脑程序或者一条会打字的狗,我们的心情也会因为情绪的释放和不断的“交流”而轻松很多。从某一刻起,“真正的交流”从家庭生活中被剔除了——我觉得,这和城市化或者工业化的程度有关。不管是15年前,还是50年前,或者更久之前,家庭生活的不健全都被认为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因。      弗兰兹·卡夫卡,二十世纪初的表现主义作家。他最为我们熟知的作品是《变形记》、《城堡》、《审批》。卡夫卡是文学世界的神,尤其在中国,基本每一个从事严肃文学的人,都把卡夫卡当作自己的祖师爷。而这本书,和这个远离世俗世界的神明,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在看到书名时,我们——所有人都受到了某种误导。这本书里包含四个心理学案例,最后一个案例的主人公名为卡夫卡,他在自己的错乱的精神世界里构建了一个新的宇宙——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某种意义上,这本书的卡夫卡和文学史上的卡夫卡似乎存在某种关联,充沛的想象力,还有扭曲变形的世界——一个远离世俗的表现主义的世界......      在这本据说是来自心理咨询的真实案例集中,包含四个故事,看似没什么关联,实际上却有一条细线连接着他们。如果我们把这四个故事的主人公看成是一个人?当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被母亲赶出家庭,被迫进入孤儿院,他总是渴望回归——回归然后深陷在家庭生活中——然后他想到逃离——逃离之后,他再次回归,尝试另一种方式待在家里,却放弃了和家人的交流......在这幅心理地图中,一切似乎都是合乎逻辑的,但无论哪一种尝试都导向一个负面的结果。在逃离家庭的两种情形中,他(或者她)伤害了别人;在生活在家庭中的两种情形中,主人公给自己带来了伤害。看上去,我们无路可逃,找不到现实的出口。至此这些真实的故事,被赋予了戏剧化的色彩,作者罗伯特·林达博士在有意或者无意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和家庭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才能够不受伤害?      作为心理学的冒险家,林达博士在苦苦求索中不断前行,在这四个案例中“作者又一次差点被杀,另一次遭到猛烈攻击”,有一次患者对他产生了某种依赖的感情,在另一个案例中他差点变成一个精神错乱者。像所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伟大故事一样,作为读者你看不到那些问题的直接答案。但和作者一起探险的过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答案的渴望,一定还有其他的什么......      读完这本书,我一直在想,家庭或许就是鲁滨逊·克鲁索和星期五居住的荒岛,我们深陷其中或者离开,都无法消解不安的陌生感。

弗洛伊德和卡夫卡,自我和本我?

真实的心理分析故事集《卡夫卡的妄想》让人着迷,让人恐怖,同时也深深吸引着探究的兴趣。美国国籍作者的罗伯特·林达所著,吴陋所翻译的这本书,真实再现精神病人的场景如临其境,如幻如真,亦幻亦真,如实如虚,亦实亦虚,真实,生活的真实才是最为感人的!真实的生命力,源于什么?源于对自身的身份体验和体认;源于对爱和关怀的找寻;源于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源于对家庭、人类和他者的区别,然后融入到其中?弗洛伊德,医生的身份决定了他对世界、对他者采取医生的视角,他者的参照对象,世界是病态的、他者是有问题的,病症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救助,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疗。医生的使命就是治疗,治疗方案就是弗洛伊德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针对心理存在缺陷的残疾的人探索出来的一套心理分析疗法——这就是精神分析法。本我、自我、超我,是对人类自身结构的重新认识;弗洛伊德从此处发,发现了人类和心灵的秘密,深入人类的心灵和精神领域,开创一门具有深远意义的学说,成为这一学派的开山鼻祖,深刻影响后世精神分析学派的走向。卡夫卡,一个具有争议的独具一格的作家。因为作品的深刻性、独到性、魔幻色彩,使卡夫卡享誉世界。弗洛伊德和卡夫卡,同样具有争议的人物;同样具有独具只眼;同样深刻影响人类精神生活领域,只不过,一个是在人文科学领域,文学方面;一个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更具体地说是在医学领域;科学与文学就这样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指向人类自身领域的两个层面,自我和本我层面。案例四个,查尔斯、劳拉、安东和卡夫卡,不是写作变成大甲虫的那个作家卡夫卡,二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是的,精神病患者。和大甲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类的意识多么奇妙,因为意识的流动和变异,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执着于自己的世界出不来,执着于自己的领域忘乎所以,执拗可能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这是人类精神病患者的起源;也可能出于环境的影响,父母亲的问题,或者社会的问题,导致无法融入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去。出于繁衍的本能,每个人都有传承自己基因的迫切要求,于是小孩成为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不是每个小孩都有良好的家教环境,也不是每个小孩都能快乐幸福地生活,更不是每个小孩都会无忧无虑地成长,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每个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导致很多小孩不能快乐成才成长。性格障碍和精神障碍同时存在,让医生也一筹莫展,即使精神分析,有时候也不能完全根治,甚至作为医生有时候也无可奈何,这是这些真实案例背后的无奈和痛苦。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寻找到这类精神疾病的共同特征,那就是社会以及家庭的不幸和痛苦,这告诉警示我们,对于小孩的抚养不同于动物,承担责任才能免于这些痛苦的出现。这本书,真实的案例,真实的生活,告诉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担负自己的责任!

每一个扭曲的人格背后都有一个渴望被救赎的灵魂

文/海蓝蒲雨暖风洋溢,我张望着路边沿途的风景,在远阔青山外有一处红色尖顶城堡状的建筑物。我问我爸这是什么。我爸说这是精神病院。在我的印象中,精神病院应该隐藏在静谧偏僻之处,远离喧嚣,伴随着悠然静心普渡众生的佛音,驱除他们心灵上的恶魔。可是面前的这栋精神病院,宛如一个随时准备召开舞会的欧洲城堡,在一行绿色香樟树的掩映下,显得乖巧而失真。真的一点儿都不像精神病院。突兀的红色尖顶渐渐远去,我莫名地想起了《陀枪师姐3》里的精神分裂患者鲍国平,阴森的眼神,扭曲的脸庞,罪恶的心灵,残忍的手段。将精神病患者最初的记忆深深刻在了脑中,挥之不去。“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卡夫卡的妄想》上的这一句话犹如一把通往秘密花园的钥匙,开启了我对这块未知领域的大门。林达博士将四个典型性患者们查尔斯、劳拉、安东、卡夫卡推到我们眼前,让我们知道真实并真切的精神病人的故事。而在其中,我发现了一个他们成为精神病患者共同的因素——家庭或者周围环境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诱因。从最初的复制模仿,到最后的自然而然,从根源追溯——父母总能够在孩子身上看见他们的影子。害怕、冷漠、自私、怨恨、孤独、复仇,这些小小的种子在不经意间根深蒂固在这些孩子心中,默默地生根发芽。在某个时刻,勒紧他们神经,控制他们的思想,活生生地将他们从正常世界中剥离开来。林达博士一层一层剥掉他们防御的面具,推倒他们心里的高墙,看到了他们各自不幸的童年生活——冷漠或暴力的父亲,喋喋不休抱怨的母亲,哀怨或憎恨的家庭氛围。不曾知道,哪个才是最后压垮他们的那根稻草。每一个扭曲的人格背后都有一个渴望被救赎的灵魂。当查尔斯再次发作的时候,他在半清醒的危险边缘立即想到了林达博士,叫别人通知了他。林达博士到达后,查尔斯犹如困在泥沼里的人,双眼通红,肌肉紧绷,随时会落入已经张开等到猎物的大口。他抓住林达博士,如生命缺口中递来一根及时的木棍,渴望被救赎……遗憾的是查尔斯被吞没了。这一个孤寂的灵魂永远地被驱逐了出去,一辈子颠沛流离。我在想,林达博士在写查尔斯故事的时候,脸上一定带着无法让人体会的遗憾和心疼。社会拒绝了对查尔斯的救赎,亦如他妈妈拒绝他一样。欣慰的是,劳拉、安东、卡夫卡的灵魂被救赎了,他们摆脱了不正常的生活,步入了正常人的行列中。可是,那个躺椅和座椅有多少明显的界限呢,或许只是一个被暴露出来,一个隐藏起来而已。你觉得呢?

心理分析,神秘的樊篱

在此书阅读之旅开启之前,我曾陆续阅读过两本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初涉阿德勒、弗洛伊德和荣格三大心理学“巨头”的部分理论,因此对此书,我是怀揣着一睹心理学如何进行临床应用这一目的进行的。庆幸,《卡夫卡的妄想:真实的心理分析故事集》没有令我失望。本书作者通过四个不同的临床案例,以治疗经历为轴,客观记录了每一位心理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真实发生,并插叙患者进行治疗之前的故事,如镜头般重现故事的原貌。《妈妈叫我的歌:查尔斯的故事》里冷漠而不成熟的查尔斯,年仅二十一,毫无预兆的杀气一位陌生女孩,再用碎冰锥敲打69下,最后还强奸。事后,若无其事地逛街吃饭,最后又自己走进警察局。几乎没有人会觉得他是精神病患者,但经作者观察,查尔斯患有精神障碍,并用催眠法,一步步了解他内心的死结,即其成长环境十分恶劣,父母早年离异,没人照顾他。他开始与全世界作对,一次次逃离农场,成为众人眼中的危险分子,但是大家对他完全没有办法,而查尔斯自己,也开始处于放任状态,因为他的大脑是二维的,没有深度的思想。《单人纸牌游戏:劳拉的故事》里贪吃症患者劳拉,因为父亲的离去,骤然失去父爱,还要终日承受来自半身瘫痪无法挽留父亲的母亲的抱怨,导致年少无知且缺乏指引的劳拉,把父亲的离去怪罪于母亲,内心深处对父爱充分无限渴望,最终以为通过吃大量的东西让肚子鼓起来像怀孕一样,就可以实现她想要一个孩子的幻想。《命中注定的孩子:安东的故事》里心理病态者安东尼因为对父亲的又爱又恨,母亲的抱怨,最终把这些内在的毁灭因素转成了报复的动力。《暖气推进的躺椅:卡夫卡的故事》里陷入外太空妄想的卡夫卡,一直不承认自己不正常,为此作者使用了“参与疗法”,即让自己也置身于卡夫卡所提及的星球活动,让卡夫卡对自己产生质疑,寻到治疗的突破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却发现自己开始厌倦工作,并一度沉迷于卡夫卡所描述的妄想,深陷其中。这令我想起前些日子刚看完的一部电影《暴风语》,也是心理医生最终成为心理疾病患者的故事,正如书背后所提到的:“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   结束最后一个故事的阅读,一次心理分析的神秘之旅也随之告一段落,而我对于心理学的喜爱剧增。“心理分析师用来工作的唯一工具就是他自己的无意识,通过自己的无意识来了解病人的无意识。如果你喜欢,可以叫它直觉,或心灵感应,或者其他任何你想要的名词,事实是当心理分析师所起的作用正确且恰当好处时,他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和病人的无意识协调一致,通过自己的无意识来获知正在另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一切的。”

我们只是一部分幸运者

本来计划一周的时间看完这本书的,结果拿到手上就放不下来,但鉴于自己的读书速度,还是花了一天的时间才读完。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让我不禁想起了《登天的感觉》,与之不同的是,由于作者是在监狱供职,并且是一名精神医生,接触的更多是精神障碍患者,并且大都是具有攻击性的患者。 读完书中四个案例,给我第一个感受便是伤感,精神障碍患者经历悲惨的童年,父母的遗弃,收容所、收养家庭的虐待。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电影《安妮:纽约奇缘》,收养人更多的是只是为了领取政府的补贴,对孩子更多的是情感的冷漠和虐待。当然作为一部喜剧片,这一部分只是简单轻松的带过,但现实生活中,这对孩子的伤害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书中第一个案例的查尔斯,因为父母的离婚,母亲把他们送到了收容所。在收容所里面,他收到了大孩子、工作人员的虐待,母亲的自私与冷漠,更使得他情感上没有归属感,对母亲也是爱恨交织,这也让他饱受折磨;不断的颠沛流离让他的自我混乱不堪。他的悲剧在他父母错误和不成熟婚姻开始的那一刹那就已经注定。劳拉,书中第二个案例的主人公。小时候眼见父母的争吵,最后父亲的离家出走,从此对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充满了恨意,觉得是母亲赶走了父亲。恋父情结没有得到解决以及对母亲深怀恨意的她,父母的情感没有得到满足,表现为她胃部的饥饿感,反复的吃东西,包括刀片、螺丝刀等金属。然而随着心理分析的深入,劳拉贪婪胃口的发作正是她强迫性想要一个孩子的无意识发作。最后劳拉说出想要一个叫“迈克”的孩子(与他父亲同名),一切迷得都得到解开。安东,从小被父亲粗暴的对待,让他去拿血淋淋的肉,被父亲威胁这要切掉他的生殖器,这种对阉割的焦虑,对死亡的恐惧是他病态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另外其它的经历就不一一赘述了。还有书中最后一个案例,卡夫卡。在这个案例中,作者也陷入了卡夫卡的妄想,在这一刻,作者突然感悟到心理医生与精神障碍患者的界限是那么的模糊。在强大的潜在的需要和欲望面前,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人,都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一样都会陷入其中。人是多么的脆弱,而一连串各自事件的组合,决定了有的人会表现出精神障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以平常心对待那些精神障碍患者。

不要轻易生孩子

前段时间,《奇葩说》讨论了一个话题:没有钱要不要生孩子?看完了本书之后,我想我会站在反方的立场上,没有钱,暂时不要生孩子,尤其在父母只知道生,不知道养的前提下,就不要不负责任的把孩子制造出来吧!书中四个心理咨询案例,四个患者都有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总结之后会发现,四个人的心理疾病都来自于童年创伤,不论是性变态还是反社会性人格,都是来自于童年期由于父母教育、父母关爱这一块的缺失。繁衍是人类的本能,本能的想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可是在生下那个孩子的时候,又有几个父母真正有了健全的心理状态和完整的价值体系,不会将自己错误的思想观念传递给下一代。当然有人会说了,我们的父母价值观一定都不完整,可生下来的我们好像也挺正常的。或者会有人问,难道你的价值观就完整,就一定没有纰漏,就一定能交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吗?当然没有人敢给这样的问题一个明确的答复,就算是同样的家庭环境,也可能会教育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孩子,例如说,书中的第三个例子,这是这类家庭中会教育出来的一种典型,一方面对父亲的力量有着发自本能的崇拜,另一方面,又对父亲的恶行深恶痛绝。于是他变成了效仿父亲的一类人(父亲都这样了,我还能更好的怎样!),这类原生家庭还会教育出另外一类孩子,那就是和原生家庭的父亲完全相反个性的孩子:对女性彬彬有礼,甚至显得懦弱。(正因为父亲不好,所以我要变得很好)父母是我们在这个社会接触的第一类人,知乎上不是有一个问题么: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不谈例外,只谈概率,当然是原生家庭越优秀,后代越容易变成成功人士。书中给我们的四个案例,每一个案例的原生家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的抛弃,父母的不负责任,童年不美好的性生活体验等等等等导致了长大以后对自我认知的混乱,对社会的仇视,对自我的放弃。看完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其实对于养孩子这件事情真的还是蛮害怕的,不管有没有这样的一本书,我都觉得养一个孩子是一件需要极其慎重的事情,以前在连岳的博客上看到这样的一个名词:嫖客型父亲。纵观这一本书,书中几乎都是嫖客型父亲,如果这个时候有个靠谱的母亲,孩子纵使有遗憾,可也还是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如果这个时候母亲力有不逮或者也不负责任,那么这个孩子就有可能会变成书里的一个故事一个案例。当自己还没有能力,尤其是自己的心理状态都还不完整的时候,就不要轻易的选择制造出一个生命。

如果你想认识一两个“精神病”

文/醒醒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语言匮乏,同伴玩闹中如果想贬损对方,便会说“你是精神病吧”。忘了是从谁那里学来这句话,当时也并不知道“精神病”到底意味什么,只知道这句话百试不爽战无不胜,因为一经出口,对方马上会气急败坏的回一句“你才精神病呢”,而这代表自己赢了。在学心理学之前,并没有试着科学的看待精神病。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很容易理解心脏病肺病胃病,因为知道那是一个实质的器官,而精神呢?亦或神经?太抽象了,只能具象为偶尔在大街上看到的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口中不住嘀咕的怪人。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可能一个得了抑郁症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是真的病了。在《变态心理学》教科书,对每一种病都有标准的解释,有DSM(《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的描述,还会有一个简短的案例。可是这些描述并不能解开所有疑惑,那就是案例里的人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林达博士的这本心理分析故事集将四位来访者的经历娓娓道来,好像在写侦探小说一样,抽丝剥茧,带领读者层层走进他们闭锁的内心世界。在阅读过程中让人无数次暗自感叹,天呐,还有人这样活着。故事从杀人犯查尔斯开始,林达博士说他有着属于唱诗班的清新面孔,而他忽然杀害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女孩。这足以勾起人看下去的欲望。原来一切由查尔斯消失的父亲和无力的母亲开始,他被迫辗转于孤儿院和寄养家庭之间,他一次次跑回家找自己的妈妈,一次次又被妈妈无情地送回去。他不属于任何地方,也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他。作为一个孩子,所有心理成长所必需的条件都无法获得,所有情感需要都被拒绝,他的小世界里满是冰冷无情,心理扭曲只是无法避免的结果。被杀的无辜女孩只是查尔斯母亲的化身,这是何其荒诞。通读全书,我们会看到四个主人公阴霾的童年。如果查尔斯的母亲尽力抚养他,如果劳拉的父亲没有离开,如果安东的母亲不那么孱弱父亲也不那么暴戾,如果卡夫卡没有生活在一个无法融入的小岛…一切会不会不同?如果这些际遇只能归结为命运,那么命运又是什么?星盘?八字?手相? 可是对于一个弱小的孩子,命运便是他的父母,或者说他的主要抚养者。我们生而为人,脱离母体,进入家庭、社会、世界。家是人生的开始,我们在这里寻求爱,寻求认同,寻求归属,寻求价值感。我们希望被他人温柔的接纳,从而感到存在于世间的意义。我们学习父母的行为,学习其与他人建立联结的方式。人类似乎愿意付出任何必要的代价,来获得爱。而如果带自己来到世界的父母都常表现出冷漠与拒绝,那么对儿童的伤害无疑是深远凝重的。也许我们很多人都对“精神病”抱有一丝丝鄙薄,轻易地认为他们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弱、想法太偏激。可是想想菲茨杰拉德的话,“每当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你拥有过的那些优越条件”,也许他们经受过你无法想象的痛苦。像作者所说的,“谁在治疗的躺椅上,而谁又在躺椅后”,不过是一些微妙的安排。另外,林达博士表现出的专业精神着实令人钦佩,他总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寻找来访者心灵的缝隙,他跟随卡夫卡一起妄想,他甚至被查尔斯刺伤。林达博士作为一位杰出的心理治疗师,向我们诠释了何谓悲悯,这是一种至高的人性,饱含着深厚的无条件的爱与关怀。

真实更骇人听闻

小说故事常常倾向于依附在瑰丽的想象与适当的夸张之上,在作者的笔下,人物经历着近乎离奇的命运,叩击着我们的心扉。所以当我们阅读这些虚构故事时,我们会感动、我们会惊叹,却很少会感到一种恐惧,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清楚这不是真的,我们无需太过投入。而当阅读《卡夫卡的妄想》时,面对这些鲜血淋漓的故事,虚构的保护不复存在,我们仿佛被抛掷于赤裸的变态世界中,直面这些残酷的真实案例。他们比故事更像故事,同样更骇人听闻。精神世界是个可怕的秘密花园,枝蔓缠绕,你看不到边际,猜不到结局,只有精神本身,可以解释所有的疯狂。在第一个故事中,查尔斯平静地杀死了一个萍水相逢的女孩,并奸污了尸体。在这件残忍案件的背后,嫌疑人显得淡定而纯粹,他的脑子里只有“杀”的欲望,与心底对母亲乱伦与报复的诱因,最终导致了其人格的分裂。在劳拉的故事中,她的梦就像礼物,打开包装,一面是满满对生活的恐惧,无论对于爱,或是性,另一面则是美丽的幻想,关于孩子,关于希望。在第三个关于安东的故事中,他的心底充满了憎恨与排斥的情绪,于是在他的梦境里,主体便是一具慢慢得以辨认的尸体,在日趋激烈的对抗中,他最终直面了一直逃避的同性恋问题。他们都曾经被抛弃,承受了无法弥合的心灵创伤,特别是来自至亲父母的伤害,带来了持久的惊人的破坏力。“在潜意识当中,就像在梦里表现出的那样,经常会发生一个人物或一个对象表演着双重角色。”在催眠与恍惚的状态下,真实而分裂的自我开始曝光。这些内在人格有着暗黑的特质,让这些回忆与故事都充满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元素。在妄想的背后,是无望的生活,扭曲了的人性,真假难辨,让人不寒而栗。最后关于另一个卡夫卡的故事,相比前三个故事,多了一份奇幻与趣味。那是一位想象力十分丰富的物理学家,简直是最近在阅读的科幻小说里走出来的主人公模样。他与现实世界脱节,拥有了比常人更多的孤独感与疏离感,最终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与体系。相比前三个近乎可怕的故事,卡夫卡更具有强烈的故事性人格,而他的存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真实与虚妄,正常与错乱之间,不过一步之遥。他让作者警醒与反思:“如今,当我坐在躺椅后面的椅子上倾听时,我更好地认识了一切。我知道我的椅子和那张躺椅之间只不过被一条细线分隔开来。我知道,毕竟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

一切结果都是必然——评《卡夫卡的妄想》

一切结果都是必然——评《卡夫卡的妄想》每次接触外籍作者的中译著作时候,最害怕的便是奇怪的翻译腔和违和感本来语言与语言文字与文字之间存在着差异,如何完整无误的用中文表达出外文作者的思想与特点,确实对译者也是考验,特别是如本书《卡夫卡的妄想》还要涉及某些专业知识与专有名词的书籍,如果译者都不通那么读者就会更加难以理解。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本书却没有那样的晦涩感于违和感。书中的四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作者从一个心理分析师的角度把他与患者的故事真实细致的描绘在我们面前,故事中又不乏冒险与浪漫。这类的故事大概离每一个人都是遥远的,我们也不曾去了解过那些疯狂背后的故事。当作者把这些人的故事如此细致生动的置于我们面前时,我几乎毫无悬念的被这些真实的故事所吸引。一个用冰锥残忍的杀害女孩并强暴尸体后还能如同寻常一般离开并去吃饭的男孩查尔斯,他从表面看上去并未与常人无异。如果他不曾做过这些事,也许他从你的身边走过你也不能发现他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当我随着作者的脚步,一步步深入这个人疯狂的内心时,却又会发现,一切的结果都是必然的,他的疯狂他的行为,都是积累到临界点的爆发。他内心敏感,他敏锐的感知着周围的一切。在童年时期他一直被拒绝着,他没有父母的关爱与鼓励,没有温柔的抚摸与亲切的笑容,他不曾拥有,所以一直渴望着,却渴望而不可得。他内心无法寻到自我,于是他被迫从外界,从那些具有指示意义的物质上寻找自我。精神病是一种自我消失身份丧失的状态,查尔斯却从未寻到过自我。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没有躺在躺椅上的我们不过是幸运事件组合的幸运人物,我们有别的事情让我们遗忘心灵上的缺失感,或者有另外的事情弥补上了心灵上的缺失感,所以成了占大多数的“平常人”。与他们相比,我们只是成长过程中多了一些爱与温暖。很多的故事中都出现过这样人物,就像《28天》中的渴望父爱同时又想杀死父亲的东海,童年时的他一直祈求着父母的关爱,得到的往往是忽视与责怪;《告白》中用残忍的杀戮机器博得掌声而希望引起母亲注意的天才少年…颇有些沉重的看完这四个故事,明白成长过程对于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何其重要,我知道形成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有惨痛的过程的,没有什么幸福的生活的人会突然去杀一个人,曾经看过一本关于连环杀人犯的书,当追溯到他们心理扭曲的原因时,却大部分都是因为童年之中的某些事情。作者如同一个救赎者,撬开了一个又一个封闭的箱子,希望把处于阴影中的那些人拉到阳光之下。

为什么人要被善待——读《卡夫卡的妄想》有感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以为是有关作家卡夫卡的故事,就有点喜欢了,当然看完全书才知道,只是重名而已。不过,我并没有因此而失望,这本书给了我不少的惊喜。再看到书名下面题有“真实的心理分析故事集”,就更加坚定了我要读这本书的决心。《卡夫卡的妄想》不仅满足了我想了解更多真实心理案例分析,同时讲故事方式更令我欣喜,不是枯燥的理论,不是干瘪描述,是以小说方式,而且是以侦探小说的方式,吸引着我读下去,可以说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极其合我的口味。在小说的描述了四个案例,有的惊心动魄,比如查尔斯的故事,讲一个有着唱诗班的清新面孔,单纯的蓝色眼睛的小伙子,将一个素不相识的无辜的女孩残忍的杀死,他用一把锤子击中了她的头部,又用一把碎冰锥刺了她69下,然后强奸了她。事后离开现场,他沿着宽阔的大街散步,悠闲地吃冰淇淋,最后从容的到警察局说他杀了人,被关押后若无其事。小说一开始就讲这个故事,看得我毛骨悚然。跟着作者一步步深入的分析,了解查尔斯的成长历程,不由的对查尔斯升起了悲悯之心。在他出生以前父母的婚姻就已崩溃,三岁时父亲从他的生活中消失,母亲无力负担他。因此被送进了孤儿院,随后十五年,就生活在孤儿院和收养他的不同家庭之间。他比其他人更多地暴露在人性的反复无常之下,生活在持续的惧怕和恐怖之中,他被残忍的对待,被作为性侵犯和暴力攻击的对象,使小男孩的生活如同地狱一般悲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变得身强力壮,很快就开行报复社会,当面对比他弱的人,把自己所受的伤害传递给别人,变成了一个折磨别人的人,从前他是靶子,现在却是箭。他一次次想回到母亲身边,然而一次次被母亲抛弃。他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不被任何一个地方需要,不被任何一个人需要。本书作者林达作为查尔斯的心理治疗师认为他需要感觉被需要,被欣赏,被爱,也尽可能的创造环境满足他的这些需要,但无论如何,他受的伤害无法完全弥补,作为心理师的作者林达,还差点命丧突然发作疾病的查尔斯之手。读完这个故事不禁唏嘘感叹,一个没有被善待的生命,往往会结出恶的果实,危害社会。也看到了作为心理咨询治疗师,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有时简直就是在冒险。写于2015年8月24日

迷路的孩子

《卡夫卡的妄想》是罗伯特·林达博士作为精神分析治疗师接触的病例实录,用小说般的叙事语言,呈现精神分析的神秘世界。书中提到的四个病例都颇为典型,代表了几类不同程度的妄想症。虽然发展到精神疾病的程度,但离我们并不遥远。第一个病例是无特定目标的杀人,影响可怖,打开电视,这类新闻并不鲜见。第二个病例中暴饮暴食的劳拉宣泄情绪的方式也并不陌生,只是比普通人严重得多。第三个病例是叛逆的问题少年,在高压、高诱惑下,已然是个社会问题。第四个病例是过于真实的白日梦,遁入电视、书籍、游戏中,谁又没有幻想过自己具有现实中缺失的能力的时候?一般人提到某人有精神疾病,都避之惟恐不及。作为一名精神分析治疗师,林达不可避免地要和病患打交道。不过在和病人的相处中,林达体现的又不仅仅是一名医师的责任感,在他眼里,这些病人就像是迷路的孩子,沉溺于妄想中不可自拔。他们不是无来由地要让妄想替代真实生活,也不是刻意要去伤害别人,而是在生命的某个时刻(大多是在童年)缺失了一块碎片,又嵌入了一块貌似可行、实则错误的碎片,与真实渐行渐远。在看到残忍的杀人犯查尔斯童稚的一面后,林达决定通过陪他玩耍打开他的心扉,他说:“对待孩子就得把他当做孩子。”平等地和孩子玩在一起,这是赢得信任的简单途径。在和病人交流的过程中,林达很注重同理心,纵使在外人看来匪夷所思,也先向病人表示能够理解他,继而站在病人的立场分析问题。譬如对待陷入外太空妄想的卡夫卡,林达先认同他的身份,在肯定他所绘图纸都是真实的前提下,煞有介事地提出某些矛盾之处和完善意见。原本深信不疑的卡夫卡开始动摇,慢慢承认了自己的谎言。这刚好也是一种育儿技巧,让孩子感受到你能够理解他的想法,诚恳地交谈,他才会坦诚以告。深富同理心,让林达能够设身处地感受到病人的痛苦,并利用日渐加深的直觉。在此基础上,林达提出“临床心理医生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的反映,要胜于那些已经被充分论述的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若无感情根基,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又从何而来?很多情况下,林达甚至避免使用看上去直截了当的催眠疗法打探内心,而是缓慢地建立信任,让病人循序渐进地回归正常。正如育儿时常要承受孩子的无心之过,林达也面临过不少伤害,这些迷路的孩子的攻击力无疑要大得多。但也和所有不会抛弃孩子的父母一样,林达仍以病人的进展为优先考虑。面对安东的当众羞辱,他没有诉诸权力,也没有忍气吞声,而是力求平等地要求道歉。既不能让治疗前功尽弃,也不能失去对其它病人的威信,林达的心理活动简直说尽了天下父母心。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英文原名《The Fifty Minutes Hour》语出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他建议精神分析师在结束对一个病人的诊疗后,留下十分钟整顿情绪迎接下一个病人,书名亦即是与病人相处的五十分钟。迷路的孩子需要救赎,心理治疗师与病人的对谈绝不是居高临下的炫技,深入挖掘他人的内心,真挚的热情和关心必不可少。林达正是用为人父母的心诠释一个心理治疗师的勇气和责任。——乙未年读罗伯特·林达《卡夫卡的妄想》

大脑里黑洞一样的精神障碍

《卡夫卡的妄想》其实不是妄想好不好,是一本真实的心理分析故事集。没有接触过心理治疗思,这本书里的把心理治疗思描绘的有点伟大吧?心理治疗思林达对这些心理奇趣怪状的危险分子进行了深挖掘:他要了解他们全部的过往和内心的阴影。适时的对他们进行交谈,催眠,以及各种观察,以致于患者都想跟他呆在一起,不想离开他。获得信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精神治疗是个技术活儿,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有多难?而看透一个人是不是更难?了解一个交流困难精神异常身体里又存在高危分子的精神病患者是不是难上加难?我没有研究过犯罪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挺而走险去犯罪,或者是被罪恶驱使去犯罪,这些类型的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疾病或生活阴影。查尔斯二十一岁,毫无预兆的杀了一个从不相识的陌生女孩。犯罪过程极其凶残,先是拼命打她,然后用碎冰锥打了69下,最后还强奸,完事之后还若无其事的逛了会街吃了个饭,最后又自己走进警察局。几乎没有人会认为他存在精神疾病,但是林达通过观察,觉得对他需要分析和检查。于是查尔斯被带到医院,经过第一天的检查,大家还是一致认为他不存在精神问题。但是第二天事情急转直下,林达发现了他大脑里黑洞一样的精神障碍。然后跟他的交流开始顺畅,经过对他催眠了解了他作案时的真实状况,深入交谈后也就看到了他内心的死结。他成长的环境极其恶劣,父母早年离异,没人照顾他,他开始与全世界作对,在农场里也一次次逃跑,他成了众人眼中的危险份子,但是大家对他完全没有办法,而查尔斯自己,也开始处于放任状态,因为他的大脑是二维的,没有深度的思想。我能完全理解查尔斯的故事。因为我碰到一个这样的学生。也是小时候父母争吵不和后来离婚。小时候他爸经常打他,而且也打得比较狠,相互间的沟通就不行了。他爸是一个转业老兵,据说在部队是灭火英雄,回来后在派出所做后勤。他妈妈抽烟喝酒乱赌。离婚后他随他爸过,他爸再婚又生女,在他心里他爸成了他的最大仇人一样,天天提名骂。有一天父子二人火拼一场,他去厨房提了刀就砍向生父。后来他被送去当兵,一个月后自己打报告回来了。从家里人所有人对他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也真的管不了他。他呢就喝酒上网看黄片,没有任何工作能力。我倾听他,于是他认为我是个好人。但是我看穿他了,的确没有任何生存能力。缺钱上网的时候会满大街捡矿泉水瓶卖破烂……因为他砍的人是他老爸,又因为他老爸是在派出所工作,所以他没有被警察管制。但是他周围的所有人都怕他,他还有一个亲姐,他也天天骂,好像所有的亲人都欠他八辈子仇似的。再后来他父亲病逝,他开始痛哭,但仍然是无任何工作能力,因为脑子有问题,我是觉得他跟正常人不一样,原来是精神有故障啊。听说因为他爸是英雄,他是英雄之后,警察部门想照顾他给安排个后勤工作,不知道后来怎样了。《卡夫卡的妄想》的书中只是让我们认识到这年可怜生命罪恶背后的心理疾病,但是心理治疗是否能起效果,或者纠正他们拯救他们,这些后续书中并没有批露。你依然不知道他们的罪如何判,他们以后的生活如何着落。以我的了解,这样的命题不是个人能左右的。

正常与失常,仅仅只是一线之隔

正常与失常,仅仅只是一线之隔-------读《卡夫卡的妄想》 文/纪汐休提博士曾说:“治疗师的角色”不是医生那样的专业角色,也不是完美父母那样神一般的角色,而更多的是用来献祭的牺牲品。所有仇恨、焦虑和不信任都可以发泄在他身上,所以他是媒介、是催化剂,通过他,那些与世隔绝的心灵重新与社会融合。“《卡夫卡的妄想》这个书名是以这本书最后一则故事:喷气推进的躺椅:卡夫卡的故事,进行命名的。林达博士,作为美国著名精神分析治疗师,选取了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所遇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向我们阐述心理分析从业者的工作过程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和如何利用作为医生的自觉最终使病人痊愈。本书共选取4则病例,这四则病例无一不述说着4个病人都是因为在成长的道路上,由于父母的关系奇差而被送到收养所,或者被丢给保姆带,抑或是被父母扭曲的思想所影响,从而导致精神失常。正如这几天看的《做母亲的36课》所提及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在这4个病例里,他们确实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但是却都是残酷冷漠的影响。当然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这4个病人基本上都是大萧条时期的年轻一代,而在当时,很多年轻人的父母亲对于性很随性,毫无责任心,那一代年轻人很多都有被抛弃的经历,或者由他们的祖父母抚养。导致当时那段时间的年轻一代的犯罪率升高,同时精神失常的案例也显著提高。譬如查尔斯因为父母亲的离婚,母亲的逃避责任,本该有母亲陪伴的美好童年,却被性虐待,被迫发生乱伦关系,被迫在收容所和收养的家庭往返,还因为无人管教,自己被迫成长,也自己所经受的危害,转移到别人身上,最终所有的这些致使他下手杀死并强奸那个拜访她妈妈的年轻女子。劳拉,表面是贪吃症,实际上也是因为父亲的离去,骤然失去了父爱,还要终日承受来自半身瘫痪无法挽留父亲的母亲的抱怨,因为无知,缺乏别人的指引,把父亲的离去怪罪于母亲,甚至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渴望。最终以为通过吃大量的东西可以让肚子鼓起来像怀孕,就可以实现她想要一个孩子的幻想。而安东亦是因为对父亲的又爱又恨,母亲的抱怨,最终把这些内在的毁灭因素转成了报复的动力。而本书之所以命名为《卡夫卡的妄想》,并且把卡夫卡的故事放在最后,更多是因为在这个林达博士对卡夫卡进行病例治疗的时候,林达博士使用了“参与疗法“也就是他也置身于卡夫卡所提及的星球活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也开始厌倦自己的工作,一度曾着迷于卡夫卡所描述的妄想,并深陷其中。正如书背后所提到的:“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4个病例的病人,一般情况下,都和正常人无异。正如《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人曾说,有时候天才和疯子或许真的只有一线之隔。所谓的正常人和精神失常者,或许也是只有一线之隔。2015/7/30星期四本文均属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豆油或邮件联系273104504@qq.com。

那个伟大跟所有人有关——读《卡夫卡的妄想》

摆在手头的这本《卡夫卡的妄想》读完一周,从刚刚读完书的澎湃中走出来,我想我一定要写点什么。大概四年前,在办公室的书橱里摆着一本封面不怎么起眼的书,书名叫《五十分钟的一小时》。隔壁办公室的编辑来玩儿,随手翻到这本书,说这书内容非常好,作者林达在美国很有名。那时候我正迷三联书店出的林达系列作品,听到我们很早之前也曾出过林达的书,又是惊喜又是惊叹,喜的是我们竟然也出过林达的书,叹的是我们出过林达的书,可是竟然连出版社内部人员都不知道。如今,编辑有心把这本书重新包装,换了书名和封面,推出《卡夫卡的妄想:真实的心理分析故事集》这个新版本,我也早已知道此林达非彼林达。即便不是作家林达,我却一点也不失望,相反,我为自己能读到精神分析治疗师林达博士的书而感到莫大荣幸。我个人对心理学方面的书并不感冒,这本《卡夫卡的妄想》我是拿它当小说读的。事实上,这本书确实就像侦探小说,作者的写作功力丝毫不逊于他的精神分析技术。而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不是悬疑般的故事情节,而是他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一个普通人,在个人治疗中所展示的人性能达到的至高境界。这一点已超越心理学学科范畴,是值得每个人去思考的关于人类本质的问题。《卡夫卡的妄想》讲了四个真实的心理分析案例,无论是作者差点被杀死的那次,还是作者亲自参与到以前只属于病人一个人的怪诞幻想中,并把病人挤出精神错乱状态的卡夫卡的故事,无论是他费了几年周折成功拯救、最后却在战场被杀的法西斯主义者安东的故事,还是前一分钟热爱生活、下一分钟就突然在通往地狱的高速公路上狂奔的双面人劳拉的故事,每一个精神错乱者的世界都光怪陆离,绝无仅有。然而,每个个案治疗中又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元素,那就是林达博士在治疗工作中对“自我”的运用——就是这个“自我”,让我感动得几乎落泪。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已经越来越多地趋向于用技术、数据、量化工具来支撑工作和科研的很多方面,乃至心理学这个与“人”相关的学科,也精细化到利用遗传学和神经解剖学作为疗愈的支持手段。精神问题被当成是生物学问题对待,一切幻想被当成妄想而不被相信。林达博士在1950年代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他对整个精神分析学界从业者确信他们不需要学习在幻想层面上与病人交谈而感到失望。在大环境压力下,他所做的不是屈从,而是温和又坚定地相信自己,相信直觉,甚至让自己深度参与到病人的幻想细节中,以至于让病人都感到厌烦,从而被治愈。因为他确信,心理分析师使用的唯一工具是所有工具中最普通的——他自己的人性。当他面对在完全拒绝回忆过去的来访者时,他可以使用催眠或麻醉等疗法得到想要的答案。但他凭借直觉知道,这些已经经过检验的、被证实可靠的治疗技术对这个病人来说是一种强制手段,强行撬开他的记忆之锁会带来灾难,他没有冒这个风险——面对一个在无意识状态下说出很多内容的毫无准备的自我,病人的精神会失衡——哪怕他是病人,林达博士也没有那样做。在工具理性的时代,心理分析师被告知要与来访者共情,但是当心理分析师受到来自来访者的人格层面的挑衅时怎么办?林达博士是犹太人,面对天生看不起犹太人的法西斯主义者安东,他该如何压抑内心对来访者的排斥从而进入治疗?作为一个“人”,林达博士有自己的情绪反应,他并没有谨遵教科书的指导,一味与来访者共情,而是分析自己的情绪,承认自己对来访者的敌意,接纳自己的真实想法,适度表达自己作为一个犹太人的自尊,恰当安放这种自尊,并在更高程度上转化为去探索到底是什么因素参与铸造了来访者法西斯人格的科学上的好奇心——治疗尾声,他用人性赢得了人性,来访者表现出对林达博士作为一个人和一个心理分析师的一些尊重!类似的细节在四个故事中不胜枚举。他肯于关注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他对病人所做的很多睿智、节制而充满人性的谈话,本身就是一种疗愈。精神原本就无法精确测量,精神问题必然不能全靠工具来量化。所谓的精神问题,很多时候是一种生命维持的技巧,一种人类超乎寻常的幻想。人类当然需要幻想,正如书中所说:“幻想的层面就是人类生活的层面,人们围绕着‘吃亏’、生活在一个令人失望的世界里、成为一个特殊人物的幻想来塑造他们的生活”。而作为心理咨询师,能够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去观察和体悟来访者的种种幻想,用“人性”这把尺子度量疾患的心灵受伤程度,听凭自己的真实感受决定下一阶段的治疗——哪怕这感受有违治疗常规,与经典理论相悖,但这其中有通往无意识的钥匙,有把病人也当成人的尊重,有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接纳,有人性的温度和力量。林达博士自己说:一位心理分析师只不过是一个理解方面的艺术家,他应该能够经常对他的同伴保持敏感。而这种敏感,就是心理分析师自身,他唯一依靠的是他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伟大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历史上做出惊人贡献,另一种则是像林达博士这样,在自己的职业生命中,不断触摸人性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毕生功课,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带着无比的钦佩和崇敬写下这些文字,希望自己有勇气去面对人性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挑战。

未知的精神世界

文|慕卿月。罗伯特·林达是一名美国著名精神分析治疗师。他用侦探小说的方式写出了他真实的案例故事。书中的故事有趣形象,每个案例都有它意想不到的地方。固有思维的去看待一件事的方式,在精神病患者身上是行不通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在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心理分析,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果。《卡夫卡的妄想》写了四个真实的心理分析故事。用碎冰锥刺杀了女孩的查尔斯,早期贪食症患者的劳拉,具有偏执狂、侵犯性和反社会倾向的心理病态人格的安东,幻想者卡夫卡。每一个案例都让人意犹未尽,故事似乎也没有一个结局。有些人一辈子都走不出自己设下的镜像,查尔斯明明是一个渴望被爱的男孩,可他的一生中几乎都在被拒绝。他觉得自己不被他人需要,憎恨过一切,又极其的依赖母亲。矛盾的心理斗争,分裂出另一个人格,以致于他杀害了一个女孩,甚至差点杀死了林达医生。在我看来,劳拉是一个自卑、易怒、渴望得到他人同情的女人。劳拉总是喜欢抱怨,似乎她的经历、她的人生都是悲剧,她希望得到他人的同情和爱护。如果对方表现出过于平常、冷淡,她则会愤怒,变得咄咄逼人,认为对象没有同情心、冷血、残忍。长期的心理治疗下,她记起了自己曾对母亲做过一些不好的事情,这时,她发现原来自己这么差劲,朋友们都这么宽容,她不配接受任何人的好意。后来,她又极度依赖林达医生,甚至用自杀的方式让林达医生从纽约赶回来。其实,她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得到父亲的爱,她把林达医生当成父亲一般的存在,害怕林达医生像父亲一样再也不回来了。每个人都有最深处,不可碰触的地方。治疗师会一点点渗透到患者的内心深处,找到患者的病症所在。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一不小心,治疗师就有可能陷入患者描绘的世界中。序中,乔纳森提到的观点,值得思考。“每个人表达其性欲的意图不可避免地和处理仇恨、攻击性和妒忌的意图绑缚在一起。”人性,本就是复杂的。四个案例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之所以患有精神病,都因在童年中,心灵受过伤害,缺失了爱。长期在现实和意识中挣扎,压抑着,痛苦着,选择性的忘掉一些可怕的经历,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出不同的人格。可见,童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阶段,一个人的性格往往也是在这个时间段形成的。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很精彩的书籍,每一个案例看似结束,但又还在继续。只要人还活着,故事永远都不可能完结,人的心理永远都还会有变化,谁都不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很佩服治疗师,面对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都要表现得那么淡定。从一句话中就可以分析出患者的一个心理状态。而精神世界永远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百万种理由、千万种思绪,让人猜不透、道不明。PS:作品均为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豆邮或24685251@qq.com联系。----------------------------------------------------------------------我是萌萌哒分隔线。书籍很好看。推荐。

我们都有隐藏在灵魂深处的脆弱

曾经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中,看到一个案例。有位患者每天都蹲在院子里,不说话不动,不与人沟通。众多心理治疗师都束手无策,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直到笔者尝试学着他的样子,每天蹲在他旁边,不动不说话。过了很久,患者终于开始搭话,而第一句话就是:你也是蘑菇吗?才明白患者认为自己只是个蘑菇……在社会上,每当我们看到一件犯罪事件或一个精神病患者时,往往第一时间就是指责和嫌恶,不值得一点同情。然而,世上总有一些人,他们更执着于去寻找挖掘这些犯罪者和患者灵魂深处隐藏的脆弱,他们就是精神分析治疗师。《卡夫卡的妄想》这本书讲诉了美国著名精神分析治疗师罗伯特·林达博士在工作中遇到的四个案例。而这些案例与一般的心理治疗分析并不相同,它涉及到残忍的犯罪与接近疯狂的幻想。童年时被母亲遗弃的查尔斯,住在毫无真实情感的收容所里,过着如同道具般被摆弄的生活,不断想要逃离那里,却得不到母亲的温暖。童年的这些痛苦致使查尔斯的人格遭到麻痹,于是,他踏上杀人奸尸的道路。然而在冷漠残酷的表面背后,是否我们都没看到被隐藏的痛苦和渴望?治疗师不断地深入挖掘,而患者对母亲的感情也渐渐浮出水面。人为什么会饥饿?为什么会对一件事或一个东西格外渴求?究其根本,不过是填补内心某一处的恐惧。只有不断地通过另一种形式来填充自己,证明自己,才会摆脱恐惧心理。在患者劳拉的治疗中,作者不断陷入困境,甚至想要放弃,却终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了解到患者劳拉真正恐惧的东西,是爱?还是性?同样的安东的案例也是如此,或许我们都有在现实中不想面对的事情,求而不得的东西,这种害怕而又无法得到的矛盾心理,铸就了精神世界的另类补偿。卡夫卡这位患者创造的另一个完美世界,甚至一度让林达博士怀疑自身的世界是否真实。如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书中所言:“千万千万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会疯的……”因为天才和疯子往往只有一墙之隔,他们会铸就自己一套完整的世界,会用缜密的逻辑完善这个幻想世界,甚至毫无破绽。那么如何治疗这样的患者呢,或许真的要如林达博士一般,深入他们的世界,学习他们的思维,做他们的同伴,一层层揭开患者用假象和幻想遮挡起来的真实内心。但在这过程中,稍有不慎或许连治疗师自己都会深陷其中……无论是杀人奸尸的罪犯、还是沉迷幻想的科学家……当我们无法从表面看清和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动机时,那就稍微分点心思站在他们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处情景,或许你会明白,他们只是比我们少了一些温暖,少了在成长过程中的一点关注,以致于造成了自我和情感的丧失;或许他们也只是比我们更加脆弱,于是深陷于幻想世界无法自拔。但大多数人并不会如同患者那般,因为我们有更强大的内心,因为我们获得了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因此,我们还可以安然无恙地欣赏白昼的美景和夜晚的星光。

一线之间 ——读《卡夫卡的妄想》

心理分析师使用的唯一工具是所有工具中最普通的——他自己的人性。这是本书作者林达在前言中的一句话。林达博士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治疗师,由于他工作单位的特殊性,在监狱工作,他接触到的大部分患者具有社会危害性,或者是与游走在主流社会和人性边缘的少部分。在书中描述的四个案例当中,他就曾经遭到过攻击,还有一次甚至差点被杀。然而无论如何,林达始终如自己所说,用自己的人性来理解自己的同伴。在他描述的四个案例中,我不断看到了林达对人性的尊重和敬畏。书中四个故事的主人公经历成长环境各不相同,症状表现也千差万别,但是细细追查就会发现,他们的症状根源大都可以追溯到童年,都是童年无法被满足愿望的扭曲实现。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查尔斯看上去还是一个清新单纯的孩子,根本无法将他和残忍的杀人案联系起来。事实上在一段时间内查尔斯表现得无比正常,正常到不正常。作者和他的同事无法找到任何留下查尔斯治疗的理由,但是都觉得不能放他走。在通过一次药物催眠后开始了对查尔斯的了解和治疗。在查尔斯出生之前,他的父母感情就已破裂。母亲无力维持家庭,便把查尔斯和他的弟弟送进孤儿院。查尔斯从小就在孤儿院家庭和一个个收养家庭中不断辗转。他每年只有在生日的时候才能回家,圣诞和新年只能和弟弟轮流回家。查尔斯对妈妈的态度非常矛盾,一方面很渴望没有得到过的母爱和温暖,一方面又很厌恶。他将陌生年轻女子残忍杀死又强奸了尸体就是这种矛盾的体现。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劳拉患有贪食症,发病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见到什么吃什么。作者在对她治疗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都无法接近劳拉内心的核心冲突。直到最后在劳拉的一次口误中,作者和劳拉一起意识到了劳拉问题的根源是自己一直没有被解决的恋父情结。故事三中的安东是一个偏执的法西斯狂热分子,作者在对他的治疗中发现他的问题也是源于俄狄浦斯情结。安东参加法西斯组织只是自己内在人格的调整,耗尽自己的内在毁灭因素。最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卡夫卡,是一个物理学家。他认为自己住在别的星球,并且可以随时离开到那个星球去。卡夫卡还考据了那个星球的气候、地理、物种、文明和文字,甚至还有一些历史大事件。作者最后通过参与到卡夫卡的妄想世界中,和卡夫卡一起修正关于那个星球资料中的错误,而在参与幻想的过程中,作者发现自己被卡夫卡的想象吸引住了,甚至比卡夫卡本人还要狂热,直到卡夫卡最后厌倦了自己怪诞的想象。作者在对四个主人公进行治疗的过程其实更像一场场冒险,他扮演的角色其实早已超出了心理分析师的范畴。作者出于对生命和人性的尊重,用自己的心灵去接近理解另一个心灵。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的很多问题,正如作者在书的最后说的:“我知道我的椅子和那张躺椅之间只不过被一条细线分割开来。我知道,毕竟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


 卡夫卡的妄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